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帮助别的部门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07.03

总结:浅谈如何帮助幼儿正确表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下一阶段工作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了!此时就可以做个总结,看看自己的成长。做好工作总结可以帮助自己明白工作中的得与失。在作工作总结时,哪些需要重点讲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总结:浅谈如何帮助幼儿正确表达”,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总结:浅谈如何帮助幼儿正确表达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喜欢会说话的人,语言大师林语堂有“语言的艺术”一说,意即语言不是一般的工具

,使用起来也不同于其他的工具,它往往可以说成是一种能力,一种在社会中存在,在社会中表现的能力

。有句话说得好,“有能力的人不一定会说话,但会说话的人一定有能力”。会说话,就是一种语言艺术

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会说话,会说好话,觉得这样的孩子会很受欢迎,老师或者是周

围的好友都会喜欢自己的孩子,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随着各类数码产品的层出不穷,父母工作的各

种繁忙,与孩子交流的更多的也许就是那些“冰冷的金属物品”,那么,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如何帮助

幼儿学会正确表达呢?

一、多询问孩子的意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大人做的事情,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或者亲身参与,会产生自己

的想法,这往往容易被大人忽略。其实,我们可以多询问孩子的想法,给他们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建立

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自信心,从而让他愿意并喜欢向周围的人们去表达自己的内心。

二、循序渐进地请孩子表演

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夸奖的,每个孩子也都是有表演的欲望的,而我们看到的是有的孩子很喜欢表现自己

,并会自己争取甚至是创造表演机会;但是有的孩子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进行表演。其实,区别就在于他

们敢不敢,为什么不敢?他们没有把握能做好,担心被别人嘲笑。面对有这样忧虑的孩子,可以先让孩子

在自己信任的人面前表演,如父母亲。通过对方给予的肯定,孩子会慢慢地放开自己心中的束缚,当他的

表演得到的了肯定,心中小小的表现欲望则更加强烈,渐渐地就会愿意在更多的人面前表演。

通过表演,锻炼孩子的胆量,让他们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这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都是很重要的。

三、正确引导孩子表达

有的孩子喜欢说,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有些大人会觉得孩子叽叽喳喳地,很烦人,就会有阻止孩子

表达的行为。其实孩子喜欢表达,首先体现了孩子乐观的个性,这样的孩子在交际上其实是占优势的;其

次,孩子到了语言敏感期,自然是会喜欢模仿周围同伴的话语,或者是有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意愿的,这

是幼儿发展中的正常现象,若是孩子的表现确实是影响了他人,成人应该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幼儿的表

达。

本班有个幼儿特别喜欢语言表达,见到的事情或者是听到了周围同伴的话语,都喜欢重复,在老师要小孩

子表达想法时,这样的孩子自然是可爱的,但当老师在讲述一件事情,需要幼儿安静聆听时,这样的孩子

就会让老师觉得烦人了,对于这样的幼儿,老师可以请幼儿在心里把语言组织好,待老师请幼儿举手表达

想法时,再请幼儿说出来;家长也可以配合老师,在家的时候,多培养幼儿安静聆听的习惯,家长可以给

孩子讲故事,并告诉幼儿,“现在妈妈给你讲故事,请你认真听,希望你能尽快记住这个故事,就可以到

幼儿园讲给你的好朋友或老师听,他们一定会很高兴,并夸奖你的”,也许一开始幼儿会在讲故事的中间

打断,但是渐渐坚持这样做,是一定会有成效的。

学会聆听,是孩子在善于表达的基础上一种更成熟的表现。孩子应该学会倾听,并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

息,或者是有自己的想法、结论。这会使孩子善于思考,他的表达就会更完整,更有条理。

四、多给孩子鼓励

对于3-6岁的幼儿,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积极的,正能量。孩子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性格很

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所以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积极面对事物的人,就要给他多多的鼓励。对于

喜欢表达的幼儿,大人在正确引导孩子表达的同时,也要在孩子的每一次进步中,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

,要让他也察觉到自己的成长。

相反,面对那些不愿意表达,害怕表达的幼儿,更加需要鼓励,而且要让他觉得他的想法、他所表述的语

言,会让周围的人觉得快乐,当他因为周围的人们快乐而感觉到快乐时,孩子便会乐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且是积极的,乐观的,能让旁人快乐的。我们的生活不正是需要这样的语言表达吗?

