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6

2014年扶贫工作挂职锻炼。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当我们遇到一些深刻的事情或者经历时,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4年扶贫工作挂职锻炼”,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提供的《2014年扶贫工作挂职锻炼》,工作总结之家还为大家提供优质的年终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包括党支部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总结及试用期工作总结等多种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相关推荐:年度总结|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年底总结|工作小结|党支部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


在部人事司和州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和精心组织下,我于XX年5月底到县开展扶贫工作。一年来,根据部里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部扶贫联络组胡司长的关心、支持、领导下,以及部内有关司局帮助和指导下。我积极投身到的扶贫工作中,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动真情,扶真贫,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和锻炼。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为搞好扶贫工作打好基础

一是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在新世纪中央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深刻领会中央关于作好新世纪、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搞好扶贫工作的信心和使命感。

二是尽快掌握和熟悉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和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等方面的方针、政策。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到扶贫以前,对上述方面的政策了解不透彻,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参加部里统一组织学习的基础上,我仔细阅读有关文件,将重要的内容抄录在记事本上,以备工作所需。

三是积极用党的廉正纪律要求和约束自己。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改进作风、拒腐防变”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里统一编印必读教材,并做好学习笔记;积极收看汪洋湖、龙清秀等优秀干部的专题教育片和《厦门走私案》、《“赌”向深渊》、《责任的呼唤》等典型案例教育片。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时刻牢记自己所担负的扶贫职责,在的工作、生活中注意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拒腐防变的警惕性。

(二)深入调查研究,为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言献策

到伊始,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的分别陪同下,我利用了2周多时间对全县的25个乡镇进行了走访,全面听取了各乡镇的工作汇报,对县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我在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书面的汇报材料,提出了“打绿色牌、念山水经、唱特色戏、走产业路”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围绕这个思路要“走出去,上台阶,抓质量,增效益”,实施四大战略,即:外向型发展战略、区域化发展战略、绿色食品发展战略、品牌和龙头带动战略。这些意见得到了县里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

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一年来,我又有选择性地到38个村252户农民家中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分别撰写了《充分利用山地草场资源发展我县草食畜牧业生产的探索与实践》、《对当前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发展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的思考》、《对打工经济的调研与思考》《调优农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五篇调研报告。此外我撰写的《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文章,分别被《老区建设》、《农业论坛》等杂志刊登,并被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收录到《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与实践〉》一书中。

(三)积极争取项目,为农业和农村设施添砖加瓦

一是带领县领导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隶属财政部)汇报,积极争取把我县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二是通过多方努力,农业部等九部委将我县的喜阳食品工业集团列为了产业化示范龙头企业;三是千方百计争取我部和省农业厅在XX年项目的安排中,对我县给予适当倾斜。XX年农业部对支持的项目有: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500万元、生态家园富民项目188万元、白云山农场公路项目180万元、反季节蔬菜基地90万元、优良牧草草种扩繁基地64万元、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60万元、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项目40万元、植物病虫害测报站30万元(以上是中央财政资金,不包括省州财政配套资金),省农业厅的柑橘品改项目7万元,累计投入的中央无偿资金达到1200万元。另外,还争取部里和农业厅各方面的专项事业经费60多万元,以及价值20多万元的书籍和音像资料。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我部的节水旱作、德国的外援项目、乡镇农业综合示范场等项目。

(四)引进技术人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

一是搞好科技扶贫。针对我县已确立的蔬菜、柑橘、种草养畜等三个方面优势产业,我分别邀请中国农科院柑橘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农业厅经作局、湖南省园艺示范场等单位的柑橘、蔬菜专家到县里传授技术,帮助引进品种,分析产品销售的国内外市场。带领农口有关部门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省果茶良种场参观考察,并引进适合气候条件的柑橘、桃、梨等水果的优良品种。还带领县畜牧局到内蒙古考察畜牧业生产;带领县农业局、喜阳集团到包头的华资股份实业公司考察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学习和借鉴该企业在调动各级农业部门的支持、发展定单农业具体做法;还带领县农业局到黑龙江考察蔬菜的出口市场。

二是抓好培训工作。抓住我县被农业部等三部委列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示范县”的契机,及时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与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一道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局、财政局、团县委等单位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培训场所、聘请培训师资、确定培训内容。在县中心班的开班仪式上讲了第一课。

三是创办示范基地。根据新世纪农业发展的需要,各级农业部门主要是通过创办样榜引导农民搞好结构调整的思路,组织县农业局、蔬菜办、扶贫开发办创办了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蔬菜设施栽培示范村、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村。目前示范园按照部里“三圃一园”的思路,建有收集50多份柑橘品种资源的资源保存圃、提供优质苗木的采穗圃和苗圃,占地20亩的新品种引进示范园,引进了25个水果新品种,其中柑橘类8个、油桃5个、梨4个、其他小水果9个;新建占地XX平米现代化连栋温室一座,主要用于展示蔬菜、花卉的新品种。蔬菜设施栽培示范村分别在大妥乡的踏梯村建成了50多亩大棚,昂洞乡的押马村建成了150亩的大棚。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村建在复兴镇的茶甫村,投资30万元,建成集雨节水窖180口,可供300多亩经济作物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该村的种植业结构调整。

