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年终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7

2012年新闻出版年终工作总结。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新一年的篇章即将翻开。我们需要从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写一份年终总结了。写好年终工作总结,可以清晰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一篇好的的年终工作总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2年新闻出版年终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篇2012年新闻出版年终工作总结,是工作总结之家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全省新闻出版工作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新闻出版方向,不断深化出版改革,加强社会监管,促进出版繁荣,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布置,从200x年4月开始,全省新闻出版行业深入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和优良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我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学习方式上,各地各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员学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省局集中举办了机关处级干部、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市州直管市新闻出版局长、新华书店经理、报刊社主要负责人的学习班,各市州也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多种形式的轮训,把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各地将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相结合,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出版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联系实际,对照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各地各单位认真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查找自身在坚持群众观点、推进先进文化等方面认识上存在的不足;对照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认真查找在新闻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对照党的出版方针政策,认真查找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联系作风实际,对照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要求,从、出版、发行、印制及经营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岗位,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员工等不同层面,认真查找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有损出版单位和出版工形象的问题,查找利用业务工作牟取本单位和个人不正当利益、群众意见大、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各新闻出版单位重点检查出版导向问题、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及其他违规出版、低俗之风等问题;新华书店系统重点检查摊派发行问题,研究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书刊印刷企业重点检查违规承印、印刷质量低劣等问题;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重点检查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各地各单位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清理,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全省新闻出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更加牢固,增强了坚持正确新闻出版方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促进了我省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出版繁荣

200x年全省共出版图书5436种,其中新出图书2951种,总印数21963.79万册,总印张1564772.58千印张。各出版社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紧扣时代主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出版繁荣。一是抓好重点出版物的出版工作。截至2004年底,我省已完成和正在出版中的“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76项,约占总量的92%。重点图书的出版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围绕工作大局,出版了一批服务中心工作的出版物。围绕“纪念*同志诞生100周年”,我省精心策划了一批纪念*同志的重点选题,其中有7种上报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出版社向*同志的家乡四川广安图书馆捐书1855种,8944册,总码洋157885.7元。报送“纪念建国55周年”重点选题12种,这些图书已相继出版,对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强服务“三农”图书的出版工作,我省出版单位共申报了《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养殖高招系列丛书》等36种服务“三农”图书专项选题,初步改变了我省目前“三农”图书品种偏少,结构不合理,选题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的现状。加强“未成年人读物”选题的出版和宣传工作,各出版社重点组织了一批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特点,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强的优秀选题。目前,已经出版了革命传统教育的《中华三伟人》、《红色风暴》丛书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省《向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图书目录》,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精心组织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评奖工作,组织出版社申报参评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共有11个出版社的35种图书参加了这次评奖。开展第二届湖北图书奖和湖北省“2003年最有影响的10本书”的评选工作。组织音像电子出版物评奖,我省共有21种参评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12种音像制品参评国家音像制品奖,7种电子出版物参评国家电子出版物奖。四是全省出版、印刷、发行部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2004年度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和印制工作,连续第21年实现了“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版体制改革,促进出版发展GZ85.cOm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出版改革的要求,结合我省出版业的实际,我省进行了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一是以组建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为标志,出版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关于组建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方案》,省委省政府以鄂文[200x]xx号下发了《关于同意成立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批复》,200x年10月12日,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次出版体制改革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出版产业发展规律,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以重塑既能够保证正确导向又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市场主体和现代市场体系为着力点,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改革的原则是政企(事)分开,局社分设,管办分离;目的是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后,省新闻出版局主要进行新闻出版业的宏观调控、社会监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主要从事出版业的经营,担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这次改革既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管,同时又有利于促进新闻出版业的繁荣,为我省出版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必将对我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二是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步伐。原局属各出版单位进一步完善全员聘用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完善适合产业发展特点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三是在进行出版改革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出版产业的发展。湖北出版产业科技园项目立项和土地征用工作进展顺利,已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征用土地800亩。充分利用贸易洽谈会的机会,全力招商引资。4月和6月,我局参加了第8届中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鄂港经济合作洽谈会。其中省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与香港美雅印刷公司签署了合资建设精品图书制作公司项目,引进港资共计2000万元人民币。积极筹备参加首届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获得组织奖、招商奖等三项奖励,新成立的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在博洽会上首次亮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博洽会期间,举办了湖北版权贸易成果展及洽谈会,展示了近十年来我省出版单位引进和输出的1000多种出版物,进行了版权贸易签约仪式。四是加强出版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了18名骨干到纽约大学出版中心接受培训,参加了法兰克福书展、美国BEA书展、开罗国际书展、澳大利亚书展和莫斯科国际书展等,在台湾举办了湖北图书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中国学会的委托,我省承办了第十一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学者与会,本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对于宣传湖北、促进我省出版界同国外及港、台出版界的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gz85.COm小编推荐

2010年新闻出版年终工作总结


2010年新闻出版年终工作总结 200x年,在省委、省政府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全省新闻出版工作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新闻出版方向,不断深化出版改革,加强社会监管,促进出版繁荣,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布置,从200x年4月开始,全省新闻出版行业深入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和优良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我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学习方式上,各地各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员学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省局集中举办了机关处级干部、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市州直管市新闻出版局长、新华书店经理、报刊社主要负责人的学习班,各市州也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多种形式的轮训,把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各地将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相结合,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出版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联系实际,对照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各地各单位认真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查找自身在坚持群众观点、推进先进文化等方面认识上存在的不足;对照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认真查找在新闻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对照党的出版方针政策,认真查找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联系作风实际,对照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要求,从、出版、发行、印制及经营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岗位,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员工等不同层面,认真查找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有损出版单位和出版工形象的问题,查找利用业务工作牟取本单位和个人不正当利益、群众意见大、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各新闻出版单位重点检查出版导向问题、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及其他违规出版、低俗之风等问题;新华书店系统重点检查摊派发行问题,研究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书刊印刷企业重点检查违规承印、印刷质量低劣等问题;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重点检查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各地各单位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清理,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全省新闻出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更加牢固,增强了坚持正确新闻出版方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促进了我省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出版繁荣

200x年全省共出版图书5436种,其中新出图书2951种,总印数21963.79万册,总印张1564772.58千印张。各出版社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紧扣时代主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出版繁荣。一是抓好重点出版物的出版工作。截至2004年底,我省已完成和正在出版中的“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76项,约占总量的92%。重点图书的出版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围绕工作大局,出版了一批服务中心工作的出版物。围绕“纪念*同志诞生100周年”,我省精心策划了一批纪念*同志的重点选题,其中有7种上报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出版社向*同志的家乡四川广安图书馆捐书1855种,8944册,总码洋157885.7元。报送“纪念建国55周年”重点选题12种,这些图书已相继出版,对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强服务“三农”图书的出版工作,我省出版单位共申报了《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养殖高招系列丛书》等36种服务“三农”图书专项选题,初步改变了我省目前“三农”图书品种偏少,结构不合理,选题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的现状。加强“未成年人读物”选题的出版和宣传工作,各出版社重点组织了一批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特点,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强的优秀选题。目前,已经出版了革命传统教育的《中华三伟人》、《红色风暴》丛书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省《向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图书目录》,为加强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精心组织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评奖工作,组织出版社申报参评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共有11个出版社的35种图书参加了这次评奖。开展第二届湖北图书奖和湖北省“2003年最有影响的10本书”的评选工作。组织音像电子出版物评奖,我省共有21种参评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12种音像制品参评国家音像制品奖,7种电子出版物参评国家电子出版物奖。四是全省出版、印刷、发行部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2004年度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和印制工作,连续第21年实现了“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版体制改革,促进出版发展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出版改革的要求,结合我省出版业的实际,我省进行了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一是以组建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为标志,出版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关于组建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方案》,省委省政府以鄂文[200x]xx号下发了《关于同意成立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批复》,200x年10月12日,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次出版体制改革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出版产业发展规律,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以重塑既能够保证正确导向又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市场主体和现代市场体系为着力点,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改革的原则是政企(事)分开,局社分设,管办分离;目的是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后,省新闻出版局主要进行新闻出版业的宏观调控、社会监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主要从事出版业的经营,担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这次改革既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管,同时又有利于促进新闻出版业的繁荣,为我省出版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必将对我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二是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步伐。原局属各出版单位进一步完善全员聘用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完善适合产业发展特点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三是在进行出版改革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出版产业的发展。湖北出版产业科技园项目立项和土地征用工作进展顺利,已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征用土地800亩。充分利用贸易洽谈会的机会,全力招商引资。4月和6月,我局参加了第8届中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鄂港经济合作洽谈会。其中省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与香港美雅印刷公司签署了合资建设精品图书制作公司项目,引进港资共计2000万元人民币。积极筹备参加首届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获得组织奖、招商奖等三项奖励,新成立的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在博洽会上首次亮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博洽会期间,举办了湖北版权贸易成果展及洽谈会,展示了近十年来我省出版单位引进和输出的1000多种出版物,进行了版权贸易签约仪式。四是加强出版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了18名骨干到纽约大学出版中心接受培训,参加了法兰克福书展、美国BEA书展、开罗国际书展、澳大利亚书展和莫斯科国际书展等,在台湾举办了湖北图书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中国学会的委托,我省承办了第十一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学者与会,本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对于宣传湖北、促进我省出版界同国外及港、台出版界的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新闻出版局部门年终工作总结


