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4.04.18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热门十篇)。

阅读过这段话后,我产生的一些感想,我们的记录方式可以选择一首歌。心得体会是自己在工作,生活,学习上的体会和感受。工作总结之家小编通过深入理解和细致的拼凑为您呈现这篇“养生课的心得体会”,我希望我的见解和建议能够为您带来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1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也越来越重视。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调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一、养生的意义

“然则人之气数,固有定期,而长短不齐者,有出于禀受,有因与人为。故惟智者不以人欲害其天真,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寿,而尽终其天年,此圣智之所同也。”——张景岳

古代把人的精神和人的肉体看做一个整体,认为人是精、气、神三者的统一体。一个人的生命力的旺盛,免疫功能的增强,主要靠人体的精神平衡、内分泌平衡、营养平衡、阴阳平衡、气血平衡等来保证。因此,遵循中医养生的方法,对人体健康长寿有重要的作用。

二、养生的方法

(一),调摄情志。

1、和喜怒。喜怒之情人皆有之,古人认为喜贵于调和,而怒宜于戒除。喜也应适中适度,不宜太过。怒是历代养生家常忌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2、去忧悲。忧郁、悲伤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又一种情志,应当注意克服。老年人由于精气亏虚心气不正常,常易生忧悲之苦,忧悲不已又会进一步损伤神气,加速衰老,所以老年人特别应当杜绝忧悲。

3、节思虑。思虑是心神的功能之一,人不可无思,唯过则有害,古人认为:思则气结,切切所思,神则败,所以思虑过度可出现头昏、心慌、失眠、多梦、痴呆等症状

4、防惊恐。遇事易惊恐亦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害的情志因素,惊恐往往导致心神失守,肾气不固,而易出现惊慌、失眠,二便失禁,甚至精神失常等方面的病症,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高度重视,我们应注意调和心志,避免不良心志对人体的影响,以促进健康。

(二),运动形体。

中医认为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从而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传统的运动养生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人们在养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使运动养生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养生方法。

(三),合理饮食。

饮食的质,是指饮食事物的素质、成份、营养价值等,不同的饮食无有不同的营养素,掌握好合理的饮食的质,对于健康长寿有很大的意义。“药食同源”不仅开中医养生保健之先河,且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成为独特的优势所在。

(四),起居保健。

环境与居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亦是人类保养天年(自然寿命),强壮正气,延年益寿的必备条件。

(五),乐娱养生。

乐娱养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用娱乐这种人类普遍的行为来让人们情绪变好,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使人们健康长寿。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往往过于繁忙,而且生活单调,就更需要一些娱乐活动来调节。用娱乐活动来调节生活情绪和生理机能,往往能起到许多药物治疗所起不到的良好作用。

(六),睡眠养生。

睡眠是平衡人体阴阳的重要手段,更是恢复疲劳、走出亚健康的养生第一良方。提高睡眠质量有四大法宝:

首先,应提倡睡子午觉。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第二,睡前应注意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第三,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第四,失眠的病人别忘了睡前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达到最佳境界。

三、关于养生的体会

纵观中医养生的历史,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养生有道,“德润身,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独具特色的养生观,仍激励今人效法。所言仁者即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仁”的核心,仁者爱人是也!“养生重养德,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被医学实践所证实。养德就是注重人体精神的健康状态——精神卫生。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一个人要想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必须进行全面的养生保健。并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道德与涵养是养生的根本;

第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养生的关键;

第三,思想意识对人体生命起主导作用;

第四,科学的饮食及节欲是养生的保证;

第五,运动是养生保健的有力措施。只有全面地科学地对身心进行自我保健,才能达到防病、祛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人要想养生,必须学会放松心情,而放松心情则必须学会放下烦恼的事,然而现实中有许多事情是需要我们学会忍耐才能放下的。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2

中国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责,要深入发掘中国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中的德育功能,运用其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培养具有精湛医术、高尚医德、深厚情怀的优秀医学人才。

茶叶最早作为药被发现和利用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茶叶最早被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有关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文中的“荼”是当时对“茶”的称呼。西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茶,令人少眠”的说法。陶弘景《杂录》中说:“茗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勤俭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本是一味中药,因茶树品种和茶叶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也不尽相同。茶水颜色或青绿或暗红,口感微苦、微甘、微寒,就其药性而言,具有醒脑提神、清热解毒、消食化滞、醒胃悦脾之功效。从这点来说,茶与医药有着密切的关系。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吸收了儒释道的哲学精华,形成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为宗旨的茶文化。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槚,苦荼(即后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在史前期,“荼”泛指各种苦味的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自从发现了茶的其他价值后才有了独立的名字“茶”。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古代巴蜀所产茶最早在商周之际就有记载。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战国时期,茶树种植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秦汉时代,茶作为单独饮料进入人们的饮食体系。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时期,全民普遍饮茶。进入唐代,饮茶之风发展日盛,形成“人家不可一日无茶”的现象,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代,有了新茶的专业生产基地,主要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元代,茶艺变得简约清新,大量生产各种散茶。明代,饮茶者对茶艺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类茶。清代,茶艺成为大众化的行为,茶叶对外贸易空前扩大。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伴相生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均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茶文化的推广发展依赖中医药文化的指导,中医药文化的弘扬传承需要茶文化的助力,二者相伴相生,共同扶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梳理总结,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庸和谐的价值取向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茶文化传承儒家、道家、释家思想的精华,无论是茶艺方式、茶趣感受还是茶品内涵,都深深蕴含着中庸和谐的品质。陆羽在《茶经》中指出,泡茶时要做到“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即要选缓缓流动的活水,泡茶的水温不宜过高,要掌握高冲低斟原则,在待客时要遵循“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此外,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主张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知伦理,在茶事活动中实现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大同理想。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利用内心平和强调修身养性,从而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

中医药文化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释文化的智慧,始终贯穿着协调和平衡的“中庸”“中和”思想。如“阴阳平和、协调脏腑、调和致中、清热与温寒、补虚与泻实”的中医治疗法则,又比如“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医患信和、同道谦和、家庭亲和”的价值观,均包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智慧,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理想的状态就是保持“适中”,诊断过程就是寻找出身体哪个部位出现了“失中”,治疗原则就是“执中”,治疗的最佳效果就是“治中”,这些都体现出中医药文化中庸和谐的价值取向。

