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扶贫产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08.27

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时间如白驹过隙,这一阶段的工作即将结束,画上句点。通过回顾本阶段的工作情况做个总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生成长的路上,需要及时地复盘自己。工作总结究竟要怎么写才合适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展业、富民、兴村、强乡”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以精准扶贫驻村帮扶为抓手,小编给大家提供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欢迎参考!

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一)

20XX年1月以来,我局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攻坚年的决策部署,主动联合市产业开发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积极配合县市区党委、政府,推动扶贫攻坚战役。

1.检查指导县市区确定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载体。从20XX年1月中旬开始,我局牵头组织农业、水产畜牧兽医、林业等部门根据精准扶贫要求,确定特色果蔬、中药材、富硒稻、茶叶、桑蚕、生猪、肉鸡、肉鸭、油茶等为主导产业,并组织召开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对接会,23家企业积极响应,计划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参与政府主导的扶贫攻坚大行动,确保种养得出、销售得了、加工得好、产品有市场、农民有收益、企业能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针对20XX年全市计划脱贫摘帽115个贫困村1062个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4349户58072人、水田16.30万亩、旱坡地8.07万亩、山林地47.49万亩的特点,组织产业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反复调查研究和召开联席会议,拟定了《贵港市20XX年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讨论稿)》,并转发县市区征求意见。3月2日,我局印发实施《贵港市农业产业脱贫20XX春季大行动工作方案》(贵农业通〔20XX〕13号),派出组织5个工作组分赴县市区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和产业技术指导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攻坚年”活动取得实效。

3.组织种苗繁育和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准备工作。从2月初开始,我局组织市蚕种场、桂平市汇鑫百香果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围绕百香果产业扶贫进行繁育种苗达120万株以上。同时,1月31日、3月4日先后两次到挂点联系乡镇平南县大坡镇召开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座谈会,指导帮助贫困村落实主导产业和增收产业,已落实种植水果1200多亩、富硒优质稻1500多亩。3月9日,组织大坡镇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或村委主任到桂平市安担村、百香果加工企业和港南区高庆村参观学习,明晰产业发展思路和坚定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4.指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扶贫+”、“产业订单扶贫”模式。组织金沙果蔬专业合作社、深禾丰公司利用自己的产业基地,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认管和入股等,多形式增加贫困户入收。3月8日,我局在港北区庆丰镇深禾丰公司蔬菜基地召开全市蔬菜产业扶贫暨春季大行动推进会,推广种植高产高效蔬菜,着力解决20XX年计划脱困群众收入问题。

5.指导贫困村建立覆盖面广的专业合作社。为指导后盾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我局组织人员编写《产业扶贫手册》,重点介绍我市扶贫主导产业、增收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实体注册登记和产业扶贫政策等。推介一批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的典型范例,如港南区八塘镇高庆屯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和流转无劳动力(或外出务工)家庭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发展蔬菜生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二)

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培训会召开后,我办组织专人到精准扶贫工作点贺家乡花石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了解,现将了解的情况和打算采取的帮扶措施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贺家乡花石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0人,扶贫人口36户、146人,全村共有水田553亩,山地3300亩,水塘30口,水利浇灌渠道4000米,连村水泥公路4000米。村里主要产业是水稻、西瓜、香瓜种植,其他没有什么资源优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全村共有两台变压器,20XX年实行电改后,实现了户户通电。水塘30口,已水泥硬化8口。电视信号均到户,但未通广播,没有村卫生室。全村适龄儿童均已入学。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发展不优,严重制约着村民脱贫致富。村里种植水稻基本上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品种不优,产量不高,效益不佳,靠种植水稻脱不了贫,而且村民种植积极性也不高。在种水稻之余,村民种了10多年的西瓜、香瓜效益也每况愈下。

2、基础设施不完善,所需资金缺口较大。还有5个村民小组没有通水泥路,除了“一事一议”解决几万元外,其余下差70多万元。有800米水渠年久失修,需资金20万元。在未硬化的十多口山塘之中,有三口山塘急需进行防渗防漏维修,需资金12万元。

3、劳动力素质不高,需下大气力对村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无论是发展农业产业,还是进行劳务输出,都需进行系统的劳动技能培训,而这一工程却是十分浩繁复杂的,真正要脱贫致富这一举措是必不可少的。Gz85.COM

