搜索

司法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4

司法局“三大经济”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司法局“三大经济”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一、立足本职,为“三大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巴州区是一个农业山区,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绿色和旅游经济,开发本地资源,才能使经济发展跃上一个台阶。迄今为止,全区民营企业达331家,个体工商户39525户,共培育种、养、加、运各类重点专业大家29000多户,行业涉及食品、纺织服装、药品开发、生猪养殖、水果土特产等,作为司法行政部门,只有为他们搞好法律服务,提供法律帮助,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法制环境,才能推动其向前发展。

1、抓依法治理,为“三大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党的xx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为招商引资、发展本地经济提供优良的软环境。巴州区司法局坚持抓依法治理,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出谋划策。一是在全区推广“五合一”运作机制,使普法工作和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等合署办公,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在各地建立了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由党委一把手任组长,将这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来抓;三是大力推行部门执法责任制,配合人大在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公示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行为,清理各部门规范性文件23个,杜绝向企业、个体工商户乱伸手、乱摊派;四是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近年来,共举办《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大型培训班5次,培训行政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派出司法行政干部为各地、各单位培训人员达2500余人次。通过抓依法治理,干部执法责任心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显著提高,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行政执法投诉明显下降。

2、抓法制宣传,为“三大经济”发展鸣锣开道。 经济要发展,法律为保障。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法律这块“护身符”。区司法局从抓法制宣传入手,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保障。开展了“两深入”活动:一是组织干警、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深入农村,广泛开展“我为民营经济作贡献”活动,向群众讲解发展民营经济的作用以及国家积极发展、扶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大力宣传《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共印发关于发展“三大经济”方面的法制宣传资料10余万份,办板报、专栏210处,利用逢场天搭设咨询台接待群众咨询6万人次。如去年底,组织恩阳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在恩阳场镇搭设宣传台,向居民、群众讲解古镇开发与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和现实意义,配合有关政协委员发放防火宣传资料,讲解《消防法》。通过宣传,在群众中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深入企业,开展专题法制讲座,组织专门法律培训。XX年以来,我局共为150余家大小企业的3000余人进行了法律培训;培训各类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300场次。一方面让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知法、守法,同时提高其法律意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而不是遇事找政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某食品加工站工人因下岗经济补偿问题,经法律工作人员对其宣讲法律知识,果断地采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而不是上访,让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同时也为政府分了忧。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司法局六五普法工作总结三篇


总结是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司法局六五普法工作总结三篇,供您借鉴。



篇一:


实施“六五”普法以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区”理念,认真落实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在法治相山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建设幸福相山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XXXX年度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围绕目标,强化法治建设工作体制和机制


一是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司法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组织协调全区普法工作。镇、街道、区直部门也相应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人主抓普法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制定印发的《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2011-2015年)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淮北市相山区十二五期间“法治相山”建设纲要》,区*作出了《关于切实做好“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决议》等文件精神制定XXXX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并积极实施。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工作机制。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政协监督,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模式,形成普法工作合力,不再是司法行政部门唱“独角戏”。区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确定工作范围,明确工作职责,量化目标任务,责任到岗到人。各相关部门指定专人担任普法信息员,及时向普法办报送普法信息。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办事处、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重点工作目标,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完善工作保障,严格监督检查。把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XXXX年区财政拨付了8万元用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区依法治区办配备了摄像机、照相机、电脑及其他宣传器材,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区*的法律监督职能,切实把法治创建工作纳入法律监督,通过组织视察和评议等形式,听取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工作汇报,全方位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的深入开展。普法办也不定期的对各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抽查,对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从而强化了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


二、深化重点普法对象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民法律素质


一年来,相山区坚持高标准实施“六五”普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执法主体是普法第一责任人”原则,创新普法形式和载体,健全普法组织和队伍,加强普法阵地建设,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为重点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守法用法方面,本年度我区举办了两期领导干部法制讲座,邀请了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宏光及淮北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开江同志分别讲授了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方面知识,增强了广大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为配合廉政警示教育,区司法局联合区检察院编制了《以案说法—警钟长鸣》暨《职务犯罪典型案例汇编》2000册发放给全区领导干部、所有行政执法单位工作人员、社区、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该书收录了10个发生在市、区内的职务犯罪案件,有效的警示全区干部要洁身自好,坚守法律底线。


