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商局加强节日市场监管

发布时间: 2019.10.30

岁月好像沙滩上的浪,拍打一下就是一轮,这一阶段的工作即将落下帷幕,也需要安静写总结了,总结是让工作取得新突破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有哪些优秀的总结模板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工商局加强节日市场监管,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工商长效监管食品安全

针对辖区为城区中心地带,居民集中,市场、超市较多,人流量大的特点,对5个市场、260家食品经营户落实长效监管措施。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涉及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12起,取缔无照经营11家,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2个,查获各种假劣食品340余公斤,未经检验和变质肉类食品90余公斤。案发率与去年同比有明显下降。

他们瞄准食品入市和销售渠道,采取日常市场巡查、建立健全食品经营户口监管档案等措施,对食品经营户的进货、销售主要情况、巡查监管记录、消费者投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全部实行微机管理,捕捉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监管措施。严把重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准入关和重要食品入市关,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律不予核发营业执照。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食品经营单位和交易场所进行巡查。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规范经营行为。积极推行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有问题被查处的经营者按轻重后果分类进入“黑名单”,进行重点分层监控。聘请16名部门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领导,担任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对工商部门的监管和食品经营企业的自律进行监督。分局对监管者和经营分别签订《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并能做到及时兑现责任书中违责追究,保证了假劣食品哪里出现哪里查,何时出现何时打。适时集中检查,保证食品的销售主渠道安全放心。他们对幼儿园、中小学周边的食品销售者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按季节分时令集中检查;对各大超市、集贸市场加强节假日监管、分时集中整治,保证任何时段不失控,形成驻场管理与巡查、集中检查相结合的立体监管态势。他们采取健全举报网络,设立举报奖、为举报者严格保密等措施,鼓励社会人员举报,严控假劣食品流入市场。

转贴于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市工商局2020年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小结


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三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开展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完善肥料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利益。现将我局20xx年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

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完善了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消费者参与相结合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纳溪区工商局结合法制宣传、“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积极做好“红盾护农”的宣传工作,向农资经营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印发了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3900余份,对农民宣传了农资市场监管及农资打假专业知识,开展“送法下乡”、“送知识下乡”活动;各工商所利用乡镇文化大院,“零距离”宣传法律法规和农资使用知识。邀请有关农技专家和工商人员一道,向农民朋友讲解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等知识,引导农民正确使施用农资,受到了农民和当地政府的好评。

龙马潭区局还将23种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和19中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制作成消费警示卡发放到每个农资经营者手中,随时提醒经营者。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

“五严”。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三是严格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责任制。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四是严格“四定”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严查制作、发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行为;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龙马潭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区农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三、认真检查,强化监管,确保实效

肥料、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我局深刻认识做好肥料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红盾护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加大力度,把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一是充分发挥农资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监督和指导,确保农资市场的有序竞争;二是保障农资质量,进一步完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已形成了农资公司—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农资连锁配送站—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服务体系。四是开展种子、化肥质量监测。1-10月我局抽检化肥、农药等农资186个批次,配合省局抽检肥料农资商品23个批次。通过检测,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农资流入农村市场。五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查处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清除出农资市场。

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车辆645台次,执法人员3526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6205户次,检查农资市场915个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112件,罚没54.72万元,没收查扣物质684121公斤/台、件,取缔无照农资经营户75户,受理农资投诉46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3.32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辨别真假难。一方面,农资品种花样繁多,伪劣农资从表面观测往往难以确定其真伪,执法检测手段的缺乏造成真伪难辨。另一方面,涉案农资鉴定费居高不下,一份化肥质量检验报告少则两三百元,多则上千元。质量检验报告成本高等因素,客观上造成农资市场打假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资真假的辨别。二是监督管理难。当前伪劣农资销售市场都在农村,并且越是偏远的山区和小村落越有市场。部分假劣农资还打着“送货田头,服务农民”的旗号,运到村边地头进行抛售,且流动性强。由于农村地大面广,限于人力、物力、财力原因,执法部门对这些“上山下乡”的农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三是打假罚劣难。农资经营主体杂乱无序,多为个人承包经营,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宗族观念浓厚,造成执法环境差,当事人自觉履行行政处罚率低,查办的案件常常出现“办而不结”、“处而无罚”现象。四是深挖根除难。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伪劣农资产品往往要经过几个销售环节,要跨区甚至跨省才能追根溯源。而各地打假信息资源未能互通共享,各打各的假,难以从源头治理。五是少数农资者“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落实不够理想,流于形式。

