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公司党建工作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8.17

党建工作总结报告示范。

在我们的工作中,有时候会需要我们写总结。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以往的情况。每次写一次总结,我们的思想就越前进:每多做一份事,就可以在这件事上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那么我们如何动笔写一篇总结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工作总结报告示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党建工作总结报告示范,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今年,在区委的领导下,区商务局党委坚持“围绕商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以“创先争优”活动和争创“*员示范城”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商务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好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学习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按照创建学习型要求,以“支部大创建、党员大练兵”为主题,以学习科学理论、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商务业务为主要内容,一是制定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规定了学习主要内容,明确了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二是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为主,统一下发了笔记本。今年,开展集中学习12次,干部自学时间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领导干部撰写学习心得8篇。三是多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先后开展了党章学习及交流活动、“内外贸业务和法律、法规”学习及讨论活动、领导讲党课教育、组织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过党员个人自学、领导上党课、撰写心得体会、讨论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抓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为进一步探索党建机制创新工作,局党委一是制定印发《深入开展创建“*员示范城”活动的实施意见》,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和下属企业支部深入开展和推进该项活动。二是抓好班子建设。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党委委员的职责分工和任务要求,同时,将属于本部门职能范围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分解到党员干部,把组织协调推进的责任落实到党员干部,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分析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落实推进措施,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业务骨干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二是各支部积极开展党组织学习讨论活动,共新发展了2名*党员,并组织参加培训。五是加强经常性的党务管理工作。注重做好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和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
三、抓作风建设,有效提高反腐倡廉能力
一是制定印发了《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加强监督和廉洁自律、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提高机关作风建设水平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拓展源头治腐工作领域,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防范教育。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学习推荐廉政学习文章和自选文章2篇,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4部。三是积极推进《廉政准则》的学习,对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纳入全局以及各股室目标管理,局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在认真学习把握《廉政准则》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作出了书面庄严承诺: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做到“五个保证”。四是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开展谈心活动,广泛征求意见。上半年组织召开了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每个党员都受到深刻的党性教育。
四、抓效能建设,提升商务形象
今年来,局党委坚持把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作为提升商务形象的重要抓手,创新工作机制,实现提速提效。一是全面推行了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奖惩;修订完善了《局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局领导分工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了规范机关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对领导班子工作分工、机关股室设置等重新进行了调整,进一步理顺了分工,明确了职责,减少了交叉。通过制度的完善,工作关系的调整,简化办事手续,缩短办事环节,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改进。二是坚持把加强效能建设与政务公开相结合,刷新商务形象。突出抓好行政审批事项进中心工作,在对商务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的基础上,把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都纳入了政务中心窗口进行办理,并明确专人办理,做到“一窗受理,抄告相关,内部运作,办结”,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目前,我局3项审批事项在中心运转良好。三是坚持把加强效能建设与重点工作相结合,促进了工作开展。扎实推进商贸、招商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实施,突出抓好蓝雁食品冷链物流项目、乐山大佛·嘉州水乡国际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制作《乐山城市综合体概念性规划》;着力实施“放心酒工程”,强化屠宰定点管理,确保喝上放心酒、吃上放心肉;加强市场监测,做好市场供应,确保不断档不脱销;进一步完善更新了我区招商引资网站;加大原区商业系统企业职工集访事件的维稳力度,确保社会稳定。
五、抓载体,确保党建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组织开展“群众生活月”主题实践活动。在工作中,局党委从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局领导带头搞好服务,组织机关党员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今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0户,接待、办理来信来访30件(次)。
二是继续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结对帮扶活动。制定实施方案,继续抓好青平的帮扶联系工作,通过资金、物资、技术等帮扶方式,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党员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
