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劳动保障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10.30

2020年人事编制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工作总结及打算。

春去秋来,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快过去了。本阶段的工作总结也要准备起来了。以此总结工作的成绩和不足,经验和教训,那么工作总结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0年人事编制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工作总结及打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年上半年,我县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区两带”发展战略,牢牢把握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把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定位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和促进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之中,及时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认真履行部门职能,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大胆创新用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推进了人才资源开发、劳务输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巩固了“两个确保”,扎实有效开展了劳动监察和劳动执法工作,全力以赴参与支持企业改革,为顺利完成年初预定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开拓创新,不断规范人事编制工作
×(一)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一是按照省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在继续实行冻结全县机构编制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审批权限和工作程序,对于上级编制部门没有明确设立的事项一律不予研究审批,强化了编制管理。二是积极推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对个法人事业单位进行年检,并结合编制工作实际,推行并完善了机关编制管理手册和机构编制管理台帐。三是根据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的约束机制,积极规范和完善“编制实名制管理”,按照市编办和县政府统一要求,会同财政、审计部门,历时近一个月,完成了对乡镇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调查摸底,摸清了乡镇人员现状,形成了调查报告,及时上报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为指导和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工作职能提供了依据。
×(二)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我们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契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改进作风为重点,不断完善国家公务员管理工作,为《公务员法》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积极做好《公务员法》宣传培训工作。为保证《公务员法》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法律素养,我们在组织人劳社保系统学习贯彻和深刻领会《公务员法》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积极着手制定学习宣传方案,整合培训力量,开展集中培训工作,以促使全县公务员都能尽快熟悉掌握《公务员法》,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为年元月《公务员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严把国家公务员进口关。为积极稳妥地推进过渡录用、分流清退工作,首先我们组织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并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同时转发了《关于严把国家公务员队伍入口关,坚决清退违规进人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在国家公务员岗位上的不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人员进行过渡录用公务员考试通知》;二是认真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学习《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陕西省国家公务员录用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政策性规定,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三是严格按照过渡录用政策规定,会同组织部门,联合现场办公,积极组织考试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目前,报名及资格审查工作已基本结束。
×、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继续在县直部门中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公务员轮岗和公务员年度考核等制度法规,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真正使考核结果与工资、晋升、晋级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了全县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全县公务员中继续深入开展了“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教育活动。
×(三)人事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我们紧紧围绕“两区两带”建设需要,在加大本地人才培养的同时,认真抓好人才智力引进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一是我们在积极配合市人事局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审验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了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二是积极推行新的人事人才资源交流管理机制,进一步配备完善了人才交流中心服务大厅相关办公设施,健全了信息网络,实现了人事代理一厅式办公,为我县名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免费代理服务,同时按照“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就业方针,并及时通过职介所向大中专毕业生免费发布各类用工信息,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三是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了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办法,按照“层层选拔,逐级推荐”的办法,对基层报送推荐的乡土人才按行业和技术种类筛选分类,确定了名县级乡土人才,名乡级乡土人才,分别进入县级和乡镇乡土人才库,其中有名乡土人才获得安康市“杰出乡土人才”称号。四是大力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先后到西安、咸阳等大专院校,为石泉中学、池河中学、城关中学择优招聘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名。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一是严格坚持“凡进必考”,进一步整合优化人才资源。为解决县直部门事业单位缺员问题,我们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在纪委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为部分县直部门事业单位选调了名工作人员,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录了名工作人员。由于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严格要求,程序上严密到位,操作上阳光透明,使整个选调招录工作规范有序,圆满顺利,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好评。二是发挥目标考评激励导向作用,激活干部队伍活力。通过不断总结完

善,创新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奖励机制、实施综合目标考评,单项目标考评和重大贡献目标考核“三管齐下”的分类考核奖励办法,在年全县千人干部大会上,县委、县政府拿出万元重奖了年目标责任制考评先进单位和对县域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并将考评结果与干部任用、公务员考核评优直接挂钩,大大激发了各级各部门的活力,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为大力发展全县畜牧产业,组织抽调了名在职干部专职从事畜牧生产。四是为进一步整合全县卫生资源,加强医疗卫生人员队伍管理,县政府研究决定将个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及退休人员收归县卫生局统一管理。我局经过查阅档案和严格的资格审查工作,最终审核上划在职人员名、退休人员名,遗属名,六十年代精减退人员名,月工资总额万元。
×二、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
×(一)早安排、早落实,奋力实现工作“开门红”
×为促使年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春节前,我们就先后几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劳务输出、社会保险、劳动执法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详细安排,迅速掌握了工作主动权。
×、及早筹划,加强引导,使劳务输出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是今年元月伊始,我们就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年的一件大事来抓,专门研究部署,在春节前及时下发了《年劳务输出工作安排意见》,为劳务输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其次是利用春节前后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有利时机,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劳务回访,并登记造册,健全了管理台帐;第三是成功召开了我县首次外出务工创业能人新春座谈会。局班子早安排、早谋划、早准备。局机关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休息,深入村组,组织动员,于月日(农历正月初七),邀请全县近百名务工创业能人和在家位县级领导、各乡镇书记、镇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欢聚一堂,畅谈、交流务工创业经验,共商劳务发展大计;第四是积极组织引导,我局从正月初三开始,每天到火车站、汽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搞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同时加强与铁路、交通、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和协作配合,抽调人前往火车站、汽车站组织引导务工人员外出并为民工外出设置了专门的车票预订代办点,在车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帮助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购票乘车,使他们早出门、早赚钱。正月初九,县政府明县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人劳局干部,前往火车站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慰问送行,极大地鼓舞了外出务工人员。同时,我局挤出资金万余元,印制《劳动者维权手册》、《务工指南》等宣传资料近万份,并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免费发放和政策咨询。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使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月底,全县累计输出人,其中有组织输出人。
×、认真开展了全县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普查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在二月至三月认真开展了全县社会保险普查工作,共普查各类用人单位户,其中行政机关单位个,事业单位个,中省驻石单位个,民办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个,国有企业户,集体企业户,私营企业户,其他企业户。通过普查,全面查清了全县社会保险的状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保险的参保扩面、征收工作奠定了基础。
×、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了以“两个确保”和清欠民工工资为重点的执法大检查,集中对民营企业和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共为名民工追讨“血汗钱”万元。全面开展了劳动保障年检工作,共检查企业户,有效地规范了劳动用工行为,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推动劳动就业发展。通过积极培育职业培训市场,指导和加强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职业培训管理,努力嫁接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一体化的就业培训新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就业培训中心为主,各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办学为辅的就业培训新体系,截止月底,组织各种力量开展就业培训人,其中再就业培训人,分别完成市局下达人和人目标任务的;开展技能培训人,完成市局下达人培训任务的,培训就业率达。二是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我们及时召集相关企业和企业主管局负责人,先后几次专题研究基本生活保障事宜,积极筹措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确保了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按时足额发放和社会保险费的代缴,元至月份共发放基本生活费万元,足额代缴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费万元。同时确保了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的按时足额发放。三是以就业援助周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我县从月日至日举办了大型招聘洽淡会,活动期间,参加现场招聘洽谈会的单位家,其中本县家,县外家,招聘洽谈会上提供的岗位个,免费培训机构个,参会人员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人),开展政策咨询人次,报名参加培训人,达成用工意向人,洽谈会成功招聘人员人,发放各种宣传材料余份(册)。四是积极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深入企业集中开展政策咨询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开发公益岗位。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上半年共实现新增城镇就业安置人,完成市局下达城镇就业安置人的,再就业安置人,完成市局下达再就业安置人的,其中人员就业安置人,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五是经多方协商,积极启动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目前已发放小额贷款万元。