五、下一步农资监管工作的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构建以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为基础的新监管模式;完善信用惩戒机制,积极探索农资市场监管办法。

(二)、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要对农资经营户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可追溯管理,提高监管到位率。对生产经营主体,由过去的市场环节监管,向主体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延伸。对农资产品,以实施准入制度为重点,实现与行政许可工作的有效衔接,把监管关口前移。同时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投入,通过销售和技术服务的结合,开拓、净化城乡农资市场。帮助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

(三)、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积极查办农资案件,力争办大案、要案,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市市场监管局2017年工作总结


市市场监管局2018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省食药监局工作部署,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食品药品监管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检查抽检。上半年农业部对我市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低于国家标准值。因今年我市代表**省完成农产品抽检任务,抽检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对全省考核评价结果。7月20日省政府食安办对**市政府进行约谈,要求下半年必须努力提高农业部门水产品风险监测合格率,下达了后两个季度不得检出不合格样品的硬任务、硬指标。在前两季度抽检均不达标的严峻形势下,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部署调度,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计划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责任到人,按照“谁监管、谁负责”倒追责任落实。经过不谢努力,我市水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农业部对我市第三、四季度共30个批次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一举扭转了全省水产品风险监测不达标的危险局面,得到了省政府食安办领导的肯定与表扬。二是加强执法监管。共立案查处三品一械行政处罚案件1027起,罚没554万元,其中5起案件列入省局新闻发布典型案例。三是严查瘦肉精。召开了“双安双创”及“瘦肉精”专项整治动员会,梅世彤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现场签署了《2018年“瘦肉精”监管工作承诺书》。全市共检查兽药生产、生鲜肉及其制品经营等相关企业3662家,开展监督抽检1820批次,检出含“瘦肉精”2批次,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件,有力打击和震慑了非法添加行为。四是创新农村餐饮安全监管。11月14日,全省农村集体聚餐、小餐饮和网络订餐监管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食药监局副局长李基滏对我市在流动小餐车、农村流动餐饮大篷车及网络订餐监管工作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创新表示了充分肯定,要求各地积极借鉴我市“政府大力支持+部门联动配合”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全面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水平。五是强化应急管理。成功承办了2018年**省示范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省食药监局许彦增副局长及有关处室负责同志,京津冀近50个县(市、区)食品安全有关负责同志及我市食品企业代表共计800余人到场观摩。各级领导及与会人员对演练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称此次演练有三大创新和亮点:“首次设计了“学校瞒报突发事件信息”、“协调公交公司运送伤病员”、“惩治造谣分子”等环节;首次应用了全省应急指挥平台;首次体现了“党政同责”要求。”此次演练已做为**省食药监系统亮点工作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强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

充分发挥“双随机”工作牵头作用,报请市政府4次召开由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调度部署。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了《**市“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实施细则》、《**市2018年“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进方案》、《**市全面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以贾兆军副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7个市直单位、19个县(市、区)制定了抽查计划和抽查实施细则,并向社会公布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5月26日组织市、县两级学习《**省双随机与双告知综合系统》的应用,37个市直部门已全部完成了执法人员库的录入工作。19个县(市、区)编制了“联合抽查细则”,并全部开通了政务外网。市级和12个县(市、区)已完成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工作,还有7个县(市、区)“双随机”联合抽查正在进行中。