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

道家崇尚清净无为,追求“道法自然”,而茶性平和,自然纯朴,两者有着天然的契合。道家认为茶汇集了天地之灵气,长期饮之,可以使人轻身换骨,除去污浊之气,因而把饮茶作为日常清修的辅助手段。茶文化中的建盏由盖、碗、托三件组成,分别代表天、人、地,这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吻合,将自然主义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茶文化在精神方面,强调道法自然、淡泊宁静;在行为方面,主张节俭谦和、自然朴实。这种人与自然的高度契合,彰显出人类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树立了茶道的灵魂,灌输了崇尚自然、朴素、纯真的美学理念。

中医药学提倡“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天人合一”这个概念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主张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所谓“天”指大自然,“人”指身体,“合一”则是顺应的意思,二者相互关联,一脉相通。《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中医养生学认为人类必须了解四时气候变化特点,遵循并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防御外邪侵入人体,保持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方可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念

自汉代以来,很多历史古籍和古医书都有不少关于茶叶药用价值的记载。《神农本草经》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中谈到“茶茗久服,今人有力、悦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茶文化与阴阳五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将“茶”字拆解开来,可以看到“人”在“草”“木”中生,这是茶的木之属性。茶在杀青、炒制、冲泡以及与陶制茶器接触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中医学中阴阳分别代表一定属性的物质和功能。阴阳之间是消长转化、对立统一的关系。“阴平阳秘”体现在生命活动的不同方面,如脏腑平衡、寒热平衡、气血平衡等。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选择的养生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专注于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有的侧重于采用针灸、推拿等医疗手段或练习武术、气功等,还有的致力于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但殊途同归,万法归宗,皆须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天人相应”最高指导原则,从而使人体保持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中国茶文化是传统品茗技艺和饮茶风俗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茶道精神是茶与道德在融合及升华过程中所形成的,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达到增进友谊、静心安神、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精神境界,从而把茶的保健价值、养生价值、欣赏价值有机结合起来,这与儒释道的“内省修行”思想完全吻合。从这点而言,茶道是茶文化的灵魂,是修身养性的长久追求。

中医的修身养性,讲的是修养精神生活的理性。《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讲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形劳而不倦,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养性的实质是培养人健康的精神或心理,要注意精神情志的调摄,否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去平衡。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功能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不谋而合,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二者具有一致的道德诉求和价值取向。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

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侧重于诠释中华茶的起源、发展以及在茶诗、茶歌、茶典籍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中国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口味地道,质感上乘,保健功效毋庸置疑,远销世界各地,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世界因中国茶而精彩,中国因茶文化而自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及德育功能元素。充分利用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大学生热爱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情怀,拓宽眼界,开拓思维,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有助于教化大学生文明知礼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茶文化中的茶礼是一门学问,也是中国礼仪的精髓。在中国,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传情已经成为一种社交礼仪。陆羽在《茶经》里,提倡“精”与“俭”的茶道思想。“精”指茶叶、茶具、茶水及烹煮过程,必须精心选择,精益求精。“俭”指的是不铺张浪费,以自然为美。茶礼一般有“净手、行礼、调息、识具、泡茶、奉茶”六道程序,讲究待客要用好茶,沏茶要用好水,茶具要精美,奉茶要优雅,品茶要雅致。茶道的主要目的是修身、怡情、养性,人们以茶悟道,学茶礼、品茶香、享茶趣,从而怡然自乐,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提高生活的质量。与之相比,“和”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包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药文化中的“和”理念主要指天人合一、阴阳平和、调和致中、医患信和、同道谦和、家庭亲和等,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因此,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助于教化大学生文明知礼。

有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诗词、绘画、书法、宗教、曲艺等有效融合,既讲究泡饮技艺,更注重陶冶情操,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理于品茗之中,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强调“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强调“以人为本,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价值追求,强调“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工匠精神,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中医药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要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扬弃继承,深入挖掘、研究、阐释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资源,汲取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在积极传承发扬光大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力量。

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亲和力和凝聚力。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统一的产物,无论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中国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和谐文化,它注重强调“和谐”“和敬”“和平”“和廉”“和气”“和爱”等。中医药文化中的“和”理念强调医者在临证诊治时要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在医患关系上,要以和谐为目的,对待病患要待患若亲、诚信笃实、普同一等;在身心修养上,要涵养品性、澄神守中、行为友善;在同道关系上,要体现礼让谦和,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礼让谦逊。从这点而言,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德育功能丰富,高等中医药院校要充分研究和深入发掘中国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优秀医学人才。(李隽)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3

从不注重养生的我到了大学,我的皮肤持续不断地出现痘痘、面色发红现象。面对问题但是不知道要如何解决的我之前尝试过各种办法,但是仍然不见任何效果。于是在本学期选修中医养生学。经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医养生颇有些收获,找到了我的体质属性,同时我也了解到我应该如何进行养生。

通过课堂的学习,我了解到人的体质分为9种,一种正常,八种偏颇,我对照自己的身体,发现我的体质存在多种体质的特征,其中阴虚特征最明显。

从小到大,我的身体一直是偏瘦的,无论吃多少东西,身体都不会发胖。一年四季,脸色总是偏红,同学说我气色很好,白里透红,但是我自己知道我可能又处于上火阶段吧。嘴巴紧闭一段时间后,喉咙就跟冒烟似地。脾气急躁,易怒。经常腰背酸痛。一年四季,手心脚心容易出汗,不碰触到皮肤,也能感觉到手心脚心湿湿的,要是和别人握手握久了,整个手掌就汗涔涔的。这些特征可以归类为阴虚体质。阴虚体质体内虚火旺盛,喜欢食冷饮,这些特征与我也相符。在这里,我想根据我自身的体质具体谈谈阴虚体质的养生心得,另外再简单谈谈面部的不同位置痘痘所反映的身体状况该如何养生。

我从中医养生学课以及课外的学习了解到这类体质的养生方法。第一,要加强内心涵养的修养。阴虚体质者阴虚火旺,易怒,应当要养成沉着冷静的习惯,尽量减少与人争执,克制内心的浮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我自己的情绪很难控制,经常为一点小事生气。我觉得这是我最重要提升自己的地方。

