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区农业局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10.30

2020年区农业局科教兴区工程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你即将面对的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现在我们需要认真回顾该阶段的工作,写好工作总结是职场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怎样才能写出全面的工作总结?或许"2020年区农业局科教兴区工程工作总结"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你的品鉴!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00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实施省、市“积极实行科教兴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围绕农业产业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农业结构优化、农民知识化的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探索新时期开展科教兴区工作的新路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贯彻“四抓”方针,把科教兴区工程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科教兴区工程是“科教强区”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推进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农业”特色经济的重大举措。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将科教兴区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融会贯通,全面推进,加快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开创科教兴区工作新局面

我局坚持把科教兴区、科教兴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概括起来,就是坚持贯彻“四个抓”。即:

一是领导重视抓统筹。为加强科教兴区工程的统筹协调力度,局里成立了科教兴区协调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蔬菜中心等五大中心及有关涉农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推进科教兴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兴农富民强区”的发展战略。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高规格的大型农科教结合活动,每年大张旗鼓宣传一次,发动一次,总结一次,部署一次,做到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进展。如20xx年的全区乡镇技术骨干综合培训,20xx年的“进百村、入千户”服务活动、“20万人农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工程”等系列活动。同时,我局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时,把科教兴区工作列为重要内容。20xx年我局聘请山西农大王河魁等八位教授、副教授组成规划编写组,对我区20xx—2020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对深化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壮大科技支撑力量等进行了详尽科学的规划。20xx年我局主编制定了《榆次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xx年即将制定出台的《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乡镇)10年规划》等,对科教兴区工作也做了相应规划。

二是深化认识抓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墙报、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重大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科教兴区工作的新局面。在宣传中,注意突出重点。一是从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素质入手开展宣传,增强他们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培养大批扎根农村的科技力量。二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开展宣传,提高龙头企业,种养基地的科技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三是加强现代农业知识的宣传,引导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更高目标迈进。四是加强农业法制宣传,通过《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宣传,增强干部依靠科技、依法兴农的观念,促进农业技术和政策法规的实施。五是结合新技术推广开展宣传,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普及运用。六是针对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开展宣传,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七是注意典型示范带动,广泛宣传靠科技致富的先进人物,发挥他们强有力的示范导向作用。如20xx年在全区开展的“双千双万”工程大培训,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大量宣传,并加印《榆次报》4万份,制作光盘400套,分发到乡镇村和农户手中,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教育身边的人,全区共培训产业技术骨干1.5万人,培训农民29万人。

三是健全机构抓队伍。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是农业科教兴区的客观需要。我局借助20xx年全区撤乡并镇、机构改革的契机,加大力度抓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落实。经核定,全区农业五站(含林业站)由撤并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为243人,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目前全区已有各类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73个,围绕蔬菜、红枣等主导产业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协会)已达39个,会员3209名,为我区农业科教兴区事业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强化管理抓机制。在管理机制上,为有效克服农业科教兴区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从2000年开始,我局就不断摸索建立健全农业科教兴区各项工作制度、检查制度、考评制度,根据科教兴区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规划,把工作任务数量化、具体化、时限化,分解落实到乡镇及有关部门,具体落实到人,严格目标管理和评比手段。每年由农业局牵头,组织力量对乡镇科教兴区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列入年度乡镇综合工作予以考评,促进了我区农业科教兴区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培训机制上,创新了联合办学机制。如农广校利用其办学容量大,覆盖广,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为各联合办学单位向农村延伸,走进亿万农民架起了重要桥梁。与省电大联合开设农科园艺大专学历教育,去年招收学员71名,与公路电大联手招收行政管理本科生27名。

(二)坚持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和农业结构优化

我局在科技兴区工作中,始终坚持走“提高科技含量”的路子,农村经济结构在调整中逐步优化,标准化生产日渐普及,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具规模,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日益增强,良种良法不断得以推广应用。

一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使科教重心向重点产业聚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的调产战略,全区围绕蔬菜、红枣、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开展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已达1.1万余场次、108万余人次,有力地推进了特色产业建设。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发展,蔬菜、红枣、养殖已成为榆次农业的三大特色产业,全区农业的粮经比例由2000年的3:1调整为5:4。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红枣由20xx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畜牧业上,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