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是谈存在问题,都不需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如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一年来,全市文广新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力拼搏,改革创新,努力推动文广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市文广新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入开展“新时代新风采”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文艺巡演泉州专场等一系列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潮。

(一)服务中心工作和文化外交大局有新作为。一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取得阶段性成果。16个遗产点保护修缮及552项环境整治任务全面完成,监测档案系统基本建成,顺利接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ECOMOS)专家吉米·格林先生的现场考察评估,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和国际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二是高质量完成2017金砖国家会晤治国理政研讨会《刺桐情韵》非遗专场演出、欢迎晚宴伴演及闽南文化参观点展示工作,得到中宣部“意想不到的成功”的较高评价。三是成功承办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向大海》,第十二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第五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中国—中东欧演出季泉州分场、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古城文艺快闪、海外分场等7个核心项目(9个核心项目我局为主承担7个),顺利完成近千名海内外嘉宾、演艺人员的接待保障工作,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得到文化部雒树刚部长、洪捷序副省长及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好评,让全市广大市民群众领略海丝艺术盛宴,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四是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讲好泉州新故事。先后组织策划25个团组471人次“走出去”前往新加坡、韩国、菲律宾、香港、台湾等1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同时,积极“请进来”邀请46个外国文化团组610人次莅临泉州文化交流;泉州市高甲戏剧团赴新加坡参加文化部“春城洋溢华夏情”活动,泉州海交馆先后赴日本长崎、斯里兰卡举办海丝文物展览,作为纪念福建与长崎友好缔结周年庆以及中国——斯里兰卡建交60周年纪念重要活动;与泰国BTU合作开设《丝路·泉州》栏目,今年来已传送节目53期,累计传送节目104期。

(二)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推陈出新。用好戏曲扶持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戏曲创作。先后创排红色革命题材现代高甲戏《星光》、现代题材高甲戏《父母心》以及木偶戏《施公断案》等3个剧目,抢救复排梨园戏《苏英》《朱买臣》《刘文龙》《陈三》《朱文太平钱》《吕蒙正》,高甲戏《女巡按》《薛刚反唐》,木偶戏《水漫金山》《火焰山》《玉杯记》,歌舞《古厝娶亲》等20多个剧(节)目。南音《凤求凰》入选“2017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木偶戏《赵氏孤儿》入选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演出剧目,《施公断案》获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优秀表演奖和编剧奖;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木偶戏《花好月圆》、南音《公主别》等4个剧(节)目入展,占全省入选数一半;组织参加省第十三届水仙花戏剧大赛,分别摘获金奖、银奖、铜奖;组织参加省第九届中青年演出比赛,获得2金、5银和12铜的好成绩。组织开展各类广电节目评优推荐活动,一批优秀广电节目获全国、省级扶持奖励,永春《师徒》入围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澳门国际电影节,皇品文化作品《廖俊波》《送爱回家》、西窗文化作品《憨爸》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奖励;泉州广播电视台《周末视点》栏目、惠安县广播电视台《你好宝贝》栏目、晋江市广播电视台《晋江财经报道》栏目获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表彰奖励。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参加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初评;顺利通过文化部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工程,全市9个县(市、区)(鲤城、丰泽、洛江、泉港、石狮、晋江、南安、永春、德化)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百姓书房”47家,晋江实施“文化空间共享计划”推动文化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泉州市少儿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泉州歌舞剧院、泉州市非遗展示馆加快推进;高效完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改造提升和公益性文艺演出2项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新一批改造提升24个示范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铺开公益性文艺演出1000多场。按时完成全市8个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任务,为广大市民群众免费提供16套数字电视节目;完成10个县(市、区)广播电视“村村响”节目提升工程;投入资金337万元,完成农村电影放映24815场,超额完成任务;持续开展“书香泉州”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市、县两级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近万场,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鲤城、丰泽、泉港、石狮、晋江、南安、安溪、德化都举办了一系列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永春县广电局获评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新收获。主动融入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4月份成功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创意与遗产研习班;持续抓好21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建设,13个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推荐项目名录,公布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1人,成功举办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大力实施闽南文化出版工程,编辑出版《泉州——海丝起点多元文都》《泉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图览》和《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录》等多部非遗文化丛书。深入宣传实施《泉州海丝史迹保护条例》;组织开展安溪文庙、南安中宪第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抢救性加固、安防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向国家、省争取专项补助资金3750万元,市级配套投入1000多万元,做好南安林氏民居、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安溪清水岩等13处国保单位、21项文物本体修缮、安防、消防、防雷工作等;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获评201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五)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和印刷产业两个转型升级路线图;全市印刷业工业总产值190多亿,约占全省32%;泉州功夫动漫、顺美集团获得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泉州领SHOW天地、惠安雕艺文创园、晋江洪山文创园获评福建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泉州分院进入实质性运作,晋江、石狮2大印刷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29家,产生积极效应;成功发行“海丝”金融卡,迈出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精心组织69家企业参展第十届厦门文博会,成功签约15个项目总金额54.4亿元,征集28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总投资近60亿元,连续5年荣获优秀组织奖;联合举办2017年泉州市文创企业高级人才上海研修班,全市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龙头文创企业共30人参加培训研修;全市版权作品登记突破3.5万件,占全省一半,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顺美集团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广播影视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皇品文化、功夫动漫、金马传媒被评为省十佳影视创作机构;全市新增影院16家、影厅92个,座位12561个,票房总收入达3.46亿元,约占全省18%。

(六)文广新行业管理更加规范完善。圆满完成厦门金砖会议和党的十九大重要保障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保障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荣获2016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有功集体三等奖,连续5年获此类殊荣;市版权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德化县版权局荣获国家版权局2016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7个文化市场执法案件分别摘获文化部、全省文化市场重大案件;2件案卷获年度全省广电新闻出版执法表彰。加强和改进“放、管、服”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共受理行政审批件109件,承诺件101件,即办8件,办结106件,3件在办,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97%。继续实施“文化名家”工程,1人获评文化部专家,1人获国务院津贴,4人获得市文化名家称号,38人被确认为市高层次人才,一批个人获得部省级表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海丝文化人才骨干培训,开展职称评审工作,260人通过我局主管系列职称评审;成功举办全市广播影视岗位大练兵活动,1人获市“五一”劳动奖章,4人获评全市“技术能手”。

(七)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一年来,市文广新局党组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突出“五抓五看”,在强化“两个责任”上抓“细”抓“小”,在廉政教育上见“常”见“长”,在管理监督上从“严”从“实”,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推动理论武装工作持续深化;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市直文广新系统“创优、增效、挺纪、倡廉——我为文化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在全系统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广实施党支部“5433”工作法,深化机关党建“1263”工作机制建设,持续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不断拓展党建工作作为空间,2017年系统9个党支部荣获“先进五好党支部”称号,基层党组织五好支部达标率100%;市直文广新系统荣获泉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的荣誉称号,局机关以高分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评验收,执法支队等8家直属单位获评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系统内多个单位荣获“先进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青少年维权岗”等各类荣誉称号。全市各级文广新部门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阵地更加巩固。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年终工作总结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年终工作总结

2015年,我局在大力发展旅游“一号产业”新形势下,以建设“公共文化标准化建设”为龙头,全力助推文化、旅游互融发展,走文化“惠民、乐民、富民”之路。

2015年,共完成送戏下乡161场,送电影2500场、送书15209册、送培训178场、公益性展览讲座188场、展演非遗节目近30场、文化走亲16场次、大型文化活动20场次;新增文化志愿者120人,培训文艺骨干2000人次;**民间艺术首次走出国门赴法参加瓦龙国际民间艺术节展演;文化馆破格创建国家二级馆,创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个;首推影视文化外景拍摄基地10个,引进影视制作企业20家,在磐拍摄影视作品12部;在各大报刊媒体刊发文化工作信息600多篇次。

一.以文化惠民为重点,精心开展各类群众活动

1.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倾力打造“昌文文化”品牌,全力满足城乡百姓的文化需求。一是开展“第二届百姓(农民)艺术节”。精心组织了排舞大赛、民间绝技绝活展演、原创歌曲演唱大赛、百姓戏迷(婺剧)大赛、农民文艺会演、中青年器乐大赛、摄影比赛等7大内容的第二届百姓(农民)艺术节活动,该项活动历时8个多月,参赛人数达600人,参演群众4000多人,创作节目及作品900多件,惠及城乡百姓20万人。二是开展“读书三百活动”。历时6个月,圆满完成了“百家书屋阅读征文比赛、百家书屋阅读摄影比赛、百幅书屋阅读图片巡展”等三大读书活动。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收到“百家书屋阅读征文比赛”参赛文章400篇,评选出优秀作品160多件,并在省级竞赛中获得喜人成绩;通过组织县域内摄影爱好者走访了19个乡镇120个村,拍摄农家阅读姿态照片500多幅,评选出优秀作品100幅,并将各类优秀作品制成展板50块,赴县城社区、乡镇村进行巡展。三是服务中心做文化。围绕“杜鹃花节、油菜花节、茶文化节、祭孔大典、第九届药交会开幕式暖场演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合唱比赛、孔氏家庙弟子规培训”等县中心工作,积极谋划、创作文艺活动,主动作为。通过经费补助、业务指导等形式,鼓励、指导全县19个乡镇的村落开展村级春晚、庆祝元宵、传统庙会、重阳节等群文活动。