第二,夏季的时候注意避暑。阴虚体质的人喜冷怕热,所以在夏季的时候可以去阴凉的地方。或者在秋季的时候去野外走走,一方面可以感受凉爽的气候,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融入大自然,看看蓝天白云,平复烦躁的心情。回想起大学军训的时候,那段时间真的特别煎熬,训练什么的都不困难,只是在炎炎烈日炙烤下,我浑身乏力,每天的讲的话不超过5句。所以阴虚体质在夏季一定要注意避暑。

第三,喝银耳红枣汤。在家的时候,妈妈会煮银耳红枣汤,配一两颗枸杞点缀。很多人都知道银耳有美容的功效,具有润肺、润肠、润肤三大功效,对滋阴降火有很显著的作用,对脸上由肺火引起的各种斑点也有很好的效果。银耳俗称是穷人的燕窝,对于广大并不富裕的人来说是最佳的美容圣品了。有时候我自己闲来无事,自己也煮银耳红枣汤,银耳、红枣、枸杞,再放一块冰糖一起煮,银耳放得多了,可以当银耳红枣粥吃,放少了可以当汤喝,很方便,懒人必学的养生食物啊!另外,阴虚体质的人也可以吃山药粥,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吃山药,而且山药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肺的功效。阴虚体质的人切记少吃葱、姜、蒜、韭、椒等油炸辛辣的食品,因为特别容易上火,所以这些东西即使吃得不多,但是身体的反映却是很明显的。我自己总是经常控制不住,常吃辛辣食物,所以脸上的痘痘几乎没停下来过。

第四,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这是课堂上了解的到,与我之前的认知完全不一样。在大学里,我喜欢上打网球,需要大力气,还要满球场地跑动,没打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虽然我们都知道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促进血液循环,但是阴虚的体质本身虚火旺盛,容易面色潮红,口干舌燥,所以运动一定要适量。

第五,要经常喝水。阴虚体质的人通常口舌干燥,就我自身而言,我身体经常处于缺水状态,但是我又不太想喝水,医生诊断我血液太浓稠,因此导致我血热。有一次很棒的经历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年暑假,刚放假那会,由于我作息不规律,吃的东西又太上火,脸上长了好几颗大痘痘,但是在那年暑假,我整天在家喝着水看着电视,每天从早到晚,水就没停下来过。倒不是我特别想喝水,只是觉得无聊喝喝水罢了。那次暑假结束的时候我的皮肤变得非常白净,而且很有水分感,一点都没有干燥的感觉,连痘印都消失地无影无踪。那次大部分应该要归功于喝水吧。喝水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加速毒素的排出,稀释血液浓度,让整个身体处于水的循环之中。所以我们应该要多喝水,尤其是女生,女人是水做的这话真的不假。

由于我经常会长痘痘,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对于不同位置痘痘的原因和养生方法。面部是脏腑气血上注之处,血液循环比较丰富。有些人的痘痘只长在嘴巴周围,有些人的痘痘只长在额头,而有些人又长在两颊的位置。虽然同样都是痘痘,但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肯定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想结合上课学到的知识和网络上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痘痘是长在额头,说明心、肝脏出现了问题。我们经常作息不规律、昼夜颠倒、长时间的熬夜,导致肝脏积累了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就表现在脸上。那么这种额头痘的养生方法有:1.减少熬夜,恢复正常作息时间,每晚10到凌晨2点要处于睡眠状态,让肝脏有正常工作的时间。2.注重心脏和肝脏的保健。这点包括拒绝暴饮暴食,少食辛辣食物,可以多吃些含高蛋白类的食物,比如鱼、豆腐、豆制品等。3.适当进行身体锻炼。

如果左脸颊长痘,说明肝功能不顺畅或者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此时我们要加强肝脏功能保健,同时也要注意吃些凉血的食物,比如丝瓜、绿豆等等。同时多喝水,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右脸颊长痘,说明肺功能失常。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肺是非常较弱的器官。1.首先要避免吸入杂质和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吸烟者要停止吸烟。2.少吃辛辣重口味的食品,不要贪凉贪热。3.仍然要注意适当的运动。

如果鼻翼周围或鼻头长痘痘,说明胃火过旺。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做的养生方法有:1.饮食保健是这块的重点,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少食辛辣食品,细嚼慢咽,减轻胃的消化压力。2.少吃冰冷食物,切记不可以一冷一热交换着吃,这样极容易伤胃。3.注意饮食有规律。身边很多同学早上起得晚,不吃早餐,到了中午就暴饮暴食,这样很容易得胃病。

如果嘴巴周围长痘痘,说明内分泌失调,或者由于肠热而导致。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保健:1.每天要确保一到两次的通便。2.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肠道排毒。3.吃一些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蔬菜。4.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我的情况就属于这种,嘴巴周围的痘痘几乎长在嘴巴周围,每天早晨有排便,基本宿便是没有在体内堆积的,唯一的原因就是我经常吃油炸食品。所以要想真正解决脸上痘痘的问题,一定要各个方面做到位,一步都不可以缺漏。

以上就是我本学期学习中医养生学的部分心得。养生是一门实用的学问,如果我们不断学习从古至今的中医学的养生知识,并应用到我们实际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开始改变,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当然了,知识是需要不断地分享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中医养生的学习和分享中来,每个人都能健康长寿并且幸福。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4

谈谈读书养生的心得体会范文

健康长寿方面的书籍,如《做自己健康的管家》、《不生病的聪明》、《求医不如求己》、《健康书籍,从中很受教益。我又把书本知识付于行动,从而增强了体质、丰富了晚年生活。

一,时刻把健康放在心中。很多书本上都提到,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是社会第一资源,健康是国民第一素质。对这样一个重大题目,人们有不少偏见,存在着老年人都比较重视,中年人以为工作忙、上有老下有小顾不上,很多青年人以为自己年轻,身体好,健康,锻炼身体是老年人的事。因此,我觉得对健康应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对每个人来说,健康是福、健康是富、健康是人生最大的本钱。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有人讲了一个简单的哲理,把身体健康比作1,其他如智商、学识、财产、

名利地位等比作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越多意义越大。假如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0再多也没有什么用。这一浅显的比喻,说明健康多么重要。

其次要树立健康关键靠自己的观念。很多书本上讲到,现代医学己经证实,在健康四大元素中,父母遗传因素占15%,社会和环境因素占17%,医疗因素占8%,而个人保养因素占60%。因此,健康的关键在自己,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近年来,老年疾病年轻化,中青年猝死人数不断增加,社会精英英年早逝等事例不断发生,这些都是不留意自己身体健康造成的恶果,我们应该吸取这些沉痛的教训。