(四)加强指导管理,为部援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作好项目规划。根据部里在扶贫会上确立的我县优先发展的几个支柱产业,在资源状况与开发潜力、产品市场需求及定位、产业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制订出了柑橘、蔬菜、种草养畜等三个专题发展规划,并拿出了三个专题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

目前,这三个专题发展规划已上报给我县扶贫联系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请他们把关。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为了使部里有限的扶贫资金能够真正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确保资金不被挪作他用,经与州农业局商定,部里扶贫项目资金由州里代管,项目的资金管理上采取报帐制,州农业局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拨付资金,县里报帐时必须有我的签字。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工程质量,我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到项目实施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及时与农业局和施工方交换意见。

三、收获和体会

(一)增强了党性,净化了心灵

是一个山区小县,全县28万多人中土家族和苗族的人口比例达到81%以上,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的素质不高,思想意识封闭。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发展和国家对县经济长期的扶持,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地市的对口扶贫,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到XX年底,全县除625元以下的1.82万原生贫困人口外,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县100%行政村实现了通电、87.7%的村通了路、61%的村用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覆盖率达50%、通电话的村达到64.5%;每年国家和省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以及其他扶贫累计达到7000多万元。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能解决广大农民温饱问题,也惟有中国*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益。这些事实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光荣与伟大,更坚定我的理想和信念,感到自己肩上担子更重了。

在下乡中,看到的乡镇干部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乡政府基本没有一座象样的办公楼,许多乡镇的各站所没有独立办公场所,都挤在政府的院子办公。从县城到各乡镇基本是砂石路,干部进城开会、办事全部是坐班车,而到村里工作则更难,有的边远村光来回要走上一天。大部分乡镇没有可以自主支配的财力,干部只能拿到“光身”工资(工龄、基本、职务、级别)。而其从事工作压力又非常大,许多矛盾都交织到乡镇。通过亲眼所见,真实地体验到基层干部的艰辛,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得益于这样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基层干部。和他们相比,我们在北京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待遇实在太好了,没有理由不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

在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饮食习惯、气候条件、工作条件都对我是个考验,进一步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甘于寂寞、自觉学习的毅力,下乡调研中能做到沉得下、蹲得住。在决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均得到锻炼。

(三)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

根据县委的决定,我的工作职责是:分管农业工作,主抓农业产业化建设、扶贫、绿色农产品开发,联系喜阳食品工业集团、水银乡。一年中,通过参加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和书记会,我不仅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政府其他部门的工作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开阔了视野,在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宽度上、深度上有所增强,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真诚和真情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关键。我深知我扶贫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锻炼,到怡始,我就把当地的各级领导和农口各部门的同志当作老师,与他们真心交朋友,不摆架子、不打官腔,对事、对人始终保持谦虚、随和的态度。不到一个月我就基本融入当地干部和群众中,既解决了刚到时的寂寞和孤独,又能从多个层面了解当地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农口各部门情况。工作上不论我到哪个部门交代什么事,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一年来,我个人出钱资助当地的扶贫事业的经费达到4000多元。

二是,摆正位置是搞好挂职锻炼的前提。本着“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指导不领导”的原则,主要是当好四个员: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实际情况的调研员、扶贫工作的联络员、农业生产的指导员、部援项目的督查员。在涉及县委、县政府日常工作中,多听、多看,多了解决策程序,尤其是学习“一把手”在驾驭全局、发扬民主集中制方面的具体做法。注重提建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讨论重大事项,作出重大决策,决定人事任免时不轻率发表意见。

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是完成扶贫任务的保障。是一个的贫困县,农口各部门基本没有运转经费,如果不千方百计替他们从上级部门申报一些专项经费,不仅不能完成一些必要的下乡调研和外出考察任务,而且还会大幅度地增加他们的接待费用,增加他们的负担。一年来,我从各个渠道争取了60多万元的专项事业经费,保障了我扶贫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一点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不同地区(沿海、中西部)、不同区域(平原、山区)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差异,决定着不能用一个尺度、一种模式去衡量他们的小康标准。建议部里加强这方面的调研工作,争取出台一些政策建议,既可以探索一些不同类型的小康模式,又可以调动或规范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向小康村的建设(修路、通电、通电视和电话、改自来水、合作医疗)。

(二)加快部援立项、批复和资金到位进度。一是争取将扶贫项目在每年的6月份以前基本确定,10月份资金能够到位(去年的扶贫资金到我县的时间已经是今年的3月中旬),有利于扶贫挂职干部的工作安排。二是项目安排上,在大力扶持县域内农业的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适当向农口各部门的基础设施倾斜。就而言,农口各部门办公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大多是80年代修建的,县经管局至今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借用一处私人的房屋办公。我认为农业部对口支援县,首先要把农口各部门扶持起来,使农口各部门在县直部门有一个比较好的形象。

