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不等人,一下子工作就要结束了,在新工作开始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完成自己的工作总结。写一份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看清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所以写工作总结还需要什么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场镇八化综合整治工作总结,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场镇八化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20xx年场镇“八化”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20xx年,我镇场镇“八化”综合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直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及指导下,以整治城乡卫生环境,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以取缔撑杆搭棚,规范店招广告为抓手,以整顿交通秩序,规范停放行为为切入点,围绕垃圾清运、整治镇容镇貌、突出日常保洁工作为中心,狠抓场镇居民文明素质教育,强化场镇“八化”建设。一年来,我镇“八化”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镇容镇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场镇秩序进一步规范,居民文明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塑造了我镇优美整洁的城镇形象。现将今年1至11月我镇场镇“八化”综合整治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八化”综合整治工作,以镇成立了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分管城建的副镇长为副组长,驻镇各单位负责人、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环卫所,具体负责“八化”整治的日常事务工作。同时加大了场镇“八化”建设的宣传力度,齐聚民心,形成了“八化”建设攻坚破难的工作合力。
二、强化工作措施,促进责任落实
我镇的场镇“八化”建设经过了集中综合整治和成果巩固两个阶段,20xx年已经完成了综合整治工作。今年来,主要对车辆停放、摆摊设点、撑杆搭棚、垃圾堆放等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专门成立以政府、工商、派出所、城建、社区等部门的联合执法队伍。对已建立的“五包”责任制、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领导和部门分片包干负责制、周末机关单位义务劳动制、日报例会等制度做到坚决落实,严格考核,具体考核方式由镇“八化”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随机抽检,为了克服以往的形式主义,“八化”整治综合办公室对外公开了举报电话,对制度、措施未落实的单位和个人首次实行内部通报,对于屡次不改进的与主管部门联系,督促落实并通报批评,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同时,建立完善场镇“八化”整治工作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定期考核全年清运垃圾2900余吨,清除牛皮癣986余处,规范取缔撑杆搭棚128户,规范店招广告27幅,处理违规乱停乱放的机动车辆187台次,居民文明素质教育学校培训学员2640余人次。通过工作措施、工作责任的落实,各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强化经费投入,完善场镇功能
镇党委、政府以场镇“八化”综合整治活动为契机,强力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场镇人居环境,经多方争取和自筹资金,实施了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等工程。主要实施了以下一批场镇市政设施工程:在省道206线通贤场镇段安装了路灯38盏(文明街、建设街、罗汉街等街道已规划安装26盏),改建了一处公厕、硬化了罗汉南街110米街道、在场镇新建了8处临时生活垃圾投放点、在省道206沿线通贤段修建垃圾临时堆放点4处、对居民的出行便道进行了修整、添置了各种交通标识牌10处、便民信息栏2处、示范街灯箱2个、“八化”宣传栏2处,同时对绿化树进行了整形修剪和补植等,“八化”综合整治工程共投入经费近80万元。
四、强化居民的自律意识和环卫意识
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广大居民是主体,镇与社区,社区与各居民户签订了门前五包责任书,落实了街道两边的居民户、个体户的责任,社区成立了以退休干部为主体的环境卫生巡查队伍,增强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提高了全民参与积极性。镇党委、政府为了巩固整治成果,在社区开办了文明市民学校,对每条街道落实了专门的保洁人员,做到街道日常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场镇居民乱扔乱倒现象得到有效扼制。
回顾我镇一年来的场镇“八化”综合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场镇居民的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场镇规划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场镇管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场镇“八化”综合整治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加大经费投入,加快长效机制建设,把我镇场镇“八化”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件惠民工程、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抓落实,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八化”综合整治办公室
20xx年11月20日
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今年,全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之后,我镇立即召开镇村干部大会安排部署,采取得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现将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强化责任
年初,镇党委、政府对照区上提出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建设内容和标准,迅速安排部署,夯实工作责任,区上会后,我镇在第一时间做了安排,制定并下发了《蟠龙镇20xx年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重点突破、普遍提升”的工作思路,严格实行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各村村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按照示范村、重点村、推进村的整治标准认真落实,全力推进。为使广大镇村干部充分认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利用镇村干部大会逢会必讲,各村通过广播、标语、横幅、板报进行了环境卫生的宣传发动,1—3月全镇共制作宣传横幅100余条,广播宣传1000余次,新建宣传环境卫生广告牌10个,刷写墙体标语300多条,印刷宣传单1000余份,通过宣传教育,为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营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更主要的是唤起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激情,为综合整治工作由被动整治向主动保洁,由政府行为向群众行为的转变提供了良好舆论氛围。
