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6年度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www.gz85.com - 乡镇三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4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14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14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14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14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2016年度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扶贫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我县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整村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实施情况
201x年,我县共有5个重点村纳入省级整村推进扶持计划,分别是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和xx镇xx村。项目村共有28个村民小组,x户, x人,耕地面积6519亩,山地面积x亩。201x年,项目村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年人均纯收入在x元以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x户x人。一年来,我们按照 “产业第一、能力至上”的原则,深入实施“131”、“结对帮扶”等工程,采取“领导领村、干部包村、部门扶村、企业帮村”等措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9个,产业发展项目9个,累计投入资金x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223万元,整合资金230万元,自筹及其它资金x万元。着力实现了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特色支柱产业发展,贫困农户收入增加,自我发展能力提高。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我们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201x年共修建村组公路8.6公里,新建饮水、灌溉排水工程5处,有力解决了出行难、运送难、饮水难、灌溉难等问题,有效改善了整村推进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按照“产业到村、扶持到户”原则,我们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加大对整村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集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7万元用于产业发展,产业化扶持比例达到61.4%。五个村基本形成了以花卉苗木、袋料香菇、生猪养殖、特种养殖、大棚蔬菜为主的支柱特色产业。201x年,共扶持贫困农户建设花卉苗木基地620亩,发展袋料香菇16万袋,养猪350头,养娃50万只,养鱼50亩,建蔬菜大棚10个3335㎡,整村推进村基本实现“一村一品、一户一业”。
(三)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一方面积极组织重点村书记参加政策业务培训。我们于201x年11月中旬提前组织5个重点村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全省 “千村书记培训工程”,书记们按照群众参与、规划到项、责任到人、脱贫到户的要求,迅速启动了整村推进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我们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协调各镇定期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采取课堂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等形式,不断增强实用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x年,项目村共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x人次,贫困对象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四)村民收入显著上升。为切实帮助贫困对象脱贫致富,我们大力实施产业开发和扶持到户,不断增加贫困对象收入。通过项目带动和自我努力,项目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x年的 x元增加到今年的x元,增幅x%。
(五)减贫工作成效明显。我们把减贫工作作为整村推进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工作责任,创新到户扶持机制。201x年,项目村共实现x人脱贫,脱贫率x%,圆满完成年初计划任务。
三、主要工作作法
(一)抓深化认识促工作地位提升。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新一轮整村推进方针政策,不断完善工作思路,为扎实推进整村推进工作奠定基础。一是突出工作地位。我们始终将整村推进摆在全县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把整村推进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要平台,并将其纳入全县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二是把握工作主动权。县委、县政府定期研究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重大问题,先后印发《201x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要点》、《关于认真做好201x年度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并将整村推进工作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确保了整村推进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抓工作规划促项目科学发展。县扶贫办深入到每个贫困村,和镇村干部一起,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发展思路,结合资源禀赋,确定产业项目,研究制定了201x年和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发展,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按政策要求,财政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达到 80%,扶持到户比例达到80%,重点村整合资金达到70万元。在项目编制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这一新要求,以乡镇为主体,认真组织做好整村推进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在项目选择上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群众最关注、最急需、受益面最广泛的项目。做到建设一个项目、富裕一批农民、方便一方群众,切实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富民工程、亮点工程。
(三)抓责任分解促工作任务落实。一是强化乡镇党委、政府的责任。我们将市政府下达的整村推进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镇,与乡镇签订了扶贫开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明确党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各镇将整村推进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充分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调沟通,以整村推进为平台,积极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不断加大对整村推进重点村的项目、资金倾斜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四)抓领导示范促对口帮扶到位。今年,我们启动实施了“131”扶贫资源整合工程。由县“四大家”班子成员牵头,组织了15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5家骨干企业对5个整村推进村进行捆绑帮扶,整村推进工作顺利实施到位。一是县领导结对帮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整村推进工作,每个整村推进村都有1名县“四大家”领导结对帮扶,包联领导经常深入到包联村开展工作,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1x年,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志红先后2次深入包联的xx镇xx村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来,该村“两委”一班人抢抓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政策机遇,整合资源,主动作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社会事务发展等四大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共整合各类资金220多万元,硬化通组通湾水泥路2公里,铺设砂石路1公里,硬化沟渠1000米,清挖垱坝8处,凿饮水抗旱深井13口,组织52户(其中贫困户34户)村民发展花卉苗木350亩,开挖林果基地150亩,发展适度规模养猪、养土鸡、养羊户5户,培训转移劳动力20人,建沼气池37个,改造土坯危房3栋,屋面改造20户,建设村级健身活动场地一处,并对村卫生室、文化室进行升级改造。整村推进项目完成后,xx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广大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村庄环境得到美化,村民幸福指数有所提升,201x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8550元,比201x年增长16.3%,全村有33户贫困户、72个贫困人口可摆脱贫困。二是成员单位结对帮扶。我们结合各地实际,每个整村推进村都组织了3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帮扶,并明确帮扶责任。201x年,15家成员单位共整合8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包联村基础建设和生产发展。三是骨干企业结对帮扶。按照分级负责、部门牵头、县为主体、行业管理的原则,我们以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扶贫办名义联合制发了《关于实施201x年“村企对接”扶贫工程的通知》,组织5家骨干企业结对帮扶201x年的5个省定贫困村,支持个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以“村企对接”为重点的社会扶贫工作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湖北京兰水泥有限公司为xx村捐资10万元用于该村建设,彰显了该公司的社会扶贫责任。
(五)抓资金监管促项目落实到位。为了切实维护贫困群众的利益,确保扶贫项目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亮点工程”。我们严格按照《湖北省老区和插花贫困地区专项扶贫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和《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确保资金使用的政策性、安全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正确把握项目申报和资金投向。为避免资金分散使用,确保专项资金效益化,我们将资金集中用于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在项目资金使用中,我们坚持严把“五关”,落实“五制”。即严把项目选定关,落实项目群众公选制;严把工程质量关,落实项目建设合同制;严把资金使用关,落实县级财政报账制;严把监督管理关,落实项目公示公告制;严把项目收尾关,落实竣工验收制。另一方面,狠抓项目资金督办检查。为严肃扶贫工作要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们采取“三级督办”(即帮扶县领导定期督办、项目主管部门经常督办和镇负责人驻村督办)的工作方法,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全年没有出现一例挤占、挪用、调项、截留的现象,确保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实处,充分发挥了扶贫效益。
一年来,我们在实施整村推进的过程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精准扶贫,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创新,全力开创我县整村推进工作新格局。

2016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2014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14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14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14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14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2016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为响应精准扶贫政策的国家号召,根据省委、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多方筹措资金,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15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15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15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15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四、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乡镇扶贫主管三年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