(三)加大对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支持力度。一是建立农业部扶贫专家咨询的平台,提供专家名单和联系渠道,由各县根据不同产业聘请各自需要的专家,并自主确定合作的形式。二是继续加大“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扶持力度,由短期的、非证书的培训,转向长期、发证书的培训,与其他部门合作由农业领域拓展到其他行业,农业部门负责搞好组织工作、提供场所、聘请师资,由无偿转为有偿,国家下拨的经费仅用于开展这项工作的公益事业部分(租赁场地、办公经费、聘请老师),学员只需交纳教材费用、必须的生活费用。三是对现有农业技术干部技能的培训,部里统一组织在有关科研院所,开办若干专业培训班,时间三个月到半年,培训经费由部里解决,派人单位负责学员差旅费和生活补助费。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扶贫工作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扶贫工作挂职锻炼工作总结ppt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部人事司和州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和精心组织下,我于XX年5月底到县开展扶贫工作。一年来,根据部里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部扶贫联络组胡司长的关心、支持、领导下,以及部内有关司局帮助和指导下。我积极投身到的扶贫工作中,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动真情,扶真贫,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和锻炼。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为搞好扶贫工作打好基础

一是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在新世纪中央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深刻领会中央关于作好新世纪、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搞好扶贫工作的信心和使命感。

二是尽快掌握和熟悉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和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等方面的方针、政策。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到扶贫以前,对上述方面的政策了解不透彻,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参加部里统一组织学习的基础上,我仔细阅读有关文件,将重要的内容抄录在记事本上,以备工作所需。

三是积极用党的廉正纪律要求和约束自己。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改进作风、拒腐防变”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里统一编印必读教材,并做好学习笔记;积极收看汪洋湖、龙清秀等优秀干部的专题教育片和《厦门走私案》、《“赌”向深渊》、《责任的呼唤》等典型案例教育片。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时刻牢记自己所担负的扶贫职责,在的工作、生活中注意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拒腐防变的警惕性。

(二)深入调查研究,为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言献策

到伊始,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的分别陪同下,我利用了2周多时间对全县的25个乡镇进行了走访,全面听取了各乡镇的工作汇报,对县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我在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书面的汇报材料,提出了“打绿色牌、念山水经、唱特色戏、走产业路”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围绕这个思路要“走出去,上台阶,抓质量,增效益”,实施四大战略,即:外向型发展战略、区域化发展战略、绿色食品发展战略、品牌和龙头带动战略。这些意见得到了县里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

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一年来,我又有选择性地到38个村252户农民家中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分别撰写了《充分利用山地草场资源发展我县草食畜牧业生产的探索与实践》、《对当前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发展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的思考》、《对打工经济的调研与思考》《调优农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五篇调研报告。此外我撰写的《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文章,分别被《老区建设》、《农业论坛》等杂志刊登,并被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收录到《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与实践〉》一书中。

(三)积极争取项目,为农业和农村设施添砖加瓦

一是带领县领导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隶属财政部)汇报,积极争取把我县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二是通过多方努力,农业部等九部委将我县的喜阳食品工业集团列为了产业化示范龙头企业;三是千方百计争取我部和省农业厅在XX年项目的安排中,对我县给予适当倾斜。XX年农业部对支持的项目有: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500万元、生态家园富民项目188万元、白云山农场公路项目180万元、反季节蔬菜基地90万元、优良牧草草种扩繁基地64万元、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60万元、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项目40万元、植物病虫害测报站30万元(以上是中央财政资金,不包括省州财政配套资金),省农业厅的柑橘品改项目7万元,累计投入的中央无偿资金达到1200万元。另外,还争取部里和农业厅各方面的专项事业经费60多万元,以及价值20多万元的书籍和音像资料。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我部的节水旱作、德国的外援项目、乡镇农业综合示范场等项目。

(四)引进技术人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

一是搞好科技扶贫。针对我县已确立的蔬菜、柑橘、种草养畜等三个方面优势产业,我分别邀请中国农科院柑橘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农业厅经作局、湖南省园艺示范场等单位的柑橘、蔬菜专家到县里传授技术,帮助引进品种,分析产品销售的国内外市场。带领农口有关部门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省果茶良种场参观考察,并引进适合气候条件的柑橘、桃、梨等水果的优良品种。还带领县畜牧局到内蒙古考察畜牧业生产;带领县农业局、喜阳集团到包头的华资股份实业公司考察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学习和借鉴该企业在调动各级农业部门的支持、发展定单农业具体做法;还带领县农业局到黑龙江考察蔬菜的出口市场。

二是抓好培训工作。抓住我县被农业部等三部委列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示范县”的契机,及时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与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一道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局、财政局、团县委等单位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培训场所、聘请培训师资、确定培训内容。在县中心班的开班仪式上讲了第一课。

三是创办示范基地。根据新世纪农业发展的需要,各级农业部门主要是通过创办样榜引导农民搞好结构调整的思路,组织县农业局、蔬菜办、扶贫开发办创办了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蔬菜设施栽培示范村、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村。目前示范园按照部里“三圃一园”的思路,建有收集50多份柑橘品种资源的资源保存圃、提供优质苗木的采穗圃和苗圃,占地20亩的新品种引进示范园,引进了25个水果新品种,其中柑橘类8个、油桃5个、梨4个、其他小水果9个;新建占地XX平米现代化连栋温室一座,主要用于展示蔬菜、花卉的新品种。蔬菜设施栽培示范村分别在大妥乡的踏梯村建成了50多亩大棚,昂洞乡的押马村建成了150亩的大棚。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村建在复兴镇的茶甫村,投资30万元,建成集雨节水窖180口,可供300多亩经济作物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该村的种植业结构调整。

