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建筑设计转正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7

建筑设计与原理2013年工作总结。

当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结束一段进程的时候,经常会需要写总结。写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每写一次总结,就让我们多一份思考的机会:幸福是争取来的,生活与工作上的成就也是。那么我们写一篇总结需要考虑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建筑设计与原理2013年工作总结”,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建筑设计与原理2013年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干建筑设计已经六年了,偶也有一些设计心得,主要是快速设计和对规范的理解,现写出来与同行们共勉:
下面以一住宅楼为例。
1.首先注意层高问题,不要给自己找麻烦。(有一个16米的限制)
贮藏室+五层住宅
2.2+4x3+室内外高差<16米
贮藏室+六层住宅
全地上贮藏室2+5x2.75+0.25(室内外高差)<16米
半地上贮藏室1(地下)1.2(地上)+5x2.8+0.45(室内外高差)<16米。
以上几种情况都不违反规范,大家选择一下。
另有一种情况,就是顶层为跃层,在上面的基础上可以在增加一层,大多数情况下是上人阁楼。
2.画图
这里就有个顺序问题了,大家也可能有自己的习惯,不过我认为自己的比较好,一般户型确定下来,也就是一天的功夫就可以拿下。
下面就以天正5.5+auto cad XX为例,(贮藏室+五层住宅,2.2+4x3+室内外高差<16米)说明一下。
在户型确定的前提下,根据总平面看看这栋楼有几个单元,因为我们根据楼长的大小确定伸缩缝的设置。
先画半个单元,并且先画标准层(户型一样)。
轴线,用单线按户型图画出墙线,单线变墙(240宽),删除不需要的墙;设置门窗洞口,一般设置:
m-1 入户门 1000x2100
m-2 内门(卧室书房)900x2100
m-3 厨房门 800x2100
m-4 卫生间门 800x2100
m-5 阳台门(推拉门) 2100x2600
c-1 主卧室窗 1800x1700,窗台900
c-2 次卧室书房窗 1500x1700
c-3 厨房窗 1500x1600 窗台高1000
c-4 卫生间窗 900x800 窗台1800
c-5 1200x1600 楼梯间窗户,窗台高1000
c-5 阳台窗户 阳台外围长度x1550,窗台高度1050
布置厨房摆设和卫生间摆设,注意厨房操作面板宽度为500,洗面盆面板宽度为550,长度因户型而异;布置洗衣机电冰箱和主要房间空调的位置,因为给排水电气专业需要定位;设置燃气罩和油烟机的位置,设置洗菜池和拖布池的位置,设置大便器和淋浴头的位置,设置毛巾架,肥皂盒卫生纸盒位置;设置壁橱和鞋柜的位置,设置地漏的位置和排水坡度,设置阳台厨房卫生间的高差。
布置各种管线洞口的位置,北方需要供暖,因此需要暖气分户计量。
太阳能洞口,位置卫生间,尺寸300x400;
室内配电箱400x200x120
catv300x200x120;
室外电源箱500x500x120;
厨房排烟管道井尺寸300x400;
分户计量管道井共用为 500x1200,每户一个为400x800,采用热表箱为800x600x240;
空调入户洞口,圆洞直径100。
设置室外空调平台,尺寸600x1000,厚度60。
标注房间名称和使用面积;
标注内门窗的洞口尺寸。
镜像生成一个标准单元,添加构造柱,一般外墙各个结点和楼梯四角,尺寸240x240。长度超过层高2倍的墙体增设构造柱,最后根据结构图纸更改柱子的设置位置。
楼梯间宽度一般为2600,本例楼梯间宽度可以为2400,注意楼梯间的一些规范,栏杆高度900,(1050水平段顶层),栏杆间距0.11,梯段宽度不小于1米,休息平台宽度宜为1.2米,楼梯间进深一般为5400。1.2+9x0.3+1.5=5.4。
天正5.5的柱子不能镜像,墙体加粗厚显示错误,可以copy。
复制后得到标准层平面,标注轴线尺寸;关掉轴线层,标注外墙门窗洞口尺寸。
标注图纸名称和比例,插入图框。
复制标准层向上,修改楼梯间和层高标注,得到顶层平面图。复制标准层向下,修改层高标注,添加雨棚,得到2层平面图。
复制2层平面图,修改楼梯间参数,修改雨棚为坡道,删除阳台,更改洞口名称,修改室内标高,增加室外标高,增加指北针,用pl线沿外墙画闭合线,偏移生成散水,最后得到一层平面图。
复制一层轴线及轴线尺寸和刚才的pl线,向内偏移240生成屋顶女儿墙,向外偏移600,生成屋顶檐口,复制标准层太阳能油烟井和阳台到顶层平面修改,出屋面井高度为600,女儿墙高度为900,在楼梯间设置上人孔,尺寸为600x600。画出排水方向和坡度以及雨水管的位置。
这样平面就算完成了。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建筑设计原理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建筑设计原理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1. 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