2.非遗展演一鸣惊人。挖掘整合12个非遗精品节目首次走出国门,实现非遗融入世界,打亮“中国·**非遗文化品牌”。一是全球化共享打响**文化品牌。邀请省级非遗专家精心策划提升我县特色民俗民间艺术节目,在节目原素材的基础上,从音乐、表演、服装、道具等方面都进行了挖掘、创新和提升。经过数月闭关排演和近20场次的展演预热,打造成一台成熟、精湛的精品非遗节目于6月份走出国门,参加第三十二届法国瓦龙国际民间艺术节的演出,获组委会唯一奖项“最佳演出奖”,并进行了唯一一个国家主题日的展演,此次文化交流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二是江浙沪展演享誉长三角。组织参加了2015年上海茶文化节开幕式及闭幕式展演、金华市非遗年货展、金华市西市街民俗文化节文艺展演、金华电视台非遗专题采访,并赴多地进行了非遗文化走亲,通过多种平台,将**传统文化响彻长三角。三是“非遗三进”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磐指示”。2015年6月13日,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了我县“国保”单位玉山古茶场。对我县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作出了“保护好,在保护中利用好,在开发中继续弘扬”的指示。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磐指示精神,该局结合“非遗百村行”,开展“非遗三进”活动(即进校园、进景区、进文化礼堂)10场。通过文艺演出、图片展、下基层辅导培训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助推我县休闲养生旅游“一号产业”的发展。

3.文化配送有板有眼。全力推进以送戏、送图书、送讲座、送电影、送培训、送展览为抓手的“文化六送”活动,创新编排文艺节目。一是文化服务有序开展。全年共完成送戏下乡161场,送电影2500场、送书15209册、送培训178场、公益性展览讲座188场、展演非遗节目近30场、文化走亲16场次、大型文化活动20场次,让文化成果真正实现百姓共享。二是文艺创作持续升温。完成歌曲《爱你的理由》、《朋友,你还好吗?》创作,完成舞蹈《药香四海》、《小城雨巷》、《新居》、《华尔兹·梦幻小姐》、《龙娃娃》、《燃烧的脚步》、《铜钿鞭》、《周音传韵》、《采茶舞曲》、《又想你了》,以及民俗《**金龙》、《婚嫁民俗表演》、《乡村运动会》的编排创作,同时,结合社会主题,以抗战胜利70周年为题材的曲艺道情《祭》、小品《碑》均已完成创作。截至目前,共创作节目及作品900多件。三是文化特色辅导扎实推进。以深泽墅安希望小学为基点,培养“铜钿鞭”、“乌龟端茶”小传承人、“民乐”教师传承人,并安排羊荣地老师指导师生《乌龟端茶》、陈茶花老师指导《铜钿鞭》,戏曲老师陈元喜指导教师演奏《花头台》等节目的展演。以仁川初中、仁川小学为基点,对冷水小学《花头台》、盘峰乡《花头台》、婺剧促进会的《姐妹易嫁》、《龙凤面》等节目进行专项辅导,进一步传承道情文化。

二.以均等化建设为目标,全面推动文化阵地建设

1.抓文化基础设施。一是抓“两馆”提升。图书馆完成了多功能厅装修工程与尖山图书分馆图书外借部、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建设,为群众创设了良好的讲座、培训、阅读环境。文化馆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文化馆破格创建国家二级馆,现已经过省级考核,已报文化部审定。筹划建设了昌文展览馆高照马展示馆与昌文艺术培训中心,目前昌文展览馆已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并进行免费开放6次,展出作品400余幅。二是抓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创建提升。根据各村文化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安排100多万专项经费,开展了15个村文化礼堂及10个省市文化示范村提升,创建17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文化站调查后申报,依据先买后补的原则,各提升村购置了电视机、照相机、电脑、灯光、音响、幕布、点歌系统、乐器等文化器材,进一步充实了文化基础设施。三是积极创建省、市示范村。根据“农村文化,示范引领”的思路,积极开展省、市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2015年,共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方前后朱村),创建市级文化示范村3个(新渥麻车下、尚湖栗树山、胡宅横路)。并根据省文化厅要求,对原有的5个省级文化示范村开展了复评工作。

2.抓文化惠民工程。一是构建服务惠民体系。根据浙江省文化厅转发的《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提出重点提升项目,制定了《**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二是打造文化对外窗口。全力打造**文化网和“**影视”公众微信号。新建了**文化网,开设文化动态、公共文化、文化遗产、文化市场、影视文化、文化大事记、你点我送、昌文大舞台等8个栏目,展示**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方便了公众了解**文化的发展,为**文化工作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影视”公众微信号已正常对外宣传。

3.抓文化人才建设。一是团队建设红红火火。实施特色文艺团队申报工程,共收到城区及各乡镇申报的综艺、婺剧、越剧、舞蹈、音乐、器乐等团队20支。同时,通过网上学习与网下交流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对舞蹈队、声乐队、老年合唱队、曲艺队等4种类型团队实施人才提升工程。并新组建了以各类民间艺人为主体的**民间艺术团,通过省级艺术专家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封闭式的训练,走亲式的展演,进一步提升民间艺人的传统文化技艺。二是骨干提升有声有色。开展骨干排舞培训,如公益性排舞培训,声乐培训、器乐培训、文艺创作会议、民间艺术提升讲座、摄影培训等,受培训文艺骨干达2000人次。三是文化志愿队伍日益壮大。新增文化志愿者120人,累计达到154人。制定文化志愿者服务规章制度,开展“你点我送”菜单服务,全年送培训80多次,辅导3500多人次。以经费补助的形式对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给予关心和支持,今年提供村队补助

43个。积极选送业余文艺骨干参加专业院校培训,选送文化礼堂管理员和民营剧团演职员等到专业院校培训55人次。

三.以文物保护为重点,大力加强文保力度

1.三牌助力一号产业。一是合力推进玉山古茶场陈展工程。玉山古茶场是国保单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高。积极邀请各级领导专家实地指导陈展工作,确定了“以恢复宋代古茶场茶叶交易场景”的陈展主旨,多次邀请专家及相关部门开展工程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集中大量的人力、精力完成了工程设计方案的评标和深化设计。二是全力落实榉溪孔氏家庙东边三合院陈展工作。围绕我县我县南线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支点。该局迎难而上,通过10余次的沟通,全力落实孔氏家庙东边三合院陈展工程,完成了多媒体制作及图片展示等内容。三是大力开展榉溪孔若钧墓修复工程。该工程总投资70多万,由榉溪村委会实施,于9月28日祭孔大典前完成墓主体修复。计划12月完成全部工程。四是着力做好**茶文化博物馆开放工作。为加强对茶博馆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核定茶博馆事业编及正常运行经费。据不完全统计,茶博馆今年共接待约15万人次。

2.三措抓文保基础。一是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根据《**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开展文物数据的登录工作。据统计,我县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4家,可移动文物468件/套。二是加强各级文保单位(点)的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保卫巡查,积极开展春节、元宵节、台风天气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文物安全检查工作,累计检查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家次。启动国保单位安防工程方案编制工作,现已基本完成工程设计方案初稿。三是开展古建筑修缮指导工作。积极参与秀美乡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古建筑修缮工作,为尚湖岭干花厅、方前施氏宗祠、双溪梓誉民居、新渥杨氏宗祠、尖山张氏宗祠、双峰大皿古民居等古建筑的修缮提供技术指导。

四.以科学执法为宗旨,有序繁荣文化市场

1.四招规范市场监管。一是定“四章”促规范。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预案、网吧及娱乐场所蹲点监管制度、隐患排查、检查通报制度,确保各项监管有章可循。二是行“四查”促规范。开展元旦安全巡查、影剧院安全整治、春节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安全隐患复查和再排查工作。下发了《关于安全生产及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了8项重大安全隐患和24项一般安全隐患,重点跟踪监督影剧院、5处文保单位(点)等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三是施“四整”促规范。开展县开学和两会期间文化市场检查整治、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联合开展网吧歌舞厅突击检查、“三考”护考行动,共打违26家次,其中出版物经营场所4家次,取缔无证流动书摊3家次,淘宝网出版物经营店2家次,无证打字复印店1家次,无证电子游戏室1家次,文保单位(点)拆违4家次,发文物安全整改通知书2家次,网吧净网先锋未启动3家次,非法演出2家次,擅自从事娱乐场所4家次。四是虚实结合促规范。以年检、换证为契机,全面完成年检和换证工作,其中印刷企业年检21家,出版物经营单位年检43家,参检率100%,通过率100%;完成网吧、娱乐场所、文艺表演团体延续换证43家,清理注销13家。同时做到年检、换证1户,登记1户,整理归档1户。