(四)加强指导管理,为部援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作好项目规划。根据部里在扶贫会上确立的我县优先发展的几个支柱产业,在资源状况与开发潜力、产品市场需求及定位、产业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制订出了柑橘、蔬菜、种草养畜等三个专题发展规划,并拿出了三个专题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

目前,这三个专题发展规划已上报给我县扶贫联系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请他们把关。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为了使部里有限的扶贫资金能够真正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确保资金不被挪作他用,经与州农业局商定,部里扶贫项目资金由州里代管,项目的资金管理上采取报帐制,州农业局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拨付资金,县里报帐时必须有我的签字。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工程质量,我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到项目实施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及时与农业局和施工方交换意见。

三、收获和体会

(一)增强了党性,净化了心灵

是一个山区小县,全县28万多人中土家族和苗族的人口比例达到81%以上,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的素质不高,思想意识封闭。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发展和国家对县经济长期的扶持,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地市的对口扶贫,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到XX年底,全县除625元以下的1.82万原生贫困人口外,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县100%行政村实现了通电、87.7%的村通了路、61%的村用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覆盖率达50%、通电话的村达到64.5%;每年国家和省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以及其他扶贫累计达到7000多万元。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能解决广大农民温饱问题,也惟有中国*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益。这些事实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光荣与伟大,更坚定我的理想和信念,感到自己肩上担子更重了。

在下乡中,看到的乡镇干部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乡政府基本没有一座象样的办公楼,许多乡镇的各站所没有独立办公场所,都挤在政府的院子办公。从县城到各乡镇基本是砂石路,干部进城开会、办事全部是坐班车,而到村里工作则更难,有的边远村光来回要走上一天。大部分乡镇没有可以自主支配的财力,干部只能拿到“光身”工资(工龄、基本、职务、级别)。而其从事工作压力又非常大,许多矛盾都交织到乡镇。通过亲眼所见,真实地体验到基层干部的艰辛,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得益于这样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基层干部。和他们相比,我们在北京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待遇实在太好了,没有理由不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

在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饮食习惯、气候条件、工作条件都对我是个考验,进一步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甘于寂寞、自觉学习的毅力,下乡调研中能做到沉得下、蹲得住。在决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均得到锻炼。

(三)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


根据县委的决定,我的工作职责是:分管农业工作,主抓农业产业化建设、扶贫、绿色农产品开发,联系喜阳食品工业集团、水银乡。一年中,通过参加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和书记会,我不仅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政府其他部门的工作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开阔了视野,在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宽度上、深度上有所增强,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真诚和真情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关键。我深知我扶贫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锻炼,到怡始,我就把当地的各级领导和农口各部门的同志当作老师,与他们真心交朋友,不摆架子、不打官腔,对事、对人始终保持谦虚、随和的态度。不到一个月我就基本融入当地干部和群众中,既解决了刚到时的寂寞和孤独,又能从多个层面了解当地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农口各部门情况。工作上不论我到哪个部门交代什么事,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一年来,我个人出钱资助当地的扶贫事业的经费达到4000多元。

二是,摆正位置是搞好挂职锻炼的前提。本着“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指导不领导”的原则,主要是当好四个员: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实际情况的调研员、扶贫工作的联络员、农业生产的指导员、部援项目的督查员。在涉及县委、县政府日常工作中,多听、多看,多了解决策程序,尤其是学习“一把手”在驾驭全局、发扬民主集中制方面的具体做法。注重提建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讨论重大事项,作出重大决策,决定人事任免时不轻率发表意见。

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是完成扶贫任务的保障。是一个的贫困县,农口各部门基本没有运转经费,如果不千方百计替他们从上级部门申报一些专项经费,不仅不能完成一些必要的下乡调研和外出考察任务,而且还会大幅度地增加他们的接待费用,增加他们的负担。一年来,我从各个渠道争取了60多万元的专项事业经费,保障了我扶贫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一点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不同地区(沿海、中西部)、不同区域(平原、山区)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差异,决定着不能用一个尺度、一种模式去衡量他们的小康标准。建议部里加强这方面的调研工作,争取出台一些政策建议,既可以探索一些不同类型的小康模式,又可以调动或规范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向小康村的建设(修路、通电、通电视和电话、改自来水、合作医疗)。

(二)加快部援立项、批复和资金到位进度。一是争取将扶贫项目在每年的6月份以前基本确定,10月份资金能够到位(去年的扶贫资金到我县的时间已经是今年的3月中旬),有利于扶贫挂职干部的工作安排。二是项目安排上,在大力扶持县域内农业的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适当向农口各部门的基础设施倾斜。就而言,农口各部门办公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大多是80年代修建的,县经管局至今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借用一处私人的房屋办公。我认为农业部对口支援县,首先要把农口各部门扶持起来,使农口各部门在县直部门有一个比较好的形象。