三、扶贫打算

精准扶贫工作队进村进行深入的了解后,正在采取有力的措施,对该村进行系统的帮扶,我办作为后盾单位之一,决心顷心尽力,服从工作队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切实发挥我办应有的作用,并打算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根据工作队的统一安排,我办将按结对帮扶的办法,帮助3-5户贫困户摆脱贫困。

2、千方百计为改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献计出力,每年为该村筹措部分建设资金,争取三年内使该村道路和水利设施状况有根本的改观。

3、引进产业新技术、新品种,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每年在该村扶持10户以上农户作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引进美国黑提种植和中药材种植,实行优良品种提供、技术指导和包产品销售三结合的模式,为当地通过产业致富提供可靠的保证。

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农业局产业扶贫总结


农业局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积极配合县市区党委、政府,推动扶贫攻坚战役。那么,农业局产业扶贫总结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内容吧!

篇一:农业局产业扶贫总结

4月22日,武鸣区农业局召开选派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员工作情况汇报会议。会议总结了上一阶段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查找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武鸣区农业局局长岑玉寒主持会议。

会上,选派的21名工作队队员分别就各自挂点村屯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脱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展产业扶贫的规划等作了汇报。

在听取了工作队队员的工作汇报后,岑玉寒局长对近段时间工作队队员所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于如何打好新一轮扶贫改坚战,岑玉寒局长指出,扶贫工作队队员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加强工作纪律和作风建设,扎实深入基层为贫困户脱贫做好规划,要督促指导好所挂村屯开展扶贫工作,对于无劳动能力、因病、因残疾,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加强与镇、村干部沟通联系,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扶贫取得成效,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扶贫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向贫困户宣传强农、惠农、就业、教育补助、大病救助等政策,工作队队员应该把自己当作所挂村屯的一员,力争帮助贫困村成立一个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村有一个延续发展的产业,巩固扶贫取得的成果。

篇二:农业局产业扶贫总结

20XX年,市农委(市扶贫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1+3+5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部署,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发展农村为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抓重点、破难点、强统筹、勤调度,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相关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良好。农业一产增加值达129.9亿元,增长6.4%;农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11918元,增长10.1%。

菜篮子保供能力稳步提升。完成蔬菜播面172万亩次、蔬菜总产量225万吨;高标准茶园面积达23万亩,茶叶产量7800吨;精品果园达27万亩,水果产量18.5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6.5万吨、2.5万吨、5万吨、水产品产量9800 吨;出栏生猪135万头,出栏家禽2000万羽。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完成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面积30079亩,开工建设通村油路140公里,建成通组公路616公里,人行步道217公里;开工农村危房改造10131户,完工4186户,开工小康房2350户,完工1935户;解决7.44万人饮水安全;完成40个村寨的绿化建设。新增农机总动力5.14万千瓦,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86.52万千瓦。

扶贫开发精准发力。制定帮扶方案7279个,投入专项资金3747.6 万元,落实项目6243个,150个贫困村和1.44万扶贫对象实现脱贫,在全省率先消除绝对贫困,提前五年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市55.6万户农户、二轮延包档案户籍36.44万户,已全部完成档案信息和户籍信息清查录入,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二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82个空壳村集体经济增收,发展壮大370个低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五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完成4个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工作,创建20个双超村;培育扶持家庭农场105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8 个。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出台了《支持修文县加快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意见》、《支持开阳县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贵阳市健康药食材产业发展三年实施计划》等系列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产值450达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7%。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进一步拓展,具备都市休闲功能的农业园区、生产基地占比达80%以上,呈现农旅一体、接二连三发展态势。

农业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园区方面,全市29个省级农业园区完成投资121.04亿元,占年目标任务的159.26%;完成总产值181.9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70%;总销售收入153.9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71%。建成高标准种植基地97.68万亩,占年目标任务的116.28%;带动农民50万人。建成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50个,新增美丽乡村示范带5条。

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开展农村电商培训40期、培训0.2万人,建成1个市级农村电商线上线下交易中心、4个县级农村电商运营中心、100余个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站和5个村淘创富示范村。建设白云现代农业园区贵州电商馆、乌当花卉园区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引入了淘宝、京东、苏宁易购、赶街网、一亩田、携程网、一号店等农村电商企业,培育了黔山良农、午当锄禾等农业电商品牌。