二是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方面,本年度区依法治区办联合区教育局针对青少年学生特点,选取了与学生学习、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制作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形象生动的系列展板,选取15所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文化展板巡展活动,并同步在巡展学校举办法制讲座,极大的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另外我区积极完善和落实法制副校长制度,为全区49所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并在每学期开学时及放假前为学生进行法制辅导。


三是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方面,区依法治区办联合区发改委及开发区管委会积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提高管理人员法律素养,鼓励他们合法经营,希望能够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保障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和更好的法律服务。


四是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方面,渠沟镇是我区所辖的乡镇,拥有1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2万人,广大农民是“六五”普法的重点人群。区依法治区办联合渠沟镇积极开展法律宣传与咨询、法治文化下乡、法治文化展板巡展等活动,培养“法律明白人”,使广大农民成为学法、知法、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将“法律进乡村”和推进“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及“美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用好载体、丰富形式,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


“六五”普法启动以来,我区灵活运用“法律六进”、“江淮普法行”、“12、4”全国宪法宣传日以及各种法律颁布纪念日等宣传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普法氛围。


一是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了进一步推进“六五”普法,加快“法治相山”建设,提高全区公民的法律素质,一年来,我区持续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及形式多样的主题法制宣传活动。按照“六五”普法《XXXX年重点普法目录》,针对青少年学生、农村村民、社区居民等重点普法对象选取与学生、村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制作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形象生动的展板,选取部分学校、行政村、社区开展“法律六进之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法制文化展板巡展活动,极大的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法律素养,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另外区依法治区办针对广大基层群众编制了《便民法律知识手册》5000套,准备近期用于“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二是扎实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以“江淮普法行”活动为载体,掀起“六五”普法工作的又一轮*,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区*、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分解活动任务。XXXX年度我区开展了包括大型法律宣传咨询活动、依法行政专题讲座、反腐倡廉法制讲座、制作发放2000册《职务犯罪典型案例汇编》等在内的“江淮普法行”系列活动。


三是大力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我区抓住“三八”妇女*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综治宣传月”、“6、5”世界环境日、“6、25全国土地日”、“6、26”国际禁毒日等节点以及各类专业法颁布周年或特殊纪念日,区依法治区办协调配合各相关部门,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区普法宣讲团、志愿者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举办法制讲座150余期,受教育人数近10万人次。


四是大力开辟各种普法宣传渠道。自今年五月起,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在全省组织公民旁听庭审活动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了4次公民旁听庭审活动,近30人参加了旁听;在淮北日报“相山周刊”进行普法宣传,设置法制专题栏目,集中报道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司法行政专网向省、市有关部门报道我区普法活动。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相山区坚持把法治文化建设切实纳入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局中,一是营造法治文化氛围,通过制作法制文化墙、建设法制宣传一条街、建设法治公园、社区法律图书室、法制展览室等方式,让群众更好地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真正使法治文化建设融入群众生活,让广大居民处在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中,目前我区正在全力打造“纺织社区法治文化街”、“相阳路法治文化社区”等宣传亮点;二是积极组织各单位开展法治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推广,并参与了我市第五届法制文艺调演,选送两个节目分别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


五、下步工作打算


实施“六五”普法以来,我区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六五”普法任务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对普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干部和工作人员在学法用法上主动性不够。二是普法对象发展不平衡,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创新不够,实效性不强。


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总结“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六五”普法的工作质量。一是继续拓展普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在抓好各类普法重点对象学法的同时,积极创新覆盖全民的普法教育途径和方式,不断拓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广度和深度。二是全面提升依法治区水平。继续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在巩固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抓好深化和延伸,不断提高治理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法制氛围。进一步加大普法和依法治区的宣传力度,在全区城乡广泛宣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


篇二:


我市20XX年度的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动‘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为‘法治枝江’、‘平安枝江’建设和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作出新贡献”为指导思想,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现将201X年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六五”普法规划实施的推进工作


