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质量监督员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9

2017年质量监督员年度总结范文。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我们一般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写一篇总结,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7年质量监督员年度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本中心质量体系建立运行六个月以来,按照质量手册中有关质量监督员的职责,王兴龙、何 苗、张治中、张 莹、肖红专、郭丽辉、杜 鑫、冯文波、罗华君、房晟忠、高原等几位质量监督员对中心的重点项目进行了监督,现将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作如下小结并上报管理评审:

1.中心实验室监督情况

中心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砷、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硒、可溶性磷酸盐、硫酸根、硫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总铜、氯化物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4月份何苗在总氮监督工作中发现,监测记录样品名称不全,立即向分析人员提出,分析人员及时改正,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2.自动化监测室监督情况

自动化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试剂配制、风速、二氧化硫、pm10、氨氮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自校验,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罗华君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自动站监督工作中发现,异常风速数据未作处理,即令当事人现场对异常数据进行重新处理。5月份冯文波对试剂配置过程进行监督,发现监测记录改错处未盖改错章,即令当事人现场盖改错章,并提醒今后注意。6月份关上站监测报告未说明数据未报出的原因,即令当事人补充原因,并提醒今后注意。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3. 机动车污染监测室监督情况

机动车污染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对机动车尾气监测全过程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在3月份监督工作中发现,九检站监测仪器和计算机连接的通讯线不能正常工作,即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计算机自动取样,改为人工取样,更换通讯线后,计算机数据采集恢复正常。6月份监督工作中发现,一检站监测仪器在使用时未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监督现场即要求监测人员补填,并宣贯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的必要性,提醒今后不能再发生类似情况。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4. 现场监测室监督情况

现场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厂界噪声、废水采集、区域环境噪声、烟气监测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5. 办公室监督情况

办公室质量监督员主要对试验用水制备过程、制备质量和办公环境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以上为质量监督员在质量体系运行以来,参与的监督活动和履行的职责。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质量监督员2012年工作总结范文


本中心质量体系建立运行六个月以来,按照质量手册中有关质量监督员的职责,王兴龙、何 苗、张治中、张 莹、肖红专、郭丽辉、杜 鑫、冯文波、罗华君、房晟忠、高原等几位质量监督员对中心的重点项目进行了监督,现将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作如下小结并上报管理评审:

1.中心实验室监督情况

中心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砷、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硒、可溶性磷酸盐、硫酸根、硫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总铜、氯化物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4月份何苗在总氮监督工作中发现,监测记录样品名称不全,立即向分析人员提出,分析人员及时改正,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2.自动化监测室监督情况

自动化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试剂配制、风速、二氧化硫、pm10、氨氮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自校验,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罗华君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自动站监督工作中发现,异常风速数据未作处理,即令当事人现场对异常数据进行重新处理。5月份冯文波对试剂配置过程进行监督,发现监测记录改错处未盖改错章,即令当事人现场盖改错章,并提醒今后注意。6月份关上站监测报告未说明数据未报出的原因,即令当事人补充原因,并提醒今后注意。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3. 机动车污染监测室监督情况

机动车污染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对机动车尾气监测全过程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在3月份监督工作中发现,九检站监测仪器和计算机连接的通讯线不能正常工作,即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计算机自动取样,改为人工取样,更换通讯线后,计算机数据采集恢复正常。6月份监督工作中发现,一检站监测仪器在使用时未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监督现场即要求监测人员补填,并宣贯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的必要性,提醒今后不能再发生类似情况。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4. 现场监测室监督情况

现场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厂界噪声、废水采集、区域环境噪声、烟气监测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5. 办公室监督情况

办公室质量监督员主要对试验用水制备过程、制备质量和办公环境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以上为质量监督员在质量体系运行以来,参与的监督活动和履行的职责。

质量监督员工作总结


质量监督员工作总结
本中心质量体系建立运行六个月以来,按照质量手册中有关质量监督员的职责,王兴龙、何 苗、张治中、张 莹、肖红专、郭丽辉、杜 鑫、冯文波、罗华君、房晟忠、高原等几位质量监督员对中心的重点项目进行了监督,现将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作如下小结并上报管理评审:
1.中心实验室监督情况
中心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砷、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硒、可溶性磷酸盐、硫酸根、硫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总铜、氯化物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4月份何苗在总氮监督工作中发现,监测记录样品名称不全,立即向分析人员提出,分析人员及时改正,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2.自动化监测室监督情况
自动化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试剂配制、风速、二氧化硫、pm10、氨氮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自校验,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罗华君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自动站监督工作中发现,异常风速数据未作处理,即令当事人现场对异常数据进行重新处理。5月份冯文波对试剂配置过程进行监督,发现监测记录改错处未盖改错章,即令当事人现场盖改错章,并提醒今后注意。6月份关上站监测报告未说明数据未报出的原因,即令当事人补充原因,并提醒今后注意。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3. 机动车污染监测室监督情况
机动车污染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对机动车尾气监测全过程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在3月份监督工作中发现,九检站监测仪器和计算机连接的通讯线不能正常工作,即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计算机自动取样,改为人工取样,更换通讯线后,计算机数据采集恢复正常。6月份监督工作中发现,一检站监测仪器在使用时未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监督现场即要求监测人员补填,并宣贯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的必要性,提醒今后不能再发生类似情况。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4. 现场监测室监督情况
现场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厂界噪声、废水采集、区域环境噪声、烟气监测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5. 办公室监督情况
办公室质量监督员主要对试验用水制备过程、制备质量和办公环境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以上为质量监督员在质量体系运行以来,参与的监督活动和履行的职责。