农业保障体系不断强化。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抽检各类农产品、投入品10.30万批次, 合格率达99.98%;新增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19.19万亩,三品一标认证102个。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二是强化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立16个重大病虫系统监测点、87个田间观测点;全面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发放使用疫苗6500万毫升(羽、头份),应免动物免疫率达100%;严格动物屠宰检疫,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产地检疫率达100%。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三是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农作物减少农药用量67.58吨,减少农药使用14.41%;开展测土配方项目,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9416.4吨。实施农村污水处理示范项目5个。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业污染事件。四是强化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001人;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农村低收入劳动力2156人;举办农村电商能人培训班2期,培训305人。确保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工作亮点

(一)突出大扶贫精准发力,率先消除绝对贫困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我市紧紧围绕全市150个贫困村减贫摘帽和1.44万人扶贫开发对象脱贫的战略目标,通过搭建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建立精准扶贫数据库,与国家、省扶贫办和各区(市、县)扶贫办实现垂直全线链接,采集、录入贫困户基础数据,录入全市4927名领导干部遍访150个贫困村、8925贫困户填写的13186份帮扶需求问卷信息,梳理问题22105条,全面掌握了全市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和应用,实行动态管理,有力推动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五个更加精准。一是摸清致贫原因更加精准;二是制定帮扶措施和落实项目更加精准;三是安排使用资金更加精准;四是选派村第一书记和安排结对帮扶单位更加精准;五是脱贫成效管理更加精准。目前,全市150个贫困村和1.44万扶贫对象实现减贫摘帽,在全省率先实现消除绝对贫困,提前五年步入小康,为全省打赢大扶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二)突出大数据引领发展,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充分利用大数据产业优势,与惠普公司合作建立贵阳现代农业大数据交易中心(贵阳 农业云),项目汇聚涵盖购买、物流、质量、产量等上百种农业生产和交易关联性数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覆盖全国农业贸易及跨境农业贸易的国际农业云。目前已建成蔬菜保供基地专用数字化管理平台,收集了37.7万亩红线保供菜地、1400多个地块的面积、海拔、土壤肥力、栽种品种、生产主体、三品一标认证情况等基础信息,可快速、准确的汇总所需数据、信息;下一步,与农经网、全市土地确权管理平台等进行数据的无缝连接、交换,实现数据的共享及互联互通;实现与市国土资源局合作收缴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数字化对接;平台数据库每三个月更新维护,保证基础数据库数据的科学准确。另外,通过建设 扶贫云平台,用大数据全程甄别低收入困难群体增收情况、帮扶项目和资金落实情况、结对帮扶干部责任落实情况,全面提高帮扶对象识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制定、结对帮扶、持续增收精准管理,实现大扶贫战略精准、动态管理。通过数据铁笼建设,强化了对农业项目资金的监管,让权力在阳光下清晰、透明、规范运行。

(三)突出四个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突出以农业园区、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和示范小城镇四个统筹为重点,工作聚焦、力量聚集、资金聚合,推动全市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围绕农业园区打造精品美丽乡村示范带。建成了十里画廊、泉城五韵、红岩葡萄沟、青岩古镇沿线、蓬莱仙界、环红枫湖沿线、桃源八寨等农业产业与美丽乡村高度融合的示范带;二是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建设提高型示范点。今年建设的50个示范点村寨基础设施、集体经济、人居环境、社会治理得到明显改善,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白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列为全省5个100工程中的10个样板型园区之一;有11个提高型示范点村寨进入全省百村大战示范村名单,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红岩葡萄沟美丽乡村示范点被列入全省十个最美乡村。三是推动农旅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农业旅游项目,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良性互动。20XX年全市乡村旅游收入实现95.03亿元,直接受益农户15万人,近80万市民间接受益。

(四)突出农业嘉年华活动载体,拓展农业多功能

按照1+3+5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借鉴北京农业嘉年华先进经验,以农业园区为平台,以每年一次的农业嘉年华活动为载体,促进农业产业逐步由生产功能向都市休闲功能拓展。20XX年9月29日,贵阳首届农业嘉年华活动在白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功举办,得到省委陈敏尔书记的充分肯定,此次活动按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模式建设,市、区两级出资1.2亿元,撬动了15.31亿元的社会资本参与白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白云现代农业园区完成二、三产总产值达9.5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64.6%,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农业嘉年华活动的举办,有力促进了我市农业业态从单一型的生产保供型向集新品种、新技术展示、都市休闲观光、电子商务、现代高效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新业态转变,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彰显出美了乡村、富了农民、好了城市的新形象。

