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领导干部转正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5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总结经验材料。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某些时候有些深刻的故事,大部份人会以此为契机写一份总结提升自我。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总结经验材料》,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gZ85.coM
**区始终把公开选拔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重要补充,用以弥补本区干部队伍当中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不足,1996年以来,已开展了4次公开选拔和公开招聘工作,收到了预期效果,积累了工作经验。特别是中央“5+1”文件颁布实施以后,**区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于XX年一季度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了8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本次公开选拔工作力就进一步推进职责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对公开选拔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坚持“三个原则”、做到“四个创新” 公开选拔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这要求在工作中必须要加强领导,严密组织,把各个环节都做实、做细、做好。回顾**区XX年的公开选拔工作,突出的特点是坚持“三个原则”、做到“四个创新”。
1、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高标准选人的原则。结合公开选拔 工作 开展次数有限和党政机关领导职位有限的特点,**区在历次公开选拔工作中一直坚持高标准选人的原则。XX年的公开选拔,明确要求报名人员必须具备全日制教育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5个党政领导职位的报名人员年龄要求在40岁以下,并具备担任正科级职务满一年的经历;3个高级管理人员职位的报名人员年龄要求在45岁以下,并具备相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资格,为选准用优、优中选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本次公开选拔工作努力做到选拔政策公开、条件和资格公开、步骤和程序公开、选拔结果公开。所有应试人员的笔试、面试成绩均通过**党建网、**新闻网进行网上公布,同时还聘请区纪委、监察局的有关领导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有力地保证了公开选拔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时间安排上,将报名、笔试、面试安排在双休日;在笔试阶段,专门准备了考试用具、饮用水和放置衣物的提袋,并设置专职医生;在面试阶段,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室;在体检阶段,组织集体乘车往返医院,并提供早餐。通过以上细致入微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区委“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得到了公开选拔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2、做到“四个创新”。 一是考试内容上的创新。本次公开选拔的笔试、面试题目统一委托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命制,在笔试中首次引入心理测试内容,通过对应试者选择答案的量表分析,投射出应试者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习惯行为,从而全面了解其性格特点。在面试中采用结构化方式,针对每个职位的工作性质和行业特点,分别命制相应的面试试题,为选拔任用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二是组织管理上的创新。为切实加强对公开选拔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专门成立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干部工作的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区监察局、区人事局主要领导任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为主体,并从区属党政机关抽调5名后备干部参与日常工作,为本次公开选拔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是宣传方式上的创新。为扩大公开选拔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区委对本次公开选拔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人才市场报》、《**周刊》、263网络通信、**党建网、**政府网、**新闻网、**人才招聘网等市区主流传媒全文登载公开选拔公告及简章,在驻昌各大院校及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居住区张贴公开选拔海报,在报名现场精心制作了8个选拔单位的宣传展板,并利用**电台、电视台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报导。全方位的宣传手段,为本次公开选拔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区近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显著成果。 四是人才储备上的创新。在本次公开选拔工作中,将选拔干部与储备后备领导人才有机结合,建立了公开选拔人才档案,将落选人员中的优秀人才纳入视野,将其中的区属干部作为后备领导人才进行培养,对一些区外的高层次人才进行重点引进。同时,针对落选人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研究制定后备领导人才的培训计划,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公开选拔工作为切入点,在干部的选任和管理上引入职责管理的理念 市委关于积极推进干部管理方式由职务管理为主向职责管理为中心转变的工作部署,**区委以XX年公开选拔工作为切入点,在公开选拔工作的全过程以及公开选拔干部的管理上引入职责管理的理念,以《职位说明书》为主线,将职责管理贯穿于干部选拔、培训、监督、管理的全过程。
1、资格条件符合职位需要。 《职位说明书》是职责管理的主要依据,在公开选拔工作的准备阶段,区委要求各选拔单位制定科学规范的《处级领导干部职位说明书》,分为岗位信息、职位概述、主要职责、职位权限、工作关系和任职资格7大项,并重点在主要职责项当中明确职责程度和绩效重点,在任职资格项当中明确规定本职位所需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工作经历以及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由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根据各选拔职位的《职位说明书》,制定报名资格条件,并对外公布,确保资格条件符合选拔职位的需要。
2、考试内容突出职位特点。 本次公开选拔的笔试、面试题目均委托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统一命制,命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体现职位特点,笔试试题分为行政类和高级管理人员类,面试试题按照8个选拔职位的特点分别命制,根据《职位说明书》的要求,考“实”的、“活”的东西,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东西,不考纯书本、纯理论,注重对能力的测试,有效的避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另外,为了测试参选人员在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在本次公开选拔的笔试当中,还特别加考了心理测试试卷,把科学、客观的测试结果与笔试、面试成绩一起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选准用优。