第三要树立只争朝夕的观念。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要不等、不靠,只争朝夕。要像关心重视自己的事业一样,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一位医学博士说得好:"健康不能等到失往时才觉得珍贵,而在拥有时就珍惜它,用科学的方式爱护它,使它与我们终身相伴。"我觉得要纠正一种说法和一种偏向,一种说法是"45岁前是拿命买钱,45岁以后是拿钱买命。"试想假如45岁前为了多挣钱把命卖了,钱挣得再多而有什么意义呢?一种偏向是不少人只知道往银行存钱,却忽视了投资健康,储蓄健康。假如以重视锻炼身体为储蓄健康的话,我觉得早锻炼早得益,少锻炼少得益,不锻炼不得益。

二,保持乐观的心态。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疾病和病症,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定义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同一的观点出发,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结合起来。事实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布满乐观情绪,身体就会阴阳平和,气血畅通,五脏六腑协调,身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下面就如何保持乐观心态、促进心理健康谈点体会。

其一,学有所乐。我把多读书、读好书作为人生的最大乐趣。首先,捉住退休后的有利时机,先后读了不少政治理论、励志修养方面的书籍,还特别重视学习、健康长寿方面的知识,不仅认真读,还记了不少笔记,并付于实践,丰富了晚年健康生活。其次,积极参加宝钢老干部大学学习,先后学习了电脑、摄影、中医保健、歌咏舞蹈、政治理论等课程,把握了不少新的知识。第三,我还注重向关协老同道和当代青年朋友学习。从他们身上吸取营养,充实自己。

其二,干中寻乐。干中乐,乐中干,干能给人以最大的快乐。退休后,能为社会、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是一种奉献,从中也感悟快乐。就拿参加宝钢关心下一代工作来说,它既是我们党的永恒事业,也是老同道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乐意积极参加。2005年以来,在参加宝钢关协"五老"宣讲团工作中,经常深进工厂、学校,了解当代青工、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在和青少年广交朋友中,既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也从中感悟快乐。如当我参加上海同济中学500多名18岁学生进行成人宣誓时,好似自己回到了50年前的.青春年华。09年"六一"节参加了月浦三小庆祝活动,当小朋友为我戴上鲜艳红围巾的一刻,我心中的喜悦语言难表。所以我感到,一个人活着就要干,干能给你聪明,干能给你快乐,干能给你健康。

其三,满足常乐。一个人一定要满足,满足才常乐。人到老年易思旧,常回忆对比。但我觉得在比较时必须摆正心态。要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这样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就拿我耒讲,在部队23年,战友中最高的职位是上将,但也有不少老战友回家当工人、当农民。和将军比,差得远。和工人农民比,我好得多。转业到宝钢工作18年,退休时正遇上工改、车改。轿车没配到、年薪没拿到。假如这样想总觉得吃亏了,永远乐不起耒。但和我前退休的老同道比,我比他们多得多。因此,只有满足,才能常乐。

三,坚持锻炼必有成效。我体会坚持锻炼要做到"三要":一要有恒心。即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退休以来基本做到十年如一日,天天活动、天天锻炼。坚持天天晨练1-2个小时,打太极拳舞太极剑等活动,天天晚饭后坚持走路一个小

时,基本养成习惯。二要有挤劲。坚持锻炼普遍碰到的时间题目,但我觉得思想重视了没有时间会挤时间。我就用天天晚上看电视时进行足底推拿,利用坐车、等车等空隙做一些活动。三要讲科学。不能蛮干,也不急于求成。因人而宜,要针对自己的年龄、体质有的放矢地进行锻炼,这样才能收到比较满足的效果。十多年来,由于坚持锻炼不放松,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家庭幸福带来很大好处。第一,精神快乐,身体保持健康。第二,通过锻炼,原来有的病减轻了、变好了。如原血压偏高,现在保持正常。原有心早搏,现在也正常。第三,人老不觉老。虽年近古稀,但觉得精神世界不老。生活很充实,精力很充沛。第四,家庭幸福。由于自己身体健康,不仅不给小辈添麻烦,还能力所能及为他们做点事,让他们安心工作,全家生活乐融融。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5

中国的传统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共用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症型,同时,中医坚持以辩证法为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影响在于不但能够帮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且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更为重要的是,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只是着眼于治病,而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了长达数个月的妊娠反应,在此期间,她只能进食稀饭,同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其他别的有益的补充,因此,出生以后我三天两头感冒,从小学开始就明显感觉在冬季的时候四肢发凉,终日精神不振,天气一变化就会头痛,而且会持续数天之久,乃至于我不上课也无需请假。之前由于嫌中药熬制麻烦,我家人大都带我去看西医,做胃镜、胸透,拍头部和颈部核磁共振,但是结果显示一切良好,医生也仅仅开了一些常规的药来吃,效果几乎为零。进入高中阶段,可能是由于功课负担过大,每天下午5点左右都会准时头痛,整个颈部和头部都十分冰凉,必须有一个人为我不断按摩才能缓解疼痛,否则就会有强烈的呕吐感。由于我家有偏头痛的男性遗传倾向,我父母也只能干着急,能做的只能是按摩和炖天麻汤。

直到我表姐的公公,一个在湖南承包医院的老板知道我的情况后,替我请来了他们旗下最有名的中医来为我诊断,其结果是:我的头痛并非遗传,而是由于“先天之气”不足造成阳气不足引起的,“气”不足则血气不通,关节僵硬,经络郁积不畅,所以就会精神萎靡,脸色泛黄,四肢发凉;而下午天气转凉或者气候变化的时候,风邪之气就会乘虚而入,而阳气不足,晚上睡姿不正确所造成的颈部和肩部不适,使得头部成为身体中最为脆弱的一环,风邪之气从肩部和颈部进入,进一步到达头部,这才是我长期头痛的根本原因。

