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阶段性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10.30

2020年某镇抗震救灾阶段性总结。

时光荏苒,这一阶段的工作接近尾声,画上了句号,这一阶段的工作即将结束,我们即将面临下一阶段的任务,我们不能忘记上一阶段工作的问题,总结需要按汇总范围分,有单位汇总、单项汇总、综合汇总、专项汇总等。那么一篇优秀的工作总结究竟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年某镇抗震救灾阶段性总结”,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地震,带给受灾群众难忘的伤痛。重建家园,开始新的生活,一直是党委政府灾后最迫切的心愿。11村的一个老百姓说:“这么大的灾难,我们虽然受了灾,但眼下需要党委政府救助的人太多了,我们总不能光向政府提要求,还得自己动手,想办法生活。”多么朴实的语言,坚强的意志。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街道自救,重建成家园,受灾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一是 户房屋倒塌、严重受损的群众自建了过渡房 。

(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流砥柱作用是带领人民群众顽强抗灾的坚实基础。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我镇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村社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积极组织周围群众抢险自救。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就有我们的干部。我们的机关、村、社干部忍受着自家房屋倒塌、亲人伤亡的巨大悲痛,舍小家,顾大家,在抢险救灾的重要关头奋不顾身,无私无畏,冲锋陷阵,在分发救灾物资时总是让着别人,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和广大干部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良好精神风貌。

(四)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协同作战,为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地震无情,瞬息间让人类的造化灰飞烟灭,但自然的浩劫让我们重新发现人的本身。在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场镇各单位发扬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派出所的同志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与机关干部战斗在第一线;供电所的同志随叫随到,千方百计排险救难,在较短时间内供上了电。卫生院迅速启动卫生防疫预案,积极开展伤员救治和消毒,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中、小学校长疏散学生及时保证了师生安全,并千方百计想法解决学生复课问题。信用社保证了救灾资金的及时兑现,等等,他们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极大地鼓舞了全镇人民战胜地震灾害的士气和信心。

(五)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给灾区群众雪中送炭,进一步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灾难面前,大爱无边。从机关到农村,处处涌动着浓浓的爱意。受灾群众时时刻刻牵动着机关干部的心,5月13日早会后,在机关支部的号召下,机关干部带头捐款2200元。社区干部和群众在自己受灾的情况下,捐款 元。我们的党员同志捐出“特殊党费” 元。特别感人的是我镇雨台山村3社外出务工人员杨远理同志在自家房屋受损的情况下,慷慨解囊,向广大受灾群众捐款5000元,2村5社营销大户李登万、森晨林场养殖大户余小勇同志分别捐款100元;9村3社的养殖大户简文明同志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捐献2头大肥猪;乱烧秸秆的群众经教育,提高了认识,主动为受灾群众捐款1810元。截止目前,共捐助资金9210元,肥猪2 头。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心捐助,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生动地展现了玉河人民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深情厚谊。

(六)严明工作工作纪律,为夺取强抗震救灾全面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镇成立了督查组,各村(居)也相应成立了监督小组,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抗震救灾值班制度的执行情况,机关干部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落实禁烧秸秆等专项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不定期检查和督导,确保了各类救灾物资及时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二是高度重视救灾物资的管理,没有出现截留、挤占、挪用、平分、私分救灾款物。三是建立了救灾物资接收、发放台帐。四是做好了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救灾物资的衔接,确保了各项数据准确。五是进一步规范救灾物资发放程序,按照受灾最严重、最困难、严重、一般的顺序排列,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发放救灾物资,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加强了救灾专款的管理和使用。

这次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充分说明党和政府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和排忧解难的。特别是在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只有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才是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靠山,才是他们坚强有力的主心骨。

地震可以震倒房屋,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灾难,但震不倒我们的精神和信念。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表现出来的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表现出来的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玉河共同铸就了抗震救灾精神。这是玉河2万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也必将成为激励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镇抗震救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要夺取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还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灾后重建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一是要切实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好家园”的要求,认真搞好重建家园规划,使老百姓的住房、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三是积极做好灾后重建各项准备工作,尽快启动灾民住宅重建。四是要把继续解决好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抓,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成需、解群众之所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受灾群众的心坎上,引导帮助群众消除安全隐患,做好“防震、防病、防疫、防盗、防电、防火、防洪”工作,确保灾区群众生活和学生上课不出问题,确保灾区群众度过难关。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地震,带给受灾群众难忘的伤痛。重建家园,开始新的生活,一直是党委政府灾后最迫切的心愿。11村的一个老百姓说:“这么大的灾难,我们虽然受了灾,但眼下需要党委政府救助的人太多了,我们总不能光向政府提要求,还得自己动手,想办法生活。”多么朴实的语言,坚强的意志。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街道自救,重建成家园,受灾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一是 户房屋倒塌、严重受损的群众自建了过渡房 。

(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流砥柱作用是带领人民群众顽强抗灾的坚实基础。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我镇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村社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积极组织周围群众抢险自救。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就有我们的干部。我们的机关、村、社干部忍受着自家房屋倒塌、亲人伤亡的巨大悲痛,舍小家,顾大家,在抢险救灾的重要关头奋不顾身,无私无畏,冲锋陷阵,在分发救灾物资时总是让着别人,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和广大干部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良好精神风貌。

(四)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协同作战,为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地震无情,瞬息间让人类的造化灰飞烟灭,但自然的浩劫让我们重新发现人的本身。在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场镇各单位发扬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派出所的同志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与机关干部战斗在第一线;供电所的同志随叫随到,千方百计排险救难,在较短时间内供上了电。卫生院迅速启动卫生防疫预案,积极开展伤员救治和消毒,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中、小学校长疏散学生及时保证了师生安全,并千方百计想法解决学生复课问题。信用社保证了救灾资金的及时兑现,等等,他们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极大地鼓舞了全镇人民战胜地震灾害的士气和信心。

