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农业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21

农业局科教兴农工作总结。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的精髓在于客观的查错改错。写好的总结范文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农业局科教兴农工作总结》,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近年来科技兴农工作基本状况及主要成效
(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广泛推广。一年来我区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力度。粮食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丰优***、天丰优***、天丰优***、汕优***、金稻系列等**多个水稻优良新品种,面积达到**多万亩;进一步推广了“超甜***”和“穗甜*号”等甜玉米新品种,面积达***万亩;推广种植“荷兰*号”脱毒马铃薯和“紫心番薯”近万亩。水果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早春一号枇杷、“先锋”葡萄、连州蜜桃、九仙桃以及台湾“黑美人”、“美少女”小西瓜等优质新品种;蔬菜引进以色列、韩国和省农科院的新品种**个,如以色列“安奇”番茄、韩国的“安玲”番茄、省农科院的“翠绿*号”大顶苦瓜等。畜牧水产方面继续抓好二元杂、三元杂肉猪的全面推广,同时重点抓好了山羊品改,引进优质种羊***头,大力发展优质黑山羊养殖,使今年饲养量达到****头,同比增长****%。水产方面继续大力推广本地塘虱、三角鲂、白鲳、工程鲫、丁桂鱼等优质品种,优质鱼放养面积达到****公顷,占总面积的**%,同比增长*个百分点。预计总产****吨,占总产的**%。在引进新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品种的同时,我区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继续大面积推广了覆膜增效栽培技术、猪牛羊品改技术、沙田柚嫁接挂果技术。使种植业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以上,畜牧水产良种良法覆盖率达**%以上。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经作与粮作面积之为**:**。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今年我区多方筹集资金致力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站站址的设施建设,今年共筹集资金近**万元,完善了周田中心站、樟市农技站两个站的设施及示范基地建设。目前**个镇均建有独立站址的农技站、兽医站、林业站、果树站。渔技站、农机站、经管站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也得到有效改善。在此基础上,为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一年来我区继续加强白土、马坝、大塘公路沿线以大棚菜、地膜花生栽培为主的****亩科技示范走廊建设;同时巩固樟市镇****亩优质沙田柚示范区和*万亩传统优质谷——马坝油粘生产示范区建设;在大桥、周田、黄坑扩大建立*个百亩西瓜提早栽培技术示范区;在马坝石堡完善以农科所为中心的反季节蔬菜和草莓种植的“农科示范园”和大桥长坝****亩集种养观光一体的沙田柚种植示范基地;在大坑口建立***头山羊品改示范场。这些农科示范基地的建立,为我区良种良法引进推广提供了示范基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我区还建立科技示范村**个,科技示范户****户。
(三)重点农业产业的农科教结合和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加快。一年来我区把开展农科教结合推广科技新成果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抓好重点农业产业的科技和推广工作,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如在优质米产业中我区把向农户推广马坝油粘标准化栽培,培育和开发新品种作为发展我区传统产业——马坝油粘生产的突破口,不断充实更新我区优质米名牌产品——“白马牌”马坝油粘生产内容,确保了国家名牌产品品牌。在果蔬生产方面,扩大推广覆膜增效技术。在周田、大桥、黄坑等西瓜生产地大面积推广,使西瓜提早上市,亩产值增加****元以上;在马坝、大塘、龙归等蔬菜生产地推广,使大量蔬菜生产实现反季节种植,亩产值增加****元以上。在畜牧生产领域中,我区把推广品改技术、饲养技术同养殖户培训和发展生产相结合,大力推广二元杂母猪;引进优质黑山羊***头,繁育优质山羊达到****头,使优质山羊品种所占比率达**%以上。一年来通过加强农科教结合,成功推广新技术**项,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全区支柱农业产业农作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农产品商品率达到**%。“白马牌”马坝油粘、“龙皇二号”沙田柚、“曲宝牌”重阳花生等*个国家农业名牌产品的生产得到开发和巩固,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了全区*****户农户,促进了全区农业增产增收。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全方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近年来 ,区委、区政府坚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按照“政府出力,社会兴科,优势互补,共创新农业”的方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涉农部门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整体观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进推广农业实用新科技,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科技兴农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创办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项目,引进推广了大量新技术和新品种。如覆膜增效栽培技术、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优质黑山羊的引进等。