3、严格考察力求人岗相宜。 在组织考察阶段,由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选拔单位主要领导和公开选拔办公室工作人员共同组成2个考察组,在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充分发扬民主,把参与范围扩大到考察对象的上级领导、所在工作部门的全体同志、相关业务部门以及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向大家公布相关职位的《职位说明书》,认真开展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了解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特别是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4、岗前培训强化职责意识。 区委出台了《新任职领导干部岗前培训制度》,对新任职处级领导干部实施岗前培训。在岗前培训中,按照《职位说明书》中不同职位在履职规范、履职环境、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专门讲解,同时引入导师制,重点安排选拔单位的党政正职与新任职干部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在介绍单位基本情况的同时,以《职位说明书》为载体,对职位的职责权限划分、内外部工作关系等进行详细阐述,使新任职干部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情况、熟悉角色、树立并强化职责意识。
5、跟踪管理关注绩效重点。 按照职责管理的要求,区委组织部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开选拔任职干部进行多角度的跟踪管理,充分利用到选拔单位考察和联系工作的机会,认真听取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评价,随时了解公开选拔任职干部的履职情况、心理变化和岗位适应程度,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于7月中旬专门召开了公开选拔任职领导干部座谈会,由新任职干部对照《职位说明书》,汇报任职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和体会,会上,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在肯定新任职干部工作成绩的同时,以督促完成绩效重点为中心,从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职位权限、量化考核、妥善处理工作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得到了选拔单位和新任职干部的一致好评。
三、对公开选拔工作有关问题的思考
1、关于非公经济组织工作人员职级认定的问题。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当中明确了职级晋升的原则,尤其对破格提拔和越级提拔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经济组织在经济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非公经济组织中的优秀人才参与公开选拔的人数也呈现上升趋势。在公开选拔的报名和资格审查阶段,对于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集体企业可以依据干部管理权限,按照相当于党政机关的级别认定,对于转制企业可以按照转制前的相应级别认定。关于非公经济组织工作人员的级别认定,《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人员等,其报名条件和资格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的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确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照的政策依据不足。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非公经济组织的规模和等级资质两方面入手进行认定,一是企业规模,包括行业排位、注册资金、业务覆盖面、职工人数等。二是等级资质,包括国家或省市专门机构认定的企业等级、相关行业部门认定的企业资质等。
2、关于考试和组织考察的准确性问题。 在公开选拔工作中,考试和组织考察是决定任用的实质环节,参与公开选拔的人员要在考试阶段充分展现自身才华,力争进入组织考察阶段;组织(人事)部门要以考试结果为主要依据确定考察对象,并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行组织考察,为党委决定任用提供客观依据;党委决策机构要在综合分析考试成绩、考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做出任用决定。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考试和组织考察的准确性既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校正的过程。我们认为: 在考试方面,一要提高针对性,充分体现选拔职位的特点和需要,分别确定考试内容;二要提高科学性,在考试题目的编排上,将基础知识测试与能力测试有机结合,重点对参考人员的认知、创新、协调、应变等能力进行科学的测试;三要坚持公正性,必须委托具备行业资质的人才测评机构负责考题命制、评分;四要坚持客观性,尤其是面试考官应由组织(人事)部门领导、测评机构专家、选拔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并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在组织考察方面,一要扩大考察范围,在实践中,参与考察的人数应均在20人以上,参与考察的人员构成也比较广泛,对于一些特殊岗位还延伸到协作单位、服务对象、业务客户等;二要充分体现群众参与,应对考察对象进行广泛的民主测评,将民主测评的结果作为主要依据;三要重点分析岗位适应程度,在了解考察对象现实表现的同时,应按照职责管理的要求,重点分析考察对象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以此作为组织考察的主要目标。
3、关于公开选拔干部的岗位适应问题。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公开选拔任职的干部,大都行业、专业跨度较大,一些干部以前没有党政机关的工作经历,或者没有从事过相关行业的工作,这些干部在担任领导职务后,主要以熟悉情况、适应环境为主,相对岗位适应期较长,短时间内难以在本单位的重大管理、经济、科技项目的决策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难以在干部群众当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做法:一是合理设计报名资格条件,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设定工作经历方面的相关条件。二是考试和考察相结合,重点测试和考察参选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三是提高岗前培训的针对性,帮助干部在任职前系统的了解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情况。四是加强跟踪管理,随时了解新任职干部的工作动态和心理变化,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通过以上手段努力解决岗位适应问题,使公开选拔干部能够尽快适应环境,在本职岗位上干出实绩。
4、关于有效降低工作成本的问题。 实践中,我们发现,公开选拔工作从开始到结束一般需要2至3个月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较多,工作成本较高,因此,还需提高公开选拔的“产投比”,综合开发公开选拔的效能,以实现公开选拔效益的最大化。 除发挥选拔人才的效能外,公开选拔还应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延伸选用相结合。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从落选的优秀者中选拔一些素质好、有潜力的人才,安排到适当岗位任职。二是与储备人才相结合。对所有进入面试的干部建立人才档案,纳入到后备干部队伍进行管理和培养。三是与培训干部相结合。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必须报名参加考试,既锻炼了干部,又使他们经历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四是与激励干部相结合。通过公开选拔,进一步树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对公开选拔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以激励广大干部奋发向上,形成奋发、竞争、进取的良好氛围,实现建立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的目标。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领导干部四风剖析材料