×(三)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稳步发展。
×、养老保险稳中有升。今年上半年,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人,国有企业人,集体企业人,个体工商户人,其它人,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并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养老金发放率为。元至月份共征缴基金万元,完成全年征缴任务的。
×、工伤、生育、失业保险有了新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实际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均为人,征缴基金分别为万元和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人,征缴基金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为人发放失业保险金万元。
×(四)医疗保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医保政策深入人心。今年我们深入企业、乡镇、医院,积极开展医保政策知识宣传,重点对年度医疗保险政策调整部分进行了广泛宣传,印制发放宣传单余份,医保宣传册多册,同时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医保政策和医保信息。二是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做好医疗保险扩面工作。首先是紧紧抓住年初返门诊费的契机,对各参保单位做深入细致的动员工作,努力巩固上年参保单位继续参保缴费,确保大部分单位在年初参保;其次是克服企业改制对医疗保险带来的不利因素,主动出击,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工作,尽可能地在企业改制时制定的改制方案中考虑到职工的医疗保险,这样不仅推动了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而且确保了广大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不受影响,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积极做好了省直管单位医疗保险下放的接待服务管理工作。三是加大征缴力度,确保了医疗保险费征收任务的完成。我们一方面加大宣传和征缴力度,抓住返还门诊费的有利时机,积极督促参保单位缴费,另一方面进一步夯实责任,继续推行分片征缴的办法,定期检查,同时积极与各基层社保所加强协作配合,大力地促进了医疗保险费的征缴。截止月底,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人,完成市上下达任务人的,征缴万元,完成市上下达任务万元的。四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确保基金规范、安全运作。经多次协调,确定了两家定点医院,签订了《定点医疗机构协议书》,并建立举报制度、坚持每周对定点医院医保住院病人实行一至二次的查房制度,堵塞了医保资金支出漏洞。今年上半年共办理特殊慢性病等费用报销人,住院报销人,大型检查报销人,共返还个人帐户人,支出医疗保险基金万元,查出冒名顶替住院人,其它不符合报销规定的住院人次,共挽回医保资金近万元,同时建立健全了《转院登记制度》、《定点医院检查登记制度》等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
×(五)坚持依法行政,劳动执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理清思路,强化管理。一是加强领导,充实队伍,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县编委将劳动监察大队升格为副科级单位,配备了一名专职大队长,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劳动监察力量,配齐了名专(兼)职监察人员,对劳动监察人员进行了集中统一培训,为劳动执法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制定了《劳动监察程序规定》、《劳动监察人员工作守则》等管理制度,规范了劳动监察工作程序和行为。三是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执法主导思想,进一步突出劳动执法主体地位。坚持以劳动执法工作为总抓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推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
×、主动出击大力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检查。上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执法大检查次,受检单位户次,涉及人数人次,专项执法检查中共查处违法案件起,发整改指令书份,其中清退童工人,纠正退还非法收取求职人员费用万元,补签劳动合同人次,督促缴纳社会保险万元,对户民营企业招工进行了严格审查和备案。
×、公正、合法、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本着“合法、及时、公开,有案必接,立案必办”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加大了办案力度。今年上半年以来,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起,结案起,共涉及劳动者人,时效期内结案率达,新签、续签和鉴证机关、企事业单位劳动合同人次,其中私营经济组织新签合同人次,并及时接待调解处理了大量有关劳动争议方面的信访工作,发挥了劳动仲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三、坚持标准,认真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抓好教育学习活动。一是深入学习动员。全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局于月日及时召开局党组会、局班子会、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和支部会,层层传达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成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导组两个办事机构,及时制定印发了《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对教育活动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二是认真学习,建立机制。充分利用周一上午、周五下午的学习和组织生活时间,挤出时间把党员召集起来,集中辅导学习,并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标准是什么,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人劳干部如何改进工作作风,准确运用人劳社保政策,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专题大讨论,起到良好效果。局长刘康富亲自组织进行了《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在业务工作中体现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次专题党课辅导,增加了学习深度和广度,仅在第一阶段中集中学习就达次,累计集中学习小时,学习篇目达篇,县退休支部和机关退休支部集中学习次,累计集中学习小时,举办《学习园地》期,撰写心得体会文章余篇,党员参学率达。
×(二)按照程序,认真分析评议。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发送征求意见书份,个别访谈

人次,召开座谈会场,共收集整理党员个人意见和建议余条,对党支部的条,对局班子领导的条,对全局的条。二是认真开展了谈心活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与分管股室负责人之间,共谈心人次。三是党员根据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谈心活动找到的问题,认真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四是扎实开好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五是专题民主生活后,根据党员个人讲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及综合分析情况,形成了书面材料,并在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作了情况通报。
×(三)力求实效、扎实整改。一是精心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在评议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局领导班子和各党支部、每名党员都结合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工作任务。二是依据分析评议阶段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归纳分类,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马上进行整改,对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作了说明,并正在积极争取逐步解决,同时结合业务工作,进一步深化了“察民情、知民意、解难题”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为办好事、办实事。通过半年的学习教育,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业务工作开展。
×四、统筹兼顾,各项日常工作稳步推进
×在突出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全面抓好各项日常业务工作。一是完成了年度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审定工作。二是组织了年度卫生、职称外语、经济、计算机等专业资格考试的报名工作。其中卫生系列人(中级人,初级人),职称外语人,经济系列人(中级人,初级人),计算机人。三是全面完成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年年终一次性奖金和前两季银行代发工资的审核工作,共审查、审核年终一次性奖金人,奖金总额万元,并严格按照政策每季度审核一次工资表,共审核审查工资表人次,审查金额共万元。四是完成了年工人申报技师和工人技术等级考试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共申报高级工人、中级工人,涉及个等级个工种,同时对符合申报初级工的名进行了培训考核。五是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待遇。上半年共办理企业退休手续人,其中特殊工种退休人。申报工伤认定人,劳动能力签定人,审批病退人。按照到龄即退的原则,元至月份共办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审批手续人,其中机关人,事业单位人;办理提前离岗休养人,遗属人,审批办理信访困难补助费人,退休人员享受护理费人。六是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加强信息宣传报道工作。今年以来,我们以《人劳社保信息》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内在质量,明确职责,夯实任务,加大奖惩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上半年共完成调研报告篇,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稿件篇,其中篇分别被《中国劳动保障报》和《中国人事报》刊登,编辑《石泉人劳社保信息》期,电视宣传报道次。七是认真编纂了年至年年以来的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年鉴。八是认真健全信访制度,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在耐心接待大量日常来信来访工作的同时,认真办结了领导批转信访案件起,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九是通过明确包抓领导和驻村干部,深入村组,帮助村上制定发展规划,促进了包村建设工作。
×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人事和劳动保障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按照年初确定目标任务和工作总体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大战“七八九”月,以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严把公务员队伍进口关,努力组织好国家公务员过渡、录用考试及非公务员人员清退分流安置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二)以《国家公务员法》颁布为契机,整合培训力量,加强对《公务员法》的宣传,切实抓好公务员干部队伍培训管理,确保年元月《公务员法》顺利实施。
×(三)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要求,积极做好我县事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险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征缴工作。
×(四)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探索大中专毕业生安置新路子,健全完善人才交流中心和职介市场,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五)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使现有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完成“”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任务。并充分运用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再就业援助力度,积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狠抓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六)加大监察和劳动执法力度,进一步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用工备案管理行为,宣传督促非公有制企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努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集中力量对各类用人单位进行劳动执法大检查,重点查处用工不规范、拖欠民工工资和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行为,确保社会稳定。
(七)大力开展劳动保障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咨询活动,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继续支持参与国企改革,用足用活改革相关政策,妥善解决国企改革职工安置等关键性问题,促使国企改革顺利推进。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2020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20xx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省厅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工作重点,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为主要抓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努力方向,稳步实施,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工作成效
(一)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
全市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2948万元,月均发放5246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4520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903万元,“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至12月底,全市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03446人,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23354人,市直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
(二)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67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78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9%。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109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3%;“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604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2%;帮助一家有两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再就业3864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8%;新增组织劳务输出137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2.3%。至12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04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三)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
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5336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认定证明87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2374.74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27.35万元。为91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53万元,贴息21万元;为2.7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四项补贴”1396.51万元,其中社保补贴3194人、368.66万元,岗位补贴1570人、384.95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8718人、386.86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3208人、256.04万元。
(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
全市共征缴社会保险费66742万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养老保险费(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3548万元)47823万元、失业保险费4883万元、医疗保险费12286万元、工伤保险费895万元、生育保险费85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7%。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787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048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9%;医疗保险新增扩面2035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工伤保险新增扩面578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9%;生育保险新增扩面46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0%。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7万人、27万人、26.8万人、11.3万人和23.8万人。企业分流人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2209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72%。

(五)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力度加大
全市组织就业前培训4180人,再就业培训25540人,创业培训1813人,培训新技师161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9600人。组织技能鉴定1389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2%;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270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7%。技术工种持证率为83.9%。
(六)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18.64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31%;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企业77户,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49户,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5份;审核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14户;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221个;流动职工计划生育率审验率、合格率达100%。
(七)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工作得到巩固
劳动保障年检用人单位3120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2630家,查处私招滥雇企业24家,取缔非法职介机构9家,责令用人单位补发拖欠工资48.3万元,督促150户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850余万元,为1120名民工追讨拖欠工资281万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65件,结案258件,结案率为98%。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68件,结案462件,结案率为98.7%。主要涉及社会保险费欠缴、经济补偿金兑付、伤残职工待遇、违规处理职工、加班加点、拖欠和克扣工资等方面,为672名劳动者追回经济损失512万元。此外,还处理群众来信155件。
(八)基金结算和监督工作进展顺利
市直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发《社会保险证》单位2169家,实行“五险一单”申报单位达720家。阳新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统一申报、统一缴费基数。市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初步建立,并与省厅实现联网。