找到病因之后,医生认为我需要补“精、气、血”,多管齐下治疗:首先,为我开出了一连串不知道具体是何物的食材,要求每天两顿饭通过与不同食物搭配来吃,接着,拿出一些经过秘方制作的药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脚,每周“蒸一次”,最后是每3天进行拔火罐、针灸和推拿,同时建议我泡枸杞和桂圆干作为日常的饮品,这样持续近2个月后,我感觉精神好了许多,不再感觉腿部僵直无力,食欲也好了许多,最为重要的是,头痛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下降了许多,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除了拔火罐之外,我继续坚持食疗和泡脚,使我在高二那年暑假后不久彻底和头痛告别,使我免受身心的煎熬,也使我的体质好了许多,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发生。如果不是中医,仅仅靠西医,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对于中医关于“人”的看法和诊断方法,我深以为然。中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就会表现出病理的状态。而在治疗疾病之时,中医并非像大多数西医的观点那样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而是认为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来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xx年春夏之集,我的父亲开始了其长达近3个月的咳嗽,一开始仅仅认为是室外天气太热,室内冷气太大所致而引起的热伤风,因此不以为意。一周以后,随着流鼻涕等感冒的伴随症状的消失,咳嗽却开始严重,继续吃感冒药和消炎药也不见效,经过多次的西医诊断,判断为慢性咽炎发作,于是进行胸透、吃吴太咽炎片和阿莫西林,但是咳嗽还是止不住,又经过一位老西医的诊断后认为是过敏性的咽炎,加开了几种抗过敏的白色小药片,一开始咳嗽被压下去了,但是那个尾巴怎么也去不掉,反复多次后又变得严重了,最后还是一位老中医解决了这一难题,他采用中医经典的四诊法来断症:我老爹面色虚浮,眼袋浮肿,表明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不足;舌苔白中带黄,显厚,表明胃气郁积,观看喉咙情况后认为咽炎无法引致这么严重的咳嗽,通过询问,得知我爸三餐不规律,在外应酬过多,油腻和鱼腥的东西摄入过多,同时,由于体质不佳,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寒气积聚,加剧了胃气的郁积,而过多的胃气由于消化功能不佳只能上行,对喉咙进行刺激,使得由感冒引起的咳嗽转变为胃气引起的咳嗽而难以被发觉,西药的功能仅在于消炎,而无法平抑胃气,这才是咳嗽长期未愈的根本原因。

这位老中医一改之前消炎的用药方针,先开了三帖中药来消除积食,加大肠胃的消化和排出能力,同时要求我父亲在最近两周之内减少在外应酬的次数,加大对粗粮和蔬菜的摄入量,并且减少工作量,增加睡眠时间,然后开了几服药来抑制胃反流、反酸,用归脾丸来增强脾胃的功能,仅仅过了两周,喉咙部位的不适感基本消失,咳嗽也基本得到抑制,甚至连由慢性咽炎引起的刷牙的呕吐也好转了许多。

然而,现在社会,人们对于能够迅速痊愈比以更小的代价痊愈看的更重,而西医快速见效的特点也迎合了现在大部分人的心理,再加上其他原因,使得中医的发展面临尴尬的境况,人们往往是经过多次西医诊断无效之后才想到中医,但是,此时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需要我们引以为戒:我们不应该忽视中医的疗效,应该加大对中医的保护和发展,才能保证这一学科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6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俗话说:“医食同源,药食同行,先到厨房,后到药房。”食疗治病,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中医治病,重视阴阳寒热辨证食疗亦当先了解食物的属寒属热,属阴属阳,才能有的放矢。药食同源药物与食物具有相同的特性,不论是进补还是药膳,都离不开中药的搭配,因此,在选择药膳之前,加深对中药特性的认识是绝对必要的,也是进补的先决条件,否则,选择不当,不但无法达到进补的预期效果,还可能弄巧成拙。

一、药材的“四气”“五味”

温热寒凉是药材的四种药性,也称四气。它是从药物作用在人体方面的表现概括而来的,也就是说,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例如黄芩和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喉咙痛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即表明这两种药具有寒性。相反的,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例如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等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因此将它归纳为具有热性的药。因此,常听人说某种药非常燥热,或是非常寒凉,不能多吃,这些也许只是针对某些人或在某些情况下如此。需要采用什么药材,必须依据个人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定。

五味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这是药食的五种基本滋味。这五种药味各有不同的作用:

辛:发散、行气、行血。例如:薄荷、木香、红花等。

甘:补益、止痛、调和药性。例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甘草调和诸药等。酸:收敛、固涩、生津。例如:乌梅敛肺止咳、五味子敛汗等。

苦:通泄、燥湿。例如:杏仁降泄肺气、枇杷叶降泄胃气、苍术消除湿气等。

咸:泻下作用。如海藻、昆布、芒硝等。

二、“五味”与五脏的生克关系

饮食五味与五脏的生克关系也应注意,如:偏嗜五味造成脏气之盛衰失常,多食酸则可伤脾,多食苦可消肺,多甜食可伤肾,多食辛可伤肝,多食咸则伤心。五味所禁:辛味善行气,有散发之性,多食就会耗气,气病要慎,不能过量;咸味善走血,用量过大则血行凝滞,血病要慎用;苦味善走骨,能动心火,多用则火,骨生于肾,故骨病应少食苦味食物。甘味性滞走肌肉,多食易致肌肉壅滞,故肉痛时不宜多食;酸味善走筋,有收敛作用,多食则引起筋脉拘急。饮食要荤素适宜,五味兼备才能使脾胃调和,五脏收益。

三、药食同源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药食同源,如红枣健脾,山楂助消化,梨滋阴润肺,荞麦是消渴病人的好食品。糯米、黑米性味甘温,具有益气补血、暖胃健脾,滋阴润肺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体虚乏力的病人。中医还根据疾病辨证和食物性味,采取以动物的内脏来补养人体的脏腑,如贫血目疾夜盲症。肝虚可用猪肝,肾病用猪腰,遗尿用猪膀胱,肾病用猪肚等。在辨证施膳时要遵循中医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进行食性的选择配膳。寒凉性食物,如小米、赤小豆、绿豆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可用于热证的调护。热性温性的食物,如糯米、黄米等,甘温食物,具有温中、补阳、祛寒之功效,可用于寒证病人的调护。辛散类食物,如葱、韭、姜、蒜、辣椒等,具有解表散寒之效,可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的调护。苦寒、甘、寒性味的食物,如各种水果及一些瓜类多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温病热盛伤津者的调护。