根据中央和xx部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召开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相关要求,我进行了认真的准备,首先是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学习了xxxxx一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指定读本,学习了xx部和xx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尤其是认真学习了xx厅长和部督导组xx组长在我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加强了对“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我认真听取xx厅长的指导意见,主动与党组其他同志谈心交流,积极征求干部职工及部分服务对象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照,深刻反思,切实按照xx部和厅党组的要求把自身摆进去来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明确措施,以切实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现将剖析情况汇报如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自我感觉在理论修养和政治素养上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一是充分认识到,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任务艰巨繁重,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我们党对于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认识,对于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的清醒判断,对于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期待的积极响应。二是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完成上述这样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靠党员、干部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缺一不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同人民群众鱼水关系的再确认,是党同人民群众舟水关系的再提醒,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三是充分认识到,加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是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的。我们应该看到,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靠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共同努力。共产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决定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长期性。今天,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如果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就容易使一些同志产生官本位思想,出现腐化堕落、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现象,因些,越是在优越的条件下,尤其要注意加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培养他们的群众感情,提高他们的群众工作能力。

二、关于遵守政治纪律的情况。

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政治立场的行为规则,是党最重要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有着多年的党内政治生活的经历与经验,在这方面,我一直都是比较注意的,能够始终以坚定的信仰、高度的觉悟,自觉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厅的重大原则问题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从无任何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思想与行为。

三、查摆出来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形式主义方面:

一是学习不深入,存在只专不红的问题。由于长期分管业务工作,从思想深处有轻视理论武装和政治学习的认识,认为只要搞好主业,发展好xxx事业才是正事,从而忽视了学习提高,厅里组织的一些专题学习,也只是满足于听了讲座、看了文件、记了笔记、写了心得,而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尤其是学习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造成自身政策理论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情,在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理论指导,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二是工作不扎实,运动式的活动过多过滥。一方面自己深受其害,经常疲于应付上级;同时又时时为形式主义推波助澜,自己也给下级部门布置了许多,甚至有时只注重上级交办的任务,未顾及下级部门,甚至包括外贸企业的一些切身感受。剖析原因主要还是宗旨观念不坚定,政绩观有偏差。部里一直在强调要为民,我们厅党组也多次指出要更好的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客观讲,我们对一些地方企业和产业的扶持是费了心血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和我们服务对象的好评,但是,在具体工作落实中,我们经常采取的一些运动式的执法,强制性的服务,也确实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对于我们事业的长远发展其害甚大。