(九)劳动保障法制工作不断巩固
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9件,局发规范性文件11件,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均达100%;答辩行政复议案件3件,应诉行政诉讼案件4件,维持率和胜诉率均达100%。清理行政许可项目25项,报送办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62人。
(十)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局开展了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同时,启动了科级干部首批轮岗和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副职考察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工作人员。在全局范围内启动了“四观”学习教育活动。讲团结、顾大局、务实事、论业绩、树正气的氛围逐步形成。
此外,机关党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工作以及文秘、会务、调研、信息宣传、保密、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网络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层层分解,明确责任,量化工作任务
根据全年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局从上到下建立了分解落实的责任体系。
一是将劳动保障工作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3月中旬,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xx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随后,我局印发了《关于下发20xx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计划指标的通知》,将20xx年劳动保障工作5大项、55小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
二是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拟定了20xx年度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质化工作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采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负责人三级签字的方式签订责任书。同时,将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我局的17项目标任务、2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单位),建立了领导督办、责任单位经办、定期通报的制度。
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和局系统分别印发了20xx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综合考评办法,加强对被考评单位的考评。同时,从今年4月1日起,在全局系统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科员50元/月、科级干部80元/月、县级干部100元/月的标准建立风险金。通过建立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做到定期通报、半年检查、年终奖惩,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不断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多渠道促进就业再就业。1、五条渠道开发岗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招商引资办厂办企业,开发出一批就业岗位。如大冶市的“轻工板块”、等“三大经济板块”安置就业5000余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1359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6136个;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就业,目前全市有7万多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民营经济实现再就业,其中今年新增1.2万人;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扩大就业,新增劳务输出13786人,向邮电等9家单位派遣下岗失业人员857人;再就业援助扩大就业。对“4050”人员和特困下岗失业人员,政府专门安排335万元资金,出资购买4259个公益性就业岗位进行定向安置。2、五条措施推进就业。即强化责任促就业,建立起政府责任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首次将新增就业人员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政绩考核范围,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完善服务促就业。坚持日常招聘会与专业性招聘会、大型招聘会与微型招聘会相结合,联合组织、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推出了14场专业招聘会,社区举办了136场微型招聘会,先后安置就业15855人;落实政策促就业。投入社保补贴等“四项补贴”1396.5万元,直接受益的下岗失业人员达2.7万人次。再就业税费减免及小额贷款等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高素质促就业。坚持再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城镇职工培训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相结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334人,创业培训1813人,其中有510人通过创业培训成为“小老板”;启动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9万人;就业援助促就业。在全市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保障、送培训“四送”活动,购买社区综治员、保洁员、机关事业单位内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上岗。
二是多形式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建立了专人专班负责制、定时定量考核制,成立了稽核专班、普查专班、扩面专班,采取了“三结合”的扩面方式,即重点突破与分片包干相结合,宣传发动与强制扩面相结合,劳动保障部门牵头与其他部门参与相结合,分行业推进,分战线包干,分重点突破,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大冶市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督办室、劳动保障等8个部门参加的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5个工作专班。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6个服务窗口全部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服务,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达1.9万人。
三是多手段协调劳动关系。建立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台帐,实行劳动合

同签订、鉴证、变更、解除、终止一体化管理。注重把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批关、政策落实关和权益维护关,冶钢改制45088名待安置人员已安置42792人,达到了领导、企业和职工“三满意”的目的。强化三方协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七约山矿务局、冶钢等企业改制破产职工安置问题。建立了劳动争议的源头预防机制、依法裁决机制和部门联合办案机制,使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既合法、合情、合理,又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多途径落实军转干部政策。全力帮助企业军转干部重新就业,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险和生活困难问题。我市企业军转干部2354人(中央省属企业831人、地方企业1523人),有就业愿望企业下岗军转干部283人,已经帮助实现再就业283人,再就业率达100%;养老保险已参保或行业统筹2354人,参保率达100%;医疗保险离休干部统筹369人,其他企业军转干部已参保或企业自运转1885人,参保率达100%。对未达到鄂人发[20xx]7号及鄂办发[20xx]53号文件规定标准的69名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人均月补助51元,办理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17人。
(三)加强调研,研究办法,切实解决疑难问题
一是围绕历史遗留问题加强调研。组织专班,对养老保险历年欠费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市养老保险欠费单位935家,欠缴养老保险费30107万元,提出了市直18772万元欠费的分类处理意见,通过分类征缴,补收历年欠费7079万元。针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体制不顺、机构不全的问题,向市政府提交了取消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理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方案,经市编委同意成立黄石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二是围绕当前突出问题加强调研。就医疗保险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成立了医保调研工作专班,强化了医疗保管理,形成了调整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和异地安置人员医保办法的初步意见。为解决市直20家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组织专班深入企业调查,逐家核实,逐人算帐,提出了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补助经济补偿金不足的分类处理方案。对10条违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问题,指定领导,落实专人,逐条整改。
三是围绕政策性问题加强调研。就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的政策性问题,研究具体办法,充分征求意见,出台了特殊工种退休持职业资格证办理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就业准入与退休准入相结合的制度;取消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基数”,在全省率先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挂钩办法;调整了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报请市政府颁布了《失业保险实施细则》和《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实施细则》,出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等。
(四)多管齐下,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对内整体联动。局机关科室与科室之间,局机关与二级单位之间,市劳动保障部门与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如局机关养老保险科与培训科共同把好特殊工种持职业资格证退休关,自4月1日以来,已有668人补办了职业资格证书。局劳动保障监察科与市就业局共同组织2次大规模的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活动,与工资科、就业局组织开展了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行动,查处私招滥雇企业15家,处罚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企业77家。
二是对外密切配合。对外与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如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总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针对性举办了了大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女职工、下岗职工党员和下岗军队转业干部14次专场招聘洽谈会。与公安、工商、工会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检查活动。与工商、经贸、担保公司、银行等合作,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形成“培养小老板,带动大就业”的格局。与工商、税务、财政、卫生、城建等部门共同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
三是对上争取支持。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联合积极对上争取倾斜政策,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8780万元,其中养老保险金13099万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5050万元,农垦企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631万元。
(五)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以“四讲”活动为载体,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5月份起,我局集中2个月的时间,在劳动保障系统二级领导班子内部开展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做到政治上扭成一股绳,思想上保持一个调,工作上保持一盘棋。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制度,即坚持民主集中制、中心组学习制、大事集体研究制、情况通报制。
二是以干部轮岗为契机,推进干部人事组织改革。根据工作需要,5月中旬,我局启动了科级干部轮岗工作,首批对机关三个工作职位相近、工作范围相似的科室正职进行了轮岗。6月中旬,对局属3个二级单位11名领导班子副职进行全面考察,并推荐选拔一批领导班子后备干部。
三是以公开招考为手段,大胆引进人才。为充实劳动保障队伍干部,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5月份,我局对计算机、医疗管理、文秘、会计等专业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共有200余人报名应聘,69人入围,通过严

格、规范的面试和笔试,13名竞聘人员脱颖而出,保证了新进机关人员的素质。
四是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改进干部监督工作。4月份以来,从加强机关财务工作入手,完善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机关财务审批制度。同时,实施“两审一核”和“一支笔”制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新增就业岗位空间不足
伴随就业总量供过于求的矛盾,就业机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即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就业观念陈旧、就业竞争力差等自身素质问题反映在就业市场上是大量出现的“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由此造成登记失业率上升,目前已超过4.3%,接近4.4%的控制线。
(二)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矛盾日益突出
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如市本级参保缴费职工19.42万人,离退休人员8.39万人,结构比例为2.32:1。平均月应收养老保险费为3458万元,按90%收缴率计算月可收3112万元,平均月发放养老金4478万元,收支月缺口1366万元,全年缺口16392万元。至20xx年12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5917万元(其中市本级2049万元,大冶市2502万元,阳新县1366万元),支撑能力仅为1.1个月。
(三)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
我市失业保险基金每月需支付520万元,全年支付6000余万元,而年征收额约5000万元,除年支付近1000万元职业介绍补贴和再就业培训补贴外,资金缺口约2000万元。随着新一轮大中型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历年积累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大
目前,我市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扩面空间十分有限。但同时,社会保险扩面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医疗保险在部分经济效益好的单位中难以推行,如农行、中行等单位因职工福利待遇高不愿参加医保,武钢驻黄矿山系统、纺机、东钢等单位,因职工工资高,收费额度高,企业承受压力大而不愿参保。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社保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效益较差,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名存实亡,无法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体工商户及临时性就业人员认为参保“划不来”、缴费“交不起”,待遇“等不及”,加之就业不稳定,收入无保障,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
(五)医疗保险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露
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项改革”未能同步推进,导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出现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医疗机构违规问题突出。挂床住院、分解住院、降低入院标准、小病大治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遍推行科室承包制,导致医疗机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违规套取医保基金。重病患者较多,医疗费用支出大。我市参保职工中45岁以上的占53
%,其中退休人员占32%,慢性重症占2%,参保人员住院率偏高,统筹基金支出增大。医疗保险政策尚需完善。主要是异地就医政策调整、住院结算办法、县级干部医疗待遇调整、离退干部医疗统筹管理、医疗救助办法出台等。
(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
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显现,呈现多样性、多边性、多重性的特点。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非法使用童工、恶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随意处理职工的问题在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20xx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及措施
20xx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突出“并轨”和“做实”两项改革,抓实城乡统筹就业、发展社会保障、协调劳动关三大任务,推进政策法规、服务体系、金保工程、系统能力四大建设,做“五个并重”;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注重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各项基础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其主要目标任务为:
1、确保“两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不漏一人、不拖一日、不欠一分”。
2、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万人,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就业1.8万