二是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使科教兴农作用日益凸显。在标准化生产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产品和产地的认证工作。20xx年以前,我区只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品种只有3个,面积仅3万亩。到目前,无公害认证产品已发展到3项17种,认证面积达到11.47万亩:其中蔬菜15个品种,面积10.9万亩;水果认证新红星苹果1700亩,带动了5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红枣认证4000亩。绿色认证也有突破,认证产品已达4个:博瑞乳品、华玉荣香椿、强大饲料、中昌梨枣。今年我区又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县,成为我省5个试点县之一,将新认证2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品种15个,使累计认证面积达到35万亩。全区各类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程也将在今年年底出台。通过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农民科教兴农、无公害生产意识明显提高。榆次区被命名为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 20xx、20xx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

三是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挥科教兴区的整体效应。我局指导农业基地扩规模的同时,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科教兴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区域规划,逐步使我区形成一批优势品种、优势产区。规划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红枣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传统小杂粮(谷子)等,玉米从20xx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通过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科教兴区的整体效应得到更有利地发挥。如蔬菜上重点推广大田四种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和温室大棚六种栽培模式,红枣上推广“四个一”模式等。

四是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发挥科教示范带动作用。根据晋中市的统一安排,我区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其中蔬菜1个,红枣4个,养殖6个,粮食作物1个。据不完全统计,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范围涵盖了全区10个乡镇110村,1.5万多农户,占全区农户的18.8%。北田镇张胡村村从1993年发展18套温室大棚起步,到目前已发展温室大棚130套,实现农户户均一套棚,由于菜农在生产中注重新科技、新品种的应用,温室西红柿效益位居全区前列,先后被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山西农大农科教示范基地。

五是推广应用良种良法,使农民在科教兴区工程中直接受益。我区在发展蔬菜、红枣、奶牛特色养殖等产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生产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区需求的良种良法,如蔬菜方面的四种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温室大棚六种高效栽培技术,红枣种植“四个一”模式,养殖“舍饲圈养”技术等,使农民成为科教兴区工程的最大的同时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如通过果刑剂运用,新红星苹果品质可与美国蛇果媲美,价钱从原先的0.3—0.4元/斤,上涨到0.7—0.8元/斤,获利可翻一番,贮藏起来可卖5—6元/斤,收益更是可观。

(三)坚持劳务培训与转移相结合,促进农民知识化

做大农业,做“少”农民,将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晋中市的安排,我们承担了国家农业部的“阳光工程”培训就业任务,依托晋中农校、山西省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学校、榆次第一职业技术中专学校、晋中旅游学校等,对农民工职业技能进行实地培训。去年培训农民工2317人,超额完成任务的45%,其中有1900名学员输送到北京、天津、珠海等地就业,就业成功率达到82%左右。从去年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贡献率为26.6%。今年我区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努力拓宽农民转移渠道,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机会参加培训就业。同时,广泛开展就业服务,与近百家企业建立用工联系,为培训学员提供就业机会。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2767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27.7%以上。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3%以上。

二、五载寒暑,科教兴区工程硕果累累

五年来,我局把科教兴区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奔小康、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我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使农业科教兴区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增强了干部群众科教兴农的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了一批农民技术骨干队伍。通过开展农科教兴区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科教兴农的意识,激发了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农广校招生额由从2000年的2200人左右增长到20xx年的3000人,20xx年更是增至3480人。全区95%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100%的职业班的学生经考试合格取得“绿色证书”,“双证”教育毕业生累计达到10227人,成为农村高素质的后备生力军。全区各类技术骨干占劳动力总数达到30%以上,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占劳动力总数的20%以上,相当一部分农民成为“土专家”、“田秀才”,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掌握科技知识的新型农民,特别是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农民技术队伍,为提高我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是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扩大了农业新技术的覆盖面。实施农业科教兴区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全区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已达97%以上,农业技术推广入户率达到65%,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养羊业为例,我区20xx年开始实行封山禁牧政策,对养羊业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羊饲养量略有下降,存栏20xx年同比20xx年下降了1.5%,出栏同比下降了15%。但封山禁牧政策对养羊业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主要是我区积极扶持农民舍饲养羊,引导养羊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依靠科技,提高了养羊业的经济水平。如修文镇王香村的支书赵彩生舍养小尾寒羊,生产由一年一产,一胎一糕,变成了二年三产,双胎双糕,年纯收入达到8.6万元,效益比过去翻了一番还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王香村的羊饲养量突破了4000只,全部实施了舍饲圈养。

