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 2024.02.03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10篇。

为了保证工作或事情能够顺利进行,往往需要事先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你是否觉得制定计划特别困难呢?以下是编辑为你搜集整理的“小学课题研究方案”,如果你需要更多的计划,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1】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1. 正确朗读课文。

2. 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本教学设计将根据儿童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点,以孩子普遍喜爱的谜语导入。在教学生认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课标》随文识字的要求在读书中识字。在识记过程中方法多样,方式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

师说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学生猜,随机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 学生带着问题我是什么试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读几遍。

2.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 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 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师相机指导正音。

5. 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6. 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 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没有钩;四点底的四点不同的排列方向。

4. 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点名读课后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一、言语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请你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抓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

1. 自己练读,评议指导:

你的朗读很流利,你想听听水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2.(课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

(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

3.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读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时的不同语气。

(2). 出示课件:(出示水滴的话)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变的,你能把我的各种变化找出来吗?

(4). 出示课件:你最喜欢我的哪种样子啊,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学生分别找出不同自然段进行赛读、点评。

水听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棒,都想与你们交朋友了。可是他说作为朋友,还想把他的脾气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

(1)小组合作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巡视辅导。

(2)引导学生在反复练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词语,相机理解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灾害等词语的意思。

(4)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不同的状态和温和、暴躁的双面性,齐读课文。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1. 水是我们亲密的朋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水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好事吗?

用假如我是水结合课文中介绍的知识说一段话。

1. 把今天新认识的字读给父母或朋友听听。

本教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会认字,会写字的基础知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师生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看是谁。)后,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1. 自由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 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1. 出示课文中会认字11个,引导学生小组互认。

2. 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

4.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5.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学生自由观察。

2.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师重点指导两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

1. 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 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有效地学习。)

2. 请你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

1. 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

2. 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什么知识吗?

(二)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弄懂以上的问题。

1. 小组读书,边读边找。

2. 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水的变化。

3. 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

4. 用画画的形式体现水的变化。

5. 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理解水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给各小组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 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

2. 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因生而易,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1. 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出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用图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状态。

(3)分小组读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4)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2. 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全体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3. 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特别表扬会合作,方法新颖的小组。

1. 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了解到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

1. 用课件(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水滴教我读书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诉学生为了体现水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现,我们读书的语气、语速也不一样。

1. 请出代表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学上台表演读,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2. 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 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 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教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在这两套教案的上课伊始,分别采用猜谜语和游戏两种儿童喜爱的感兴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导入教学。为学习后面的学习激起了强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样的阅读过程中,注入课评展示和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边体验。这一点正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总结、体验、感悟。

从学生课堂反映和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我的兴趣导入注重体验的设计效果是非常好的。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2】

永定县大溪小学江善好

一、课题提出。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而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知识量激增,在这充满激烈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一旦掌握了必要的能力,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身边知识入手,主动**知识,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从课堂教学入手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促使学生主动**知识的实验课题。

二、研究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从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和生活实践,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2、趣味性原则: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数学迷宫、找朋友等,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3、现实性原则: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生动形象的典型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

4、动态性原则 :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所教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条件创设情境,通过多**、演示、操作等使情境动态化,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5、开放性原则 :就是创建的课堂情境促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学生思考的空间广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明确有许多数学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

三、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是合理开发合理用小学生活数学资源,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所有有助于创造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得到开发和利用。我们审视了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能从中获益的各种资源,发现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数学资源最感兴趣,能在学习生活数学中获得积极的独特情感体验。

“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强调了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望,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研究对象。

本校1—6年级学生。

五、研究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研究内容:

1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的研究

通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凸现出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和真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现实意义,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稳定的学习态度。

2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

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

三。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

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形式生活化。

4丰富学生数学生活实践经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

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5、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的意识及学习品质的研究

通过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现实环境的关注,从中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的利用,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经验的积累、验证、巩固、应用等过程中,不断自我拓展、自我完善其数学意识及数学学习品质。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要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把握《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习讨论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活动教学等理论,努力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本课题的发展和相关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