(二)官僚主义方面:

一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有脱离群众的危险。主要原因是思想上有惰性,有经验主义思维。毕竟在这个位置干了比较长的时间了,总觉得就是这么几个部门,就是那么些人,就是那么点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愿多动脑子,不愿刻苦钻研,习惯当上级的传声筒。有时过于相信和依赖下面的同志,认为只要抓好了几个处长,自己出出主意、点点题,多督促检查几次,一切工作按部就班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一方面是从源头上斩断了紧密联系群众以更好促进工作的动力,必然就容易满足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批文件,到基层单位虽然达不到象河北常委民主生活会一位领导指出的,“调研就像演一部下基层电视剧,事先有脚本,事中有导演,事后露露脸,自己就是一个演员”的这种程度,但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与群众的疏离感也就越来越大了,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因为作风漂浮,不能掌握实际情况,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成效不显,甚至很多工作效果与最初的设想南辕北辙;二是有守成思想,有畏难情绪,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不足。在会前与很多同志谈的时候,大家都说我是个老厅长了,老业务干部了,工作辛苦,成效显著。可实际上呢,这么多年来,我们厅的业务工作虽然有进步,有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是长进不大,尤其是许多工作都停留在忙于日常的应付阶段,缺乏预见性、超前性、科学性。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存在,譬如地方经济欠发达啦,产业结构不合理啦,厅里底子薄、体量小、能力弱啦等等,但我们主观上存在惰性,因循守旧,甘于平庸也同样是重要原因。xx厅长来了以后,主动提出了“小厅能有大作为,小厅能有大发展”作为了我们的工作目标,给我的触动很大,包括xxxx工程、xxxx建设等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越发感到了自己在思想上还是比较保守,创新意识还是有所滑坡,工作中还是思路不开,办法不多,投入不够,效果不佳。这也是我尤其需要警醒和改进的;三是全局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有偏差。过多专注于自己份内的事,而对其它工作则很少过问,尤其平时只片面强调要为服务对象、为地方企业服好务,要求大家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千万不可给企业增添负担,反而忽视对本单位、本部门职工群众服务,总认为行政后勤都有人负责,自己不能越权越位,因而很少过问大家伙的生活困难,对同志们工作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注不够、关心不够、关爱不够,这也是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漠的具体体现。

(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

一是思想有滑坡,自我要求有放松。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革命意志有所减退,具体表现就是工作中抱残守缺,总是习惯于老思路,老做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滋生;生活中自我放松,关注家庭生活,关注情趣爱好就更多一些,认为追求个人享受与做好革命工作完全可以兼顾。以前,自我开脱的时候也说这是人之常情,大家都这样。但这次经过教育实践活动,就感觉其中问题很大了,须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在这些小节的蜕化,这种懈怠懒散、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正是革命意志衰退的具体体现,如果不加以警醒,欲望吞噬理想,多变动摇信念,什么59岁现象啦,什么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剥削阶级的错误思想啦等等都会趁虚而入,所以,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必须重新鼓起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勇气,用自觉的行为积极践行山西检验检疫强厅兴检的大事业。二是在公务接待中存在面子思想。尤其在接待一些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的时候,有时总担心招呼不周会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会给工作开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自己每次出去到其他单位也都是招待颇周,人家来到这里这个地主之谊要是尽不好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难免有时就想变通变通,变相提高一点标准啦,活动安排更加丰富一些啦什么的。这些擦边球其实反映的还是自我放松了思想改造,没有摆正工作需要与面子需要的关系。那么,反对享乐主义的举措是什么?通过学习反省,我认为,就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培养积极向上的情趣爱好,树立正确的享乐观,比如,助人为乐、工作为乐、读书为乐就都是正确的享乐观。

四、改进措施

1、坚持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知识,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严格执行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按照机关党委关于政治理论学习的规定,端正学习态度,除按时参加中心组的学习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每年精读1-2本理论原著,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同时在学习中要注重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学以致用,学以促工,深入思考研究、解决检验检疫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工作预见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2、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着眼群众,用实事、实干造福群众,在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中经受教育、汲取智慧,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同外经贸企业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同厅各部门、各单位的干部职工经常交换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切实把智慧用在谋发展上,把工夫下到抓落实上,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力推动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