(三)加大对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支持力度。一是建立农业部扶贫专家咨询的平台,提供专家名单和联系渠道,由各县根据不同产业聘请各自需要的专家,并自主确定合作的形式。二是继续加大“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扶持力度,由短期的、非证书的培训,转向长期、发证书的培训,与其他部门合作由农业领域拓展到其他行业,农业部门负责搞好组织工作、提供场所、聘请师资,由无偿转为有偿,国家下拨的经费仅用于开展这项工作的公益事业部分(租赁场地、办公经费、聘请老师),学员只需交纳教材费用、必须的生活费用。三是对现有农业技术干部技能的培训,部里统一组织在有关科研院所,开办若干专业培训班,时间三个月到半年,培训经费由部里解决,派人单位负责学员差旅费和生活补助费。

挂职锻炼2014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挂职锻炼2014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序言:感谢晋江市教育工委、教育局各位领导对发展晋江教育的高瞻远瞩的举措及对我的厚爱,为我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教育学习机会,我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学习。
一.期盼与追求
带着晋江市教育工委、教育局领导的对发展晋江教育的殷切期盼以及自己多年来对献身教育、不倦诲人的追求,期望能在与名校零距离的接触中解读和感悟一些成功的经验以资自己今后教育管理的借鉴。XX年2月11日,我来到了福州一中,开始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挂职锻炼。
二.经历与发现
(一)经历:来福州一中挂职锻炼的一个学期,我参加过全校教职工大会、校长办公会、校长办公扩大会、校党委会、德育工作例会、高三年省质检考试质量分析会、高考考务工作会、与学校各个处室人员的工作座谈会、参加过三牧讲坛、市外招生工作、高考工作,参加学校庆元宵放烟花活动、参加学生社团活动、观看学生社团“模拟联合国”活动、学生话剧表演,观摩教师选修课、高一学生通用技术学习、学校40多个教师的公开课,参与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的评委工作,观看教师十佳歌手决赛,参与过河北省教育厅考察团的接待工作和学校接受省文明学校检查团的工作,参观福州一中初中部、三牧中学、福一幼儿园等。
(二)发现:1.出身名门。福州一中是福建省教育厅直属管理的一所完全中学,被原国家教委确认为中国名校,学校历史悠久,已有194年的历史,许多历史名人如孙尔准、沈葆桢、左宗棠、林鸿年、陈宝琛等与福州一中的前身圣功书院、凤池书院、正誼书院、全闽大学堂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福州一中在五十年代末曾因连续三年夺得过全国的高考红旗而蜚声全国。因此说:福州一中是一所出身名门、血统高贵、有着相当深厚人文积淀的学校和无可比拟的后天优势的学校。2.条件优越。福州一中大学城校区占地220亩,投资3个亿,新校区按功能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其设计和布局蕴含历史感与文化味,布局合理又充满人性化,校园环境非常优越,学校在教学、生活和运动等硬件设施非常齐全。这些优越的硬件设施为福州一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毗邻福州大学、农林大学等高校,能在需要的时候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和实验基地办学也为福州一中的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3.成绩卓越。1993年成为福建省第一所一级达标中学,1988年起,连续十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文明学校标兵、省模范教工之家、XX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福建省首批中学体育特色学校(排球、健美操)与传统体育学校(排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诚信教育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等几十项集体荣誉称号;教学质量屡创佳绩,XX年至今,高考文理科总平均分连年位居全省第一;学科竞赛再创辉煌,与数学、生物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学和物理学等在近几年的国内和国际奥赛中屡获金银铜牌;在非学科竞赛中,合唱团、健美操队、围棋队、乒乓球队、排球队、模拟联社等也频获佳绩。
三.追根溯源。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福州一中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不是偶然,应该是有章可循的。其中有制度、文化、师资、管理、、生源、背景、资源等各种各样的因素。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与思考,我觉得,其成功的因素固然有生源、资源等各种客观因素在内,但学校在管理等主观上的努力,是学校取得成功的更重要的因素,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选贤任能、专家办学。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福州一中成绩辉煌与好校长是分不开的。追溯早期的创办者和山长,有帝师陈宝琛、有状元林鸿年、有翰林院编修赵在田、还有很多留学国外的有识之士;新中国建立以来,从50年代中期算起到现在,福州一中真正意义上的校长只有三代:从1957年到1983年,是被联合国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誉为当代教育家的陈君实时代;从1983年到1999年,是获得过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管理专家的朱鼑丰时代;从XX年至今,是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评为省优秀专家的现任校长李迅时代。这些校长无不是用当时最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敬业的精神、包容的思想来管理学校,带来学校高速发展,才能造就福州一中的今天。一个真正的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敢讲真话能办实事,有真知灼见富有责任心的“真教育者”,而不是那种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不顾学生死活,一味抓分数”的“伪教育者”。这一点是值得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者思考的。
(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福州一中在办学上注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林觉民校友的“为天下人谋永福”作为育人目标,以“国家责任、独立人格、学会学习、健体怡情、服务意识、国际视野、实践能力、自立自治”作为育人宗旨的八大支柱,“引领中国基础教育”是教育部给福州一中提出的新要求,以“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示范性、实验性中学”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等无不体现他们志存高远的办学理念。“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主席的诗说明了有大气才有大作为,办教育就要大气。大气不是空想更不是梦想,而是要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目标,这就是仰望星空。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这半个学期福州一中给我感悟很深的就是没有把理念和实践割裂,而是把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更好的落实到学校管理制度、教学课程、环境建设、文化氛围、活动开展的设计和实施上,注重细节,真抓实干,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实现师生生命的“自由成长”、“智慧成长”。事实告诉我们:空有理念是不行的,教育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实践,实践需要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举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要丢掉速成的幻想,用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来办教育。
