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逆世界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4.19

有关逆世界观后感通用。

工作总结之家主题栏目精选:“世界观后感”,敬请访问。

相信大家都曾经被精彩的电影或电视剧深深地吸引过,优秀的电视节目通常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观看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情节中,优秀的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您还在苦恼怎么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编辑特地为你收集整理“逆世界观后感 ”,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逆世界观后感 篇1

白得刺眼的日光下,男主布奇枕着臂弯躺在广袤无垠的草地上,四周微风轻拂,钞票被卷起撒落一地,耳边是一片寂静,只有秃鹰的叫声凄厉地盘旋在头顶。电影开篇犹如梦境一般的场景很容易就将观众引向那个导演精心布置的情境中去,让我们不禁对这个所谓的完美世界充满了期待。

《完美的世界》观后感

可以说,导演很准确地拿捏了观众的口味,将一个饱经沧桑的大叔和一个呆萌乖巧的正太组合在一起,激起了观影者观影的兴趣。再加上在另一位性格暴戾自私残忍的越狱同伙的助攻下,二者的关系早已不是单纯的罪犯和被劫持的人质这样冷冰冰的关系了,而是渐渐变成了同仇敌忾的友好拍档或者说是旅伴,并且一同踏上了追寻完美世界的旅程。

逃犯布奇和小男孩菲利普之间诸多的相似遭遇使得二人产生了同病相怜之感,尤其是布奇,他一直想方设法地为小男孩去建造那个他曾经幻想过却不曾拥有的美好童年。小精灵服饰、不给糖就捣蛋的万圣节游戏以及孩子应得的理解与尊重,布奇都费劲心力地去达成。都说人性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也正因如此,这样一个尽管沾满鲜血却细心体贴、充满父爱的形象让人实在讨厌不起来。尤其是那一句“我只杀过两个人,一个是伤害了我妈妈的人,一个是想伤害你的人”更是戳中了观众内心的柔软之处,让人会不知不觉原谅了布奇所做的.一切逾越了法律秩序的事。

其实,布奇敲破牢房铁窗的那一刻就已经标志着他对现有法律秩序的反叛与挣脱,他将过往的一切踩在脚下,试图去建立一个游离于法律之外不受秩序所束缚的乌托邦。与布奇一同出逃的同伴特里不同,特里逃出后仍是一个罪恶的人,布奇则是一个改过自新立志、重新做人并对未来有无限期许的人。然而他所憧憬建立的所谓完美世界并非任何一个叛离者都可胜任,影片所要讴歌的是那些在人性立场上的完美者。

在现行的秩序下,我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妥协接受法律制度的条条框框,却无形中做着一些尚未被明令禁止却有失道德与公平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去做这件事正是因为制度不会给我们惩罚。或许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一点,我们自认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由制度条令规范的完美世界实则并不完美。

那么所谓的完美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呢?我想影片结尾很好的交代了这一点。中弹的布奇把我们对完美世界的幻想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美好被撕碎了摊在我们面前,小男孩在布奇临终前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童年愿望,却永远地失去了那个如同父亲一样照顾关怀了他一路的伙伴。散落在草地上的小精灵面具,被风卷起的美钞,轰鸣的直升机,躺在草地上流血的男人,结尾的一切都让人心痛得无法言说却又不得不心平气和地接受。

因而,我们需要知道,法律和制度只是庇佑我们的工具,它所构成的世界还有太多的缺陷与不完美,而这些不足正需要人性光辉的弥补,才能最终达成完美世界的构建。

逆世界观后感 篇2

今天看了二十四,二十五集,《平凡的世界》。二十四集讲的是少平已经适应了城里人的生活,他现在还在干活,干的越来越好了。有一天,支书家要盖房,放上一个砖,那个砖不能见血,会很不吉利。那一天,支书让少平表舅来搬这个砖,一放上去,手流血了。少平表舅舅不让少平说,可是少平说:“我不会说谎。“支书让少平表舅舅走了,少平表舅舅让少平走了,走了之后就住在润生家,这个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要骗人。

