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催人老,光阴如骏赶少年。当我们遇到一些深刻的事情或者经历时,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关于北大学习的心得总结,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北大之行 不思量自难忘
——东营区院赵军奎
11月8日—14日,一段短暂却令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在带着些许寒意的细雨中,我和大家一起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北京早已游览,内心少了对天安门的渴望与激动,但总也禁不住对此行目的——北大的敬慕和憧憬。一路上望着初冬孤寂的田野,偶尔飘过的村庄,那场连绵丝雨将我的思绪飘忽带去了北大,想象着北大那早已名扬天下的未名湖、博雅塔、校友门、图书馆……转眼又都成了回忆,又是一个细雨飘飘的日子,我们踏上了归途的列车,些许的不舍、些许的留恋,化成了对北大生活的怀念和对今后工作、生活的期盼。
一周的北大生活,涤荡了我蒙尘的心灵,洗礼了我的精神世界,撕开了眼前的雾霾,燃起了新的希望。曾几何时忙忙碌碌中,忘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忘记了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了朝气蓬勃的一腔热情,没有了初出茅庐的血气方刚,悄无声息变的疲沓、现实,磨得老气横秋,睁眼油盐酱醋,闭眼礼乐诗书。
李左东教授一堂《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增加了我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了解,知道什么是M0,什么是M1,明白了为何我们发的工资越来越多买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懂得了国家一直调控楼市为何越楼价却一路高歌.更加深层次的知道了国家当前发展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制定政策的决心和目的,更加了解了我们党领导这个大国所付出的艰辛,更加理解了党和政府的一些决策,也更加坚定了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彭向刚教授的讲课特色鲜明。东北小品似的授课风格,让学员在笑与乐中了其授课的魅力,他时而幽默诙谐、时而严肃激昂,时而歇斯底里、时而珠落玉盘,愣是将理论性、概念性强的《提升行政执行力》讲授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化繁为简、喻理于例,让人在笑声中体味真理,于回味中提升能力。他让我明白了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关系,知道影响执行力的因素,让我记住了敬业是魂,奉献是本,要主动工作,做到乐、敬、精、勤、创,追求精益求精、尽心尽力、尽善尽美.
马俊教授《当前国际形势与周边安全环境》以说唱似的讲授,让人听得如痴如醉,从香港到台湾,由朝鲜到日本,谈中亚论西欧,他旁征博引、纵横古今,沿着一路一带,开启了海上、内陆之旅,讲军事、谈谋虑,分析形势、细解迷津。听后提振士气,身心舒畅,增强了对中国对外关系的信心,也增强了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的决心。高钢教授的《新闻报道的专业原则与核心技术》一堂课下来,让我对新闻写作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通过他《眼球:中国七百万盲人的呼救信号》一篇报道引发中央众多部门关注,立即采取行动的事例,深深感受到了好的新闻稿件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从高钢教授那我近一步读懂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张智勇教授的《压力与情绪管理》,周旺生教授的《当前中国法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两堂课讲授的知识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观点和认识,给我以新的思索和启发,开启了知识搜索的另一面,让我看世界、看事情更加全面。喜欢两位教授的高傲,这是能力的表现,敬佩两位教授的直白,这是艺高人胆大的风采。许铭桂教授的《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讲述了创新的重要性,指出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告诉人们要学会、善于利用外脑,用外脑开启智慧、开启思路。结合实例讲述了什么是决策,阐明了决策与预谋与统筹的关系。他的课程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创新和谋划的重要性,也牢记了要把自己的事业当成学问来做.