三是积极开展社区互助联建工作。深入鹜嫣街社区开展调研,建立联系会议制度,与鹜嫣街社区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加强协调,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商定互助有关事项,制定共建活动计划。帮助解决社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个,清除环境卫生死角。
今年来,尽管我们在党建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党建工作创新和深入不够;二是一些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三是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抓落实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2013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夯实思想能力基础;进一步开展争创“*员示范城“活动,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夯实作风基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夯实群众基础;提高党务干部素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开创商务局党建工作的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党支部2013年党建工作总结
党支部2012年党建工作总结
xx大厦是一座由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即“两新”组织组建的楼宇,鉴于这一点xx大厦楼宇联合党支部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员工为切入点,将党建工作、行政事务、社会管理三项职能有机融合在一起。
一、基本情况
xx大厦坐落于南岗区先锋路街道办事处长江社区的管辖范围内,大厦位于红旗大街x号、浦江路x号。据2012年10月份重新走访统计,楼内现注册企业x家,实际正常营业x家,共有员工x人,其中女职工x人,党员x人,党员分布在x个单位。xx大厦2009年1月成立了xx大厦楼宇联合党支部,党支部覆盖企业共有党员x家,分布在x个单位。
建立健全了大厦楼宇党建工作的各项档案共计x盒。成立落实大厦楼宇联合党支部临时活动室一处,内设有健身器材x件、整理存放图书x余册、制作制度板x张已全部上墙;设立意见箱一处,党员先锋示范岗一处。
派驻长江社区党委副书记x为大厦楼宇党建工作指导员,为大厦内企业发放 “大厦企业征求意见”共76份,把可以为大厦企业及员工提供哪些服务、企业员工需要和希望我们提供哪方面的服务做了系统的调查,真实可靠的掌握了企业及员工的所需。另外今年,还接受了1名大厦内企业员工的党员组织关系。
二、坚持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自今年以来,xx大厦楼宇联合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多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如1月16日,xx大厦楼宇联合党支部召开了新春联谊会,前来参加的企业有安博经贸有限公司、金山峰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康平物业等7家企业共x余名企业代表。安博经贸有限公司代表何女士介绍了本单位情况并表示“自从有了楼宇党支部,党员又能重新回到党组织的怀抱了,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党员杨喜利说:“来大厦之前我们组织关系‘悬’在别地,参加不了组织活动;成了‘口袋党员’,楼宇党支部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
党支部还有在“三八”节到来时,组织了一次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暨庆“三八”节为主题的畅谈会,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xx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等x家企业共x人参加了活动。
根据大厦楼宇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楼宇党建QQ群,在与楼宇企业进行广泛的联系、沟通的同时还搭建起楼宇党员教育平台。今年楼宇党支部为庆祝“七一”,还举办了《党的基本知识》讲解,与大厦企业青年党员谈谈如何保持先进性的专题讲座;同时党员们谈了关于强化党员意识的相关事宜。
今年大厦党支部还在先锋街工委的支持帮助下,创建了xx大厦楼宇党建博客一个。楼宇党建博客在楼宇党建教育活动中起到较好的效果,受到大厦企业及员工的一致好评。为了能使党建博客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作用,还需社区党委和楼宇党支部进一步协调、研究,采取措施,找准方向,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显著
2012年2月xx大厦楼宇联合党支部召开专题推进大会,主要是做好大厦党建基础工作,通过支部搭建平台促进大厦内企业资源共享达到互利互赢的目的。经济发展培育典型与面上推广的有机结合、加强渗透与服务为先的有机结合,丰富了楼宇党建的新内容;专业力量与多方协作的有机结合,形成楼宇党建的新合力。
通过楼宇党建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探索为经济发展抓好党建的新办法;长江社区党委在大厦企业内以“联谊会”的形式促进了楼宇党建和楼宇经济的发展,xx大厦内企业黑龙江法融律师事务所、兢业会计师事务所、深圳聚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国际旅行社等通过支部平台资源共享经济促进,打破了原来“邻居”住着彼此不认识的局面,今年共召开了两次“联谊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四、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五月份为配合长江社区党委完成 “百日攻坚”活动,共走访大厦内企业21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七月份,哈尔滨市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大厦党支部又主动请缨配合长江社区党委为大厦企业发放宣传单共124份,并制作悬挂创城宣传条幅3条,为哈尔滨市创建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九月份接到上级任务,联合社区党委为动员大厦内企业加入工会组织,共走访企业96家,新成立工会组织3家,已有工会47家,为长江社区能够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做出了努力。
五、以社区党建推动楼宇党建
楼宇党建工作现在还属于新生事物,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探索。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服务党员为基本要求、以社区党建为重要依托、以楼宇党建全覆盖为主要目标、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手段,切实使楼宇党建工作扎实稳步的进行。
把推进楼宇经济发展作为楼宇党建工作的重点。大厦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建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好党组织是企业发展的领航员、服务决策的参谋部、克难攻坚的突击队、持续发展的内驱力的作用。坚持党建与塑造企业文化相结合,以党的文化引领楼宇文化、培育企业文化。坚持党建与创建和提升楼宇品牌相结合,激发出双重与集聚效应。流动党员是主要服务对象,为流动党员建立一个“家”,让流动党员有“家”可回。因此,要体现人文关怀,体现鼓励激励,体现价值实现。确保楼宇党建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社区党委要为楼宇党建工作服好务。要拓宽渠道、形成机制,把楼宇党建纳入社区党建,以社区党建推动楼宇党建。以楼宇党建全覆盖为目标,把典型带动为突破点,不断丰富楼宇党建内容。要结合实际建立党组织。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手段,增强党建工作为着力点,切实做好楼宇党建工作。
积极发挥楼宇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楼宇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经济信息共享、市场竞争优势互补,已初步形成一支懂经济、善管理、讲党性、顾大局、具有较高文化层次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党员群体,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以党建工作成果促企业经济发展,实现企业发展共赢的目的。xx大厦党支部整合楼宇内xx家企业,促进企业间相互联系,相互帮助,信息资源共享。在充分完善摄取治理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全面覆盖。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社区企业党建工作报告请示工作总结