(三)规范办学、扎实常规
教育常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他管理都是直接或间接为教育常规管理服务。不同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大同小异的,但却出现管理绩效上面的千差万别。究其原因,除却一些客观因素外,对教育常规管理落实不够,是其主要原因。福州一中有一大半成绩即来源于此。总结起来大致如下几个方面:1.健全常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人员责任。要求所有管理人员都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和逐级负责制,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独立开展工作,又要彼此协作。2.落实常规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制度管理。落实这些制度有个特点,就是在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的前提下,既要保持相对稳定,严格执行,又要根据实际,不断完善。3.严格常规管理环节,实现常规管理目标。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是管理的四个基本环节。学校管理必须高度重视这几个环节,要求制定计划要因地制宜、宜早宜具体,执行要有力,检查要落实,注重总结提高,不断加强过程管理的力度,提高过程管理水平。4.带头执行常规管理,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学校领导只有深入教学第一线,投身教改实践,参加教育科研,才能获得教学的发言权和学校全盘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学校领导一定要不断研究教育常规管理,带头遵守教育常规管理,才能保证教育常规管理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从实际情况看,凡是领导带头作用发挥得好的,教育常规管理工作就扎实,教育秩序就正常,教育质量就高。(四)人本管理、文化治校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的魂之所在。好文化催人奋进,文化还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福州一中的校园建筑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共同构成了福州一中独特的学校文化,成为不断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厚的人文底蕴是福州一中校园文化的基石,体现为“植基立本、成德达才”和“勤奋、严谨、活跃、竞取”的校训和校风上的一中精神是福州一中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缺乏好文化引导的学校不会是好学校。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她为团队中的成员所共同创造,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影响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文化与制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好的学校制度,其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制度规范文化→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一个不懂得总结、传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的学校是没有文化可言的。在探索福州一中悠久文化与制度的历,我看到了“传承”,学校管理者应该要有平和的心态,善待历史,多一点宽容,多一点代际传承,少点偏见,少一点割裂,这对培育校园文化是有好处的。
(五)教学相长,名师出高徒。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研究西南联大历史30多年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易社强(john israel)评价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善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了。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意思就是说:学校主要是师资力量,必须要有各学校的名师。福州一中的经验证明了梅校长之言的正确性。在每一个响当当的成绩背后,都有一群响当当的名师在支撑。正如学校总结上说的:学校拥有一支学科配套、业务精湛、富有献身精神的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这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始终并稳步提高的关键。全校拥有32个特级教师,84个高级教师,学校名师荟萃,一批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已经构成师资的核心力量。其实对我启示更大的是名师成长之路,如何从默默无闻的新老师成长为名师?福州一中采取的学术委员会的引领与把关、优秀导师的传帮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测试、英语教师到母语国培训、理科教师到高校考察、文科教师定期外出参观等在师资培养上采取一些有的放矢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六)前瞻、自信与坚守
福州一中值得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这三点需要特别强调。前瞻不仅意味着学校在目标定位、办学理念、硬件建设、师资培养、学生素质的发展上要具有国际视野,还要求学校在安全管理上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急功近利的这个社会、浮躁的大众心态下,坚持走自己的路办学不仅需要智慧,更考验心态,除了自信,剩下的就是淹没在大众口水中的随波逐流者;办学的艰辛需要坚守,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坚守,在权力与人情泛滥的时代,坚持照章办事、保护象牙塔这块最后的圣土也需要坚守。
结束语:感谢福州一中的领导、老师们,用大海般宽广的胸怀,为我提供了一个挂职锻炼学习的平台,给我一个零距离的接触和感受“好学校”的经历。福州一中虽然没有提出“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但却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学生第一”。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好学校就要带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胆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实践、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好学校不仅能让学生考上理想的学校,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校的三年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爱好兴趣得到发展。叶圣陶先生为福州一中的题词“何以为教、贵乎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我相信,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教育生涯中很宝贵的财富。