2.三招提速审批服务。一是依法批、优服务。补录相关信息,完善政务服务网建设;把10项日常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从前置审批调整为后置审批;完善“一门受理,统筹协调、规范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方式;实行“一事一卷、一户一档”。二是创方法、强指导。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加班加点,确保审批服务优质高效。三是强化服务、提速增效。实现审批职能向审批科集中,审批权限到位、审批事项到位的“一集中两到位”。经统计,印刷企业年检21家,出版物经营单位年检43家,参检率100%,通过率100%;完成网吧、娱乐场所、文艺表演团体延续换证43家,清理注销13家。同时做到年检、换证1户,登记1户,整理归档1户。实现我县文化市场有序繁荣发展。

五.强招商、抓对接,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

3.三招服务影视文化产业。一是抓影视外景基地和影视文化创意园建设。积极实施“影视文化创意园”项目,率先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打造“**影视拍摄外景基地”,积极对接横店集团,将影视拍摄外景基地纳入横店影视拍摄推荐名录。启动石头村影视拍摄基地建设,全年共有横店影管中心的5个批次35人次来石头村指导影视拍摄基地提供服务。二是兑现影视企业奖励扶持政策及制定实施细则。组织影视企业开展2014年度奖励兑现申报。制定了影视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三是服务影视文化企业。今年共引进14家影视制作公司。全程服务《母爱笔记》、《时光守猎人》等拍摄。制作《**光影》影视宣传画册,为影视企业、横店影视提供宣传服务。组织3家文化企业赴义乌文交会进行7个展位的展示与评比,恒佳画材有限公司获得省级“工艺美术展示奖”,金茂富士工艺品有限公司获得市级“工艺美术奖”。

五.以谋事干事为宗旨,全力做好中心工作

1.“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亮点纷呈。一是创新机制促实效。第一时间制定《县文广新局关于开展“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与相关的责任督查机制,通过倒排时间、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文化工作,有人分管、专人做事、有责可追。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专题学习、落实“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精神10余次,推行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创新实施责任“三层挂钩”制度(局一把手与班子签、班子与分管科室签、科室成员承诺),通过项项明确目标、条条限定期限、层层签订责任书、级级落实文化责任。二是扎实开展显成效。组织各类案例集中学习4场次,领导上党课1次,梳理重编制度10多项,并对作风建设、财务管理、考勤制度、责任督查等15项内容架上了“制度钢牙”。设置局“从严管理落实年”知识测试卷1张,组织县、局专题知识测试2次,优秀率达100%,满分率达93.33%。开展“四问大讨论”8场次,其中开展科室讨论4场次,收集《县文广新局四问大讨论?自问单》19张。在“四个知晓”专项活动中,开展谈心谈话78次,谈话率达100%,解决干部问题4个。在“四进四助”活动中,共走访党员、群众92名,收集意见和建设50多条次,化解矛盾10多起。

2.“摘帽快跑”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效显著。一是真学深学悟“文化发展”。制定了《县文广新局“摘帽快跑”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层层召开动员部署会共计5场次。二是真抓实抓促“文化提升”。实施难题梳理“月报制”,截止日前已收集、解决难题近20个,解决率达100%。创新性地设置《“四查四问”自醒单》,收集自醒单22张,开展“四查四问”讨论会3场次。重新梳理2015年度文化工作思路、重点、举措,开展“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调研。邀请了县领导参加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实行“分管领导指导调研制”,对下属单位的25名干部职工进行学习指导,组织撰写理论体会文章26篇次,征集“金点子”12个。三是真干真查保“文化出彩”。 梳理推进重点项目内容: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抓住“科防”重心;影视文化产业办公室做好影视宣传,为影视企业做好文化服务;文物办盯紧“两个提升工程”;图书馆全面开启“图书三百”等文化活动;电影公司在免费开放的同时,用活场馆,服务百姓……成立“行动督查组”,对文化系统的“摘帽快跑”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公示16次。

3.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扎实有效。一是以组织保障促创建。成立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卫生督查长效管理制度,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构建完善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机制,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覆盖全系统的组织领导体系。召开专题创卫复审工作会议10余次,组织集中卫生清洁6次,督查24次,卫生通报24次。二是着以务实作为促创建。结合第2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制定方案、动员部署,运用手机短信、微信、电子屏幕等新媒体全面宣传,并开展“定时、定点、定员”的卫生清洁行动。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进行了4次不定期卫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了口头反馈与书面公示。三是以担当意识促创建。第一时间分解任务到各科室和局属单位,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做到每项内容有人做、每个人有事做。并将国家级卫生县城复审资料制作成幻灯片,通过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分发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循环宣传,以提升群众文明意识,提高文化服务满意度。针对网吧、KTV等经营场所存在吸烟及卫生状况不佳等问题,采取了重点整治、蹲点监管、责令关门整改等有效措施,并将整治进展情况进行“半月报”。