(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一是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镇成人学校和农业生产现场为阵地,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妇女学校等各种农业专业培训班,对农村技术骨干、女能手、种养专业户、科技示范户、青年农民等进行一定时间的农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二是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根据农时季节,采取短期办班或生产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农户进行现场实用技术培训。三是通过电视、录相、广播、宣传栏、印发资料、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大力进行农科知识的宣传培训,并聘请省市级有关农业专家来我县办班,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突出的技术难题。今年我区各级共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期,受训近****万 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万份,接受农民技术咨询****万人次。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稳定科技队伍。今年我区在事业单位机构未改革,科技队伍人心波动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在稳定保证科技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同时,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思想教育,稳定了农业科技队伍。此外,还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今年又有*人获农艺师职称。
(四)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首先是想方设法努力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同时区财政稳步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保证科技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其次是各涉农部门通过项目挂钩,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第三是制订优惠政策,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开发新的农业项目。这样既引进资金又引进人才和新技术,成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重要渠道。今年来全区农业科技投入资金达到***多万元,农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万元。
(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保证科技兴农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在农业部门全体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广东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学习活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法制意识;二是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广东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列入农业部门开展“四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科技推广逐步走向法制轨道。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技术引进及推广应用仍停留在农产品的生产阶段,没有贯穿于生产、加工、到商品销售整个过程之中。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引进推广基本能满足农产品获得高产的需要,但在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缺乏精细加工、精选、分类、包装等方面的加工新技术,使得我县农产品仍摆脱不了“大路货”的痕迹,市场占有率难提高。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表现为一些地方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行政干预多,方法落后,不注重实际效果,没有转变到优化服务上来;其次是在农技推广中只重视品种更新和技术更新,科技推广仅停留在推广良种良法的形式上,忽视了科技兴农工作中主要服务对象——农民的科技素质的提高,没有从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来促进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
(三)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但由于区财政比较困难,因而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只能勉强保工资,保大项目的投入。我区的农技推广网络中原建有的村(管理区)级农业服务站因待遇难以保障,工作已陷入停滞状态。经费的不足,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在开展科技兴农工作中,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要注重生产与产后加工并重,在引进推广生产新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产品加工处理技术的引进推广及应用,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也促进经济最大效益的形成。
(二)理顺农技推广的管理体制,改进推广方法。要强化县、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垂直管理关系,加强农科教协作和专群结合;推进综合站、区域站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强调农技推广不但要对上级负责,而且要对农民群众负责。方法上要把行政干预、“强制”推广转变为优化服务,引导农户自觉接受上来。要认真实施“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三大工程,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在科技兴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三)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力度,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农业是的基础,但它又是一个弱质产业,经济效益比较低,同时又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这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扶持和保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以科技为先导。为此我区将继续加大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同时要求上级也要加大投入,保证基层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及时

