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一书记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23

最新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6篇。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最新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6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1】


2019年10月21日晚间8点,我在单位和同事们集中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榜样4》专题节目。该节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彰显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

节目中介绍了张富清、李连成等7名榜样人物事迹,分别是“特等功臣”张富清、“吃亏书记”李连成、“时代楷模”黄文秀、“大湖鸿雁”唐真亚、“抽粪女工”李萌、“羊书记”隋耀达,“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代表”叶培建、孙泽洲、刘适,他们是为地方及国家默默付出的中国共产党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观看后深受感染,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经的起考验,承受住压力,敢于担责任,有理想作为,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梦的铸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节目中的退役军人张富清、扶贫干部黄文秀、吃亏书记李连成、掏粪清洁工李萌等榜样人物,用平凡铸就了伟大。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是激励党员干部前进的精神力量。学习榜样,要以榜样为“准星”,校正人生“偏差”,做建功新时代的弄潮儿。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榜样,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党员干部当自觉学榜样、做英雄,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抱负和情怀,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自己作为一名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我对隋耀达同志的事迹印象最为深刻,隋耀达同志身为海南省妇联组织联络部副部长,能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干满一届又主动申请延期,成立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用个人工资和房产证作为抵押担保为该村贫困户和合作社社员贷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自己看了后很是感动,在今后的驻村扶贫工作中要深刻汲取榜样力量,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尽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好驻村帮扶各项工作。

2019年10月25日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2】

观看学习《第一书记》有感

4月9日,我们在院党总支的组织下,认真观看学习了《第一书记》这部具深刻教育意义的电影。影片的原型**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优秀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故事。影片客观地记录了小岗村这样一位基层党委书记6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

影片从各个方面塑造了一个致力于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基层党员的光辉形象。一点一点地看电影,让人想起我们老一辈伟大的公仆焦裕禄。同样是扎根基层,同样是默默耕耘,鞠躬尽瘁,同样是病倒累倒在岗位上,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通过教育片的学习,不断为我们的思想和心灵进行洗涤,时代的变迁,既往的英雄人物、人民公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腐败,在其职不谋其事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党和我们所有的基层党员都需要这样一股清风,唤醒我们混乱的头脑,洗心革面,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这个社会,审视我们的岗位,审视我们的理想。献身于人民,不是口号,也不是口号,而是要在岗位上勤恳恳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力,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党员永远是先锋,干部永远是公仆,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要把看电影的感受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无论在基层或者在任何的岗位,这都是我们行动的座右铭。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和行为的最高标准。“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员开展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要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用自己的力量组织群众解决问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基础。作为基层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要关心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融入群众、关注民生。

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像影片的主人公一般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做一位人民群众的好公仆、好党员。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3】

他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深入群众、埋头苦干,他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是如何全心全意践行党的宗旨,他尽心尽力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就是沈浩,他就是第一书记!

2004年2月,沈浩作为省**优秀干部,主动申请到凤阳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从省直属机关到贫困村,他在那里落脚,一干就是六年。六年里,顾不上想念儿子的老母亲,顾不上需要父亲教导的女儿,顾不上需要丈夫体贴关心的妻子,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了小岗村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

沈浩同志上任时,小岗村的村民和往常一样,对他充满了怀疑。沈浩同志虽然对此感到非常苦恼,但他没有放弃,以自己的工作和行动打消了村民认为他是来“镀金”的疑虑,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他努力工作,挨家挨户了解村民的实际生活条件和问题。

然而,这个在当时因“大包干”“分田到户”取得良好效果与收益而闻名全国并得到大面积效仿的安徽凤阳小岗村,走到今天,现状却是村民生活困苦,甚至不能保证温饱、房子漏雨严重。最初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但在电影的**和相关资料的查阅之后,我认为,小岗村的落伍,原因可能在于它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几十年来固守旧制度而无法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小岗村交通条件的落后、发展农业却排斥工业等问题的出现,这些归根到底,与今日的市场经济环境其实并没有很大联系,而是自身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结果。

2004年寒冷的一天,沈浩同志的出现,无疑给这个因不同时期的不同原因而闻名的小村庄带来了第一缕阳光。发展交通,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贷款,一项又一项改善村民现实生活的新举措,一个又一个夜晚,给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带来了极大的提高。从此,人们再也不用走泥泞的土路,再也不用挤在雨水密布的屋角,再也不用担心吃这顿饭,村民的生活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希望。

村民为沈浩同志的一身正气和一颗博爱的心所感动,是的,沈浩同志是来小岗村“镀金的”,但不同的是,他不给自己自己镀金,而是给小岗村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镀了一层厚厚的金。时间飞跃,村民的第二次“红手印”带给了他们另一个机会、另一次希望。沈浩同志一点也不懈怠。在小岗村的后续生活中,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洒下了鲜血和汗水。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解释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平凡的生活闪耀着共产党员的精神,坚定的信念让小岗村焕发出光彩。沈浩同志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楷模。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需要以此为标杆,自省、自检,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性锻炼,不断用党的科学理论知识丰富自己,以自身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通过学***践在未来达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4】