出版年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出版年终工作总结精选,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一、加快角色转换,确定工作思路2002年是我到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工作的第一个年头。由于自己长期从事组织和党务工作,对文化新闻出版业务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再加上生性喜静,行为沉稳,与文化工作这一行当的特点很不适应,心理上有很大压力。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新的工作,我首先下气力对文化领域的知识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同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我感当前,从全国到我市文化工作适逢一个好的发展良机,尤其是我市从“八五”期间到“九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先后修建、创办了下艺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和几个较大的市区广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五”期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地方财力的逐年增长,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也将逐年加大,文化事业将形成一个很好的发展态势。但用发展的视角审视全市文化工作的现状,要实现文化繁荣的战略目标,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矛盾,与先进地区相比,突出表现为三个滞后,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滞后,尤其是乡镇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偏少,档次偏低。二是文化队伍建设滞后,门类短缺,青黄不接。三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过度零散,难成规模。造成落后的原因,既有晋城建市时间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时间的问题,也有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反映;既有体制转轨,结构调整不到位的症结,也有政策不得力的问题。因而,应当树立没有发展就没有希望的意识,应当荡涤保守僵化的思维模式,应当确立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应当抱定在建设一流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有所作为的决心,促使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蓬勃之势。
我把个人在学习、调研中所形成的思考多次反复地在领导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中讲述,使大家增强自信心,充满希望。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一争两转五突破”的工作目标,结合贯彻全省文化工作、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了2002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文化体制创新为动力,活跃城乡文化,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抓住机遇,知难而上,“四事并举”(专业文化、群众文化、文化市场、文化产业),二次创业,使全市文化新闻出版事业取得一定发展。
二、整合全市专业文艺队伍,专业文化取得突破在谋求和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必须借势而起,拓展专业文艺队伍的发展空间,提高整体实力,以利更好的经营城市,经营文化,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需求。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我深知任重道远。为了打开专业文化发展的新局面,我和班子成员采取措施,统筹考虑,多方面着手,积极努力。
一是上党戏剧院演出一团和二团合并重组,组建成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除团领导由上级任命外,所有演职人员全部竞争上岗。组团以来,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演出任务。重组期间,还整理改编了传统戏《柴夫人》,并且由山西电视台完成了录音录像。7月4日在晋城影剧院举行的老、中、青三代演员联文章袂演出中,充分展示了上党梆子剧团的强势阵容和精湛的表演艺术。
二是组建市歌舞团、少儿艺术团,并走上舞台。根据我局建议,市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同意成立市歌舞团和少儿艺术团。6月份,市歌舞团完成了对本省和河北、河南、山东、北京等地市级歌舞团、艺术院校的考察和人员初选工作。经过初试、复试,初步完成了歌舞团人员招收工作。7月份,市少儿艺术团完成了对太原;大同、北京宣武区少年宫、少儿艺术团和少儿培训部门的考察工作。进行了应聘教师专业技能测试和招收演员、演奏员专业技能测试,形成两团的初步阵容。
新成立的歌舞团、少儿艺术团为凤西广场落成典礼、全省三年实施饮水解困工程总结表彰晋城现场会准备了两台精彩的文艺晚会,市歌舞团还到临汾曲沃县为全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演出、为下人大会议、全国法制宣传日、泽州县工会现场会演出,受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我和全局同志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来指导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1、举办“三小”调演活动。为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我局和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白云商贸有限公司联合共同主办了“白云杯”小戏、小品调演。评选出的部分优秀节目代表我市参加了全省“小戏、小品、小剧种”调演,共获各类奖项24个。
2、组织全市民间、农民歌手大赛,参加全省“民间、农民歌手大赛”。7月份,我局与市广电局、晋城煤运分公司联合主办了“煤运杯”全市民间歌手大赛,经过县(市、区)、市直基层单位初赛选拔出60余名歌手参加市里的复赛,20名选手进入了决赛,并代表我市参加了全省“民间、农民歌手大赛”。这20名
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其中两名选手获得“山西省十佳民间歌手”称号;“农民歌手大赛”选送4名歌手参加,也是全部获奖。其中,一名歌手获“山西省优秀农民歌手”称号。
3、群众艺术馆创作一批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在庆祝建党81周年之际,市直机关工委牵头主办的市直机关第三次文艺汇演,市群众艺术馆的2个小品《秋叶》《互助》,代表我局参加了此次活动,小品《秋叶》在推荐参加了组台文艺晚会中还荣获“演出一等奖”。
4、市博物馆落成并开馆剪彩。博物馆是我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公益性建筑,该项目于200土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于2002年12月28落成。总投资3000多万元,占地24.8亩,建筑面积9868平方米。它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不仅展示了我市博大精深的悠久历史,而且体现了我市古代人文荟萃,古建筑与石刻艺术的精湛,并从中提示出我市辉煌灿烂的明天。开馆之后,我们举办了晋城书画展、晋城.运城书法联展、馆藏文物展、文物精华图片展,特邀天津自然博物馆开展了人体健康奥秘展、海洋珍稀动物展,供广大市民观赏。可以说,博物馆的建成弥补了我市文化硬件设施的不足,对活跃群众精神生活,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创建一流文明城市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5、上党梆子剧团和书画院顺利南迁。在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选定地址,将上党梆子剧团迁至太行日报社旧址。上党书画院迁至市博物馆办公,为两个单位的文艺工作者发挥作用创造便利,结束了建市17年来文化系统仍是两地办公的历史。
四、对我市文化市场进行专项整顿、规范2002年,我把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放在重要位置,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的专项治理整顿领导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以网吧、电子游戏、音像为重点,通过堵源与截流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集中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市文化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有效地净化了我市的文化市场。
1、网吧初步走向规范化经营道路。针对我市网吧登记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不合格、浏览黄色网站现象屡禁不止、超时营业等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斗争。对距离中小学校不足200米的网吧下达了限期搬迁通知书11份;处罚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浏览黄色网页的网吧4家;配合消防部门为市区90余家“网吧”及时配备消火栓、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对存在固定封闭门窗栅栏已限期作了拆除,对在地下室及商住楼(院)内的“网吧”下达了限期搬迁通知书,并于6月底已全部搬迁;配合市公安局开展了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及时清除了有害信息142条。同时,不断推进网吧法制化进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年共举办培训班3次,参加人员达1000余人次;经验收、重新审核登记,网吧总量由原来的90余家缩减到现在的63家;与网吧业主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筹备成立了晋城市网吧协会。
2、理顺音像市场管理体制,加大查处违法音像制品的力度。
根据省有关部门的意见,我局与广播电视局就音像制品管理职能交接问题于5月13日完成。接过管理职能后,我们首先组织对全市音像制品经营单位进行了摸底清查,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音像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市场监管,积极组织协调,于5月底理顺了所辖县(市)音像市场的管理职能。其次,积极开展调研,现已制定出全市音像市场的初步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是:发展大型超市土家;有计划地发展中型超市和小型超市30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鼓励经营正版音像制品的公司兼并零售、出租音像店,发展直营连锁或特许连锁,并逐步向全市覆盖。对其它音像制品集中经营场所和出租单位实行萎缩性管理,确保音像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与此同时,加大了违法音像制品的查处力度。仅2002年11月6日至14日,在全市开展打击违法音像制品“金风行动”以来,对新市街、南大街、市运车站等重点街区和场所的清查中就累计查缴盗版音像制品10000余盘。还筹备成立了市音像协会。
五、为文化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前提。为此我们从多方面着手,积极为文化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根据全国、全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的要求,我们狠抓了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创建先进文化乡镇、特色文化村为载体,总结了泽州县下村镇狠抓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经验,典型引路,鼓励创建、恢复乡镇文化中心,创建村级文化大院、农民书屋、农民乐队等,使全市60%的乡镇有文化活动中心,70%左右的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
2、积极培育图书市场,健全图书发行功能。为开发图书市场,充分挖掘潜力,我们制定了2005年前图书市场发展规划:一是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规模较大、品味较高且具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图书发行点和国内连锁店。一般性的书店要向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在图书发行的形式上向俱乐部、阅览、租赁、社区服务和农村发行的方向发展,力争发展1个二级批发,5个读者俱乐部,40个社区阅览室,新增30个街头书报亭,在5县13个乡镇新增30个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建成区域性城市,县城、乡(镇)图书发行体系,健全图书发行功能。三是在图书发行服务上,向规范型、服务型和品牌型方向发展,变销售为服务,文明经营,建立行业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地方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提高知名度。根据规划,2002年,我们与市新华书店、市邮政局联合,新建了凤展购物中心400M2图书超市、南大街200M2邮政图书超市、白云超市400M2华拓图书超市,新增20个报刊零售亭,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使城市的文化品位得到了提升,并协助新华书店成功举办了晋城市第二届书市,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狠抓“扫黄打非”,创造有序发展环境。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为使文化市场干净,杜绝不和谐音符,我们重点抓了几件事。一是集中全市的报、期刊、内部资料的主编,就做好迎接十六大召开的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组织印刷企业的厂长、经理认真学习了《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不定时地对印刷企业进行抽查,不放过任何环节,仅十六大前和十六大期间就对印刷厂检查土0余次,查获非法印制的内部资料12起,并依照有关规定对违规的印刷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作了调离岗位和罚款处罚。做到了没有一份有问题的印刷品从我们的印刷厂流向社会。三是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针对流动书摊兜售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猖獗的情况,我们配合市政府整顿市容取消占道经营的行动,对市区街道的流动书摊进行了集中整治,共出动检查人员2000余人次,清理不法图书摊贩30余个,查获政治性非法出版物800余册,盗版图书3000余册,封建迷信、淫秽出版物400余册。
六、加强机关建设,搞好机关管理我到任时间不长,市委、市政府就确定了市直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的部署,按照要求,我协同新老班子成员一道对机关科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工勤人员实行双向选择,积极稳妥地完成了局机关机构改革的任务。我们还于2002年3月调整充实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组,对局机关干部职工竞争上岗进行了全过程监督,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及直属单位领导观看了纪实电视片《忏悔》。9月份,完成了市扶贫办下达的扶贫任务,为沁水县柿庄镇海则村修整了两条村级道路,为三个自然村小学校购置了45套课桌椅,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年终,我们对局直属单位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认真进行了民主测评,针对存在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
在抓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同时,机关管理也逐步走上正轨。1、加强领导
班子建设,坚持了民主生活会制度、例会制度、学习制度。新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尽职尽责;2、健全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公之于众,实行半年一考核,年终全面考评制度;3、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机关各项工作有序地开展;4、加强了党组织建设。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精神及各项政策法规,要求党员撰写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
综观全年工作,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我感到还存在以下不足,即对群众文化的“四基”建设(基础活动设施,基本活动阵地,基本活动方式,基本工作者队伍)抓的力度还不够,文艺队伍建设还缺乏切实有效措施,文化市场管理还存在不到位现象,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待于寻求更为有效的途径等。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以上是我和局领导班子及全体工作人员2002年所做的一些工作。我感觉,如果说,去年一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那便是与市委的正确领导、市人大的有效监督、市政府的直接指导、市政协的大力支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此期间市人大的分管领导及部分委员,多次出席和参加我们的各项活动,视察我们的一些下属单位,并多次指出有利于我们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一些委员还多次撰写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提案,引起了市委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使我们倍受鼓舞,借此机会,我本人并代表文化新闻出版局全体公务员向您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并恳请大家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出版年终工作总结2014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出版年终工作总结2014,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篇一:新闻出版局今年工作总结

200x年内蒙古新闻出版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新闻出版方针政策及新闻出版总署的重大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导向,坚持为全党全国和自治区工作大局服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强化监管,新闻出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建设民族大化大区,为推动自治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具体讲,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精神,根据自治区第三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我们从自治区新闻出版业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制定了《内蒙古新闻出版产业2010年发展规划》,根据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提出了内蒙古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总目标、发展重点和建设项目,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确定了发展思路,力争到2010年,全区新闻出版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3亿元,总资产达到101亿元,总利润达到1.2亿元,解决就业人员1万多人,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目标。
二、进行体制创新,深化出版改革
加快组建内蒙古出版集团步伐。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进一步研究讨论、修改完善《关于组建内蒙古出版集团公司的方案》,明确了集团的企业性质、范围、目标、原则和运行体制机制及有关配套政策,突出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正在征求自治区有关领导对方案的意见。
制定了区直机关报刊结构调整和实行分类财政补贴的方案。在对全区区直机关报刊主办单位性质和财政拨款方式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区报刊的结构调整和财政补贴方式提出了建议并形成了《方案》。方案的提出对调整优化自治区报刊结构,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案已上报自治区政府。
加快发行体制改革。局机关和新华书店联合组成调研组,赴区外发达省区对新华书店进行股份制改造和组建发行集团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初步形成了《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方案》和《关于组建内蒙古发行集团的方案》讨论稿。完成了包头外文书店的转制工作。
调整报刊结构。为适应市场需求,全年有8种报刊调整变更刊名,调整了业务范围,如:《内蒙古工商报》更名为《财会信报》、《党的教育》(城市版)更名为《漫画世界》、《蒙古语言文学》更名为《中国蒙古学》等。创办了期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填补了内蒙古报刊结构中的空白。
三、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实力
投资兴建内蒙古只读类光盘生产线。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同意进口2条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主要经营VCD、DVD复制及电脑软盘和只读类光盘生产。目前,内蒙古新闻出版局正在与合作方联系,启动项目建设。该项目填补了内蒙古没有光盘生产的空白,对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科技文化,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抢救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是国家“自治区十五”重点出版规划图书,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点工程之一,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曾做出重要批示。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定,内蒙古新闻出版局及时牵头成立了抢救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出版计划,并多渠道筹措资金,目前从国家财政部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已启动编辑出版工作,后续经费仍在筹备中。
编纂绥远通志稿。《绥远通志》始修于民国19年(1931年),是一部全面志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非常珍贵的地方文献稿,列入向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重点献礼图书,字数240多万,共12册,出版经费基本落实。
内蒙古出版大厦主体竣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投资1亿多元的内蒙古出版大厦今年上半年主体竣工,明年投入使用,该大厦建筑面积3万多平米,集办公、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为自治区发行业走集团化之路,实现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维力斯图书大厦主体竣工。维力斯图书大厦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筹建,建筑面积2万多平米,今年下半年主体竣工,明年投入使用,该大厦的建成对实现图书销售、信息、商贸一体化服务,扩大内蒙古一般图书的市场规模,具有重要的作用。