质量监督员:
2009年x月x日

2017质量监督工作总结4篇


(一)聚焦重点和热点,不断提升监督抽查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XX年,市区两级质监部门组织开展了179类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截至XX年1月10日,已完成158类产品的抽查,共抽查产品5593批次,合格4779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5.4%,其中,市级监督抽查5103批次,合格4350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5.2%;区级监督抽查490批次,合格429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7.6%。上海生产企业的产品3804批次,合格3307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是86.9%;外省市生产企业的产品1749批次,合格1437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2.2%;进口产品40批次,合格35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7.5%。上海生产企业产品高于全市平均抽样合格率1.5个百分点。

1至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涉及本市630家企业生产的72类739批次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8.0%,较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5.4个百分点。

XX年的监督抽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重点,保障安全。

——加大民生产品的抽查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产品作为监督抽查重点。全年共抽查民生相关产品129类,占到抽查产品总类别的72%。其中抽查家用电气类产品40类,抽查装饰装修家居产品20类,抽查纺织服装鞋类产品15类,抽查妇女儿童学生用品14类,抽查交通工具、燃油燃气、信息通信及其他日用消费品40类。

——开展世博相关产品的抽查,保障世博筹办有序进行。XX年是上海世博会筹备的关键年。为保障世博筹备工作有序进行,一方面,对世博特许产品、世博相关读物印刷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另一方面,配合世博场馆建设,加大对本市生产、销售的建筑装饰材料和与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的抽查力度,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世博局进行通报。共抽查世博相关产品574批次,合格468批次,不合格105批次,另有1批次产品因未按规定取得3c认证直接进行执法查处。

——加强节能环保相关产品抽查,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大对空调等耗能产品、节能灯具、节水型器具、以及建筑节能产品列的监督抽查力度,特别是对15类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产品目录的14类262批次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结合沪iv汽柴油新标准实施,硫含量等环保指标要求大幅提高的情况,及时对沪iv汽柴油开展的监督抽查,共抽查161个样品,涵盖了上海主要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及其他社会加油站。此外,还对水嘴、给排水管、坐便器、中空玻璃等涉及节水、节能的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塑料购物袋等涉及环保的产品开展了抽查。服务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及时部署甲流防控用品抽查,全力支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XX年出现甲型h1n1型流感病例后,我局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流感疫情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包括一次性湿巾、消毒液、洗手液等在内的甲流防控用品开展抽查。四季度根据防控形势需要,再次紧急行动,对口罩、洗护用品等相关产品开展了抽查。共抽查甲流防控相关产品17类350批次,有力保障了流感防控产品的质量安全。

——扩内需,促增长,积极开展“家电下乡”等产品的专项抽查。及时下发《关于加强本市家电下乡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工作。共对7类19家“家电下乡”产品中标生产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对在生产的13家企业的中标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确保质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此外对于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其他保增长措施涉及到的相关产品也开展了监督抽查,为市政府出台空调补贴政策提供依据。

2、注重时令,引导消费。根据一年不同时令的消费热点,对于春耕使用的化肥、农用薄膜等农用产品,空调、太阳镜、灭蚊器具、卫生杀虫用品等夏令产品,室内取暖器、冬装等冬令产品,书包、文具等秋季入学前的学生用品,以及节日用品和节日热销产品,及时开展监督抽查并公告抽查结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消费参考,充分发挥监督抽查引导消费的作用。

3、统筹安排,提高成效。一是进行企业调查摸底,在开展抽查前进行生产企业和市场主流品牌调查摸底,扩大抽查的覆盖面;二是对近两年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开展跟踪抽查,抓住监管重点,合理分配监管资源;三是对于本市企业生产的重点产品扩大覆盖面,掌握该类产品的质量状况,不断完善从源头抓质量机制。

4、增强透明,提升权威。对于监督抽查结果,加大公告、增强透明力度。XX年已经公告了120余类产品的抽查结果,相关公告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通过及时公布抽查结果,在引导消费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全社会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提高了监督抽查的权威性。

(二)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抽查工作基础性建设
进一步改革完善监督抽查等制度,切实加强监督抽查工作基础性建设。围绕当前形势,完善新时期监督抽查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举措,切实加强基础性建设。