三、劣质散煤、成品油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扎实推进

一是强力启动。组织召开了由各级各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市劣质煤、油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议,贾兆军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二是强化督导。成立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劣质散煤、成品油集中整治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针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专题召开了调度会,听取了各牵头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再细化、再明确、再安排。三是加强调度。召开了由各县(市、区)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劣质煤、油管控行动调度推进会,通报了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劣质煤、油整治工作情况,部署开展了劣质散煤管控“百日会战”行动和秋冬季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全市已抽检煤炭实际经营网点919户次,1444个批次,抽检覆盖率100%,查办煤炭案件109件,没收劣质散煤59.2吨,罚没款39.17万元;抽检成品油经营站点880户,1838个批次,抽检覆盖率100%,查办成品油案件20件,没收劣质油品0.9吨,罚没款41万元。同时,按照市大气办要求,积极推进餐饮单位使用洁净能源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城区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已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100%,使用率100%,有效降低了餐饮单位的排污。

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传销集中整治行动

市委杨慧书记、市政府梅世彤市长对打传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市委副书记、市政法委书记宋仁堂,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李克良多次组织召开工作会、调度会进行安排部署和调度。整治期间,全市共出动宣传车1200余台次,张贴公告、标语、条幅等6000余幅,群发短信2.4万条,发放宣传资料4.4万份,捣毁传销窝点734个,遣散传销人员4600余人,解救被骗人员23人,移交公安处理传销头目和骨干分子19人。对我市打击传销工作,市委杨慧书记、省工商局刘云峰局长都作出批示予以肯定。我局起草的《**市打击传销举报奖励办法》和《**市房屋租赁防止传销管理办法》得到了省工商局的高度重视,作为亮点工作报送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并被采用。

五、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新增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全省第一。今年共收获中国驰名商标5件,分别是**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华阳耐火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思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沧能电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争创中国驰名商标3-5件的任务目标。全市有效注册商标已达3.2万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2件,**省著名商标515件。二是助企融资突破20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利用股权质押登记、动产抵押登记、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等方式融资。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截止11月底,共召开“银企对接会”3场,发放融资宣传材料2万余份,帮助596户企业实现融资208亿元,融资数额创历史新高。三是扎实开展党建兴企行动。全市共建立个私企业党委19个,在册非公企业党组织1508个,党员15241名,依托基层工商分局建立党建工作站94个,新发展党员123名。市个私党委推荐的渤海紫信党支部书记纪秀丽,作为非公经济组织代表参加了中共**市第九次党代会。

六、开展各类市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

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经济检查执法活动。一是认真开展保护商标专用权行动。以驰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为重点,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共开展行政约谈134次、行政指导218次,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02件,罚没203.33万元。二是大力整治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全市范围内的64家公用企业进行了约谈,要求企业根据自身行业情况及消费者的投诉举报情况进行内部整改,建章立制并形成规范合法的交易规则,树立公用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全市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38件,罚没102万元。市局经检支队查办的**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案件,被评为全省工商系统十佳案件。三是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至3月底,广告发布登记工作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的要求已全部下放至各县(市、区)进行属地登记、管理。全市共开展行政约谈105次,行政指导216次,查办虚假违法广告案件38起,罚没54.6万元。四是集中组织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我市网络市场交易主体网站入库量为7837家,执法人员已网上检查7319家,实地检查860家。检查发现问题网站166家,目前已对其中的110家进行了包括责令整改和提出关闭网站申请等处理。