2、认真分析现状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制订工作策略。

3、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有目的地收集和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活动并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保证学生的数学知识及时在日常生活得到应用和验证。

4、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数学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创造实践时空,注重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外活动,既深化所学的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积累)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验证)生活经验”的教学模式。在逼真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自主**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才华,促进学生的应用数学技能得以提高。以实践课为阵地,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欲望;用实践的形式锻炼学生,寓教于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才能;用数学的思想熏陶学生,寓教于思,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

培养学生从小用数学的方法去实践生活,感受生活的数学与数学的生活,沟通数学解题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

7、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一方面重视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使学生弄清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弄清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背景和实及其演变后的一般意义;二是开展模型教学和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在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构筑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寻求出其结果,再返回到实际问题实现问题解决,最后又反过来促进数学新思想、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8、教学内容安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数学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实践性思维,不断享受成功的体验,感受创作过程中的无穷乐趣。

9、建立学生档案建立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档案、学生数学知识应用、验证能力发展评估报告册、学生数学学习(含学习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跟踪观察记录册、学生生活实践作业评价标准等相关过程性资料,以便能在实验工作中有效调控实验对象的数学生活实践学习活动行为,保证课题实施能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具有充足的生活实践条件和依据。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学生应用题的喜好程度、学习方式,以及教师在数学应用题上的教学感受进行调查,为课题的展开作好准备。

2、观察法:对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学习行为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观察,对观察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3、行动研究法:全体数学教师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生活化的内容、原则,以及程序进行研究,根据总课题“三论三创”的教学模式与实践,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

4案例研究法:课题组对数学教师进行培训,记录、梳理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5、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现代化的手段,理论及设计原理、方法。

七、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8.3-2008.7)

(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了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进行专题座谈。

(3) 成立课题组,开展相关实践研究活动。

4组织研究方案的论证、申报和完善,开题。

2实施阶段(2008.8-2009.6)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3】

设计思路:

[《电脑棋手》是一篇科学故事。通过写“我”与电脑棋手下棋,几经失败,终于反败为胜,告诉我们只有认真观察,动脑思考,才能取得胜利。电脑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本设计一开始就出示 “电脑”图片,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引出了课题——电脑棋手。再据题质疑:“电脑棋手怎样下棋?他的棋艺高不高?”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生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读文,画出成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意思;课后作业中摘抄喜欢的成语,有梯度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积累好词的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激发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习惯。

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养成默读的良好习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认“棋、技、局、艺、莫、择、予、例、虚、排”等字;会写“棋、参、技、通、礼、答、艺、莫、按、违、规、予、虚、排、度”等生字;掌握“棋手、科技、通过、回答、棋艺、望尘莫及、予以、常规、虚虚实实、一排、风度”等词语。

通过朗读和感悟,弄清楚“我”与电脑下棋能反败为胜的原因。]

(一)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请看!(展示第三屏)这是什么?对,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电脑。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这位特殊的棋手——电脑棋手。

(二)板题,读题。

(三)据题质疑。

1.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好自然段。

2、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3、(展示第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

6、说说“我”与电脑棋手下棋,感觉怎 样?

1、多种形式轮流读课文,边听边用方框画出成语。

2.同桌交流所画出的成语。

3.(展示第五屏)多种形式检查成语读音。

4.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意思。

自知之明: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多指对自己的缺点很清楚。

[电脑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教师巧妙地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贵有疑,有疑则思,据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识字、写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多种形式识记提升识字效率。这一步骤的设计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又能让学生加深对的内容的理解。]

望尘莫及:远望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的灰尘,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无力追上。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电脑棋手怎样下棋?他的棋艺高不高?