3、切实转变作风,争创一流业绩

要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和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切实负起领导的责任。不能把会议多、讲话多等同于工作指导力度大;不能把检查多、评比多、考核多,等同于工作作风实;也不能把原封不动照搬上级指示等同于落实指示坚决。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每年至少抽出两个月时间用于调研、考察、学习,调研面要覆盖全厅和我们的主要工作对象。

积极转变观念,突破信心不足的思想,树立敢于争先的意识,突破自我满足的思想,树立追求卓越的意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研究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探索和把握xxx业务工作规律,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xxx事业发展。面对同志们的殷切期望,我没有丝毫的理由不把我厅的业务搞好。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完善管理制度,理顺工作关系,抓好落实、抓好管理、抓出成效!

4、坚持“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作风

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要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退缩,戒骄戒躁、不断进取。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讲待遇、不讲面子、不讲排场。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增强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意识,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要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坚决执行中央、中纪委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组汇报,主动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和帮助。坚决不用党和职工给的权力为个人和亲属谋私利。

以上发言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情况的报告


市委组织部: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对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组织力量对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以下简称《》)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将贯彻落实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报告

一、贯彻落实情况

《》出台以来,我县坚持把它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广泛宣传、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使我县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强化宣传,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学习和运用《》的自觉性。《》公开发表后,县委组织部及时在党建网站和《石泉组工》内刊进行了全文,同时下发了专门的文件,对各级各部门宣传、学习和贯彻执行《》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结合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各党委宣传、学习和贯彻执行《》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明确了对领导干部基本知识素养和能力素质的要求,激发了广大干部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自觉性,也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有了正确地认识,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大力支持。

2、深入学习,切实提高组织人事部门执行《》的水平。2004年9月,县委组织部举办了组工干部培训班,组织全县组织人事干部集中学习了《》,并就《》与《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试行)》的区别、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贯彻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为规范执行《》,提高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考试与测评工作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3、严格执行,切实提高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水平。近年来,我县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目标,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先后成功地组织实施了5次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共有1名副科级领导和29名一般干部通过公开选拔分别走上了正科级和副科级领导岗位,15个乡镇和67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的1327名干部通过竞争成为内设机构负责人,111名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通过竞争上岗被调入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颁布以后,我们参照《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以《》为依据,在全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中再次公开选调了26名干部到县直部门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在实施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过程中,我们严把考试与测评这一核心环节,严格按照《》规定的笔试试卷结构、面试测评方法及其实施程序制定笔试、面试方案,由组织人事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命题组长,组织有丰富命题经验的人员参与命题,县委领导还亲自参与笔试、面试工作,从而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了参试对象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质量,较好的避免了“高分低能”、“会考不会用”的现象。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选人用人质量得到了提升。由于修订后的《》不仅从内容上更好地反映了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基本知识素养和能力素质的要求,而且对笔试试卷结构、面试测评方法及其实施程序进行了补充完善,试题难度的要求更加灵活,从而使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更加规范,考试和测评更具有针对性,对参加公选干部的真才实学的考察更为有效,确保遴选出群众认可度高、能力素质高、品德素质高的“三高干部”。实践证明,依据《》和《试行大纲》的要求组织考试和测评,选拔出来的干部综合素质好、能力强,在工作岗位上大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如,1999年公开选拔的县委副科级宣传员张诗文同志,在任职期间,先后在省市报刊发表作品300余件,2002年被任命为县委通讯组长,2004年又被提拔为县文联主席;2000年公开选拔 的团县委副书记吴小普同志,在团县委副书记岗位上作出了突出成绩,2004年被提名为曾溪乡乡长,在乡人代会上以高票当选。

2、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加强。通过宣传学习《》,全县广大干部转

变了思想观念,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明显增强,更加注重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提高素质、增长本领,“门子多不如知识多,根子硬不如素质强”已经被广大干部认同。现在,各单位的学习氛围明显增浓,学理论、学业务的人多了,学计算机、学外语的人多了,晚上加班加点的人多了,一个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的风气正在悄然兴起。