七、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继续强化“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在创建示范店、示范街的基础上,向创建放心消费行业纵深拓展,开展了电信服务业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市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分别做出放心消费创建承诺,在全市近千家营业厅张贴了放心消费宣传标识、宣传画,通过电子显示屏进行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滚动宣传。同时,积极开展“放心消费进景区”活动,以吴桥杂技大世界为重点,召开了指导会议,宣讲了“放心消费创建”的意义和要求,并多次到实地指导帮助景区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4月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隽琪到**调研检查,对我市广泛开展的以“好人之城、美丽**、诚信商家”为主题的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许昌、贵州遵义、广东中山、江苏镇江等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纷纷到我局学习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经验。二是认真抓好维权效能提升行动。截止11月底,全市12315系统共受理消费者信息8900余件,较去年同期增长3%。其中咨询6325件,投诉2034件,举报53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消费体察点评活动。3.15前夕,组织志愿者代表、消费者代表、媒体记者等30余人到**市科林纯净水制造有限公司、**狮源纯净水有限公司开展消费体验活动,参观纯净水的生产加工过程,让消费者走进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生产过程。通过消费体察,用消费者的亲身体验提振了消费信心,也提高了企业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促使企业自律,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共建社会和谐。四是大力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为进一步提升商品质量抽检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贴近消费者需求,开展了“你点我检”活动。通过网络和微信平台调查问卷形式,征得消费者意见6800余份,选择出了消费者最关注的包括服装鞋帽、学生儿童用品、汽车配件、自行车、装修装饰材料、日用生活用品、 消防产品、家用电子电器等15类商品为检测重点,共开展商品质量抽检1590个批次,对抽检结果全部进行了公示。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总结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总结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实施机构整合、改革转型的关键之年。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落实上级局工作部署,全面推进改革转型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三个全面,推进机构改革,积极构建全程监管的“大市场”格局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办机构改革部署,有条不紊推进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机构改革,全面构建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和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在改革转型中迈出新的步伐。

一是全面理顺工作机制。自2014年12月14日正式组建以来,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调整完善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管理体制加强市场监管意见的通知》和市编办《关于明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事项的通知》,调整成立市场监督管理稽查大队、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和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明晰部门、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的职能,认真谋划办公场所的搬迁和人员力量的合并分流,于7月中旬正式实现三局合署办公和统一挂牌。在认真组织调研的基础上,明确班子成员分工,建立局领导与基层分局、科室、下属事业单位挂钩联系制度。制定出台《机关分局事权划分实施方案》,积极理顺机关与分局的事权关系,初步建立了市局、分局之间权责明确、高效协作的运行机制。

二是全面加强技能培训。本着“按需施训、因人施教”的原则,实施全体人员知识培训、部分人员对口培训、分局监管人员业务实训等,积极提升监管技能和专业化水平。全局合署办公以来,重新制定标准化、集成化日常监管工作流程,统一办案指南、办案流程、执法文书,为有序推进业务下沉和综合执法打下良好基础。积极部署整合“三合一”办公OA系统,切实提升工作部署、落实、反馈效率。积极整合局政务公开信息平台,重建局门户网站,及时更新信息,着力扩大部门影响。

三是全面落实队伍建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专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精心编印《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要点和案例》摘录汇编,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政自律意识和廉洁从政水平。出台局《会议制度》、《财务收支管理规定》、《公务接待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形成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制度。出台局《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引导全系统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出台局工作人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从简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制度办法,配合市纪委开展2次公款吃喝、规费征收专项督查,组织6次对干部在职在岗情况、上下班签到制度落实情况、公车使用停放情况等明查暗访,对4名干部进行提醒谈话,进一步明确不可逾越的纪律红线。

(二)实施三个结合,助推转型发展,积极构建系统集成的“大服务”格局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大突破的工作意见,降低准入门槛,优化服务举措,为全民创业创新提供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环境。

一是结合“先照后证”工作,深入推进商事登记改革。牵头组织税务等部门,全面实施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三证合一”改革,启动“一照一码”新登记模式,并向乡镇延伸,戴南镇成为苏中地区首家“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试点乡镇。积极探索登记便利化措施,分2批将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授权基层分局直接办理,在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试行“一址多照”登记,4月1日起全面免收家庭农场登记费,进一步提高审批效能。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许可职能,及时将餐饮、食品生产流通许可等职能统一到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理,进一步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商标战略工程、网络交易大数据监管等重点工作被泰州市工商局表彰为2015年度先进集体。