三是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效益,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通过实施农业科教兴区战略,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外延和内涵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外延上,从原来的种粮为主,扩展到农林牧副各业,延伸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各个领域;内涵上确立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首先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蔬菜生产连续12年获得全省第一,粮食生产20xx、20xx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红枣面积从20xx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在晋中市20xx年经济工作会上,我区被授予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先进县第二名、农业信息化先进县第一名、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一名。其次是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10万亩节水工程全面铺开,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去年新发展达标节水面积6.5万亩,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根据立地条件,采取公路集雨、修建集雨场集雨等形式发展丘陵山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户均年收入2000元,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区农田水浇地面积占常用耕地面积的比重已达到58%以上。第三是农副产品加工龙头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工业园区聚集了一批以河南白象、江苏恒顺老陈醋、古船面粉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3.7亿元,年产值可达16亿元。今年我区更是加大了引项力度,把全国知名的企业——哇哈哈公司成功地争取到了工业园区。今年新引进的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和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榆次种子公司生产的“中都”牌玉米杂交种子,自20xx年起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位列百强。

四是提高了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建设。近几年,我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引入农科教结合机制,按照“龙头带动,科教帮扶”的要求,农科教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搞好服务。引导和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大户等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姻”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如贵仁红枣管理技术研究所聘请省红枣协会会长、全国著名的红枣专家张志善为专家组长,开展最新最实用的红枣管理技术研究,已技术承包、指导红枣面积5000余亩。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与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共建航天育种项目,成功地引进蔬菜新品——太空西黄柿,不惜重金把航天育种的高科技“嫁接”到我区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上,产品被誉为蔬菜vc之王。科研和科技推广机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龙头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带动了一方产业的发展。

五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开展农业科教兴区工程,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xx年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是近年来形势最好,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粮食总产大幅增长,达到1.55亿公斤,同比增长6000万公斤,增长63%;蔬菜总产达到11.63亿公斤;红枣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肉蛋奶综合产量达到3.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8元,同比增长12%,突破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5%的低谷,为近年最高。开展农业科教兴区工程,把科技、文化送到农民手中,解决群众生产上的技术困难,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深受农民欢迎。农民学科学、学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不断增强,农村“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科教兴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科教兴区(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是:
1、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效益不佳。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的农业科研投入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低。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一些基层农技站运转困难,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已投入的经费管理使用效益不佳,有的投资结构不合理、不配套、造成浪费。
2、农业高科技人才不足。我区农业专业技术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人才结构也不很合理。此外,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差,农技人员积极性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造成人才流失。
3、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较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低,极大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农村的发展与进步。
四、下一步科教兴区(农)工作打算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我区科教兴农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市精神和区委关于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兴区(农)工作的认识,加大科教兴农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全面推进科教兴农工作向纵深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技革命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民整体素质水平,取决于他们参与科技投入的程度与学习应用科技的能力。从目前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既要强化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又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今后,我们要利用蔬菜等五大中心、乡镇五站、农广校等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大力举办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参加的技术培训班。要调动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采取院(校、所)县挂钩,项目承包、驻点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农民传授新成果,新技术,开展技术示范与技术培训。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一批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2、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组织的作用。认真贯彻国务院〔1999〕79号《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意见的通知》精神,强化和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农技部门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咨询等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引导和扶持它们开展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今年力求高标准规范9个,规范发展30个,总规模达到80个。积极推广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各类服务机构、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的技术推广模式,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农业信息入乡进村工程的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农广校完成在“十五”期间培训中专生400人,大专生500人,“绿证”发放2万人,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的任务。
3、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带动性项目,重点推广高效种植、养殖、秸秆综合利用、旱作节水农业、农作物栽培、立体混合养殖、农机农艺配套、种养结合、农林结合等新技术,组装配套良种良法,坚决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4、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积极引进,采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品,开发新产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推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大力培育一批科技先导型企业和高科技名牌产品,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
5、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吸引外资,社会各方投资为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此外,鼓励涉农企业、龙头企业拿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到国际、国内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和外商投资,大幅度提高利用外资比重,吸引外资投入。涉农企业和龙头企业每年保证一定的科研投入比例。鼓励社会团体、技术专家以技术参股等形式参与农业科技投入。
6、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今年争取将2000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落户修文镇,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利用修文镇得天独厚的条件——民营园区,较好地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把修文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具有市场型、科教型、效益型、生态型、观光型等综合功能,以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中试基地和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工程。

