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半年总结

发布时间: 2019.10.30

时光匆匆,岁月无痕,不经意间如瀑布般飞逝,现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而上一阶段的工作我们也需要做一份总结。通过总结我们汲取经验,写总结的时候怎么才能出彩?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202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半年总结,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区委、区政府和市委驻雨母示范片工作队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20xx年3月17日市委驻雨母示范片工作队队长王东文带队对示范片建设规划进行现场调研;3月31日陈硕果副区长带队深入示范片现场调研建设工作;4月7日陈树生区长、陈硕果副区长对示范片发展休闲农业进行现场调研;4月12日—17日市委驻雨母片工作队队长王东文、区政府副区长陈硕果带队,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农业副职、示范片村支部书记等专程赴成都XX区三圣街道“五朵金花”、XX县袁山社区和重庆XX区白市驿花卉苗木示范园等地考察学习; 5月14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谢恒斌率市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市后盾单位和市直部门单位负责人在区委书记唐文峰、区长陈树生、副区长陈硕果、雨母山乡党委书记肖军生等区乡领导陪同下视察、调研雨母山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5月30日陈硕果副区长对示范片建设工作进行现场督查。

区委、区政府就新农村建设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区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2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10万元用于乡村清洁工程。除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外,整合相关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用于示范片建设。明确了联村包点责任制:区级领导、区直部门负责所联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区委书记唐文峰、区水利农机局联系雨母村,区政府区长陈树生、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红丹、区科技局及工、青、妇联系群胜村,区委常委副区长单国平、区环保局联系东阳村。落实部门责任:区发改局负责示范片项目申报,交通、公路部门负责村组道路硬化,财政局负责管理、监督资金使用,水利农机局、农业综合开发办负责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改造,组织部、信息办、教育文化体育局、人口计生局、卫生局、环卫局、团委、妇联等部门负责公共设施建设(含村部、信息服务站、农民运动体育场、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计划生育“三位一体”、卫生室、公厕及垃圾中转站等)及乡风文明和民主管理,区农办负责种子种苗的调拨和争取“三清五改”项目资金及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落实。要求用有效的宣传形式带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用以奖代补办法鼓励农民做好“三清五改”等自身受益的事情,用优惠的政策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公益事业和项目建设。

二、调整建设规划,制订工作方案

20xx年3月15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我区雨母山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范围,由原来的六个村调整为雨母村、东阳村、群胜村三个村。虽然示范片建设范围缩小了,但是区委、区政府适时调整建设规划,要求更高了,明确提出“依据雨母山近郊优势,在新农村示范片内发展雨母山休闲观光农业,通过三至五年努力,把雨母山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成为市民郊游型的生态、休闲、观光体验园区”, 重点建设“一街两庄三线四园”,即一条渔业休闲街(东阳铺新街)、两处休闲农庄(罗家大屋和王乙皂五星级休闲农庄)、三条休闲观光道路(雨母公路、东梓公路和东青公路)、四个休闲农园(大兴垂钓乐园、三堰市民开心菜园、雅士林生态休博园和葡萄花卉观光园)。为此,市委驻雨母示范片工作队和区新村办走村串户、实地调查,根据示范片各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意向,重新制订了《20xx年雨母山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方案》。

三、下达计划,落实工作

按照区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年初,示范片各村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拟定建设工程计划,经乡政府审核,送区新村办审查,报区政府主管副区长审批,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行文下达各村建设工程计划,每项建设工程竣工后,区新村办即按计划书实地验收,验收合格后即拨付奖补专项资金。工程建设中途需追加项目,同样按上述程序下达计划,各村按计划开展工程建设工作。