九月份挂职锻炼工作总结(扶贫工作)范文


在部人事司和州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和精心组织下,我于2006年5月底到县开展扶贫工作。一年来,根据部里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部扶贫联络组胡司长的关心、支持、领导下,以及部内有关司局帮助和指导下。我积极投身到的扶贫工作中,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动真情,扶真贫,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和锻炼。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为搞好扶贫工作打好基础
一是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在新世纪中央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深刻领会中央关于作好新世纪、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搞好扶贫工作的信心和使命感。
二是尽快掌握和熟悉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和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等方面的方针、政策。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到扶贫以前,对上述方面的政策了解不透彻,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参加部里统一组织学习的基础上,我仔细阅读有关文件,将重要的内容抄录在记事本上,以备工作所需。 三是积极用党的廉正纪律要求和约束自己。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改进作风、拒腐防变”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里统一编印必读教材,并做好学习笔记;积极收看汪洋湖、龙清秀等优秀干部的专题教育片和《厦门走私案》、《“赌”向深渊》、《责任的呼唤》等典型案例教育片。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时刻牢记自己所担负的扶贫职责,在的工作、生活中注意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拒腐防变的警惕性。
(二)深入调查研究,为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言献策
到伊始,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的分别陪同下,我利用了2周多时间对全县的2xxxx乡镇进行了走访,全面听取了各乡镇的工作汇报,对县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我在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书面的汇报材料,提出了“打绿色牌、念山水经、唱特色戏、走产业路”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围绕这个思路要“走出去,上台阶,抓质量,增效益”,实施四大战略,即:外向型发展战略、区域化发展战略、绿色食品发展战略、品牌和龙头带动战略。这些意见得到了县里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
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一年来,我又有选择性地到3xxxx村25xxxx农民家中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分别撰写了《充分利用山地草场资源发展我县草食畜牧业生产的探索与实践》、《对当前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发展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的思考》、《对打工经济的调研与思考》《调优农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五篇调研报告。此外我撰写的《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文章,分别被《老区建设》、《农业论坛》等杂志刊登,并被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收录到《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与实践〉》一书中。
(三)积极争取项目,为农业和农村设施添砖加瓦
一是带领县领导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隶属财政部)汇报,积极争取把我县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二是通过多方努力,农业部等九部委将我县的喜阳食品工业集团列为了产业化示范龙头企业;三是千方百计争取我部和省农业厅在2006年项目的安排中,对我县给予适当倾斜。2006年农业部对支持的项目有: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50xxxx元、生态家园富民项目18xxxx元、白云山农场公路项目18xxxx元、反季节蔬菜基地9xxxx元、优良牧草草种扩繁基地6xxxx元、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6xxxx元、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项目4xxxx元、植物病虫害测报站3xxxx元(以上是中央财政资金,不包括省州财政配套资金),省农业厅的柑橘品改项目xxxx元,累计投入的中央无偿资金达到120xxxx元。另外,还争取部里和农业厅各方面的专项事业经费6xxxx万元,以及价值2xxxx万元的书籍和音像资料。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我部的节水旱作、德国的外援项目、乡镇农业综合示范场等项目。
(四)引进技术人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
一是搞好科技扶贫。针对我县已确立的蔬菜、柑橘、种草养畜等三个方面优势产业,我分别邀请中国农科院柑橘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农业厅经作局、湖南省园艺示范场等单位的柑橘、蔬菜专家到县里传授技术,帮助引进品种,分析产品销售的国内外市场。带领农口有关部门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省果茶良种场参观考察,并引进适合气候条件的柑橘、桃、梨等水果的优良品种。还带领县畜牧局到内蒙古考察畜牧业生产;带领县农业局、喜阳集团到包头的华资股份实业公司考察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学习和借鉴该企业在调动各级农业部门的支持、发展定单农业具体做法;还带领县农业局到黑龙江考察蔬菜的出口市场。
二是抓好培训工作。抓住我县被农业部等三部委列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示范县”的契机,及时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与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一道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局、财政局、团县委等单位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培训场所、聘请培训师资、确定培训内容。在县中心班的开班仪式上讲了第一课。
三是创办示范基地。根据新世纪农业发展的需要,各级农业部门主要是通过创办样榜引导农民搞好结构调整的思路,组织县农业局、蔬菜办、扶贫开发办创办了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蔬菜设施栽培示范村、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村。目前示范园按照部里“三圃一园”的思路,建有收集5xxxx份柑橘品种资源的资源保存圃、提供优质苗木的采穗圃和苗圃,占地2xxxx的新品种引进示范园,引进了2xxxx水果新品种,其中柑橘类xxxx、油桃xxxx、梨xxxx、其他小水果xxxx;新建占地2006平米现代化连栋温室一座,主要用于展示蔬菜、花卉的新品种。蔬菜设施栽培示范村分别在大妥乡的踏梯村建成了5xxxx亩大棚,昂洞乡的押马村建成了15xxxx的大棚。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村建在复兴镇的茶甫村,投资3xxxx元,建成集雨节水窖180口,可供30xxxx亩经济作物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该村的种植业结构调整。