二○○五年十月六日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年农业局科教兴农工作总结



一、近年来科技兴农工作基本状况及主要成效
(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广泛推广。一年来我区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力度。粮食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丰优998、天丰优122、天丰优998、汕优998、金稻系列等10多个水稻优良新品种,面积达到10多万亩;进一步推广了“超甜711”和“穗甜3号”等甜玉米新品种,面积达0.8万亩;推广种植“荷兰7号”脱毒马铃薯和“紫心番薯”近万亩。水果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早春一号枇杷、“先锋”葡萄、连州蜜桃、九仙桃以及台湾“黑美人”、“美少女”小西瓜等优质新品种;蔬菜引进以色列、韩国和省农科院的新品种21个,如以色列“安奇”番茄、韩国的“安玲”番茄、省农科院的“翠绿3号”大顶苦瓜等。畜牧水产方面继续抓好二元杂、三元杂肉猪的全面推广,同时重点抓好了山羊品改,引进优质种羊200头,大力发展优质黑山羊养殖,使今年饲养量达到4980头,同比增长30.3%。水产方面继续大力推广本地塘虱、三角鲂、白鲳、工程鲫、丁桂鱼等优质品种,优质鱼放养面积达到1266公顷,占总面积的46%,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预计总产5273吨,占总产的32%。在引进新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品种的同时,我区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继续大面积推广了覆膜增效栽培技术、猪牛羊品改技术、沙田柚嫁接挂果技术。使种植业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80%以上,畜牧水产良种良法覆盖率达78%以上。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经作与粮作面积之为60:40。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今年我区多方筹集资金致力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站站址的设施建设,今年共筹集资金近30万元,完善了周田中心站、樟市农技站两个站的设施及示范基地建设。目前10个镇均建有独立站址的农技站、兽医站、林业站、果树站。渔技站、农机站、经管站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也得到有效改善。在此基础上,为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一年来我区继续加强白土、马坝、大塘公路沿线以大棚菜、地膜花生栽培为主的1500亩科技示范走廊建设;同时巩固樟市镇4000亩优质沙田柚示范区和1万亩传统优质谷——马坝油粘生产示范区建设;在大桥、周田、黄坑扩大建立3个百亩西瓜提早栽培技术示范区;在马坝石堡完善以农科所为中心的反季节蔬菜和草莓种植的“农科示范园”和大桥长坝2500亩集种养观光一体的沙田柚种植示范基地;在大坑口建立500头山羊品改示范场。这些农科示范基地的建立,为我区良种良法引进推广提供了示范基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我区还建立科技示范村40个,科技示范户3050户。
(三)重点农业产业的农科教结合和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加快。一年来我区把开展农科教结合推广科技新成果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抓好重点农业产业的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如在优质米产业中我区把向农户推广马坝油粘标准化栽培,培育和开发新品种作为发展我区传统产业——马坝油粘生产的突破口,不断充实更新我区优质米名牌产品——“白马牌”马坝油粘生产内容,确保了国家名牌产品品牌。在果蔬生产方面,扩大推广覆膜增效技术。在周田、大桥、黄坑等西瓜生产地大面积推广,使西瓜提早上市,亩产值增加1000元以上;在马坝、大塘、龙归等蔬菜生产地推广,使大量蔬菜生产实现反季节种植,亩产值增加1500元以上。在畜牧生产领域中,我区把推广品改技术、饲养技术同养殖户培训和发展生产相结合,大力推广二元杂母猪;引进优质黑山羊200头,繁育优质山羊达到3000头,使优质山羊品种所占比率达80%以上。一年来通过加强农科教结合,成功推广新技术35项,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全区支柱农业产业农作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95%,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2%。“白马牌”马坝油粘、“龙皇二号”沙田柚、“曲宝牌”重阳花生等3个国家农业名牌产品的生产得到开发和巩固,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了全区45000户农户,促进了全区农业增产增收。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全方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近年来 ,区委、区政府坚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按照“政府出力,社会兴科,优势互补,共创新农业”的方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涉农部门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整体观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进推广农业实用新科技,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科技兴农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创办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项目,引进推广了大量新技术和新品种。如覆膜增效栽培技术、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优质黑山羊的引进等。
(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一是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镇成人学校和农业生产现场为阵地,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妇女学校等各种农业专业培训班,对农村技术骨干、女能手、种养专业户、科技示范户、青年农民等进行一定时间的农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二是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根据农时季节,采取短期办班或生产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农户进行现场实用技术培训。三是通过电视、录相、广播、宣传栏、印发资料、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大力进行农科知识的宣传培训,并聘请省市级有关农业专家来我县办班,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突出的技术难题。今年我区各级共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233期,受训近1.53万 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7.05万份,接受农民技术咨询2.48万人次。转贴于