1、根据今年普法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依法治市办及时起草并以枝法治办〔201X〕4号文件下发了《201X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为全市“六五”普法工作的开展明确了任务。


2、为了充分发挥普法联系点的典型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4月23日上午召开了全市“六五”普法工作联系点座谈会议,为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提供了平台。


3、为做好国家、省、宜昌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中期督导检查工作,安排,市、镇(街道)和市直单位开展自查,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我市“六五”普法前期工作受到宜昌的好评。


二、精心组织,全面完成《无纸化学法用法系统》安装运用


1、以枝法治办〔201X〕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和普法考试无纸化工作的实施意见》。


2、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3月28日下午召开了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工作培训会议,特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邵波工程师对软件的安装、使用进行了技术讲解和操作演示。


3、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在各镇(街办)和市直一级单位共安装调试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组织研发编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发行的《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系统》小型终端用户版软件66套,通过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持,系统运行正常。


4、5月13日至17日,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利用《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系统》平台,自主命题,成功组织78个单位,1605名党政领导、机关公务员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人员进行了一次“平安枝江”建设基础法律知识考试,为深入推进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工作全覆盖和迎接全省年度法律知识统考奠定了基础。


5、11月中下旬,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全市22个单位无纸化学法用法系统进一步进行了维护,并对参加12月18日全省统一考试通过文件的形式明确了相关要求。


三、积极行动,努力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新的亮点


1、以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枝法治〔201X〕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和以枝法治办〔201X〕3号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制宣传栏建设的通知》,对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内容和标准要求。


2、利用五柳公园北门和马家店工商所户外LED大型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动态法制宣传公益广告,形成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氛围。


3、依法治市办在胜利路利用20个广告灯箱建设法制宣传一条街,在礼化路和司法局门前更换法制宣传栏三期,各市直单位更换法制宣传栏200期,各镇(街道)分别建设法治文化长廊9个,更换法制宣传栏27期,各村(社区)更换法制宣传栏558期。


4、加强与市城市管理局的联系沟通,在五柳公园增加法治元素建设法治公园的方案正在规划制定之中。


5、确定市委党校、市法院、市实验中学、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文化宫、市看守所、市消防大队8个单位为全市面向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并挂牌,今年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60余次,近30000人接受教育。


四、各司其责,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一是进一步把“法律进机关”和“法律进单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市委中心组带头落实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法律学习与政治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执政能力。市*把举办法制讲座列入了工作议程,聘请法律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并对*任命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市政府主动做好政府常务会议前学法工作,为全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带了好头。市委党校将法治内容融入主体班教学内容,统筹组织了“政府公共职能与依法行政”、“应对突发事件与法制意识”、“侵权责任法”、“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等专题培训,全市公务员集中学法达到了40小时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累计开展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77次2870人次;对国家公务员集中开班培训6次,320人;开展学法用法知识考试(竞赛)10842人次;举办各类法制讲座88场5850人次。


二是进一步把“法律进乡村”活动作为农村普法的重要载体。计生、人社、国土、环保及政法各部门,采取向基层干部、农民“发放一批普法资料、送一套普法书籍、办一次法制图片展、讲一堂法制课、搞一次法律咨询、调处一批矛盾纠纷”等方法,开展了“送法下乡”、“法律进农家”活动。通过散发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宣传了《人民调解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侵权责任法》等与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广大农民做“法律明白人”。组织市镇两级普法讲师团成员,先后在全市9个镇(街道)开展集中下乡宣传活动32场(次),印发普法宣传资料5万多份,为农民群众发放法律书籍近2万册。


三是进一步把“法律进学校”活动落到实处。各学校认真充分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做到了法制宣传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各学校成立家长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争取家长支持,加强对学生普法教育。学校充分利用课堂、广播台、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晨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市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司法所、派出所等政法干警开展“送法进校园”50余场;9月份,在全市60所中小学全面开展“法律进校园”宣传月活动,通过五个一(上好一堂法制教育课、开展一次“法制教育”主题升旗仪式、举办一次校园法治文化宣传活动、组织一次法制教育基地参观实践活动、认真组织一次禁毒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全市依法治校的进程,使学生增强了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质。