目前,示范片各村工程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展开。群胜村王乙皂休闲农庄已试营业;三堰市民开心菜园项目已经启动,计划成立公司流转土地300亩;东阳村罗家大屋休闲农庄也进入实际操作,清除破旧房屋,修建环形公路,整理水塘,修建公厕;雅士林生态休博园已完成1500亩山地承租工作,并完成林相改造200亩,栽种银杏、桂花、罗汉松、杜英、广玉兰、红豆杉、迎春、杜鹃、海桐、樟树等3万株。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整治方面,群胜村新开鱼塘180亩;王乙皂小区广场绿化200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2.7公里、“三清五改”67户、“穿衣戴帽”39户9340平方米、禾坪硬化108户11004平方米、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台、绿化植树9100株。

区政府成立了乡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区农办。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衡蒸政办发〔20xx〕26号文件《关于印发〈XX区乡村清洁工程考核办法〉的通知》,在全区农村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由区农办牵头,区文明办、区农办(新村办)各派一名工作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负责考核工作,日常考核每月2次抽查,定性考核半年和年终各1次。区政府授予年度考核第一名的单位“乡村清洁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对年度考核前三名的单位依据其纳入考核的村为基数,分别按3000元/村、2000元/村、1000元/村的标准计算发放奖金。

转贴于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2020年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位于浮北山区的经公桥镇辖11个行政,1居委会、2村级林场。国土总面积231平方公里,人口1.5万余人。20xx年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港口村高滩组、经公桥村神坛二组、港北村老屋里(茶叶班)两个组、源港村上村(双一、双二、双源三个组)等4个试点自然村,涉及户数211户、人口801人、7村民小组。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和“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使用洁净能源”的工作要求。在镇党委XX县新村办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镇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总体上顺利推进,扎实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年初镇党委、政府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全年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内容。及时调整领导分工,充实了镇新村办力量。所在试点村由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分管新村工作。试点村都成立了由“三老”(即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在本村具有一定威信人员组成的理事会,从而确保试点建设工作有力进行。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编制、突出重点、协同配套、因地制宜、新显特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讲求实效”的编制思路,于20xx年4月由县委农工部、经公桥镇政府委托南昌航空大学士木建筑学院进行了试点村建设规划设计,结合各试点村实际,对全镇四个试点村的村庄布点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综合编制,并进行了规划修订反馈论证。总体规划起点高、布局合理、设计科学、符合实际,为下步具体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大宣传,健全制度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单200余份,设置新农村宣传栏16块。召开了有关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同时,镇新村办下发了《关于在全镇20xx年度新农村建设点中扎实开展“美在农家”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经办字[20xx]19号)文件,以“美在农家”创建评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广泛宣传。并转发了县委、县政府印发《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一文。在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整顿准备工作。就试点村还健全了理事会工作制度、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等制度。

(三)创新举措,“三清三改”成效突出

针对自身工作的特点,在全镇广泛推行“十天一安排、半月一督查、一月一小结”的工作举措,大力增强工作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按时间抓进度、按标准抓质量”的工作格局。截止目前“三清”工作统计共清除垃圾、杂草、淤泥130余吨,清除路障94处,拆除猪牛栏162个,厕所78个,拆除空心房896平方米;“六改”工作进展顺利,现已改水160余户,改厕(含三格式化粪池)146间,新建猪牛栏49个,建沼气池7口。同时经公桥村神二组村主干道555米已着手改造施工,高滩组、老屋里组新砌护坝分别为268米、67米,源港上村改造主干道620米工程已动工,老屋里组农民休闲中心占地1800余平方米广场已平整改造完毕。据不完全统计,群众已投工投劳近2000个,投入资金36万余元。

二、存在主要问题

经过上半年来的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堵的,但与兄弟乡镇试点村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三清六改”工作还未完全到位;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重点工程进度不够理想;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四是软件资料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等。这些都有待下半年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安排

(一)抓重点,出亮点,着力建设“一场一中心一路一坝”。即一是抓好老屋里组的农民休闲广场建设;二是抓好高滩组的农民活动中心建设;三是抓好神坛二组的村内主干道建设;四是抓好源港上村的护河坝建设。