2. 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来'

3.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4. 美国纽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联式

5. 赖特的古根汗姆美术馆和贝律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运用几何形构图

6. 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7. 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

8. 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

9. 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

10. 欲使过高的天花板感觉低矮一点,该天花板宜选用明色和暖色。

11. 若想柱子看起来比较粗,其饰面材料应采用浅颜色和暖色。

12. 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

13. 医院手术室内装饰宜选用灰绿色。

14. 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三要素;物体的三元色为红、黄、蓝;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15. 光源与人眼处于0~30°时眩光烈。

16. 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

17. 美的比例,必然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特征

18. 人民大会堂顶棚采用层层退晕的划分,加上满天星的灯光效果,主要为了解决顶棚下坠问题。利用采光与灯光的不同效果,可以调整空间的尺度感。

19. 不同文化形成独特的比例形式

20. 西方古典建筑高度与开间的比例,愈高大愈狭长,愈低矮愈宽阔

21. '稳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与下之间的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

22. 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

23. 要使一座建筑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对比的手法

对比的手法有轴线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

24. 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

25. 巴西国会大厦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

26. 展览建筑应使用穿套式的空间组合形式

27. 影剧院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观众厅、舞台、休息厅、门厅之间的关系

28. 博物馆设计一般要解决好三线问题--流线、视线、光线。

29. 公共建筑对称的门厅,常采用轴线的方法表示空间的方向感。

30.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31.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的布局中,强调了各种空间之间的对比

32.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

33. 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

34.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

35. 超过8层的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36. 建筑的模数分为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基本模数为100 mm。

37. 一般平屋面的最小坡度为1:50。瓦屋面无望板坡度1:2、有望板1:2.5。石棉瓦坡度为1:3。波型金属瓦坡度为1:4。压型钢板为1:7

38. 通风屋面只能隔离太阳辐射不能保温,适宜于南方

39. 当坡地坡度较缓时,应采用平行等高线布置

40. 加大开窗面积的方法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较易办到

41. 建筑楼梯梯段的坡度为26°34′。坡度不宜超过38°。楼梯段部位净高≮2.20m,楼梯平台部位净高≮2.00m。42. 板式高层建筑与塔式高层相比,具有体形系数小,冬季耗热量少并且夏季通风散热好,节能好。

43. 白天热岛效应弱,晚间热岛效应强。地形条件会影响热岛现象。

44. 太阳能采暖建筑一般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被动式太阳能建筑(passive solar building)指利用建筑构件本身吸收太阳能,而不用设备。

45. 建筑自动化系统(bas)不包括宽带网系统。

46. 生态建筑的三大宗旨:(1)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环境保护。(2)以人为本,满足人类要求。(3)与周围生态环境相融和。

47. 大型医院建筑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原因是:根据不同功能特点分散布置,有利于组织不同的流线、争取较好的通风和朝向、防止交叉感染。

48. 中国首先提倡"体形环境设计"教学思想的是梁思成。

49. 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

50. 马来西亚的杨经文是近年来蜚声国际的生态建筑师。

51. 环境心理学一词是由美国人普洛尚斯基和伊特尔森提出的。

52. kevin lynch在他的《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认知地图的五个基本要素: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

建筑设计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任务

通过设计院的实习,了解建筑师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毕业后能更好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下的成果,弥补课堂学习之不足,提高综合设计的技能,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1. 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建筑师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2. 了解设计院不同专业相互合作方式,学习建筑师的职业素质、及协调能力。

3. 结合实际工作,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二、实习内容

1. 了解设计院的工作和程序,建筑师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了解设计院的不同工种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合作方式。

2. 了解有关建筑设计的法规、规范、标准。结合实习工作,在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的具体安排下,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筑设计方案或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3. 能熟练运用cad进行图纸的改良。