四是进一步稳步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市直各部门特别是政法各单位坚持把法律服务作为政法部门参与经济建设的品牌产品和优势职能,进行重点突破,大力开展“直通车”服务,通过开展“四联四访”,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活动,为市场主体诚信经营、防范法律风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在企业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促进了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市市经信局、市安监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住建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和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并于201X年9月17日,枝江市在市公安局大会议室举办了一期《知识产权保*》学习培训。


五是进一步扎实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结合法务网格建设活动,我们重点在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将普法工作与法务网格建设结合起来,在社区成立法务工作队伍,配备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特殊人群关照员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全年社区共组织法制宣传活动55次,发放宣传资料3、5万份,排查矛盾纠纷128件,调解成功125件,提供法律咨询145人次。建立了社区法律图书角;成立了由老干部、老党员、网格员为主要成员的社区法制宣传队伍和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每季度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每季度办一次普法专刊。


五、强化措施,加*治创建活动的推进力度


今年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枝江建设实施意见》,扎实开展了“法治城市”、“法治镇(街道)”、“法治单位”、“法治机关”、“民主法治村(社区)”、“依法治理示范学校”、“诚信守法企业”等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等法治实践。


1、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3月21日全市正式启动清理规范市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工作以来,对50个单位上报的3973项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逐项审核,在第一、二阶段审减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316项,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共计3657项。各单位在第三阶段编制对内、对外流程图时,根据上级部门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对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进行逐项确认。对2003年以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各镇街道及市政府各部门发布的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组建清理专班对清理结果进行审核,清理结果报市政府确认后,将公布继续有效、失效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未列入继续有效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将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2、基层单位法治创建逐步推进。及时制定了《基层法治单位创建百分考核标准》,大力开展“法治镇(街道)”“法治单位”、“法治学校”建设,24个创建试点单位工作进一步深入。各镇街道、各单位认真开展法治创建工作,以典型引路,结合工作实际,细化了创建方案。行政“执法四制”、村务党务“两公开”及重大事项决策、法律顾问、行政决策公开和党务政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得到推行,有效提高了镇街道、行政执法单位依法执政的能力和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市国税局、市审计局等8个单位积极申报宜昌首批法治创建先进单位,积极推荐宜昌十*治人物和十*治事件,并积极组织网络投票。各行政执法部门严格依法行政,坚持学用相结合,推进了“法治枝江”建设。


3、强化专项整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坚持从维护全市大局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针对关系民生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行之有效的专项依法治理活动。今年市委政法委组织公、检、法、司开展了6次执法检查,有效提高了执法水平和质量。教育、工商、公安、文体、建设、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整治“黑网吧”、电子游戏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等专项治理活动,净化了社会文化和校园周边环境。商务、工商、食药监、烟草等部门加大假冒伪劣商品、劣质食品、走私卷烟的打击力度,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全市依法治理。市公安局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先后开展了“缉枪治爆、禁赌铲毒、行业场所整治、道路交通、火灾隐患等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效果。


六、认真谋划,全面规划好明年的普法工作


一年来,我市坚持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了依法治市进程,全民法律素质显著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的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尚有差距。一些单位重视不够,没有把普法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忽紧忽松。二是农村普法和青少年普法有一定难度。农村普法对象多为务工人员、老人和妇女,很难集中培训和学习;青少年校外普法存在难点。三是镇街道和市直单位普法进展不平衡。四是普法保障措施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明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监督、政府实施、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新水平,为我市“冲刺全国百强、建成中等城市、全面实现小康”提供法治保障。


2、以“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为契机,认真开展查漏补缺,解决存在问题,全面完成“六五”普法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3、加*治文化建设力度,使五柳公园增加法治元素的规划方案得到落实,适时更新法治文化一条街、LED显示屏、宣传栏等法制宣传阵地内容,建设完善枝江普法网站,充分发挥《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系统》和市级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作用,不断满足各类人群的法治学习需求。


