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06.22

集体教学活动中促进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这一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即将翻开新的篇章。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这一段时间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个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总结,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促进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集体教学活动中促进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一直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新课程把集体教学活动视为教师对儿童经验的可能性构想,不是在封闭的系统中去把握孩子的学习,经验的价值,而是立足于儿童的现实,从动态的过程中去把握儿童的学习和经验。从教学现场来说,这个构想,是被每个教师的意图、经验、解释和行动所演绎而发挥其现实功能的。因此在集体教学活动的教育现场,如何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确保幼儿的兴趣、需要与我们教育目标之间保持一种和谐与平衡,从而有效地推进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幼儿在特定的教育目标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教育智慧、教育能力在某一时段的集中呈现。在这类基本上以教师为主导者的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特定场景中,教师采用怎样的策略去互动,不仅关乎目标的有效达成,更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教育智慧、教育能力整合运用的过程。因此,引导教师关注自身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能力,以课堂为本位去实践、创造、反思、改进互动质量,提升互动品质,从课堂的事件中去学习提高自己的互动水平,是教师获得专业能力提高的一个载体。

在大班这一学年,我们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中促进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理论学习

上学期我们主要围绕研究重点,进行了理论学习。

1、组织学习《纲要》、《指南》、《有效教学方法》、《教学机智》、《渴望学习》等专业著作,利用自学以及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读,梳理正确的理论知识。

2、收集情报资料,广泛了解目前国内外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师幼互动研究的已有经验和成果。深入学习,梳理有效师幼互动的关键因素。

本学期我们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集体活动中,老师主要通过提问来与幼儿互动,提问要注重开放性、针对性、挑战性,注重提问的方法,那该如何设计提问,把握提问的这些特性呢?

●集体活动中的师生互动,老师如何有效地回应孩子,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回应中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通过互动,教师需要小结、归纳、提升,那么教师在小结、归纳、提升时要关注哪些要素?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针对研究内容我们组织了教师进行了理论学习。

1、组织学习《有效提问的策略》、《回应策略》、《归纳、提升的内容以及策略》等文章,利用自学以及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读,梳理正确的理论知识。

二、具体做法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题计划。

(2)定期进行案例交流,有经验教师介绍经验,新教师提出困惑,组内互帮互学,提高青年教师游戏讲评能力。

(3)现场观摩研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上学期,我们围绕研究重点,以问题聚焦——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归类总结等形式进行了研讨,为教师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学期我们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以观察记录活动过程——分析诊断问题——针对问题个体策略分享——提出具体策略——实践运用策略——反思策略有效与否——提炼归纳有效策略——总结操作要点的有效步骤进行研究,以理论促实践,使教师获得了实践经验。

三、取得的收获

(1)提问的策略:

此处的策略是指:处于“师幼互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有效完成本次教学活动目标而预设、调整及实施的提问执行过程。

策略之一:启迪幼儿思维,打造“四度空间”

提问的目的不再停留在仅让幼儿获取标准答案,知道最终结果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幼儿思维,形成自身对问题思考、解决和回应的机制。因此,教师对提问的“度”要恰当把握。其操作要点如下:

提问要有“高度”。所谓的“高度”,是指教师的问题要为幼儿的思索、联想留出空间,切忌“对不对”?“好不好”之类“应答式”的问题。

提问要有“广度”。这里的“广度”,一方面是指问题的提出要贴近大多数幼儿的已有经验,是在“最近发展区”内有促进价值的;另一方面尽量考虑给不同思维层次的孩子提供可以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提问要有“深度”。教师不但要会提问,还要提升问题的“含金量”。 “含金量”主要体现在:

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孩子经验上的冲突;

提问能使孩子从多元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自身经验出发去探寻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提问要创设“激疑”情境,能引发幼儿对更多新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索和思考,能促使更多经验的迁移、运用和构建,能使更多的孩子饶有兴趣地参与互动和分享;