我区现有22个党(工)委,14000多名党员。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社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一、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做法我区有4个街道党工委,60个社区党支部,市区有41万多人口,3万多名党员。今年来,我们按照做大、做优、做美、做强城市的要求,确立“抓基础、育典型、创特色、促提高”的社区党建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其他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我们的做法是:1、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开放式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与社区组织体制调整同步建立社区党组织。今年3月,我们将原有的103个居委会整合为60个社区,建立了60个社区党支部,实现了“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并把社区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重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按照“交叉兼职、双向进入”的原则,实行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采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批,从街道机关选派一批,从原有居委会留用一批等方式,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热心社区工作、奉献精神较强的新的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目前,60个社区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41.5岁,比过去下降了4.5岁;高中以上文化的达100%,其中大专文化的占33%。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初步形成兜边盖底的社区党建的组织网络。区委于7月份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强化了全区面上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在加强对街道党工委及其所属社区党支部党建工作实施纵向领导的同时,根据“自愿、协商”的原则,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的横向联系,建立了“点、线、面”三个层次的社区党建载体。“点”:在居民小组、小区、单元、楼道中明确党员负责人,落实“党员责任区”,使在职党员在社区中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线”:以社区区域为单位,在社区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根据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共建活动,目前已有11个社区建立,年底前将全部建立。“面”:以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覆盖面,街道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目前已在城东、亭湖建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每季召开一次碰头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列会,每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确保社区党建工作的经常化,9月份,文峰、先锋也将相继建立协调委员会。形成以“三会”为龙头的新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组织网络,跳出封闭的“小天地”,形成开放的社区党建“大循环”工作格局。2、创新管理方法,全方位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切实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在部分社区建立在职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活动站,针对社区不同类型的党员实行分类管理,落实社区党员责任区。按照“社区支部党员,居住社区的在职党员,下岗、外来流动党员”三种类型,对社区党员实行“三证”管理,印发了《社区支部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登记证》、《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登记证》、《社区下岗、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登记证》和《社区党员登记表》各2万多份。对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双向管理,要求每名社区在职党员要积极参与社区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认领一个社区党员责任区,每年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不少于16小时、为社区办1—2件实事。社区党支部对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进行记载,每季度向所在单位反馈一 次,每年组织一次评议。“七一”前,60个社区党支部向社区3万多名党员发出一封公开信,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正在开展的社区党员责任区认领活动,在广大社区党员中形成居住在社区,服务在社区,奉献在社区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区已有8000多名社区党员签订了认领责任区协议。亭湖街道各社区根据党员认领责任区情况,将在职党员分为社区服务、社区治安、城市管理、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9支党员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活动。同时,各社区还对社区内新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团体的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条件的建立党组织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有党员的地方就党的组织领导。目前,全区在社区各类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18个。3、创新服务载体,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需求。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活动。坚持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忧我解的服务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便民利民服务。目前,全区建立了4个社区服务中心,60个社区服务站,3000多个社区服务网点,方便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城东街道雅和社区创立了“社区服务110”,服务站聘用了40多名兼职技术工人,开通热线电话,为居民群众提供清洁、维修等7大类30多种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覆盖市区,深受居民的广泛好评和欢迎。二是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各街道、社区以“同在一个社区,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定期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时事政治、道德法规、科普文明、健康卫生的教育活动。社区创办的老年公寓“银发俱乐部”、“老少同乐室”等,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养老、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三是实施“凝聚力工程”。“七一”前,区四套班子领导深入社区,开展察民情,听民意活动,每人联系帮扶一名社区贫困居民;机关党组织开展了“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进行了结对共建、机关党员干部与社区特困户结对帮扶,帮扶城市贫困户和特困下岗职工650多户。各社区还设立了再就业指导站、援助站,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就业技能,组织就业洽谈活动,先后为1000多名下岗职工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帮助30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城东街道党工委大力实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三心”工程,组织党员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难、解百家愁,积极帮助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先后帮助社区60多户居民解决了就业难、生活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4、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一是规范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总结我区已有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措施等。在社区组织体制改革中,下发了《关于在社区体制改革中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社区党组织建设要做到“三有四统一”。在规范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突出以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队伍建设这一重点,选好配强管活社区领导班子,建立与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干部选拔、培训、监督、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大力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为了培植典型,推动全区面上的党建工作,今年初,提出了创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围绕“组织机构健全,领导班子作用好;分类管理到位,党员队伍建设好;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好;创建工作规范,社区文明风气好;基础工作扎实,管理制度执行好”的“五好”目标要求,明确创建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 法和细则,细化各项创建目标要求,落实了创建工作责任制。还带领街道、社区干部到南通、扬州等地学习考察,指导、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创建工作水平。今年“七一”,区委对朝阳、雅和等6个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进行了命名,每个点发放了1000元奖金。贯彻落实市社区党建暨市区结对帮扶特困家庭工作会议精神情况:7月22日,全市社区党建暨市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特困家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会后,我们立即将会议精神向区委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并通过层层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会精神,特别是俞部长的讲话。一是分三级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会精神。市会后,我们将市部近期下发的几份文件进行了翻印,下发到各社区党支部。并组织召开了社区工作委员会成员、街道领导班子、社区党务干部三个层面的会议,讨论、学习市会的精神。二是召开全区街道工作暨社区党建工作会议。8月7日,区分管领导,区委社区工作委员会全体同志,各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110多人观摩了6个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和4个社区新经济增长点;8月8日召开大会,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分别交流了近年来社区党建工作的做法,区委书记徐超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区今后一段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举办了一期全区社区、城郊村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培训班。8月9日,我们会同区民政局、司法局等部门,利用一天时间,对社区支部书记进行专题培训辅导,培训内容有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法律基本知识、城市经营与发展、社区党建等知识,还观看了社区党建专题片。四是对下一阶段社区党建工作计划进行过堂。8月15日,区委组织部召开了各街道党工委、城郊党委分管书记、组织委员例会,交流各家贯彻落实市、区社区党建工作会议情况以及下一阶段社区党建工作的打算;区委组织部对今后社区党建的几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街道党工委指导各社区制定下一阶段的社区党建工作计划,并逐一进行过堂,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措施落到实处。五是扎实做好“双挂”工作。各社区主动与市直单位进行登门、电话联系,先锋、亭湖街道以党工委牵头召开对接座谈会,文峰街道党工委同志逐一登门拜访“双挂”单位领导,74个社区、城郊村与市直单位签订了联建共建协议书。有的市直单位领导多次到社区走访了解,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市民政局、市地税局等单位已为社区协调阵地问题。二、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做法 近年来,我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较好地保证和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开展调查摸底,为有的放矢的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打下基础。我们先后2次大范围地对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现状进行调查摸底,一是去年5月通过各党(工)委对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各类专业市场进行调查。二是今年3月份对私营企业党员队伍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这些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到XX年底,全区各类非公经济组织2万多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8000多户,私营企业12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有2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企业去年共实现产值59.54亿元,销售收入54.54 亿元,利税2.8亿元,从业人员近7万人。2、逐步建立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的组织,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提供组织载体。年初,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要求抓好党 第 4 页组织的组建工作,明确“双百”、“三有”目标。“双百”即对具备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及时做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确保100%的组建率;对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创造条件开展党的工作,努力实现100%的覆盖率。“三有”即职工20人以上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有党建工作指导员,职工人数30人以上的企业要有党员,职工人数50人以上的企业要有党组织。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基本具备条件的企业,都必须单独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在50名以上或接近50名的,可建立党总支。党员人数在100名以上的或接近100名的可建立党委。党员数不足3名的,就近与其他组织中的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并积极创造条件单独建立党支部。对一些无党组织、无党员或者仅有个别党员的非公经济组织,通过选派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创建条件建立党组织;在非公经济组织集中的地方,建立党建工作站。选派思想素质好,组织纪律性强,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明确党建工作指导员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根据新经济组织类型多、分布广、规模不等的实际,坚持因企制宜,灵活设置,切实加大新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建设,目前,全区非公经济组织中,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191个,建立党组织191个,建支率达100%,有83个企业建立了联合党组织,选派了160多名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初形成了辖区管理、园区管理和主管部门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党组织管理格局,党的组织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3、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的活力。各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立以后,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我们指导各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一是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工作职责,以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下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十项制度》,如“创先争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二是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企业内部选拔、上级委派、横向交流、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积极做好在新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优先培养发展35岁以下、生产经营一线、技术骨干和关键管理人员,提高经营管理层、决策层中党员的比例,为党组织参与决策、发挥引导监督作用打好基础。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达到“五有”要求,即:有党务工作者办公室、有党员活动室、有规范化的党建工作制度、有电教设备、有活动经费。党务工作者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要有“两歌一旗一词”(国际歌、国歌、党旗、入党誓词),工作制度上墙,配备必要的电教设备。落实党建工作专项经费,提供不少于年度员工工资总额0.5%的党组织活动经费,由党组织掌握使用,保证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创新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坚持“一点四为”的工作方针。“一点”就是要找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四为”就是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群众所拥护,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区委组织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创建“四好企业党组织”活动,建立了6个企业党建工作示范基地和12个示范点,有效地推进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伯乐达集团党委在企业中设立了16个党员示范岗和10个党员责任区,集团76名党员全部佩戴党徽上岗,为发挥新经济组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了新路。市三菱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党总支切实加强党员宗旨观念、奉献意识、业务技能教育,在企业改革、技术革新、项目扩能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虹涂装机械厂党支部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对企业全体党员进行爱国、爱企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XX年底,全区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4000多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9.5%,为我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社区企业党建工作汇报