二十五集是少平的哥哥少安从家乡出来拉回家和少安一起回去开砖窑,让他们兄弟两个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强,一起赚钱。支书想让少平做他的姑爷,想把少平的户口移到黄原。移到黄原了,支书把他的户口落在他家,准备让他女儿和他成亲,少平不同意,润生就把田晓霞拉过来装做他的女朋友,少平感觉不行,就跟支书直说了。支书也没有为难少平,就答应他了。他终于可以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到大城市,安安心心的打工赚钱。

少平这一路打拼非常艰难,背上都是伤,身体变壮了,皮肤变粗糙了,他从一个教书先生到一个身经百战的城市揽工,这中间有这巨大的改变,孙少平也正在完成他的心愿。

逆世界观后感 篇3

星期六一大早,秋风习习,妈妈带我和姐姐去宁波雅戈尔动物园玩。

我在里面看到了森林之王老虎,草原之王狮子,还看见了大象、长颈鹿、狼、豪猪、孔雀、金钱豹

我们还看了飞禽剧场,里面的鹦鹉,有的会三百六十度大旋转,有的会升国旗,有的会说简单的人话,它在说:恭喜发财。还有的会骑自行车

在所有的表演中最最精彩的是海狮表演,里面的海狮又聪明又活泼,那只小的叫小米,那只大的叫大头,那两只海豹从门中摇摇晃晃地走出来,我们拍着手,海狮也拍着他那似扇子一样的双鳍。小的擅长钻呼啦圈,大的擅长投篮和顶球,驯兽师把球一扔,大头把球顶回了驯兽师,手里来回来回没出过差错。

我们还去了梦幻冰雪王国,一进去仿佛自己到了北极,那里面有冰做得猛犸象、北极狐、企鹅,在里面玩了雪橇,雪上滑梯、雪上碰碰车和打保龄球。

转眼间到了回家的时间,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动物园。

逆世界观后感 篇4

今天,我看了一场电影,叫《侏罗纪世界2》。让我们一起感受它的惊险吧!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克莱尔与欧文。整个过程是讲克莱尔与欧文把恐龙从将要爆炸的小岛上救出来。但过程中,总有那些贪财的人与他们作对,想利用他们救出恐龙来拍卖,从中获得大笔的金钱。影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个片段:

那些贪财的人把克莱尔与欧文救出来的恐龙抢走后,进行拍卖。过程进行到一半,正当贪财人得意忘形时,突然一只恐龙巧妙地逃脱了笼子的囚禁,发疯似的冲进了拍卖场,向人群撞去。对着人又撕、又咬、又撞,人群四散,吓得拼命地逃跑。又一只将要被拍卖的恐龙出场了,但人群都逃跑了。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人走到笼子旁,拿出又粗又长针管,给恐龙打了麻醉剂。打开门,接着又拿出钳子,要拔恐龙的牙。大大的钳子在去夹恐龙的牙往上拔的时候,恐龙突然醒了过来,把拔牙的人吃掉了,没给他留下丝毫的反抗时间。你说故事的情节惊险不惊险?看到这里,我的心就像海里的波涛一样此起彼伏。

你想对那些因贪财而丧命的人说些什么?你为他们的死感到惋惜吗?他们的死我们要不要同情呢?

通过这个影片,我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人类为了财产而不爱惜别的生物呢?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故事的结尾让我明白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克莱尔和欧文最后把恐龙成功的解救出来。

逆世界观后感 篇5

暑假里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作者是路遥先生,这是一部长达56集的电视连续剧,我的父母都看过这部电视剧,他们对这部电视剧赞不绝口,评价很高,希望我抽时间好好看看,假期里我认真的看了这部电视剧,的确非常好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中国六七十年代的陕北榆林地区农民孙玉厚和他两个儿子孙少安、孙少平一家人的农村生活,还深刻描写了孙玉厚所在村庄农民沧桑巨变的集体生活。其中男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这两个农村男青年的既艰苦又幸福的平凡生活经历让我至今难忘,孙少安作为家里的长子,肩负着养活一家人的重任,他从不抱怨,而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家庭面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脱贫致富后还不忘带领全村农民一起发家致富,他是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有义、敢爱敢恨、肯吃苦、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男子汉,他身上这些宝贵的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一生去学习。

