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4.03.28

最新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集锦。

我相信这份“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会成为您的最佳选择,如何整理好精彩范文的模版呢?文档处理不仅限于电子文档的处理也要考虑纸质文件的处理方式,现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范文一搜随处可见。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1】

这天,我们的江西农业大学赴赣县帮扶教育社会实践营队一行13人来到了赣县储潭镇储潭村。这天来到储潭村是想要看望村里的留守儿童,陪他们玩玩游戏,聊聊天,教授他们一些知识,了解下他们的生活,也给他们讲下自我的大学生活。在这次储潭村教育服务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事情。这些事情让我们情绪心态随着加以转变

每当看到一群群孩子们背着书包的样貌,总会想到自我小时候。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高,家庭的胆子跟着加重,许多家长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抛下年迈的父母以及年龄尚小的孩子而外出打工。他们也有不情愿,但为了维持生计而被迫于自我的孩子天各一方,这却苦了对世界好奇的孩子们,没有了父母那温暖的怀抱,却要自我独自面临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孰知这对还小的孩子们是一个怎样的事实。

年幼的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小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齐,给他们那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心灵创伤。而作为新一代年轻的我们,他们眼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理所应当尽自我所能,给予他们帮忙。我们少玩几次游戏、少逛一次街,也许就能给他们多买一件新衣服,多买一个文具盒,用我们的关爱填补他们内心的缺失的爱。

在储潭村村长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当地八户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根据村长介绍,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打工,仅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回来帮忙家里务农。留在村子里的大多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每到一家,迎接我们的都是一张张纯真可爱的小脸,纯真可爱水汪汪的大眼睛。

其中一个孩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有着一双稚嫩的脸庞,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脸上有点肉肉的,可爱又活泼的孩子张梦玲。她对我们的到来也有些吃惊,一开始并不明白该说些什么,可是透过慢慢的交流,他们也露出来孩子的天真和我们聊了起来,父母和姐姐都去武汉打工去了,自我一个人和奶奶一齐住。透过这些问题的交流,渐渐的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她亲切的叫我哥哥,我很感动。透过我们的活动,让孩子们也明白,尽管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但仍然有很多的人在关心着他们,让他们的心里多了一份温暖。

岁月伊始,未来的日子还长,在我们的空余时光,真真切切的走进孩子们,给孩子们的童年更多的关爱。我们细微的一小步,就能促进社会的一大步,我想用我们的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爱与保护。我将亲力亲为的为梦玲小朋友带去童年的欢乐,让她欢乐得成长,拥有完美回忆的童年。我们要用关爱、用亲情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欢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透过这次“三下乡”我相信我会渐渐地让身边的人也关注起身边的儿童,让他们也能得到一样的关爱,一样的健康欢乐的成长。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2】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度,

总结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了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4、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2、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 “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学科工作总结 ・学期工作总结 ・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工作总结 ・教师自我培训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3】

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1、我校“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1、“留守学生”多——落后的学生”。我们有 x 所中学和 x 年小学。小学和中学有 xxx 个学生。其中,xxx家长外出打工,约占学生总数的45%。 “留守学生”已成为我校新的学生群体。

2.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大部分农民工把孩子交给祖父母、祖父母、祖父母或寄养在亲戚家。负责监护孙子女(女)的祖父母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争辩,偏袒孩子,无形中滋生了“留守学生”的嚣张气焰。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让学校管理,我还担心什么?”很多家庭很多老人不迷信,经常打牌、喝酒等,对学生有害。影响。

3、“真空期”影响学生的成长:周末和假期是留守学生自我控制的时间。一方面,学生们因为缺乏必要的学习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由于认知和心理上的代沟,他们缺乏与祖父母的沟通。 ,容易被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蚀,形成“家庭不好管,学校管不了”的“真空期”。

4、亲情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父母常年不在,孩子缺乏家人关爱,成长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很多留守学生孤独、封闭、情绪异常,甚至充满敌意。

5.不良品行危害学生的正常发展:一些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充裕,出于一种补偿心理,给孩子很慷慨的钱没有计划和限制。学生因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靠父母致富,生活追求享受,学习怕苦,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得不亦乐乎与东西。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厌学、逃学、乱花钱、爱上网,成为“问题学生”。在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上,由于学校单方面授课,往往收效甚微。

6.学校教育“难点”:周一到周五“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好办,周末一到,老师们就觉得遥不可及。 出现问题时,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叛逆。另外,老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了。学校教师不敢采取严厉措施。虽然学校委派教师管理“留守学生”,但随着“留守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学竞争日趋激烈,教师往往不堪重负,缺人。

二、制定“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办法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家教、亲情等弱点。为全面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我校提出了一系列建立“监护家长”团队、建立支教机制、家校教育协同融合等措施,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精神关怀缺失、精神关怀缺失等突出问题。 ,全面贯彻落实,做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