《第一书记》观后感

很早以前就已经听闻沈浩的优秀事迹,5月4日下午,怀着对沈浩深深的敬意,我们计算机学院组织观看了《第一书记》这部触人心灵的电影。电影虽然结束了,但沈浩平凡而又光辉的形象却深深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学院也因此发起了学习沈浩精神的号召。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优秀共产党员沈浩书记,2004年2月,沈浩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震撼情节。沈浩无疑是优秀的党员,他“要为小岗村实实在在做点事”的思想处处体现,刚到小岗村报到时,沈浩就被村里的糟糕的路况所困。随后6年摆在他前面的困难就如同脚下的路一样不平坦,但是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沉下心来积极地展开工作。刚到小岗村工作的前期,说风凉话的、挑毛病的、出难题的、拆台的,天天都有。但是,沈浩用他自己对小岗村群众的真心真情践行着自己的选择。上任没多久,他就全面调查走访了小岗村的108户人家,每家每户的细心调查小岗村的现状,开展自己的建设工作。他真心地把自己交给了小岗村的建设与发展,交给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就在小岗村的美好蓝图一天天变成现实的关键时刻,沈浩却累倒了,倒在那他住了6年的小屋里,倒在了他无限热爱的那片土地上,离开了他无法割舍的小岗村和父老乡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为小岗村的发展“奋斗”着,多么好的一位书记啊!

影片中有几幕让我很感动,一是他的妻子从城里赶来看他,发现他在这里的生活很不如意,妻子担心他在农村工作时身体吃不消,在回去的时候就特意给他买了一只奶羊,让人家给他挤奶喝。但他并没有留下给自己,而是把奶羊送给了村里的特困户吴奶奶。这种举动不是作秀,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出于对小岗人民的一种真感情。另一件事是为了GLG集团征地建厂需要迁坟时,村里吴奶奶丈夫的坟被强行挖迁,当她在雨中伤心苦守空坟痛哭时,沈浩连夜从家赶回了小岗村,用真情去温暖吴奶奶心中的孤冷,而那时正好是他90岁老母的生日,他是抛下全家赶来的,当了解到吴奶奶丈夫为了淮海战役牺牲时,他带头要披麻戴孝重新为吴奶奶丈夫安葬,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怀,如果没有对人民的真实感情,是断然做不出这种壮举的!最后当他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时候,女儿在礼堂为他奏响钢琴曲,多么深情,多么感人,那是她对父亲最深切的爱与怀念,听着她对父亲的深情表白,全场的人无不动容,沈浩为了小岗失去了太多关心女儿的机会,可是女儿依然为他感到无比的骄傲。

在认真观看了沈浩书记的事迹之后,我不禁深思,为什么他会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小岗村呢?沈浩曾说过小岗就像他一样,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萎顿,他要让小岗和他一起腾飞,他做到了,看到小岗村后来繁荣的面貌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我懂得,这是一种热爱,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体现!

在小岗村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四次红手印的光荣记载,500多个红手印里,蕴含着小岗人民对沈浩书记的浓情厚谊,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为了践行入党誓言,为了人生理想,为了人民大众,甘愿奉献,勇担责任的高尚品格。小岗村村民对沈浩书记连续4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正如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这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信念,是共产员

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

“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斯人已去,风范犹存。沈浩书记虽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形象将永远保活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为他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他舍弃安逸悠闲的舒适,收获着小岗人的幸福;他舍弃天伦之乐的温情,收获着小岗人的安宁。6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90多岁的老母亲不能跟前尽孝,女儿得不到照顾,不得不放弃省城优良的教育资源,到农村就学,无数次为了工作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鞠躬精粹,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与他相比,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些许困难简直微不足道。沈浩书记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是永恒的,将永远激励我们。

影片中有一幕给我印象特别深,那就是在他的卧室里,有一幅字画写着"厚德载物“,我感觉这确实是沈浩书记思想境界的真实写照。而即将面临社会考验的我们,也将比照沈浩书记的行为,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发扬“沈浩精神”!我希望我们也能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坚定和坚持的行动,脚踏实地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会磨砺而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而动摇,始终保持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沈浩书记用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内涵,不仅是给我心灵的一次洗礼,而且引起了我强烈的心灵共鸣。

《第一书记》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本富有人生哲理的教科书,而沈浩也不仅仅是一位令人折服的书记,更是一位伟大的“老师”, 是一面镜子,他坚

持不懈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的党员素质,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为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中,甚至整个人生道路上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5】