4、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方式,着力加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学法用法水平,促进全民普法,扩大覆盖面。


篇三:


“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阆中市司法局以依法治市为载体,以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八件实事”和“法律七进”工作为抓手,充分履行职能,埋头苦干工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现将司法局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依法治市为统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阆中、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管理创新有机结合,以法治文化建设引领全民法治精神的树立。


(一)齐抓共管,构建联动互动格局。以共同推进、一体建设为目标,以“法律七进”为抓手,努力构建“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依法治市联动工作格局。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阆中市推进法律七进工作方案》和《阆中市行政机关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将此项工作提升到市委、政府中心工作高度,从全面建设法律顾问制度、市委党委会、市委中心组和市政府常务办公会前领导集体学法制度、法纪警示教育制度、社区网格化管理、法制宣传长效制度等众多方面将“法律七进”工作目标、任务、职责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相关市级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部门行业的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不断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


(二)创新载体,深化法治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新闻媒体、法律咨询、法制讲座等形式,结合“群众路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统筹推进“法律七进”活动。目前,“出门学法、抬头见法、办事循法”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一是宣传造势。邀请南充市依法治市宣讲团在我市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开展了依法治市法制专题宣讲会;利用高速公路广告、公交车车载LED、市内主要商业LED广告、LED流动车、出租车顶灯普法、依法治市微博、机关政务信息公开电子触摸系统等手段广泛宣传依法治市相关工作,确保该项工作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编排了《铁窗泪》、《古城卫士》等一批法治演艺节目,用寓教于乐、老少皆宜的方法将法治文化潜移默化于群众的意识之中;开展了“领导干部讲广播’’法制宣传活动和法律知识进万家、法律书籍送万家活动,确保群众观念和与群众贴近的法律知识、依法治市的理念入脑入心。二是贴近中心。紧密结合市*常委会年度执法检查重点,先后组织了《禁毒法》、《传染病防治法》专项执法检查法制培训会,邀请*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评议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重点执法工作;主动接受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升自身依法行政水平;组织开展了全市万人公开审判暨法制宣传大会,让群众在以案说法中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三是培训引导。牵头组建13支法律服务小分队和党员干部义务法制宣传小分队,针对全市村居三委换届选举,对全市所有村居干部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法律明白人”法律专项培训2000余人,重点突出人民调解、信访条例、治安处罚等与群众密切相关法律普及,为基层干部进行“法律充电”、“法治补钙”。四是突出重点。继“局长说法’’栏目之后,在市电视台开辟了法治阆中系列之“法在身边”和“百姓说法”专题栏目,在市级各部门和市民中进一步营造“谁执法,谁普法”和“全民学法”的普治工作理念,真正形成部门、行业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为推动实施市委、市政府发展目标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五是夯实阵地。继阆中市法治文化家园和法治文化长廊成功打造之后,今年为推进依法治市并结合阆中旅游城市的优势,我们邀请国内专业设计团队,高质量、高标准、大投入,全面打造了腾王阁法治文化景区、滨江新天地法治文化商区和熊猫乐园法治文化乐园三个精品法治文化主题阵地,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在娱乐休闲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


二、以法律服务为抓手,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深入服务项目推动战略的实施,引导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介入项目实施服务中,有力促进全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一是优质服务项目。组织优秀律师、法律工作者定期不定期深入重点项目中开展法律服务工作,解决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为保障政府及人民利益,积极引导公证机构积极做好重大建设项目中征地拆迁过程和回迁安置的授权委托书、承诺书、安置协议、补偿协议和证据保全。


二是倾力服务企业。大力推行法律顾问进村(居)活动,


目前全市律师担任政府、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129家,基层法律服务所担任政府、企事业单位、村(居)法律顾问485家。组织律师、公证、鉴定等法律服务队伍深入企业,对企业实施全过程、跟踪式专项法律服务和定期“法律体检”,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