杨虎教授的《国学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一课,于我最有益处,从对中国传统国学经典讲解中,渗透出了做人、处事、工作的坚守和准则。他的课寓教于乐、寓理于典、育人于无形,初听其课平淡如水,耐心片刻,方得其妙。闭眼细品,犹如刘宝瑞大师的单口相声,其声音、其叙述、其用词、其尾音,莫不是在说《珍珠翡翠白玉汤》。娓娓道来、荡气回肠、回味无穷,无需开怀大笑,早已心花怒放。用短短三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讲了国学的基本概念、要籍,教给了大家阅读经典的方法。杨金波教授的《政务礼仪与人际沟通》从工作、生活的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用其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的授课风格,教给了大家如何做个有礼之人,提升了素质,增强了底气。
十堂课的学习,领略了北大、人大等全国顶级教授的授课风采,较为系统全面的学习了相关学科领域最权威、最前沿的知识,感受了北大那种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这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思想的洗礼。一周的学习带给我的不单是知识的增加,思路的开阔,更是人生一次质的提升,让我站的更高,望的更远。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美丽的校园,请容我带走北大精神,沉淀北大记忆。北大之行,不思量自难忘。难忘静坐于北大的教室里手捧散发着油墨馨香的书本,聆听大师们的充满激情和哲理的精彩讲座;难忘漫步校园享受那久违的大学生活,细品那古老的芬芳;难忘蓦然回首间,那青春激扬的学子,给了我蓬勃的力量和年轻的勇气。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关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总结
学英语和交朋友一样,关键在于主动。关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总结怎么写,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这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生涯,让我感慨颇多!回想起,那个时候上课的情况,一切是那么的清晰,仿佛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
通过这两年在大学的英语学习,我对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方面有以下的看法:虽然在教学内容较单一的情况下,但在英语教学方式方面相对来说,教学形式还是较丰富多彩的,具体地说: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了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如:游戏化地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学生上讲台、看音像资料等来传授教学内容。
对这种形式的教学,我觉得很不错! 与我们高中枯燥的英语课堂相比,这种利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乐意被我们接受,提高了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 当然,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取决于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班级规模、班风等实际因素。显然采用了合适的教学形式能较大地激发学生学习。
另外,另一种值得一提的教学安排就是英语ppT展示。 对于英语的ppT展示的教学安排,很多人不支持,觉得没意义,不如不用上课更好。
但我个人觉得,它是利远大于弊的。 因为这种教学安排给了我们很多的学习空间,让教学的互动性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激情给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个人的自我约束的意识。可能部分的同学还停留在老师一个人在讲课,学生在下面听的中学教学模式中,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意义。因此,有一部分同学在机房学习时,因自身的自律意识不强而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看,聊QQ,发邮件等。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是对学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方面的考验的平台,在这平台上,学生将能逐渐摆脱掉依赖老师与家长的监督来学习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与增强自己的学习意识。只是,在这转变过程当中,老师等要学会引导这些学生,这样这种教学方式将会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就我个人的情况来说,通过每周一次的英语ppT,我也接触到了更加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利用个人展示这一强大的平台来锻炼我们,同时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总的来说,这目前大学的英语教学安排还是不错的,当然,还需进一步的发展完善。
附:大学英语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之一: 主动学Vs被动学
学英语和交朋友一样,关键在于主动。大学英语学习与中学英语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学时的缩短。
中学时期学习英语,每天都有一堂课,我们“被迫”每天与英语亲密接触,虽属无奈,但关系熟稔。且中学课文内容单纯,以掌握语法为重点,通常篇幅短小精悍,三言两语,很好理解。
如今大学里两三天才会“被迫”见一次伊人面,外在压力也远不如从前,每个unit都有专题,或咏物,或言情,或环境保护,或转基因话题,文章包罗万象,气象万千,文笔各异,较之从前均属累牍之作。于是,满目生单词,到处难句子,英雄气短,怯意渐生,只好望“英”兴叹。
思维误区:
大学英语课文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认识几个新单词,掌握几个固定用法。老师通常会从整体出发,引导我们认识课文的行文结构,中心思想,文体风格,对新单词和固定用法的个别讲解只是为了大家更好地认识课文。中学英语课上那种事无巨细、精雕细琢单词语法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解决方案:
痛下决心,改变态度,认清情况,主动出击。以课文内容为例:
上课前几天开始预习课文,通读若干遍,直到基本了解文章大意为止。随时标出新单词,或存疑句群。
下一步,找一本可靠的英汉双解词典,仔细查阅生词和短语,做笔记。我上大学时,老师建议我们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因为它释义简明易懂,例句很生动。查阅时注意尽量先看词典对该词的英文解释,再看例句,遇到动词或动词短语尤其要注意。笔记不仅包括释义,例句和搭配也很重要。这一步耗时越长,效果越显著。考虑到精力问题,可分几天完成。
第三步,上课紧跟老师,及时补充笔记,学习中心思想,了解行文结构,欣赏文体风格。接下来,再朗读文章若干遍,然后整理笔记,主动记忆典型例句。再进行拓展性学习,可上网搜索相关主题的英语文章,广泛阅读。主题相关,则单词多相近,重复几率高,多读几遍,既长见识,又熟单词,更增信心。如感兴趣,还可自行编辑专题,效果亦佳。