人。
3、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新增社会保险扩面7.69万人,其中养老保险新增扩面2.3万人,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33万人,医疗保险新增扩面1.9万人,工伤保险新增扩面2万人,生育保险新增扩面0.16万人。企业分流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率达80%。
4、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网络建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基本形成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
5、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万人,就业前培训4000人,创业培训2550人,培训新技师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700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6300人。
6、依法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6%,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侵权案件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年检3000户。
7、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完善市级数据库建设及城市广域网建设,实现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与全省、全国联网。
其主要措施:
(一)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
一是广开就业门路。开发就业岗位以资源为主线,民营经济为重点,第三产业为基础,劳务输出为补充,建立多渠道、多途径、多领域就业格局。依托城市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岗;全面推动非正规就业,支持社区增岗;大力培育再就业基地,组建劳务派遣组织,集中安置增岗;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增产增岗;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转移就业增岗。
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安置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对灵活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的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三是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重点抓好小额贷款、主辅分离、税费减免、四项补贴、资金投入“五项政策”的落实。开展信用社区试点,充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放大贷款比例,在贷款人数、金额上实现新的突破。完善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开展“4555”人员社保援助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改社保补贴由“先缴后补”为“核定直补”,实施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失业保险鼓励政策。完善落实再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办检查制度。
四是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实行失业调控。控制失业源头,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控制企业一次性裁员程序、人数及比例,控制企业裁减人员进入失业保险规模。研究探索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减少裁员、平稳转岗和扩大就业的有效形式,支持企业内部分流安置职工,对不裁减职工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可采取减薪不减员、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或职业介绍补贴等措施,帮助企业组织生产自救。加强失业统计分析和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失业预警线。
(二)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作,分年做实新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推进乡镇、文化、血防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扩大企业年金实施范围。出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研究失业保险基金“三个延伸”办法,开展扩大使用范围试点。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将“三条保障线”并为“两条保障线”。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异地居住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和就医的管理办法,调整公务员医保政策,实施参保人员住院按病种和医疗机构等级结算办法,探索职工家属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三类人员为重点,集中开展扩面核定征缴工作,全市社会保险扩面新增参保人员7.69万人,较上年增长30%以上。建立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大厅,全面实行统一申报核定、一票征收、按比例分帐的办法,做到“统一地点、统一表格、统一基数”。落实职工申报签字制度,建立核定责任制。配合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8.1亿元,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
三是规范基础管理。规范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实行按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100%—300%确定缴费基数办法。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其中社区管理比例达到65%以上。加强失业保险基础管理,完善个人缴费记录,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以计算机全程动态监控为突破口,通过实行驻院专管员专管、医保监督员监督、规范协议管理、定期组织重点抽查、年度考核、招标确定定点药店等措施,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医疗服务,降低住院率,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
(三)协调处理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收入分配指导。在城镇各类企业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临时用工、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协调作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督促企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和民营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大力推行以岗位

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改革,指导企业建立岗薪制、经营者年薪制、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科技人员年薪制和持股分配制以及技术工人骨干收入分配制。进一步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设。
二是加强劳动争议处理。继续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劳动保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做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改进办案方式,简易案件,做到快审快结,重大案件要由三方参加办案,集体审理。加强规范仲裁庭、仲裁员队伍建设。
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做好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结案率要达到98%左右。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制度,探索建立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制度。
四是做好改组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维稳工作。做好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安置、国有大中型企主辅分离中劳动关系的处理和社保接续、促进再就业工作。确保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企业军转干部再就业和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三个100%。完善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统计、重大情况上报和处理制度,积极稳妥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一是加大各类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特点,实施定向订单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实用技能培训、转移开发培训、免费再就业培训,实行培训结业证、职业资格证和再就业优惠证“三证”制度。组建鄂东南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各类技校的基地作用,重点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复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指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轮岗培训,提高职工劳动技能。
二是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拓展鉴定领域,加强质量管理,从就业、用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高技能人才在待遇上予以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对技工学校、劳动预备培训、技能人才表彰和职业技能竞赛资金的支持,落实好再就业培训经费和企业职工培训经费。同时,全面推行技术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与退休挂钩的制度。
(五)加强基础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整合资源,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力争今年实现省、市、县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完善劳动保障网站建设,建立市级“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推广网上远程申报,方便个人参保缴费。
二是夯实基层工作平台。充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落实办公经费和养老、医疗保险。发展劳动保障中介服务组织,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劳务输出和乡镇事业单位参保工作。
三是加强统计工作。完善月报(快报)和调查统计制度,继续开展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入户调查,建立参保资源数据库。
(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劳动保障队伍
一是在解决“事难办”问题上有所突破。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医疗保险网,构建网上办事大厅等新型办事平台,为群众办事提速提效。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等具体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
二是在解决“素质不高”问题上有所突破。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三树一创”活动,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活动,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即开展优化环境、优良作风、优质服务,让服务对象满意活动,加强业务学习,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有所突破。实行部分单位、部分科室、部分岗位的轮岗交流,全面开展对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的述职评议,选拔一批后备干部到系统内挂职锻炼,到基层锻炼。
二○○五年一月十三日