四、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人体是一个整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知其内脏、皮肤、毛发、指甲等的改变,必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衰减而致。机体功能能量的平衡全赖于气血生化之源的脾胃能否建运脾胃正常运转的重要之处在于饮食有节度、按时适量、不过饥、过饱、过热、过冷、不择食、偏嗜、注意饮食平衡,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饮食调护中,注意为患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避免单调饮食品种,不仅要有鸡、鱼、肉、蛋、奶、谷、豆、果蔬,而且在形式上要有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通饮食及特制的营养液等。患病之体,脏腑功能紊乱,脾胃多受累,使运化功能减退,给予清淡食品,不仅易于消化吸收,亦可减轻胃肠负担,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但是单纯素食、蛋白质含量较低,维生素和铁、锌等微量元素吸收减少,利用率较低,不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及病理要求,只有在素食的基础上搭配适量的荤腥之品,才能满足病体之需注意切忌过量。

运用中医食疗基本理论指导饮食调护,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药疗、食疗相结合,是中医临床护理的一个特点。在临床辩证准确下做到药食相须,寒温相宜,五味相适,就能提高疗效,使病人尽快康复;反之则影响药效,加重病情。在护理过程中如何指导病人进行食疗是非常重要的。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7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通过参加本次教师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自主参与其中,使我在思想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观看了课堂教学视频,在这段时间里从这个平台我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和有价值的知识。在网络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在课程培训过程中。李教授深刻阐释了局部解剖学的课程定位;讲解了局部解剖学“三基”“五性”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经验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引导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局部解剖学。李教授讲述了简约式、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特别提到要将局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相结合,将形态与机能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举例介绍了许多授课方法:例如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采取对比授课等,让我受益匪浅;李教授反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和科研灵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他还强调,作为高校教师,必须立足本专业教学实际,提高自身双语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科研素养,这将会大大开发医学生的潜力,促进其更好发展。在观看学习培训视频过程中,我也和周围的同事交流过,讨论过,在写这份总结报告的时候,我想发表一下自己对于该课程的不足之处的见解。首先,在示范教学章节部分,总体感觉讲的'有些粗糙,作为年轻老师,有些疑惑问题没能在视频学习中得到答案。其次,局部解剖学毕竟是一门联系基础和临床的实践性学科,对于该学科教师的培训还应该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在这次的在线视频培训中,示范课中缺少实际操作部分,这也是美中不足的。特别对于上肢,下肢和腹壁的解剖涉及到临床外科学大部分学科,最好将这部分也添加到视频教学中来。

这次教育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让他们不以学为苦,而做到以学为乐。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8

保健按摩的学习让对中华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有粗浅的认识,让我们深深佩服古人的聪明和智慧,现在也越来越多人注重养生与保健了,那么大家养生与保健都有怎样的体验呢?下面是带来的保健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幼儿园贾园长对小班的家长进行了幼儿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贾园长详细介绍了幼儿园一日、一周、一月、一学期的安全、卫生等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在听了贾园长对幼儿园保健保育工作情况介绍后,我发现老师们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膳食,疾病预防等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真正给予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不仅能学习新知识;结交好朋友,还能在安全优美的环境里学习、游戏;有营养均衡、放心安全的饮食;有认真负责的老师和医生对他们细心的呵护。

通过这次讲座,使我对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对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饮食,安全各方面有了更全面了解。老师的认真换来我们家长的放心,老师的辛苦换来孩子们的健康平安。

希望以后积极的与老师配合,和老师多沟通。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或身体情况、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一日生活。也请老师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并向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教育孩子方式的信息,一起探讨一些现实中的棘手问题,建立和谐信任的家园关系。

本学期保健课我们继续学习按摩。按摩,又称推拿,指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从性质上来说,按摩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按摩又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而我们学习的主要是保健按摩与运动按摩。

按摩离不开手法,按摩的手法有十几种,比如推法,揉法,搓法,按法,拍击法,摩法等。有些手法很轻柔,比如说搓法,摩法。而有些手法需要用力,比如拍击法,推法。每种手法都有着独特的特点与作用。就拿按法来说,它是指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再停留一段时间,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按法具有疏筋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活血止痛,整形复位等作用。当父母劳累感到腰背酸痛时,就可以用腰掌按法按摩腰背部,来帮助他们消除疲劳,疏筋活络。

穴位是按摩中另一个需要掌握的。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印堂穴,鱼腰穴,丝竹穴,百汇穴,太阳穴等穴位。比如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鱼腰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间。在不同的穴位按摩有不同的疗效。比如当你心烦意燥的时候不妨多揉揉太阳穴,当你没精神,萎靡不振时,敲敲百汇穴。,正因如此穴位需要我们牢牢记住,并且能找准。

保健按摩的学习让我对中华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有了粗浅的`认识,让我深深佩服古人的聪明和智慧。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保健按摩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如何保养身体,如何爱自己。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好,我们才能全身心得投入学习,生活,

工作中去。在学习了保健按摩后,我不仅可以时时为自己按摩,保持一个愉快舒适的状态,还可以为长辈们按摩尽尽孝心。可谓是学有所用。

总之我从保健按摩课中学到许多,收益匪浅!我也一直向周围的朋友介绍各种按摩保健知识。我觉得这些知识很实用,既然能通过一些小的方法改善身体状况,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本次学习主要学习了学校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及预防,初级救护知识;青少年营养与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青少年心理与健康,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青少年近视预防和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就如何加强全省卫生工作谈了几点意见:一是充分认识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切实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三是加强青少年视力低下预防控制工作,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培训班还专门聘请保健学研究、营养学研究、教育心理学及近视预防等方面的专家为参加培训的校医们进行专业培训, 本次培训班结合新形势实际、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化,并配有相关图片进行认真细致的解说,参加培训学习的各地学员不仅学习和掌握了如何科学降低学生近视率等知识,也在学校卫生管理方面获得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充分提高了校医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专家们的讲座中既有高深超前的理论,又有贴近教育生活的实际范例,令我耳目一新。这些讲座,对我不仅是一次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也让我感到自身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现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体会与大家分享。令我人像最深的是青岛市57中的韩建青教授,讲授的如何预防青少年近视,预防和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知识。以及如何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作为校医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具体工作和及

各种的节日应该搞什么活动等……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等。并强调了: 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 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时间不能过长。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不玩或少玩游戏机。偶尔玩一下时要注意眼睛与游戏机的距离不能太近,持续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坚持做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定期检查视力,配戴合适的眼镜 如果确认已患近视,要及时到医院验光配镜。不要到不正规的眼镜店配镜。不追求过高的矫正视力,矫正视力达到不要互相借戴眼镜。每个人的屈光度数、瞳孔距离不相同,互相借戴眼镜会出现眼疲劳等症状,影响视力,有害无益。