【建立工会请示报告】关于建立×××工会的请示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建立工会请示报告】关于建立×××工会的请示》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关于建立×××的请示

× × × (单 位)

关于建立× × ×工会(工会委员会)的请示

XXX总工会:

×××(名称或),×××(企业性质或单位),共有×××人,其中女职工××人,为了适应企业(单位)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企业(单位)管理体制,维护企业(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尊重广大职工要求组建工会的愿望,按照《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XX市工会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向上级申请建立×××工会。

经工会筹备小组研究决定:

拟任×、×、×、×、×、×、×、×等×位为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同志为工会主席候选人,×××同志为工会副主席候选人。

拟任×××、×××、×××等×位同志为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转 载于: 工作总结之家)候选人,×××同志为工会经审委主任候选人。

拟任×××、×××、×××等×位同志为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同志为工会女工委主任候选人。

特此请示,请批复。

×××工会筹备小组(盖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建立工会请示报告】关于建立×××工会的请示》是篇好范文参考,讲的是关于工会、同志、候选人、单位、企业、委员会、职工、委员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太湖水系西苕溪发源地,是上海黄浦江源头。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万人,全县设10个建制镇5个乡。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纵横交错,地势南高北低,是典型的“七山二地一水”山区县。安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生物资源丰富,全县拥有竹林面积67000公顷、名贵稀有白茶园2000公顷,是全国着名的“中国竹乡”、“中国白茶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农村总体已进入小康阶段。但是,在发展农业经济,追求资源最大的经济效益时,忽视了环境效益,农业开发不同程度带来了山林植被的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同时,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以上种种,制约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96年以后,安吉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发现安吉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是环境。只有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安吉的经济发展才有出路,于是就逐步树立了“经济生态化”的理念,最后确立了“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000年我县在省农业厅的推荐下被国家农业部、国家计委、财政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局列为“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县”,使我县进入了农业经济生态化的全新发展时期。
五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项目建设合同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今年5月,我们开展自查验收,认为已基本达到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标准。现总结报告
一、主要建设成效
通过近五年的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促进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初见成效。全县重点培育了笋竹、白茶、畜禽、种苗四大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县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700多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0多个,年农产品销售收入40多亿元。外向型农业发展势头强劲,顶新、旺旺、养生堂等知名企业落户安吉,农产品出口值达9.1亿元。安吉白茶、“黄浦源”冬笋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率100%,2002年我县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称号。二是以环境优美为特征的农业生态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全县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71%和73%,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全县空气质量山区农村始终保持为一级,城镇也在二级以内。西苕溪干流水质从原来的Ⅴ类、劣Ⅴ类提高到目前的Ⅲ类以上,被国家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称号。三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生态农业监督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立了抽检和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完善了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农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先后获得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县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等称号。四是以城乡协调发展为格局的农村生态体系初步显现。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竹制品和转椅二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30%和40%,发展以“中国大竹海”、“竹博园”、“中南百草园”等以农业观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旅游收入达5亿元。城市化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化水平从五年前的29.6%提高到39.5%。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成生态示范村173个,受益人口25万。2002年我县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15亿元,比1999年增16.84亿元,年均增长6.3%;县财政总收入7.01亿元,比1999年增5.29亿元,年均增长61.5%;农业总产值13.66亿元,比1999年增5.95亿元,年均增长4.2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02元,比1999年增1646元,年均增长8.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均翻了一番多。据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的评价,安吉在全国的排名从第一届(2000年)的234名上升到第三届(2002年)的178名。县域经济国际化程度排名居全省第19名。生态农业的建设,推动了生态经济的发展,使安吉从25个欠发达县中脱颖而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二、基本做法
(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种养业区域布局,着力培育笋竹、白茶、畜禽、种苗四大绿色农业主导产业。其中笋竹年产值42亿元,占全国的14%,排名全国第一。安吉白