1.自己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在文中做好笔记。

2.四人一小组交流看法,相互补充。

3.小组汇报。

(一)多形式复习会认、会写字。

(二)小组轮读本课出现的成语。

(一)学习第1—8自然段。

1.(展示第六屏)分角色朗读第1—8自然段,思考:下棋前,“我”与电脑棋手进行了什么?

2.指名回答,明确:下棋前,“我”与电脑棋手进行了“人机对话”。

3.通过“人机对话”,“我”对电脑棋手有什么感觉?(与电脑下棋,别有一番情趣。)

4. 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人机对话”内容,感受与电脑下棋,别有一番情趣。

5. 创设情境,现场利用多媒体当众与电脑完成“人机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

(二)学习第9—12自然段。

1.(展示第七屏)分组朗读第9—12自然段。思考:下棋中,“我”违规了,它怎样?“我”失败了,它怎样?“我”下“怪棋”和胜利时,它又怎样?

(1)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并及时在书中画出写“我”与电脑各自表现的语句。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取长补短。

(3)小组汇报,师生互评,不断完善。

(4)分组分角色朗读写“我”与电脑各自温故才能知新,复习生字词有助于接下来的对课文的精读。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我”与电脑下棋的情趣。再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与电脑完成“人机对话”的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与电脑下棋的情趣,激起学习下文的兴趣。提出具体要求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保证阅读的效果。

2.(展示第八屏)出示第12自然段。

①自己思考,寻找答案。

②同桌探究。

③四人小组交流看法。

(3)深入探究:“我”怎么知道人们在编制电脑象棋的程序时,没有输入这样的“先例”?

①四人小组探究交流。

②小组汇报,师生互评,明确答案。

(4)创设情境,现场利用多媒体让有一定棋 艺的学生当众与电脑下棋,打破常规,出些“怪棋”模拟反败为胜情境。

(一)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1)找好朋友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2)个别汇报。

(一)从文中摘抄喜欢的词语在《我的采集本》上。

(二)读一读有关电脑方面的故事书,和父母或同学交流一下用电脑的乐趣,把最有趣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反思]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 “电脑”图片,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引出了课题——电脑棋手。再据题质疑:“电脑棋手怎样下棋?他的棋艺高不高?”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生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读文,画出成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意思;课后作业中摘抄喜欢的成语,有梯度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积累好词的习惯。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谈话激趣导入、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等环节的设计,力求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2. 会认“宵、盏、悬、旋、蜡、烛、串、幼”等生字;会写“奥、秘、形、堂、引、转、旋、插、蜡、烛、投、串、幼”等生字;能认识多音字“转”;能掌握“奥秘、堂屋、吸引、目不转睛、旋转、插着、蜡烛、投在、一连串、幼小”等词语。

3. 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敢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教学难点: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一) 元宵夜看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呢?谈谈你看见过的花灯!欣赏花灯图片(展示第三屏)

(二)、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7岁时对走马灯可感兴趣了,他还发现了走马灯的不少奥秘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

(三)、板题,读题。

(四)、据题质疑。

1.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一)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好自然段。

(二)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三)(展示第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给多音字“转”组词。

(四)识记字形。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读课文:

[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你认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在课文中做好记录。]

(一)自读课文。

(二)同桌交流。

(三)汇报。

(一)多种形式复习生字词。

(一)学习第1 自然段。

1.请一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后点评该生朗读情况。

3.师出示棱柱形物体帮助学生理解“棱柱形”。

4.(展示第五屏步骤一)请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泡泡图:“我知道‘悬’和‘挂’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它们有哪些不同呢?(展示第五屏步骤二)

(1)学生查字典理解“悬”和“挂”的意思。

(2)利用教室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悬”和“挂”的不同。如:教室中间悬着的吊扇和教室四壁的壁扇等。

(二)品读第2~5自然段。

1.请四个组的同学各读第2~5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

(1)自己思考:走马灯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说一说走马灯的构造。

3.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马灯的构造,他是怎样观察的呢?