二是结合推进转型发展,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积极开展质量奖评选工作,全市产品质量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先后有1家企业荣获2015年度市长质量奖,2家企业获批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AAA级单位,2家企业入选省级计量保证确认企业,2家企业新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新组织申报4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引导企业参与制修订4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5家企业通过“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验收考评,20家企业产品获得采用国际标准认证,有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工业产品条码注册完成率连续六年位列泰州第一。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全年新增**名牌产品2个,泰州名牌产品11个,创成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6件、泰州市知名商标12件,引导企业注册境外商标4件,帮助企业获得市政府品牌战略奖励295.8万元,戴南镇创成“泰州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三是结合“双创”工作部署,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发挥信息、组织和职能方面优势,对新设小微企业加强跟进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克服起步困难。全年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34份,帮助企业融资6.49亿元,引导“个转企”350家。新登记电子商务市场主体53户,新增注册资本1.11亿元、从业人数296人,服务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赞誉。运用质检、国检中心技术优势,全力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全年出具各类检测报告10305份,国家不锈钢质检中心通过国家认可委(AS)组织的计量认证、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三合一”监督评审,“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获国家工信部正式授牌,“****特种合金材料及制品检测服务平台”作为国家火炬计划获科技部批准立项。

(三)围绕四个守护,全力维护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大安全”格局

紧扣安全这根主弦,整合全程监管平台,全力维护民生和公共安全,全年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一是突出关键,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充分发挥市食安办的综合协调作用,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对食品药品安全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的“四个最严”要求,牵头召开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研究出台系列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明确市食安办成员单位及其职责,提请市政府研究完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意见,落实乡镇、村(社区)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明确属地监管职责,确保监管职能盖边沉底。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三分监管”要求,加强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抽检,开展餐饮环节动态量化评分,全力做好两会、小中高考、菜花节、会船节、海外优秀人才**行等重大活动、重要节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全年量化分级评出A级食品餐饮服务单位362家,B级1060家,C级280家。140家学校食堂、12家大型餐饮单位完成“透明厨房”改造,学校食堂视频化管理率达84.3﹪。发放乡镇小餐饮备案证139份、培训合格证1167份,督促办理健康证1226份,实施家宴桌席备案6900多户次。

二是强化重点,守护百姓生命健康安全。以确保不发生特大药品安全事故为底线,坚持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加强对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总部、药品零售单体店及连锁门店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推进药品电子远程监管和零售企业连锁经营,251家药品零售企业全部完成入网确认工作,6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69家单体零售药店完成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上报药品不良反应(ADR)465份,对省食药监局公布的非法广告药品品种,实行强制下架处理,对抽样不合格的药品从重予以处罚。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回头看”活动,联合市卫生部门开展个体诊所、学校卫生室和养老机构药品安全专项检查,规范药品经营使用单位206家,查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违规案件18件,受理并办结群众举报投诉28件,依法移送公安部门假药案件3件,药品药械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落实责任,守护人民生产生活安全。建立健全全市在用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叉车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网络,落实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会同经信委、安监局、住建局、旅游局、消防大队等部门和单位开展船舶修造企业、气瓶充装单位、旅游景点及星级酒店、餐饮行业等安全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使用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隐患整改,确保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全年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06家,发现隐患设备859台,督促整改859台,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63份。对不落实隐患整改的泰州市利泰机械配件等6家单位,上报市政府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处罚和隐患整改到位闭环。对龙腾湾小区电梯超期未检问题,及时上报市安委办并协调住建等部门共同解决,落实小区电梯正常维保、检验,严防发生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整合平台,守护消费环境放心安全。整合12315、12365、12331消费维权热线平台,健全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网络,完善消费纠纷集中受理。全年受理各类消费投诉举报848件,查处消费者举报案件96件,办理“诉转案”24件,上报典型案例25篇,发布消费提示26次,消费警示4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2.8万元。对消费者投诉举报反映的热点问题,加强商品质量监测,先后监测车用燃油、皮革制品等商品质量227个批次,对检测不合格的67个批次商品,全部进行了立案查处,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开展“两免费”民生计量服务,加强煤气表、出租车计价器、压力表、电能表、水表、加油机、眼镜店验光仪等强检工作,全年检定强检计量器具16687台(件)。创成泰州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镇4家、示范单位10家,公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633家,11家单位被省、泰州市表彰为放心消费示范、先进单位,江浙商业广场创成“**省文明诚信市场”、“国家级文明诚信市场”。