2020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打算


20xx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省厅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工作重点,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为主要抓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努力方向,稳步实施,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工作成效
(一)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
全市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2948万元,月均发放5246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4520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903万元,“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至12月底,全市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03446人,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23354人,市直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
(二)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67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78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9%。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109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3%;“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604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2%;帮助一家有两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再就业3864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8%;新增组织劳务输出137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2.3%。至12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04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三)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
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5336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认定证明87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2374.74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27.35万元。为91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53万元,贴息21万元;为2.7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四项补贴”1396.51万元,其中社保补贴3194人、368.66万元,岗位补贴1570人、384.95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8718人、386.86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3208人、256.04万元。
(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
全市共征缴社会保险费66742万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养老保险费(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3548万元)47823万元、失业保险费4883万元、医疗保险费12286万元、工伤保险费895万元、生育保险费85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7%。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787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048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9%;医疗保险新增扩面2035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工伤保险新增扩面578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9%;生育保险新增扩面46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0%。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7万人、27万人、26.8万人、11.3万人和23.8万人。企业分流人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2209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72%。
(五)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力度加大
全市组织就业前培训4180人,再就业培训25540人,创业培训1813人,培训新技师161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9600人。组织技能鉴定1389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2%;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270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7%。技术工种持证率为83.9%。
(六)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18.64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31%;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企业77户,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49户,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5份;审核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14户;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221个;流动职工计划生育率审验率、合格率达100%。
(七)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工作得到巩固
劳动保障年检用人单位3120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2630家,查处私招滥雇企业24家,取缔非法职介机构9家,责令用人单位补发拖欠工资48.3万元,督促150户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850余万元,为1120名民工追讨拖欠工资281万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65件,结案258件,结案率为98%。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68件,结案462件,结案率为98.7%。主要涉及社会保险费欠缴、经济补偿金兑付、伤残职工待遇、违规处理职工、加班加点、拖欠和克扣工资等方面,为672名劳动者追回经济损失512万元。此外,还处理群众来信155件。
(八)基金结算和监督工作进展顺利
市直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发《社会保险证》单位2169家,实行“五险一单”申报单位达720家。阳新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统一申报、统一缴费基数。市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初步建立,并与省厅实现联网。
(九)劳动保障法制工作不断巩固
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9件,局发规范性文件11件,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均达100%;答辩行政复议案件3件,应诉行政诉讼案件4件,维持率和胜诉率均达100%。清理行政许可项目25项,报送办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62人。
(十)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局开展了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同时,启动了科级干部首批轮岗和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副职考察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工作人员。在全局范围内启动了“四观”学习教育活动。讲团结、顾大局、务实事、论业绩、树正气的氛围逐步形成。
此外,机关党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工作以及文秘、会务、调研、信息宣传、保密、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网络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层层分解,明确责任,量化工作任务
根据全年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局从上到下建立了分解落实的责任体系。
一是将劳动保障工作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3月中旬,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xx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随后,我局印发了《关于下发20xx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计划指标的通知》,将20xx年劳动保障工作5大项、55小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
二是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拟定了20xx年度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质化工作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采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负责人三级签字的方式签订责任书。同时,将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我局的17项目标任务、2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单位),建立了领导督办、责任单位经办、定期通报的制度。
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和局系统分别印发了20xx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综合考评办法,加强对被考评单位的考评。同时,从今年4月1日起,在全局系统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科员50元/月、科级干部80元/月、县级干部100元/月的标准建立风险金。通过建立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做到定期通报、半年检查、年终奖惩,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不断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多渠道促进就业再就业。1、五条渠道开发岗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招商引资办厂办企业,开发出一批就业岗位。如大冶市的“轻工板块”、等“三大经济板块”安置就业5000余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1359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6136个;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就业,目前全市有7万多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民营经济实现再就业,其中今年新增1.2万人;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扩大就业,新增劳务输出13786人,向邮电等9家单位派遣下岗失业人员857人;再就业援助扩大就业。对“4050”人员和特困下岗失业人员,政府专门安排335万元资金,出资购买4259个公益性就业岗位进行定向安置。2、五条措施推进就业。即强化责任促就业,建立起政府责任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首次将新增就业人员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政绩考核范围,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完善服务促就业。坚持日常招聘会与专业性招聘会、大型招聘会与微型招聘会相结合,联合组织、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推出了14场专业招聘会,社区举办了136场微型招聘会,先后安置就业15855人;落实政策促就业。投入社保补贴等“四项补贴”1396.5万元,直接受益的下岗失业人员达2.7万人次。再就业税费减免及小额贷款等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高素质促就业。坚持再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城镇职工培训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相结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334人,创业培训1813人,其中有510人通过创业培训成为“小老板”;启动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9万人;就业援助促就业。在全市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保障、送培训“四送”活动,购买社区综治员、保洁员、机关事业单位内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上岗。
二是多形式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建立了专人专班负责制、定时定量考核制,成立了稽核专班、普查专班、扩面专班,采取了“三结合”的扩面方式,即重点突破与分片包干相结合,宣传发动与强制扩面相结合,劳动保障部门牵头与其他部门参与相结合,分行业推进,分战线包干,分重点突破,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大冶市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督办室、劳动保障等8个部门参加的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5个工作专班。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6个服务窗口全部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服务,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达1.9万人。
三是多手段协调劳动关系。建立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台帐,实行劳动合同签订、鉴证、变更、解除、终止一体化管理。注重把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批关、政策落实关和权益维护关,冶钢改制45088名待安置人员已安置42792人,达到了领导、企业和职工“三满意”的目的。强化三方协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七约山矿务局、冶钢等企业改制破产职工安置问题。建立了劳动争议的源头预防机制、依法裁决机制和部门联合办案机制,使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既合法、合情、合理,又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多途径落实军转干部政策。全力帮助企业军转干部重新就业,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险和生活困难问题。我市企业军转干部2354人(中央省属企业831人、地方企业1523人),有就业愿望企业下岗军转干部283人,已经帮助实现再就业283人,再就业率达100%;养老保险已参保或行业统筹2354人,参保率达100%;医疗保险离休干部统筹369人,其他企业军转干部已参保或企业自运转1885人,参保率达100%。对未达到鄂人发[20xx]7号及鄂办发[20xx]53号文件规定标准的69名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人均月补助51元,办理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17人。
(三)加强调研,研究办法,切实解决疑难问题
一是围绕历史遗留问题加强调研。组织专班,对养老保险历年欠费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市养老保险欠费单位935家,欠缴养老保险费30107万元,提出了市直18772万元欠费的分类处理意见,通过分类征缴,补收历年欠费7079万元。针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体制不顺、机构不全的问题,向市政府提交了取消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理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方案,经市编委同意成立黄石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二是围绕当前突出问题加强调研。就医疗保险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成立了医保调研工作专班,强化了医疗保管理,形成了调整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和异地安置人员医保办法的初步意见。为解决市直20家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组织专班深入企业调查,逐家核实,逐人算帐,提出了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补助经济补偿金不足的分类处理方案。对10条违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问题,指定领导,落实专人,逐条整改。
三是围绕政策性问题加强调研。就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的政策性问题,研究具体办法,充分征求意见,出台了特殊工种退休持职业资格证办理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就业准入与退休准入相结合的制度;取消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基数”,在全省率先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挂钩办法;调整了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报请市政府颁布了《失业保险实施细则》和《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实施细则》,出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等。
(四)多管齐下,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对内整体联动。局机关科室与科室之间,局机关与二级单位之间,市劳动保障部门与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如局机关养老保险科与培训科共同把好特殊工种持职业资格证退休关,自4月1日以来,已有668人补办了职业资格证书。局劳动保障监察科与市就业局共同组织2次大规模的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活动,与工资科、就业局组织开展了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行动,查处私招滥雇企业15家,处罚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企业77家。
二是对外密切配合。对外与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如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总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针对性举办了了大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女职工、下岗职工党员和下岗军队转业干部14次专场招聘洽谈会。与公安、工商、工会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检查活动。与工商、经贸、担保公司、银行等合作,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形成“培养小老板,带动大就业”的格局。与工商、税务、财政、卫生、城建等部门共同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
三是对上争取支持。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联合积极对上争取倾斜政策,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8780万元,其中养老保险金13099万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5050万元,农垦企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631万元。
(五)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以“四讲”活动为载体,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5月份起,我局集中2个月的时间,在劳动保障系统二级领导班子内部开展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做到政治上扭成一股绳,思想上保持一个调,工作上保持一盘棋。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制度,即坚持民主集中制、中心组学习制、大事集体研究制、情况通报制。
二是以干部轮岗为契机,推进干部人事组织改革。根据工作需要,5月中旬,我局启动了科级干部轮岗工作,首批对机关三个工作职位相近、工作范围相似的科室正职进行了轮岗。6月中旬,对局属3个二级单位11名领导班子副职进行全面考察,并推荐选拔一批领导班子后备干部。
三是以公开招考为手段,大胆引进人才。为充实劳动保障队伍干部,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5月份,我局对计算机、医疗管理、文秘、会计等专业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共有200余人报名应聘,69人入围,通过严格、规范的面试和笔试,13名竞聘人员脱颖而出,保证了新进机关人员的素质。
四是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改进干部监督工作。4月份以来,从加强机关财务工作入手,完善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机关财务审批制度。同时,实施“两审一核”和“一支笔”制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新增就业岗位空间不足
伴随就业总量供过于求的矛盾,就业机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即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就业观念陈旧、就业竞争力差等自身素质问题反映在就业市场上是大量出现的“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由此造成登记失业率上升,目前已超过4.3%,接近4.4%的控制线。
(二)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矛盾日益突出
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如市本级参保缴费职工19.42万人,离退休人员8.39万人,结构比例为2.32:1。平均月应收养老保险费为3458万元,按90%收缴率计算月可收3112万元,平均月发放养老金4478万元,收支月缺口1366万元,全年缺口16392万元。至20xx年12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5917万元(其中市本级2049万元,大冶市2502万元,阳新县1366万元),支撑能力仅为1.1个月。
(三)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
我市失业保险基金每月需支付520万元,全年支付6000余万元,而年征收额约5000万元,除年支付近1000万元职业介绍补贴和再就业培训补贴外,资金缺口约2000万元。随着新一轮大中型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历年积累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大
目前,我市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扩面空间十分有限。但同时,社会保险扩面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医疗保险在部分经济效益好的单位中难以推行,如农行、中行等单位因职工福利待遇高不愿参加医保,武钢驻黄矿山系统、纺机、东钢等单位,因职工工资高,收费额度高,企业承受压力大而不愿参保。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社保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效益较差,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名存实亡,无法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体工商户及临时性就业人员认为参保“划不来”、缴费“交不起”,待遇“等不及”,加之就业不稳定,收入无保障,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
(五)医疗保险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露
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项改革”未能同步推进,导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出现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医疗机构违规问题突出。挂床住院、分解住院、降低入院标准、小病大治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遍推行科室承包制,导致医疗机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违规套取医保基金。重病患者较多,医疗费用支出大。我市参保职工中45岁以上的占53 %,其中退休人员占32%,慢性重症占2%,参保人员住院率偏高,统筹基金支出增大。医疗保险政策尚需完善。主要是异地就医政策调整、住院结算办法、县级干部医疗待遇调整、离退干部医疗统筹管理、医疗救助办法出台等。
(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
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显现,呈现多样性、多边性、多重性的特点。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非法使用童工、恶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随意处理职工的问题在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20xx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及措施
20xx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突出“并轨”和“做实”两项改革,抓实城乡统筹就业、发展社会保障、协调劳动关三大任务,推进政策法规、服务体系、金保工程、系统能力四大建设,做“五个并重”;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注重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各项基础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其主要目标任务为:
1、确保“两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不漏一人、不拖一日、不欠一分”。
2、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万人,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就业1.8万人。
3、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新增社会保险扩面7.69万人,其中养老保险新增扩面2.3万人,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33万人,医疗保险新增扩面1.9万人,工伤保险新增扩面2万人,生育保险新增扩面0.16万人。企业分流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率达80%。
4、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网络建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基本形成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
5、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万人,就业前培训4000人,创业培训2550人,培训新技师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700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6300人。
6、依法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6%,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侵权案件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年检3000户。
7、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完善市级数据库建设及城市广域网建设,实现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与全省、全国联网。
其主要措施:
(一)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
一是广开就业门路。开发就业岗位以资源为主线,民营经济为重点,第三产业为基础,劳务输出为补充,建立多渠道、多途径、多领域就业格局。依托城市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岗;全面推动非正规就业,支持社区增岗;大力培育再就业基地,组建劳务派遣组织,集中安置增岗;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增产增岗;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转移就业增岗。
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安置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对灵活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的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三是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重点抓好小额贷款、主辅分离、税费减免、四项补贴、资金投入“五项政策”的落实。开展信用社区试点,充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放大贷款比例,在贷款人数、金额上实现新的突破。完善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开展“4555”人员社保援助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改社保补贴由“先缴后补”为“核定直补”,实施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失业保险鼓励政策。完善落实再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办检查制度。
四是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实行失业调控。控制失业源头,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控制企业一次性裁员程序、人数及比例,控制企业裁减人员进入失业保险规模。研究探索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减少裁员、平稳转岗和扩大就业的有效形式,支持企业内部分流安置职工,对不裁减职工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可采取减薪不减员、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或职业介绍补贴等措施,帮助企业组织生产自救。加强失业统计分析和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失业预警线。
(二)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作,分年做实新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推进乡镇、文化、血防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扩大企业年金实施范围。出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研究失业保险基金“三个延伸”办法,开展扩大使用范围试点。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将“三条保障线”并为“两条保障线”。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异地居住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和就医的管理办法,调整公务员医保政策,实施参保人员住院按病种和医疗机构等级结算办法,探索职工家属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三类人员为重点,集中开展扩面核定征缴工作,全市社会保险扩面新增参保人员7.69万人,较上年增长30%以上。建立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大厅,全面实行统一申报核定、一票征收、按比例分帐的办法,做到“统一地点、统一表格、统一基数”。落实职工申报签字制度,建立核定责任制。配合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8.1亿元,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
三是规范基础管理。规范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实行按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100%—300%确定缴费基数办法。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其中社区管理比例达到65%以上。加强失业保险基础管理,完善个人缴费记录,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以计算机全程动态监控为突破口,通过实行驻院专管员专管、医保监督员监督、规范协议管理、定期组织重点抽查、年度考核、招标确定定点药店等措施,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医疗服务,降低住院率,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
(三)协调处理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收入分配指导。在城镇各类企业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临时用工、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协调作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督促企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和民营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大力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改革,指导企业建立岗薪制、经营者年薪制、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科技人员年薪制和持股分配制以及技术工人骨干收入分配制。进一步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设。
二是加强劳动争议处理。继续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劳动保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做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改进办案方式,简易案件,做到快审快结,重大案件要由三方参加办案,集体审理。加强规范仲裁庭、仲裁员队伍建设。
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做好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结案率要达到98%左右。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制度,探索建立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制度。
四是做好改组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维稳工作。做好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安置、国有大中型企主辅分离中劳动关系的处理和社保接续、促进再就业工作。确保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企业军转干部再就业和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三个100%。完善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统计、重大情况上报和处理制度,积极稳妥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一是加大各类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特点,实施定向订单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实用技能培训、转移开发培训、免费再就业培训,实行培训结业证、职业资格证和再就业优惠证“三证”制度。组建鄂东南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各类技校的基地作用,重点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复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指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轮岗培训,提高职工劳动技能。
二是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拓展鉴定领域,加强质量管理,从就业、用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高技能人才在待遇上予以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对技工学校、劳动预备培训、技能人才表彰和职业技能竞赛资金的支持,落实好再就业培训经费和企业职工培训经费。同时,全面推行技术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与退休挂钩的制度。
(五)加强基础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整合资源,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力争今年实现省、市、县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完善劳动保障网站建设,建立市级“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推广网上远程申报,方便个人参保缴费。
二是夯实基层工作平台。充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落实办公经费和养老、医疗保险。发展劳动保障中介服务组织,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劳务输出和乡镇事业单位参保工作。
三是加强统计工作。完善月报(快报)和调查统计制度,继续开展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入户调查,建立参保资源数据库。
(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劳动保障队伍
一是在解决“事难办”问题上有所突破。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医疗保险网,构建网上办事大厅等新型办事平台,为群众办事提速提效。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等具体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
二是在解决“素质不高”问题上有所突破。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三树一创”活动,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活动,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即开展优化环境、优良作风、优质服务,让服务对象满意活动,加强业务学习,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有所突破。实行部分单位、部分科室、部分岗位的轮岗交流,全面开展对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的述职评议,选拔一批后备干部到系统内挂职锻炼,到基层锻炼。