(五)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给灾区群众雪中送炭,进一步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灾难面前,大爱无边。从机关到农村,处处涌动着浓浓的爱意。受灾群众时时刻刻牵动着机关干部的心,5月13日早会后,在机关支部的号召下,机关干部带头捐款2200元。社区干部和群众在自己受灾的情况下,捐款 元。我们的党员同志捐出“特殊党费” 元。特别感人的是我镇雨台山村3社外出务工人员杨远理同志在自家房屋受损的情况下,慷慨解囊,向广大受灾群众捐款5000元,2村5社营销大户李登万、森晨林场养殖大户余小勇同志分别捐款100元;9村3社的养殖大户简文明同志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捐献2头大肥猪;乱烧秸秆的群众经教育,提高了认识,主动为受灾群众捐款1810元。截止目前,共捐助资金9210元,肥猪2 头。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心捐助,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生动地展现了玉河人民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深情厚谊。

(六)严明工作工作纪律,为夺取强抗震救灾全面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镇成立了督查组,各村(居)也相应成立了监督小组,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抗震救灾值班制度的执行情况,机关干部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落实禁烧秸秆等专项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不定期检查和督导,确保了各类救灾物资及时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二是高度重视救灾物资的管理,没有出现截留、挤占、挪用、平分、私分救灾款物。三是建立了救灾物资接收、发放台帐。四是做好了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救灾物资的衔接,确保了各项数据准确。五是进一步规范救灾物资发放程序,按照受灾最严重、最困难、严重、一般的顺序排列,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发放救灾物资,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加强了救灾专款的管理和使用。

这次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充分说明党和政府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和排忧解难的。特别是在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只有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才是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靠山,才是他们坚强有力的主心骨。

地震可以震倒房屋,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灾难,但震不倒我们的精神和信念。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表现出来的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表现出来的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玉河共同铸就了抗震救灾精神。这是玉河2万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也必将成为激励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镇抗震救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要夺取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还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灾后重建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一是要切实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好家园”的要求,认真搞好重建家园规划,使老百姓的住房、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三是积极做好灾后重建各项准备工作,尽快启动灾民住宅重建。四是要把继续解决好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抓,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成需、解群众之所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受灾群众的心坎上,引导帮助群众消除安全隐患,做好“防震、防病、防疫、防盗、防电、防火、防洪”工作,确保灾区群众生活和学生上课不出问题,确保灾区群众度过难关。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2020年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阶段性工作总结


(20xx年6月13日)

6月4日,白山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一行10人从白山出发,于5日上午9时30分抵达四川省汶川县三江乡,立即投入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中。根据指挥部安排,白山卫生防疫队主要负责三江乡龙竹村、麻柳村的卫生防疫工作。在防疫队临时党支部的团结和带领下,全体队员克服余震不断、酷热潮湿、道路艰险等极端困难,已先后入村四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灾区防病工作,取得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初步胜利。

一、基本工作情况

白山市卫生防疫队负责的三江乡龙竹村和麻柳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27户,人口502人。其中,龙竹村72户,284人,有6户,30人在震后迁至山下;麻柳村55 户,218人。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两村98%以上的房屋损毁,伤20人,猪、牛、羊等牲畜死亡140头;其中1名外来人员在去龙竹村途中被山体滑坡掩埋,现已被挖出并就地妥善处理。外来失踪人员情况不祥,据说有7人埋在山体滑坡之下。两村居民基本都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上,而且十分分散,部分村民居住地海拔超过3000米,现基本都被安置在被毁房屋附近的临时帐篷内。该乡电力至今仍然中断,交通时断时续,通讯从6月6日起开始逐步恢复,11日汶川发生5.2级余震后,再次中断,至今没有恢复。

我省第一批卫生防疫队伍于5月20日先遣到达,在三江乡开展了为期15天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付出了巨大艰辛和努力,为该乡灾后防病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接续他们的工作,进一步完善灾区防病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在三江乡建立一支永远“不走”的卫生防疫队伍,坚决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连日来,卫生防疫队在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吉林省第三批卫生防疫队临时党支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先后四次深入受灾较为严重、位置偏远、道路艰险的龙竹村和麻柳村,帮助组建村级卫生防疫组织,实施本底调查和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干预,指导灾区重点部位的环境消毒和虫媒生物控制,开展村级防疫骨干培训和健康教育促进,协助进行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切实加强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综合防控任务和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灾区防病工作的顺利开展。至目前为止,队员共入村24人次,调查127户, 729人次,健康教育覆盖502人,775人次,覆盖率100%;集中培训9次,141人次;对224个禽畜圈舍、101个简易厕所和68处垃圾点进行了 4次消杀,共使用杀虫剂(大功达)76瓶,消杀面积5050平方米;使用消毒药2000g,消毒面积20000万余平方米。两村均无一例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一)克服艰险,迎难而上,坚持入村逐人开展防病调查和指导。三江乡位于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汶川县境内,这里的余震每日可达上百次,仅11日12时到12日12时,就发生余震178次,5级以上的强烈余震时有发生。11日的5.2级余震就引发山体垮塌,造成三江乡供水和通讯再次中断。6月5日,我们赶赴三江乡时,行进道路十分艰险,临时开挖和清理的道路极为难行,震后山体沙石酥松,滑坡时有发生。有的道路段路仅能容一车通行,稍有不慎,即有翻入深渊的危险;有的路旁山体巨石就悬在头顶,已经开裂,一有余震便可引起滑落。队员有两次不得不中途下车,跑步通过危险路段。
到达灾区后,我们隔日便前往受灾严重的村屯工作。其中,龙竹村和麻柳村地处偏远,村民居住在大山之上,路途遥远、山高岭峻。地震引起多处山体严重垮塌,道路被泥石流损毁阻断,有的刚刚被部队抢修通,有的还只能在乱石中爬行;有的仅容一人通过,路宽仅十几厘米;有的道路坡度超过60度,一旦失足就会跌下悬崖。队员在行进中,头上悬着是摇摇欲坠的巨石,脚下是几百米的深壑,艰险之极。灾区气温较高,降雨不断,炎热潮湿,为了防止被阳光灼伤,队员只能穿着连袖服装。每次进村,都是对生命的考验,对体能极限的考验。夜晚宿营处十分潮湿,昼夜温差极大,蚊虫较多,很多队员身上起了多处湿疹,到处是被蚊虫叮咬的大包。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坚决完成卫生防病工作任务,所有队员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冒着余震不断、山体随时垮塌的生命危险,顶着烈日,发扬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负重20公斤,多次往返近20公里的崎岖山路上,挨家挨户、逐人逐处地调查基本情况,进行疫情检索,指导灾区环境消毒和虫媒生物控制,开展饮用水监测和食品卫生监督,协助完成免疫接种,完善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短短7天里,就走遍了所有村民小组。队员中,有的被阳光灼伤,皮肤大面积剥落;有的脚掌全是血泡。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说,看到灾区的惨景,心里就无比着急,相比灾区人民这点苦不算什么,要把这种苦转化成工作的动力,转化成为灾区做贡献的实际行动。所有队员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切为了灾区人民,不管再苦再累,也要恪尽职守,坚决完成救灾任务,坚决做好灾区防病工作,绝不能让饱受地震灾害的人民再经受疫病的痛苦。