(二)抓产业,促增收,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一是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以科技助农、促农,发展现代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增收后劲;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源港村的“浮梁贡”茶叶示范基地为龙头,形成特色产业;以港北村河道水面开发网箱养鱼为纽带,发展养殖产业;以高滩组果园基地带动全村水果种植业的发展;以神坛组茶叶精加工为主体,促进农民增效增收。

(三)抓规范,建机制,着力实现“三化一处理”。一是以源港村为试点,建立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二是规范软件资料建设,统一配备“三本”即投工投劳登记本、资金使用登记本、工程预算登记本;三是大力开展创建“美在家园”评选活动,党员积极带头,特别是试点村的党员必须百分之百参与创建。

(四)抓进度,强监督,着力完成“三制一调查”工作。一是实行项目资金跟踪制,严格审批程序;三是实行工作落实责任制,重点工程有预算,有专人负责,有跟踪检查,明确责任实施到位;四是积极开展新一轮试点村调查摸底工作,积极申报新一轮新农村试点,确保来年工作的连续性。

总之,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掌握实情,迎难而进,努力把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转贴于

新农村建设半年总结


今年以来,xx乡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区委区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半年来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建班子,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主管农业的副乡长任副组长、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新农村建设办,由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兼任办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制定规划,落实了工作发展措施

一是制定规划。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结合本乡中心区域的小城镇体质扩容的具体实际,认真制定了《xx乡太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全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工作安排,具体编制了建设规划和示范村点建设规划。二是落实措施。在制定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我们还下发了《20xx年xx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资金筹措与投入使用等工作措施。通过采取会议、板报、标语、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广泛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具体精神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突出重点,加大了基础硬件建设

就月峰小城镇而言,要加快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近期内必须以基础硬件建设为重点,如果基础硬件建设跟不上,就无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因此,乡党委政府紧密结合本乡实际,适时提出了以“主要基础硬件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发展思路,即:对太阳新村至圩场一带,以“两横三纵”道路硬化和排水渠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市场改造工程,健全公共卫生配套设施,加快太阳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确定今年为小城镇基础工程项目建设年。目前,我乡新农村建设进度是:“一横两纵”的土方清理平整工作基本完成,道路硬化80米,加固河堤30米,总投资约11万元,路面硬化工程可望在九月底十月初完工。

四、积极筹措资金

在区委办李主任大力支持下和乡党委、政府的协调下,共邀请全区13家友好单位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认真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活动,目前共收到新农村建设资助款14.8余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万元。

五、存在问题

(一)任重道远。一是部分群众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有误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等、要、靠” 的依赖性思想。个别人对党的新农村建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存在的历史遗留纠纷问题复杂,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二)缺少党员干部带动和群众参与的基础。新农村建设村民们自发参与的行为微乎其微,只是在观望。党员、组长、理事会成员没有发挥为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和坚强后盾的作用,问题上交,矛盾上交,形成目前的被动局面。

202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乐居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区委新农村建设有关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我乡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按照《中共XX市委关于下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意见》和《XX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指导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派驻到我乡的工作队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有力地促进了派驻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顺利开展,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乡基本情况及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乐居乡辖乐居、上街、中河、仁和、新河5个村民委员会,19个自然村,10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485户,其中农业户数7136户,总人口28439人,主要居住有汉、彝两种民族;全乡共有耕地17100.8亩,其中水田7602.1亩,旱地9498.7亩。有林地用地3760公顷,有林地3256公顷,森林覆盖率39.12%。有果园8000多亩,其中优质果园有4500亩。全乡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粮、畜、果、烟、劳务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人均占有耕地0.602亩,人均有粮488公斤,人均纯收入1326元。我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区级试点为龙头,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二、主要做法

(一)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突出农民持续增收。

我们按照“产业抓重头、企业抓龙头、产品抓拳头”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以粮、畜、果为主的产业化农业发展格局。引进落户了一批产值超百万,超千万的重点项目,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威力淀粉有限公司、百合种球繁殖、科技示范园等。这些项目形成了加快乡域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和亮点,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虽然这些新兴的项目刚刚起步,但必竟为农业调产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为我乡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乡发展现代农业有了良好的开端。