关于大一学生的学习总结
首先要肯定的是同学们在学习上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大一上伊始,同学们对大学课堂流水般的教学进度和蜻蜓点水般的教学模式普遍感到不适应,所以学起来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不少同学敏锐地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而且急切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于是,一场关于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区别的大讨论在班集体中悄悄地展开了。结果这种自由的自发的讨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经此一役,班上大多数同学都逐渐摆脱了高中时代遗留下来的那种被动学习的心态,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应对全新的大学学习。其最直接的印证是我们在微积分一门了取得的进步。大一上微积分期中全班优秀率仅为14。4% ,良好率为53。2% ,通过率为93。9%;到期末时,优秀率为12.1%,良好率为48.5%,通过率为93.9%;到大一下期末时优秀率为36.4%,良好率为75.8%。不能说这不是全班同学共同取得的进步。
同时,我们班的另两门公共必修课也有不错的成绩。两个学期下来,英语和计算机均100%通过。下学期有两人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均高出口语线;这个学期即将有人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
大一一年里,专业课可说是最令人头痛的了。我们大一上便开了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无机化学。这门课内容多课时少难度高,初学时,同学们常常抱怨老师讲得太快,有些难点问题总弄不清楚,希望可以讲慢一点、讲细一点。但我们也了解老师的难处,知道最终还得靠自己。于是,一些有心的同学抓住课间和课后的时间找任课教师解决疑难问题。下来以后,这些同学又扮演了为其他同学解惑的角色。就是这样一种自发的机制即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让同学们掌握了知识。最终,全班所有专业课都保持了93.4%的通过率。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在学习互助这方面,我们做得相当出色。有良好自学习惯的和较强自制力的同学常常能够带动其他同学,或者结伴去自习,或者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平时,很多同学也热衷于讨论学习问题;不少涉猎广泛的同学更是热情地向大家推荐看过的好书好电影。上个学期,我们甚至举办了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主题班会和一次“我的读书时代”特色团日,都获得了不凡的影响。可以说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同学们在学习上的进步。
关于瑜伽学习感受总结与心得
动手写这篇的总结与心得的时候,是16周,还剩两次瑜伽课,一年的课程就快结束,心里五味杂陈,然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走到一个结点,总要向后看看,才能更好的向前走。
一年下来,通过每一节的瑜伽课,都让我更深的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心灵的宁静。印度《薄伽梵歌》中最高箴言说:“宁静即是瑜伽”。习惯了每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练习蕙兰瑜伽神清气爽释压与静心练习,随着柔声慢语的指导语,身体抻拉、拧转,平衡,再舒展,配合着延长的呼吸,渐渐地心随意走,人变得恬淡而渺然,忘却烦恼,飘至一个天人合一的空远所在。生活的单调与不顺畅,并非人所愿,瑜伽最精深的内蕴不仅在调身,还在于调心,坚持的练习可以获得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以及最大限度的幸福感。
从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学习向太阳致敬式,之后的每一节课也都会再做一到两遍。百度上写到:整套12个动作都是向太阳神致敬,感谢他赐给我们能量,并祛除我们身上不洁净的成分。拜日式结束也可以唱颂三遍Shanti。梵语中“Shanti”是“和平、宁静”的意思。Shanti 唱诵3遍是对矿物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世界的平静,和平而祈祷。瑜伽,就是使我们达到内心的和平与宁静,从而实现外在世界的和平与安宁。这套又进一步告诉我“宁静即是瑜伽”。
随后就是每节课一到两个的单式动作。记得老师说过,达到动作的标准并不是瑜伽的最终要求,更重要的掌握住自己的呼吸,保持心灵的宁静,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可以。它不是一种单纯的动作,它更注重内在,能触动人的心灵,这是瑜伽给予我的最大感触。。我们在专注练习特定姿势中,各种状态与身体动作就在自然,和谐的融合态势中;我们的灵动意识到身体的姿势,我们必须体式的姿势是身与心的一体相应,用心专注时,注意到那个姿势则是一个心理状态,我们体会到了肉体与心理状态的和谐。当我们正在注意一个心理状态和肉体时,我们也体悟到了心理状态和身体态势的本是连接的。借着身体许多不同的姿势,我们将知道每一体式的觉悟的不同。当我们意识到有改变的身体的态势,相信有一个可以改变的“自我”,这种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意识观就会生起。
当然,最让我印象还是,第一次接受这种形式的考试,又是第一组,说实话,是很紧张的。记得考试前一个星期我都几乎处于很焦虑的状态,在网上找了很多,自己也做
了很多练习。自己边说边做动作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幸好当天老师允许队友帮忙做动作。不过,这个准备包括考试的整个过程,给了我很多感悟,也有很多提升。不但对瑜伽动作的掌握更到位,更明白了把自己的感受传授给大家时所得到的愉悦感。所以,在后来其他组的同学展示的时候,都尽力去做,因为感受到了每一个动作的背后可能都是他们很多次的练习,想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
最后,想瑜伽给我带来的变化。每次瑜伽体验,都会带给我不同的感觉,我很愿意把它当做我以后做人处事的一种方式,相信只要去努力就会有收获,人生不强求,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瑜伽使我有了这样的心境,也是我快乐的理由。用心去体会瑜伽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将瑜伽融入生命,用瑜伽的方式处世,诺多的难题将会的迎刃而解。我们的心灵将会变得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一片光明。我们能智慧思惟任何形态的存在,我们将渐渐地能够融合一个心理状态与肉体的和谐,连接,达到我们需要健康的本源。我被所有的人对瑜伽的热爱和执著所深深感染,感动着大家的执著,瑜伽让我学会和体验到了许多以前忽略的东西,我想从今以后我会一直追随着它,感受着它、感受它带给我的喜悦和宁静,用这种最传统也最现代的方式,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得到最好的洁净。
最后的最后,感谢老师一年以来悉心的教授。您的每一句赞扬,都成为我的动力;每一句指正,都会让我想要做的更好。老师辛苦了,感谢您给我这么好的课程体验。虽然这学期的瑜伽课结束了,但我相信我和瑜伽的邂逅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