1、配合总局开展法律法规的制修订。落实总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监督抽查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积极参与《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参与总局“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编制和修订,完善日用消费品、建材、农资等重点产品的抽查细则,以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监督抽查技术法规库。

2、完善我市监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使本市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规范》等规定进行修订,起草了《产品质量分类监督办法》初稿,积极探索产品质量分类监管模式。

(三)突出“三重一大”,实施集中整治
紧紧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大力打击无证产品。

1、结合社会关注热点,开展家具产品质量行业整治。针对家具甲醛释放量超标的行业热点问题,从今年5月起,对本市711家具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对企业进行了质量档案的建档及更新,并对其中256家企业进行了实地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是否使用有证(生产许可证、3c强制性认证)人造板、木器漆;是否按标准组织生产;是否正确标附家具使用说明书等内容。对170家企业的170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3.5%。,抽查批次比XX年增加了3倍多,实物质量抽样的不合格率降低了20个百分点。同时,为了强化行业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对监督抽查结果进行公告的同时向有关地方政府进行了通报,强化综合监管和社会监督力度;由区、县质量技监局开展后处理及技术帮扶工作;联合有关行业协会进行质量分析,帮促家具生产企业提高质量责任意识和产品质量水平。近150家家具生产企业自愿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2、结合区域经济特点,组织开展区域产品质量整治。为了解决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组织奉贤、青浦、金山、南汇、松江、崇明、嘉定、闵行等区、县局,对内外墙涂料、电线电缆、烧结砖、床上用品等产品开展了区域整治工作。涉及内外墙涂料生产企业58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84家,床上用品生产企业9家,烧结砖生产企业18家。对这些企业进行企业质量档案的建立和更新,摸清企业质量状况,并对其中134家企业的185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167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0.3%,其中,连续几年整治的产品中,南汇区的电线电缆抽样合格率比XX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崇明县的烧结砖抽样合格率提高了9.7个百分点,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区域整治,对提高区域产品质量,规范行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针对质量整治难点,组织开展问题企企业重点监管。根据《上海市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组织浦东、奉贤、青浦、金山、闵行、嘉定、南汇、松江、崇明、卢湾、静安等12个区县局,对在近2年中产品经各级监督抽查2次以上(含2次)不合格或质量投诉多的58家区(县)属中小企业开展质量监管工作,加强监督力度,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质量法制意识,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通过企业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52家企业在XX年监督抽查中产品全部合格。

(四)完善后处理机制,切实提高监督抽查有效性
XX年共对国抽、市抽和外省市移送的909家次生产、经销企业开展了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通过市和区、县两级质量技监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密切协作,本市的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见图1),年度总完成率达92.1%。在完成后处理的生产企业中,复查率为87.6%,因企业注销、停业和转产未进行复查的占12.4%。

图1 XX年1-4季度后处理工作完成率与复查率

全年后处理工作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各项措施

一是建立监督抽查结果通报制度。对抽查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及时通报相关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监管力度。如针对部分“家电下乡”产品能源效率等级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情况,及时向市商务委、市经信委进行通报,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家电下乡中标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监督;针对部分校服产品抽查中存在问题,以及校服产品通常由学校集体采购的特点,及时将校服产品的抽查情况向市教委进行通报,调动全社会力量,督促相关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控制。

二是完善后处理逾期未改正企业公告制度。加大公告力度,对承诺停产、停业企业及其产品统一公告,并对其加强跟踪回访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全年共发布4期公告,对53家因停业、停产、复查不合格等原因而未进行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企业进行了公告。

三是深化不合格产品退出制度。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太阳镜产品、液体加热器、电灭蚊器具产品实施强制收回,重点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统一配送产品的清退,确保不合格产品退出市场。

四是完善了后处理工作的评价机制。新增了生产企业后处理复查率这一评估指标,突出对本市生产企业整改有效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后处理实施部门加强后处理工作闭环。

2、组织质量帮扶,体现监督宗旨

对监督抽查发现的倾向性问题,组织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发挥质检机构专家技术优势为中小企业会诊,通过技术手段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重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产品标准的宣贯,促进企业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水平。XX年市局共组织召开了灯具、小家电、自行车、儿童服装、床上用品、坐便器、家电产品质量能效专场等7类产品分析会,本市200余家的生产、销售企业代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通过召开质量分析会等服务,企业的整改积极性和整改实效明显提高。例如,自行车、儿童服装和床上用品这几类产品的复查率达90%以上,复查合格率100%;按摩器具、电热饼(袋)、室内加热器和电热毯等冬令小家电从XX年的平均抽样合格率73.7%上升到91.6%,产品质量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3、深入研究规律,完善工作机制