4、16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配戴隐形眼镜要慎重。

总之,通过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卫生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它同样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才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促进学校的发展。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9

自从第一堂养生课开始,轻松互动的教学环境;引人入胜的课程内容便深深吸引了我,短短的十次养生课学习让我意犹未尽,在课堂上学到的养生知识,对我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大的帮助,受益匪浅。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能全身心得投入学习,生活,工作中去。想要有个好身体平时要加强锻炼,找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去锻炼。天气好了可以进行室外运动,但是一到了冬天,天气变冷,人们就不愿意出门活,但能进行一些室内活动。而对于我们在校学生而言,宿舍的条件有限,也不适于做些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以至于到了冬天,体质差的同学饱受感冒,发烧,头痛的困扰。但是通过徐敏老师开设的保健与养生的选修课的学习,让我对保健养生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通过一些小的方法就能改善身体状况,收益匪浅! 首先我们要明白保健与养生的要点:行动,坚持,观察,适合自己。话说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是第一步。一个人要想有好的身体是与平时自己的生活习惯紧密相连。通过保健与养生课程学习让我了解了一些常用的保健技巧和养生理念,也对中华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有了粗浅的认识,更加的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的结晶。以后我们在面对一些常见的、小的身体疾病问题不仅仅是只有吃药打针才可以解决,还选择通过很多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也很有效。比如按摩一些保健穴位,拔罐,食疗,等传统中医方法,不仅副作用小,而且只要长期坚持去做有些疾病就能缓解,最后达到治愈的效果。养生的这种特性,使得在使身体更加健康的同时还陶冶着心性。

说起保健养生应从四季养生开始。因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度过一年四季。冬季养生;冬季天寒雪冰,大地龟裂,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是万物收藏的时令,在五行中属水,与人体的肾和膀胱有密切的关系。冬季养生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一、要有充足睡眠,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二、保暖,保养好人体阳气。三、阳光充足时做轻松的运动,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皮肤开泄出汗而耗伤身体的阳气。四、可以进行一些运动。在运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而且尽可能室内活动,如:瑜珈、跳绳、踢毽、撞背,金鸡独立等活动。在锻炼后做些放松活动,如:调息,即深呼吸,洗个热水澡等。五、冬三月,肾气旺。饮食之味应该减少咸味食品,以防助长肾气,适当增加苦味食品,使心气得到补养,可避免肾水旺而克伤心火。多吃一些时令水果和蔬菜。春季养生,春季阳气初生,抵抗力弱,最怕风邪侵袭,而此季多风,因此要避风邪,注意身体保暖,不要随意骤减衣服,防止受凉。夏季养生,人体在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虚弱,虽自觉大热喜冷贪凉,但应有节制。饮食上注意慎、戒油腻和粘腻食物,少食苦味食品,增食辛味食品,以养肺脏,勿过饱,勿暴食冷饮和冷冻瓜果。秋季养生,秋三月,肺气旺,饮食应减少辛味食品,适当增加酸味食品,使肝气得到补阳,避免肺旺而克伤肝木。四季养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除了四季养生之道外,还有许多保健知识也值得大家学习和实践,长期坚持,对身体大有益处。

课堂上得每日一练的小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坚持去做。不仅起到保健作用,还能改善身体的不适的状况。如:深呼吸(腹式呼吸、调息、冥想)闭目、缓慢吸气,吸气入腹,腹部鼓,停止,缓慢将气呼出,腹部内收。重复进行。金鸡独立,单脚立地,另一脚抬起,双手下垂,闭目。尽量保持站立的时间。叩齿,上下牙齿互扣,口腔会产生唾液,缓慢将唾液咽下。按压劳宫穴:治手心出汗,心跳过速、失眠,补养心脏且补养速度极快。搓腰:用手掌在腰部上下来回搓,增强肾脏功能,疏通带脉,防治腰酸、腰疼,尿频、夜尿多等。搓耳朵:“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提拉,下拉,外拉,推上下耳根。拍手治百病:每日拍手白发、头发油等,敲胆经目的主要在刺激胆经,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我通过以上的保健方法也起到一些作用。比如深呼吸。晚上有时候睡不着,可以闭眼躺在床上,用腹式呼吸、调息,冥思,坚持做确实可以有助于睡眠。其次搓耳朵。虽然每次练习完之后耳朵又红又热,但是时间久了,很少出现耳朵嗡嗡的响,而且耳朵周围皮肤变得有光泽。下面敲头部:用10根手指肚或手握空拳轻轻敲打头部一遍,敲完之后顺便手指头按摩一下头皮,梳理一下头发,时间久了确实达到明显的效果。现在在洗头时候头发掉的比以前少了,而且头发的发质也好多了,出油少了。敲胆经至今还在进行,一般是吃完饭回宿舍之后,坐在床边开始练习,但是至今还没有特别明显的感受。还有就是在睡前揉揉小腹,有助于肠胃的活动,这个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还有按压劳宫穴,这是做的次数最多,感觉效果最明显的,能够回复精神。总之这些小方法都在尝试,做完之后确实能起到一定效果。总之只有坚持下来才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尽量在闲暇时间去做做这些保健方法,我相信时间久了必定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我从养生与保健这么课程中学到许多。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大,人们往往忽

视了自己的健康,出现未老先衰等各种现象,使得一些保健养生理念才引起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通过十周时间的学习我认识到这门课的学习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科学的传统养生方法来锻炼我们的身体,保持自身的健康平衡。然而影响自身健康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首先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于个人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成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恰当的科学养生方法来作为我们的通向健康的途径,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的健康理论,并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健身养生益寿的`经验,形成了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健身方法的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养生,短短的一个学期是无法让我完全了解到传统体育养生的全部,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了解到了其中的精华重点。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合理的运用我们所学的养生方法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世界得到片刻的放松。

在没上保健与养生这门课之前,我总觉得只要吃好吃饱,营养搭配便是做到了日常的养生。在听了徐敏老师的讲授后,才发现自己许多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是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我是个偏胖的女生,平时喜爱吃甜食与口味重的食物,大学虽有许多课余时间,但却很少主动做相关的体育锻炼。由于确立了考研的目标,今年大三觉得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还会经常熬夜。有时,班级有事务急需处理时,三餐不规律。