首页 1 2 3 尾页

(二)立足实际,完善体系,锻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卫生防疫队伍。工作期间,我们发现灾区的卫生防病体系虽然很健全,但是村级防病组织相对薄弱,缺少骨干力量。如果灾区仅仅依靠外援,一旦救援队撤走,势必影响今后防病工作的常态运行。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帮助灾区组建一支村级卫生防疫组织和队伍,加强培训和指导,锻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村级防疫力量,促使他们依靠自身,自力更生,保持卫生防疫工作的常态、有效开展。为此,我们积极与村党支部协调,帮助组建村级卫生防疫组织机构。该队伍的队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副队长由村委会主任和村医担任,队员由各村民小组组长和各组的一名党员担任。其工作职责:一是在当地政府和疾控机构的指导下,负责所在村的卫生防病工作;二是坚持主动参与原则,做好防病各项工作记录;三是负责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及卫生防病工作信息沟通;四是灾后主要侧重居民安置点的消毒和传染病控制、医疗点的救治和对外来人员的监控。其主要工作内容:一是重点传染病监控;二是监督检查环境卫生,开展消毒杀虫工作;三是保证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四是开展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五是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

目前,各村都已建立了卫生防疫队。为了保证这些村级防病队伍能正常开展工作,我们还组织专家对所有队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并进行了现场指导。一个以灾区村级卫生防疫体系为主体,外来救援力量提供技术支撑,并主动参与的灾区卫生防疫救援工作模式正在初步形成。

(三)突出预警,加强监测,坚决防止灾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地震灾害发生后,环境状况被严重破坏,健康危害因素急剧增加,传染病发生的几率升高,必须要加强实时监测,强化预警机制。为此,在入村后,我们全面部署开展了对人群的全覆盖式调查,逐人查看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皮疹五种症状。一旦有上述五种症状患者,立即进行随访。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灾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报告体系和程序。6月8日以来,共查访502人,查访覆盖率100%。根据当地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我们还协助当地乡卫生院对灾区适龄儿童进行了甲肝疫苗的接种,共接种42人,其中适龄儿童40人,高危人群2人。目前,白山市卫生防疫队工作灾区未发现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四)着眼于防,重点控制,做好灾区关键部位的消毒和消杀。三江自然生态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当地提出了“生态防疫”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模式和目标,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加强行为干预,慎用消毒药剂,禁用对环境有破坏的高毒农药类杀虫剂。按照这个基本思路,结合实际,我们在灾区防疫工作中,着重把好“四关”,做到“一少”,即把好病从口入关、垃圾处理关、厕所卫生关、疾病控制关,少用对环境有影响的消毒、消杀药。在此基础上,针对灾区环境卫生较差,虫媒生物滋生较快等问题,指导灾区村民重点对临时居住点的帐篷内外、厕所、禽畜圈舍、生活垃圾点进行定期、定点消毒、消杀。对虫媒生物滋生场所等重点部位每间隔3-5天消杀一次,所用药物为低度高效的溴氰菊酯类,在保证控制虫媒生物密度的同时,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灾区消毒、消杀药种类繁多,每个村都囤积大量药剂。有的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因为不懂如何使用,许多村民甚至用来洗衣服。还有的暴晒在阳光下,极不安全。当地卫生防疫人员对品种繁多的药剂配比了解不全面,滥配乱用问题十分突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村医和其他防疫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要求将消毒、消杀药集中、专人保管,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统一消毒、消杀。目前,各村的消毒、消杀工作已逐步得到规范,有效地杜绝了安全隐患。

(五)抓住关键,强化督导,确保灾民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把住病从口入关是防止灾后传染病发生的关键,进入灾区后,我们立即对灾民饮用水和食品进行了全面监督监测。一是查看灾民饮用水源,并对水源水质和末梢水进行快速检测。由于灾民以饮用山泉水为主,地震未对山泉水造成实质破坏,加之灾民都居住在深山中,水源流经地域未被污染,因此基本达到饮用水标准。二是对所有水源进行消毒处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我们指导村医等对灾民临时安置点的水源进行了定期消毒,对水源流经区域实施重点监控,确保灾民饮用水不出现问题。三是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监测。对灾民食品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就餐环境进行了重点监测。目前,灾民食品来源清楚、安全,无食源性疾病发生。

(六)加大宣传,健康促进,切实提高灾民的卫生防病意识。三江乡位于大山深处,村民多年以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很难根除,也直接威胁着身体健康。我们在卫生防疫工作中,把普及卫生知识,增强灾民防病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开展了健康促进行动。一是在灾民安置点张贴宣传画,并向灾民赠送宣传资料,教育灾民要喝开水,不吃生食和隔夜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二是对重点人群进行集中培训,普及灾后防病知识。三是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教育灾民不乱扔垃圾和食物,保护身边环境卫生。截至目前,防疫队现场工作组已发放宣传单1200余份,张贴各种宣传标语、横幅、宣传品22幅,开展集中培训9次,对灾民健康教育面覆盖面达到100%,灾民卫生防病意识得到较大提高。