1、建立“监护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班主任、留守学生身后学生要“结对”,做学生的“监护人”,积极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责任,做学生生活的内行。学习的引导者,成长的保护者。”管理型家长”施展才华,因材施教。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掌握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月家访一次,每月与家长交谈一次,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②关爱学生的心灵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铭记于心,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和教育审美情趣,沟通情感学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不足。 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事件等。 ④开展“结对”帮扶:安排班干部、班员、优秀学生和“留守学生”邻居“结对”,为他们提供帮助生活和学习。⑤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改造“问题儿童”。

2.拓宽育人途径:我校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严格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活动培养能力,以文明环境培养气质,以优质服务确保增长。 ①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 ②积极开展“留守生”管理促进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重点,围绕“留守学生”开展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召开“关爱留守学生,看清真相”主题班会,开展“留守学生募捐活动”。关爱留守学生”、举办“我是家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召集全校留守学生每学期举办一到两次安全法制教育讲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安全意识和法律概念。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助于消除“留守学生”的孤独和悲观阴影,让他们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生活得开心,学得安心。 ③开办家长学校,把学校教育延伸到留守学生家庭。

3.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成长记录包:我校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档案,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和生活状况,关注遇到的身心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和习惯养成。 成长记录包收集学生的学习、活动、日常行为、情绪表现等资料,记录学生的相关评价发展过程中,班主任及时向家长汇报情况。

4.落实留守学生寄宿制:目前,已有xx中学总部、扎西中学、马庵中学、中心小学积极为留守学生在校园生活创造条件。 70%,填补留守学生在校期间生活管理空白。

5.结对的孩子

父母双方都在家,家庭和睦的学生,优质的父母,与留守学生结成一对,视同为兄弟姐妹,生活互帮互助和学习。

6.家庭教育班

为了让留守儿童每周至少有一次与外出父母交流的机会,学校每周为每节课安排一次家庭教育班,并将家庭班的具体时间告知家长。在老师的组织下,留守学生利用机房、电话超市等资源,批量给家长打电话,汇报学习、生活、想法等,了解家长的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外出,与父母亲切交流。

7。家校联系卡

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全面了解代理人监护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与留守学生等的关系。

8.举办代养监护人培训班

学校计划每月举办一次代养监护人培训班,及时向代养监护人反馈留守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心理表现等,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9.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班,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为留守儿童及全体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情绪困惑、学习抑郁、生活烦恼等问题。

10.为亲密姐妹设置邮箱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不愿谈论月经、遗精、家庭矛盾等个人隐私问题。告诉别人。为此,我们在有校园局域网的学校开设了“友姐信箱”,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交谈的方式,保护了他们的隐私。

三。完善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我校开展了一段时间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我们探索了一些经验和规律,建立了长效的工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留守学生”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和“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项目课题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研究。

2.建立研讨交流制度:每学期“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寄宿家长”交流经验和研究工作的论坛,探索新路径,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做好留守学生管理工作,发挥学校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学校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同时,对学业成绩优异的“留守生”学生予以表彰。

4.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助教,带来强大的合力教育理念深入到留守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总之,xx中学在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在学习中,营造良好氛围;在生活中,尝试解决问题;心理上,积极正确的引导。与非“留守学生”一样,鼓励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主人翁。学校政工处、团支部、少先队负责同志要经常与村、派出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沟通,讨论对策,争取实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奉献对特殊学生特别的爱。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4】

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据调查统计,我校的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性格特征,有的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有的活泼好动,经常违规乱纪;有的争强好斗,性格粗暴;还有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校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陆同学,男,12岁,留守儿童,是个学困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这个孩子非常的内向,说话声音很小很腼腆。成绩很差,书写潦草,个人卫生极差。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班级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没有热情。犯了错误嘴硬,不承认错误,反抗心很强。

二问题分析:

经过调查、走访、电话联系家长等途径,发现该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情感方面存在缺失。陆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致使陆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对一切都很冷漠。离开了父母的关怀,小孩没有了安全感,对社会没有信任感,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理性的沟通,孩子的心灵易受创伤。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常年在外,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只是为孩子提供吃饭、住宿,更是谈不上教育。而父母又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其监护人只是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3)学校教育鞭长莫及。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

三、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对结对子的每一个留守儿童,我先登记学生的联系方式,发现学生有任何问题,及时与监护人联系。家访时一定要防止假象,隔代爱,经不起孩子的哼哼,当老师去家访时,监护人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见了老师直说孩子在家表现都好等等,敷衍老师,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在害孩子,面对这种情况,我采取方法是:一是询问监护人,二是询问其他学生的家长,三是询问同学。