(1)齐读。

(2)(展示第八屏)同桌共同完成学习卡,感悟茅以升对走马灯产生浓厚的兴趣。

(3)理解“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体 会“盯着”一词的好处。(表现了茅以升观察得非常专心)

5.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茅以升的认真观察。

6.过渡:茅以升小时候不但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呢!

[复习生字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具体物体能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通过对“悬”和“挂”的品味,感受祖国文字的丰富多彩。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优化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朗读的厌烦感,提高学习兴趣。重点词语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体会。]

孩子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茅以升发现了什么问题。

(1)读中思考,在书中标好记号。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汇报,明确茅以升提出的问题,在书中标好序号。

①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②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③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4)茅以升只是提出这几个问题而已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②品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连串”“争着”“挤”等词语的好处。(“一连串”“争着”“挤”等词语写出了茅以升想知道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的迫切心情,也说明了茅以升很会动脑筋,提出的问题很多。)

③在“怎么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慢呢???”中省略号表示什么?体会此处省略号的用法。

7. 茅以升发现问题后是怎样做的?

(1)自己默读课文,找出关键的动词,在文中做好记号。

(2)同桌交流。

(3)个别汇报,明确:“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这些动词。

(4)讨论从这些动词中,你又觉得茅以升是个怎样的孩子?(勇于探索)

8.小结:茅以升真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呀!

9. 有感情地朗读第2~5自然段,再次感受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 (展示第十屏),指导朗读。

2. 质疑:为什么说“虽然他没有完全明白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科学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小的心灵。”

正因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所以长大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对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触?和同桌交流体会。

(二)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动脑、动手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的.?小组交流后汇报。

(一) 搜集一些有关茅以升的故事看一看,做一些读书笔记。

(二)认真观察一样你喜欢的东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奥秘。

以升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精神。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谈话打开学生已有素材,花灯图片的展示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刺激,再以七岁同龄人的视觉探究走马灯究竟有什么奥秘,激起学习的兴趣。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识字、写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多种形式识记提升识字效率。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孩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教学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想学、乐学。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兄弟俩酷爱虫子和天真可爱、达尔文的幽默风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家、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 读通课文,认识“考、兄、钩、胶、粘、标、鬼、揭、忍”9个生字,会写“考、兄、弟、捉、抓、糖、著、眨、须、粘、标、鬼、盖、装、忍”15个字,掌握“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10个词语。

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尔文的。

教学难点:

1. 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小“叫虫”。

2. 理解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1、(展示第三屏)做“我说你猜”的游戏,根据老师出示的资料判断是哪位科学家。(板书:科学家)

3、小结:他们都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有权威的人。你们敢考科学家吗?可是,英国有一对小兄弟,他们就敢向科学家发出挑战,要出个难题考考科学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一课《孩子考科学家》。(板书:孩子考)

4、齐读课题,认识生字。

(一)那我们就带着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标好自然段。

(二)学生自学生字。

1.同桌互学生字。

2.四人小组再互帮互学生字。

3.(展示第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

4.识记字形。

5.指导书写。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别点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一)分组读第1至第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1. 齐读一遍问题。

2. 带着问题再默读一遍第1至第4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

3. 四人小组交流答案。

(三)假如,现在你们就是这对兄弟的爸爸,你会讲关于达尔文的什么故事呢?拿出你们所搜集的资料,在四人小组里相互说说吧!

(四)听爸爸说了这么多关于达尔文的故事,兄弟俩想做什么呢?

1. 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尔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Gz85.coM

2. 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 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读课文,查资料。

(一)复习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利用生字卡)。

(二)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5至7自然段),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一)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二) 教师导语: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1. 指名反馈。

2.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3.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三) 哪个自然段写到了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展示第六屏)有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2. 怪虫子是由哪些昆虫粘成的?

3. 指名反馈、评议。(展示第七屏)。

(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来了,兄弟俩是怎么考达尔文的?