首页 1 2 3 尾页

(二)立足实际,完善体系,锻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卫生防疫队伍。工作期间,我们发现灾区的卫生防病体系虽然很健全,但是村级防病组织相对薄弱,缺少骨干力量。如果灾区仅仅依靠外援,一旦救援队撤走,势必影响今后防病工作的常态运行。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帮助灾区组建一支村级卫生防疫组织和队伍,加强培训和指导,锻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村级防疫力量,促使他们依靠自身,自力更生,保持卫生防疫工作的常态、有效开展。为此,我们积极与村党支部协调,帮助组建村级卫生防疫组织机构。该队伍的队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副队长由村委会主任和村医担任,队员由各村民小组组长和各组的一名党员担任。其工作职责:一是在当地政府和疾控机构的指导下,负责所在村的卫生防病工作;二是坚持主动参与原则,做好防病各项工作记录;三是负责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及卫生防病工作信息沟通;四是灾后主要侧重居民安置点的消毒和传染病控制、医疗点的救治和对外来人员的监控。其主要工作内容:一是重点传染病监控;二是监督检查环境卫生,开展消毒杀虫工作;三是保证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四是开展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五是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

目前,各村都已建立了卫生防疫队。为了保证这些村级防病队伍能正常开展工作,我们还组织专家对所有队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并进行了现场指导。一个以灾区村级卫生防疫体系为主体,外来救援力量提供技术支撑,并主动参与的灾区卫生防疫救援工作模式正在初步形成。

(三)突出预警,加强监测,坚决防止灾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地震灾害发生后,环境状况被严重破坏,健康危害因素急剧增加,传染病发生的几率升高,必须要加强实时监测,强化预警机制。为此,在入村后,我们全面部署开展了对人群的全覆盖式调查,逐人查看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皮疹五种症状。一旦有上述五种症状患者,立即进行随访。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灾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报告体系和程序。6月8日以来,共查访502人,查访覆盖率100%。根据当地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我们还协助当地乡卫生院对灾区适龄儿童进行了甲肝疫苗的接种,共接种42人,其中适龄儿童40人,高危人群2人。目前,白山市卫生防疫队工作灾区未发现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四)着眼于防,重点控制,做好灾区关键部位的消毒和消杀。三江自然生态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当地提出了“生态防疫”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模式和目标,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加强行为干预,慎用消毒药剂,禁用对环境有破坏的高毒农药类杀虫剂。按照这个基本思路,结合实际,我们在灾区防疫工作中,着重把好“四关”,做到“一少”,即把好病从口入关、垃圾处理关、厕所卫生关、疾病控制关,少用对环境有影响的消毒、消杀药。在此基础上,针对灾区环境卫生较差,虫媒生物滋生较快等问题,指导灾区村民重点对临时居住点的帐篷内外、厕所、禽畜圈舍、生活垃圾点进行定期、定点消毒、消杀。对虫媒生物滋生场所等重点部位每间隔3-5天消杀一次,所用药物为低度高效的溴氰菊酯类,在保证控制虫媒生物密度的同时,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灾区消毒、消杀药种类繁多,每个村都囤积大量药剂。有的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因为不懂如何使用,许多村民甚至用来洗衣服。还有的暴晒在阳光下,极不安全。当地卫生防疫人员对品种繁多的药剂配比了解不全面,滥配乱用问题十分突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村医和其他防疫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要求将消毒、消杀药集中、专人保管,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统一消毒、消杀。目前,各村的消毒、消杀工作已逐步得到规范,有效地杜绝了安全隐患。

(五)抓住关键,强化督导,确保灾民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把住病从口入关是防止灾后传染病发生的关键,进入灾区后,我们立即对灾民饮用水和食品进行了全面监督监测。一是查看灾民饮用水源,并对水源水质和末梢水进行快速检测。由于灾民以饮用山泉水为主,地震未对山泉水造成实质破坏,加之灾民都居住在深山中,水源流经地域未被污染,因此基本达到饮用水标准。二是对所有水源进行消毒处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我们指导村医等对灾民临时安置点的水源进行了定期消毒,对水源流经区域实施重点监控,确保灾民饮用水不出现问题。三是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监测。对灾民食品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就餐环境进行了重点监测。目前,灾民食品来源清楚、安全,无食源性疾病发生。

(六)加大宣传,健康促进,切实提高灾民的卫生防病意识。三江乡位于大山深处,村民多年以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很难根除,也直接威胁着身体健康。我们在卫生防疫工作中,把普及卫生知识,增强灾民防病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开展了健康促进行动。一是在灾民安置点张贴宣传画,并向灾民赠送宣传资料,教育灾民要喝开水,不吃生食和隔夜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二是对重点人群进行集中培训,普及灾后防病知识。三是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教育灾民不乱扔垃圾和食物,保护身边环境卫生。截至目前,防疫队现场工作组已发放宣传单1200余份,张贴各种宣传标语、横幅、宣传品22幅,开展集中培训9次,对灾民健康教育面覆盖面达到100%,灾民卫生防病意识得到较大提高。

首页 1 2 3 尾页

医院抗震救灾工作总结


二0xx年五月十二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我院在组织抗震自救保障病人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做好应急抢救工作,全面救治地震伤员,减少了人民的生命损失,我院全体员在这一次抗震救灾中践行了奉献、团结、博爱精神。

一、基本情况:

1、处置地震伤员xx余人,收入住院***余人,死亡^^人,转外地地震伤员(((人,现在院地震伤员]]人。

2、接受@@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救援队x支x人次;接受捐赠药品xx个品规价值000元;设备00台件,单架00个,双摇床0张,轮椅00个,脉博血氧仪0个;接受食品价值00元,接受本院职工捐助。

3、在5·12汶川发生大地震中,我院有6名职工受伤,受损设备1112台件,价值111199.945万元;受损房屋11592间11128454.9㎡价值89296688.69万元,我院xx楼、*科综合楼损失惨重。

4.抽调163名职工支援@@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

5、5月xx日,应群众要求,我院普通门诊正式复诊。

二、主要工作:

1、地震当日,我院制定了5.12抗震救灾应急运行工作方案,在抗震救灾期,我院按照上级指示,结合我院实际,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整个工作安排有序。

2、成立了组织机构:以主持全面工作的@@同志为组长、其他院级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科大楼前成立临时指挥部办公点,分别成立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保卫组、宣传组等小组。

3、布置工作任务,明确抗震救灾期间的工作纪律和联络工作,提出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抗震救灾”的中心工作,组织力量,不惜代价抢救人员,有全局观念,克服一切困难,做好灾后医疗救治工作,按照卫生厅的预案,确保来院就诊人员和医护工作者的生命安全,较好地完成了抗震救灾工作。