二、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我们采取多项措施,力求发挥综合效应,集聚效应。按照整治要求,我们着力从示范村,重点从下功夫,力求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一是加强保洁。落实日常清扫保洁和清运人员,切实将素质高、责任心强、家庭困难的人员充实到保洁人员队伍,并落实好工资待遇。划定卫生保洁责任区域,制定村规民约、卫生管理办法和卫生规章制度,夯实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等责任,从制度上对保洁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二是在绿化、美化、亮化上下功夫。今年是蟠龙新区建设的开局之年,管委会在年初的工作会上要求,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关乎新区形象的一件大事,必须在美化绿化上做出特色,要在组织创建区级示范村,重点村的11个村实行文化墙建设,在墙体上制作爱护环境,彰显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特色的具有正能量的墙体文化,全镇要在已硬化的村庄道路上全部安装路灯,利用春秋两季栽植树木的有利时机,突出乡土树种和经济林,高标准、高规格搞好村庄绿化,以达到教育村民,美化环境,亮化村庄的目的。三是对积攒垃圾做到及时清运。检查督促各村调整完善垃圾处理场所,使垃圾收集点布局合理,对村庄内外的垃圾屋实行统一管理,做到定期清运,确保垃圾无积攒,推荐引导各村设立每10户农户门前垃圾桶统一摆放、统一清运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使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严格考核,务求实效
为了能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纳入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对各村打分,年终汇总,得分低的村不能被评为镇上先进并在全镇通报批评,对工作力度大,整治成绩显著的村庄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今年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共清理“三堆”320多个,清运垃圾160车,路肩配土58公里,开展两次卫生清洁工作,将村庄附近废弃的池塘作为垃圾填埋点,组织人员、机械进行黄土填埋,镇上组织机关干部对宝蟠路、底县路、蟠塔路、南环路、XX县路林带内的明爆垃圾进行集中捡拾3次,从根本上改变了全镇的环境面貌。
虽然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在我镇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们体会到今后的工作中还应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必须巩固和加强现有工作成果,群众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些村在整治一段时期后会发生反弹迹象,作为镇村两级必须综合施措,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必须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沟壑、城壕、支渠,等天然垃圾处理场,尽快建设全镇统一的垃圾处理厂。三是必须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据统计创建示范村、重点村成功的冯家崖村负债240多万元,车家寺村负债400多万元,晓光村负债120多万元。下一步,我镇正在积极探索收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保证农村环卫工作的经费来源,同时争取上级部分资金弥补不足。今后,我们将积极工作,确保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能再上新台阶。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整治工作总结
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年”,也是我市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决战之年,市委、市政府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及城镇风貌塑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及城镇风貌塑造工作安排,我局制定了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整治,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为加强对风貌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局纪检组长、局机关党委书记为副组长,局机关相关科室及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风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分管局领导牵头分管日常事务,局水综科负责日常具体事务,相关科室站院协调配合。并根据《xx市20xx-20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在积极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综合整治和规范的原则,制定了《沱江滨江路沿线河滩地20xx-20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市“统一规划、精心设计、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城镇风貌整治原则,以全市风貌整治为契机,紧密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精品国家卫生城市的总目标,积极实施沱江滨江路沿线河滩地风貌整治工作,力争用2年的时间基本规范沱江河滩地经营环境。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风貌包装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赢得经营户、住户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整治工作和谐有序开展,我局狠抓宣传工作:一方面每天抽调1-2人沿沱江两岸进行卫生巡查,主动上门向责任区内的经营户、住户广泛宣传沱江滨江路风貌包装的目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包装责任区内人流量较大的地点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台,散发宣传单,主动和周边居民进行沟通,开展卫生知识、健康知识及风貌整治目的等情况的宣传,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群众自觉关心、自觉支持、自觉参与风貌整治工作,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切实扩大和巩固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同度。今年以来我局在沱江滨江路沿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悬挂横幅4条,组织群众参观整治成果活动1次,参与人员20余人。