3、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扎实推进。 由于《》进一步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和测评工作,提高了命题内容的科学性,强化了可操性,增加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力推动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全面推行。我县在2003年以前,4次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总数为13人,而2004年一次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就达17人;2004年以前,各机关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普遍通过组织任命的方式产生,而2004年以后,通过竞争上岗产生内设机构负责人的制度已经全面推开,全县县直机关事业单位补充一般干部也全部通过公开选调,实行竞争上岗,推动了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的更加完善。

4、选人用人视野进一步拓宽。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有效的弥补了传统的推荐干部方法的缺陷,敞开了进贤之路。尤其是按照《》的要求规范了实施程序,突出对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的考核,形成了新的用人导向,使的优秀干部主动从基层和一线走出来,接受组织的挑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测试成本较高。进行一次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除了前期的报名、审查,后期的考察、试用等环节外,从命题、考试、评卷到面试等,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并且,参加对象在参加考试期间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工作的影响也比较大。

2、配套基础工作滞后。缺乏专门承担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和测评任务的机构,以及相对专业的考试考评队伍,使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和测评的权威性不高,影响了考试和测评的质量。

3、测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如现行《》对笔试结果与面试结果怎样综合运用,面试测评具体要素如何量化等还不够明确,需要制定相应的细则。

四、几点建议要积极引入先进的人才测评理论和创新考试测评手段。进一步规范考试方法,采取适当降低书本知识比重,提高并细化专业技能、工作资历、工作实绩、应变能力等内容分值的办法,尽可能防止因试题片面、单一而导致的应试者“取巧过关”的现象,克服简单地把笔试或面试成绩等同于领导才能,避免“以分取人”、“唯考是举”的不良倾向。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结