二○○五年一月十三日

XX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人事工作总结及打算


XX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人事工作总结及打算

xx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人事工作20xx年总结及20xx年打算

一、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xx区人才人事工作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率先现代化、再造新xx”目标,按照市人事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努力做到基础工作有突破,常规工作有拓展,重点工作有创新,人才人事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优化人才服务,集聚人才智力

1、优化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结合区情,大胆探索具有xx特色的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对获得“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等各类市级以上表彰的人才,按照奖励金额20%的比例,给予追加物质奖励;三年内重点扶持10位来区创办高科技企业的领军型人才,经权威机构认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人民币创业启动风险资金,三年内免费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100平方米住房;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安家补助。同时,对引进人才的住房、工作场所、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设立“xx区创新创业英才”奖,每三年评选一次,一次性奖励5万元,管理期内每月发放500元工作补贴;加大“xx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扶持力度,每三年评选一次,一次性奖励6000元,管理期内每月发放300元工作补贴。优惠政策的实施和推广,吸引着一批批有志之士把目光投向xx热土。

2、拓展领域,加强人才服务

建立了人事部门与重点企业和重点人才联系制度,有效利用基层劳动(人事)保障服务平台,与辖区企业和各类人才建立紧密沟通联系,逐步改变了信息交流不对称,服务供需不匹配等现象,打通了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沟通的途径,使信息的传递更直接更及时,增强了人才人事服务的针对性。

选编省、市、区出台的人才各类优惠政策成册发放,加强基层工作人员、企业及各类人才对政策的理解和关注;邀请市人事局外专局的领导深入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技创业园,为园区企业讲解省、市引才引智扶持政策;有效利用xx人力资源网站,及时发布人事政策信息、人才招聘信息。引导各单位充分掌握人才政策,有效利用人才政策。

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做好各类人才和智力项目引进计划的申报,以使企业和高层次人才获得省市各类扶持资助。今年,组织5人申报南通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7家企业申报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4家企业申报留学人员科技项目择优资助,3家企业申报南通市引进工程技术关键人才,4家企业申报引进高层次人才安家费补助。

认真做好辖区企业各类高中级职称的组织申报工作。全年共申报高级职称98人、中级职称421人,完成初级职称认定共835人。加强乡镇建筑工程类职称的申报评审工作,申报高级33人、中级192人、初级认定447人。新增船舶工程类职称的申报,申报中级13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3、构筑平台,丰富引才途径

举办xx区百优企业专业人才招聘会,为企业提供招贤纳才平台,为人才提供自我展示舞台。选择了108家综合实力较强企业参与招聘,共提供管理类和技术类岗位1208个,涉及专业200余种,吸引来自南通县市区以及周边地区的3000余人前来咨询、应聘,约20xx人与招聘单位达成初步意向,人才市场的公益化服务,为企业与人才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举办富有xx特色的20xx南通国际高层次人才智力交流xx行活动。活动期间举办了海外人才专场报告会,留美博士郑峰教授讲述《华尔街“风暴”给中国投资者带来的启示和千载难逢的机遇》报告,使辖区企业家对全球金融经济形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以及进一步把握好投资机遇;组织海外人才参观考察xx科技创业园、江苏省xx留学人员创业园、xx开发区,使海外人才对xx区位优势、产业导向等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分组到企业进行项目对接洽谈,为海外人才提供了对企业全面了解和相互之间深层次沟通的机会。通过活动,达成“光通讯用精密元器件”、“低视力高新产品开发”等高技术签约项目4个。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xx独特的区位优势,为xx与国际高层次人才交流提供了平台,推动了xx与海外人才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智力交流与合作。