(二)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三)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句,引导体会。

1. 4人小组讨论。

1. 齐读。

温故才能知新,这一步的重温有助于防止割裂课文的整体性。 多媒体显示 “怪虫子”能形象直观地给学生视觉的刺激,更好地理解课文。问题的提出有效地激起了学生读下文、探索下文的欲望。

这一环节通过有梯度的设计,使学生对本课“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这一难点迎刃而解。先让学生弄明白两个“怪虫”的不同含义,然后理解难点就容易。

2. 想一想(展示第八屏步骤二)。

3. 讨论明确(展示第八屏步骤三)。

4.说一说:达尔文称兄弟俩为两只有趣的小“叫虫”说明了什么?]

5.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却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想学、乐学。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兄弟俩酷爱虫子和天真可爱、达尔文的幽默风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家、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课件或录音机、挂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磁带。

1、谈话:说说你今年多大了?有一首歌是唱一个12岁的小英雄的,他只比你们大四五岁,想听这首歌吗?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听过这首歌的学生一定会说出歌名,有的同学还能简单地讲出王二小的故事。)

(从学生的年龄入手,自然地引出小英雄王二小,再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王二小生活的年代,学生在婉转的歌声中入情入境。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2、展示:将你收集到的小英雄图片展示给大家,用简短的话介绍他们的事迹。你们想知道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点击课件或出示文中插图,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边读边画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标记。

1、汇报你在课前是怎么自学生字的。

(课前布置学生按照教参142页儿歌中的方法自学生字,让学生交流自学方法,互相学习。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指导。)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在组内汇报: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用插图引出生字、认识生字。

4、采蘑菇游戏:小白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可是蘑菇的后面藏着生字和生词,小白兔学习不认真,不认识这些字,你能帮小白兔把蘑菇采回家吗?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学会评价。)

2、找一找。找出与四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3、画一画。在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照样子说一说:

(1)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2)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

王二小被_____。

(3)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八路军把_____。

1、出示要写的字王、边、进,指导认读。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这三个字怎样写好看。

4、指导学生描红,提示学生注意笔顺。

5、展示学生作品,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贴在成长记录册上。

上节课的生字宝宝又到我们班做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各找一名学生比赛认读生字,其它同学做评委,看谁能当上小擂主。

2、自由练读第二段。想象:敌人会怎么叫他带路?(引导想像当时的情景)

3、男女生比赛读第三自然段。理解顺从,表演:王二小是怎样顺从的?为什么要装?

4、同桌互读四、五段,体会这两段应该用怎样的速度读。(边想象边读)

假如你是王二小,你能想象出王二小当时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吗?

为什么说王二小是英雄呢?

(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为伴音(参见相关链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把你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5】

研究方法:

该课题目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求知欲,学生养成课堂学习的习惯。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成为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求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案例研究法。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案例研究,有针对性的积累实践经验。特别是研究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问题。

(2)行动研究法。在学习、教育、教学、教研方面不断实践,通过上教研课、主动听别人的课、评课、编写导学案、撰写教学反思、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个案分析等途径来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不断挖掘与课题有关的相关要素,及时总结体会和经验。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6】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而三年级学生又是小学阶段的过渡年级,在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语文学习质量评价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施评价过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长期以来形成的评价观念意识,对现代教育新元素缺乏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整个语文教学工作,尤其是小学语文学习质量产生的掣肘作用已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严重束缚教育发展的一个颈瓶。因此,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工作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当前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寻破解的方法对策。

为此,我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这一微型课题,就是希望通过研究能提高语文评价能力,为正确评价小学的语文学习质量提供方法指导,并从三年级语文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把握三年级语文学习质量评价与提高语文学习质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最佳结合点,使使教学实际与教学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全面、科学、客观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又能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做到为每位学生评出自信、评出目标、评出动力,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既适应了教改的需要,同时又可以促进与教改目标、教改内容相适应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策略及指标体系的建立,达到以研究促评价,以评价助教改的目标。

一、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2.《语文课程标准》

《课标》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内容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实用价值