三、存在问题

一是三农工作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市农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有局限。一些涉及根本性、长远性的机制与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与城市生产生活条件差距较大,农村脏、乱、差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违章建筑未得到有效根治。

三是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平台虽有搭建,但未发挥较好的作用。农业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引进力度弱,与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有差距。

四是涉农项目存在资金拨付慢和县级投入不足现象。项目资金滞留县级财政问题突出,部分区县未按要求足额匹配涉农项目资金。

五是农业招商引资和主体培育困难。引入的全产业链大商、优商少,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不能支撑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四、201x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会议精神,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引领,以大扶贫战略为统揽,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推进大数据在三农中的运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对台农业合作,做特做精都市现代农业,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五个高一格和 六个确保的要求,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升级版,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新业态和城乡发展新形态,勇于担当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火车头、发动机,在全省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二)主要目标

一产增加值增长确保 5 %,力争6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左右;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越过4300元,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实现蔬菜播面170万亩次,蔬菜产量达220万吨,新建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1万亩;新建果树基地1万亩,完成产量18.5万吨;新建茶叶基地1万亩,完成产量9500 吨;新增生猪出栏10万头、家禽出栏200万羽;完成禽蛋产量2.8万吨、奶产量5万吨。

创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33个,新增10个市级农业示范园区、新增3个大扶贫战略行动产业园区;新增5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40个提高型示范点。

现代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达到34%;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480亿元以上;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建成大数据精准扶贫平台。实施农村电商扶贫,建成1个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完成200个电商服务站建设。

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

(三)工作重点

1.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土地确权成果运用。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全面完成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扶持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 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一是加强对中央和省大扶贫新政策的学习研究,积极对接上级,争取政策支持;二是编制好十三五期间大扶贫战略的系列规划;三是做好农村43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的摸底工作;四是建好用好大数据精准扶贫平台;五是实施一批帮扶项目;六是做好相关工作的统筹调度。

3. 做特做精都市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4%。一是加强菜篮子保供基地建设。建设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1万亩、创建标准果园5个、茶叶标准(精品)园5个、新建畜产品储备基地5个、发展家庭农场100个以上。二是实施一批农产品储藏、保鲜、分级和包装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积极发展精深加工。三是拓展农业多功能。挖掘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潜力和民俗、乡土文化底蕴,创建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以上,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4.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依托一站一台,深化京筑农业创新驱动合作。大力发展种子种繁,建设现代农作物品种安全试验示范平台12个,开展34个新品种选育及地方品种提纯复壮。新建地方品种肉鸡基因库1个,提升种猪评定中心1个。组建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机构。推动朱有勇院士贵阳工作站取得实效。

5. 深入推进四个统筹。办好农业嘉年华活动,发展一批小镇经济项目。大力实施农业示范园区提质增量工程,以33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推进全域园区化。高一格、大规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花溪天河潭青岩古镇、修文桃源八寨开阳十里画廊两条美丽乡村精品升级版示范带,创建40个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新增5条示范带。深入推进农业园区与美丽乡村、旅游景区、示范小城镇四个统筹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态。

6. 加强对台农业合作。一是建立对台招商引智的项目库和信息库,按照1+10的工作机制,启动10个台湾农业创业园建设,引进合作项目30个以上;二是充分发挥台大贵阳生物资源与农业交流合作中心的作用,引进转化推广应用科技成果2项以上;三是举办筑台农业合作交流论坛2次以上,在台湾举行1次贵阳都市现代农业项目推介会;四是继续开展赴台农业考察,以各区(市、县)为单位组团,组织10批次(每批15人)农业领导干部、农技人员等赴台交流学习。

7. 强化支持平台建设。一是强化投融资与招商平台。加大精准招商,综合运用ppp、农业众筹等模式,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全产业链涉农企业。设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加大贷款贴息,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强化产销对接与市场开拓平台。推进农超、农社、农校对接和农商联动,逐步形成上连基地下连市场的销售网络;举办农交会1次、年货节1次。