4、在5·12抗震救灾工作中,我院出动车辆987761台次。

5、信息报送:我院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相关业务信息和捐赠物资统计表。

6、5·12抗震救灾工作中,我院出专题简报1132期,上报宣传信息23330余条。做好了急救的影像、文字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宣传在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及时发现典型、弘扬先进、鼓舞士气、增强凝集力。

7、5月28日,抽调人员组织了33333个医疗队随时开赴居民转移点区开展防病治病工作。

三、工作亮点:

1、自救工作。5月12日发生突如其来的灾难后,我院全体人员抗震救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在地震发生后的1分钟内,为确保691976名住院病员的安危,院领导果断地确定了转移方案,有序、安全,快速。医务人员冒着余震的风险,不顾个人安危和与家人联系,全身心地投入到转移住院病员的工作中,仅4多分钟点,就安全将全部住院病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2、5月12日,地震发生后我院组建9支医疗应分队424人,第一时间赶到北川重灾区,开展医疗救授工作,尔后又组织0支医疗队伍到北川灾区增援,这次抗震救灾中,我院一共出动000支医疗救援队伍共000人次。这几支救援队的队员们在北川救援期间特别能吃苦,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三医院人“xxxxx”的xxxx医院精神,他们分诊、院前救治、清创处理、查看伤员98400多人,精湛的技术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受到上级领导和灾区群众的好评。

3、及时向国家cdc建议派谴专家组,对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应激干预的技术培训,以帮助患者和灾民康复,帮助患者和灾民从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创伤中尽快康复,避免患者长期的心理障碍。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向灾区派遣心理医生,针对地震伤病员、灾民、医护人员、救灾人群开展了心理危机干预,并发放了心理自助资料3651000余份,同时,医院对外开通了危机干预心理热线,心理危机干预应急小组先后接到xx医院xxxx医院等地的心理求助电话,医院迅速派遣了##应急分队分赴各处援助,为3625300余名灾民和伤病员开展了((疏导和))治疗工作,为灾民抚平灾难心灵的创伤。

4、外转伤员工作。为安全、快捷、有序、按时地完成“5·12”伤员的转运工作,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我院的“5·12”伤员分四批转往重庆、西安、南宁和武汉,运送伤员前,都制了详细的“5·12伤员实施方案,运送工作有条有理,多次受到上级的好评。

5、全院上下协调配合好。在抗震救灾期间,全体医务工作者和行后人员团结一致,不计个人得失,临床紧紧伤员积极开展救治,机关后勤与志愿者队伍围绕临床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

5·12抗震救灾工作考验了我院的应变能力,也考验了各科室的应变能力,充分体现我们的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

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个人总结


XX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四川大地震打破了昔日的沉寂,一时间地动山摇,恍如世界末日般。人们面对这场灾难,从起初的恐惧、绝望到之后的镇定、勇敢,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离重灾区90多公里的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履行着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一、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在剧烈的震动持续了几分钟后,人们纷纷摸出手机给亲朋好友拨打电话,可是通信一度中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都不得而知,于是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当时我在家中备课,在震动稍停过后,非常担心学校的情况。这里新修的电梯公寓都摇摇欲坠,那学校的情况如何?教学楼还安全无恙吗?我的妻子正在学校,她还好吗?同事们和学生们还好吗?顾不得多想,我驾车飞速开往学校。

在路上,慌恐的汽车四处飞奔。从电台里得知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并波及到北京。噩耗让我的心情无比沉重。然而到达学校,我看到教学楼并未倒塌,心中稍感欣慰。然后向老师一打听,得知所有师生都安然无恙,我心中长舒一口气。在操场上,所有的学生都井然有序地待在安全地带,学院领导、教师和辅导员老师都在维持秩序、安抚学生,我的爱人也在当中。

老师们都在焦急地与亲戚朋友联系,可是几乎无法拨通任何电话。大家都很羡慕我们,说至少我们知道彼此都安全,而且能够陪伴在一起,这比什么都好。是啊,在当时经历了劫后余生的情形下,相爱的人在一起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可是我心中却又升起了另外的忧虑:上午才陪同妻子到医院看病,医生开了药并反复叮嘱要好好修养一个月。但是现在的情况,我们都不知道下一刻会怎样,不知道学院有什么工作部署,又怎么顾得上自己呢?所以我们只能默默地相伴。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一起去面对,一起去克服。

二、恪尽职守,共度难关

学院在操场上召开全体师生大会,贺院长对这次地震的情况做了初步的通报,并对总体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余震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对我们学院所有的师生都将是最严峻的考验。之后,各系部也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我们系的教师都被要求在当晚留下来陪同学生。

看着大量的学生在刚才的地震后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我们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沉重。特别是刚才有一个女同学怯生生的问我:“老师,你们是说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吗?”我立刻察觉到她可能会是灾区的同学,于是就安慰她说“是的,你家是汶川的吗?不过党和政府会处理好的,你安心待在学校就好了。”学生强忍着眼泪点了点头。我心里一阵刺痛,因为刚从我电台里得知重灾区汶川几乎是一片废墟,她家人能够生还的可能性太小了,希望上天保佑这个女孩。所以,这时我们必须留下来和学生一起,心理受伤的学生需要最亲近最值得信任的人去关心,教师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不定时到操场、食堂等地方巡视一番,看看学生的状况。除此之外,在收音机里获取最新的消息,并不断拨打到绵阳父母家中的电话。晚饭时间,好多同学都向我们的汽车靠来,端着盒饭和老师们一起共进晚餐。此时,我们感觉到和学生的距离是最近的,就像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聊天。

夜晚,同学们将棕垫、棉絮、被套等搬到食堂、篮球场、操场打地铺。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我们又进行了巡视,询问学生冷不冷,怕不怕。这一夜,我们三名教师挤在一辆汽车上过夜。晚上,车内的温度升高汗湿了衣衫,蚊子不断骚扰,几乎到了凌晨4点钟过才睡着。

第二天,我系领导召集部分教师成立了“应急工作小组”,我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小组成员。我们的任务就是白天黑夜轮流值班,看护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然而,天公不作美,13日夜晚,操场上吹起了阵阵寒风,雨点也“啪啪”地落了。我们巡视在操场上,看到学生用棉被裹在身上,甚至穿上冬装来抵御寒冷,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学生,心中感到非常酸楚。这一晚我们在车上也几乎没能入睡,因为到了后半夜温度陡降,而车上没有准备任何抵御寒冷的被褥,只能在哆嗦中挨到天亮。可是有什么办法呢?非常时期,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来共度难关。