篇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

加快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为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发展,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一、积极筹集资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体广电设施建设。1、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陆续建成景宁县文化馆、广电大楼、运动场、图书馆和体育馆。2、从省文化厅和市政府争取到资金2xxxx元,在全市少数民族乡镇创建了一个“浙江省东海明珠文化乡镇”和两个“丽水市文化山花乡镇”。3、从省体育局争取4xxxx元资金,为全市七个少数民族乡镇和景宁县安装了全民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和篮球架等体育设施。4、从省广电局争取到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经费30xxxx万元,用于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入户工程”建设,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5、各地自筹资金加强文体广电设施建设,如景宁广电局投入了3xxxx元资金对敕目山骨干台的调频、电视发射设备、机房进行了更新改造,覆盖面大幅度提高;遂昌筹资实现了1xxxx少数民族行政村和大部分少数民族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并发展调频音箱27xxxx只;龙泉筹集资金1xxxx元完成了xxxx少数民族行政村2xxxx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为地形复杂的大路上等xxxx少数民族自然村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4xxxx等等。
二、挖掘、弘扬畲族特色文化体育,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创作完成了四幕畲族风情歌舞剧《畲山风》,成功赴京献演,并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浙江省政府鲁迅文学艺术奖;2001年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双金奖和1xxxx其它单项奖;创作了一批以畲族题材为主的歌舞、小品、摄影、美术作品,如《山转水转》、《畲族进火车》等舞蹈、歌曲都在省级以上赛事获得金奖;举办了两届“畲族歌舞新人新作演唱大赛”和一次“全省畲族歌曲创作演唱大赛”;成立了“浙南民族艺术团”,以畲族歌舞为载体,立足本市,面向全省弘扬畲族文化,深受群众欢迎。挖掘并推荐畲族体育项目稳凳、射弩、蹴球、高脚竞速、珍珠球等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丽水学院成立了畲族体育理论研究室,并在畲族聚集地景宁、松阳建立了少数民族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与推广。做好畲族民间民族艺术品的保护工作本文内容摘自whn1c.com.eDuzhAI.hn1c.comT中国→教 ̄育文)摘。
三、组织实施广电“入户工程”,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看电视难问题。全市组织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入户工程”以来,全市广电系统克服种种困难,做了一系列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新增6xxxx个少数民族行政村通了广播电视,2xxxx少数民族乡镇、13xxxx少数民族行政村和城区有线电视实现了光缆联网,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和覆盖质量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体广电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体广电事业发展。具体打算如下:
1、弘扬畲族文化,繁荣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抓好《畲山风》的复排,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加强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投入,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继续落实好文化部实行的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文物保护优先安排的“四优先”政策。
2、整理畲族群众体育资源,发展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进一步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项目;积极争取财政和省体育部门加大对少数民族体育的投入,在制定政策、奖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全市首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挖掘、推广更多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3、完善广电入户工程,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的广电视听条件。“十一五”期间总体目标是:完成少数民族乡镇、行政村和5xxxx以上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未联网的自然村能看到、听到8套以上电视节目、3套以上广播节目。
下步工作的主要措施:一是采用“三个一点”的办法筹资,即省里支持一点、当地政府补助一点、自筹一点资金,加快少数民族行政村和5xxxx以上自然村的光缆联网工程。二是提高少数民族村村通独立小前端和集体收看点的接收套数和质量。三是通过下山脱贫、接收卫星节目方式、加强骨干无线转播台的投入、更新改造等,扩大覆盖,解决少数民族盲点村的问题。