、足额到位,以确保农技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2005年农业局科教兴农工作总结



一、近年来科技兴农工作基本状况及主要成效
(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广泛推广。一年来我区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力度。粮食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丰优998、天丰优122、天丰优998、汕优998、金稻系列等1xxxx个水稻优良新品种,面积达到1xxxx万亩;进一步推广了“超甜711”和“穗甜3号”等甜玉米新品种,面积达0.xxxx亩;推广种植“荷兰7号”脱毒马铃薯和“紫心番薯”近万亩。水果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早春一号枇杷、“先锋”葡萄、连州蜜桃、九仙桃以及台湾“黑美人”、“美少女”小西瓜等优质新品种;蔬菜引进以色列、韩国和省农科院的新品种2xxxx,如以色列“安奇”番茄、韩国的“安玲”番茄、省农科院的“翠绿3号”大顶苦瓜等。畜牧水产方面继续抓好二元杂、三元杂肉猪的全面推广,同时重点抓好了山羊品改,引进优质种羊200头,大力发展优质黑山羊养殖,使今年饲养量达到4980头,同比增长30.xxxx。水产方面继续大力推广本地塘虱、三角鲂、白鲳、工程鲫、丁桂鱼等优质品种,优质鱼放养面积达到1266公顷,占总面积的4xxxx,同比增长xxxx百分点。预计总产5273吨,占总产的3xxxx。在引进新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品种的同时,我区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继续大面积推广了覆膜增效栽培技术、猪牛羊品改技术、沙田柚嫁接挂果技术。使种植业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8xxxx以上,畜牧水产良种良法覆盖率达7xxxx以上。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经作与粮作面积之为60:40。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今年我区多方筹集资金致力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站站址的设施建设,今年共筹集资金近3xxxx元,完善了周田中心站、樟市农技站两个站的设施及示范基地建设。目前1xxxx镇均建有独立站址的农技站、兽医站、林业站、果树站。渔技站、农机站、经管站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也得到有效改善。在此基础上,为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一年来我区继续加强白土、马坝、大塘公路沿线以大棚菜、地膜花生栽培为主的150xxxx科技示范走廊建设;同时巩固樟市镇400xxxx优质沙田柚示范区和xxxx亩传统优质谷——马坝油粘生产示范区建设;在大桥、周田、黄坑扩大建立xxxx百亩西瓜提早栽培技术示范区;在马坝石堡完善以农科所为中心的反季节蔬菜和草莓种植的“农科示范园”和大桥长坝250xxxx集种养观光一体的沙田柚种植示范基地;在大坑口建立500头山羊品改示范场。这些农科示范基地的建立,为我区良种良法引进推广提供了示范基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我区还建立科技示范村4xxxx,科技示范户305xxxx。
(三)重点农业产业的农科教结合和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加快。一年来我区把开展农科教结合推广科技新成果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抓好重点农业产业的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如在优质米产业中我区把向农户推广马坝油粘标准化栽培,培育和开发新品种作为发展我区传统产业——马坝油粘生产的突破口,不断充实更新我区优质米名牌产品——“白马牌”马坝油粘生产内容,确保了国家名牌产品品牌。在果蔬生产方面,扩大推广覆膜增效技术。在周田、大桥、黄坑等西瓜生产地大面积推广,使西瓜提早上市,亩产值增加100xxxx以上;在马坝、大塘、龙归等蔬菜生产地推广,使大量蔬菜生产实现反季节种植,亩产值增加150xxxx以上。在畜牧生产领域中,我区把推广品改技术、饲养技术同养殖户培训和发展生产相结合,大力推广二元杂母猪;引进优质黑山羊200头,繁育优质山羊达到3000头,使优质山羊品种所占比率达8xxxx以上。一年来通过加强农科教结合,成功推广新技术35项,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全区支柱农业产业农作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9xxxx,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xxxx。“白马牌”马坝油粘、“龙皇二号”沙田柚、“曲宝牌”重阳花生等xxxx国家农业名牌产品的生产得到开发和巩固,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了全区4500xxxx农户,促进了全区农业增产增收。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全方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近年来 ,区委、区政府坚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按照“政府出力,社会兴科,优势互补,共创新农业”的方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涉农部门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整体观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进推广农业实用新科技,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科技兴农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创办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项目,引进推广了大量新技术和新品种。如覆膜增效栽培技术、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优质黑山羊的引进等。