提问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同样的问题呈现的方式可以不尽相同,不同的问题以个性化的呈现方式出现,以促进幼儿聚焦、多元、发散、逆向等多种思维品质的有效发展。

提问还要“适度”。“适度”的问题有促进思维发展的功效,而不适宜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幼儿思考问题,还会引起思维线索的紊乱,影响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为此,要做到以下三个“异“:

因人而异: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同起点和落点,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在其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给予问题和回应。

因时而异:善于抓住不同幼儿生成的问题,利用不同的时机,进行讨论、归纳、质疑和提升。

因事而异:对相关事件进行深入追问,依据事件中的有价值问题予以回应。

策略之二:培养相关技能,学习有效提问

教师设问的指向性,现场发问的实效性、问题呈现的明确性和回应幼儿的适切性其实是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程度紧密关联的,这里不仅有方法的技术含量,或许还有更多的是教育者个人的特殊品质以及他本人所拥有的教育机智和智慧。只有掌握了提问的技能,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提问能力,才能形成上升为自身的教育智慧。因而,重视对教师提问技能和现场智慧的培养也是推进有效互动的策略之一。

观察的技能——在仔细观察、收集信息、判断筛选的基础上提问,使问题有针对、有落点、有价值。

聆听的技能——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每个孩子的需要,在把握孩子需要和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中提出问题。

发问的技能——不仅可以直接发问,也可把问题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操作之中、材料之中;不仅可以正面提问,还可反问、追问、顺势即问、边说边问……

回应的技能——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回应“要把握三个特点:“快,准、简”,所谓“快”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要高效率地予以“回应”;“准”是现场的分析、判断一定要准确,有的问题需要深入,有的需要展开,而有的需要留白、有的则不能纠缠;“简”所指的是提问要简单明了,回应要简洁适当,归纳要简炼易懂。

策略之三:优化提问环境,营造互动氛围

优化“提问场”是使“师生、生生、生材”之间产生共振、共建、共励的前提,它可以构建良好的互动场景,让幼儿充分发挥互动的主动性,也可优化思维的环境,任思想冲破牢笼,还可营造优质的心理环境,融洽人际关系,使孩子与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平等、互助、尊重、理解的氛围中,积极有效展开互动。其操作要点如下:

转变视角,走近孩子,从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

客观、公正地关注、了解、尊重每一个孩子,满怀爱心地欣赏每一个具有不同个性和能力差异的孩子。

真诚、宽容地对待每个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平心静气地去感受孩子,解读孩子。

耐心帮助、支持每个孩子获取属于他自己的点滴进步和成就。

(2)回应的策略

1.提升式回应——教师在幼儿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对于这种回应,教师在活动之前对所执教的内容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

如《小螃蟹找工作》中理发店里有哪些工作,教师就应该清楚理发店的工作就是洗头发、剪头发、烫头发等,那么对于幼儿的百花齐放的回答,教师最后都应提升到这三个工作上;饮食店里的工作同样教师要进行提升,而不是幼儿所说的炒菜的,切菜的、送菜的,而是厨师、切菜工和服务员;商店中广告员的概念教师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提升:广告员就是专门吸引顾客到商店里买东西的人;又如《认识数字5》活动的“4添上1是5,数量是5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等等这些引导语都是对幼儿回答的提升。需注意的是,教师的提升必须是正确、科学的。

2.归纳式回应——教师对幼儿的回应不是简单的重复,而要进行梳理和归纳。

3.赏识激励回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有针对性的表扬激励幼儿。

4.追问扩思回应——这种回应中教师必须运用追问,而追问的问题必须扩展幼儿的思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追问扩思回应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有效的回应方式,但是有些教师却不敢去追问,总怕幼儿的反应会让教师措手不及,其实只要执教的老师心中清楚我这环节的目的是什么,只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一定会达到扩思的效果。

5.互动式回应——把发问权还给孩子,让孩子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有效提升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归纳、梳理的策略