(四)树立四个规范,倡导诚信守法,积极构建统一高效的“大监管”格局

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优化监管机制,加强工作规范,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规范制度,夯实工作基础。初步制定局《行政许可制度》、《行政执法制度》、《行政处罚制度》、《12315、12365、12331投诉举报管理制度》、《产品质量、食品和药械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置办法》等制度文件,完成全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进一步健全法制工作程序规定。组织所有人员开展系列学法活动、参加《行政执法证》换证考试和公务员网上培训。加强案件审核,做到执法监督检查常态化,对相关案件实施处罚信息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年全局执法工作未发生一起复议撤销、诉讼败诉和信访错案。2名同志被表彰为泰州工商系统十佳办案能手,1件案件被评选为泰州工商系统十佳案例。

二是规范公示,推进信用监管。加大年报公示培训和指导力度,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公示年报信息。全市市场主体2013年度、2014年度综合年报率分别达92.34 %、89.78%,抽查公示信息市场主体334户,定向抽查376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8798户次,补报移出630户,市场主体诚信自律意识进一步提升,信用监管基础进一步夯实,综合年报率位列泰州第一。加快推动“证照联动监管平台”建设,切实做好“先照后证”信息抄告、反馈处置、结果公示等环节的衔接,先后抄告相关许可部门“先照后证”信息20条,涉及前置改后置事项682项,为实施部门联动监管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规范执法,严管市场秩序。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全年检查食品生产企业410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55份,回访55家次。组织开展敬老院食堂、学校食堂、烧烤食品、城区快餐店和饮品店等餐饮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无证经营单位132家,建立餐饮经营单位基础台账资料1788家,开展餐饮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600批次。全年办结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不合格等违法行为和广告、合同、网络违法案件等378件,对1起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案件进行依法移送,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形成执法办案的强大震慑力。

四是规范协作,落实重点工作。适应管理体制、行政职能和工作任务上的转变,科学分配监管资源、合理划分工作事权,建立覆盖全市统一、高效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4000万元。牵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查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职责任务,确保了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及食品餐饮行业规范等各项工作达到创建迎检标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无证无照经营烟酒、礼品回收、烟花爆竹、非法集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局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机构合并,部分干部职工思维陈旧,老观念、老方法依然存在,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缺位现象;二是随着职能的整合,在履职和服务的能力、水平、意识有待提高和加强;三是工作执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同志强调客观多,主观能动少,自我要求不严谨、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范文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范文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范文,请大家参阅!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以确保市场安全、有序、规范、公平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点燃激情全面争先为追求,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强化监管举措,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我县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努力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基层建设标准化、监管执法规范化、服务发展常态化、重点工作效能化的“五化”目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提高效能为目标 基层分局建设实现标准化

今年以来,我局为深化改革,提高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提升执法监管的水平和效率,决定克服困难、自筹资金,将基层分局标准化建设提上议程。

一是明确建设任务。标准化建设坚持以精简、统一、效能和强化一线执法为原则,坚持服务基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勤俭节约的方针,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和监管方式创新。目前,第一批建设单位3个分局已投入资金18万元。

二是实现“四有”目标。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执法装备、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努力实现有健全的基层监管机构,有充实的基层执法力量,有得力的监管执法经费和装备保障,有完善的办公设施和环境。

三是明确建设标准。认真研究基层监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在执法监管、办公设备、保障能力、服务水平、档案管理、文化建设、标志标识、制度建设等8个方面努力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四月初,我们正式启动该项工作,确定分批推进,目前,双沟、界集、金镇3个分局作为第一批推进单位,已经全部建设到位,即将组织全系统进行观摩。