(四)加强指导管理,为部援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作好项目规划。根据部里在扶贫会上确立的我县优先发展的几个支柱产业,在资源状况与开发潜力、产品市场需求及定位、产业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制订出了柑橘、蔬菜、种草养畜等三个专题发展规划,并拿出了三个专题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目前,这三个专题发展规划已上报给我县扶贫联系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请他们把关。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为了使部里有限的扶贫资金能够真正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确保资金不被挪作他用,经与州农业局商定,部里扶贫项目资金由州里代管,项目的资金管理上采取报帐制,州农业局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拨付资金,县里报帐时必须有我的签字。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工程质量,我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到项目实施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及时与农业局和施工方交换意见。
三、收获和体会
(一)增强了党性,净化了心灵
是一个山区小县,全县2xxxx多人中土家族和苗族的人口比例达到8xxxx以上,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的素质不高,思想意识封闭。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发展和国家对县经济长期的扶持,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地市的对口扶贫,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到2006年底,全县除62xxxx以下的1.8xxxx原生贫困人口外,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县10xxxx行政村实现了通电、87.xxxx的村通了路、6xxxx的村用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覆盖率达5xxxx、通电话的村达到64.xxxx;每年国家和省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以及其他扶贫累计达到700xxxx万元。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能解决广大农民温饱问题,也惟有中国*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益。这些事实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光荣与伟大,更坚定我的理想和信念,感到自己肩上担子更重了。
在下乡中,看到的乡镇干部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乡政府基本没有一座象样的办公楼,许多乡镇的各站所没有独立办公场所,都挤在政府的院子办公。从县城到各乡镇基本是砂石路,干部进城开会、办事全部是坐班车,而到村里工作则更难,有的边远村光来回要走上一天。大部分乡镇没有可以自主支配的财力,干部只能拿到“光身”工资(工龄、基本、职务、级别)。而其从事工作压力又非常大,许多矛盾都交织到乡镇。通过亲眼所见,真实地体验到基层干部的艰辛,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得益于这样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基层干部。和他们相比,我们在北京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待遇实在太好了,没有理由不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
在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饮食习惯、气候条件、工作条件都对我是个考验,进一步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甘于寂寞、自觉学习的毅力,下乡调研中能做到沉得下、蹲得住。在决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均得到锻炼。
(三)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
根据县委的决定,我的工作职责是:分管农业工作,主抓农业产业化建设、扶贫、绿色农产品开发,联系喜阳食品工业集团、水银乡。一年中,通过参加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和书记会,我不仅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政府其他部门的工作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开阔了视野,在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宽度上、深度上有所增强,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真诚和真情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关键。我深知我扶贫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锻炼,到怡始,我就把当地的各级领导和农口各部门的同志当作老师,与他们真心交朋友,不摆架子、不打官腔,对事、对人始终保持谦虚、随和的态度。不到一个月我就基本融入当地干部和群众中,既解决了刚到时的寂寞和孤独,又能从多个层面了解当地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农口各部门情况。工作上不论我到哪个部门交代什么事,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一年来,我个人出钱资助当地的扶贫事业的经费达到400xxxx元。
二是,摆正位置是搞好挂职锻炼的前提。本着“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指导不领导”的原则,主要是当好四个员: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实际情况的调研员、扶贫工作的联络员、农业生产的指导员、部援项目的督查员。在涉及县委、县政府日常工作中,多听、多看,多了解决策程序,尤其是学习“一把手”在驾驭全局、发扬民主集中制方面的具体做法。注重提建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讨论重大事项,作出重大决策,决定人事任免时不轻率发表意见。
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是完成扶贫任务的保障。是一个的贫困县,农口各部门基本没有运转经费,如果不千方百计替他们从上级部门申报一些专项经费,不仅不能完成一些必要的下乡调研和外出考察任务,而且还会大幅度地增加他们的接待费用,增加他们的负担。一年来,我从各个渠道争取了6xxxx万元的专项事业经费,保障了我扶贫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一点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不同地区(沿海、中西部)、不同区域(平原、山区)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差异,决定着不能用一个尺度、一种模式去衡量他们的小康标准。建议部里加强这方面的调研工作,争取出台一些政策建议,既可以探索一些不同类型的小康模式,又可以调动或规范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向小康村的建设(修路、通电、通电视和电话、改自来水、合作医疗)。
(二)加快部援立项、批复和资金到位进度。一是争取将扶贫项目在每年的6月份以前基本确定,10月份资金能够到位(去年的扶贫资金到我县的时间已经是今年的3月中旬),有利于扶贫挂职干部的工作安排。二是项目安排上,在大力扶持县域内农业的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适当向农口各部门的基础设施倾斜。就而言,农口各部门办公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大多是80年代修建的,县经管局至今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借用一处私人的房屋办公。我认为农业部对口支援县,首先要把农口各部门扶持起来,使农口各部门在县直部门有一个比较好的形象。
(三)加大对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支持力度。一是建立农业部扶贫专家咨询的平台,提供专家名单和联系渠道,由各县根据不同产业聘请各自需要的专家,并自主确定合作的形式。二是继续加大“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扶持力度,由短期的、非证书的培训,转向长期、发证书的培训,与其他部门合作由农业领域拓展到其他行业,农业部门负责搞好组织工作、提供场所、聘请师资,由无偿转为有偿,国家下拨的经费仅用于开展这项工作的公益事业部分(租赁场地、办公经费、聘请老师),学员只需交纳教材费用、必须的生活费用。三是对现有农业技术干部技能的培训,部里统一组织在有关科研院所,开办若干专业培训班,时间三个月到半年,培训经费由部里解决,派人单位负责学员差旅费和生活补助费。

"机关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