(二)多举并措,狠抓整治
为确保风貌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根据实施方案,积极协调城管、社区及相关部门,以开展风貌整治为载体,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拆除不规范的建(构)筑物,清除屋顶、阳台等乱堆乱放和吊挂杂物,对建(构)筑物的外立面、雨棚等进行清洗、粉刷和更换,使建(构)筑物外立面整洁整齐。今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5处,整治建(构)筑物5栋,整治建(构)筑物立面900余㎡,投入整治资金8万余元;二是规范经营户建(构)筑物及附着物,拆除未经许可擅自设置的广告、店招、灯箱、牌匾等,更换破损、褪色、残缺以及有安全隐患的广告店招,规范空调外机位置,统一对沱江滨江路坝坝鱼经营设施进行规划、设计,采取经营户自行投资,水务部门严格审查的原则进行包装整治,使其更加整洁、美观。今年累计规范广告、店招等7处,经营场所外立面包装2栋,投入资金6.8万元;三是整治沱江河滩地和水面卫生环境,进一步加强对沱江河滩地卫生的巡查和保洁工作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对部分渔船、坝坝鱼、茶楼存在污水直排、垃圾乱扔现象进行查处、取缔,规范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巩固集中整治成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风貌整治巡查11次,长期雇请保洁人员10人,雇请清漂船1艘,清漂人员2人,清运垃圾68吨,焚烧处理垃圾2000余斤,租用自卸汽车2辆,修建排水沟50余米,投入资金21.98万元(其中,整治沱江枇杷沟医学院下水道1次,修建排水沟25米,投入资金3.5万余元;集中整治枇杷沟河滩地和沱江公交商城堡坎下河滩地1次,清运垃圾35吨,修建排水沟25米,出动人员76人次,投入资金4.2万余元);四是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加强沱江河岸护坡工程及绿化建设,努力打造卫生沱江、绿色沱江。
(三)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按照“谁审批、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沱江河滩地风貌整治责任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市局、江阳、龙马潭两区水务局的责任范围,并将风貌整治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把风貌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建立、健全沱江滨江路风貌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将城镇风貌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四)加强督查,严格问责
为切实做好风貌整治工
乡镇文化娱乐场所专项整治报告
根据《中共XX市委宣传部关于加强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的通知》(万委宣发[20xx]21号)文件要求,20xx年8月,我乡安排乡文化站、乡派出所、乡安办等部门,对我乡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了专项整治,现将整治情况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我乡现有常住人口1.6万人,辖七个村一个社区,社区常住人口3500人,有网吧一个,30平方米,文化站(含电影院)一个,200平方米,村图书室7个,本次整治活动主要以网吧和乡级文化站(含电影院)为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文化站(电影院)和网吧主要存在消防设施不全,通风效果不好,无禁止(吸烟)烟火标志,网吧同时存在未成年人上网,线路铺设混乱,消防通道堆放杂物等情况,村图书室主要存在消防设施不全的问题。
三、整改落实情况:
1、完善制度管理。责令相关单位设立安全管理制度,并公示上墙,落实专人,管理安全。
2、落实隐患整改。责令责任单位落实隐患整改责任,设置消防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文化站(电影院)新增灭火器八台,禁烟标志四块,制度牌一块,安全检查员一名;各村图书室新增灭火器各一台;网吧重新铺设线路,新增灭火器两台,将消防通道清理畅通,同时,派出所对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给予了相关处罚。
以上是我乡本月落实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管理的相关情况。我们将以本次整改为契机,切实落实好安全监管责任,确保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安全。
2021年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总结
XX年,**市**镇从镇区到村庄,街道变宽变平坦了,五彩的鲜花处处绽放。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展开,镇党委、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成立领导班子,明确分阶段整治目标,制订实施计划与考核细则,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创新新机制,探索新模式,取得了很大工作成果,全镇总投资达到380万元,全面清理整治影响村容村貌的街头粪堆、土堆和草堆,撤除闲置旧房132间,新建村内公园、健身休闲广场8个,面积13000平方米,设置环境美化雕塑小品21处,硬化村内街道18000平方米,硬化连村路1XX平方米,使全镇上下人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确定重点,建好示范村 。火车跑起来,全靠车头带,根据集体经济条件和村情,首先确定了高家、大时家、潘家、西泥沟和南廒五个村作为全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火车头”,进行重点督导,采取班子成员负责制,责成五名班子成员人守一村,集中人力物力限期完成,达标验收合格后,当作示范标杆,组织全镇观摩学习。潘家村投资8万元,购置秸杆挤块机,免费为村民进行秸杆挤块;大时家村争取外援28万元,硬化街道6500平方米,建街道小花坛32个,砌沿街花墙5600米;西泥沟在村中央一片旧院落和草垛粪堆原地上,投资20万元,建起了一处1800平方米村民休闲公园等等,为全镇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 在“火车头”村的整治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基础上,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两委干部召开专题观摩学习现场会,采取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的方式,紧紧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镇全面展开学习实施,村村有规划,村村有人抓,村村有行动、有变化。
督导促进,常抓不懈。 对于各村整治质量和进度,包村干部每日一汇报,每周一调度,十天一检查,检查结果列入镇村干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为保持整治成果,各村相应落实了村、组二级责任,制定了村级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制度,组织闲散村民成立清洁队,建立了常抓不懈机制。
由于措施得力,成果显著,7月16日,**、**两市领导来我镇观摩,听取汇报,给予肯定,8月份,《**大众》头版头条给予了全面报道。
**镇党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