三、实习心得、体会

三年的大学生活接近尾声,在即将踏入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前,社会实践对我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大阅兵,同时也是理论与时间相结合,并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三上学期,我有幸在教育建筑设计院实习,在这段实习期里,我进一步了解了建筑的深刻内涵,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岛与实际结合的新的高度,同时,对具体设计流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要求规范都有了更深层的体会,空间概念也逐渐明晰,对未来有了新的定位,这段实习经历在我未来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这几天下来的收获,真的很大很大。

从报到的那天起,我所感觉到的是设计院人性化的管理和每位员工的敬业精神。平时5点下班,可同事一般都7点多才下班,都在忙着画图,加班工作已经是设计院的常事了。记得一位企业家说过,当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在每位员工身上解读到时,这个企业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

因为有了这些感想,在设计院实习的每一天我都有一种紧迫感,从一名未出社会的大学生最终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建筑设计师,我不仅要学习专研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敬业精神,努力做到高效、自律、求实、创新,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团队中去,学习与同事交流沟通,组织协调,认真负责,增强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因为一个集体的成功就是每个员工的成功。

对于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为人处事我同样深有体会,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身上还透露着浓厚的学生气,要想最终适应社会,还有许多要学的。

第一:真诚待人。我刚来报到时,遇到很多新的面孔,由于和他们未熟悉,所以不敢和他们说太多的话,而且对工作未曾了解,开始觉得不太适应。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真诚待人,虚心请教同事,他们也很乐意和我交往,还教会我一些技术。由此我深感真诚的重要性,在公司里不但要学会如何做事,而且要学会如何做人。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关系到你能否开展工作。孤芳自赏并不能说明你有个性,过于清高是很难融入大集体的。

第二:不要偷懒。刚来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每天都在画图,连午休时间都用上了,周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偶尔晚上也会在所里待到深夜。有几次早晨上班迟到,影响了院里的正常秩序和部分工作的正常交接,院长开会时提出了这个问题,教导了我们,把我从松懈里又拉了回来。从此我时刻提醒自己,来这里是来实习学东西的,不是来玩的,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行,理由是偷懒者用来安慰自己的。在学习的领域里,只有勤学好问才能走向成功。

第三::勤学好问。刚来到单位时,我对很多方面都未熟悉,在学校掌握的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的指导,很难派上用场,有些想法很不切实际,难以实施,这些和乌托邦式的教学方式有着必然联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勤学好问,不懂装懂并不能显示自己的聪明,相反会带来工作上的很大不便,甚至给人骄傲自大的印象,因此我要做的是以别人已有的实际经验填补我的知识真空,经验对于新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不过能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我感谢那些热情帮助我的同事们,在我需要的时候无私的指导我,为我提供相关资料,为我指点迷津,在我有错时及时地指正,帮助我成长,搀扶我走过人生的重要一坎。没有他们,我不可能顺利完成我手头上的项目,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如现在般对未来充满自信。

第四:严守规范。做实际项目不同于在学校得模拟演练,牵涉到施工、经济效益、安全等实际问题,设计过程中不能想当然,查阅设计规范是个不可缺少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遵守规范,在此基础上的个人发挥方可万无一失。作为新手,在这方面常常忽视,因此,必须抽时间给自己补补课,同时时刻保持严肃的态度。

第五:讲究条理。年轻人刚到工作单位时往往会表现急躁,这是正常的,但最好不要急功近利,急于表现自己可能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我们要抱着踏实的态度来做事,虚心点往往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凭着对待新事物的兴奋和尝试的冲动,接受了多项任务,每日没夜地做,可事情反而越做越多,总结一下,发现原来是自己没有安排好计划,对工作地流程不了解,几个项目掺在一起便没了头绪,这样不仅事情没法完成,还给自己凭添了许多无谓的负担,得不偿失。其实我发觉前辈做事很值得学习的,他们做事很讲究条理,他们遇到问题会一步步去解决,而不是惊慌失策。这就是经验的体现。

第六:多和同事交流。第一次到公司实习,刚来的时候心理很没底,不知道怎样与别人相处。实习几天后发现,与同事相处并不难。当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你就要多问,在问的同时,就增添了你和同事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问题解决,也很快融入了集体。在这里,要勤学好问,多与人交流,要以诚待人。同事们都有工作经验,多和他们交流,能从中学到不少社会经验,也可避免走一些弯路。在和同事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其实书本知识和现实真的有很大的差别,本本主义真的很难适应建筑界的复杂环境,在私下交流中我也得到了许多社会知识,为自己在复杂得社会环境中定位大有益处。