让我们都来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不要让那些“冰冷的金属物品”代替我们陪伴孩子,从现在开始,

让我们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语言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再多一点好听的声音,再多一些真

实而又温暖的语言吧!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编辑推荐

总结:浅谈如何通过水墨画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


总结:浅谈如何通过水墨画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

水墨画是中国汉族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它不同于其他材料的画种,一般的彩笔、蜡笔,只要选个颜色就可以按形涂抹,但水墨画的的材料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幼儿的动手能力本来就不是很强,操作中难于把握。正是这个特性,也是水墨画实践的一个特点,幼儿在涂鸦中有很多时候对水的蘸取,墨的蘸取,忽多忽少,忽干忽湿,会出现意外的视觉效果。幻化出幼儿自己无法控制的画面,这也是幼儿对水墨材料涂鸦的一个接触,体会不同材料对自己心中想法表象的意想不到,增加幼儿的绘画游戏感。

正是水墨画的材料单纯和用笔概括性的表现形式非常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幼儿大胆挥洒、毫无顾忌地作画,这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园在水墨画教学上,特别是在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性审美思维品质上下了不少工夫,并已初具特色。作为一位实践者,就此简单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我通常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够使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到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中来,如主题水墨画 “竹子”活动中,我会请幼儿在花园中仔细观察竹子形状的变化,每顶竹叶的叶数(一般为9叶),让他们观察竹节的长法不同于其他树种,拿一个竹竿让幼儿们数数有几节,每节是不是基本是一样长的,竹枝长在竹节上,摸摸竹竿里面是空心的。之后把观察到的竹子让幼儿自己去用毛笔表现。不要急着去教他如何画,让他用自己的理解去画一个他观察到的竹子,幼儿在画的过程中提醒他注意刚观察到的一些重要特征,如竹竿、竹枝、竹叶,植物结构不要画错了。幼儿可以用墨色或之外的其它颜色红的、绿的画一幅竹子。问问幼儿为什么用这个颜色,他的想法是什么。多鼓励幼儿大胆涂抹,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墨竹。我在教学中发现幼儿特别喜欢用毛笔蘸很多水,他们落纸的时候特别高兴,其次就是毛笔特别干的时候,把毛笔在纸上使劲的涂鸦,留有破笔的痕迹,这可能就是水彩笔所没有的涂鸦感。

我班的孩子喜欢水墨画,每次画个图案让我来看,我就会问他画的是什么,他会认真的给我一一讲解。我听了他的解释后,明白了他的绘画意图,就给他建议说再画一些东西就更好看了。他就按我的建议丰富他的画面,其实也是在完善他的思想。虽然幼儿的画我们有时看不懂,但他都是有想法的,只是绘画技巧画不出来。我不改动幼儿的画面,只是要完善他的想法,充实画面。《指南》要求:“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儿童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手段来满足、刺激他们的思维与想象,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产生。

幼儿水墨画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除了要多给孩子提供技法及观察思考的机会外,教师更要善于突破传统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并且在给予鼓励的同时,更要注重让孩子充分地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创造力得以更大的发挥。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活动“投掷大比拼”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活动“投掷大比拼”

《指南》健康教育要求中指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为了培养大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我们为此开展了一系列体育活动“投掷大比拼”。但投掷动作要求手腕、手臂、腰、腹、背及腿等全身肌肉协调一致,而且投出物体时要有一定的力量,这对孩于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动作,不是一时能学会的。

在“投掷大比拼”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我们只是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教学目标“初步掌握投掷的基本方法,锻炼手臂力量;对投掷活动感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孩子们在布置的活动区中自选纸球、飞镖和沙袋进行投掷游戏,如在玩球区幼儿用自制的纸球投掷坏老鼠、在沙袋区幼儿用自制的沙袋投掷大灰狼,在飞镖区幼儿用自制的飞镖投掷过圈。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选择了纸球和沙袋开始玩游戏,而选择飞镖的孩子寥寥无几。在纸球区和沙袋区,刚开始孩子们还玩得不也乐乎,但不一会儿他们就失去了玩游戏的兴趣,他们用纸球和沙袋互相扔来扔去玩“打仗”的游戏。玩飞镖的孩子也加入了玩打仗的游戏,他们用飞镖你仍我,我扔你……,一眼望去都是孩子们在疯狂滴你追我跑地打闹、嬉戏,完全没有停下来的现象。

体育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通常采用集体教学活动的方式,一般采用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它有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各种能够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在第一次体育活动“投掷大比拼”活动中,孩子们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这其中有以下原因: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第一次“投掷大比拼”体育活动后,我们进行了反思,觉得自己对“投掷”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对投掷的动作要领没有掌握好,为此我们仔细阅读了“基本动作概论”中关于投掷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投掷包括很多方面,如抛球、接球等都属于投掷的范畴。同时通过学习也让我们了解到大班投掷的目标要求除了要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外,还了解了大班幼儿的投准目标要求。知道大班投准的目标是3米投远的目标是5米。于是在第二次投掷教学中,我们把目标进行了调整“能准确掌握投掷动作,投准目标,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对投掷活动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积极参与。”同时把肩上投掷作为教学重点,侧重全身动作;教学难点则是投准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创设了相应的游戏情景:沙包区:距离3米,要求幼儿将炸弹(沙包)投掷到猫耳洞(直径60cm轮胎上);流星区:距离3米,将手雷(流星)投掷敌占区(穿过直径为60cm的圈内);玩球区:距离5米,将纸球扔到砖墙区域内(不同距离)。提醒幼儿在投掷的时候要双眼盯紧目标,蹬地转体把手中的武器投掷出去。让幼儿在情景创设的情景中锻炼了动作的发展。