哪些经验需要归纳梳理

能够引起幼儿情感、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发展和飞跃的

反映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和关系的

体现认知和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的

能使幼儿的旧经验在新的理解上得以重构的

能促成新知识生成,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的

怎样归纳梳理

切合年龄,针对经验

依据目标,加强观察

满足全体,兼顾个别

找出规律,有序梳理

正确科学、浅显易懂

把握火候,开放多元

关注过程,淡化结果

适时提升,重在激活

4、教师在互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让孩子的思维、语言、动作等动起来,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效地动起来。变单向的接受性学习为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及教师交互作用的发现性学习过程。

思考、预设哪些问题应由教师发起互动,哪些情况下教师只是作为中介发起幼儿间的互动,还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设置场景、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引发幼儿与之互动,获取有效的经验,以更好地推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教师要认真观察、判断互动现场的信息,灵活、弹性地把握互动,当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时,可以大胆打破先前的计划,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来调整互动话题。但是,强调活动的生成性并非完全抛弃了预先的互动构想,教师应该在自己原有活动设计的基础上,以预先的计划为起点,渗透儿童生成的思想,做到预设互动与生成互动的有机结合。

四、思考

研究虽然解决了部分互动问题,但在集体活动教育现场的互动问题是复杂纷呈的,各具情境的,富有个性的,难以预料的,因此研究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对其他诸多互动难题的解决任务。另外,由于各人的知性和经验不同,站立的角度不同,处理的方式和策略不同,因而对研究的理解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而这些正是激发我们继续探讨、思考和研究的动力。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浅谈在活动中师幼行为互动的策略总结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幼儿园的教育也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教师也从教育的主体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中改变出来,逐步向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中迈进,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要为幼儿建构一个开放的活动和游戏的环境,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成为一体,和他们共同参与活动的内容,在与孩子的互动XX同发展。结合《纲要》的精神,我们尝试利用活动区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开放、互动的活动形式,使孩子和教师共同得到和谐发展。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优化师儿互动的活动区环境

根据幼儿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我们引导幼儿共同商量创设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区角。

在设置各类活动区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五条原则: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原则;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积累经验的探索性原则;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层次性原则;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互动性原则;区域设置多样化、教育内容丰富性、指导形式灵活性等方面的多样性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创设了娃娃家、理发店、动物园、火锅店、服装店、水果店、玩具区、操作区、科学区、美工区、表演区等等。同时,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换活动区角。如:大班火锅店就是以前的小吃店更换成的。 中班的通讯城就是以前的商店更换的。

在确定活动区位置时,我们把划分活动室区域、布置每个活动区位置的任务交给幼儿,以互不干扰、互为方便为前提,引导他们按照活动室的空间大小、幼儿人数、每个活动区需要的面积等方面进行考虑和安排。对幼儿不合理的安排和布置,老师不急着去纠正,而是引导幼儿自己观察、讨论,发现其间不合理的地方后和幼儿一起调整各区位置、大小、人数,最后做到动静分工、大小合理、方便行走、利于整理。如大班开始的动物园设置就很大,与火锅店有些影响,后来老师就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想办法:动物园和火锅店要怎样设置才不会相互影响?幼儿通过商量:决定把动物园布置小一点。后来,幼儿就把动物园布置得小巧玲珑,既美观大方,又利于活动。

在区域材料投放上,我们根据活动目标提供丰富、形象、有趣的活动材料,吸引幼儿主动参加活动,并与材料发生互动,材料的提供既做到了动态调整和更换,又做到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水平幼儿成功的愿望。同时,我们也注重引导幼儿自己准备:生活中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如饮料瓶、酒盒、碎布、旧挂历、泡沫、花生壳、纸杯、蛋糕盘等等都让幼儿收集起来作为活动、探索的材料,形成资源共享。