篇三:2010年市新闻出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外宣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全市新闻出版产业为主线,大力宣传新闻出版、版权的法律、法规和“扫黄打非”的工作成果,努力促进全市新闻出版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领导重视
结合我局的工作职能情况,把外宣工作作为宣传新闻出版、版权工作的主要载体抓紧抓
实,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两位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外宣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把外宣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并在局务会议上多次研究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三是总体规划,分阶段落实切实做好外宣的各项工作。
二、把外宣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今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外宣办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宣传工作,对所管属行业做好规划,主动深入到企业当中,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强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深入开展新闻出版、版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通过设立新闻出版、版权法律、法规服务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办法,大力宣传新闻出版、版权的法律法规,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拒绝盗版,维护正版”的良好氛围。
三是大力宣传“扫黄打非”工作成果,采取举办集中销毁盗版及非法出版物活动,爆光侵权盗版及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的案件、设立举报版、开设举报热线电话等办法,促进了“扫黄打非”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下半年外宣工作打算
1.积极配合市委外宣办继续做好对外宣的各项工作。
2.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以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宣传,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3.继续做好新闻出版、版权的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以及大力宣传“扫黄打非”工作成果。
篇四: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是贯彻落实《*丽水市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的第一年,也是深入实施《丽水市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力求亮点,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1.城乡文化阵地建设得到推进。以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为抓手,市、县、乡(镇)、村四级一体的“三馆一站一室一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己确定设计单位,方案修改等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市博物馆新馆土建工程全部完成,陈列布展设计文本已通过专家论证。各县(市、区)“两馆”建设成效明显,景宁县文化中心已投入使用,松阳县文化中心项目已建成,莲都区文化中心正在建设。乡镇省级标准站、馆建设全面部署,省标乡镇文化站新建、改造6个,新建(开工)中心镇图书分馆7个,莲都区碧湖镇、松阳县古市镇等5个图书分馆完工。建成173个省标村级文化活动室,全市总覆盖率达到85%以上。建成182个村文化中心(乡村戏苑),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缙云县仙都街道仙源村等8个村被评为省级示范村。
2.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努力形成送文化、种文化、办文化、赛文化一体的群文活动格局。新建“瓯江天天乐”文体活动点587个,市本级安排扶持资金50余万元,采购了近300套设施送到各县(市、区)、市直机关。全市送戏下乡1399场,送讲座、展览下乡242场,送电影下乡2.8万场,结合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送书下乡82.9万册。积极开展以第五届乡村文化艺术节为主的全市性、全县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惠民的普及范围不断扩大,“绿谷风”文化大篷车、“绿谷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绿谷之声”音乐会系列活动继续开展,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3.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健全。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全面推行,全市共27万余群众享受免费服务,“百姓大舞台”、“艺术百味”、“未成年人读书节”、景宁畲乡文化卡等免费开放活动品牌初步形成。景宁畲乡文化卡、市文化馆优秀青年服务团队、“百姓大舞台”公益活动等获省、市文化工作创新奖。市图书馆接待读者21.2万人次,书刊外借11.3万册次,图书馆网站点击率19.4万人次。丽水大剧院举办经营性演出43场,举办《百姓大舞台》公益活动10期1.3万余人参与。积极开展各专业培训辅导,全市共培训276次12573人次,对基层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文艺骨干进行文艺辅导100余次,如举办的“天天乐”原创歌曲广场舞师资培训班,深受群众欢迎,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广场舞通过“天天乐”文体广场迅速推广。组织开展美术、舞蹈、书法等培训班,举办艺术讲座,努力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群体的艺术需求。
4.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加强。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配合市人大开展代表视察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组织丽水大剧院等单位到丽水经济开发区开展赠票等服务活动,丰富和促进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活。联合教育、关工委等部门,在“农家书屋”建设基础上启动了“少儿之家”建设,丰富农村少儿读物书籍、文体用品等设施,聘请农村中的“五老”、大学生志愿者等参与建设、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农村学龄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校外学习活动场所,丰富农村儿童的文化生活,促进健康成长。
(二)瓯江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
1.文艺精品创作成果突出。组织大型畲族风情舞蹈诗《千年山哈》代表浙江省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获表演金奖、编剧奖、舞美奖、节目奖等9个奖项,并赴杭参加了全省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优秀剧目展演。同时,《千年山哈》与歌曲《青春是一首歌》一同荣获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缙云县少儿舞蹈节目《溜溜的宝贝》入围全国“群星奖”。全市群文系统获省级优秀奖以上76个,其中获全国奖项13个。1000余件文艺作品参加全国、省、市级展出,400余件作品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和个人专集出版。在全市第二届瓯江文化奖评选中,全市文广出版系统共获得1个突出成就奖、2个突出成就提名奖、2个优秀成果奖。组织开展了“绿谷杯”原创歌曲大赛、美术工作年会和油画创作会等各类创作采风活动。
2.对外交流影响不断扩大。积极开展国际、省际、县际和乡村际“瓯江文化走亲”活动,其中遂昌昆曲十番《牡丹亭》赴莎士比亚故乡英国斯特拉夫德市和考文垂市进行文化交流,引起各界轰动。汤公和沙翁的“穿越牵手”为欠发达地区加强对外文化合作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范例,并入围“首届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提名。市本级与金华、温州三地相互组织了文化会亲活动,富有丽水特色的“秀山丽水、千年古韵”非遗专场文艺演出、金华市婺剧“精品折子戏”、温州市瓯剧《高机与吴三春》在三地文化场所互动演出,取得良好效果。全市各地在不同层次开展了153场文化会亲活动。组织6名选手赴台湾参加了南投“美人腿”节活动,均获不同奖项。积极争创,我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为全国书法创作培训基地,我市文化工作又增加了一块“国字号”金招牌。
3.瓯江文化艺术精品展、瓯江文化论坛丰富多彩。举办了丽水镌刻刻字十家展、首届书法艺术展、首届刻字展和摩崖石刻拓片展、丽水市视觉艺术创作群体优秀作品展、丽水中青年书法42人展、丽水油画展、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四明美术馆馆藏书画作品展、丽水上海国画展、丽水上海虹口两地国画展、莲都江山老年书画展、莲都莲文化美术、书法、摄影展、青田石珍品文化展、徐君陶国画展、丁德焕微书展、唐雪根个人油画展等14场展览。举办了 “艺术百味”名家讲座5期,市图书馆与社科联合作举办了丽水人文大讲堂2场。首次圆满完成省级公共文化课题研究项目,《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机制研究》成果录入省级成果丛书。( 书村网 www.mcqyy.com )
(三)文化产业发展成效喜人
1.推介活动成效明显。以推介宣传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我市文化产品对外影响力。组团参加了2012年义乌文博会,参展企业37家,展位57个,到丽水馆参观近5万人次,现场成交金额52.5万元,意向订单142万元。丽水市参展团被组委会评为展会组织二等奖,推荐评比的工艺美术作品获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3个。7月28—30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承办了浙江丽水文化精品武汉展,5200余平方米展馆展出了1080件艺术精品,吸引了5万余武汉市民前来参观交流。国家、省、市、县50多家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了展会盛况。现场成交展品817件,价值120多万元,达成意向订单展品212件,价值1000余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在大力加强青瓷、宝剑、石雕“三宝”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我市的石头、婺剧等一大批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如缙云县,通过调查摸底,基本掌握了全县20多家民营剧团和106个村级婺剧乐队的运营情况,制定了《关于促进婺剧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扶持资金,理顺发展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开展婺剧交流活动,营造了婺剧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3.文化市场健康稳定。合力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治理行动,切实保障了文化市场繁荣稳定。全市出动文化、公安、工商等文化市场管理检查人员5644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7925家次。全市共立案查处147件,文化市场举报受理56件,行政罚款33.7万元,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45809(盒、张),集中销毁非法出版物39225张(册),捣毁销售侵权盗版出版物窝点26个,关停非法网站6个,没收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84台、接收机56台、波段降频器49只,查处取缔“黑网吧”10家,查扣电脑主机59台、路由器、摄像头、交换机等附属设备23套。严厉打击了文化市场各类违法违规活动,形成了声势和威慑,切实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1.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按照文化部、省政府、市政府要求,各县(市)认真对照“转企一批、合并一批、划转一批、撤销一批、保留一批”的改制路径,基本完成了庆元艺术中心、青田县越剧团、缙云县婺剧团、龙泉市文艺工作队和畲族民间艺术团等5家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
2.“一省一网”改制大力推进。9县(市、区)全部以全资的方式加入了浙江华数公司,积极做好与浙江华数公司的各项对接,全面推进丽水广电有线网络“一省一网”工作。
3.推进电影公司改制全面落实。认真落实省、市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落实措施,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全市10家电影公司改制全部完成。
(五)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
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市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185处,文物总量列全省第四。编辑出版了文物普查六个专题丛书、市本级文物普查名录和全市文物普查名录,编制了全市普查工作报告。完成文物普查建档归档工作,全市共建文物普查档案662卷。全市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省文化遗产委员会表彰,其中遂昌县被评为全省仅有的3个先进县之一。
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创建有力推进。丽水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全面启动,龙泉市、松阳县着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中,我市龙泉市小梅镇,莲都区曳岭脚村,龙泉市大窑村、下樟村,松阳县吴弄村、山下阳村、靖居村、横樟村成为新一批省级名镇名村。全市共有历史文化名镇1个、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名镇1个、名村15个。
3.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处州府城墙保护修复方案》论证和报批工作,配合省文物局组织了通济堰保护规划省级论证,市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了《丽水市江滨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刘祠堂背街区保护规划》。市政府出台了《丽水市民办博物馆管理办法》,更加重视民办博物馆建设,先后组织赴宁波、衢州等地考察民办博物馆建设。文物保护机构设置取得重大进展,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挂牌分设。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公布了丽水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市级传承人和首批市级传承基地。开展了丽水市首届“十佳非遗传承人”评选,田纪青等十人获得丽水市首届“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荣誉称号,王浣清等十人获得“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提名奖”荣誉称号。举办了丽水市“处州板龙”摄影大赛、处州板龙摄影展并收集各县(市、区)板龙资料,为编辑《处州板龙》丛书打好基础。配合省文化厅做好15个国遗项目督查工作。开展了全市非遗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各县(市、区)非遗数字化平台建设。
(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不断加快
1.广播电视建设取得成效。有线数字电视向农村覆盖,全市乡镇有线数字电视整转率为100%,双向化改造乡镇完成率为85%。大部分县(市)已进行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的拾遗补缺工作,重点推进网络双向化改造工作。全市91%的乡镇安装了广播远程控制系统,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广电对农节目增档提质,超出考核标准30档。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创优,荣获省新闻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
2.实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对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传输机构的相关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进行了初步认定和等级调整。组织开展安全播出应急演练,落实各地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工作,圆满完成了“两会”和十八大等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日常管理进一步加强,实现“零插播”、“零停播”。
3.城市数字影院建设成效明显。全市数字影院从原来的4家10个厅增加到10家16个厅,基本实现了县级城市影院全覆盖,实现了全市各县(市、区) 群众都能在当地看上数字和3D电影的目标。
(七)新闻出版工作有序开展
1.“农家书屋”工程实现全覆盖。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推动、社会支持”的原则,有效利用各类场地,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坚持高效优质,全市2851个行政村共建成书屋2897个,其中新建2319个,完善578个,共投入资金4774.78万元。
2.内部报刊管理进一步规范加强。抓好报刊审读与管理,编发《报刊审读与管理信息》12期,确保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内部报刊学会建设,开展内部报刊编辑人员专业培训和采风活动,努力提高内部报刊质量。
3.印刷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做好知识产权宣传保护工作,联合市法院、工商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了“4·26”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进一步加强印刷业规范管理,做好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鉴定非法出版物近5万张(盒)。
(八)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有力推进
1.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深入开展。通过组织全系统干部收看开幕式、召开学习讨论会等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十八大赋予文化建设新的时代内涵,立足新要求和新机遇,加快建设,努力发展,全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2.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严防腐败发生。加强对行政审批、文化执法的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成立了局内部审计室,制定了局内部审计制度。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和廉政教育,营造了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
3.“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围绕建党91周年纪念活动,开展了党员服务一条街、先锋承诺、走访慰问、向困难群众捐款、红色之旅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活力,夯实了党的建设。工会、青年、妇女、老干部、保密等工作不断加强。切实加强与扶贫结对村莲都区老竹镇小黄弄村、梁村的联系,建立了“爱心洗衣房”,开展了赠送“三农”书籍和文化器材等帮扶活动。