一是深入分析研究目前三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工作的现状,探索出影响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与导致困难的原因。二是努力探索解决的具体对策、方法和途径。三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全方位地实施更有效的教育,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四是可以发挥评价的功能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情感体验、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升学习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三、研究内容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深入分析、研究我班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工作现状的同时,侧重于探索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针对问题与困难,寻求解决之道,提出科学合理,易于把握操作,形式多样,实用性强的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工作的具体对策、方法和途径。

四、研究思路

1.广泛调研、查找资料,深入分析、研究我班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工作的现状,探索出影响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与导致困难的原因。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问题与困难努力探索,提出科学合理,易于把握操作,形式多样,实效性强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工作的具体对策、方法和途径。

3.针对性地选择多个班级,将所提出的具体对策、方法和途径在实验班级进行具体应用,以对比、考察、验证应用效果,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形成研究成果。

五、研究方法

鉴于本课题形成过程是一个实践探索与理论提升的过程,因此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和资料分析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为主进行研究,辅之以调查法、理论综合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紧紧把握实验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争取得出最佳理论成果。

六、研究过程

根据本课题具体情况,拟定本课题实验研究周期为一学期,即从xx年11月至xx年6月。具体安排如下:

1、启动论证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

(1)对课题进行论证,并进行课题申报;

(2)制定实验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xx年12月——xx年3月)

(1)学习实验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

(2)收集、分析、总结资料信息,找出我所代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工作中影响、制约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整理其产生的原因;

(3)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3、验证实验阶段(xx年3月—xx年7月)

(1)开展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效果实验活动;

(2)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资料。

4、结题验收阶段xx年7月

(1)收集整理本课题的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3)对成果进行修正补充;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英语学习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美术课学习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改进加强传统教研探索校本教研运行机制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7】

优化识字方法

提高识字效率

吴忠市朝阳小学

买学梅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基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的要求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低年级要求小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左右会写。而汉字数量多既难认又难记,往往是老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所以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一直从事低段语文教学的我认为可以尝试这样做:

一、编谜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对谜语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活泼有趣,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谜语与学生的识记生字联系起来。除了编谜让学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教学“闪”字时,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人”“门”,在老师的动作暗示下,学生心领神会,编出了谜语“人很快进了门”,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懂了字义呢。又如“岸”字是小学阶段学生容易写错的一个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编出谜语:山下开工厂,厂里有头牛,这头牛少了耳朵还不出头。我通过进一步引导,让同学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岸”的下边既不是“牛”,也不是“午”,而是“干”。学生学着编谜语,一定会认真分析字形,抓住特点。这样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在轻松的气氛中,难点已化解。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游戏法

识字教学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尝试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

(一)找朋友。我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高举“骄”字说:“我是‘骄’,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拿着“傲”的学生马上出来和“骄”放在一起,说:“我是‘傲’,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齐读“骄傲”。

(二)摘苹果。我先画出一棵苹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苹果形卡片贴到果树上,如:“狼、狠”,“抢、抡”,“涌、踊”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苹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口头组词。

(三)邮递员送信。指派一名同学当邮递员,拿着写有词语的信封,给教室里的同学发,其他同学边拍手边说:“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送信忙,送到哪里去?送到我手中。”拿到信的同学站在讲台上依次读出信的内容。

三、巧用广告词助识字法

随着视听时代的到来,学生们扩大了知识来源的渠道。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是无意识的(尤其是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巧用孩子平时积累的“无意识”知识,帮助语文教学,在无意识积累与课本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识字教学实践中,尝试借助一些常见广告词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提高了大家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对新字的掌握既快又牢固。

例如,学习“纸”字,左边是纟,右边是氏,“氏”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极易写错。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呢?我注意到每天在中央台的动画片前都有一则“乐百氏”广告,由于“小燕子赵薇”的加盟,孩子们爱喝也爱看。在讲解“纸”时,我就拿了一瓶“乐百氏”,通过提示请同学们观察,“纸”的右边是什么?学生们很快就联想到平时所看,我又把平时的无意记忆“氏”加以强化,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就这样解决了。