这个陆某,星期天到同学家里写作业,共两三个同学,陆某偷拿了这家一盒烟,在这个孩子家吸了一根,剩余的装到自己的书包里。周一时,一个学生在班里说陆某抽烟了。很快就传到了我的耳朵。我随即叫来陆某,问其是否抽烟,谁料他大嗓门的喊,我没有,我没有。我是软的硬的都用了,但他就是不承认。我只好叫来其他的几名同学,

来个当面对质,最后陆某没办法,只好认错。我随即召开班会,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然后,我给陆某的监护人打电话说这事,但监护人只是说孩子平时挺好的,家务忙,有空再好好教育,让老师多用心。

2、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避风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往往缺乏集体感;父母是孩子的靠山,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护,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很容易变成一个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就代表了一个家庭的教育程度。孩子受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孩子在家的时间最长,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由于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不高,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平时只管吃穿,孩子犯错,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打一顿完事。我有空就和监护人聊,让他们明白孩子现在是受影响的关键时刻,所以,不要溺爱,留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同时也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联系,让他们有空就回家,抽空给孩子打电话,问问身体,问问学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疼爱,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人疼人爱的孩子。不能过分依赖学校教育。陆某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该同学比以前乐观了,上课也主动发言了。老师及时表扬,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有优点,帮他们树立信心。

沟通,在生活学习上予以照顾,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

4、爱心,耐心、宽容。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真心换真心;耐心换进步;宽容换回报。

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陆某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逆反心理在减弱。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高度重视,去研究去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想方设法,寻找策略,用心去关爱他们,用情去感动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使他们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明净的天空,在美好的花季放飞理想和希望,最终成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5】

她是一位乖巧、听话的优秀学生。由于先天因素,她长得十分瘦弱,皮肤白白的,穿

着比较干净漂亮,梳着细细的小辫。她的身材比较矮小,只能坐在教室最前排。该女生学习成绩较好,书写工整,尤其是写作能力很强,常常受到同学的夸奖。不过,吴会会的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也不愿意与老师、同学玩耍。她性格内向,常常一个人站在教室里望着操场发呆。她的脾气很犟。今年第二周星期二,她的亲妈妈来看她,她居然躲在教室里不出来,只是不停地哭泣,我与数学老师费尽周折,才把她请出了教室,让她与妈妈见面。结果,她泪流满面地对我们说:“老师,我恨她。我不愿意看见她”说完,就迅速地跑回教室再也不肯出来。我们都感到十分惊讶,一个年幼的孩子,为什么不亲近自己的妈妈?让我们百思不解。我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决定走访该学生的家庭,了解她在家的具体表现。

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吴会会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在她7岁时,父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离婚,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她交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从此以后,吴会会在爷爷奶奶的细心照顾下,渐渐长大了,也慢慢地懂事了。奶奶告诉我们:“她爸爸妈妈没离婚前,吴会会整天笑呵呵地,又会唱歌,又会跳舞,乖得很。我们一家人都把她当成宝贝一样看待,哎,她爸爸、妈妈离婚后,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与我们说话了,整天默默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孩子心思太重了,她的逆反心理太强,动不动就发脾气。要不就不吃饭,或者不去读书。她爸爸忙于生意也很少回家,偶而打电话回来,她也不愿意接电话。”就在我们家访时,吴会会在一旁默默无声地写作业,写完以后,又帮奶奶扫地、带小妹妹。

回校以后,我有意识的组织了一次“悄悄话”写作活动。在日记中,吴会会告诉我,她恨妈妈。原因是:妈妈不该离开爸爸,不该扔下她不管,她觉得爷爷奶奶才是她最爱的人。每当她看见别的小朋友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加讨厌妈妈。她说:“老师,我从不告诉别人这些话,你要保密哟。同学们知道后一定会笑话我。”看到她稚嫩的话语,我的内心掠过一丝沉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他们又有异于其它儿童的心理,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广泛关注的教育问题。作为班主任,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采取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首先,培训家长。一开学,通过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让他们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过家长会集体培训通,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感受和方法,使他们懂得科学育人的方法。待他们远走他乡时,对家长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与孩子联系时,不要只打电话,多写信,这样孩子想念父母时,便可以读父母的信,感受父母就在身边,从而体验父母的爱;也要求孩子们常常给父母写信,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同学、老师,从而拉近父母、孩子之间的距离,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然后,通过加强班级体建设来消除“留守儿童”的异常心理。在班级体广泛开展各种

集体活动,比如齐心协力体育活动,拔河,打乒乓球等形成团结奋发的集体气氛;故事演讲,手抄报等比赛促进同学们心理健康发展。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全体同学“干好自己的事,管好集体的事,关心别人的事”。

第三,搞好学生的个别教育。作为班主任老师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提高学生个别教育的能力。在学生行为异常时,能及时了解其心理原因,对症下药,及时矫正。

通过这些工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