在确定区角内容时,除了一部分由老师预设,其内容是教育目标规定的、幼儿应当或有必要掌握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更多的是在关注幼儿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兴趣、情感、态度和发展意向的基础上给幼儿自己选择和确定活动内容的权利。活动区中老师深入孩子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喜欢玩什么?想玩什么?想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或提议的话就可以让它成为活动区的一部分,这样就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有的时候,如果幼儿兴趣的或提议的 的与老师预设的活动在完成教育目标、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上是一致的,这时,老师就及时调整原有的计划,以幼儿生成的主题开展活动。如:在表演区里,以前就是小朋友听音乐自己唱歌、舞蹈,有一次,有一个女小朋对老师说,昨天晚上,我在电视里看了时装表演,那些模特儿好漂亮哟,老师说:你当了模特儿一样漂亮,小朋友听很高兴,马上说,那我们也要当模特儿,于是就玩起了时装表演队,和老师一起收集旧挂历,制作各式服装,进行表演。

(二)创造宽松、自由的活动区互动氛围

“师幼互动”应建立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都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在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因此,在活动区中,教师很重视与幼儿的情感型互动,时常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与需要。更注意自己对待幼儿的情感、态度,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一是教师在活动区中以朋友的身份参加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探索、寻找、发现、交流、分享。幼儿在这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活动氛围里,心里没有压力,就会主动地与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提出问题,或争论问题;二是采用多种适宜的非语言行为与幼儿交往,如用微笑、抚摸、拍拍肩膀、竖起大拇指等,让幼儿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信任和鼓励,建立起一种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师幼互动的健康发展;三是挖掘幼儿的闪光点,激发幼儿与教师互动的热情。在活动过程 ,老师常常用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幼儿的行为,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

每一个幼儿都有被认可的欲望,当他很认真在完成自己喜欢的活动后,如果教师对孩子的活动及其成果表现出惊奇、兴趣、欣赏,甚至由衷的喜悦,那么就能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以某种方式还给幼儿,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动力。如大班幼儿在设计服装时,有的小朋友都是设计一种花纹,老师在指导时说;这衣服的花纹很漂亮,幼儿得到老师的赞赏很高兴,接着老师又说:除了这种花纹,你一定还会设计其他的花纹的,我相信你,这下,幼儿就想了想说:对,我还可以设计小鸡、小鱼等,于是就把他想的画出了。又跑去问老师:我画的好看吗?

(三)采用有效的师幼互动方式

师幼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不是以从上至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幼儿,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

1、感悟幼儿的声音,关注幼儿自发生成的问题

在倾听中去感悟幼儿,认识幼儿,理解幼儿。了解幼儿必须观察,要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必须倾听。如中班在娃娃家活动区中,老师扮演客人,到娃娃家去做客。倾听妈和爸的交谈。听到妈对爸说,娃娃生病了,怎么办,爸说送医院,妈就抱着娃娃到处去找医院。一会儿,妈回来了,告诉爸说没有没医院。这时,老师就引导幼儿想办法,没有医科怎么办,经过讨论,决定开办医院。大家设置场地,寻找材料,并进行分工,不一会儿,小小的儿童医院就办起了。

在自发生成的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很高,他们急于表现自己的想法,活动气氛轻松,幼儿的潜能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教师关注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主题,及时开展相应的活动,给足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提供相应的材料,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有利于促进师幼互动的发展。

2、理解幼儿的想法,产生师生共鸣效应

在活动区活动中,师幼双方往往处于积极的互动状态,有时教师的语言、提供的材料能给幼儿以启发,有时幼儿的观察、想象、语言又会让教师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大班在玩具工厂里,老师深入活动中和小朋友一起制作,边作边说,我们做了这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把它们送到玩具店去卖,一个幼儿说:我们送给受灾的小朋友吧,他们好苦哟,没有玩具玩,没有衣服穿,还不能上学呢 。走进幼儿的世界时,就会惊异地发现,他们的语言充满了活力和思想。这是教师很难预测的。