(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一是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镇成人学校和农业生产现场为阵地,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妇女学校等各种农业专业培训班,对农村技术骨干、女能手、种养专业户、科技示范户、青年农民等进行一定时间的农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二是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根据农时季节,采取短期办班或生产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农户进行现场实用技术培训。三是通过电视、录相、广播、宣传栏、印发资料、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大力进行农科知识的宣传培训,并聘请省市级有关农业专家来我县办班,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突出的技术难题。今年我区各级共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233期,受训近1.5xxxx 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7.0xxxx份,接受农民技术咨询2.4xxxx人次。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稳定科技队伍。今年我区在事业单位机构未改革,科技队伍人心波动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在稳定保证科技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同时,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思想教育,稳定了农业科技队伍。此外,还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今年又有xxxx获农艺师职称。
(四)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首先是想方设法努力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同时区财政稳步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保证科技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其次是各涉农部门通过项目挂钩,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第三是制订优惠政策,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开发新的农业项目。这样既引进资金又引进人才和新技术,成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重要渠道。今年来全区农业科技投入资金达到20xxxx万元,农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38xxxx元。
(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保证科技兴农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在农业部门全体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广东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学习活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法制意识;二是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广东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列入农业部门开展“四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科技推广逐步走向法制轨道。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技术引进及推广应用仍停留在农产品的生产阶段,没有贯穿于生产、加工、到商品销售整个过程之中。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引进推广基本能满足农产品获得高产的需要,但在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缺乏精细加工、精选、分类、包装等方面的加工新技术,使得我县农产品仍摆脱不了“大路货”的痕迹,市场占有率难提高。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表现为一些地方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行政干预多,方法落后,不注重实际效果,没有转变到优化服务上来;其次是在农技推广中只重视品种更新和技术更新,科技推广仅停留在推广良种良法的形式上,忽视了科技兴农工作中主要服务对象——农民的科技素质的提高,没有从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来促进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
(三)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但由于区财政比较困难,因而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只能勉强保工资,保大项目的投入。我区的农技推广网络中原建有的村(管理区)级农业服务站因待遇难以保障,工作已陷入停滞状态。经费的不足,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在开展科技兴农工作中,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要注重生产与产后加工并重,在引进推广生产新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产品加工处理技术的引进推广及应用,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也促进经济最大效益的形成。
(二)理顺农技推广的管理体制,改进推广方法。要强化县、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垂直管理关系,加强农科教协作和专群结合;推进综合站、区域站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强调农技推广不但要对上级负责,而且要对农民群众负责。方法上要把行政干预、“强制”推广转变为优化服务,引导农户自觉接受上来。要认真实施“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三大工程,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在科技兴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三)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力度,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它又是一个弱质产业,经济效益比较低,同时又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这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扶持和保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以科技为先导。为此我区将继续加大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同时要求上级也要加大投入,保证基层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以确保农技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