以点带面建设新村镇,改善新环境,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在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带动下,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各村探索新农村建设路子。一是区级试点村建设初见成效;20xx年,区委把我乡中河村定为区级试点村。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试点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河村新农村建设点,实施户共有17户68人,拥有劳动力32人,拥有耕地102亩,人均占有耕地约0.69亩,以种养为基础,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粮、畜、果、烟、劳务经济”五大支柱产业。完成村庄内外道路硬化240米,硬化面积904平方米;支砌村庄道路挡墙443.86立方;新建桥梁一座,完成混泥土浇筑10.4立方米;二是加强村庄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完成民房室内外抿糊1697.56平方米;室内刮白509平方米;房屋室内外新硬化地皮987.2平方米;室外墙体刷白1317平方米;换水泥彩瓦17间;撤除简易围墙38米,引导农户新建花台5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250株;实施旧房改造2间80平方米,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建设母亲水窖15口,以缓解吃水紧张问题;安装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1套;二是上街村实施集镇“亮化”工程,强化集镇管理,规范机动车停放,安装路灯7盏,新建垃圾池8个,集镇亮化、绿化、硬化、美化大为改善;三是实施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项目。中河村、仁和村、乐居村实施了该项目;四是实施农网改造,着力解决群众用电问题。我乡已村村通电,农网改造已在三个村实施;五是实施村内搬迁项目,全力打造一个新农村。在市、区扶贫部门的支持下,在我乡新河村赵家营实施搬迁项目,通过部门扶持,群众筹资、投工投劳,将建设又一个乡级新农村试点;六是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解决农民收看电视的问题;全乡根据区上的安排部署,安装了“村村通”广播电视接受设备 1500 台,辐射3000多户。同时,根据中央、省、市、区的要求,认真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入户为农民调整卫星接受器,让农民能收看到中央的电视节目;七是全力配合、参与、支持昭大公路的改建。

培塑新农民,树立新风尚,重点突出构建和谐乐居。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作为根本目标,把教育农民群众贯穿到各项活动中去。组织乡村干部到先进的兄弟乡镇参观、借鉴、学习新农村建设宝贵经验。一是组织乡班子成员到青岗岭乡和XX县小寨乡学习;二是组织村、组干部到三甲村学习。通过学习,结合本村实际引导教育群众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同时还邀请市、区两级有关部门的专家到村培训农民。

选好带头人,建设好班子,重点建设基层领导核心。一个好的班子将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乡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实行了“三强”,即强支书、强制度、强素质,特别是在带头人的选拔上,通过民主推荐,大胆使用那些能吃亏,能受气,能吃苦,有思路,会办事,口碑好的人,使新农村建设充满活力。

(二)新农村村工作队情况

根据省、市、区的要求和安排,今年上级下派我乡新农村建设指导员3名,我乡派2名。

工作队到乡后,我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省、市、区的有关要求,认真执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一是成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领导组,设立指导员办公室;二是及时为下派工作队指导员安排食宿,提供方便;三是安排指导员参与乡、村的各项工作,并列席乡、村工作会议;四是有计划组织指导员认真学习;五是认真听取指导员阶段性的工作汇报,并随时督促检查指导员驻村工作情况;六是严格对指导员的出勤考核。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三、几点经验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年的工作中,我乡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考虑各方面情况,尤其要切实搞好规划工作。注重科学性,做到水、电、路“三配套”,功能、绿化、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风格“三协调”;注重严肃性,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同时强调,规划的实施要坚持量力而行,不搞大包大揽,更不搞一刀切。

二是培育产业,夯实基础。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离不开产业支撑。我乡从自身的资源条件出发,明确把新村镇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抓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机遇,争取市场竞争主动权,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抓点示范,以点带面。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我乡以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为契机,确定乐居、新河两村认真进行了试点工作,研究制定试点村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四是统筹协调,完善考核。把建设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需要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机制,同时努力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干部作风转变。我乡实行镇领导联村和下乡人员包村责任制,推行“一线工作法”,即:干部在一线工作、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的“一线工作法”。通过这些措施,使全镇干部的作风明显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存在问题