茶是茶中奇葩,获全国第一家茶叶类证明商标注册后,近日又被批准实施国家原产地域保护,面积3万亩,产值2亿元,成为全国茶叶类品质最优、效益最突出的品牌。畜禽业产值1.4亿元,竹林放养鸡是肯德基在上海、杭州企业的订单产品。二是认真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工程,大力推广猪—沼—竹(早园竹),竹林鸡养殖等多项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绿色农产品行动”,制定《安吉县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整顿力度,加强源头管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农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150万元,用于扶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贴息、补助和奖励,2004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2000万元农发金,用于扶持生态农业建设,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到2003年底全县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书34个,面积3686.7公顷,畜禽45万只(头),其中14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800公顷,家禽饲养100万羽,产值2000万,年净增利300万元。全县有2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2个农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34个农产品获省级绿色农产品认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营销业产业链的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的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县已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17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14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54个,农副产品市场27个,农产品营销人员1.2万人,直接受益农户5万户,受益人口15万人。充分发挥绿色环境这一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顶新、旺旺、养生堂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安吉,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格局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5个,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1万公顷。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主要农贸市场和农产品基地建立了速测点,完善了抽检和自检相结合的检测网络。四是实施无规定动物疫区生态工程。投资200多万,完成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完善了动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认真实施农田生态工程。认真组织土地整理工作,完成土地整理面积19200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22133公顷的86.7%,初步建成田成方、地成块、渠相连、路相通、树成行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区。年增产粮食1.87万吨,亩节水150立方米,年节水4980万立方米,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藏粮于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实施地力培肥工程,重点推广秸秆还田、平衡施肥技术,五年来实施地力培肥面积16万亩,达28万亩次,农田投入有机肥与无机肥之比从原来的每公顷1:2.0上升到1:1.6,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化肥施用量从每公顷300公斤下降到275公斤,下降8.3%。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1999年的3.2%上升到2003年的3.3%。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诱虫等农林病虫害防治和无公害栽培技术,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农药用量从每公顷3.2千克下降到2.82千克,下降12%。三是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生态工程。从1998年起,全县对74家重点水污染企业和22家重点工业废气污染企业进行了有效治理,先后关闭污染企业22家,气污染企业3家,完成52家水污染企业的治理。全县废水量年排放量从1200万吨下降到800万吨,废水中COD从1997年的30000吨下降到2000年的不足1000吨。三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得到严格保护,水质良好。2002年新建万吨级污水处理厂进入正常运行,新上工业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四是实施农村能源—环境工程,积极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减少柴草燃烧,维护生态平衡。国家重点工程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农村“两改一同价”二期网改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农户通电率达100%,生活用电保证率达99%。2003年全县小水电装机容量42532千瓦,年发电量1.1个亿千瓦/小时,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2万平方米,新建农村沼气净化污水处理池计1600立方米。2003年全县水能、太阳能、沼气能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占农村能源30%,户用省柴灶(制茶节能灶)。“二灶”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82%,有效地保护了山林资源。五是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全面开展封山育林和绿化造林活动,全县建设66667公顷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32467公顷,绿化造林3333公顷,退耕还林320公顷,四旁植树200万余株,森林覆盖率达71%,植被覆盖率达73%。六是实施水土保持工程,五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其中治理黄

杜等4条小流域50平方公里,县城内小河流减沙率达60.5%,25度以上坡耕地已退耕还林比例达96%,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90%。总投资资金2.2亿元,集抗旱、发电、旅游三位一体的二千万立方米的凤凰水库已开工建设。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为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后劲。
(三)拓展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发展生态旅游。
在新时期下,农业的功能呈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经济功能之外,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作用也逐渐凸现,我县把强化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培育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列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五年的生态农业建设为全县开发休闲观光型农业提供了无污染的安全保障和优美的环境条件。我县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生物资源,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形成了中国大竹海、竹博园、中南百草园等一批知名旅游品牌,茶叶、笋干、山核桃等农产品也变成了抢手的旅游产品。2000年以来,安吉先后举办“中国安吉白茶节”、“中国安吉生态文化节”等生态旅游盛会。在农村开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型生态旅游活动,农村农户庭院从单一的居住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2003年农家乐已接待旅游客20余万人次,农民直接增收1.25亿元,使农民直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
(四)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加快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家具制造、机电、医药化工等支柱行业,其中竹制品和转椅二大支柱行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和40%。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高国民素质。调整教育布局,撤扩并174所中小学(含教学点),新建高级中学、职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等一批现代化学校。推进社会力量办学,相继建成浙江宇翔外国语专修学院和县实验初中,乡镇全部完成高标准“普九”,各类教育协调发展。8个乡镇成为教育强乡镇,9所学校成为省极示范性学校。国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全县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比例的56%,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持的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培育生态文化,传统竹文化、茶文化、昌硕文化等乡土文化被继承发扬,被命名“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实施农村信息工程,全面完成乡镇广播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建设,全县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网用户8.7万户,入户率82%。全县建有县乡(镇)二级农村经济信息网络系统,每年为农户提供种养信息5万余条。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和“下山脱贫、异地致富工程”,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到2003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促进人口向城市、集镇和中心村集聚,缓解环境压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生态村建设,建成山川乡高家堂村、递铺镇禹山坞村等生态农业示范村188个,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41.8%,全县农村主要行政村初步形成道路平整绿色化,农产品生产(加工)无害化,农户居住环境园林化,能源利用优质化,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资源化,农民生活小康化等六化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模式。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多部门统一协作是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顺利实施的保证。
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具有技术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团结协作的特点,为确保示范县各项工作指标的完成,县委、县府把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纳入政府行为,统一领导。成立了安吉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全县各部门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并确定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城建环保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由县府办、农业局等9个部门科(局)级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下设生态农业办公室,负责生态农业建设的日常工作。递铺、天荒坪、溪龙等试点乡镇分别发文成立了乡镇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农业的乡镇长任组长,上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措施。在技术服务上由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5个部门的农学、农村能源,营林、水土保持、环保、土肥等6个相关专业组成的县级生态农业技术指导小组,开展生态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完善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服务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全县生态农业工作的开展。
(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实施是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各地资源环境优势各有所不同,其经济技术水平也各有差异,既要考虑长远经济利益,又要兼顾农村经济承载能力。为此,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编制了《安吉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规划》,并由省农业厅、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评审,在专家组评审的基础上提交县人大审查。2000年8月安吉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查,决定批准《安吉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规划》,并报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由县人民政府发布并组织实施,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生态农业建设健康的进