三是亲情服务民生。推行法律援助首席律师制、律师受援人定期交流回访制、案件抽查制、法律援助志愿制、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当班值班制和案件补贴与案件质量挂钩等制度,积极构建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推行“一站式”法律援助模式和上门援助模式,按程序减免缓交困难群体的相关费用,积极拓展法律援助范围;大力宣传新颁《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新建两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知晓度,建立法律援助律师、法律工作者信息库,推出法律援助“点援制”;建立了法律援助便民信息服务系统,确保法律援助政策方便群众熟知、法律援助流程方便群众操作、法律援助机构方便群众掌握、法律援助人员方便群众选择。


三、以矛盾化解为突破,不断创新社会管理


始终坚持“限度激发社会活力,限度增加和谐因素,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理念,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新社会管理。


(一)突出机制创新。坚持司法与信访、维稳紧密结合,持续推行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组织律师定期参与书记、市长大接访活动,建立了律师对重大集访、复杂疑难涉法信访案件调查制度和律师参与重大信访案件联席会议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对事关社会稳定全局的重大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定律所、定律师、促化解,引导群众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表达合理诉求,使矛盾纠纷调解的过程变为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


(二)突出资源联动。利用各类基层专业调解组织扎身基层、信息灵通的优势,成立矛盾纠纷排查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对摸排出的矛盾纠纷主动进行调处,着力抓小抓早抓苗头,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今年我们以城市房屋征收、拖欠民工工资等当前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边排查、边调处,共指导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23件,调解成功1610件,成功率99%。


(三)突出专业管理。以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的颁布为契机,在抓好矫正对象日常管理的同时,今年经市委、政府批准同意,我局投资20余万元,按照监狱管理模式,建立了阆中市社区矫正心理辅导中心,邀请专业单位量身开发专业管理系统,采用心理问卷、沙盘测试、音乐放松、心理辅导、集中宣教、ppT警示教育等专业手段,强化矫正对象的等级评定、身份认同、后期监管,以此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向专业化、科学化、技术化方向发展,达到“管理、教育、帮扶”的目的。同时,借助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推行“矫正和刑释解教对象网络信息平台”管理,实行特殊人群的网格化管理。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继续以增强全民守法诚信意识为切入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推动“六五”普法工作,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促进“法治阆中”建设做出积极的努力。


司法局“三进三同”活动总结


2011年,重庆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工作部署,强化领导,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立足“五个结合”,深入开展了“三进三同”活动,用汗水、智慧和情感,搭建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充分展示了司法行政队伍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对口扶贫地区群众“重庆司法真扶贫”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以身作则,活动主题明确

局党委高度重视“三进三同”活动的开展,将其列为了年度专项目标工作任务。及时调整充实“三进三同”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健全局长亲自抓、分管局领导具体抓、局机关党委直接抓的工作格局,强化了“三进三同”活动的组织领导。按照局党委书记、局长林育均“2011年的‘三进三同’活动要在2011年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干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的要求,有关局领导先后6次率市司法局、市监狱局、市劳教局三局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的干部深入武隆县桐梓镇及繁荣村、香树村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将2011年“三进三同”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提升党性修养、密切干群关系、帮扶群众脱贫致富”,明确提出了“五个结合”的具体措施。局党委书记、局长林育均,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晓涛,局党委委员、副巡视员陈秋明等局领导,更是以身作则,多次率队到香树村、繁荣村,深入垦荒第一线,和群众及同志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有力地推进了“三进三同”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制定方案,认真组织,活动有序开展

为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局党委制定了《2011年“三项活动”实施意见暨“三进三同”活动方案》,局机关党委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就活动批次、活动时间、参加人员、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事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建立了详细的机关干部活动台账。截至12月,先后于5月,6月,10月,11月,12月,组织开展七批次的“三进三同”活动,参加人员共290人次,涉及市司法局、市监狱局、市劳教局三局机关所有处室及直属单位,其中既有厅级、处级领导,也有普通干部,真正实现了活动的“全覆盖”和“高质量”。

三、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突出“五个结合”