《指南》健康指导要求中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第一次投掷活动中我们并没有提醒幼儿在投掷中注意安全,不要面对面进行互相投掷,以免引起安全隐患的发生,因而在幼儿活动中出现了互相投掷的现象。在第二次教学活动中,为了避免出现以上幼儿互相投掷的现象,我们在幼儿游戏之前提出了安全的要求:不要用器物互相投掷对方,以免意外发生。在第二次投掷游戏活动中,幼儿不再互相投掷了,而是瞄准目标进行投掷,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师生角色明了,适时参与活动

教师不但是教学工作的引导者,更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教师应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幼儿、教师和整个活动成为一个整体。在体育活动“投掷大比拼”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我们只是作为材料的提供者和幼儿游戏的旁观者,而没有作为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与幼儿一起游戏,导致幼儿无目的性地自由地“瞎玩”。在第二次“投掷大比拼”教学活动中,我们在活动中既是观察者、引导者,也是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我们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当发现幼儿对某一材料的某一玩法兴趣减弱时,我们在活动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适时的指导,并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让幼儿、教师和活动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三、材料投放层次,激发活动兴趣

陶行知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以及能力与水平的差异有计划、有层次的投放不同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每个幼儿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让幼儿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投掷大比拼”第一次教学活动中,纸球区、沙袋区和飞镖都是统一的目标要求,没有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因而对能力强的幼儿来说没有挑战性,玩了一次就不想玩了,因而出现了互相投掷对方的吵闹现象。在第二次“投掷大比拼”教学活动中,为保证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我们在创设情景性游戏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幼儿的目标要求有所不同。在大班投远的目标5米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要求也不同:投远6米、7米、8米等。在投准3米目标的基础上对能力强的幼儿要求投准3.5米、4米、4.5米等,让能力强的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不同的学习和挑战,激发游戏的趣味性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在体育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根据本班孩子的不同的发展水平适时适时调整活动,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总结: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总结: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比较欠缺,认识水平有限,掌握的词汇不够丰富,对词义的理解不够准确,很难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口语中往往出现不少语病。因此,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就此浅谈几点有关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想法: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成人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成人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对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我们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幼儿随意地说,无目的地讲,而是让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环境里轻松快乐地学习语言。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多是通过故事、游戏等生动的形式来进行的,这样既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又对幼儿组织语言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提问是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开拓幼儿思维的好方法。但如果没有很好的活动气氛,幼儿可能会有一种惧怕心理,而如果采用引发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热烈的讨论,效果则大不一样。我们要循循善诱,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使他们有问题可问,有话可说,当幼儿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时,教师可不必马上回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大家,以激发孩子们更大的热情,幼儿的思维会更加活跃,而其语言能力也会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发展。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我们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花香鸟语、春夏秋冬……教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的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做个有心人。我们把自己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大胆地表述出来,或让成人把幼儿所说的话记录下来,使幼儿在语言与文字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让幼儿先画下来再讲出来等等。

我们还可以利用图书、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如看图讲述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复述故事或背诵诗歌可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的流畅性,这样还可以让幼儿在边读边看中培养对文字的兴趣。

游戏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主动地、积极地

表达他们对事物所持的态度,我在开始从事幼儿教育时,往往不敢让幼儿选择自己的游戏,认为一放就乱,通过多次实践,我明白了活不是散、乱,不是幼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规则约束,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活动的内容有规则有秩序地让幼儿愉快地加入到游戏当中,在游戏中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娃娃家、快餐厅、小医院、图书角、理发店等游戏区域内,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语言表达机会,同时又体验了愉悦的情绪。另外,我还通过组织语言活动,让幼儿充当其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体验角色行为及其心理过程,这是孩子乐意接受的,他们会非常投入,完全沉浸到角色当中,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语言接连不断,幼儿在较为准确地理解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同时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抓住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使幼儿有话愿说

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我们应关注幼儿的想法,

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

四、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两个幼儿为一件玩具发生了矛盾,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能力。

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的语言可为幼

儿语言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积极引导幼儿善于观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注意力和观察力