针对近年来注册地与生产地分离的异地经营企业难以开展后处理等难点问题, 组织区、县局成立课题组,研究探讨该类企业的后处理工作模式,制定了《上海市注册型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暂行规定》,有效地协调本市各区县之间以及本市与外省市质监部门之间的后处理工作,并强化了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为提高后处理工作有效性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五)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和后续监管
截止XX年12月,本市共有2414家企业获证,其中省级发证1472张。全年换/发证受理728家,其中省局审查428家,不合格64家。办理许可证名称变更47家,补领许可证证书13家,更正许可证证书48家,颁发许可证证书695张,其中省局发证305张。共对104家家企业做出不予许可决定,其中涉及省局发证的71家,注销了75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受理319家企业的委托加工备案。通过严格审查发证,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生产合格稳定产品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及管理水平。

全年许可证工作的主要做法如下:

1、推进信息公开,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八公开”,将行政许可事项、依据、实施单位、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审批结果对外公开,在局受理大厅统一设立了许可证接待、受理窗口,按法定程序和期限组织对申请企业审查,及时上报材料,做到严格受理、严格审查、严格监督,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申报企业坚决不予受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重复建设,切实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配合本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5月1日起率先在浦东、奉贤试行受理试点工作,大大方便了企业申请;缩短行政许可时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电线电缆等14类省级发证产品发证时限由法定60个工作日压缩到50个工作日,提高了行政效率。

2、严格检验管理,规范许可审查。为保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加强对承担生产许可证检验任务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的管理,规范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申报工作,有效发挥我市产品检验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布置格局,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上海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机构申报及管理办法》(讨论稿);加强与检验机构的沟通交流,组织机构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产品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积极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推荐承担生产许可证检验任务。

进一步规范许可证审查工作,正着手起草《生产许可证审查员管理办法》和《实地核查工作规范》,逐步建立审查制度,规范审查行为。

3、开展质量分析,促进节能减排。在组织开展涉及民生安全的电线电缆、钢筋等行业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对电线电缆、眼镜、建筑外窗、钢筋等主要许可证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形成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达到 “整顿一个行业、理清一个行业质量状况、提高一个行业质量水平”的目的,为全市质量状况分析奠定了基础。

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颁发《关于加强本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落实节能减排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高耗能或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有23类,严把受理审查关,加强获证企业后续监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XX年本市淘汰钢铁、水泥等落后生产能力25万吨,实现节电154700万度,节约标准煤38.9万吨,减少粉尘排放67.5万吨、减少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66.15万吨。

4、加强业务培训,做好政策宣贯。从3月到4月,由市许可办对新修订的验配眼镜、建筑外窗、电线电缆、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泵、电焊条、建筑防水卷材、电热毯、助力车、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等14类省级发证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宣贯,900多家许可证企业、行业审查员及19个区、县局许可证监管队伍共12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为14类省级发证产品的换发证及证后监管等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强化证后监管,提高工作实效。采取监督审查、日常巡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多种措施,强化证后监督,督促企业持续稳定地保持必备生产条件,确保许可证工作的有效性:

(1)围绕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助力车、电热毯、钢筋等社会关注度高、面广量大、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2)组织区、县局有序开展年度监督检查,共完成1983家获证企业的年审及200多家企业的实地核查。19个区县都能在监管中积极向企业宣传许可证法律法规,增强了企业的质量法制意识,规范了企业证后生产、经营活动。初步建立了辖区监管责任制,基本上做到了获证企业监管全覆盖。

(3)各个区、县局各显证后监管特色。奉贤、南汇、宝山、闵行、嘉定、浦东等局针对人手少、企业多、分布区域广、产品种类多等现状,充分发挥区局派出机构的作用,科所联动,出色地完成了许可证年审、证后监管工作;静安、黄浦等根据中心城区的特点对验配眼镜行业进行了重点监管,普陀建立了行业专家队伍并进行动态调整,做到主要行业至少配备一名专家。这些专家在企业采标、技术改进、问题分析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意见,有效提高了监管水平;徐汇、金山、宝山、奉贤等区县结合区内实际情况,开展许可证年审网上预审方式,减少了企业往返奔波,方便了企业。浦东、闵行、普陀、宝山、奉贤、崇明等局突出监管重点,实行分类分级监管方式,提高了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加快企业质量档案建立,探索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机制建立
1、全力推进上海生产企业质量档案的建立。我局实现了企业代码信息库有关数据与企业质量档案的实时交换,在原有3531家上海生产企业已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的基础上,完成了近3400家已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ccc认证、家电下乡等生产企业的建档工作,其中青浦、浦东、崇明、黄浦、闵行等区县局实现了生产许可证和ccc认证获证企业100%建档。

2、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处置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市区联动、分级响应,快速反应、处置有力,整合资源、信息共享,防治结合、长效监管的原则,制定了《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我市质检机构的布局,初步建立以质检机构专家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库,作为应急预案的有效技术支撑。