3、认识幼儿的思维,接过他们抛来的球

教师除了是幼儿活动中的观察者、记录者以外,还必须成为幼儿活中的共同参与者,并善于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让幼儿在反复的抛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玩伴的身分参与活动借助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互动,从而把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探索、发现、体验和交流。如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向老师求助的时候,就不能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应是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想办法来解决。同时,也允许幼儿出错的权利。

4、关注幼儿的兴趣,促进情感的交流

抓住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老师在活动中总是追随幼儿,依据自己对幼儿的细致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教师和幼儿在共同参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迸发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

[浅谈在活动中师幼行为互动的策略总结]

1.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总结

2.幼儿园秋游活动的总结

3.团日活动的活动总结

4.有关工会活动的总结

5.全民读书活动的总结

6.读书团日活动的总结

7.学校清明活动的总结

8.认筹活动的总结

9.关于春节执勤活动的总结

10.班级阅读活动的总结

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的个性化,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这一要求贯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在“体验”二字上做文章。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我校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尝试进行“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学期以来,我们课题组把作文教学与教育科研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丰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现就我们课题组开展课题实验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

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作文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少教师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作文教学法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应试教育”似乎越演越烈,重理轻文,特别是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我校的语文教师带着困惑和思考走到了一起。“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应运而生后,课题组人员热情高涨,积极准备。或阅读钻研理论著作,或进行调查研究,或向专家请教,进行实验设计,填写课题研究申报书。最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经溧阳市教教科室批准,使本课题的申报得以成功

二、加强教学调查,确定实验班级与研究计划。

课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教与学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的,其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课题研究开始时本课题组就对全校学生的作文现状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课题研究开展的12个研究班级,并召开课题组会议,依据调查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开展的计划及方法。

三、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自本课题开题以来,校领导大力支持课题组的学习培训工作。“走出去,请进来”,学校多次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到外听课学习,多次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些都使课题组成员深受启发,拓宽了视野,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这对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让教师在观念上确定以提高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为目标,“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生活作文”教育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点,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为此,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学习,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后学习了《基础教育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等文件,《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理论专著,每人订阅了1—2份相关作文教学的杂志,汲取信息和营养,尽量使自己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并组织大家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五、积极进行课题的研讨和管理。

在一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

总结:在趣味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


总结:在趣味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

趣味阅读是运用多元的、趣味性浓的阅读材料、阅读形式、方法让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目前国际国内早期阅读活动中,普遍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而忽略了阅读的趣味性,我们过去开展的阅读活动中,也把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进行了强化。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虽然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是同样也发现一部分幼儿对阅读活动已不太感兴趣。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在趣味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研究活动”。通过活动,班级幼儿更加喜欢阅读,他们自主的参与阅读活动。

一、情感体验,支持幼儿积累词语、句式、语言,大胆讲述

体验需要儿童将视觉、触觉、听觉、味觉与多种感觉真正投射进对象世界中,在心灵深处唤醒富有生命的、灵活性的、审美的情感。在开展趣味阅读活动中,首先让幼儿充分体验作品情感,让孩子们将阅读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在阅读“捉笑的小妖精”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变成了小妖精,变成了各种小动物,他们玩起了“小妖精捉笑”的体育游戏,当小妖精“哧溜”一声拍到了“小动物”后,小动物就变成呆兮兮、儍呼呼、冷冰冰、冰冷冷。孩子们快乐的追逐,愉快的游戏。阅读作品已溶入他们的游戏之中,成为他们生活经验。当孩子们看到“捉笑的小妖精”这个作品中,他们都开心的叫起来“小妖精、小妖精”呆兮兮、儍呼呼、冷冰冰、冰冷冷。这时已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孩子们已经愉快的进入阅读情境,专注的讲述起来。由于他们在游戏中已积累了相应的词语,因此在描述小动物的神态时,他们就能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解决了阅读障碍。因此讲述轻松、愉快、也更生动了。