市委组织部: 按照市委组织部信组监督*号文件通知要求,我们对我县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工作情况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 一、以学习宣传《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县委本着“领导干部要熟悉,组工干部要精通,一般干部要了解”的原则,把学习宣传《条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我县作为全省干部监督和贯彻《条例》工作联系点,在《条例》正式下发之前,就下发了学习《条例》的通知,并翻印《条例》全文,做到县级干部、组工干部和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人手一册。首先,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原县委书记李春生带头学习《条例》,并亲自撰写体会文章。他撰写的《认真学习贯彻新〈条例〉,确立“三个代表”用人观》等体会文章分别在《河南日报》、《河南组工通讯》、《信阳日报》、《信阳工作》上发表。县委中心组集中组织了学习,并联系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讨论,提高了常委一班人贯彻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各乡镇和县直一级机构党组织也普遍召开党委会,学习宣传《条例》。其次,抓好组织人事干部的学习。县委组织部组织部机关全体干部利用每周学习日,集中学习《条例》,并举办各乡镇、县直单位组织人事干部学习培训班,要求每位组工干部对《条例》的精神融会贯通。其三,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利用广播、《今日新县》报分别开辟了学习贯彻《条例》专题、专栏,大力宣传《条例》精神。把《条例》的学习纳入干部培训计划,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先后在科级干部培训班等不同类型的主体班次上组织了学习。在每次调整干部前,组织考察组成员集中学习《条例》有关内容,确保干部调整工作严格按《条例》规定进行。特别是在去年10月份的公开选拔工作中,我们把《条例》内容作为公选笔试内容之一,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学习《条例》的热情。 二、以靠得住、有本事为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条例》为准绳,认真学习宣传《条例》,坚决贯彻执行《条例》,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对照《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客观、准确地衡量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作风、领导能力和业务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以及廉洁自律情况等,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四个注重”:一是看品德,注重选拔靠得住的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不仅看干部一时一事的表现,而且看其在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的整体表现;不仅看干部的平时表现,而且看其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面前的表现,特别看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仅看干部八小时以内的表现,而且看其八小时以外的表现,全面了解其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坚决克服重才轻德现象,防止干部“带病”上岗。二是看潜质,注重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人。着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大力选拔学历高、实践经验丰富、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干部,特别是加大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知识层次干部和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拔尖人才的选拔力度。去年7月以来新提拔的干部中,本科以上学历40人,县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干部任用导向。三是看实绩,注重选拔有本事的人。区分真政绩与假政绩。对那些政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大胆提拔使用,而对那些政绩平平,只有“唱功”而没有“做功”,甚至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惯于做表面文章的人则果断进行降免或调整。四是看公认,注重选拔群众基础好的人。干部思想政治素质高不高、作风好不好、政绩突出不突出,群众自有公认。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认真落实群众在选拔任用干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从而杜绝了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三、以《条例》规定为依据,严格按程序办事 《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交流回避、辞职降职等各个环节,作出严密的程序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重点把好“三关”:一是严把推荐关。每次推荐,都严格按照规定确定参加民主测评的人员范围,专门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出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必须写出署名推荐材料,经组织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对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程序和推荐得不到所在单位大多数群众拥护的,不予列为考察对象。二是严把考察关。每次考察前,抽调政治素质好、原则性强、业务熟的同志组成考察组,制定考察方案,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全面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同时,把考察触角延伸到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从而解决了考察中了解面不宽、了解情况不真、对干部评价不准等问题,有效提高了考察结果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三是严把决定关。在集体讨论决定环节上,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任免干部,不搞临时动议,始终做到组织部门不考察的不上会,考察时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名,研究时多数人不同意的不通过。 四、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选用干部工作监督 在工作中,我们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按照与时俱进的观点,积极创新干部选任工作监督机制,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干部选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一是认真落实群众“四权”。为了准确把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精神状态、工作成效,我们充分发扬民主,多渠道、多侧面、多方式地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集中民智,认真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2000年,我们制定了《关于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意见》,在干部调整中,我们不断拓宽公示范围,除利用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外,还在公示对象工作单位进行张榜公示,广泛听取意见。细化公示内容,详细公布了公示对象姓名、单位、主要工作经历及拟任职务等内容。同时,在公开选拔工作中,我们还推行了“三次公示制”,即考试成绩公示、考察对象公示和任用结果公示。在公示过程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由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全部进行了调查核实。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为进一步拓宽用人视野,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使优秀年轻干部尽快脱颖而出。2002年10月,我们打破身份、职业等界限,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了县总工会副主席、县妇联会副主席、团县委副书记、县史志办副主任、县旅游局副局长、县环保局副局长、县司法局副局长、县广电局副局长、县审计局副局长、县监察局副局长等10名副科级干部。这次公开选拔的突出特点是:范围广,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国家正式干部和市人事部门批准的聘用制干部(含村干大专班毕业的村干部),不管机关、企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都可报考;竞争力大,全县共695人报名参加考试。两次公开选拔,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公开选拔出来的干部,我们全部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方正式任命,从而杜绝了高分低能现象。三是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了干部推荐、考察、决策责任制,严格实行“谁推荐、谁签字,谁考察、谁把关,谁决策、谁负责”,对推荐失准、考察失误、把关失严,造成用人失误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县委主要领导及常委一班人自觉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法纪观念,带头执行《条例》,在干部选拔工作中,严格遵守《条例》规定的“十不准纪律”,按照豫组通[2001]15号文件要求,认真学习和遵守中组部干部监督局的《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不折不扣地按规定办事,带头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组织部门严格把关,对本级管理的干部,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任用,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审批。 五、以组织领导为保证,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管理 党管干部是党的组织领导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党的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对整个干部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宏观管理,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科学规划。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既要注重稳定干部队伍,又要注重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如果对干部调整过频,易引起干部情绪波动,引发短期行为,滋生不正之风。如果只强调干部队伍的稳定而不进行必要的调整,就会死水一潭,挫伤干部的积极性。为此,我们注重根据县乡机构改革和干部队伍状况,根据工作的需要确定调整频率和数量,做到既适量又适度,既稳定了干部队伍,又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各项事业发展。二是加强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和省委《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豫发[1996]25号),在选拔使用干部工作中,严把职数关,按照编制部门规定的领导职数,做到不超编,不滥位。三是及时备案。在干部选拔使用过程中,涉及对乡镇党政正职、县纪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及政法部门副科实职以上干部的调整,都按照要求及时向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备案。 从自查的情况看,我县学习贯彻执行《条例》态度是坚决的,效果是好的,没有发生违反《条例》的现象。但我们在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条例》上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条例》工作力度,逐步实现干部选拔使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结
"领导干部年度个人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