8. 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及农村现代流通水平,打通黔货出山和网货下乡双向通道。发展5个村淘创富示范村;新建70个乡(镇)级农村电商服务平台,新建912个村级农村电商便民服务店,实现乡(镇)电商服务平台全覆盖,行政村电商便民服务店全覆盖。

9. 深入推进农业生态治理。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实施一批生态恢复、健康植保、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开展绿色防控示范10万亩次,实现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24%以上。实施水肥一体化工程示范项目3个,新建1个区域性粪污集中收储加工点。实施1万亩秸秆资源化利用试验示范。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机具10台以上。

10.强化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三品认定面积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以上,并强化监管。在21个蔬菜、水果生产基地试行产地准出制度,开展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工程。二是强化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构建农作物病虫害预警处置系统。设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73个、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5-10个;按照BSL2以上实验室建设标准完成兽医实验室收换证,建设动物检疫申报点10个,全面推进动物疫病净化。

11.深入推进农业系统自身建设。以建设政治型、创新型、发展型、服务型四型机关为目标,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狠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为举措,以抓实工作作风建设为根本,以数据铁笼建设为契机,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做到以忠诚为魂、人民为本、法治为先、担当为要、廉洁为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三农工作队伍。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进一步优化决策方式、管理方式和投入方式,为全面打造贵阳三农发展升级版提供坚强保障。

篇三:农业局产业扶贫总结

201x年1月以来,我局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攻坚年的决策部署,主动联合市产业开发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积极配合县市区党委、政府,推动扶贫攻坚战役。

1.检查指导县市区确定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载体。从201x年1月中旬开始,我局牵头组织农业、水产畜牧兽医、林业等部门根据精准扶贫要求,确定特色果蔬、中药材、富硒稻、茶叶、桑蚕、生猪、肉鸡、肉鸭、油茶等为主导产业,并组织召开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对接会,23家企业积极响应,计划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参与政府主导的扶贫攻坚大行动,确保种养得出、销售得了、加工得好、产品有市场、农民有收益、企业能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针对201x年全市计划脱贫摘帽115个贫困村1062个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4349户58072人、水田16.30万亩、旱坡地8.07万亩、山林地47.49万亩的特点,组织产业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反复调查研究和召开联席会议,拟定了《贵港市201x年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讨论稿)》,并转发县市区征求意见。3月2日,我局印发实施《贵港市农业产业脱贫201x春季大行动工作方案》(贵农业通〔201x〕13号),派出组织5个工作组分赴县市区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和产业技术指导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攻坚年活动取得实效。

3.组织种苗繁育和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准备工作。从2月初开始,我局组织市蚕种场、桂平市汇鑫百香果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围绕百香果产业扶贫进行繁育种苗达120万株以上。同时,1月31日、3月4日先后两次到挂点联系乡镇平南县大坡镇召开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座谈会,指导帮助贫困村落实主导产业和增收产业,已落实种植水果1200多亩、富硒优质稻1500多亩。3月9日,组织大坡镇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或村委主任到桂平市安担村、百香果加工企业和港南区高庆村参观学习,明晰产业发展思路和坚定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4.指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扶贫+、产业订单扶贫模式。组织金沙果蔬专业合作社、深禾丰公司利用自己的产业基地,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认管和入股等,多形式增加贫困户入收。3月8日,我局在港北区庆丰镇深禾丰公司蔬菜基地召开全市蔬菜产业扶贫暨春季大行动推进会,推广种植高产高效蔬菜,着力解决201x年计划脱困群众收入问题。

5.指导贫困村建立覆盖面广的专业合作社。为指导后盾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我局组织人员编写《产业扶贫手册》,重点介绍我市扶贫主导产业、增收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实体注册登记和产业扶贫政策等。推介一批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的典型范例,如港南区八塘镇高庆屯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和流转无劳动力(或外出务工)家庭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发展蔬菜生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2019年乡镇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xx年乡镇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供您查阅。


全市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动员会议召开后,我乡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下面将我乡前期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一、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精准识别后制定了精确规划,市扶贫工作队与乡挂点干部逐户上门采集帮扶对象基本信息,并充分摸清了贫困户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需要帮扶的项目计划,制定并落实了贫困户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计划;