二、生生互动的小组阅读竞赛活动,增加阅读趣味,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小组阅读比赛带有强烈的竞争性,大班孩子们已有一定的竞赛意识,在阅读活动中,将这种竞争意识转化成为激励幼儿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的动力,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幼儿主动阅读、大胆讲述。比如:在阅读20xx年《东方娃娃》第7—8期时,幼儿自由组成了哈比猪猪、米老鼠、唐老鸭和天线宝宝组,他们配戴上相应的标牌,自主商量讨论决定小组阅读内容,商量阅读表现形式。老师为比赛准备了评比表,采用由幼儿、专家、老师共同评比的形式,激励幼儿仔细的观察,认真倾听,大胆表现。天线宝宝组他们选择了阅读科学知识“眼睛”,他们以自我介绍的形式,生动、形象的介绍了有关眼睛的知识。哈比猪猪组他们表演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米老鼠派代表讲述了胆小的鬼连载故事“钻进空调里”,唐老鸭小组轮流讲述了“积水的小巷”。在整个小组表现过程中,每当一组表现时,其他组的幼儿都非常认真的看着自己手上书中的相应内容,在其表现完以后,大胆的对其评价,最后孩子们还公正客观的评出了当日的阅读之星。这次活动以竞赛的形式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孩子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三、小老师活动,提高了幼儿阅读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讲述

老师这个称号,在孩子们心中是非常神圣的,他们都有当小老师的欲望。让孩子们当小老师帮助小朋友一起阅读就增加了幼儿阅读的趣味性,同时,在幼儿期,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体验到的情感不能完全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就造成了一部分幼儿不敢开口讲述的情况,于是我就在早期阅读活动中,选择了《东方娃娃》中的故事点心这种语言精炼、故事情节简单,汉字较大的内容进行朗读。先学会朗读的孩子就可以去当小老师教其他幼儿朗读。我班好好、艾艾、可可、星星等小朋友他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因此学习朗读很快,每次他们都非常积极的去当小老师,凡凡是个淘气的小男孩,总喜欢自己玩自己的,但在“小老师”活动中,他却非常认真的去当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认真的朗读故事,博儿小朋友比较胆怯,平时不敢大胆表现,但在小老师活动中,他却非常认真大胆的去带着小朋友和他一起朗读。在这个活动中,虽然当小老师成了孩子的兴趣点,但是这个兴趣点激发了孩子认真阅读的愿望,促进了孩子自主阅读的发展。同时活动是在幼儿之间交流,孩子们交往更自然,表现更大方,因此在这里全体小朋友都能大胆的讲述。通过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阅读讲述能力,而且孩子们还认识了许多字宝宝,对汉字发生了深厚的兴趣。

四、自创图书,丰富阅读材料,激发幼儿阅读讲述兴趣

班级孩子人已经有了很强的创作图书的愿望,同时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全班幼儿都会正确的使用剪刀,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增强阅读的兴趣,我们开展了自制图画书活动,于是在手工角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剪刀、胶水和废旧图书,指导孩子们选择恰当的画面,剪贴成一个故事,制作成图书,并根据故事内容取一个恰当的故事名字。如老虎追兔子、天使的爱、飞机场的故事、小猫等车、小象喂鱼、去旅行、小鸟和云朵等等,而且孩子们结合故事内容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创编了有趣的故事。孩子们的故事虽然稚嫩但故事完整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对话和结果,孩子们对自己创编的故事非常兴奋,都争先恐后的来为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讲述兴趣兴趣。