在生活方面,增长了我了为人处事的能力。在现实的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就像是一张张的网,连接着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而当你能够把这张网不断地进行扩张,并且保持其完好的状态,就有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础和取得发展的机会。也许我们不必将这个关系看得太复杂和过分重要,毕竟我们才刚从学校里走出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积累和沉淀。三个月下来我和设计院的十几个人几乎都认识了,我想这在我人生当中都是一批宝贵的财富,它使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增长了更多的社交经验,它是我步入社会的奠基石,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起点。

在画图中要保持一颗认真地心不要去应付,设计丝毫马虎不得,所有的图纸要用统一的坐标,统一的线宽,统一的风格等,这样才看上去美观。还有就是在用cad的时候图层要按规定的建,不能乱建图层,因为工作的不是你一个人,你的工作可能下一个人还要接着干。另外我渲了个十几平方公里控规的平面型态,以前做的大的也就是公园规划渲的那个平面图,这个大的一个平面图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快捷的方法,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的渲完了。在下一轮改的时候我半天就把它搞定了觉得很轻松。

这次的实习带给我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实习期间还结识了一些好朋友,他们给予我不少的帮助。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是学得不深刻的。当今大学教育是以理论为主,能有机会走进设计所去实习,对我来说是受益非浅的。我就快毕业走向社会了,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日后参加工作有帮助。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在设计院我得到了很多机会,参与设计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容易忽略的细节和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短短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这次实习划下了圆满的句号,再回首时发现现在的我较之初入建筑所成长了许多,专业知识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将帮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顺利前进,建筑是门综合学科,建筑方案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的协作才能完成,我必需全方位进一步提升自己,争取在建筑领域最终获得成功。