以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申报为重点,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注重从政策宣传发动、服务企业主动、与其他部门联动三个方面开展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人选申报工作,共组织申报9人,其中创业6人,创新3人,有2人申报材料通过省专家组审核并接受实地考察,现1人进入公示。

此外,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南通市接轨上海活动、船舶产业洽谈活动、南通市长走进上海交大校园行活动,积极向外界推介xx区情和人才政策,积极组织区内重点企业参与相应招聘活动,帮扶企业

XX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人事工作总结及打算第2页

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

4、建设载体,推进园区升级

积极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升级工作,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通过省专家组的评审和实地考察,我区原有的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升格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成为南通市唯一申报成功的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以此为契机,我区进一步提升留学人员创业园服务品质和档次,以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的留学人员到xx发展,使创业园从一个会聚人才的平台发展成高层次人才乐于长久创业和不断发展的高地。同时,还将利用12月份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重点宣传我区留学生创业园的创业环境和引才、项目扶持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进驻园区创业发展。

5、培树典型,注重人才激励

为表彰先进,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我区人才工作水平,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对一批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对获得“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丁峰等3名同志授予“xx区科技领军人才”称号,分别给予10万元的创业配套支助奖励,授予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吉加安等10名同志“xx区突出贡献人才”称号,分别给予1万元的奖励;授予南通醋纤公司马晓龙等16名同志“xx区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授予南通大学为“xx区人才工作特别贡献单位”,此外,对区内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都分别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二)强化人事管理,规范权力运行

1、建立人事管理决策机制

为推进全区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进程,对全区各类财政供养人员招录工作建立分类分层决策机制,依据干部管理权限和补员单位性质、人员类别、招录方式等情况,明确对应的决策层级和决策的具体内容及工作流程。

2、规范部门公共权力运行

人事部门作为全区规范公共权力运行试点部门,在全区机关中率先推进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工作。通过各项公共权力的梳理,明晰了局系统承担的相关职能。抓住关键环节规范,突出重点部位立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人、财、物、审等公共权力运行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对照要求,理清权限。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涉及本部门职能的规范性文件,梳理各项公共权力,围绕我局现有职权类别、权力归属、职能设置等实际情况,完成了各项公共权力的清理、授权依据的核准、职权范围的界定等工作,明确了各项公共权力行使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的执行主体。

二是编制目录,规范流程。对明确的各项公共权力,就项目名称、职权类别、实施依据、决策内容及层级、公开环节等内容编制了全局系统职权目录。同时,就各项公共权力的运行明确工作程序,绘制了工作流程图,将各项职权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在工作流程图中凸显;对一些最终决策权不在区级层面上的职权,在编制流程图时注意了流程图的适当前后延伸。

三是建章立制,强化监督。为保证各项职权规范运行真正落到实处,我局根据各项职权的情况,形成了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在每一项职权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人员实行权力分散运行,分权制约,在对应的流程图中加以显现,形成内部制约机制;此外,建立了外部制约机制,制定了电子政务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机关ab岗工作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全面监督制度、听证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9项制度。通过监督制约制度的建立,保障了权力规范有效运行。

(三)建立选拔机制,夯实人才基础

1、推进“名校优生工程”

为造就一支能够担当建设新xx重任的党政后备人才队伍,区委、区政府决定,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从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选调100名优秀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充实区党政后备干部队伍。20xx年到南大等六所重点高校公开选拔了28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区后备干部队伍(其中博士生1名,硕士生21名,本科生6名),选调后下派基层镇街、村居锻炼,实行跟踪培养。

2、拓宽师资选拔渠道

为提升中小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除常规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中小学教师外,区人事局会同区教体局从重点师范高校公开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20xx年,从南师大公开选拔了12名优秀毕业生(其中硕士生3名,本科生9名)充实中学教师队伍。

3、建立村居干部选拔激励机制

为增强社区、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区人事局会同区委组织部制定了《xx区选拔优秀社区、村干部进入镇街事业编制实施意见》。20xx年,首次选拔了10名优秀社区、村干部进入镇街事业编制,今后还将不断增加选拔数量。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社区、村干部爱岗敬业、创新发展的热情,也使一批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群众公认的优秀社区、村干部充实到镇街干部队伍。

4、建立系统内部选拔激励机制

为稳定人事劳动系统内镇街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所、社区保障站干部队伍,我局面向基层所、站工作人员建立了优秀业务干部系统内部选拔机制,促进了系统内部优秀人才的选拔和流动。20xx年从基层保障所公开选拔了5名优秀业务干部充实到局直属事业单位,从基层保障站公开选拔了5名同志充实到保障所工作,较好地激发了系统内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为基层人事、劳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注重教育培训,提升全员素质

1、开展“5+x”公务员能力培训

为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全区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人员中集中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中《公共服务》、《创新能力知识》、《依法行政》必修课程的培训和《五一普法》培训。采取自学为主,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分期分批集中辅导、集中考试积分、记录在案的方式,共计3922人次参加了培训和考试,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完成了“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中所有必修课程的培训。

2、注重新进机关工作人员培训

会同区委组织部举办了20xx年新进机关工作人员培训班,对今年公开招录的8名公务员、3名选调生以及28名“名校优生工程”选调生举办为期一周的初任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授科学发展观、公务员法、公务员行为规范、青年干部成长与发展以及xx的现状与发展等课程,并组织到社区、企业等实地参观考察,从而使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xx,对xx的现在和将来有比较感性的认识。

3、强化新任村居干部培训

会同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就我区年初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的29名村(社区)干部以及南通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的16名同志,举办了岗前培训班,既有专题讲座,又有具体的村(社区)工作经验介绍,既有现场的实地观摩,又有积极的互动交流,通过培训,促使他们了解掌握我区村(社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尽快融入角色。

(五)及时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人事

1、切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维稳工作

与相关部门、单位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感情沟通,确保企业军转干部的慰问和帮困工作落实到位。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各项稳控措施落实到位。使各种矛盾和迹象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2、努力完成军转干部安置接收任务

充分发挥人事部门职能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挖掘空间,想尽办法,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和力量,较好地完成了市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分配安置接收任务,基本达到军转干部本人和接收单位双满意的效果。

3、妥善处理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

对照现行政策,对出现的人事争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当事人双方争议焦点,化解各类矛盾。今年对虹桥第四幼儿园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在多轮调解无效的情况下,进行了庭审处理,为今后更好地规范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积累了经验。

二、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xx区人事部门将牢固树立为大局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主动将人才人事工作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创优服务载体,使人才人事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层次、拓展空间、注入发展活力。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贴区域发展实际,加大引才引智力度

1、努力放大区域人才集聚效应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依托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市工程技术关键人才引进计划、区科技领军型人才引进计划、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工程等载体,进一步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引进选拔培养工作。

2、做强做大留学人员创业园

一是加强对外宣传,扩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在海内外的影响,增强吸引力。充分利用各类留学人员交流会和江苏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信息平台,宣传我区区位优势,各类引才、引智、引进技术项目的扶持政策。二是不断拓宽对外联系的渠道,掌握更多的留学人员信息。充分利用我区海外人才信息库,加强与各类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联系沟通,构建多渠道交流网络,为实现经常化、专业化、高效率的海外留学人员引进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加强对园区企业的全方位跟踪服务。多形式、多渠道帮助企业做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工作,解决企业在创业阶段人才短缺的问题;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择优资助项目经费,多渠道解决企业在创业阶段的资金瓶颈;四是创新人才和产业聚集的氛围,发挥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品牌效应,使更多的高科技项目、高科技人才,初创型、创新型企业能够聚集创业园。

3、积极拓宽人才市场覆盖面

加快人才市场培育发展步伐,使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近程与远程交流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拓展举办有形人才市场的方法和手段,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做到专业人才招聘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有机结合;就地招聘与校园招聘有机结合;区定期集中招聘和各镇街不定期自行招聘有机结合。开拓无形人才市场,借助网络市场人才交流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实现区人力资源网与周边县(市)人才市场、重点城市人才市场、重点高校和重点企业单位的信息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实现网上人才市场与现场人才市场相结合,使招聘单位可以在网上和人才市场现场同时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在网上也可以知道现场招聘情况。

4、不断拓展站服务功能

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发挥人力资源网站“人才测评”功能,为企业引进合适的人才提供配套服务;实现区人力资源网与高校就业网对接,为高校毕业生和辖区企业提供网上交流和远程招聘服务;建立为社会、企业等公益化的服务制度,利用网站平台,提供政策服务、信息服务、人才服务、智力服务、业务服务。