(二)以执政为民为目的,执法监管队伍实现专业化

一是以学习培训为基础。开展人员培训,邀请市质监、工商、药监相关处长、省执法监管方面的专家、县有关法律、宣传报道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讲课,已开展“干部讲学”活动13次,业务培训28次,中心组学习5次,专项业务培训42次、工商总局网络教育培训51人次;开展“两学一做”党建教育活动,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10次,党员考试10次,坚决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督查指导到位、宣传引导到位。

二是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评选出裴根军、高栋等近30名一季度“办案能手”、“服务标兵”、“优秀带头人”、“优秀通讯员”等先进个人和“零过错单位”先进集体。提高了全系统工作人员办铁案、办要案,服务高效率、监管高质量的工作意识,更好地树立了市场监管的执法权威,提升行政执法的社会效应。

三是以反腐倡廉为保障。对基层分局今年以来没收、暂扣物品处置情况进行了5次专项检查;对县局安排的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6期22次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22次。对6名违纪人员进行了通报、警告、行政记过、记大过处理,并对其所在单位取消了“零过错单位”评比资格。

(三)以履职尽责为重点,监管执法工作实现规范化

一是巩固两个创建成果。在去年创建成功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基础上,主要巩固农贸市场和餐饮业两个方面的创建成果,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制定管理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促进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按照责任到人、分片承包的原则,防止出现”回潮”现象。查获市场检疫证物不符猪肉2000公斤,查获150余只野生动物。餐饮业开展专项整治活动8次,检查餐饮单位500家,抽检300批次。

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探索做好我县证照联动监管工作的新路子,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证照联动平台使用正常化、联动监管常态化、督查指导制度化。今年以来,联动单位都能够登陆平台,处理联动监管业务,各联动单位共上传平台信息1万多条,督查通报6期。

三是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开展执法人员培训10次、从业人员培训3次;完成两会、小高考、中高考、“省长杯”足球赛、马拉松等8次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抽检食品1024批次,不合格处理率100%;严格食品生产企业“三分监管”和“责任约谈”;开展酒类、食用油、食品生产领域、“扫雷”行动、“明厨亮灶”等十几次专项整治,出动22000人次,检查5000余家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2000余份,立案99起。

四是狠抓药械保化监管。开展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无证游医贩药”等专项检查,查获案件17起。检查县疾控中心及各预防接种点30家,对其在冷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通报卫计部门。检查化妆品经营企业18家,立案6起。上报并审核药品不良反应400例,其中,新的严重的120例,器械不良事件上报100例。抓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对辖区内涉事医疗器械3家企业经营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进行核查,召回122盒。

五是严打制售假劣行为。今年以来,共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打击酒类包装、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红盾护农、学校食堂、冷冻肉品走私、非法经营疫苗、餐饮业等2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查获案件171件,罚没款入库近200余万元,其中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类案件罚没款占70%左右,特别是三家医疗机构药械商业贿赂案件均罚没款入库10万元以上。

(四)以规范市场为基础,服务经济发展实现常态化。

一抓招商引资。目前,我局引进的投资3000万元的中天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预计6月份竣工投产,投资5000万元的xx皖药械科技有限公司,正紧张施工中,已处于厂房装修阶段。投资5000万元的xx县同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当日已缴纳保证金。

二抓信用体系。强化企业异常名录管理,每月对企业上榜“黑名单”进行通报,公开曝光,对失信企业加大检查频次,落实“双公示”工作制度,省市信用建设重点工作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专栏”等1至4月共录入4000余条。

三抓网络问政。我局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投诉举报中心,及时解决老百姓网络投诉问题。今年以来,受理网络问政、投诉举报、来信来函举报近900多件,及时办结率100%。

四抓扶贫帮扶。今年共开展扶贫帮扶活动7次,人员下乡320人次,深入扶贫村组活动,慰问3次,发放慰问金3万多元。

五抓信访稳定。认真落实好信访接待日、领导大接访、网上信访等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畅通信访渠道,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化解矛盾,稳控重点人群,目前,没有任何失控事件。