(一)突出“三进三同”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结合,历练干部作风。把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的要求融入到“三进三同”活动的全过程,每批次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生产班组,选举产生支委和班组长,推行点名制度,每天讲评纪律执行及任务完成情况,严格纪律、强化管理;创建《“三进三同”活动学习园地》,以订立《决心书》并上墙、张贴活动掠影及群众感言等方式,增强同志们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三进三同”与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结合,促进当地生产发展。一是通过“三进三同”活动大力扶持金银花产业。局党委与武隆县委、县政府和当地镇、村领导及群众共同研究,决定把发展金银花产业作为帮扶繁荣村、香树村群众实施万元增收工程的支柱产业,充分利用两村村道侧翼的荒山、低产田、乱石滩、荆棘丛,用3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一个面积为XX余亩的金银花种植基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经营。截至12月,全年共开垦金银花种植基地1100亩,栽种金银花70000余株,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帮扶任务,也为下一步的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目前的市场价格测算,这70000株金银花一年内就可为村民带来近200万元的纯利润。二是通过“三进三同”活动大力扶持养猪业。年初,市局筹措资金8万余元,购买了500头小猪仔,分发给该村484户群众饲养,每家一至两头。等到生猪出栏时,市局再按照市场价来收购,既解决了群众无钱购买小猪仔的困难,又很好的解决了销售渠道。目前,市局已兑现年初作出的承诺,组织人员收购完所有的500头猪,还同时动员机关干部按照市场价格购买当地土鸡等农副产品,一共支付价款70余万元,仅养殖业扶持一项,就平均为每户群众增加了近1500元的纯收入。

(三)突出“三进三同”与访贫问苦的结合,帮助“穷亲戚”解决实际困难。每批次三进三同”活动,均专门安排一天时间走访慰问“穷亲戚”。截至12月,先后组织同志们徒步走访慰问164名“穷亲戚”,把凝聚全体司法行政干部职工深情厚谊的17万元慰问金及价值15万元的食用油、大米、粽子、月饼等物品送到他们手中,并与他们座谈讨论,交心谈心,了解其家庭困难,帮助理清致富思路,鼓励其战胜困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穷亲戚”们表示,要用好慰问金、帮扶款,把现有的药材、烤烟、蔬菜等项目搞好,多养猪养鸡,扩大生产养殖,靠劳动发家致富,不辜负党的好政策和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殷殷期盼。

(四)突出“三进三同”与调研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结合,深入了解司法行政工作在农村开展的情况。每批次“三进三同”活动,同志们分成三个组,分别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及社情民意情况、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在农村开展情况、农村法律服务需求情况”等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利用劳动空余时间,走村串户,到农户家和农家大院,和群众一起拉家常,感受群众冷暖,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询问群众诉求,了解生产生活和司法行政工作相关情况。还组织参观桐梓司法所,了解司法所开展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撰写调研报告,截至目前,通过“三进三同”活动,同志们共撰写调研论文21篇,个人心得体会百余篇,进一步加深了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突出“三进三同”与送文化下乡活动的结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的感情。每一批次的“三进三同”活动,都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先后为群众放映《大国的崛起》、《开国大典》等红色金典电影53场次;举办“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文艺晚会6场次;深入场镇、社区、学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23场次,举办法制专题讲座2场次,免费发放或赠送书籍近XX册。同时,还邀请重庆市药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员,对农民进行科普教育,宣讲科学发展的道理。通过这些活动,群众的观念进一步更新,思想进一步转变,认识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加深了感情,增进了友谊。

2011年的“三进三同”活动,既进一步增强了同志们的宗旨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从中锻炼了党性,历练了作风,同志们在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良好形象和为群众谋实事的工作作风,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当地一位群众用质朴的语言,动情的写下《重庆司法真扶贫》等三首诗,表达了对市司法局的真心感激之情。

2011年,市司法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进三同”活动,为“五个重庆”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是进一步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立足“四个早”(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早宣传),最大限度地调动机关干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是秉持“授群众与鱼”与“授群众与渔”并重的原则,继续抓好“三进三同”与创先争优活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访贫问苦、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调研、送文化下乡“五个结合”工作,继续组织机关干部赴繁荣村开展“三进三同”活动。2011年内,再开垦金银花种植基地1000亩,继续支持群众发展养猪业,继续走访慰问“穷亲戚”,24名大学生仍然按照每人一年一万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并将新入学的大学生纳入资助范围。