科教兴区工作汇报


科教兴区工作汇报

依靠科技进步 打造创新****
近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要求,区科技局牢固树立创新、和谐的发展理念,以执着、忠诚为己任,汇集力量,大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加快了全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科技系统先进单位”,获得了“****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区”、“****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等二十多项殊荣,为打造科技品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创新——独占先机
创新是一种意识,创新也是一种形象,搞创新就要善于捕捉先机,勇于开拓,拉高标杆,走在前列。我们每年都十分重视寻求创新点,从政策时事、专家学者、领导讲话中去发掘、去领悟。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注重“立足实际,扬长避短”,遵循“比发展模式,不比经济总量;比发展潜力,不比发展规模。轻仿造,重创造;轻跟风冒进,重独辟蹊径”的原则。多年来,我们始终将创新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各个工作层面:
一是先行一步,抓知识产权保护。从****年开始筹划,****年成立全省县区第一家知识产权局。健全知识产权协调制度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鼓励具有自主知识的技术创新,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企业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并制定适应企业发展的专利战略。截止目前,我区共申请国家专利160余项,授权专利97项。依托这些专利和技术,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0余项,开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26项,填补省内空白4项。现有国家级实验室1个,省级技术中心两个,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1个,1家企业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制订者。取得的效果引起了省知识产权局的高度重视,****局长带队到****区调研,并提出要在两年内使全省县市区全部成立“知识产权机构”,目前很多县市区纷纷到我区学习。
二是审时度势,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我局把握国家发展趋向,迅速研究设计了****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成立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咨询中心”等科技服务组织,健全了办事处、村(社区)科技管理机构,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及创新服务体系,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劲引擎。
三是抢抓机遇,把市民营科技园引入****。民营科技园首次在我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后,我局觉得这对提升我区科技含量,引领高科技产业,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为工业集聚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带来了机遇。立即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在取得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后,积极主动与市科技局联系协调,在其他县区尚未行动时,便将民营科技园引入到****,为我区的创新人才积聚、高新技术和产业积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二、执着——勇往直前
近年来,我们抓住科技创新不放松,耐心引导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先进的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走科技路,吃科技饭,发科技财。我局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一是积极引导****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实验室),开发新产品。几年来,全区共开发新产品30项。两次邀请省知识产权局到****公司开展调研,引导申报专利。目前,该企业已成为****省专利示范企业、****省专利申请20强。二是多次组织企业参加科技项目洽谈会,帮助企业与大专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三年来,重点企业与大专院校签订意向合同20余份,引进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如维纳公司利用郑州大学和北京化工学院的技术,结合自主创新,生产纳米陶瓷结构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三是协助企业引进高科技项目、高科技人才和资金。近年来共引进高频电源、高能蓄电池等科技项目12个,引进国家、省、市科技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引进科技人才50余人,聘请专家、学者担任科技顾问,组建了科技顾问团。
三、忠诚——凝聚人心
忠于职守是干好工作的基础,干好一项工作就要有一个团结、拼搏、乐于奉献的团队。使大家时常抱着感恩的心情去努力工作,使大家感到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多干工作,高标准干好工作。两年一次的科技进步先进区验收是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到这个时候,整理材料、统计数字工作量很大,材料集中,常常是为借用其他部门的办公设备打印一份材料上下楼跑几趟,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时为一些材料彻夜加班,也就是一包方便面了事,但从未抱怨。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正是凭借对党无限忠诚的共同信念,同志们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小事中体现出了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四、和谐——走向成功
积极走出去,邀请社会各界给予帮助和支持,营造出****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使我们的科技兴区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成功。几年来,我们邀请北京林科