是决定一个人口语表达是否丰富生动的关键因素。幼儿一开始,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观察机会,然后逐步培养其兴趣,逐步锻炼观察事物特征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一些常见植物,如大蒜、豆类、菜根类、种子类,并让幼儿亲手实践,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专注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习按特点的类别加以比较等等,实践证明,这样能使幼儿在观察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将口头表达的技能进一步朝有条理的方向发展。

六、渗透于各领域,扩大语言发展范围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一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是语言教育活动的重头戏,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无须过多考虑语言能力的培养。幼儿的语言学习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

1、在数学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数学教学活动和语言教学活动不同,它没有许多优美动听的语句以及丰富

的词汇,但却需要幼儿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精确的 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来说,数学活动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数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数学的知识。如幼儿学习4以内物体的点数,我设计了一幅图,上面有四只小白兔,让幼儿说说它们在干什么?一共有几只小白兔?幼儿会说:有的小白兔在采蘑菇,有的小白兔在玩,有的小白兔拎篮子,有的小白兔在休息。草地上一共有4只小白兔。它们玩得真高兴。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它们的学习兴趣。

2、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语言信息交流主要包括描述和讨论两种方式。幼儿在描述

和讨论中既可以提出自己饿观点和想法,又可以交流自己的探索、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以及从中获取的 情绪体验。如一幼儿经过观察问另一幼儿:这只鸡蛋为什么能立起来?这是幼儿之间发现现象的交流。我们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描述和讨论的机会鼓励幼儿学习用简单明确饿语言表达和描述科学发现。又如:幼儿在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小实验时,当水开了后,水壶里冒出了热气,当幼儿描述时说:水烧开了以后,就冒烟了。我们听了就要及时纠正幼儿的说法,说:水开了,就冒出了水蒸气。幼儿从这一活动就掌握了 “水蒸气”一词。因此,我们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随机丰富幼儿的词汇,逐步要求幼儿用完整、连贯、通顺的语句表达,以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

3、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语言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歌曲《小蚂蚁》,

主要讲述一只小蚂蚁看见一粒豆,想搬回家,可搬不动,后来想出好办法,请来朋友帮忙,一起搬回家。在学习这首歌后,我请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把它改成一个故事,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儿童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我们在美术中,

可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在绘画和手工中,加进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教幼儿用橡皮泥做圆饼,我请幼儿配合手工的操作步骤编儿歌:搓搓搓,搓成一个小圆球,最后上下压一下。通过念儿歌,做手工,使幼儿动手又动脑,在顺利完成美术作品的同时,又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在体育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往往比较大,兴趣很高,幼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

感。根据这一特点,在活动时,我先让幼儿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再请幼儿讲述并讨论教师的动作要领及注意点;接着请幼儿练习,最后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做好这个动作的。这样,不但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而且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讲出了各种活动的特点,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

因此要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成人就应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综上所述,“三岁之魂,百岁之才”我们一定要把对幼儿的语言教育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抓早、抓实、抓好。要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说话气氛,消除幼儿说话时胆怯或忧郁不决的紧张情绪,不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他们迅速成材奠定扎实的基础。

总结:浅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总结:浅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更是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 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墙面、活动区等是在课程实施中环境的一部分,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记录下已经和正在实施的课程的种种,使课程不断的延伸。如我们班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美丽的大自然》这一 主题中,我们在副墙上布置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幼儿通过墙壁文化进一步了解了四季景色特点。

二、 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我们可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废旧物品,供幼儿操作,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愿望和动手的欲望。我们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废旧物品,如饮料瓶、碎布条、毛线、各种盒子、塑料袋等等,在为幼儿设置活动主题,如“可爱的动物”,幼儿便可自行选择喜欢的物品进行创作。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体验了创造的宽了、探索的快乐、合作的快乐,也增强了孩子的探索欲,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小主人的精神 。以往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由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参与到环境布置中去,结果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所以,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又可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爱护珍惜环境,成就感又得到鼓励,更激发幼儿创造力。在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他们主体的作用。 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四、环境创设可引导幼儿有环保的意识。 在环境创设中,有幼儿从家里收集了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吸管、蛋壳等废旧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 孩子们用纸盒做成了高楼、 汽车、动植物等,孩子们在利用废旧物品创作过程中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孩子们面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 则更有兴趣了,他们在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发展了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环境是孩子自我表现与战线的舞 台,也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的创设 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发展和幼儿主体性等方面的发展。他们每天都能 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 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 感、 意志、 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让幼儿关注生活, 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快乐生活。 我们教师会以最大的努力,积极进取的精神, 使每一块墙面、 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 从而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这些都要求我们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使我们的环境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第三位老师。

"销售工作总结互相帮助"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