把生命融入事业,人生的价值将永放光茫

------《第一书记》观后感

一座崭新的大包干纪念馆,一条开启民心的通村公路,一场隆重特殊的葬礼,一顿热闹特殊的年夜饭,一次又一次挽留的红手印……正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为群众办实事的村委书记,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胸怀理想抱负,选择下放基层,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事业,用他的执著与真诚,凝聚了小岗人的心,感动了小岗人的情,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将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小岗村,融入了小岗村的发展事业中,人生的价值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沈浩同志已离我们远去,但从他身上学到的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一名共产党员的对事业的责任,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正如影片结尾沈浩女儿说道:

“你虽然走了,但小岗村还在,和你吃过饭、说过话的人还在,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也在…”沈浩原来在安徽省财政厅,一个体面的公务员,工作了十八年职位没有进步,按照世俗的标准,他是平庸的。来到小岗村当第一书记时,沈浩有了经济权利和人权,开始工作。很多主旋律电影会为了突出主题而艺术化地处理主人公的现实生活以拔高主人公的形象,但我相信《第一书记》的内容是忠实的,有这样的人,一直默默无闻,某一天找到平台,充满激情,奋不顾身。

“党的好干部"”或者“人民的好儿子”,只是一个结果或者附属品,根本的原因是沈浩在把工作当作事业,不计回报持续付出。一方面看,壮志未酬、事业未竟,沈浩的人生并不圆满;老母尚在、女儿年幼,沈浩的人生充满遗憾;但另一方面,沈浩短暂的人生找到了全情投入的事业和挥洒自我的舞台,这一点上,沈浩是幸运的。

“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人心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向往的是一种以物质财富为目标的人生,而沈浩展示了另外一种简单的、纯粹的人生,以及这种人生可以有的高度和境界。沈浩是合肥市省级财政厅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处级干部。他工作稳定,生活富裕,有房有车,和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

虽然他在小岗村才6年,但为什么他的行为让那些淳朴的农民三次按下红色指纹,深情地留下来?因为作为一个理想而雄心勃勃的党员,他不愿意在办公室里花时间。小岗村是他的舞台,在那里他可以体会到许多在办公室里无法体会的想法。他去小岗村并不是为了牺牲和奉献,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在那里的自我价值和理想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沈浩对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却把一生奉献给平凡岗位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六年来,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温暖,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对老母亲的孝顺。他得到的是小岗村的巨大变化和小岗人民的信任。可以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沈浩。

沈浩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于我们每一个党员来说,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都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他传承的是奋斗的精神。他把在小岗村工作视为组织的信任和礼物,视为金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

他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做企业家,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大包干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他演绎的是奋斗的感动。

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他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把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奋斗的动力,用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展现的是奋斗的光辉。他上有老母,家有贤妻和挚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爱家却不能顾家。

三、三年来,他无私无畏地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弥补了对家庭的愧疚。"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何等的境界,这是生命何等的光辉!

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为人民和事业的无休止的奋斗中,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他的名字永远不会离开我们的心,沈浩,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6】

当我噙着眼泪观看广西卫视《第一书记》节目入迷之时,儿子突然说出了这句让我和爱人感动一阵子的真心话。

罗云作为钦南区黄屋屯镇贫困村屯利村的“第一书记”,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结合屯利村的实际,经过市场调研和不懈努力,终于摸索找到了牛大力、油茶种植这两个“致富宝”,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使用传统手艺压榨茶油,亩产值达4-5万元,拓宽了屯利村民的脱贫致富之路。由于罗云“真扶贫、扶真贫”扶到了点子上,引起了钦南区扶贫办的重视和支持,明确表态优先把屯利村的油茶种植列入明年扶贫开发项目。

罗云书记是我市“第一书记”的成功典范。在帮助贫困村找到致富路子的同时,他还悉心为曾丽敏、张枝红等弱势群体排忧解难,通过媒体的力量,引起了社会爱心人士对困难人员的关注和扶持,“众人拾柴暖”得到了较好体现。罗云向困难群众播洒了“第一书记”真心为民的真诚情怀,传递了“第一书记”正能量。

“我要保护好棚子,保护好奶奶。”在专注观看“祖孙俩俭吃俭用,破布棚难挡台风”章节之时,当14岁的曾丽敏说出这句让人心酸的话时,我和现场观众一样为之动容。是啊,困难群众生计艰难、“户外做饭”、“破布棚难挡台风”度日如年,太需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了。

笔者有幸担任乐民镇贫困村马朗村“第一书记”,要从罗云书记身上吸取成长的营养,无愧于“第一书记”的称呼和荣誉,牢记“第一书记”抓稳定、抓党建、抓文明、抓服务、抓清洁乡村等“五抓”的光荣职责,继续抓好马朗村甘蔗、油茶、穿心莲种植、淡水鱼养殖等扶贫产业的申报和验收,组织指导好群众搞好“清洁乡村”活动,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用卓越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努力为建设“美丽钦州·生态乡村”奉献“第一书记”的微薄之力。

"第一书记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