行。
为了保障县级生态农业规划得到具体实施,县生态农业技术指导组根据我县山区、丘陵、平原三大生态功能区资源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经济条件较好、乡镇领导生态意识强的递铺、天荒坪、溪龙等3个示范乡镇作为全县生态农业试点乡镇,编制了乡镇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并通过县级生态农业技术指导组的论证,县、乡镇二级规划编制实施,从而形成了完整生态农业建设的网络体系。五年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全县生态农业试点户、示范村及农田生态工程占农田总面积8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示范县前35%上升到2003年达到45%以上,推广了一批生物工程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高效模式栽培技术等生态农业技术,并因地制宜,总结推广了10大生态农业工程,即:高效农田生态工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工程、种子种苗工程、地力培肥工程、农村能源—环境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农业标准化工程、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程、无规定动物疫区生态工程。确立了10大生态农业模式,即:猪—沼—竹(早园竹、果园)共建生态牧场、竹(林)—鸡养殖生态模式、农田稻虾种(养)轮作生态模式、安吉西北部浑泥港中上游林(竹)综合开发生态模式、丘陵山地林果牧高效种植生态模式、太阳光伏诱虫无公害茶叶基地生态模式,基地+农户+公司、贸工农一体化生态经济,稻鸭混养,能源—经济—环保共建生态村,监测+控制+服务等10种生态农业模式。以上10大工程和10种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既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又有很好的实效性,体现了规模与效益相结合、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农户的好评。
(三)多方筹措资金是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为确保生态农业建设顺利实施,我们多方筹措金,一是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县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二是利用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品牌招商引资,我县组织编写了《安吉县生态农业招商引资规划》,印发生态农业招商宣传资料及推荐项目。生态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到2003年已到位进入实施的招商项目52个,总实到外资3567.66万美元、内资15785万元人民币。总投资在200万美元以上的8家。三是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投资生态农业。据统计,我县工商企业投资生态农业企业有103家,项目投资总额6754万元,其中投资干鲜果、中药、花卉苗木、高山蔬菜、名优茶等种植业项目45个,投资总额2300万元,建立基地8700亩。投资名优水产、畜禽等养殖业项目11个,投资额480万元。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55个,投资额3100万元。投资农产品流通项目6个投资210万元。利用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品牌,吸引外资工商企业投资生态农业建设,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四是县财政投入必要的资金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和农户自筹资金推动了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五年来,全县投入生态农业建设经费累计达4.9亿元,其中农户自筹资金0.36亿元,超项目计划1.2亿元的308.3%
(四)广泛宣传发动,促进公共参与是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
一是利用农广校,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及短期技术培训班,开展生态技术骨干培训。五年来农广校毕业生111人次,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共59期,培训5705人次,举办技术骨干培训575期,培训30174人次。同时,邀请浙江大学、省农业厅等专家为全县分管农业的乡镇领导及农技人员举办生态农业专题知识讲座。二是通过成功承办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高级研讨会”,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三是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及编辑“农业简讯”、“生态农业动态”等宣传措施,普及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举办“走通黄浦江”、“生态建设百村行”等群众性活动,在全县形成“发展生态农业,我也出把力”的良好风尚。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生态农业建设,2003年9月3日,县人大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会议决定:每年的3月25日为安吉县“生态日”,安吉“生态日”的确定,为推动我县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四、今后发展方向
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全县广大农户认可,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生态人居名县、生态文化大县,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县发展战略,为今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下步主要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修改完善《安吉县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重点在稳定农业传统的经济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农业生态功能、农业社会功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三者共同协调发展。
(二)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巩固现有成果,扩大示范乡镇面积。从原有三个示范乡镇的基础上增加4个,到2010年全县60%乡镇达到生态农业

示范乡镇建设标准。
(三)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提高生态农业区域化布局水平,围绕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产品,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以笋、竹、茶叶、高山蔬菜、干鲜果为主的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带,以食草动物、花卉苗木、蚕桑、中药材为主的丘陵生态农业产业带,以设施蔬菜、名优水产、优质大米、速生杨为主的平原生态农业产业带,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主的城郊型生态农业产业带。
(四)深入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要在生态农业宏观政策规范标准、工程模式、嫁接技术、接口产业等方面不断研究探索,总结提高,把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以资源为优势以项目为抓手
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北麓,生物资源丰富,拥有竹林面积100万亩、名贵稀有白茶园3万多亩,是全国着名的“中国竹乡”、“中国白茶之乡”。
针对安吉农业产业特点和环境优势,县委县府在认真调研基础上,提出加快农业企业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着重培育安吉白茶、优质土鸡等产业,制定了安吉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安吉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和对策。在省厅支持下,我县先后启动实施了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县、全省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安吉白茶、高山蔬菜省级标准化推广、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吉优质土鸡养殖示范小区等一系列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实施带动,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使我县进入了农业经济生态化的全新发展时期。现回顾总结安吉近几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成效、基本做法和今后努力方向。
一、主要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我县在发展高效生态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发展壮大了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了白茶、畜禽、蔬菜、种子种苗四大主导产业,2004年安吉白茶面积达3万亩,产值2亿元,安吉白茶先后获得国家证明商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浙江省着名商标、名牌农产品、浙江省十大名茶,在国内外优质农产品评比中多次获得金奖,安吉白茶已成为全国茶叶类品质最优、效益最突出的品牌。蔬菜生产持续稳定增长,200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1.52万亩,总产量16.3万吨,总产值1.78亿元。其中利用高山气候差生产反季节高山蔬菜面积1.05万亩,产量4.2万吨,产值达6300万元,成为山区农民增收一条主要途径。畜牧业总产值逐年上升,品种结构优化,规模化养殖成主流。2004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1.8亿元,品种结构以禽为主,在家禽生产中,以竹林、果园等自然环境放养黄羽土鸡得到迅猛发展,放养土鸡比例已从2001年的5%上升到目前30%,预计2005年放养优质土鸡将达到200万羽。
打响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牌。着力打造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力度。截止2004年底,全县已有56个农产品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20.1万亩。50个农产品获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个农产品获国家有机茶认证,2个农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2002年我县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称号。同时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开发名牌产品。鼓励企业大户依托专业协会统一使用注册商标,避免打商标战。目前有9个农产品获得湖州市农业名牌称号,4个农产品获得浙江省农业名牌称号,2个农产品获浙江省着名商标称号,1个农产品获国家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农业品牌从最初的茶叶、笋加工品,逐步拓展到现在的特色花卉苗木、瓜果蔬菜、休闲观光等领域;安吉白茶、寿康鸡等一大批县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名声远扬,产品畅销国内市场。
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扶持发展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对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创汇多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给予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已培育壮大一批产品质量高、市场前景好、基础条件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到2004年底,全县全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566家,其中年产值500万以上的有122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7.2亿元。10家农业企业被列入市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家被列入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积极兴办和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各类农产品市场39个,摊位7100个,年成交金额13.5亿元,其中农产品专业市场14个。三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县政府专门出台扶持政策,安排农业专项资金