后来回想起来,从5.12日到5.23日宣布正式复课,我和爱人只有4个晚上是在家中度过,其它时间都是到学校值班,虽然不一定是学院和系上安排的。在这期间,共发生了多少次余震,谁也数不清楚。学院的操场、食堂、篮球场、宿管中心值班室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夜晚有时在值班室度过,有时在车上度过,有时找块塑料布搭在草地上睡。我常常遗憾自己不能像愿者那样奔赴一线,抢救伤员,为受灾的人们多做一些,只能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们所做的却是有意义的事情,是这一生都不能忘却的。

三、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5.26日,我校正式恢复行课。虽然余震仍

2020年广播电视局抗震救灾宣传总结


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局抗震救灾宣传总结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市广电局系统立即行动起来,以强有力的行动,超常规的态势,全辖动员,全员行动,发挥媒体功能优势,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中去。

一、市广电局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全面组织督导市属两台的宣传。

地震发生后,市广电局领导班子,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内蒙古广播电视局、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和部署,及时对地震后市属两台的宣传报道工作做了明确的要求,并及时进行督导。市属两台也立即行动起来,进行了周密策划,调整了播出时间,进入相关报道。

市广电局同时也利用局门户网站迅速登载了《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踊跃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多角度集中报道汶川地震》、《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局党员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呼伦贝尔电视台成功完成 “心系灾区——呼伦贝尔市大型募捐活动”现场直播任务》等信息,同时在局机关文本信息载体《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刊载了我市广播电视系统抗震救灾捐款、宣传信息10篇。

二、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不拘形式、紧锣密鼓开展抗震救灾宣传报道

5月12日——6月2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累计播发抗震救灾相关报道300余篇。其中19日——21日,除保留本地《新闻联播》、《农牧林天地》、《行风热线》栏目外,三套频率全程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

5月23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对全市“心系灾区”大型募捐演出进行现场直播,5月27、28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安排两次重播,并在5月27日内蒙古电台“绿野之声”频率完整播出。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以后,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迅速反映、积极行动,以最快速度通过三套频率播报了抗震救灾动态以及我市支援灾区各项举措。各类报道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民族精神以及呼伦贝尔人民心系灾区、血浓于水的大爱情怀。

地震发生以后,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领导班子当即就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做出统一部署,之后又根据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自治区宣传部、广电局以及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指示精神对播出节目进行全面调整,保证了本台节目服从于抗震救灾宣传大局,使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了解到了党和国家战胜巨灾、重建家园的决心、信心,了解到了抗震救灾工作的的即时进程。

从5月12日开始,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蒙汉新闻部每天在本台《新闻联播》中播出5条以上与抗震救灾进程以及我市支持灾区重建家园相关的消息,并采制了大量专题报道。截至5月31日蒙汉新闻部共播发相关消息、专题150余篇。其中蒙语新闻部还与内蒙台、中央台就哀悼日活动进行了连线,汉语新闻部共向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官方网站传稿75篇,并连续一周在在内蒙古电台连线播报我市支援灾区情况。

蒙语教部《草原之声》《对牧区节目》《校园在线》《新闻观察》《954服务热线》节目里以连线直播,录音专访等形式播出了十多期为灾区捐款捐物的专题。重点报道了牧业四旗为灾区踊跃捐款情况,还播发有“草原人民情系灾区”“情暖灾区—海拉尔在行动”“呼伦贝尔学院师生爱心捐款六万七千元”“陈旗牧民捐款支援四川灾区”等专题。汉语社教部连线海拉尔区、阿荣旗、鄂温克旗介绍当地群众奉献爱心、支援灾区的善举;还播发了扎兰屯、莫旗援建灾区录音报道,并采访了市红十字会、市卫生局相关领导整体介绍了呼伦贝尔对灾区的捐助概况。

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蒙汉社教部停播了该部门娱乐、竞猜、长书等节目,在相应节目时段安排播出了抗震救灾的诗歌。蒙语文艺部邀请向灾区捐款呼伦小学学生代表座客直播间,向灾区小朋友送出问候;汉语文艺部安排播出了我市抗震救灾募捐演出的部分内容。

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fm104.6兆赫城市广播动员全体编播力量,积极联系,主动沟通,通过多种形式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向听众介绍地震的相关情况。 5月13日上午,《今夜有情天》节目主持人与四川交通台节目主持人取得联系,通过电话连线采访的方式请在灾区的四川交通台主持人介绍了受灾地区的情况,在当晚的《今夜有情天》节目中播出,这是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同时也是呼伦贝尔市各大媒体第一次直接与地震灾区媒体取得联系,向受众报道抗灾一线情况;同时在各档节目中开设大篇幅报道板块,介绍通过新华网等主要媒体获得的灾区受灾抗灾的情况,温家宝总理亲历灾区指导工作的情况等……并连线呼伦贝尔市民政局、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等部门,了解呼伦贝尔地区民众向灾区捐款的情况,并在当天的节目中连线海拉尔区、牙克石市、扎兰屯、满洲里等城市,通过连线各旗市区记者的介绍以及电话采访当地红十字会负责人等形式,介绍了呼伦贝尔各旗市区踊跃为灾区群众捐款,奉献爱心的情况在连线旗市区记者的同时,邀请呼伦贝尔市地震局局长等人员做客直播间,介绍地震相关知识,同时对地震发生时的一些逃生基本技能知识在节目中做了宣传普及。

首页 1 2 尾页

5月18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利用《飞跃城市》策划节目制作长达两个小时的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凝聚每一份爱》,连线四川成都、乐山、宜宾、河北唐山等七家相关电台,介绍灾区救灾、抗灾情况以及各地区救灾捐款、救灾物资运输等情况,并邀请市红十字会、市民政局领导座客直播间,介绍呼伦贝尔人民心系灾区、奉献爱心的总体情况,获得听众广泛好评。