四、顺口溜识字法

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这种方法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时隔二十多年,我还对儿时所学的几个识字顺口溜记忆犹新。实践证明,顺口溜识字法确实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顺口溜识字法的难点在于顺口溜的编写。根据我的实践和体会,识字顺口溜的编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依据字形进行分析性编写。先分析汉字的形体由哪些部件构成,然后将这些部件编进顺口溜。例如: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二)依据字形进行联想性编写。在分析编写的基础上,对组成汉字的个别笔画或部件进行联想后编进顺口溜。例如: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三)依据字形进行形象编写。汉字的笔画部件往往具有某种形象性,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编出不少识字顺口溜。例如: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

(四)依据字形进行涉义形编写。将字形和字义都编入顺口溜中。例如:美: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七: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

(五)依据形声字的特点进行归类性编写。在识字教学中,我发现,当一个字练习口头组词时,往往学生能组好多词,但往往几个同音字区别不开,张冠李戴。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我还采取了让学生早辨析汉字,把一组常用的同音或者形近字编成顺口溜,以汉字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分析比较,这样学生记得快,区别清。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如在学习《丁丁冬冬学识字》中,我把“清、请、情、青、睛、”变成顺口溜:“有水才说清,有言才说请,有心想事情,有日天气睛,青岛、青蛙叫。”让学生比较记。再通过练习,“今天天气()朗,我们来到小河边。小河里的水真()啊!我们站在岸边,突然,从草丛里跳出一只小()蛙。我们正向捉住它,老师过来说:()不要捉青蛙,青蛙是益虫,它能为我们做好事()。”这样学生就区别开这几个字了。有的学生回家还教爸爸妈妈。下课玩跳皮筋还背着顺口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的需要。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像,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8】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有效,哪些练习低效甚至无效,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研究目标

通过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

三、概念的界定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四、实施策略

1、课内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外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①课前作业。调查表明,大都的数学老师不太习惯给学生布置预习,有的老师会把上课做的教具也会给学生准备好。而我们觉得有些内容学生可以看懂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有些教具学生能准备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让学生自己去制作钟面,当学生制作好钟面,钟面的结构已经基本认识了。

②课后作业。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们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

(1)实践性作业。如在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可让他们到生活中找长方形去测量,再算一算他们的面积。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性作业。这种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在教了利息后,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况。

(3)研究性作业。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意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地实现“练在关键”。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生活性原则

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原则

练习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5、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包含两个意思,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9】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着手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外,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科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五、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3、请专家再次指导,规划本课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4、请专家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10】

负责:吴世翠

组员:何祥梅、王咸星、赵海英、张正芬、王艳、何祥梅

近期活动内容及分工:

1、第 8 周,各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阅读习作研究方面的一些著作**或是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优秀的作文教学视屏,积累自己的习作教学指导经验。每个小组成员应密切合作,经常交流教学和指导练习的经验。(负责:

全体组员)

2在第9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交了两份作文教学设计。(负责:赵海英、张正芬)

3、第10 周,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指导本班学生进行习作,认真批改、点评后(除赵海英、张正芬两位教师外,其他每位组员参与批改学生习作不少于四篇),并且积极配合以上两位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写出书面汇报总结材料。(主要负责人:赵海英、张正芬,全体队员参加)

4第11周收集资料,撰写《安康市基础教育研究报告(中期报告)》(负责人:吴世翠)

5、第11周,针对学生习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组员以讨论交流的形式,制定出一套新型的切实可行的习作指导方案,并由赵海英、张正芬两位教师再次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负责:全体组员)

6在第12周,对教师的工作指导内容进行了细化。并设计相应的调查**,以验证和修改教师的指导内容,写出教学经验或**。(负责:全体组员)

7第13周,我整理资料,撰写了《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的最终报告。(负责:吴世翠)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