,扶持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协会的发展。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04年新增29个),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2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
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71%和73%,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全县空气质量山区农村始终保持为一级,城镇在二级以内。西苕溪干流水质从原来的Ⅴ类、劣Ⅴ类提高到目前的Ⅲ类以上,被国家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称号。建成生态示范村188个,受益人口达25万。2002年我县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生态农业的建设,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使安吉从25个欠发达县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推动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近年来,安吉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一大批上海、江苏、杭州等大中城市居民来安吉旅游,以“中国大竹海”、“竹博园”、“中南百草园”、“万亩白茶基地”等农业观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推动了全县旅游业迅猛发展。据统计2004年全县旅游人次达220万,旅游收入7.5亿元,门票收入2608万元。全县建立7个规范的农家乐服务中心,经营农户300家,床位4000余张,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从事旅游“三产”的农民近5万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三产,促进了农民增收。2004年农民从旅游业中收入达12500万元,人均增加经济收入350元。
二、基本做法
(一)坚持区域特色和发展优势产业相结合,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根据我县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将全县划分为三个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区域。一是西苕溪源头山区林特经生态农业区域(山区)。特色优势产品是笋竹、花卉和高山蔬菜。该区域的生态模式为竹(林)果茶加工复合模式。在搞好水土保持的前提下,进行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大力建设生态公益林,发展生态旅游。二是西苕溪中部丘陵粮经畜生态农业区域(丘陵)。特色优势产业是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及由此带动的粮、经、饲协调发展。该区域的生态模式为农、林、果、畜综合开发模式。三是西苕溪平原粮经渔生态农业区域(平原)。特色优势产业是白茶、蔬菜、苗木和特种水产。该区的生态模式为种养加复合型模式。推广粮经轮作、稻田养虾技术、名优茶机制加工技术。在三大功能区确定的同时,选择试点,进行一系列生态农业模式的试验示范,先后推广了猪—沼—果园、竹林鸡等10大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形成了具有各自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二)坚持环境保护与农业开发相结合,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工程。一是实施水土保持工程。近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25度以上坡度耕地已退耕还林比例达96%,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0%。二是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为了保持自然资源优势,全面开展封山育林和绿化造林活动,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使山更青、树更绿。三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制定和发布各类农业标准11个共27项,其中《安吉白茶系列标准》被列入省级推荐性标准。目前我县茶叶、笋竹、蔬菜、畜禽、粮油、干鲜果、花卉苗木、水产等农业产业都有可执行的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加大农业标准实施力度,在重点生产基地建立生产档案,在茶叶和蔬菜产品率先推行条型码标识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即在县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要农贸市场建立农残速测室,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速测点。完善了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四是大力实施绿色农产品工程。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
(三)坚持农业环境治理与现代技术应用相结合,推广先进的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一是推广先进的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实施病虫无害化治理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引进推广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大力提倡农业防治,推广太阳能光伏诱虫、频振式杀虫灯杀虫和防虫网防虫等物理防治技术,引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2001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农作物病虫无害化治理工程,2004年实施面积达20万亩,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农药用量从1999年每公顷3.2千克下降到目前的2.82千克,下降12%。二是推广先进实用的平衡施肥技术,实施地力培肥生态工程。近年来共实施地力培肥面积16万亩,达28万亩次,农田有机肥与无机肥投入之比从原来的每公顷1:2上升到1:1.6,实施化肥深施面积22万亩,化肥利用率提高8%,化肥施用量从每公顷300公斤下降到275公斤,下降8.3%。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1999年的3.2%上升到2003年的3.3%,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三是推广立体种养和轮作技术,实施高

效农田生态工程。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竹(茶)鸡立体种养,稻菜轮作、稻虾轮养等技术,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效率,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四是综合运用生态农业技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在运用平衡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无害化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吸附、过滤,水塘沉淀,微生物降价等生态原理,采用保护林地湿地自然生态资源、增建人工水塘、营造植被缓冲带等措施达到治理目标。如在报福深溪流域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工程,该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农田1460亩,经治理后其水质总氮、总磷、氨氮指标均下降75%以上,该工程不仅达到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目的,还增加了水产品、经济作物的产出,美化景观,提升了该区域的旅游价值,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五是推广先进实用的废物处理技术,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生态工程。积极调整农村能源利用结构,减少柴草燃烧,维护生态平衡。全县推广太阳热水器2.2万平方米,新建农村沼气净化污水处理池计1600立方米,2004年全县水能、太阳能、沼气能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占农村能源30%,户用省柴灶(制茶节能灶)普及率分别达100%和82%,有效地保护了山林资源。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处理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高家塘村、余村村、大溪村等示范村相继建立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沼气池,总容积1600立方米。
(四)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全方位发挥生态农业功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营销业产业链,形成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的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县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7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122家。通过订单等方式联结农户3.2万户,建立基地5.6万亩。二是积极组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营销队伍,目前我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个,农副产品市场39个,农产品营销人员1.2万人,直接受益农户5万户,受益人口15万人。三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建设为全县开发休闲观光型农业提供了无污染的安全保障和优美的环境条件,我县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生物资源,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形成了中国大竹海、竹博园、中南百草园等一批知名旅游品牌,茶叶、笋干、山核桃等农产品也变成了抢手的旅游产品。在农村开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型生态旅游活动,农村农户庭院从单一的居住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生态农业的发展使一些农民直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
(五)坚持项目带动和政策配套扶持相结合,推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投入资金多,一方面我们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近年来我县被列入省、国家部委农业示范项目多达10余项。另一方面我县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制订了《安吉县加快农业企业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2000万资金用于高效生态农业建设。通过省级项目实施,带动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户自筹资金投入,加快我县安吉白茶、畜禽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了农业标准化、“三新”技术、农村沼气等新技术推广运用,吸引本地工商企业和外商来投资生态农业。据统计,近几来我县工商企业投资生态农业企业有103家,项目投资总额19754万元。外商投资生态农业项目52个,总实到外资5567.66万美元、内资55785万元人民币。台湾顶新、养生堂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安吉。全县投入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经费累计达11.9亿元,其中农户自筹0.36亿元,推动了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今后努力方向:
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全县广大农户认可,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生态人居名县、生态文化大县,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县发展战略,为今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下步工作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修改完善《安吉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重点在稳定农业传统的经济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农业生态功能、农业社会功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三者共同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完善多元化投资渠道,制订优惠扶持政策,吸引的外商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来投资高效生态农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民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这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推进了市场化运作,优化了农业生产组织和农业产业结构,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我县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显着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
(二)加快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生态农业区域化布局水平,围绕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产品,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最终形成四个产业带,即以茶叶、高山蔬菜、干鲜果、竹林鸡为主的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带,以食草动物、花卉苗