这部电视剧的另一个主人公孙少平身上的故事更是值得学习,它既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青年,又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勇于追求进步的励志青年,他说过:我是个平凡的人,但是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的不平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先后当过农村教师、农民工、煤矿工人、最后写出了自己的原创小说,并成为一个知名作家,还收获了一份与市委书记女儿田晓霞温馨浪漫的爱情。他身上发生的一切都让我非常感动。尤其是他坚持学习、努力学习、忘我学习的拼搏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闪光之处,就是其中有许多经典语录,有非常好的教育和启迪意义,比如: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一个中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是可悲的;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并不在于是否是亲戚;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我将把这些经典语录做为我的座右铭,让它们激励我前行。

逆世界观后感 篇6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最让我赏识的是,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的与思考,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感叹,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用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在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过去曾经为自己不公的命运而怨天忧人,为自己悲惨的遭遇而伤痛,这些人生哲理让我醒悟,给了我迷津,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体会。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们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战,努力的进取,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

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真实,顽强,这样的意志定会鼓舞很多人,脚踏实地的向前。美好而寒酸的初恋,却是靠最简朴的饭食而引起的同病相怜;贫富地位如天壤之别的温暖热烈,却以阴阳之隔而让人荡气回肠,真是欲哭无泪。最后走向的是什么?尽管不得而知,但经历之多,人生历练之厚重,不会阻碍他前进的步伐。

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

我们因为年轻而茫然,生活简单,有时觉得无聊,更有甚之无激情,骨子里的我向往美丽广袤的草原,向往碧蓝浩瀚的大海,向往巍峨深邃的高山,我喜欢那些的地方的平静安详,喜欢那里的汹涌澎湃,喜欢那里的多姿多彩,希望去那理想的王国,大起大落,轰轰烈烈,每每自己觉得现实与理想差距甚远心烦意乱、失意落魄之时,看看这本《平凡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智,要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生活源于自然,平平淡淡,我要在这喧闹多彩的大染缸中,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书写自己的人生。

它让我们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磨难,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微笑生活,战胜自己,在快乐中度过每一天。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历经苦难,享受爱情亲情友情,领悟生活的基本要素,站稳自己,让思想去飞,肆意奔放。也有自卑,落泊的日子,走过,变成记忆,变成财富,锻炼出不羁的灵魂。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

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凡的世界》。

逆世界观后感 篇7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如今电视剧的播出,也让我在每一天的忙碌之余惦记着看上一两集,慢慢的看着,那些让人心酸的流泪的时刻,也同样生出很多感悟!

孙少安,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就开始支撑起那烂包的家,而他在摆脱贫困的路途中,从未丢失他那本真的纯朴、正直和善良,也从未逃避职责。是的,职责,在孙少安身上让我看到更多的是职责,要让家里过上好光景的职责。这个家里的顶梁柱,忍下所有的苦和无奈,担起了一个男人该担的职责,而他最后透过自我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让他的家过上了好光景!是啊,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勇气和力量;苦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不到能够享受幸福的明天!

我喜欢这样过生活——有苦有甜,先苦后甜!我就是来自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我的父母就是透过他们的勤劳、勤俭和努力,让家里的光景慢慢变好,他们的质朴,勤劳,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的家庭给我了终身受益的性格!让我独立,让我能够不依附不依靠,打理好自我的一切!

润叶和向前,一个为心中的感情坚守,一个为爱不愿放手,两个心中有爱且又为爱执着的人,却在一齐承受着种种无奈,和婚姻的不幸与痛苦,心酸的让人泪流满面,或许想通了某个执念,生活就会不一样!