3、组建和运作产品质量风险研究中心。经过多部门的积极筹备,XX年 7月,正式批准成立了“上海市产品质量安全评估研究中心”。目前,中心积极推进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基础性课题研究。已完成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风险评估实施状况、典型案例的研究;对国内大部分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编辑出版了三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参考》,收集了国内有关发布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相关网站几十个、网页近百个,明确了包含网站信息、实验室检测信息、监督抽查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等在内的信息源,初步建立了信息收集、筛选、过滤的情报采集系统。

(七)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监督技术保障能力
1、围绕技术保障,加强质检机构的监管。加强对本市依法设置和授权质检机构的资质认定(审查认可/验收)和监督管理。完善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新增防雷产品、气体化工产品等2家质检站,对33家本市质检机构进行到期复评审和8家质检机构进行扩项评审;促进质检机构能级的提升,新增国家级质检中心3家;组织对质检机构的监督检查,推进质检机构规范管理;加强质检机构行风建设,向全市质检机构印发了《关于推进质检机构行风建设的通知》,规范质检机构检验行为;组织质检机构为世博建设做好检验技术保障工作,参与世博卡、led产品的环境试验,承担混合型车辆的电磁兼容试验,做好青草沙水源地工程供水管道的检测等。

2、以提高能力为重点,严格安检机构的准入管理。组织启动了全市80余家安检机构的资格许可复评审工作,完成了5家机动车安检机构的搬迁评审工作。贯彻落实《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新标准实施工作,确保安检机构能够及时按照新标准开展工作。组织专家完成了安检机构检测能力对比方法初稿的制定,以通过能力比对推进全市安检机构共同提高检测能力,解决全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能力的差异性问题。配合总局做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制修订工作,承担并完成了《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设置规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制定。组织了对安检机构技术人员和审查员的考核,加强队伍建设。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建议修订本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收费标准”的书面意见按会办要求进行了调研和答复。积极推进机动车安检机构行风建设,加强对安检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行为,推进安检机构的行风建设,改善行业风貌。

度合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总结2017质量监督工作总结(2)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站克服了任务多、人手少的困难,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团结的工作氛围,严谨的工作作风,高效的工作方法,较出色地完成了年初计划的各项工作。杜绝了四级以上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制止了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即投入使用的现象,引导了施工、监理企业加强自身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统一了全市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改进了工程质量监督方法,建立了不良行为记录制度,使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和工程质量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处于全省第一,全国上等的水平。现对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学习情况

学习是前进的动力,不学习的人或机构是没有前途的,我站积极相应建立学习型机构的号召,注重抓好全站同志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定了有效的学习制度,规定每周三下午为固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包括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有关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学习,领会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了法制观念,提高了我站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自身修养,使我站同志能自觉抵制各种行业不正之风的侵蚀,真正树立服务思想,受到各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业务学习重点学习了强制性条文、新版验收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导则》和有关工程质量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等。今年2月13-14日,组织全地区85名质量监督人员集中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合肥市建筑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全面交流了学习应用新版14个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的体会。8月25日至9月8日,我站监督人员分为4批,参加了省质监总站举办的工程质量监督研讨班,进一步提高了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我站目前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工作的空隙,采用自学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查阅资料,深入进行研究探讨,使全站同志都加深了对标准、规范的理解,统一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效率。全站同志共写学习心得或论文46篇,去年在《工程质量》、《安徽建筑》、《合肥建筑业》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王荣村同志的《新时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探讨》,在省建筑业协会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二、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二○○四年11月底,我站共监督工程项目项2086项、面积1009万平方米,人均60项,2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其中1-11月份新增监督项目1579项、面积686万平方米,完成竣工验收监督的工程项目1029项,建筑面积392万平方米,竣工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一次验收合格率99%。未发生四级以上重大质量事故,完成了年初的工作目标。

在日常监督中,坚持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影响使用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关键部位为监督工作重点,严格监督程序,重视应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对基础、主体结构等重要部位、构件质量进行辅助监督检查,提高了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减少了人为判断失误。有效控制了质量通病,在建筑防水、装饰面脱落、基本使用功能等方面已经收到明显效果,建筑裂缝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好转。在抓好对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查的同时,我们还逐步加强过程及验收等重要环节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工作,并取得一定效果。全年共完成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编制600余份;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巡查)意见书5630份。外出监督检查、巡查5719次、14514人次,及时纠正监督检查、巡查中发现的各种影响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问题近100个,处理各种违规不良行为150余起。

日常监督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每天都能够坚持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我站同志本着“热情服务、严格监督”的思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得到了受到各相关单位的好评,一些服务对象,如省邮电物业发展公司还送来锦旗,以表示对我站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我站还因为出色的工作、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而荣获安徽省建设厅颁发的全省先进质量监督站称号。

三、注重抓好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有良好的工作效果,我站在今年的工作中注重抓好监督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监督工作地影响。