建筑设计学习总结


篇一:建筑设计学习总结范文
首先对于我来说,这次的学习,它不仅仅让我学到专业知识,还将全面地检验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里、身体、思想等等。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的!短短三个星期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些学习的日子里我的收获还不少。学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通过三个星期的学习的学习的实践工作,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行性的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带领我们学习的吴健华师兄是我学院02届的,他现在在广州广骏工程监理公司工作。吴师兄在学习中不仅带领我到施工现场跟我们解说工程过程的相关专业知识,还不断地找机会给我们实操,还经常问一些基础知识的问题。要我们每一个学习的人不仅要在闹里形成相关“相关知识网络”还要我们逐一口述出来,锻炼我们的口头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
例如说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吧!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就说说我的见解:
1.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底或已硬化混凝土的约束,不能自由收缩,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产生裂缝,裂缝从基底向上发展,甚至贯穿整个基础基础。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很小或很慢,但表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固,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差。由于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快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2.防止裂缝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于硬性混凝土,掺加外加料,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掺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是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过冷水降温;
(5)可用一定用量的冰块掺和在混凝土中;
(6)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7)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8)改善边界的约束和构造设计,如合理分析浇筑、设置滑动层、避免应力集中、设置缓冲层、合理配筋、设应力缓和沟等;
(9)加强施工监测工作。
每个工程完成后,都难免会出现裂缝现象的,影响因素并不仅仅是客观因素还有主观因素。通常浇筑混凝土工的技术水平都是偏低的,他们的工作只是靠经验所得的,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所以,到了施工现场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施工现场的实际与理论知识有很大区别的。
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的第一步骤是清理模板的杂物,但实际上,在每一条梁柱模板上都有杂物的,但由于它们的少数存在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通常施工单位都不作另外的处理的。又如,有些钢筋工涂方便踩踏,令部分板筋下榻、变形,造成浇筑拆模后出现露筋现象。这样外露的钢筋与空气长期接触会出现锈蚀现象,从而影响钢筋的强度,影响板的力学承载力,对建筑的构造有严重的影响。
通过现场实践,将《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及方法运用于工程实际中,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中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标准、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
希望学校能给予我们更多到现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学到的知识更充实。
篇二:建筑设计学习总结范文
跌跌撞撞在这个专业也已经学习了近三年,每次的作业都是在焦头烂额的慌乱中过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搞笑。任务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激情很盛,三天两头跑图书馆,后来呢,开始懈怠,拿个万年不变的草图交给老师看看,算是意思一下。等到要交作业的前一个星期开始没日没夜的赶图。这也几乎成为了历年建规院不变的风景。夜里整整一排或者两排宿舍楼齐刷刷的亮着灯。夏夜里,美了女生楼对面的男生宿舍。
大一上刚开始是基础的练习,包括渲染啊,色块,平面构成等等。,最后的作业是一个立体构成。那个作业还被老师收进了学生档案,给低年级的小朋友做示例了,有些小小的自豪,呵呵~的收获就是一定要胆大,但是心思一定要细腻。我觉得每一件成品都是有感情在里面的,你对它倾注的越多,越积极的鼓励自己你很喜欢它,相信它也一定能够感受到你的认真,并且给予你相应的回报的。人说字如其人,在我看来,像这样的艺术成品是最能表达个人情感的东西,所以想要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一定要首先自我催眠,告诉自己“我很喜欢这次的任务”。
大一下的任务一般般,马克笔渲染,咖啡厅设计,还有什么我不记得了。做马克笔的时候战战兢兢,非常的小心,结果作出来的作业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和别人的相比,显得有些小气,不够放得开。咖啡厅的设计思想就局限了很多,拿个时候还没有接触空间啊,功能分析啊什么的,只要做出来是个成品就行了,所以在平面的功能上做得比较差劲,但是外形还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至少不像现在,一提笔就是个大方块矗在那里。
后来的作业就基本上都是做建筑单体的设计了,有规划师沙龙,有展览馆,还有24班小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商场设计,群体的就做了一个小区规划。做得最开心的就是小学设计了,在看资料的时候看到了很多非常漂亮的小学校,十分羡慕。于是就以哈里波特的魔法学院的移动楼梯为母体做了设计,结果被老师说像个男生做的,非常的大气,背离了我原来做个小可爱学校的初衷。主要是思维被局限了太多。考虑了光照,通风,动静分区,办公教学分区以后,基本上的大体就可以定下来了,而设计与设计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建筑细部上了。但是如上文所讲,一堆懒人连大体设计都是慌着赶的,何况细部乎?于是很多设计出现雷同。其实也不是雷同,有些人干脆直接“借鉴”,后来我们和低年级有一次交流互动,发现好多作品和我们那一届非常的相似。不是很喜欢那些过分借鉴的人,没有了自己思想灵魂的设计,不是自己的亲手作品,就算再高分,我也觉得拿着羞耻。天道酬勤,也相信老师的眼睛。
做设计的时候一旦开始了就会很投入,只是问题的关键是很难开始。做规划的人一定要多看书,这是老师讲的,规划师要有社会道德,这也是老师讲的。所以呢,平时也有多看看书,各种各样的,看书总不会说有浪费吧~学的越多,就越能理解现在的社会问题,也不单纯是个愤青,知道了要多角度的冷静思考社会上的一些问题。规划上很反对俞孔坚老师的反规划理论,我个人到是蛮喜欢的,还专门把在2005中国城市报告年会上的讲话给收藏了起来,如果以后能够到土人公司去就好了。