我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政策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从全局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亟需解决。

第一、一些农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全面。一提到新农村建设,许多人就认为是一排排崭新农舍,一道道整洁的农村街巷,一条条宽畅笔直的柏油公路;一提到生产发展就是想到建一个什么厂等。当然这肯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但在认识上偏离了新形势下建设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新标准新要求。

第二、突发事件影响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突发事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如土地的调整和使用,如果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甚至使整个工程瘫痪,不重视研究解决土地问题将会使新农村建设受到很大制约。

第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示范作用还不是很充分。新农村建设必须有科学的统一的设计规划。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区级试点、乡级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但试点示范作用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还有待不断完善和宣传。

五、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打算

乡党委、政府认为在07年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吃透乡情,找准不足,树立信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乡党委、政府要求乡班子成员要深入村组了解村情、吃透乡情,全面分析我乡优势,找准突破口加快发展。指出:全乡建设新农村的优势和不足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优势和五个不足”。五大优势:一是产业优势,苹果、畜牧业、水稻田园风光三大产业。二是设施优势,全乡水利化程度比较高,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水窖遍布地块。三是区位优势,依托洒渔烟柳,我乡占居有利的区位优势。四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乡级干部队伍。五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人民,为我们建设新农村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五个不足:一是思想统一不够,重视不够;二是群众参与不够;三形成的合力不强;四是整合资源不够,资金项目争取还不够;五是全乡在新农村建设实施中运行机制不畅。

二、明确建设方向,找准建设载体。一是要抢抓机遇,打基础;二是要理清思路,看长远;三是要强化措施,见实效;四是要合理布局,作示范;五是要形成合力,讲奉献。

三、突出“两个增强”,实现“三个转变”,做好“四个规划”。两个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危机意识增强;三个转变: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大局意识;四个规划:一是产业规划,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三是村容村貌规划,四是乡风文明规划。做好这四个规划,为今后我乡新农村建设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三、几点经验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年的工作中,我乡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考虑各方面情况,尤其要切实搞好规划工作。注重科学性,做到水、电、路“三配套”,功能、绿化、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风格“三协调”;注重严肃性,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同时强调,规划的实施要坚持量力而行,不搞大包大揽,更不搞一刀切。

二是培育产业,夯实基础。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离不开产业支撑。我乡从自身的资源条件出发,明确把新村镇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抓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机遇,争取市场竞争主动权,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抓点示范,以点带面。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我乡以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为契机,确定乐居、新河两村认真进行了试点工作,研究制定试点村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四是统筹协调,完善考核。把建设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需要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机制,同时努力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干部作风转变。我乡实行镇领导联村和下乡人员包村责任制,推行“一线工作法”,即:干部在一线工作、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的“一线工作法”。通过这些措施,使全镇干部的作风明显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存在问题

我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政策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从全局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亟需解决。

第一、一些农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全面。一提到新农村建设,许多人就认为是一排排崭新农舍,一道道整洁的农村街巷,一条条宽畅笔直的柏油公路;一提到生产发展就是想到建一个什么厂等。当然这肯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但在认识上偏离了新形势下建设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新标准新要求。

第二、突发事件影响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突发事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如土地的调整和使用,如果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甚至使整个工程瘫痪,不重视研究解决土地问题将会使新农村建设受到很大制约。

第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示范作用还不是很充分。新农村建设必须有科学的统一的设计规划。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区级试点、乡级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但试点示范作用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还有待不断完善和宣传。