五、亲子演演演的活动,增加阅读的趣味,支持幼儿大胆讲述

孩子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他们最愉快、最开心、最大胆的时候,有时他们不敢在幼儿园表现的东西,回到家里就毫无顾虑了。因此我充分的利用了家长资源开展亲子演演演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一起表演早期阅读作品。如:我们在幼儿园阅读了老故事“牛郎织女”,在家长专刊中,我们要求家长让孩子当编导,在家里带家人一起表演这个故事,艾艾的妈妈说:“她在家里像模像样的指挥他们,给他们分配角色,教他们对话,一家人开心极了,” 她说“我从中都受到启发,把你们这些方法用到我们学校去(她是一位小学教师)”。亲子阅读具有浓浓的亲情,家长、孩子都能在阅读中体验快乐、感受快乐。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贴近生活的,具有游戏性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我们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必须服合幼儿这一年龄特征,我们开展的趣味阅读活动。丰富了幼儿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投放了多元的阅读材料,设计了有趣的阅读活动形式、方法,让幼儿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促进了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教师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早期阅读是一种准备性阅读,它区别于成人独立进行的读书、看报等普通意义上的阅读。它是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幼儿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幼儿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促进幼儿自主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这需要我们对孩子的阅读活动进行有效、合理、积极的开展。以下是我就早期阅读中兴趣培养、技能发展等方面,在班中尝试的一些指导策略。

一、通过多种材料的提供,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多材料的提供体现在:阅读材料既满足幼儿的兴趣,又满足幼儿的发展,保证幼儿拥有多方面的知识经验。

(一)在阅览室的自由阅读中观察幼儿的兴趣表现,归纳出受幼儿喜爱的书籍类别。

阅览室里的阅读活动是最受幼儿喜爱的,因为阅览室里拥有广泛的幼儿图书,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尽情地选择。我抓住这些机会,观察每次每位幼儿的择书情况,并且把幼儿选择的书籍类别记录下来。经过三次观察记录,在整理中发现,进入大班后,男女孩的兴趣表现明显不同:男孩子喜欢“葫芦娃”、“战神金刚”、“奥特曼”等内容稍显阳刚的书籍;而女孩子则喜欢“拇指姑娘”、“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内容柔美的童话故事的书籍。找到幼儿对书籍的兴趣表现后,我到资料室借来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并且把他们添置在班级阅读区中。慢慢的,阅读区里人变多了、也变安静了,原来总有幼儿跑进跑出,持续阅读的时间不长,现在凡是进入阅读区的孩子都能够较长时间地阅读了,有的甚至还两两合作,边看边轻声交流。这样的改变,关键在于阅读区中有了孩子们喜爱的书籍,“阅读”这一活动也成为了在幼儿兴趣牵引下而自发产生的一种活动。

(二)在活动区中适时适当地投放其他类别的书籍,观察幼儿的兴趣表现。

全然由幼儿来选择书籍类别的话,往往会形成阅读材料内容狭隘,导致幼儿知识面不广等情况。像我班男孩子,他们比较喜欢看打闹场面较多的“战神金刚”、“奥特曼”等书籍,因此导致了孩子们无意识伤人行为的增多。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适当为幼儿选择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逐步改变他们对书籍类别的兴趣。我采用的是将选择的书籍在幼儿玩活动区时投放的方法。在《大家来做小问好》这个主题中,幼儿对于“宇宙”、“天文”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此类的“为什么”也特别多。我发现后,从资料室借来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当幼儿玩活动区时将“天文地理类”的一本替代了“奥特曼”,看书时,孩子们没有想“奥特曼”哪里去了,因为兴趣都被《十万个为什么》吸引住了。通过这样不断地替代、丰富,孩子们的阅读内容一定会逐步广泛。当然,我们在帮助幼儿筛选阅读材料,或者更替阅读材料时,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前提之下。

二、通过多种途径的观察,了解幼儿目前的阅读水平。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幼儿已有的阅读能力及水平,才能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更具有针对性。