(二)加强人事宏观管理,健全选拔考核机制

1、严格执行人事管理决策机制

对全区各类财政供养人员年度招录计划需求由各单位进行申报,依据人事管理决策机制相关规定,根据申报类别,由对应的决策层就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打算


xx区劳动人事局 今年以来,我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劳动保障局的大力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年初的部署安排,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工作重点,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努力方向,确保了劳动保障工作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基本情况(一)目标任务进展情况 1、就业再就业工作 1—10月底,我区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3625人,完成目标92%;城镇净增就业人数2516人,完成目标9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2325人,完成目标93%;“4050”人员再就业373人,完成目标94%;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人数为1918人,完成目标142%;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人数为943人,完成目标94%;新增输出前培训475人,完成目标9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920人,完成目标96%;劳务输出728人,完成目标91%;其中南北劳动力对口交流187人,完成目标94%。 2、社会保险工作(1)养老保险: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净增333人,征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67万元,完成目标的52 %;基本养老保险清理欠费35万元;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100%;稽核参保职工2806人,完成目标的 69 %,稽核离退休人数2313人,完成目标的100%;补缴基金到账率95%;社会化管理率100%,社区管理率95%。(2)医疗保险:上半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新增1075人,全部完成目标;参加工伤保险新增376人,完成目标的75%,城镇职工参加生育保险新增306人,全部完成目标;征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68万元,完成目标的52%。(3)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000人,完成目标100%;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32万元,完成目标85%。 3、劳动保障信访工作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8件,涉及上访人数102人。其中立案受理15件,在规定期限内结案率达96%。 4、劳动保障监察、仲裁及劳动关系 (1)劳动保障监察: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70件,立案164件,结案158件(含去年结转今年办结的10件),在规定期限内结案率100%。共为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180万元,责令用人单位退还押金等不合理费用25000元。共巡查用人单位780户。发出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330份,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196份,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52份。根据统一部署与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劳动力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区内的51户职业中介机构进行检查,取缔无职业介绍资格的非法中介36 户,责令整改11户,有力的维护了广大求职者的利益。从4月起,在全区用人单位中开展了“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年”活动。 (2)劳动争议仲裁及劳动关系: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1件,在规定期限内应结案71件,结案率达100%,调解结案率80%。集体合同送审率100%,劳动合同签订率92%,鉴证劳动合同1197份,按规定召开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对我区劳动关系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定期召开劳动保障内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二)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1、工伤认定工作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条例》和《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今年共受理企业工伤认定申请9件,认定工伤5件,撤回申请1件,中止工伤认定2件,其中新受理申请1件正在进行调查。事业单位工伤认定申请现有1件,仍处于中止状态,等待相关法规文件出台。 2、社会保险稽核和基金监督工作对47户养老保险参保单位缴费人数、缴费基数、欠费情况进行了稽核,稽核养老保险参保职工2918人,漏报养老保险费基数仍然存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金安全接受市检查组的检查和区审计局的审计。从检查和审计的情况看,我区的社会保险基金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没有截留、减免收入、扩大支付范围和挤占挪用等现象。 3、参保人员退休和定点医疗机构、药店资格审批工作全市审批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退休87人。其中,特殊工种提前退休3人,正常退休84人。审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家、定点零售药店1家、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22家。 4、基础平台和窗口建设工作围绕省厅提出的加强“网络、平台、窗口、基地”四大工程建设,我们加强了基层平台的建设力度,学习借鉴了先进做法,并选择浦西、新海、新东三家作为亮点打造,创建星级平台。在窗口建设方面,一方面我们对每位工作人员的岗位依据职能进行了重新设置,重新梳理了工作制度,出台了《目标管理评分暂行办法》,坚持用制度管人治事,提高了行政效能。同时加大对各项学习制度的落实力度,加强社保机构能力建设,不断规范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有效地提升了窗口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5、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行政效能监察、清理拖欠民工工资、参与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方面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部门责任制,认真转变政风,努力改进作风,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清理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严格社会保障资金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务、事务公开工作。推进了反腐败源头治理工作的深入进行。区医疗保险处被省劳动保障厅确定为优质服务窗口。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区委、区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将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零就业家庭实现再就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列入今年必办的“十件实事”之中,把劳动保障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逐级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全区已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一)强化就业再就业服务,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1、将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多途径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加大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认真兑现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改善投资创业的软硬环境,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从新增岗位的构成来看,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60%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了一大批人就业,对外劳务输出了420人。我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2、夯实就业服务基础,推进就业服务“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 (1)开展星级劳动保障所的创建工作。今年以来按照平台建设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在全区10个平台挑选了浦西、新海、新东三个劳动保障所重点培育。4月28日,由分管区长树成旺同志带队

到宿迁,对劳动保障所的软硬建设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吸取成功经验,取长补短。经过几个月来的紧张创建,xx区下辖的3乡1镇6个街道办事处的劳动保障所通过所站合一、所企业合一等方式,已有3家所(新东、浦西、路南)已初步达到创建三星标准的条件,其余单位也已积极规划落实争创三星劳动保障所的软硬件条件。同时,为了实现城区劳动保障平台创建的整体推进,我们在10月份启动辖区内有条件社区劳动保障站创三星级的创建活动,把劳动保障平台创建工作延伸到工作的最前沿。(2)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为贯彻落实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要求,坚持以社区为依托,以“真情相助,温馨服务”为理念,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标准,按照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创新模式、完善功能的基本思路,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推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人本化、精细化、程序化、网络化全面向社区延伸,取得初步成效。截止目前,我区共申报24家社区劳动保障站参加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近期又对这24家单位进行创建工作梳理,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和健全各类台帐,确保今年内完成18家充分就业社区创建任务。 3、深化职业介绍工作,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全年通过“春雨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现场招聘会、“迎三八,架金桥”、“迎五一”全省联动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共举办专场招聘会3次,有100余户用工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200个,达成求职意向书300余人。 4、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今年我们根据省厅提出的关于各类劳动力充分培训的工作目标,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先拿证、后就业”的工作方针,及时调整再就业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将过去由我们统一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改为由各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所以辖区为单位进行组织,分片包干,分片管理。我们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意愿,采取与粮食技校、国华培训中心、海港技能培训学校等培训单位联合办班的方式,为他们开办免费的电脑操作、家政服务、美容美发、面点制作等技能培训班。在开展职业培训的同时,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为了使农村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市县两级就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优先输出经过培训的人员。目前看来,经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市场竞争就业能力明显增强。 5、立足部门职责,主动积极协调,抓好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兑现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实际困难,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推进就业援助制度化,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同时也为了体现城镇社区充分就业的工作思路。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把帮助区内100户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工作作为十件为民实事之一,安排了专项资金60万元,专门用于对录用“零就业”特困家庭成员的用人单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政府购买岗位补贴。为了把此项民心工程做细做实,我们首先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平台的功能作用,平台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进行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是认真细致地审核上报材料,确保每户家庭状况的真实性。同时对用人单位提供岗位的真实性进行了事前、事中、事后的慎密走访回查。截止目前,我们共帮助101名“零就业”特困家庭成员实现了再就业,期间,累计给予用人单位政府购买岗位补贴12.3万元,发放社保补贴26万元。今年,我们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拟定了我区进一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意见初稿,通过充分讨论后下发,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二)抓住重点,强化协调,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1、多策并举,确保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1)采取措施,确保发放。通过实行养老金发放目标责任制和监督制,完善发放工作程序,保证了养老金发放渠道的畅通,始终保持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100%。依据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2625名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了调整。全区月增资额27万元。(2)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重点抓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和中断缴费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工作,采取了强化政策宣传和咨询力度、举办养老保险培训班、加强信息查询服务、加快催缴和清欠养老保险基金步伐及抓服务促征缴等方式方法,使该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新增参保人数730余人。另一方面社会保险机构加强缴费稽核,建立企业缴费台帐和缴费信用记录,努力营造参保单位“诚信申报、依法缴费”的良好氛围。通过强化稽核、执法监察和部门联手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进一步提高了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依法参保缴费的意识,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社会保险基金的互济和支撑能力。(3)进一步规范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各个站所基本现了“管理服务网络化、管理工作制度化”的目标。我们还依托各级劳动保障事务站所开展了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认证率达到95%以上,体现了规范、扎实、“人性化”服务的特点,同时积极指导各保障所、站搞好老人活动。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良好氛围”。 (4)严格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监督,认真执行《会计法》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严格执行财政专户管理和收支两条线制度,保证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通过区审计局财务审计和市财务检查组的检查,审计检查情况获得了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严格待遇标准,规范待遇发放流程,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在规定时间、用规定方法、按规定标准发给规定的人群。 2、突出重点,推进医疗保险工作不断发展(1)关注特殊群体,解决区属国有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进医保问题。为了体现特殊群体充分保障这一工作思路,今年区委区政府承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展比较顺利,到目前为止,已为1407名退休人员办理了医疗保险。区医保处还为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就医优惠证,进行了医保方面的知识宣传,得到了退休职工的好评。困难企业退休人员进医保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有54名困企退休职工住院住院治疗,医疗费用合转贴于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