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并推行了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制度、监督行为内部督察制度、监督检测制度、质量监督档案管理制度、监督信息化管理制度、质量业绩和不良行为记录和网上公布制度。制定监督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业绩考核制度、文档管理制度、公开办事及承诺服务制度、职业道德及廉政建设制度、检测仪器使用管理制度、监督手续办理和监督工作方案编制制度、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制度、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工程质量违法处理制度、 工程质量验收监督制度、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制度、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工程质量投诉受理处理制度、技术规范、标准管理等技术、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学习制度、质量例会制度,并在监督工作实践中得到较好贯彻实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如今年实施的监督行为内部督察制度,对全站各室、分站、县站的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监督档案的整理情况、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社会反映等情况进行督察,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批评教育,促进了我站同志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

再如,今年实施的不良行为记录制度,主动把质量巡查中发现的各种不良管理行为告知安全、市场、执法等部门,形成市场行为与现场管理联动效应。在7-10月份的全市工程质量大检查中,共检查工程314项,对其中10项质量存在违规、违反强标问题工程所涉及的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进行了不良记录,并及时反映到市场监管部门,对施工、监理等企业有很大触动,提高了质量监督的效力,改变了过去只能当“改错老师”的做法。

四、认真对待每一例质量投诉

工程质量投诉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我站历来高度重视做好工程质量投诉工作,按季度在建管局网站发布质量投诉处理情况信息。对责任范围内的质量投诉处理不及时、用户不满意,造成用户反复投诉甚至集体上访等恶劣事件的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进行处置,截止11月底共受理投诉100起,(其中接到市长热线23起,回复率100%),经统计,投诉人对投诉处理工作的质量和结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

在局领导的统一组织下,我站牵头开展了3、15质量投诉咨询活动,散发宣传材料近千份,现场接待受理群众咨询、投诉30余个,另外,还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参加了我局与合肥电视台合作举办的每期“建筑之声”节目,9月份还开展了“质量月”咨询活动,以满足百姓对工程质量信息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效果。

五、精心组织质量监督制度实行二十周年纪念活动

[1] [2] [3] 下一页

质量监督局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范文2017质量监督工作总结(3)

为认真贯彻国家质监总局的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局《关于开展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局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围绕“两创”要求,切实开展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基本完成专项整治的目标。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专项整治全面启动


 市局关于专项整治的文件下达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并多次向县政府汇报,求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此项工作列为今年全局的重点工作。

1、成立组织,学习动员。我局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局长***同志任组长,各科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整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督稽查科,副局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召开了动员会议,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统一了思想;同时联系媒体,通过报纸、电台进行宣传发动。

2、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制定《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执法行动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办公室成员和各科室责任分工,同时,召开了各镇(乡)街道质监员会议,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布置,下发了调查表,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3、建章立制,周密部署。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全县玩具产品质量整治工作的方案》、《关于质量技术监督局家具产品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开展油漆涂料产品专项整治工作计划》以及包含服装行业整治的《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三号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国家级五类重点产品和市级督办的家具产品整治的目标和行动安排,对省级、市级重点产品的整治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调查摸底,建立档案,专项整治有的放矢

为了摸清企业基数,建立质量档案,我局组织各科室力量,对全县的第一批五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一边充分利用工商登记信息和代码登记信息进行重点搜索,一边借助街道(乡镇)的力量排摸企业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基本确定了企业基数,其中家具生产企业12家、玩具生产企业3家、服装生产企业9家、油漆涂料生产企业2家、无仿真饰品生产企业。目前质量档案建档率达100%。另外,还对1家涂料生产企业的进行企业标准备案。对省市重点产品中的五类食品的档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食品科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所有的五类企业进行了逐一走访、登记,目前,桶装饮用水企业9家,豆制品15家,干制海产品5家,茶叶24家,米面制品4家;今年以来,我局监督稽查科还对全县31家十类许可证产品生产企业的档案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三、突出重点,分类实施,专项整治稳步推进

我局严格按照方案,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整治工作。

1、国家级重点产品。为了切实解决家具等五类产品中甲醛、苯、重金属、有害芳香胺等有毒有害物资超标问题。我局重点对家具、服装产品、油漆涂料进行整治帮扶。

***家具既是国家级重点产品又是市局督办的区域重点产品,全县12家家具生产企业,年销售额上百万的只有5家,基本上属于作坊式生产的小型企业。针对家具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缺乏产品生产标准意识,产品出厂检验无记录这种情况,我局对家具行业进行分类监管帮扶:4家a类(质量管理现状良好),5家b类(质量管理意识薄弱),3家c类(生产不正常,面临转、停、并)。组织全县家具生产企业参加市局举办的家具企业质量管理宣贯会,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增强对家具产品标准认识。对于a类企业,我们主要在进一步规范标准生产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创立自己的商标品牌,积极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对b类企业重点进行帮扶,主要是生产中对标准的理解和标识标注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货把关等方面落实责任人。制定落实企业管理制度,通过手把手的帮扶,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人员岗位责任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从最近的一次对家具企业标准执行检查情况来看,除了非最终产品企业,100%企业已有比较规范的家具使用说明书。如华山家具有限公司在以前的监督抽查中出现过甲醛释放量超标问题,通过规范提高,今年二季度的家具监督抽查中成为合格企业。