科教兴区工作汇报第2页

院、****省农科院、****科技大学等专家到我区考察,对果树新品种的引进、病虫害防治等提出可行性意见。又邀请竹林众生董事长到****办事处考察连翘资源利用,促进合作开发;邀请省科技厅、市科技局领导到桑园参观考察,为山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邀请民建企业老板到后山捐资助学、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正是由于我们广泛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使****的科技工作得到了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这种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影响下,很多客商选择到****投资兴业,为****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五、整合——实现跨越
****经过多年科技力量的汇集,箭已在弦,蓄势待发。下一步,我们要抓住机遇,以“四批一园”为工作切入点,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计划今年年底前,培育10家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并进行挂牌,协助3家企业成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帮助20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签订科研开发合作协议。明年年底前,辖区所有企业都要与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现已起草了《****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对辖区内符合条件,通过认定的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不仅对其申报的科研项目及产业化项目在科技三项经费安排上优先扶持,并且挂牌保护,给予一定奖励;凡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或与大专院合作开发项目的企业,经认定后,取得的科技成果在本区实现产业化的,不仅对项目进行资助,对研发人员也要给予奖励。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利用科技点石成金的魔力,探索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的新路子,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目前我区已有十多家企业步入循环经济行列。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趋势预测,2-3年后循环经济将成为主流,我们要捷足先登,树立示范,再立新功。

2020年区农业局信访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帮助指导下,坚持信访工作“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依法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电和来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今年,我们共接待办理群众信访案(事)件42起(其中:来访9件、区长公开电话交办单33件),全部按期办结,且办结率和满意率都达100%。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

农业局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建立了“一把手”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各负其责的信访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具体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局面,有效地保证了信访工作责任制的全面实施。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信访工作。局党组书、局长朱良水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信访工作协调会,部署信访工作,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并亲自调查研究,亲自督促检查。二是办公室负责管理信访工作。办公室对群众来信来访具体负责,积极协调,妥善处理,并经常督促各科室具体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到农民家里,听取群众意见,协调多方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如,杭州农茂食品有限公司等三位承包户举报的硫酸钾型复合肥肥害事件。经我局、萧山区农业局和杭州市农业局关执法人员共同现场踏看、取样,并邀请省、市土壤肥料和栽培专家进行现场鉴定后,多次召集肥料厂商、经营商、种植大户协商,为农户追回损失10万元。我们组织有关工作人员与相关生产厂商和经营商进行协调处理,及时解决了农户上访问题。三是层层落实责任,抓好信访工作。农业局负责涉及农、林、水、畜、等多方面的信访工作,我们都能自觉按照职能分工,认真落实归口业务,努力做好信访工作,做到了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推诿。

二、整体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当前,“三农”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热点、难点问题多,信访工作面临的矛盾较为集中,困难也很大,仅靠一个部门是难以做到的。为此,我们对内充分发挥各业务的作用,对外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共同做好农民群众的信访工作。

一是建立部门内部工作联动机制。我们建立了信访首问负责制,对首问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如涉及本科室(单位)业务范围的信访问题,一定要热情接待,全程处理;如是不涉及本科室(单位)业务范围的信访问题,则必须负责将其转到对应的街道及有关部门去处理。

二是建立部门之间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对外,我们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农民群众信访工作的支持,切实解决一些涉及面广的重大、疑难、群体信访案件。如,东江围垦承包大户xxx等24位农户来访,东江围垦有近378亩农作物遭受“飞雁牌”过磷酸钙肥害事件,要求农业主管部门帮助协商解决。为此,我们会同xx区农业局、xx街道农业科、富民绿色农业公司、xx垦种场、各种植大户、肥料经销商等相关人员多次进行现场调查、鉴定、协商补偿等,最终补偿给受害农民救灾款每亩200元,总计7.56万元。及时处理了农民反映的问题,避免了他们重复上访,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认真负责,稳妥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对群众来信,我们着重把好三个关:一是呈报阅批关。重要信件同时呈报领导阅批,尽快落实,特别是联名信,由局领导直接包案。二是案件处结关。初信抓“快办”,做到一次性处结,避免重信和上访,重复信抓“细办”,找准症结,分析信访人员提出的要求是否有合理成分,做到有理有据,明确答复。三是答复口径关。有些来信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敏感,我们在答复时注意把握分寸,前后连贯,口径统一,实行专人负责、专人专办、跟踪管理,一经形成明确意见,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对群众来访,我们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热心接待。对上访人员做到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暖心、一腔热情接待,仔细听取其反映的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二是耐心解答。对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和要求,接待人员根据现行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关政策,耐心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说服教育工作,疏导上访人员心态。三是细心办理。对上访人员提出的问题,能办理的及时协调处理,一时不能办理的,做好宣传解释。