(二)乡里多次召集了各村书记、主任就下一步产业发展召开了座谈会,就各村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与当前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走出各村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的含金量释放出来,做到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二、产业扶贫下一步具体措施


下一步我乡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充分发挥各村的优势和资源,挖掘产业特色,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


(一)以井冈山融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XX为契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争取20xx年在XX新种大棚蔬菜100亩,新种生态蔬菜400亩,通过高效农业的发展来带动XX村、观上村等周边村贫困户在家门口打工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二)依托我乡招商帮扶企业XX菌草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我乡XX村、XX村和XX村三个村,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食用菌种植,实行贫困户统一种植和分户种植相结合,把这三个村的36户红卡户全部吸收到合作社,并要求专业合作社与所有入股的贫困户签订《贫困户入股协议书》,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除现金入股外,还可以以土地做价入股,享受相关同等收益,所有入股协议书的签订一律通过公证处公证,从法律上确保了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的两保障,即本金的保值和利润的保障,这就彻底解决了所有贫困户的后顾之忧。专业合作社确保每户入股的贫困户每年的收益达到股本金的10%以上,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XX村、XX村和XX村利用自身资源条件,着手发展水里养鱼、水面养鸭、山里养鸡的立体养殖基地,目前已有专人牵头,并与农户签好了土地租赁协议,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把贫困户吸收到合作社,基地建成后,可使两个村的所有贫困户通过养殖就地脱贫,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四)XX村、XX村具有种植油茶的悠久历史,为提高油茶产量,重点依托每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着力抓好油茶低改,提高茶油生产质量和茶油品质及出油率,让茶农增收致富。


(五)XX村计划把村里14户红卡户和部分蓝卡户全部吸收进来,利用山场计划种植30亩猕猴桃,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以工代赈项目及易地扶贫建设工作总结


以工代赈项目及易地扶贫建设工作总结

**县20xx年以工代赈项目及易地扶贫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以来,**县发展和改革局地区经济科在局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科室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衔接,把握国家的投资导向,认真梳理上报项目,使其得到批复立项。在项目实施管理中严格执行《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工程实施进度经常到施工现场督促检查,月未、季未按时上报工程进度。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年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抓好历年项目管理工作

(一)完成了20xx年、20xx年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的建设任务

在20xx年中,地区经济科完成了历年以工代赈建设项目3件,完成总投资1004.2万元,其中:国家资金878万元,省级补助15万元,市级补助23万元,群众投劳折资84.1万元,部门资金整合4.1万元。

1、万兴乡以工代赈片区宗合开发项目

根据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保发改地区〔20xx〕486号)文件,项目计划总投资590万元,其中:国家资金515万元,市级补助10万元,县级配套及群众自筹65万元。建设内容有: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公路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投资588万元,其中:国家资金515万元,市级补助1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3万元。完成的具体情况是: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公路建设已完工建成,年内完成县级验收。

2、 太平镇兴华片区综合开发项目

根据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保山市财政局(保发改地区〔20xx〕565号、保财农[20xx]149号)计划总投资408万元,其中:中央以工代赈资金363万元,市级配套13万元,县级配套32万元。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一是农田水利建设:①兴华大沟除险加固工程:复修整治沟渠9.22km。②陈家坝塘扩建及配套灌溉渠:陈家坝塘大坝整治及新建倒滤体防浪墙,新开挖三面支砌引水渠一条306m,复修配套沟渠20xxm,其中三面支砌470m。③沈家坟灌溉渠复修整治工程:修复整治渠道2.86km,其中三面支砌830m。二是乡村公路建设:改建四级弹石路19.8km其中:①太平至兴华至老平田公路:改扩建路基10.3km,挡土墙285m/8道,新建弹石路7km,涵洞10道。②兴华至储家寨至三个箐公路:改扩建路基7km,挡土墙89m/3道。新建弹石路7km,涵洞20道。③兴华至大寨子公路:改扩建路基2.5km,挡土墙130m/3道。新建弹石路2.5km,涵洞5道。

工程于20xx年12月开工,20xx年7月完工建成。实际到位资金376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376万元,其中:中央以工代赈资金363万元,市级配套13万元,共支付劳务报酬33万元。按计划完成以下工程量:农田水利工程共修建沟渠12.856km,修建取水坝1座,乡村道路建设共调整路基及敷设弹石路19.8km,修建管涵294m,支砌挡墙1012m3,边沟开挖15.35km。年内完成验收工作。