上了您的课后,我反思了许多。恰逢昨晚,我看了网上的一篇复旦女博士于娟写的文章《为什么我得癌症》,更是感受良多。深刻意识到,工作或理想都是皮球,而健康确实珍贵易碎的玻璃球。皮球坠落还有弹起来的可能,可是玻璃球一旦破碎将再也没有机会恢复如初。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这个心态不光是面对生活和奋斗旅途上的挫折与磨难,更是要清楚的理解生活及为理想奋斗的真正意义。“父母在,不远游”我现在所做的努力,都是想回到安徽老家离他们能近一些。有时累得时候想想爸爸妈妈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我的健康。 弟子规里说道:身有伤,贻亲忧。现在明白其实最让爸爸妈妈觉得心安,就是我的平安健康,然后才是自己能有所成就。

老师的保健与养生这门选修课给了我一记警钟,让我正视自身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考虑到冬日体育锻炼条件受限,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每日一练。这些看似简单细微的保健习惯,却能让我们迅速检查到身体出现的一些问题。长期坚持这些运动,还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坚持的每日一练是敲胆经、搓耳朵、拍打手臂内侧及十指相敲。

主要是在课间进行十指相敲或搓耳朵,晚间回到宿舍在上床睡觉前的十分钟,敲打胆经100多下。每星期五,宿舍同学休息的时候会让他们帮我拍打手臂内侧。但是,有时会因为一些随机突发事件所打断,也怪自己不能长时间坚持下来,中间间断过两次。

敲胆经运动我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明显感觉消化比以前快了。中午有时油腻的吃多了,但是晚上很快就可以消化排泄出来了。这是以前所没有的,体重也有轻微的下降。第一次拍打手臂内侧,出现了一些黑紫色的颜色,到第三次在拍的时候明显感觉减轻很多。手冷的时候,我就用十指敲击法,发现手马上就暖起来,而且差不多做了十几次吧,现在手早已不再冰冷了。有时在图书馆看书疲惫的时候,我也会进行深呼吸调理气息。头疼不想看书的时候,就躺在床上轻轻敲打头部,发现洗头的时候脱发现象有所减少。这些每日的养生习惯,我会继续坚持做,慢慢的把这种保健养生的小习惯固定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感谢老师为我们传授保健养生的知识,您不仅在专业课知识上给我指导,还给了我思考自身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机会。

新年即 将到来,也衷心的祝愿您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新年里每一天都开心快乐!

养生课的心得体会 篇10

为实现我矿20__年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一级的工作目标,特制定“一通三防”标准化达标运行工作方案。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化运行阶段及目标任务

第一阶段:6月1日—7月30日

工作目标:“一通三防”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二级

工作任务:

1、“一通三防”各项图纸、方案措施、记录台帐做到齐全;

2、井下通防设施安装按照矿每月生产计划任务,制订本部门工作计划落实完成;

3、井下“一通三防”现场动态管理达到二级标准化要求(风门等通风设施完好,风筒吊挂平直编号管理,井下巷道定期防尘洒水冲洗巷道,防灭火器材齐全,按要求安装各类监控设施)

第二阶段:8月1日—年底

工作目标:“一通三防”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一级

工作任务:

1、“一通三防”各项图纸、方案措施、记录台帐做到进一步完善,符合一级标准化检查要求;

2、井下通防设施安装按照矿每月生产计划任务,制订本部门工作计划落实完成(风门等通风设施的安装数量、位置、连锁、质量等符合一级标准化要求);

3、井下“一通三防”现场动态管理达到一级标准化要求。

二、成立“一通三防”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通防部全体成员

二、工作组工作职责

1、组长对“一通三防”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全面负责。

2、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一通三防”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各自分工对标准化达标工作负责。

3、通防部全体成员在组长和副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掌握专业知识和有关规定及井下现场通防工程项目建设规范,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三、具体分工

1、通风技术组

组长:

成员:

任宏、任志勇主要负责有关“一通三防”技术资料的编制整理、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规章制度的完善

负责职业卫生全部资料的编制和整理

负责全矿井测风、填写牌板、台账、记录、报表以及井下通防设施检查等;

负责完善安全监测监控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负责监测监控日常资料的整理填报工作以及井下各类传感器、束管监测系统等日常维护;

负责各专业信息平台填报汇总

各项工作责任到人,但也要相互配合,切合实际认真完成各自工作。

2、监控组

组长:

成员:

由宋春胜带领监控组全部人员,按照煤矿安全监控标准规范(aq1029-2007)安装各类传感器并定期校验,对井下各地点安装的监控设施标准化负责

负责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装置的安装和日常管理、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负责井下各地点自动喷雾装置的安装和日常的维护。

3、瓦斯组

组长:

成员:

严格按照瓦斯巡回检查制度认真检查各地点瓦斯、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严格执行现场检查检测和汇报制度。

负责本区域通风设施、防尘设施、隔爆设施运行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

4、通风组

组长:

成员:

负责井下各地点通风设施的安装和砌筑,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作业。

以上分工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每人严格按照分工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如有工作需要,各组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努力达到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

夏季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篇3

为确保我乡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我乡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结合我乡的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香坊乡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我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香坊乡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进一步促进各村、乡直各单位及全镇乡人民群众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意识的普遍增强,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立足于治隐患、防事故,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监控制度。加强事故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排查治理范围。

各行政村、乡直各单位、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包括:

1、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工地等安全隐患,砖厂、船厂、电子加工等企业的设备、设施;

2、商店、超市、公共娱乐场所、学校、卫生院、旅馆、饭店、等;

3、危险行业、加油站点等。

(二)排查治理重点内容。

在深入开展好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各责任主体及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具体内容如下:

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2、对存在较大的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消除落实情况;

3、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4、道路及交通安全隐患情况;同时,通过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各村及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事故查处及责任,有关制度制定和执行,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实行“条块结合、各方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镇乡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

坚持日常安全监管与集中排查整治结合起来,加大打“三非”(非法建设、生产、经营)消除隐患滋生根源;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抓好此项工作、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制定隐患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时向乡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

2、突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各类隐患。隐患排查治理要突出重点,即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企业;各村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各村要采取措施确保此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效果,做到排查不留死角,确保五一期间安全稳定。

3、认真负责,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反馈工作。各村、乡直各单位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落实好本辖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同时,同时做好五一期间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统计汇总,并及时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报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养生心得体会"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