到这个年龄还从未谈过恋爱的我,依然憧憬着期冀着一份温馨的感情,还想要经营好属于我的幸福婚姻......

孙少平,在那个时代,如此困苦的条件下,吃着黑馍读完了高中的人,而在毕业后回到村里,但他始终不甘心窝在村里做一个农民,他心里装着另一个世界,外面的世界,最后在他认为他能够离开的时候,他走了,来到了他心中的梦想之地——外面的世界!吃了多少苦,不曾放下!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时刻,却从未放下读书和心中执着的理想!

我即将毕业,就意味着即将远行,就像孙少平一样,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执着又倔强的努力给了自我去到喜欢的城市生活的机会。都说父母在不远行,一个人去往陌生的城市闯荡,能够预见的会有困难和孤寂,会委屈时想家吧,会孤独的流泪吧,但我不怕,此刻的我从不为未知的事情而过分担忧,未来是不可预料的,把握好此刻,踏实的走,才不会让自我以前的执着有后悔的可能!中年人生

秀莲,不求一分彩礼而心甘情愿远嫁少安,不怕苦累,不畏穷困,陪少安一齐支撑烂包光景的家!她爱少安,心疼少安,认定了她那满身职责和潜力的男人!嫁给少安是秀莲和她父亲为她一生下的赌,而她的少安从未让她输,她自我也从不认输!是啊,女人嫁人确是一场人生的豪赌!而赢得幸福婚姻的从来不是嫁给多有钱的男人,过多富足的生活,而是你认定了他,一个有潜力有职责对你好的男人;他认定了你,一个心疼他爱他的女人,携手一生,相依相偎,可一齐吃苦,也可一齐享受幸福!

远行,也注定会远嫁,无论有多少人说过远嫁终将失去太多!但是,就像孙少安未曾让秀莲输了赌一样,就像秀莲的不认输一样,属于我的那一场人生中的豪赌,会是一个让我赢到最后的人吧,我不认输,而远嫁又何妨!

我铭记《平凡的世界》里一句普普通通的话——笑着过生活,无论生活怎样,还是要笑着过啊!

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取安逸!年青时候吃得苦,付出的努力,都是在向你幸福的天平上累加砝码!

而幸福是什么呢?孙少安一家最后透过劳动而吃上了白面馍而激动的满含喜悦的泪水,那个时刻他们就是幸福的!幸福是要在人生给予的酸甜苦辣中慢慢的去体会吧!

时光不抗混,岁月不等人!

奋斗吧,让自我尽早的有潜力接父母到身边生活,也期望他们愿意随我远行到青岛这美丽的城市享天伦之乐!

奋斗吧,在这路途中,寻一个能够共苦,亦能够同甘,让我不悔远嫁不悔追求心中那份执着的爱人!

奋斗吧,在平凡的生活里,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做最完美的自我,遇最完美的人,那通往幸福的道路将充满阳光!!

逆世界观后感 篇8

昨天梦见王峰(如果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像王峰一样起这么和谐的名字,我会在博客上不停地谈论他们。王峰的名字就好像张伟一样安全,我相信搜索引擎对这种名字毫无办法)在教室里给我们上课,讲怎么写论文,具体讲了什么醒来以后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的生活没有因为上学与否发生什么变化,在学校的时候,我白天看见这群人;工作以后,我晚上梦见这些人。

继续昨天我想说的那个话题。我在书中想要找到的是一个论文模型--姑且就把它称作模型,当然我不是想要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框架,我说的模型是对论文的最初想象。毛毛说在阅读的理论家的著作的时候你在寻找一个小词,这是一种模型;我说论文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这也是一种模型;有些老师在答辩的时候(想不起来这个老师叫什么了汗,就是毛毛说那个喜欢搞乡土文学的)说自己特别关注目录,这是他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模型。