XX年农业局科教兴农工作总结


一、近年来科技兴农工作基本状况及主要成效
(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广泛推广。一年来我区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力度。粮食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丰优998、天丰优122、天丰优998、汕优998、金稻系列等10多个水稻优良新品种,面积达到10多万亩;进一步推广了“超甜711”和“穗甜3号”等甜玉米新品种,面积达0.8万亩;推广种植“荷兰7号”脱毒马铃薯和“紫心番薯”近万亩。水果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早春一号枇杷、“先锋”葡萄、连州蜜桃、九仙桃以及台湾“黑美人”、“美少女”小西瓜等优质新品种;蔬菜引进以色列、韩国和省农科院的新品种21个,如以色列“安奇”番茄、韩国的“安玲”番茄、省农科院的“翠绿3号”大顶苦瓜等。畜牧水产方面继续抓好二元杂、三元杂肉猪的全面推广,同时重点抓好了山羊品改,引进优质种羊200头,大力发展优质黑山羊养殖,使今年饲养量达到4980头,同比增长30.3%。水产方面继续大力推广本地塘虱、三角鲂、白鲳、工程鲫、丁桂鱼等优质品种,优质鱼放养面积达到1266公顷,占总面积的46%,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预计总产5273吨,占总产的32%。在引进新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品种的同时,我区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继续大面积推广了覆膜增效栽培技术、猪牛羊品改技术、沙田柚嫁接挂果技术。使种植业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80%以上,畜牧水产良种良法覆盖率达78%以上。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经作与粮作面积之为60:40。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今年我区多方筹集资金致力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站站址的设施建设,今年共筹集资金近30万元,完善了周田中心站、樟市农技站两个站的设施及示范基地建设。目前10个镇均建有独立站址的农技站、兽医站、林业站、果树站。渔技站、农机站、经管站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也得到有效改善。在此基础上,为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一年来我区继续加强白土、马坝、大塘公路沿线以大棚菜、地膜花生栽培为主的1500亩科技示范走廊建设;同时巩固樟市镇4000亩优质沙田柚示范区和1万亩传统优质谷——马坝油粘生产示范区建设;在大桥、周田、黄坑扩大建立3个百亩西瓜提早栽培技术示范区;在马坝石堡完善以农科所为中心的反季节蔬菜和草莓种植的“农科示范园”和大桥长坝2500亩集种养观光一体的沙田柚种植示范基地;在大坑口建立500头山羊品改示范场。这些农科示范基地的建立,为我区良种良法引进推广提供了示范基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我区还建立科技示范村40个,科技示范户3050户。
(三)重点农业产业的农科教结合和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加快。一年来我区把开展农科教结合推广科技新成果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抓好重点农业产业的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如在优质米产业中我区把向农户推广马坝油粘标准化栽培,培育和开发新品种作为发展我区传统产业——马坝油粘生产的突破口,不断充实更新我区优质米产品——“白马牌”马坝油粘生产内容,确保了国家产品品牌。在果蔬生产方面,扩大推广覆膜增效技术。在周田、大桥、黄坑等西瓜生产地大面积推广,使西瓜提早上市,亩产值增加1000元以上;在马坝、大塘、龙归等蔬菜生产地推广,使大量蔬菜生产实现反季节种植,亩产值增加1500元以上。在畜牧生产领域中,我区把推广品改技术、饲养技术同养殖户培训和发展生产相结合,大力推广二元杂母猪;引进优质黑山羊200头,繁育优质山羊达到3000头,使优质山羊品种所占比率达80%以上。一年来通过加强农科教结合,成功推广新技术35项,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全区支柱农业产业农作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95%,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2%。“白马牌”马坝油粘、“龙皇二号”沙田柚、“曲宝牌”重阳花生等3个国家农业产品的生产得到开发和巩固,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了全区45000户农户,促进了全区农业增产增收。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全方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近年来 ,区委、区政府坚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按照“政府出力,社会兴科,优势互补,共创新农业”的方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涉农部门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整体观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进推广农业实用新科技,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科技兴农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创办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项目,引进推广了大量新技术和新品种。如覆膜增效栽培技术、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优质黑山羊的引进等。
(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一是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镇成人学校和农业生产现场为阵地,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妇女学校等各种农业专业培训班,对农村技术骨干、女能手、种养专业户、科技示范户、青年农民等进行一定时间的农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二是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根据农时季节,采取短期办班或生产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农户进行现场实用技术培训。三是通过电视、录相、广播、宣传栏、印发资料、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大力进行农科知识的宣传培训,并聘请省市级有关农业专家来我县办班,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突出的技术难题。今年我区各级共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233期,受训近1.53万 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7.05万份,接受农民技术咨询2.48万人次。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稳定科技队伍。今年我区在事业单位机构未改革,科技队伍人心波动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在稳定保证科技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同时,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思想教育,稳定了农业科技队伍。此外,还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今年又有5人获农艺师职称。
(四)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首先是想方设法努力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同时区财政稳步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保证科技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其次是各涉农部门通过项目挂钩,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第三是制订优惠政策,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开发新的
农业项目。这样既引进资金又引进人才和新技术,成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重要渠道。今年来全区农业科技投入资金达到200多万元,农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380万元。
(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保证科技兴农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在农业部门全体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广东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学习活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法制意识;二是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广东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列入农业部门开展“四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科技推广逐步走向法制轨道。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技术引进及推广应用仍停留在农产品的生产阶段,没有贯穿于生产、加工、到商品销售整个过程之中。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引进推广基本能满足农产品获得高产的需要,但在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缺乏精细加工、精选、分类、包装等方面的加工新技术,使得我县农产品仍摆脱不了“大路货”的痕迹,市场占有率难提高。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表现为一些地方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行政干预多,方法落后,不注重实际效果,没有转变到优化服务上来;其次是在农技推广中只重视品种更新和技术更新,科技推广仅停留在推广良种良法的形式上,忽视了科技兴农工作中主要服务对象——农民的科技素质的提高,没有从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来促进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
(三)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但由于区财政比较困难,因而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只能勉强保工资,保大项目的投入。我区的农技推广网络中原建有的村(管理区)级农业服务站因待遇难以保障,工作已陷入停滞状态。经费的不足,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在开展科技兴农工作中,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要注重生产与产后加工并重,在引进推广生产新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产品加工处理技术的引进推广及应用,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也促进经济效益的形成。
(二)理顺农技推广的管理体制,改进推广方法。要强化县、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垂直管理关系,加强农科教协作和专群结合;推进综合站、区域站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强调农技推广不但要对上级负责,而且要对农民群众负责。方法上要把行政干预、“强制”推广转变为优化服务,引导农户自觉接受上来。要认真实施“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三大工程,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在科技兴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三)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力度,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它又是一个弱质产业,经济效益比较低,同时又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这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扶持和保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以科技为先导。为此我区将继续加大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同时要求上级也要加大投入,保证基层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以确保农技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

