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八年级语文教师期中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31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写总结。写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每次写一次总结,我们的思想就越前进:有时候,只有坚持一件事不放弃,我们才有可能成功。那么关于总结报告我们怎么撰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班和(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尝试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单元主题式教学

本学期我校语文组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实践探索语文单元主题式教学,并初见成效。八年级语文课本共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第五单元为文言文单元,以理想为主题;第六单元也是文言文单元,以山川风光为主题。每一单元自成体系,前后没有影响。所以我们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每一单元的前两课时都是先让学生通读整单元课文,整理生字词。第三课时是对这一单元的主题把握,鉴赏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侧重及不同情感倾向。第四课时是比较阅读,主要是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写作特点方面的分析比较。第五课时是阅读随笔课,要求学生利用课上时间,对这一单元的课文写出你的心得体会,或针对其中的某一篇文章写出你的生活感悟。第六课时是成果展示,展示的主要内容是读书随笔,和根据这一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搜集整理的资料。一个学期下来,我感觉学生在语文综合素质上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作为教师还需不断钻研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为语文的单元主题式教学找到理论支撑。并积极探索单元主题式教学的精髓及弊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总结经验,让单元主题式教学得到不断的完善。

(二)启迪学生心志,让语文教学深入人心

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

作为传统科目,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的积累,也不是能力的提高,而是以这两点为基础,达到触动学生灵魂,深入学生心灵的目的。在教学上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和现代人才所应具备的高尚道德品质。

(三)、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如何激活学生学习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开设了“课前演讲”,每堂课5分钟进行说话训练(以说话为主),形式多样,畅所欲言:讲故事,品美文、聊时事。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听、说、读、辩等。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补充同题材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

(四)亲其师、信其道,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课堂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六)、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一、概况:
1、本次八年级语文教研活动以关注中下层面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情感上多沟通,时间上多投入,作业上分层次,帮扶上一对一”为原则开展教研活动。根据中下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教给学生学习技能”为内容开展观摩和研讨活动,许多与会教师反映,本次教研活动是第一次开始关注“技能”二字。三片的主题分别为:城关片——教会学生朗读技能;金峰片——教会学生掌握概括要点的技能;古槐片——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2、全市八年级语文教师共104人,其中金峰片35人全到,城关片43人,缺席1人;古槐片26人,缺席2人。与会教师共缴交材料98份。本次八年级语文教研活动有三个主题供开课教师选择:(1)写作策略指导课:通过“以一写一”(一件事,一个主题)强化文体意识,突出“亮点应细化,重点应深化”的思路,可通过仿写、改写等途径实现。(2)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如何读懂文本:提高阅读文本的利用率,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要点和整体感知。(3)用好课后附录部分: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与会教师根据这三个主题,各选一个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一份感悟材料。
3、活动开展时间:金峰片3月27日,鹏程中学(池连斌);城关片4月3日,首占中学(黄云强);古槐片4月10日,沙京中学(郑娟容)。上午8:00报到,8:30开始,下午3:30结束。
二、活动开展情况
1、金峰片鹏程中学的池连斌老师以《与朱元思书》为课例,教会学生如何概括要点;下午二中、文岭中学、鹏程中学、潭头中学、厚福中学、漳港中学、漳新中学等7校在会上就如何让中下层面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城关片首占中学的黄云强老师以《送东阳马生序》为课例,开展“朗读应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支撑点”的研究;下午华侨中学、吴航中学、朝阳中学、琅峰中学、四中、六中、罗联学校、玉田中学、营前中学、首占中学等10所学校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围绕的主题课,如何提高中下层面学生的学习成绩。古槐片沙京中学的郑娟容老师以《五柳先生传》为课例,开展“文言文翻译技巧”的研究,让中下层面学生通过技能训练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下午鹤上中学、江田中学、文武砂中学、沙京中学、三中、七中等6所学校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尤其是江田中学的经验更值推广,他们以“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发挥优生的示范作用”为主线,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其效果非常显著。
三、活动形成的策略:——主题是“阅读教学的另一个主题——技能训练”
(一)金峰片:概括要点技能
1、应选择典型的文本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要用好范文,从运用角度提练方法。
2、技能训练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应在点评上加以示范和引领,让学生把技能内化为能力。
3、技能训练的方法要得当,思路要明晰,文本要扣紧,使方法的运用与文本的分析得以完美的统一,有意识的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无论哪一种技能训练都不能忽视效果,忽视语文的本色。
5、实现技能指导的有效性,一定要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学会学习,调动学生自己去提练,在提练中掌握,适合自己的技能,应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城关片:朗读教学
1、朗读作为一种教与学的行为,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中下层面的学生。可以通过选用一些文质兼美的文本予以注释和演绎,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2、正字读是朗读的突破口,应细心指导,准确示范,明确引领。
3、朗读教学要注重从方法到实践的过度,可以从三个途径来实现:(1)标音——扫清文字障碍。(2)录音或教师范读——提供“原型操作”;(3)优秀学生朗读——通过“原型操练”实现。
4、朗读教学的三个手段:从示范入手,以技巧引领,用实践操作;朗读应建立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做到入情入境。
5、要正确处理“读”与“教”的矛盾,确定朗读作为语文教学支撑点的角色。
(三)古槐片:文言文翻翻译技巧
1、导课应为走进文本作好必要的铺垫。
2、多维朗读应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有效的阅读技能传授和语感培养应建立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3、阅读技能的训练,形式可以多样,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
4、在传授技能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因复杂化、教条化而产生的副作用;要引导学生充分预习,可通过典型例子和专题形式加以实现。

卓德华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本学期第一学段已经结束,语文的教学的阶段性任务也随之完成。现在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些做法值得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班和(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尝试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单元主题式教学

本学期我校语文组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实践探索语文单元主题式教学,并初见成效。八年级语文课本共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第五单元为文言文单元,以理想为主题;第六单元也是文言文单元,以山川风光为主题。每一单元自成体系,前后没有影响。所以我们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每一单元的前两课时都是先让学生通读整单元课文,整理生字词。第三课时是对这一单元的主题把握,鉴赏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侧重及不同情感倾向。第四课时是比较阅读,主要是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写作特点方面的分析比较。第五课时是阅读随笔课,要求学生利用课上时间,对这一单元的课文写出你的心得体会,或针对其中的某一篇文章写出你的生活感悟。第六课时是成果展示,展示的主要内容是读书随笔,和根据这一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搜集整理的资料。一个学期下来,我感觉学生在语文综合素质上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作为教师还需不断钻研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为语文的单元主题式教学找到理论支撑。并积极探索单元主题式教学的精髓及弊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总结经验,让单元主题式教学得到不断的完善。

(二)启迪学生心志,让语文教学深入人心

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

作为传统科目,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的积累,也不是能力的提高,而是以这两点为基础,达到触动学生灵魂,深入学生心灵的目的。在教学上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和现代人才所应具备的高尚道德品质。

(三)、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如何激活学生学习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开设了“课前演讲”,每堂课5分钟进行说话训练(以说话为主),形式多样,畅所欲言:讲故事,品美文、聊时事。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听、说、读、辩等。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补充同题材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

(四)亲其师、信其道,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课堂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六)、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年度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