下面来说说设计过程中的心得吧。
建筑设计首先应该明确为谁而建,一定要把自己当作真正的使用者来思考,想像自己缩成一个小人,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穿行想获得什么样的感觉,应该有什么样的想法。譬如小学校,譬如大学生活动中心,游艇码头等等。每一个转角,走道,阶梯都应当是为一定目的而存在的。有些时候大体的思路一出来,很多细小的地方就自然出来了。
其次建筑的设计应当满足基本的功能需要,包括使用,安全,和经济等。尤其是安全。建筑的伤亡影响的人太多了,不可以忽视。虽然知道自己的设计只是纸上谈兵,但是仍然要把它当作将要实施的方案来做。不过这也是我非常不擅长概念性设计的原因。太实了。
还有呢就是多翻阅。收集别人的很多长处,在脑海里面多多整理,融进自己的想法。就像冯纪中老师说的那样,感性,是我们积累了很多印象,可能是书本的,也可能是实地勘测的。人有了经验,就有了表象。设计起步时,会选择表象。经过选择的表象成为意象。随着设计的深入,意象越来越多,也包括理性的。表象与意象呈两条平行线发展,就达成意境,即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篇三:建筑设计学习总结范文
说到建筑设计,其实我是半路出家,我是从勘察、结构设计后改搞建筑设计的;我国现有几百万的建筑设计大军,每每看着我们的设计师辛苦地忙着自己的方案,就想着为他们做点啥。我从事建筑设计这行大概十余年了,这几年有幸考上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和结构师,有些经验想拿出来与大伙一起交流分享;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为设计高手呢?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很多类似的成语诗词和顺口溜中得到通俗的理解,练武的讲究“拳不离手”,唱戏的讲究“曲不离口”,读书的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总之,就是无论干什么,都要注意时时处处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只有积累了大量的广泛渊博的知识,才有可能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成为一个有水平的建筑设计师,是每一个建筑设计从业人员的共同追求。“有水平”或“高手”或“高水平”都是一个概括的称谓,分析每一个有水平的建筑设计师的作品,设计道路、创作历程,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即:
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
广泛的艺术素养
独到的见解和个性
学术、研究的前瞻性
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是说拥有了以上的因素就等于拥有了成功设计的作品,只可以说是所有成功设计作品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条件。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个道理,每一个设计,一个工程,都受制约于规划、经济、人为干扰、材料、经营、基础条件等多种因素,是一个集体行为,所以,搞纯艺术的画家做不得建筑设计,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发挥的、完全独特个性的精神空间。
我理解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尤其是在中国国情下,应该是在不可能改变各种制约因素前提下,能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运用各种设计手段,达到甲乙方面的共同满意。纵观国内设计行业,尤其是处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建筑设计行业必将会随着社会大趋势走向日益完善,社会分工也越细。由于社会的需求,需要设计师们要知道、了解的东西太多,以后也许会随着分工的精细、行业体制的规范,延生出类似国外的设计师协会,如工业建筑设计协会、公共建筑设计协会、商业设计协会、文体设计协会、酒店设计协会、……实际上,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已经日趋和国际上逐渐接轨,并呈现无比繁荣的现象,设计公司,“事务所”,整个中国就象一个大的建筑市场。
我们常常会感觉累,工作强度大,新材料、新工艺需要了解,新理念、新信息需要消化,新的设计工具、设计手段需要学习,大家都很忙,忙于应付,忙于过程,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想想和再学习。
年轻设计师中,很多人过于追求技巧,而常常忽视设计本质,一旦离开计算机,离开图库,大脑一片空白,徒手根本不能画图,不能设计,中年设计师,又易墨守陈规,难于改变已有的设计、审美观念,难于适应新思想、材料……
透过种种表面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有的设计师,设计生命常青不衰,有的则昙花一现,有的则永远没有个性……设计行业如同世间万物的因果关系,所有的现状、现象和它内在的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从事设计行业的人,面临着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微妙的,量化的,只有达到量化的积累,才会有质的突破,也就是我要说的“厚积薄发”。
建筑设计的概念,大家都很清楚,它所涵盖的范围极广,涉及的功能、结构、材料、领域也很多,每件成功作品本身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如何把众多元素组合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空间,那就需要我们的水平了。实际现状是,许多设计师拿不出好的设计,然后去抄袭、剽窃。所以,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就是要清楚自己的状况,正确地认识自己距离设计,尤其是好的设计有多远,学习、积累并不停的思考。
具体到建筑设计,现在学工民建的学生做建筑设计的好多,仅仅凭借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毕竟是很少、很基础的概念性的东西,然而也恰恰是最根本和最精华的东西。实际上在工作中我们也在不断地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在不断地学习,只是很不系统,往往是缺什么补什么,用到哪里,学到哪里。所以,也要善于利用各自不同环境和方法,达到知识的逐步积累。
装饰材料多样化,设计工程项目的多样性及和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也需要我们了解更多设计本身以外的知识,不仅需要了解和解决项目中的空间、尺度、比例、材料、颜色的关系,更要了解并运用与之相关的疏散、节能、防火等知识。因为设计都是由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构成,组合得感观好,功能问题解决的好,就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合理地以各种数字和设计法则作出最合适的设计。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作设计的,于是只关心“设计”的事,只看“设计”的书,所有的活动和知识均局限在这个圈子内,以为这样很“专业”,其实,很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都是在不经意时积累的,知识面越开阔,见识越广,思想越活跃,作设计才能不拘一格。相信随着所有设计从业人员水平的提高,会涌现出更多好的作品、好的设计。

"建筑设计院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