五、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打算

乡党委、政府认为在07年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吃透乡情,找准不足,树立信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乡党委、政府要求乡班子成员要深入村组了解村情、吃透乡情,全面分析我乡优势,找准突破口加快发展。指出:全乡建设新农村的优势和不足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优势和五个不足”。五大优势:一是产业优势,苹果、畜牧业、水稻田园风光三大产业。二是设施优势,全乡水利化程度比较高,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水窖遍布地块。三是区位优势,依托洒渔烟柳,我乡占居有利的区位优势。四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乡级干部队伍。五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人民,为我们建设新农村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五个不足:一是思想统一不够,重视不够;二是群众参与不够;三形成的合力不强;四是整合资源不够,资金项目争取还不够;五是全乡在新农村建设实施中运行机制不畅。

二、明确建设方向,找准建设载体。一是要抢抓机遇,打基础;二是要理清思路,看长远;三是要强化措施,见实效;四是要合理布局,作示范;五是要形成合力,讲奉献。

三、突出“两个增强”,实现“三个转变”,做好“四个规划”。两个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危机意识增强;三个转变: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大局意识;四个规划:一是产业规划,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三是村容村貌规划,四是乡风文明规划。做好这四个规划,为今后我乡新农村建设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2020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充分结合乡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以改善农村基层条件为基础,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社会发展程度为目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示范带动、积极推进,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全乡16个行政村有望在今年全部完成村庄整治工作。现将我乡今年村庄整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1、全乡村庄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联民、姜杨头村通过两年的努力在下半年通过了验收。姜衙村的扫尾工作正在进行中,争取年底通过区级验收,自此全乡村庄整治工程圆满完成。

2、继续实施农房改造,加快农村面貌改变

以“创优美舒适环境、建和谐文明新村”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现象为突破口,逐步改善村间环境。联民、下张家、姜衙三个村整体工作有序推进,拆除旧房面积3681平方,安置新建13户,正在落实9户。投入10万余元,新建宽5米,长350米的村主干道一条。

3、污水处理工程稳步推进

将污水处理工程作为村庄整治提升工作的重点来抓,充分调动整治村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突出各村优势,规范施工流程,圆满完成了联民、姜扬头、古塘里、方下店和下张家村的污水改造工程。

4、继续开展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

根据年初安排,将李经堂、金店、方下店、古塘里创建为绿化示范村,各村配备绿化专管员,明确职责,定时检查,做好对绿化苗木的补种和修整施肥等工作,使村庄绿化面貌得到总体提升。现整装待发,等待升级验收。

5、卫生保洁

全乡卫生保洁工作良好,16个行政村又14个将垃圾集中到乡中转站委托市环建处理,另两个村由村组织集中填埋处理。我乡对各个村每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区上级部门还组织一次抽查。一年来,全乡没有查出不合格村。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乡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汤云飞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完善相关制度,为我乡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障。乡领导多次到整治村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共同出谋划策,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帮村干部解除后顾之忧,树立信心。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在外墙粉刷、地面硬化中,发动群众筹措资金,自愿投工,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迅速扎实推进。

二是加大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举全社会力量,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要号召群众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如果没有群体的积极性,那么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我乡坚持把宣传发动、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利用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集镇等有利时机,灵活采取召开动员会议,发放宣传单,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不断营造人人动手,户户整治,村村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统一广大干群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典型引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农民群众的思想通了,但在“怎样建”的问题上,其态度往往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乡通过示范引路顺利推进整个工作,以已成功整治村为示范村,采取介绍、参观等形式让农民亲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整治村村两委到蒋堂镇、华西村等示范村参观学习,一方面让其切身感受示范村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把示范村建设的经验做法一五一十地教给农民。

四是加大帮扶,发挥政策扶持作用。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乡党委、政府主动念好“服务经”。做好上级政策与整治工程衔接上予以大力支持,通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适当向重点村、重点项目予以资金倾斜,并加大了奖补力度,调动了各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各村的村级经费优先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公益性设施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垫付,此外,还积极与市、县包村帮扶部门协调,争取各种政策支持。从而形成了多种资金保障渠道,全力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

***

XX年12月8日

"新农村指导员半年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