3、太平镇兴华寺水沟村民小组以工代赈整村推进

根据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保发改地区〔20xx〕625号)计划总投资32万元,其中:省级配套15万元,县级配套17万元。计划修建弹石路1.5km,建涵洞3道10米,支砌挡墙150米,建卫生圈48间960m2,卫生厕48间96 m2,院场硬化48户2400 m2,墙体整治30户2400 m2,墙体粉刷48户5760 m2。

工程于20xx年12月开工。实际到位资金19.1万元, 20xx年2月完成建设任务,实际完成投资40.2万元,占计划的126%,其中:省级配套1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1.1万元,部门资金整合4.1万元(沼气池建设)。20xx年6月23日完成竣工验收。实际完成村寨道路扩修建设1.5km,其中:水泥硬化路面1km,弹石路面0.5km,涵洞3道10m,支砌挡墙150m。建卫生圈48间960m2,卫生厕48间96 m2,院场硬化48户2400 m2,墙体整治30户2250 m2,墙体粉刷48户5760 m2,修建8m3沼气池41口。

(二)狠抓20xx年度以工代赈、易地扶贫项目实施工作

年内实施启动以工代赈、易地扶贫项目5项,计划总投资1092万元,其中:国家资金837万元,省级补助60万元,市级补助10万元,自筹185万元。

1、旧城乡磨房田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项目计划:20xx年11月20日下达投资计划计划总投资16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122万元,群众自筹43万元,搬迁44户240人。建设内容有:安居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人畜饮水工

以工代赈项目及易地扶贫建设工作总结第2页

程、通路工程、通电工程、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卫生建设和农村能源八项工程。

工程进展:工程于20xx年4月5日开工,经项目指挥部认真组织,扎实工作,已落实移民44户,调整土地面积27.72亩,截止目前实际完成投资125万元,占总投资的76%,预计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2、仁和镇苏家村以工代赈示范项目

项目计划:20xx年4月16日下达投资计划总投资29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250万元,自筹资金45万元。建设内容有: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五项工程。

工程进展:工程于20xx年 4月23日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工程已全面启动,实际完成投资129万元,占计划投资的45%,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3、旧城乡中山坡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项目计划:根据保发改地区〔20xx〕109号下达旧城乡中山坡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搬迁规模为50户270人,计划总投资19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35万元,自筹59万元。项目迁入点为旧城中山坡,共有安居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人畜饮水工程、通路工程、通电工程、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卫生建设和农村能源八项建设工程。

工程进展:工程于20xx年 5月10日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工程已全面启动,实际完成投资69万元,占计划投资的36%,预计20xx年4月完成建设任务。

4、20xx年水长乡以工代赈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计划:根据保财农﹝20xx﹞165号、保发改地区﹝20xx﹞483号、保财农﹝20xx﹞173号文件精神,计划投资432万元,其中上级补助390万元,自筹42万元。建设内容有: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乡村道路三项工程。

工程进展:工程于20xx年 11月16日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工程已全面启动,实际完成投资7万元,预计20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

5、20xx年太平镇李山村下西山人饮工程

根据保发改地区﹝20xx﹞483号、保财农﹝20xx﹞173号文件精神,计划总投资6万元,其中:市级补助5万元,县级配套1万元,发放劳务报酬1万元。此项目12月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完工。

二、完成了20xx年度计划投资项目前期工作

20xx年内完成项目前期工作4项,其中: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2项,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2项。计划总投资790万元,具体项目有:

(一)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2项

1、太平镇里脉箐至东蚌村委会公路:计划总投资155万元,申请上级补助150万元,自筹5万元,修建13.5公里四级弹石路,可研已批复。

2、水长乡九条沟村大浪坝水库引水沟整治工程:计划总投资100万元,申请上级补助95万元,自筹5万元,修建沟渠4.9公里,可研已批复。

(二)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2项

1、由旺镇尹家庄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计划总投资278万元,申请上级补助223万元,自筹55万元,建设内容有:尹家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尹家庄沟渠支砌,施七路至尹家庄至坡脚村公路建设,尹家庄村寨道路建设,尹家庄人畜饮水,尹家庄农村能源建设。目前已完成可研批复,正在做编制施工方案的准备工作。