为全面掌握我县服装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我局在建立质量档案的基础上,配合宁波市纤维检验所对辖区内的二次上报的所有服装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抽样送检,共抽了四个批次的样品,目前正在检测当中。7月底,监督稽查科、质量科、稽查大队联合对9家服装类产品进行执法检查,目前在生产的企业基本上能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标注标识规范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在油漆涂料方面,我们也进行分类监管。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要求严格按已备案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3c产品,鼓励企业导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列入宁波市名牌企业培育规划,进一步提高企业层次,对另一家小规模企业,要求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帮扶企业规范标注标识。督促飞轿油漆企业按国家政策要求积极申领油漆涂料生产许可证。目前已上报,计划9月底领证.


 2、省、市级重点产品。积极开展茶叶产业提升行动,实地走访18家茶叶生产企业,督促企业抓好基地建设,提升技术标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生产加工行为,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原1家qs认证企业生产加工面积只有300平方左右,现通过改造,搬迁至新厂房,生产加工面积达1000多平方。今年全县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物合格率达100%,茶园实现无公害茶标准50%达标,30%茶园获得有机茶认证,全面实现厂区环境与过程清洁化,省定初制茶厂达标率达80%,取得qs认证13家,省名牌产品2家。查处了无证生产加工茶叶3家。

扎实开展“两豆”专项整治行动。认真贯彻实施县政府《全县豆类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领会食安委会印发《***县豆制品加工小作坊整顿规范验收基本要求》内容。一是全面清理整顿豆类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按照《浙江省非发酵豆制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条件》和《***县市场准入制豆芽生产基本条件》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会同食药、工商、卫生、粮贸等部门,对跃龙等四街道11家经生产条件改造要求验收的豆制品小作坊进行核查,责令6家不符生产条件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限期整改或关停。二是引导、督促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落实日常质量监管、强制检验等措施。目前豆制品已qs认证1家,并有3家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缴请咨询老师现场指导,积极申报qs认证。三是积极扶持发展规模化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豆制品、豆芽行业,兼并小企业,鼓励小企业小作坊联合做强做大,形成龙头带动豆类食品健康发展。目前有1家投资380万元生产加工豆制品企业已投入生产,有1家投资400万元生产豆芽企业已开始试生产。

四、精心组织,综合执法,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按照《***县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全面推进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组织协调,做到行动前有方案,行动后有总结,检查时做好巡查记录,切实完成安全产品专项执法行动。

1、安全类产品执法行动。一是组织“一号行动”,对本县境内人造板、家具生产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立案查处1家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人造板企业,对所生产的细木工板予以封存;二是牵头组织“二号行动”,对我县玩具生产企业和以及大型超市的玩具产品进行检查,要求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正确使用警示说明标识和认证标识,对不符合销售要求的玩具产品当即责令商家下柜,限期整改,并要求其建立进验货登记台账,向供应商索票索证,严格把关,杜绝采购不合格产品,并对1家销售无3c玩具商店立案查处;同时对验配眼镜单位和燃气器具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督促1家刚开业的验配眼镜单位及时申证,对2家的燃气调压器进行抽样送检。三是在“三号”行动中,除了对服装企业抽样检测外,组织力量对全县辖区内辖区内建筑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目前仅一家,该企业基本能按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组织生产,未发现超范围生产等违法行为;但还存在产品出厂记录、产品生产记录未及时登记、计量检定小标签未加贴等问题,执法人员要求及时整改落实。

2、部门联动综合执法。注重部门联动,与工商、卫生、药监、贸粮等部门联合开展“两豆”专项整治工作。率先在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西店镇实行豆芽产品市场准入制管理,取缔了17家无证照豆芽产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杜绝了不合格豆芽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50多人次,捣毁三个豆芽加工“黑窝点”,取缔了30家无证照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60多份,立案11起,涉及货值达20多万元。同时,我局还开展桶装饮用水整治“回头看”行动。7月份对全县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突击检查,重点对企业的环境条件、生产设施、人员资质、检测能力、质量管理和包装等方面进行认真检查,并对企业的生产水源和饮用水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对1家存在问题较重的签发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8月份,会同稽查大队对水产制品等5家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农药、亚硫酸钠、甲醛等,对1家存在问题企业签发责令整改通知书。

3、“民生计量”执法行动。根据《关于开展集贸市场电子秤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于4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集贸市场电子秤专项执法行动。首先是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对辖区范围内的集贸市场的分布情况、电子秤数、公平秤设置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全县约有1350余台在用电子秤,其中有860台已检,一次检定合格率为97.4%,受检率为63.7%。其次是加强宣传,增强全民计量法制意识。在普查器具的过程中,向集贸市场主办者积极宣传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市民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意识,形成质监部门、市场和市民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再次是制定了详细的强检计划。计划分3个时间段对18个乡镇26个集贸市场的在用电子秤开展强制检定工作,确保市场公平交易。