如一次阅览室阅读中发现:到处走动的现象很多,问明原因是为了去找喜欢的书。于是,我就跟踪观察了其中一位名叫婷婷的小朋友,她首先找了一本《一千零一夜》,然后坐到座位上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最后就起立又去找其他的书,如是重复了很多遍,直到阅览室活动结束。不断重复找书的原因是幼儿在选择了某一本书后没有仔细阅读,或者说只“阅”不“读”,这样“看”一本书的时间当然很短,看完后也当然得再次选择图书。但久而久之,幼儿的阅读能力不会有提高,因此,根据幼儿阅读习惯的这一现状,我在每次集体阅读、自由阅读,或者个别在阅读时都会不断鼓励幼儿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说出来,通过从“阅”到“读”的过程,幼儿完整阅读完一本书的时间就会变长,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的习惯及能力。

又如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当幼儿到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阅读结果时,很多幼儿往往都只有几句很简短的话,他们的阅读就是说出图片的中心思想。在发现这一现象后,我经常利用提问“你觉得图片上的小动物会怎么想怎么说的?”鼓励幼儿说出主人翁的心理活动;以提问“这是哪里?你怎么看出来的?”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背景。通过看图讲述、集体阅读、活动区等活动时间的不断强调,目前幼儿讲述时的语言变得丰富且生动了。

三、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提高阅读技能。

目前,我任教的年龄段是大班,语言活动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故事、散文诗等。在组织的过程中,我在增强孩子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也就是合理利用多种感官的刺激,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情感真。

所谓的多种感官其实就是视觉和听觉,关键在于这两种感官要同时刺激孩子的神经,使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作品本身所表现的情感相碰撞,从而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

《桃树下的小白兔》讲述了小白兔以桃花瓣为礼物赠送给各个好朋友,好朋友们把桃花瓣当成了各种有用的礼物的故事,故事中体现了同伴间相互关心和受关心者也能回以感谢的美好情感。它有着优美的语言、真切的情感,同时还不乏一定趣味性,非常适合幼儿的欣赏与感受。

为了让幼儿的视觉、听觉同时受到刺激,我首先选择了一幅漂亮的像在下桃花瓣雨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用以刺激幼儿的视觉,其次再为故事选择了一段优美抒情的钢琴曲作为故事录音的衬托音乐,用以刺激幼儿的听觉。孩子们看着美丽的图片,听着在抒情的钢琴曲衬托下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录音,脸上洋溢着微笑,甚至有的小朋友在听到有趣的地方时还控制不住,笑出了声呢!真像是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成了作品中的角色之一。

通过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当老师提问到“你喜欢故事吗?最喜欢什么?”时,孩子们的回答都能从作品本身出发,回答的同时就像是在复述作品各段落,这也达成了学习作品中优美词句的目标,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我想,为什么孩子们会很顺利地复述作品内容,很大原因是在于孩子们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只有当作品中的情感与幼儿的情感体会相共鸣时,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含义,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加速两者之间的共鸣,久而久之,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倾听与表达的技能也不断增强,同时,阅读的技能也将随之不断发展与提高。

四、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帮助幼儿拥有更多表达的机会,体验阅读的乐趣。

所谓多种形式的展示就是让幼儿拥有更多展示自己阅读结果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的平台。

阅读活动后的“宝贝在线”是我们班常用的一种展示阅读结果的手段。教师利用洗衣机纸箱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电视机”,利用录音机、话筒等真实的广播用具,让幼儿在“电视屏幕”上讲述自己的阅读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原本不善表达的幼儿都能主动要求“上电视”,这一动力无形之中激起了幼儿的自主阅读及认真阅读,因为想要“上电视”就一定要说出自己阅读到的内容。这一方式将阅读融入到了游戏中去,使幼儿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

又如饭后及离园前“谁的故事最好听”栏目,幼儿在相互倾听与比较的过程中使讲述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为今后的阅读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在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中,教师与幼儿是共同成长的。教师在探究和解决阅读活动所出现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中,要不断加深对教育理念的认识与理解,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而使在幼儿早期阅读中的指导更科学更合理。

"师带徒师傅活动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