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的观后感
蛙的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蛙的观后感、蛙的观后感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蛙的观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2024蛙的观后感分享12篇,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蛙的观后感(篇1)经济学教研部吴洁
2016年4月14日
2012年的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厅里举行的2012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诺贝尔文学奖。而莫言的《蛙》正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在研究生院,我怀着自豪和好奇心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以中国计划生育为题材,主要描写了中心人物姑姑——一个农村妇产科医生由“送子娘娘”到“杀人恶魔”的故事。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士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
书本的题目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但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
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作品中,“姑姑”性格非常鲜明,一个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的女子。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姑姑”强行让张拳的老婆、让蝌蚪的妻子王仁美,让陈鼻的妻子王胆强行去做**的一幕幕,至今时刻在我的脑海浮现,但“姑姑”显然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她爱孩子,喜欢自己的事业,事实上,她做这项残酷的工作,受到的折磨肯定要比寻常人去做多得多。
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姑姑”内心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计划生育”政策在国家的层面来说是没有错的,但当面对于几千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生育观念,在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尚未完
查看更多>>2024.04.30 蛙的观后感
请阅读以下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蛙的观后感,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曾经经典的电影时,在观看后,人们常常会有不一样的见解。观后感是对时代精神和文化主题的思考和反思,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纳入到整体内部。
蛙的观后感 篇1《蛙》为中国当代作家莫言重要作品,出版于20年,《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蛙》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蛙》是一部写实主义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万心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一种是乡村医生,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人称“送子娘娘”;另一种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又称之“杀人妖魔”。对于万心来说,却必须做到统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读《蛙》,读者会时时感到残酷:一是小说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残酷,另一是莫言客观冷静地书写他人灵魂深处极致痛苦的残酷。
《蛙》延续了莫言对小说结构、叙述语言、审美诉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诗般反映社会变迁等方面的执着探索,在整体上达到了极高艺术水准,也是近几年中国原创长篇小说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的中心词是“计划生育”,但这只是浅层表象,在这一中心词背后,隐藏着的是莫言对生命(生殖、繁衍)的由衷敬畏和顶礼膜拜。
蛙的观后感 篇2今天,我读了《想要国王的蛙群》的故事。说的是在池塘里有一群青蛙,它们谁也不服谁,整天“呱呱呱”地吵个不停。这种日子过烦了,它们一齐向神祈祷——让神给它们找个国王。神帮它们找了两次国王,可它们都不满意,一次说国王不严肃,一次说国王术严肃了。当青蛙们第三次向神祈求时,神生气了,不
查看更多>>2023.04.15 蛙的观后感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心得体会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井底之蛙观后感11篇”,感谢您的参阅。
井底之蛙观后感(篇1)丰县华山初中三(15)樊尹缓讲师:朱显桃
《不要做井底之蛙》描写了陶行知对文学组成员的一次教育。虽然只有几百字,但我受益匪浅。
文学组成员因为有所成就而沾沾自喜。有的人留着披肩的长发,有的人故意穿衣服,有的人看不起别人。在除夕夜,陶行知给他们讲了“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使他们心服口服,也使我心服口服。
看到“井底之蛙”这个词语,便使我想到了中国最后的王朝
——清朝。起初,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但在乾隆,**时代之下潜伏着危机。
后来,自大自信的清朝满足了现有的繁荣。外交时,自称为“天国”,对外国的先进产品不屑一切。最后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大炮之下,被称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
他们难道不是“井底之蛙”吗?目光短浅,国家如此颓废。一个国家尚且如此,何况个人?
若我们做个“井底之蛙”,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文中还提到了一句话“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古代文人千千万万,他们大多十年苦读,只为一朝高中。有些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另一些人却为生活感到遗憾。
官有清官和**,有清官斩**,也有**陷害清官。也有一些人受不了官场的黑暗,辞职回国。尤其到了朝代末期,**更是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做了**贼,遗臭万年。
他们空有一腹的圣贤书。
今天大多数人都受过教育,特别是青少年。但为什么青少年的犯罪率还在上升!看来我们应该好好反省!
学生们为了成为艺术家的派头,说话变得尖刻,爱讽刺人,有的还留起了披肩长发,特意穿破衣服。现在的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了流行,为了时尚,男孩的头发越来越长,女孩的头发越来越短,为了时尚,学生穿吊裆裤,穿乞丐服,有的学生甚至还把头发染上色卷起来,有的男孩还戴耳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做的吗?
陶行知校长说的好,我们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是啊,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不要被眼前的“时尚”迷住了双眼,从此没有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有些现在推崇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对学生的成长也没有多大帮助。
井底之蛙观后感(篇2)只小青蛙
查看更多>>2024.02.09 井底之蛙观后感
如今网络已经非常发达,在这个时代里,很难找到一部能够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影视作品。当我们看完一部电影,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而写观后感,则是深度思考和精华结晶的体现。在撰写观后感时,我们需要注意主次关系,突出影片的重点。那么在撰写影片的观后感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叫做“井底之蛙观后感”的工具,它能够为大家提供全面的参考和使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分享给身边的人们!
井底之蛙观后感 篇1井底之蛙的故事大家不陌生吧,说是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虾,谁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我曾无数次在脑海里回忆这个故事,我觉得自己就是那只井底之蛙,虽然我没有骄傲自满,但我所知甚少,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知识是我不知道的。打开几位校信通博腕的博客,他们的文章谈古论今,无不体现着厚重的`的文学修养,扎实的写作功底,独特的个人见解……这使我越发的惭愧,为人师称职否?以至于写完文章竟再三考虑,能发表给别人看否?
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我只看到了整个世界的一个狭小狭小的角落,以后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努力让自己知道的更多些吧!
井底之蛙观后感 篇2栖在井里的青蛙在井边碰上一只从东海而来的大鳖。青蛙看见大鳖,便对它心满意足地吹嘘自己的惬意:“你瞧我住在这儿多么快乐呀!我从井栏上蹦进浅井,可以在井壁的缝隙里小。在井水里游耍,水面就托住我的胳肢和下巴。在软绵绵的泥地上漫步,淤泥就漫过脚背。看看周围的红虫、小螃蟹
查看更多>>2023.06.25 井底之蛙观后感
撰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是什么?这本作品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深深地触动了众多读者的情感。将读后感用文字记录下来,也是展现人生历程的一种方式。下面,工作总结之家为您悉心呈现的是“青蛙王子读后感”。...
2023.06.03 青蛙王子读后感
在日常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我们会有一些心得,我们可以将心中的千言万语用笔记录下来。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总结,一篇好的心得体会都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蛙读后感简短模板汇总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看完了莫言的《蛙》,不愧是获奖作品,写的很好,对人物、事件...
每当我们经历某些事情对可能会产生启迪时,我们可以将心中的千言万语用笔记录下来。经常写心得体会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对于心得体会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你写观后感:孔子观后感”,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xx年2月5日,我和妈妈还有小雅一起到电影院看《孔子》。我怀...
2022.09.22 孔子传观后感 舞剧孔子观后感 舞剧孔子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