4、重点产品监督抽查工作。严格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对重点产品监督抽查豆制品59批次、茶叶18批次、水产品8批次、饮用水23批次。21家获证企业年审时实施检测结果比对,以核查其质量控制能力状况。二是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认证时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原辅材料进货检验制度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强化日常监督、定期监督、督促指导等证后监管制度,确保企业持续保持和提高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建立企业诚信制度,加强企业产品出厂流向登记制度,对已售出的危及人身健康的不合格产品确保能按有关召回规定与《特别规定》进行追溯与召回。

通过今年的集中整治,我县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取得初步成效。100%摸清了五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底数,目前建立质量档案率达100%,属于生产许可证和ccc认证管理的产品100%取证(今年开始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油漆涂料有一家企业正在取证)。切实解决了家具等五类产品中甲醛、苯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应当取得qs证的包装外销食品100%整合取证和无证查处,列入监管的食品加工小作坊100%签定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已取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建立,并执行原辅材料进货索证索票、生产销售台帐、使用添加剂备案、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制度。同时,我局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及时宣传报道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到目前为止,通过各类报刊、电视报道、网络发布专项整治相关信息50余篇,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开展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质量监督局食品安全工作总结2017质量监督工作总结(4)

2月*日,省局食品市场准入管理领导小组来我局检查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对我局该项工作给与了高度评价,现将一年以来我局食品市场准入工作总结如下:

食品准入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工程,为了开展好此项工作,***工商局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关口前移,依法监管”的总体思路,精心组织,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并确定***市场作为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工作试点,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市场食品安全准入管理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在落实市场食品准入工作中,结合市场巡查和市场监管工作,开展宣传工作,向广大经营者从为什么要进行,如何进行,有何好处等方面进行宣传,同时在市场内外采用横幅、吊挂、标贴等方式设置了大量有关市场食品准入管理方面的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市场食品准入管理氛围。此外,我局还充分利用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和相关新闻报道。通过宣传,使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全面了解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该项工程,在食品消费时有意识选择参与了食品准入的商家进行消费,促使广大经营者消除抵触情绪,支持该项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市场食品准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完善制度,使食品准入管理有规可依。为了明确监管、市场开办和经营三方责任,该局由工商所与市场开办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并监督市场开办单位与经营者签订《商品质量准入保证责任书》,督促市场内经营户建立并认真填写台帐、索取票证进行存档备案。根据当地实际,该局制订了七项制度,包括市场食品质量管理责任、市场食品进货查验、市场食品索证索票、市场食品购销挂钩、市场食品质量巡查监管、市场食品质量信息公示和不合格食品退出市场管理等7项制度,并在市场内上墙向消费者公示,同时向经营者下发了“市场食品进销货台帐”、“退市登记册”、“食品准入索证索票目录表”等。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初步形成部门监管、市场自管、经营户自律的管理责任机制。

三是全面落实市场食品质量巡查监管制度。该局将巡查责任落实到人,并将市场食品准入管理情况作为巡查重要内容,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对市场上的食品及时进行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警示,避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强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共同抓好市场食品安全准入管理工作。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工商、卫生、畜牧水产、食品药品、质监、农业等职能部门。该局积极与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以及市场开办者加强沟通,达成共识,共同做好食品准入工作。该局与韶钢集团公司沟通(***集团公司厂购买了一台食品检测仪),加强对***厂内市场上流动蔬菜摊档的快速检测,并将每天检测的结果向群众公布;与区农业局协商,全区集贸市场的食品(蔬菜、豆制品、水产品等)的检测由区农业局负责,并将每次检测结果报一份工商部门备案。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该局于去年下半年对辖区的**市场、**市场等六个市场全面推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使辖区内市场基本达到了市场食品准入的要求,为我区全面完成省局“753”工作任务打下良好基础。但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一方面,由于历史和地方经济欠发达的原因,物业管理部门和市场开办者对食品准入工作的认识不足,集贸市场内经营者的素质相对较低,食品准入管理工作运作起来存有一定的阻力。另一方面,资金不足,设备缺乏。由于区政府资金不足,该局缺乏专项资金,加上市场管办脱钩工作尚未彻底完成,开展这项工作需要市场开办者投资部分资金,而一些市场开办者认为这是工商部门的工作,对市场食品准入工作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而工商部门对此又没有制约措施;除东区市场外,其他工商所没有检测设备,市场上的一切检测工作都只能依靠区农业局,影响了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工作的开展。下一步该局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以及市场开办者的沟通,力求达成共识,共同做好食品准入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督促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稳步推进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工作

"卫生监督员个人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