今年的来信来访,大多涉及城市化过程中水利排灌的问题、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和劣质种子、肥害纠纷问题,由于直接关系到新区城市化推进的矛盾,信访工作量大面广,情况错综复杂,牵涉工作精力较多。尽管如此,但我们对农民群众的信访案(事)件均十分慎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按政策落实的尽量做好转办和督办工作,不能按政策落实的也尽量做好思想说服工作,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一年来,我们在信访工作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干好农民负担信访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认认真真地做好农民群众的信访工作,力争做到让领导放心、群众满意。

二是进一步做好涉农执法纠纷的来访工作。

三是在受理和处理农民群众反映问题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和解决目前农村尚未暴露出来但客观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力争使一些涉及“三农”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做好农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为维护我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区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


区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

**区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

**年是我区农业加快转型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区委三届五次、六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品牌为抓手,抢抓机遇,务实推进,全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重点园区实现新发展。全区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5000亩、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4700亩,改建标准化池塘3000亩。累计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重点园区创新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望亭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最大特色和亮点,可视化智能控制系统建成,设施一流,引领全市乃至全省智慧农业发展,基地被列为全市蔬菜农机化示范点,建成水稻加工仓储物流中心、蔬菜保鲜加工配送中心和管理总控中心,新建500亩智能化控制蔬菜基地。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新建3000余平方米大闸蟹配载中心、3000多平方米智能型工厂化养殖基地和1000亩蔬菜基地。成功举办二次全国“阳澄湖牌”大闸蟹招商大会,形成了覆盖全国(除西藏外)的“阳澄湖牌”大闸蟹营销网点3000家。黄埭新巷特色林果产业园新增新品猕猴桃300亩。渭塘凤凰泾高效农业示范园、北桥漕湖生物农业示范园新(扩)建设施蔬菜基地各200亩。灵峰牧谷农场、开发区千亩特色农业基地开工建设。太平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规划、渭塘凤凰泾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提升规划通过论证。区政府召开全区现代农业推进会,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二)“四个百万亩”跨入新阶段。圆满完成区“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工作任务。区政府成立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召开“四个百万亩”落地工作会议,上下联动,合力推进。优质水稻稳中向好。落实优质水稻上图面积3万亩。全区水稻实种面积2.6 万亩,良种覆盖率96%,单产615公斤,全年粮食总产2.26万吨。新增农机117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3%,望亭、度假区成为“**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镇”。特色水产量增质优。落实特色水产上图面积8.3万亩,其中池塘4.6万亩。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2.3万亩,预计总产量2.84万吨。河蟹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6.62万亩、占比53.8%,预计产量7310吨。全年水产品交易额超18亿元。高效园艺稳中求进。落实高效园艺上图面积2.3万亩,其中常年菜地面积1.3万亩、花果苗木面积1万亩。预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4.2万亩次,总产量6.5万吨,总产值2.28亿元。生态林地稳步拓展。落实生态林地面积8.4万亩。全区林木覆盖率预计达20.45%,城镇绿化覆盖率40.8%。
(三)生态绿化建设呈现新亮点。全区新增绿化面积4030亩,投资9369万元,圆满完成市下达绿化任务。绿化规划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三大”绿化重点工程成效显著、亮点纷呈。苏虞张绿化修复工程完成绿化面积315亩。省重点工程—京沪高铁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工程完成绿化面积1350亩,顺利通过省政府组织的验收并获好评,建成了以沿线防护林为主体,“一带、二区、四网、多点”互为一体的生态廊道系统。区重点工程s227快速路绿化景观提升一期工程改造长度3公里余,提升面积1500亩,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作,景观效果、休闲功能大幅提升,赢得好评,展示了**城市建设的新风貌,成为全区绿化景观建设的样板工程。完成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年度分解任务,拆除阳澄西湖3.6万亩半封闭围网养殖,沿湖乡镇成功组建合作联社实施生态养殖,关闭畜禽养殖场2家,湖滨湿地建设取得进展,湖体水质环境得到改善。
(四)粮食安全工作拓展新路子。全面落实粮食保供任务,保障了全区粮食安全。抓好新增储备粮计划落实和轮换销售工作。新增入库粳稻1050万斤、小麦420万斤。圆满完成3150万斤粳稻储备任务。落实好成品粮油应急储备251万斤。轮换销售小麦1055.2万斤、稻谷2950万斤。抓好粮油收购,严格执行好粮油收购价格政策、小麦和稻谷价外补贴政策。投入120万元,对现有粮库维修改造。启动3万吨区级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完成选址并开展规划设计工作。抓好粮食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无责任事故发生。
(五)农业产业化外向化取得新进展。全区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全区2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9.5%,利税650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4.6万户。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农业博览会暨首届苏台果品节。组织区内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积极参加第十二届**农交会、第十五届省农洽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各级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为园区、