5月19日——21日《行风热线》节目在5月19日与内蒙古电台对应节目进行了连线,介绍了呼伦贝尔市273万各族人民群众心系灾区、为灾区群众奉献爱心的盛况。5月20日、21日,邀请上线的呼伦贝尔市民政局领导介绍了呼伦贝尔市抗震救灾爱心捐助的情况以及听众关心的一些内容。

截至6月2日,fm104.6兆赫城市广播共计播出各类抗震救灾相关节目86期,做客直播间、连线采访相关人士60多人次。

巨灾当前,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不计私利,拿出大量广告时间制作了13条抗震救灾公益广告并在中波954千赫、短波6080千赫、中波603千赫、短波3900千赫、调频99.9兆赫、调频104.6兆赫播出,大力营造“全民关心灾区救灾情况,人人为抗震救灾献出自己力量”的舆论氛围。总计每天播出公益广告45次、播出时长33分钟,从5月12日到6月2日共计播出726分钟。同时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广告部和市、区有关部门、友谊公司等于5月 16日---18日共同举办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让我们共同行动”大型捐赠仪式,号召广大市民奉献一片爱心,传递中华民族温暖亲情。

5月23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全市“心系灾区”大型募捐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十名男女播音员、主持人,演播了配乐诗作《呼伦贝尔与灾区同在》,并对这场大型募捐演出进行了全程直播。

三、呼伦贝尔电视台发挥声画并茂的优势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宣传报道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呼伦贝尔电视台迅速反映,按照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的报道要求,各部门联动立即调整节目安排,及时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中。汉语新闻部,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到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了解情况,将抗震救灾报道作为当前的重点宣传,开展工作,从5月13日的《呼伦贝尔新闻》节目开始开出《边疆人民心系灾区》栏目,随时报道抗震救灾的情况,13日—19日的七天时间里,《呼伦贝尔新闻》重点报道了全市各界群众献爱心捐助灾区,营造爱心涌动的热潮。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呼伦贝尔新闻》提前策划,突出“用最庄严的举哀凝聚民族力量”的主题,三天时间里,记者深入机关、旗市区、社区群众当中,集中报道了呼伦贝尔270万各族群众对遇难同胞的深深哀思,以我市心系灾区-- 大型募捐活动为标志,从23日开始《呼伦贝尔新闻》抗震救灾报道转向深入,报道了各地掀起第二次捐款热潮和全市各地党员纷纷捐助特殊党费的爱心接力,从5 月28日到目前,《呼伦贝尔新闻》将报道重点转入各地抓好经济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的报道中。5月12日—6月3日,《呼伦贝尔新闻》播出抗震救灾新闻108条。在内宣报道开展的同时,新闻部积极向上两级台投稿,宣传呼伦贝尔边疆各族群众心系灾区的行动,在中央台《新闻联播》播发新闻一条,在内蒙古台播发新闻15条。蒙语部按照“抗灾报道压倒一切”的要求,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专栏节目都以支援灾区报道为主,到目前已播发新闻近30条,专题片2部。

《身边新闻》栏目凭着对民生新闻的敏感性,在灾后第一期节目,即5月14日的新闻里,就开始做了 《关注四川汶川地震我的家乡 —— 我的父母还好吗?》采访四川籍军人的报道。紧接着赴边防派出所报道了他们在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的感人事迹,到市地震局采访了《汶川地震震感未波及我市》的新闻,并特别在片尾制作了音乐电视片《凝聚每份爱》。自5月18日,《身边新闻》又开辟了“心系灾区爱在身边”栏目,至此节目内容全部改为关于抗震救灾的报道。按照上级的指示,在5月19日——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节目停播,但是尽管《身边新闻》节目停播了4天之多,截止到6月4日,仍播发了关注灾区的报道40条。在报道为灾区的捐款方面为了避免和《呼伦贝尔新闻》的重复,《身边新闻》尽量选择极具感人性的人和事,不是注重捐款的份额而是挖掘其背后感人的故事。比如,《21个残疾人的捐献》、《老干部的捐献》、《幼儿园娃娃的捐献》等等。

汶川地震灾情发生之后,专题节目根据台里的总体安排,认真落实有关方面的工作要求,全方位进入了抗震救灾的宣传工作状态。在节目安排上,及时调整节目内容,停播了《绿野长风》栏目,转播中央台有关灾区情况的直播,同时在恢复栏目播出时,停播带有娱乐性质的节目,及时报道我市对灾区的捐款情况,与呼伦贝尔红十字会、呼伦贝尔市民政局进行联系沟通,在节目恢复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制做了我市为地震灾区的捐款情况,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之后专题部又紧密配合市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制作了《情系灾区爱心涌动》专题片,全面反映了我市最大的抗震救灾募捐活动的盛况。在抗震救灾宣传期间,专题部共制作了两期反映我市捐款情况的专题节目,在其它时间播放了历史题材的专题节目,栏目总的走向和风格与上级的要求合拍,突出了我市为四川汶川灾区捐款情况,有力的配合了当前的宣传工作。呼伦贝尔电视台少儿节目《索日娅》也在第一时间播出了我市幼儿园小朋友为灾区捐款及抗震救灾的的专题片2部。

在大型节目上,呼伦贝尔电视台成功完成“心系灾区——呼伦贝尔市大型募捐活动”现场直播,节目不仅在内蒙古电视台文体娱乐频道播出,还在内蒙古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呼伦贝尔电视台技术部门还制作了抗震救灾炒作片2部,新闻综合频道和影视娱乐频道播出了抗震救灾公益广告和《抗震救灾》歌曲,走飞了《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草原儿女与四川灾区心相连》等宣传口号,图文资讯频道播出抗震救灾口号57屏。呼伦贝尔电视台网站在全国哀悼日期间,播发了《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北疆儿女与灾区人民同在》悼念口号,并把我市积极为四川汶川受灾群众捐款的消息通过互联网及时传播出去。

在做好宣传报道的同时,呼伦贝尔电视台台全台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以自觉捐款、交特殊党费等形式先后四次为灾区献爱心,共捐款七万一千多元。

( 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局)

首页 1 2 尾页

5月18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利用《飞跃城市》策划节目制作长达两个小时的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凝聚每一份爱》,连线四川成都、乐山、宜宾、河北唐山等七家相关电台,介绍灾区救灾、抗灾情况以及各地区救灾捐款、救灾物资运输等情况,并邀请市红十字会、市民政局领导座客直播间,介绍呼伦贝尔人民心系灾区、奉献爱心的总体情况,获得听众广泛好评。