区农业局科教兴区工程总结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00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实施省、市“积极实行科教兴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围绕农业产业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农业结构优化、农民知识化的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探索新时期开展科教兴区工作的新路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贯彻“四抓”方针,把科教兴区工程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科教兴区工程是“科教强区”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推进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农业”特色经济的重大举措。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将科教兴区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融会贯通,全面推进,加快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开创科教兴区工作新局面

我局坚持把科教兴区、科教兴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概括起来,就是坚持贯彻“四个抓”。即:

一是领导重视抓统筹。为加强科教兴区工程的统筹协调力度,局里成立了科教兴区协调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蔬菜中心等五大中心及有关涉农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推进科教兴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兴农富民强区”的发展战略。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高规格的大型农科教结合活动,每年大张旗鼓宣传一次,发动一次,总结一次,部署一次,做到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进展。如2004年的全区乡镇技术骨干综合培训,2005年的“进百村、入千户”服务活动、“20万人农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工程”等系列活动。同时,我局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时,把科教兴区工作列为重要内容。2003年我局聘请山西农大王河魁等八位教授、副教授组成规划编写组,对我区2001—2020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对深化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壮大科技支撑力量等进行了详尽科学的规划。2004年我局主编制定了4万份,制作光盘400套,分发到乡镇村和农户手中,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教育身边的人,全区共培训产业技术骨干1.5万人,培训农民29万人。

三是健全机构抓队伍。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是农业科教兴区的客观需要。我局借助200

1年全区撤乡并镇、机构改革的契机,加大力度抓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落实。经核定,全区农业五站(含林业站)由撤并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为243人,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目前全区已有各类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73个,围绕蔬菜、红枣等主导产业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协会)已达39个,会员3209名,为我区农业科教兴区事业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强化管理抓机制。在管理机制上,为有效克服农业科教兴区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从2000年开始,我局就不断摸索建立健全农业科教兴区各项工作制度、检查制度、考评制度,根据科教兴区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规划,把工作任务数量化、具体化、时限化,分解落实到乡镇及有关部门,具体落实到人,严格目标管理和评比手段。每年由农业局牵头,组织力量对乡镇科教兴区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列入年度乡镇综合工作予以考评,促进了我区农业科教兴区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培训机制上,创新了联合办学机制。如农广校利用其办学容量大,覆盖广,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为各联合办学单位向农村延伸,走进亿万农民架起了重要桥梁。与省电大联合开设农科园艺大专学历教育,去年招收学员71名,与公路电大联手招收行政管理本科生27名。

(二)坚持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和农业结构优化

我局在科技兴区工作中,始终坚持走“提高科技含量”的路子,农村经济结构在调整中逐步优化,标准化生产日渐普及,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具规模,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日益增强,良种良法不断得以推广应用。

一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使科教重心向重点产业聚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的调产战略,全区围绕蔬菜、红枣、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开展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已达1.1万余场次、108万余人次,有力地推进了特色产业建设。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发展,蔬菜、红枣、养殖已成为榆次农业的三大特色产业,全区农业的粮经比例由2000年的3:1调整为5:4。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红枣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畜牧业上,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

"区农业局半年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