木、蚕桑、中药材为主的丘陵生态农业产业带,以设施蔬菜、名优水产、优质大米为主的平原生态农业产业带,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主的城郊型生态农业产业带。
(三)大力创新农业科技投入和科研推广机制。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使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主动参与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深入开展科研和推广工作,要在高效生态农业规范标准、种养模式、嫁接技术、接口产业等方面不断研究探索,总结提高,把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浙江安吉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先进县
日前,农业部发文表彰了17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先进县、先进个人。我县被授予“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先进县”称号,县农业局王勇、季益龙两同志被授予“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农业部对我县五年来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我县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显着成果。1999年,安吉被列入第二批全国50个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县之一,通过5年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我县逐步形成了农业发达、农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生态农业新格局。在今年8月份在河北承德召开的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验收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安吉生态农业建设经验在全国都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一、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初见成效。着力培育笋竹、白茶、畜禽、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其中笋竹产值42亿,安吉白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产值7亿元,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700多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0个,年销售收入40多亿元,农产品出口值达9.1亿元。总结推广了“竹—鸡养殖”,“猪—沼—竹”,太阳能光伏诱虫等十项生态农业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二、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生态农业监督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制订农业地方标准15个,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0公顷。全县获省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7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1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2个。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完善了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三、以环境优美为特征的农业生态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全县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71%和73%,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90%,空气质量在Ⅰ、Ⅱ级以内,水质在Ⅲ类以上。四、以城乡协调发展为格局的农村经济体系初步显现。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竹制品和转椅两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0%和40%,农业观光旅游收入达5亿多元。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化水平达到39.5%,建成生态示范村173个,受益人口25万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
我市正在按照“农业经营主体法人化、种植业经营规模化、养殖业布局小区化、加工企业集聚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业功能多样化、农产品流通网络化”的总体思路,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全面建设现代农业。
高效生态农业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它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兼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特征,它既区别于高投入、高产出、高劳动生产率的石油农业,也区别于偏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目标的自然生态农业,符合浙江资源禀赋实际,也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所谓高效,就是要体现发展农业能够使农民致富的要求;所谓生态,就是要体现农业既能提供绿色安全农产品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采取统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和分户经营的“四统一分”的经营模式。
嘉善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一是积极开展无公害基地、绿色食品的认定工作。嘉善县紧紧围绕特色规模农业产业,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今年嘉善县共有12个农产品基地申报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已有11个农产品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认证,到目前为止,全县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1个,面积10万多亩,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产品18个。姚庄“锦雪”黄桃和丁栅“东泉”番茄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

”。获得国家级认证的绿色食品1个,生产基地面积近万亩。目前有“惠绿”蜜梨、“锦雪”蘑菇等产品正在申报国家绿色农产品认定。二是积极推广农村沼气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今年嘉善县把沼气开发利用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大力推进全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已建成沼气池近50只,已正常产气运行的有20多只,年内全县要完成沼气池建设150只以上,并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猪—沼—果”新型生态种养模式和沼气后道处理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三是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农作物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而且是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环保型农药,同时大力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加快全县土壤普查工作,建立了全县土壤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指导施肥,有效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和污染程度。在经济作物上,今年重点推广了杀虫灯诱杀害虫的物理化防治技术。在养殖业方面,推广应用以“药物控制、疫病防治和猪粪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养殖技术,全面提高畜产品和水产品的安全性。四是积极加大东移北扩工程和马家桥模式的推广力度。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上,努力抓住农业的优势,以设施农业发展为突破口,实施大棚生产东扩北移工程,在北片落实和建立设施农业示范点,引导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同时,今年在全面总结马家桥经验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县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现场会,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对各地设施农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面积的,对所购大棚钢管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把其作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新增长点来抓,进一步使其做大、做强、做精。
3.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中国生态农业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但这一体系基本是对以往技术的整合。目前,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创建和完善中国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必须建立在规范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宏观调控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控制与监测体系3大体系基础之上。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生态农业的环境监测体系目前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仍比较混乱,造成市场上各种产品鱼目混珠,生态农产品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中国应成立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以保护生态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同时,也要加快建立生态农业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各级农业的生态环境监测,确保生态农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加快中国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建设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由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3部分组成,中国虽已形成不少相关的技术体系,但绝大多数尚未标准化,极大地制约着中国生态农产品的国际化。中国应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使中国生态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有良好的接口,以促进中国生态农产品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高中国生态农业国际竞争力。

6.培育和健全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运作机制中国应从降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人手,发挥行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组织作用,建立收购、加工、销售网络,合理扩大企业经营规模、降低单位成本,通过优质的市场服务,增加消费者的质量信任感,以赢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可通过生态旅游等形式,开展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促进生态农产品的销售,从而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7.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因此中国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构建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连接以及各产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科学,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和规模化,逐步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高“构筑四大体系,建设生态农业”的目标镇海区确立的生态农业四大体系为园林绿化生态体系、水资源环境生态体系、多元农业生态体系和绿色农业生态体系。

"转正个人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