5月19日——21日《行风热线》节目在5月19日与内蒙古电台对应节目进行了连线,介绍了呼伦贝尔市273万各族人民群众心系灾区、为灾区群众奉献爱心的盛况。5月20日、21日,邀请上线的呼伦贝尔市民政局领导介绍了呼伦贝尔市抗震救灾爱心捐助的情况以及听众关心的一些内容。

截至6月2日,fm104.6兆赫城市广播共计播出各类抗震救灾相关节目86期,做客直播间、连线采访相关人士60多人次。

巨灾当前,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不计私利,拿出大量广告时间制作了13条抗震救灾公益广告并在中波954千赫、短波6080千赫、中波603千赫、短波3900千赫、调频99.9兆赫、调频104.6兆赫播出,大力营造“全民关心灾区救灾情况,人人为抗震救灾献出自己力量”的舆论氛围。总计每天播出公益广告45次、播出时长33分钟,从5月12日到6月2日共计播出726分钟。同时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广告部和市、区有关部门、友谊公司等于5月 16日---18日共同举办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让我们共同行动”大型捐赠仪式,号召广大市民奉献一片爱心,传递中华民族温暖亲情。

5月23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全市“心系灾区”大型募捐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十名男女播音员、主持人,演播了配乐诗作《呼伦贝尔与灾区同在》,并对这场大型募捐演出进行了全程直播。

三、呼伦贝尔电视台发挥声画并茂的优势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宣传报道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呼伦贝尔电视台迅速反映,按照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的报道要求,各部门联动立即调整节目安排,及时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中。汉语新闻部,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到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了解情况,将抗震救灾报道作为当前的重点宣传,开展工作,从5月13日的《呼伦贝尔新闻》节目开始开出《边疆人民心系灾区》栏目,随时报道抗震救灾的情况,13日—19日的七天时间里,《呼伦贝尔新闻》重点报道了全市各界群众献爱心捐助灾区,营造爱心涌动的热潮。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呼伦贝尔新闻》提前策划,突出“用最庄严的举哀凝聚民族力量”的主题,三天时间里,记者深入机关、旗市区、社区群众当中,集中报道了呼伦贝尔270万各族群众对遇难同胞的深深哀思,以我市心系灾区-- 大型募捐活动为标志,从23日开始《呼伦贝尔新闻》抗震救灾报道转向深入,报道了各地掀起第二次捐款热潮和全市各地党员纷纷捐助特殊党费的爱心接力,从5 月28日到目前,《呼伦贝尔新闻》将报道重点转入各地抓好经济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的报道中。5月12日—6月3日,《呼伦贝尔新闻》播出抗震救灾新闻108条。在内宣报道开展的同时,新闻部积极向上两级台投稿,宣传呼伦贝尔边疆各族群众心系灾区的行动,在中央台《新闻联播》播发新闻一条,在内蒙古台播发新闻15条。蒙语部按照“抗灾报道压倒一切”的要求,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专栏节目都以支援灾区报道为主,到目前已播发新闻近30条,专题片2部。

《身边新闻》栏目凭着对民生新闻的敏感性,在灾后第一期节目,即5月14日的新闻里,就开始做了 《关注四川汶川地震我的家乡 —— 我的父母还好吗?》采访四川籍军人的报道。紧接着赴边防派出所报道了他们在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的感人事迹,到市地震局采访了《汶川地震震感未波及我市》的新闻,并特别在片尾制作了音乐电视片《凝聚每份爱》。自5月18日,《身边新闻》又开辟了“心系灾区爱在身边”栏目,至此节目内容全部改为关于抗震救灾的报道。按照上级的指示,在5月19日——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节目停播,但是尽管《身边新闻》节目停播了4天之多,截止到6月4日,仍播发了关注灾区的报道40条。在报道为灾区的捐款方面为了避免和《呼伦贝尔新闻》的重复,《身边新闻》尽量选择极具感人性的人和事,不是注重捐款的份额而是挖掘其背后感人的故事。比如,《21个残疾人的捐献》、《老干部的捐献》、《幼儿园娃娃的捐献》等等。

汶川地震灾情发生之后,专题节目根据台里的总体安排,认真落实有关方面的工作要求,全方位进入了抗震救灾的宣传工作状态。在节目安排上,及时调整节目内容,停播了《绿野长风》栏目,转播中央台有关灾区情况的直播,同时在恢复栏目播出时,停播带有娱乐性质的节目,及时报道我市对灾区的捐款情况,与呼伦贝尔红十字会、呼伦贝尔市民政局进行联系沟通,在节目恢复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制做了我市为地震灾区的捐款情况,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之后专题部又紧密配合市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制作了《情系灾区爱心涌动》专题片,全面反映了我市最大的抗震救灾募捐活动的盛况。在抗震救灾宣传期间,专题部共制作了两期反映我市捐款情况的专题节目,在其它时间播放了历史题材的专题节目,栏目总的走向和风格与上级的要求合拍,突出了我市为四川汶川灾区捐款情况,有力的配合了当前的宣传工作。呼伦贝尔电视台少儿节目《索日娅》也在第一时间播出了我市幼儿园小朋友为灾区捐款及抗震救灾的的专题片2部。

在大型节目上,呼伦贝尔电视台成功完成“心系灾区——呼伦贝尔市大型募捐活动”现场直播,节目不仅在内蒙古电视台文体娱乐频道播出,还在内蒙古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呼伦贝尔电视台技术部门还制作了抗震救灾炒作片2部,新闻综合频道和影视娱乐频道播出了抗震救灾公益广告和《抗震救灾》歌曲,走飞了《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草原儿女与四川灾区心相连》等宣传口号,图文资讯频道播出抗震救灾口号57屏。呼伦贝尔电视台网站在全国哀悼日期间,播发了《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北疆儿女与灾区人民同在》悼念口号,并把我市积极为四川汶川受灾群众捐款的消息通过互联网及时传播出去。

在做好宣传报道的同时,呼伦贝尔电视台台全台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以自觉捐款、交特殊党费等形式先后四次为灾区献爱心,共捐款七万一千多元。

( 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局)

首页 1 2 尾页

"施工阶段性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