2、由旺镇由旺村国债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计划总投资257万元,申请上级补助250万元,自筹5万元,建设内容有:支砌排洪沟1.8公里,支砌灌溉沟2.58公里,修建道路6.6公里。目前正在编制可研。

(三)上报了20xx年新增以工代赈示范项目7项

根据国家扩内需的相关要求,通过实地调研,**县20xx年新增以工代赈示范项目7项,计划总投资211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2100万元,自筹10万元。具体项目有:仁和镇昌和村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太平镇水头村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万兴乡万兴村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仁和镇瓦房村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摆榔乡摆榔村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仁和镇五楼村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木老元乡大地村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7个示范村项目已完成规划并上报市发改委,目前正在编制可研,争取全部立项。

(四)其他前期工作

按省市的要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发展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好建设项目。地区经济科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和相关科室编制完成了20xx年至20xx年项目建设计划。

三、20xx年以工代赈项目工作重点

在20xx年即将结束之际,为使工作具有超前性和计划性,在对20xx年在建项目全面进行扫尾的基础上,具体的工作重点是:

1、全力以赴,争取和落实20xx年度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和项目资金下达;

2、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力度。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监督管好项目,负起责任,真正体现以工代赈项目主管的作用;

3、认真落实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政策。注重以工代赈资金扶贫作用,落实以工代赈资金中按规定的比率用于当地农民工劳务报酬的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四、成绩经验,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一年来,地区经济科紧紧围绕着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及前期工作三大内容,顺利完成20xx年、20xx年项目扫尾工作。按项目管理程序完成了20xx年度的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地完成了部分项目的可研编制工作,为20xx年的项目申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项目管理工作中成绩良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实行报帐制管理措施十分有效,极大的提高了资金就位率,为项目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二是实施项目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宣传发动项目区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三是在项目前期工作及项目实施管理中得到各业务主管部门的配合支持,是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

我县以工代赈虽然成效显著,但是,以工代赈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

1、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脱贫难度大。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大部份贫困人口生活在属怒江峡谷和卡斯河谷沿岸山区。这些地区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农村公路等级低,基本上是晴通雨阻,农田水利条件差,靠天吃饭较为突出,这严重地制约了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2、以工代赈项目规模偏小。虽然省市发改委对我县以工代赈项目、易地扶贫项目实行重点倾斜,但是,与我县贫困乡、贫困人口规模比较,投资规模仍然较小。

3、一些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一是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中,部分乡镇工作不细致、不踏实,没有做到逐一核查,导致项目计划审批后不得不调整范围。二是项目可研、施工图设计等相关技术资料不能按时提交,使项目滞留在前期阶段,拖延了项目的审批。

4、项目实施主体各乡镇技术人员紧缺,业务不熟悉导致各项工作不能按期推进。

5、检查、督促跟踪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够健全。存在着重在争取项目工作,忽略跟踪管理。

(二)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项目、易地扶贫项目规模。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落后,农业资源有限,农民增收困难是农民贫困的直接原因。要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首要是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建设规模,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道路、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改善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平台;其次是增加农民劳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进一步强化以工代赈项目、易地扶贫项目全过程管理。首先,树立项目管理意识,进一步明确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过程中县发改局权限和责任,加强以工代赈项目全程管理,提高以工代赈项目管理水平。其次,坚持按规划办事,加强项目论证,不断完善项目库,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第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规范操作程序,加强上下沟通与衔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以工代赈项目后期管护的长效机制,做到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增强农村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落实劳务报酬发放条例,公开操作,严格管理,确保劳务报酬及时、足额发放到务工群众手中,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总结20xx年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成为我们搞好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极大关心和支持,县级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营造了以工代赈发展环境;我们虽然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请上级部门和领导给予检查指导,为我们的工作多提出一些宝贵意见。我们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把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到实际工作中,决心在20xx年扎实工作,创造新思路,为建设“开放、诚信、文明、和谐”的新**作出应有的成绩。

2020年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xx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 m 2,其中住宅5992 m 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 m 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 m 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 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一、移民建房50万元;二、水、电、路393090.65元;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xx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继续关注移民的生产生活,跟踪服务仍然很重要,一些基础设施尚有完善的必要,仍然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对移民进行定期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以增加他们生产致富的能力,这是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我们的主要工作。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农机产业扶贫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