(五)以示范创建为抓手,落实重点工作实现效能化

一是开展放心药店创建活动。以典型培育为引领,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放心消费示范店(药店)创建工作,提升零售药店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塑造零售药店崭新形象,构筑更为牢固的零售药品市场质量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企业服务质量,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目前,放心药店的创建工作正按计划进行,年底将进行授牌。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进一步便民惠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真正做到同城同办,我局在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县局授权、窗口受理、后台审核、现场发照、资料归档”,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全覆盖。除目前设有基层分局的10个乡镇外,在未设有基层分局的乡镇建立了乡镇许可工作站11个,各工作站办理本乡镇范围内市场主体各项登记注册业务,使得申请人在家门口即可办理营业执照、许可证,目前,各工作站已建设完毕,运行良好,已办理营业执照322份。

三是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副县长等五名县领导参加的创建工作指挥部,上半年召开全县动员大会1次,专题会办、交办会5次,督查3次,现场观摩1次。二是健全监管网络。2月中旬完成乡镇食安委建立调整工作,23个乡镇食安办统一挂牌,软硬件设施配置到位,实现了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的“四有”要求;全县23个乡镇319个村居738名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在3月中下旬领取聘书,经岗前培训后,正式走上食品安全协管的工作岗位,同时,组建了微信群,全天候对小作坊、小超市、小餐饮店、农家宴等重点场所进行监督。三是开展专项整治。开展小麦粉、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机构、工地食堂等专项整治。食品安全得到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和重点隐患得到有效治理,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得到有效净化。检查800余家次,查扣问题食品1200余箱(个)。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食品监管面广量大,执法装备严重落后

一是食品监管面广量大问题多。目前,全县食品经营店近15000个,从业人员6万多人。其中,食品生产企业158家,食品加工小作坊2000余家,食品销售单位370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2800余家、食用农产品摊点6000余个,监管覆盖面很难达到100%。存在基础薄弱、动态性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

二是监管执法装备严重不足。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执法车辆不足和食品安全检测装备落后。公车改革后每个基层分局监管3-4个乡镇,只有一辆执法用车,机关科室监管执法基本上靠电瓶车和自行车;县级检测中心检测项目单一,装备落后,尤其是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检测费用也严重不足。

(二)监管执法人员老化,缺乏药械专业人员。目前,我局50岁以上的监管人员56名,55岁以上的监管人员18名,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严重,另外,三局合并之后,药品、医疗器械方面的专业监管人员奇缺,短期内也无法培训到位。

(三)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基层建设经费紧张。11个基层分局办公用品缺乏、老旧,空调等电器用品缺乏,大部分都还在使用老旧的电风扇,硬件设施严重缺乏,亟需进行配备,我局今年下决心进行基层分局标准化建设,虽多方筹措、挤出资金,但是,目前基层建设资金还存在严重缺口。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示范创建工作。按照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考核细则,查漏补缺,采取有力措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开展食品抽检,确保全年抽检不低于2600批次;开展基层执法人员和食品生产经营培训,强化宣传教育,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推动乡镇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职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二)加强药械日常监管。对零售药店进销存、处方药销售及执业药师在岗情况开展专项整治,以规范其销售行为,提高企业自律意识。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GSp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医疗机构按规定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三)加强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开展酒类食品安全、食品生产领域、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食用油质量安全、“明厨亮灶”工程、各类企业食堂、小麦粉、零售药店、医疗机构、处方药销售及职业药师在岗情况等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净化市场环境,打击各种假冒伪劣行为,查办大案要案。

(四)加强基层标准化建设。多方面筹措资金,在第一批3个基层分局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查找遗漏和存在问题,打造精品基层分局标准化。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启动第二批基层分局标准建设,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结合“一月一法一季一考”活动,加强系统业务培训工作,推动执法人员将工商、质监、食药的业务工作融会贯通,打造复合型人才。加强基层法制员队伍建设,以充分发挥法制员对基层案件的把关作用。开展“激情讲坛”活动,锻炼提升年轻同志的能力。

"市场监管局半年工作小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