区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第2页

基地和企业搭建并提供宣传、推介、展示展销的平台,提升**农业影响力和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动物防疫跃上新台阶。做好防疫工作,确保了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打好上半年预防和处置禽流感硬仗。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责任状》,制订《**年**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发放《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告知书》、《不出售和乱抛病死畜禽承诺书》等938份。全年免疫猪12.8万头、家禽15.5万羽、奶牛0.47万头,免疫率100%,免疫后抗体合格率达80%。做好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省检合格率100%。加大对“瘦肉精”监测抽检力度,检测生猪13842份。落实扶持家禽业发展补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财政补贴共80.2万元,建设沉尸井12个,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369头。抓好畜产品“菜篮子”建设。全年出栏生猪9.2万头、家禽26.8万羽、禽蛋630吨、牛奶1.78万吨,丰富了市场供应。
(七)农产品质量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三品”15个。运用科技手段保障农产品质量能力得到提升。望亭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二维码蔬菜质量可追溯系统建成并启用。望亭新埂、北桥漕湖、渭塘凤凰泾3个蔬菜基地及涉农乡镇共10个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全面运作。区农产品质量监测平台建成并运行,以蔬菜检测为主,完成检测3000多批次,合格率99.9%,实现了地产农产品检测数据网上实时传送与发布。积极争创名牌。“阳澄湖牌”大闸蟹、“新巷牌”猕猴桃、“漕湖滩牌”蔬果、洋沟溇翠冠梨、克伦生葡萄等申报**市名牌产品5个。全区“三品”产地整体认证进展顺利。
(八)农业依法行政迈出新步伐。强化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深入推进“天安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3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规模畜禽养殖场97家次,取缔非法生产豆芽作坊1家,查处私自屠宰病死猪案1起并移交公安部门。查处农业投入品案3起并结案。强化“三品一标”监管。开展“无公害大闸蟹和地理标志产品”专项检查和阳澄湖大闸蟹绿色食品企业整顿、清理工作。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年检各类农机机436台,新注册登记27台,强制注销和报废93台。强化渔政执法。实施河道环境优化行动,完成元和塘、渭泾塘等河道清理工作,拆除捕捞渔民65户、鱼簖350余条、围网45多万平方米、住家船及其他捕捞船320条。会同基层派出所查处电捕鱼案件550起,行政拘留5人,得到了上级和基层的高度认可,社会反响较好。受理行政许可项目263件,办结率达100%,上缴财政收费资金267.34万元。
(九)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成绩。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和评议活动。召开“三问”座谈会10次,收集问题、建议28条,落实解决28条。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再提升和作风效能大家谈征文活动。出台《**区农业局农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召开服务黄埭镇农业提升座谈会,成立服务开发区千亩特色农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一对一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开展创新实践,科站完成创新项目共11项,“区镇联动、着力打击电力非法捕捞行动、农药零差价集中配送”等创新项目取得优良成绩,获得社会好评。围绕“项目突破年”,开展“力推项目建设,争创服务名牌、优秀窗口、服务标兵”实践活动。局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获“提速增效”先进窗口以及“双月考核”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各1次,行政许可办理群众满意率100%。深化“两项延伸”工作,区级机关“两项延伸”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我局召开。培训水产职业农民、机械职业手等1755人。发放粮食直补、农机购置、生态补偿等各类补贴资金3802.3万元。农业保险理赔95.31万元。争取市级以上各类支农资金达9200多万元。区政风行风评议综合名次列9个参评单位的前列。
去年,我局被省海洋与渔业局授予“全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先进集体”,被市政府授予“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先进集体”、“绿色**建设先进集体”、“全市粮食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这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务实奋进的结果。面对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来说还不够高,各地发展还不够平衡,创新转型、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品牌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年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推进。

"农业局半年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