有些人或许会说,论文是研究的结果,在正式开始研究之前对论文加以设想有什么用呢?我觉得恰恰相反,事先设想论文的模型非常重要,因为最初的设想会大概决定一篇论文的形状,正如我们写这篇论文的决定产生了这篇论文一样。

尽管以问一个问题开始自己的论文这种模型存在缺陷,可是我仍旧认为论文一定要以问题为中心,这保证了论文的意义。(虽然我很崇拜搞资料的,但我不会把那种论文当做理想中的模型,因为我觉得它不提供意义。从这个角度讲,陈平原不是搞资料的,这就可以理解我为什么始终都喜欢陈平原。)昨天我在想,问题不能在阅读资料之前产生,因为只有你读到的东西才能证明你问的问题是有意义的;但今天把这个思路继续下去,不难想到,你在书中读到了什么,这取决于你问了什么问题。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抛开这个鸡生蛋的怪圈,仅仅把自己的才智当做一篇论文的起点呢?这样说还比较抽象,就举个例子,拿我比较熟悉的一本书来说吧。比如《审美意识形态》这本书,1格2顿(这名字写成这样还真是没人能通过搜索他的大名看见我阴暗的博客啊,得意中~1格2顿,这名字对于一个以爬格子为生的人颇有几分诅咒意味,不管这个死老头)把身体感觉作为中心问题来考量18世纪以来的美学,不过肉体、感觉这些词的含义有点空虚,因此也有点模糊,或许这本书富有号召力,但它对肉体感觉并不提供比前人更多的理解,也不能加深我们对被考察的美学家的思想的理解。尽管从模型上来说,这本书比按照时代简略介绍各位美学家的著作有更多意义,不过我认为它有负1格2顿的大名。假如这本书是在考察肉体是怎么从黑暗的历史中浮出地表的,我会觉得这个中心词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用来强暴美学家们的工具。回头看了看,觉得这一自然段我好像没说清楚好吧,我试着来个直率的--如果写论文的同时我们也在改造我们的问题,那么研究就会带来我们思想上的进步,强暴别人则不会带来进步。那么写论文就会成为纯粹的自耗活动,不学习再多的才智也会枯竭;而让自己有限的才智变得更少,这不是我写论文的本意。

所以我让自己再回到上一自然段之前遇到的困难境况:没有问题是天生是真的、重要的,除非你在论述中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个无限循环出现就不去读书。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那么我们只好去看看别人都在研究些什么问题。如果大家都认为一个问题有意义,至少你能保证你的研究对他们是有意义的。我终于要讲到《坏世界》这本书。这本书对于我的意义在于,它为我确定了一些问题,并且在这些问题之间划定了层级关系。不管这种确定是多么暂时,也没有经过我自己的反思,它对于一个一无所知的人总是有用的。这本书首先把两个人的相遇当做第一个问题:当两个人初次遇见的时候,他们是先选择冲突还是先选择合作?为什么?有了两个人的相遇,才有后面谈到的公正平等和共同信仰。如果两个人根本不相遇,或者相遇的时候总是选择冲突,就谈不上什么公正平等、共同信仰。因此我们可以说,公正平等和共同信仰这两个问题在层级上低于相遇抉择。然后本书问:民主是否能够保证公正?这个问题在层级上又低于公正平等。如果我们根本不要公正,或者根本不存在什么公正,就用不着费心思讨论什么民主。中国的礼教制度如何保证了封建社会的运行?这个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按照作者对某种社会制度能否保证公正问题的回答是否定,往往社会制度都不能保证公正,才会有礼教(作为意识形态)来维持社会正常运行这种说法,所以它在层级上又低了一级。我觉得赵汀阳的书写得好,是因为这种层级关系在他的书里面很明显,符合我对论文的想象。

我衷心希望读书和写论文是同一个过程,或许这也是朱老师所希望的,只是我们没有使用同一个表述而已。那么,为了写一篇以问题为中心的论文,看书的时候究竟应该找什么呢?或许应该找的就是各种问题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不同论述带来的层级关系的小小地震和塌方。

"世界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