篇五:2011年广东省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总结

2011年,广东省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在新闻出版总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以建设文化强省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推进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服务平台、发展方式、技术手段、传播方式、工作体系和政策措施创新,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舆论引导和精品创作取得新成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广东出版集团、南方杂志等省直新闻出版单位以及省内其他新闻出版单位全方位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时组织专栏、专刊报道和推出主题出版物,为全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提供了有力支持;各新闻出版单位加强社会热点、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强化出版导向引导,广州、深圳、佛山、汕头、江门、梅州、湛江、肇庆等市局加强审读队伍建设,撰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审读报告;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等出版发行单位突出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版物出版发行,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主题,精心策划出版发行了一批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侨刊乡讯不断发展,目前发行到16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省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完成“十一五”国家出版重点项目,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个奖项,37个出版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省局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工作组织先进单位,广东人民出版社被评为出版先进单位。
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确定了89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先行转制,目前我省所属报刊已22%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积极实施全省新华书店的重组计划,大力推进全省新华书店重组工作;深圳市局为加强对转制期刊的管理,指导市投控公司期刊管理中心和市出版发行集团等单位完成了转制期刊刊号资源整合方案的调研;积极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局对委托下放的审批事项加强指导和监管,东莞市局将11项行政审批事项委托到13个中心镇和2个园区;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南航集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推动上市工作。
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至2011年底,共建成农家书屋21627家,实现全省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比中央要求完成的时间提前了9个月;各地加大建设农家书屋的力度,清远自建了325家,潮州、江门、茂名、云浮、韶关等市财政拨出专款,其中潮州市财政拨出280万元、云浮市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农家书屋,肇庆、阳江市领导与各县(市、区)签订责任书,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江门、汕头、茂名、肇庆、河源、清远、云浮、梅州等市超额完成任务;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积极配合,顺利完成2011年全省7545家书屋的配送任务;东莞市开展农家数字书屋试点,探索网络时代农家书屋建设的新模式;“2011南国书香节”影响力不断提升,入场人数、出版物销售额等多项指标创历史之最;广州、深圳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广州“羊城之夏”、深圳“读书月”成为全民阅读品牌,得到省委书记汪洋和总署领导的充分肯定;开展“2011年农民读书活动”、“全民阅读报刊行”等活动,“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评选、“书香百车下乡活动”、“科技文化下乡”等惠民活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深圳市被国际书商联盟评为“活力图书之城”;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6家出版社向省残联以及14个地市的中小学、基层图书馆、外来工捐赠了价值3000万元的图书;各地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有力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广泛开展。
四、新闻出版产业取得新发展。制定并实施我省新闻出版和版权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闻出版产业总体规模继续处在全国前列。有21个产业发展重大项目进入新闻出版总署改革发展项目库,数量居全国之首;新闻出版行业集团发展到13家,5家报刊、出版集团处于全国同类别“前十强”;全省20331家印刷企业,总产出1550亿元,有26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有9家获全国首批绿色印刷认证;光盘复制企业77家,总产出53亿元,梅州紫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蓝光光盘生产线和第三代可记录蓝光光盘BD-R和BD-RE产品已通过新闻出版总署质量检测鉴定,我省印刷复制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地位;全省13000多家发行网点占全国近8%,连锁经营逐步增加;家庭期刊集团促进主业转型,努力开拓欧美、澳洲市场;深圳市局借助第七届文博会新闻出版馆平台,组织了218家企业参展,签约总金额25.4亿元,受到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的高度评价;广州市局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国际漫画节,东莞市局全力协办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提升了广东新闻出版业的品牌影响力。
五、数字出版发展成为新亮点。我省数字出版产业持续保持全国的优势,总产出超过250亿元,2011年互联网出版企业总数增至35家,数量规模名列全国前三强;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功在广州挂牌,目前已有29家企业进驻,产值超过90亿元;积极支持广东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建设,将A8音乐集团数字音乐产业园区纳入广东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规划;实施“数字出版服务及管理平台工程”、“出版资源智能化数据库工程”,启动广东农家数字书屋试点;加大数字出版成果宣传和市场培育,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南国书香节,指导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漫画节主论坛—首届手机动漫产业高峰论坛;做好网络游戏出版前置审核,共审核国产和引进版网络游戏48款,省局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中国游戏产业支持奖”;深圳市局协调有关部门立项建设前海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组织召开了以电子书包和数字内容传播平台建设为主体的前海数字出版产业基地项目专家论证会;省出版集团积极推进数字化教育、数字化阅读、数字版权手机与运营三大平台建设;推动出版与科技融合,加快语义智能搜索、电子纸、MpR等我省自主创新的数字出版三大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六、版权管理与服务迈上新台阶。各地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省局版权管理处荣获省“专项行动”先进集体称号;深圳市版权管理部门完成了30个重点督办案件,荣获全国工商系统“双打”先进集体、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双打”先进集体、广东省“双打”先进集体称号;惠州市局查处了某网站涉嫌销售盗版音像制品和某网站擅自提供互联网视听节目两起案件;珠海、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潮州、阳江、清远、梅州、云浮等市大力推进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珠海市局举办了2011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版权工作联席会议;省版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出色完成235家省、市政府机关单位使用正版软件督查工作,清远、韶关、河源市对列入省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督办名录的企业进行重点督导;积极开展“保护著作权宣传周”系列活动,省版权局公布了我省侵权盗版部分重大案件和年度版权10大事件,茂名、湛江、清远等市大力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省局版权管理处荣获新闻出版总署“五五”普法先进集体称号;实施版权兴业工程战略,“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由42个增加到55个,版权基层工作站由9个增加到12个,著作权登记代理机构由10个增加到16个,认定资助“价值版权产品”7种;省局、东莞市局全力做好第三届中国(东莞)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服务工作,佛山、东莞、中山、云浮等市积极为企业提供版权服务,深圳、广州、东莞等市分别在有关展览会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开展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广州市荣获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资格;启动《广东省版权条例》前期立法起草工作;推动粤港澳版权保护交流合作。
七、“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新成果。全省共组织出动87万人次开展了8次专项行动,检查28万次经营单位,收缴1222万件非法出版物,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374起,刑事处罚48人;重点查办了广东茂名“1˙05”非法出版期刊案、广州“8˙20”批销非法出版物案等6起中央督办案件,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净化了出版物市场;牵头推进包括全国七个成员省市“扫黄打非˙南岭工程”机制建设,构建区域性联防协作取得重大成效,受到全国扫黄打非办的充分肯定;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等市建立了珠三角地区文化市场执法联动机制,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为重点区域,在全省通过清市场、端窝点、追源头、断渠道、办大案,严查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等,切实加大对“涉黄”企业、店档、网站、游商等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破获了广州某网站和深圳某网店等7000多起案件;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案件查办经费补助和“扫黄打非”理论研究等,制定并印发了《广东省“扫黄打非”工作考核评分办法(试行)》,对各地实施量化考核;广州、深圳市“扫黄打非”部门加大对境外反动出版物情报收集力度,深圳市“扫黄打非”部门在确保大运会期间文化市场繁荣稳定上作出突出成绩;省“扫黄打非办公室”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全省有8个单位和9名个人获得全国“扫黄打非”先进表彰,25个单位和80名个人获省“扫黄打非”先进表彰。
八、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又有新提升。新闻出版单位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三项学习教育”、“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记者站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等专项教育活动成效显著,省局承办全国报刊媒体禁毒防艾宣传培训活动,组织全国150多家报刊媒体采访广东、宣传广东,反映良好;认真做好法律培训和服务工作,省局印制了3000册法规宣传手册发送到基层,省局被评为“广东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深圳市荣获新闻出版总署“五五普法”全国先进集体;组织部署了全省印刷行业绿色印刷宣传贯彻培训活动,培训1200人;认真开展网络出版监管,省局查处41家网站登载的51部(款)非法网络和手机出版物,广州市研发“非法经营互联网业务排除系统”,关闭违规网站49家;规范选题申报和书号管理,完善图书出版流程监管机制,加强内部资料管理;开展教辅材料专项整治,省局对20家出版单位进行督查整改,江门、肇庆、揭阳、湛江等市加大整治力度,处罚了一批违规单位,肇庆市电视台“民生007”专栏专题报道了专项检查行动;组织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和公布图书质量抽检排行榜;政务服务不断加强,茂名市对新闻出版重点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揭阳市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提速70%;省局政务大厅完成服务总量47210宗,同比增长38.3%,完成作品著作权自愿登记发证7667份,同比增长120%,推进局“网上审批”和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制度,省局政务服务中心获得了2008-2010年度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和2008-2010年度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政务大厅被授予2010年度省直机关“巾帼文明岗”称号。
九、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省局举办“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等培训,共培训专业人员15419名;广东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投入近千万元进行校园建设和设施升级,成为我省重要的人才培训基地,该院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好成绩;省版协组织参加韬奋杯全国图书出版社青年校编大赛,实现我省3人获2个奖项的重大突破;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省局举办全省网络扫黄打非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培训班,深圳市局组织机关处室和全市8区新闻出版管理人员进行法规培训,东莞市局组织13个中心镇和两个市属园区的工作人员到市局跟班学习;广州、深圳、东莞、肇庆等市开展新闻出版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十、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呈现新面貌。全省新闻出版和版权系统认真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省局直属系统有23个基层党组织和190名党员参与“创先争优”点评;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歌咏比赛、摄影书画展等活动,提高了战斗力、增强了凝聚力,全系统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围绕创建廉政文化建设年,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惠州市局组织开展了“读清廉书,扬清廉气,做清廉人”读书活动;省局加强行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督查,全行业呈现出风清气正的新面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和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活动以及援疆、援藏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工作总结之家的年终工作总结频道希望在写作方面解决您的问题,也希望我们的创作和收集整理《2012年新闻出版年终工作总结》内容给您带来帮助。同时,如您需更多总结范文可以访问“新闻年终工作总结”专题。

"出版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