三是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充分利用“三进三同”活动平台,按照“成熟一家发展一家”的原则,组织干部职工参与“五个重庆”进农户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局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定点联系各村民小组的工作思路,确保“三进三同”活动开展得更深入、更扎实、更富有成效。

四是建立健全“三进三同”活动督查机制,制定督查方案,明确督查内容,强化督查结果运用。对督查结果要排序通报,作为单位或者个人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经贸局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新建1056套廉租住房

五象新区文化设施配套齐全

据悉,五象新区主要文化设施建设内容有市民中心公园、市民服务中心、市中心图书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档案馆、市城建档案馆、市规划展示馆、商务办公楼及配套、中心内配套道路、绿化景观、水域景观、水电配套等。

作为五象新区先行建设的公共建筑,建成后的市民中心,将进一步满足五象新区市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丰富五象新区市民的文化生活,进而提升整个*的文化服务水平。市民将提升五象新区的定位,为五象新区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活动中心民生看点:*年“为民办好*件实事”项目之一,五象新区市民中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面积为6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为23000万,兼顾了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活动中心及科技馆等“四馆”的建筑功能设施,以极强的包容性和兼容性赋予了建筑更大的实用性。建成后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将承载着传播现代科学文明,引导未来一代健康成长,推进青少年素质训练的功能,成为科技含量高,集节能、环保、生态及极强的文化地域性的现代化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服务于广大的*民。

八尺江桥连接新老城区

民生看点:五象大道八尺江桥位于*邕江南岸五象新区核心区内,工程起点西接五象大道,东与邕宁区蒲津路相接,是连接五象新区和邕宁老城区的重要交通桥梁。

*汇商贸城放眼东盟

据了解,*汇·国际商贸城是东盟—川桂物流项目的一期工程,而东盟—川桂物流项目是**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新开工重大项目,建设地点就位于*昆仑大道与厢竹大道交汇处,城市快速环道、环城高速公路近在咫尺,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极为显著。

项目占地383亩,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大型购物中心、高档专业商场、专业批发市场为一体的国际商贸城。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物流仓储设施、小商品专业市场等商业设施、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商务及配套设施等,项目计划总投资9.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民生看点:近年来,南宁至各地的高速公路网络已陆续建成,国家计划明年投资*1000亿元建设6条铁路线。为此,把*与区外空间大大地缩短。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东盟领事馆区即将建成,使南宁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提高,商业凝聚力也不断加强。国内外大量商业资源的涌入,各地商贸物流资源纷纷向南宁靠拢,国内外客商也纷纷寻找抢滩南宁的有利时机,南宁主导*物流中心的格局正在迅速形成。东盟—川桂物流项目在商贸、物流产业巨大发展契机中筹建并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后,将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一流的物流和商贸环境,年商业营业额预计可达40亿元人民币。将打造成为南宁与东盟区域商业物流平台,立足中国大西南、辐射东盟各国的特大型、多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

*首座六位一体商贸城

据了解,淡村商贸城的前身淡村市场始建于*年,经过*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最大的农贸市场,每天至少有10万人次的交易量,日交易额达到500万元,每年有将近10亿的交易额,*年来一直保持全国文明市场的荣誉称号。

民生看点:商贸城除保留原有农贸市场经营面积外,还将增设六大经营区域,分别是:服装、鞋帽经营区;五金百货、家用电器经营区;副食品经营区;文化用品、体育器材经营区;装饰、美容、洗涤用品经营区;旅游美食一条街。项目建成后,淡村商贸城将成为江南区最大的商品批发、零售、物流中心,成为*首座集贸易、旅游业、酒店、娱乐、美食、工业品交易、农副产品批发为一体的多功能商贸城。淡村商贸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通畅便利。地处*五一东路,紧接星光大道直通邕江桥,东接白沙大道直通南宁火车南站,距南宁国际机场*公里,南宁火车站6公里,水路经西江港、亭子港两个内河港口,1000吨级船舶可直达*地区。

"司法局季度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