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10.28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年度总结。

岁月好像沙滩上的浪,拍打一下就是一轮,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过去了,虽然既辛苦又忙碌,但也收获了很多,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我们经常会需要写总结,你在找工作总结的模板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年度总结》,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前身是市中学,挂牌于年4月,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72人,其中教师岗位62人,平均年龄34岁,是一支新组建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32人,占教师总数的近60%,有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学校的组织机构目前由学生处、教学处、后勤服务中心、校办等组成,校级和中层班子共8人,平均年龄36岁,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基本理念

本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教育资源中最根本的是优质的教师资源和优质的管理资源。新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是一种资源,要注重开发潜能,发展个性。这就首先要把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努力去“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使教师的活力“竞相迸发”,使教师的才智“充分涌现”。

学校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也要努力为教师的一生幸福创设条件,其中包括小康的生活福利,工作的成就感与集体生活的愉悦感。

(2)“以人为本”,关心和信赖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从多方面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

(3)“以校为本”,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以学校自主培养为主,只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以发展为本”,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主要内容,要创造各种条件,激励教师成功,学有所长,不断进步。

(5)“以青年教师为本”,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帮助青年教师早日成才。

2.建设目标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的目标是:继续完善“引进、培养、调整、优化”队伍建设指导方针,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构建以“教研训一体化”校本教师自培模式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有特长、结构合理、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敬业爱生,师德高尚,奋发向上,业务良好,善于研究,勇于探索的有凝聚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1)近期目标

力争在三年时间内使有能力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骨干,三年后教师队伍中有70%左右的教师达到硕士或研究生课程班水平,60%左右的教师具有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特长,三年内创造条件使现有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20%左右的教师在学校中层岗位锻炼,并从中选拔优秀者充实学校干部队伍。

(2)远期目标

培养一支高质量、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100%的教师能开设2门以上的课程,70%左右青年教师具有双语教学能力,培养出一定比例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2名区学科带头人、3-4名局学科带头人和5-6名左右区骨干教师),为教院附中提供优质的师资。

3.主要内容

(1)努力提升教师的素质,这是学校兴衰的关键

①要提升教育理念,提高人文修养。中青年教师要努力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平时生活的语言与思维,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常规习惯。

②要提升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探索实验经常搞,论文总结经常写,研讨交流定期办。

③要提升对外交往的品位。积极而适度地参与对外交流,展示个人风采,得体与人交往。

④共同培育和推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名师”,依据“名师”办“名校”。

⑤夯实教师基本功,提升教师“一专多能”的本领,提升外语水平,电脑水平与信息素养,掌握开设三类课程的基本技能。

(2)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首要任务

要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气质风度的品位,提高思想境界,讲究修养、教养、涵养、学养。

师德建设包括日常教育和集中学习两个基本途径,这两个基本途径又包括许多具体的途径。

4.主要措施

(1)提高0-3岁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①建立两年制新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两年制新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对近三年进入我校的新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的训练,重点抓好教学常规、语言表达、板书新意,待人规矩四个重点,使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见成效”。

②除了见习大学生安排师徒带教外,学校综合考虑,全校平衡,明确目标,落实到人,安排教龄5年以下的有潜质的青年教师校内、校外拜师,进一步充实顾问小组,由专家、老教师长期带教3年,促使青年教师早日脱颖而出。

(2)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的标志之一。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①鼓励推荐中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班及其它专业培训班的学习。

②进一步完善校“学科带头人”和校“骨干教师”评审机制,形成区、长桥地区和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三级梯队。

③每学年进行1-2次全校性的教学大赛,促使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竞赛课、汇报课,积极促进中老年教师参与研讨课、展示课,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系列训练,使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与优化课堂教学全程有一个质的飞跃。

④不定期地组织科研、现代信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讲座或培训,开拓视野,使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需要,不仅有敬业爱生的精神,而且在学科专业、计算机运用、外语素养、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同样要有突破。

⑤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区党训班、青训班,并积极发展青年教师入党。完善在一线优秀班主任、优秀骨干教师中选拔培养管理干部的机制,将优秀教师特别是优秀青年教师选拔到干部队伍中,使学校管理队伍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⑥每学年举行1-2次课件制作评比、论文交流评比及教育思想研讨活动,大力弘扬高尚师德与教学特色,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来推动教育改革。

(3)以“教师发展为本”,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另一层含义就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发展铺路”,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①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

②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a.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审机制,健全教育教学奖励评价制度。

b.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试行评聘分离,对由于种种原因、职称上不去,但实际教学水平与教学态度比较优秀、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在校内实行浮动的低职高聘。相反,也可将职称高、水平一般、态度欠缺的教师,高职低聘,促其流动。

c.要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稳定并发展现有教师队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引进教师要从量的补充转变到质的提高,要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同时对教学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缺乏“内动力”的教师要进行流动,搞活用人制度,通过师资队伍的管理竞争流动,基本上形成骨干教师“稳得住,进得来”,不胜任或不合适教育的人员出得去的良性态势,形成“上岗靠竞争、聘任靠实绩、报酬看贡献、考核看实效”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4)构建“教研训一体化”自培模式,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学校将教师的继续教育视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除组织教师参加市、区“540、240”业务进修外,还要结合学校的发展需要开展自培活动,自培工作分两条线:一是不同的教研组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考核办法,二是不同类教师在培训内容上各有侧重,培训要求各有异同;三个层面:一是带教性培训:对0-2岁青年教师的业务带教及班主任带教;二是基础性培训,全体教师进行普及性培训,使每位教师具有基础型课程教学及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教学的能力。三是发展性培训,着力培养骨干教师。

培训与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求相关教师都必须参与,并由校长负责,制定具体考核办法,把教师参与自培课程和实际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提高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千方百计通过自培基地的扎实努力,请进来,请名师名家开讲座、请专家作导师。走出去,参加全国、全市、全区各种研讨会、骨干短训班及硕士学位、双学位课程班进修,送出国门在国外短训等方法,培养人才,脱颖骨干。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2021年教师队伍建设年总结


——以师德师风为核心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职工队伍素质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为此,我县将XX年确定为“师德师风建设年”,以师德为核心,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县行风评议中,我县教育系统继XX年位居全县第一,XX年又名列第二。借此机会,将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强化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形象直接反映着教育的形象。我们抓教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一抓思想认识,宣传发动。师德师风不仅体现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教风、学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的生命源泉,师德师风则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在学校校风和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前形势下师德师风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⑴思想政治观念淡薄,有的教职工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言行不慎,在课堂上和公共场所宣讲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言论和观点;⑵工作责任心下降,有的教职工对教学、教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搞经营或外出代课赚钱;⑶敬业进取精神缺乏,有的教职工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满足于一般性工作,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整体协作精神不强;⑷无私奉献精神不足,有的教职工工作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甚至为追求个人利益,利用学校培养而获得的资本,置学校和学生于不顾,擅自离职等等,这些都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为此,我们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我局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师德教育活动的通知》(教基[XX]23号)文件精神,制发了《*县中小学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师德教育活动方案》(*教基[XX]108号),成立了领导组,并于XX年3月份召开了师德建设动员大会,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具体部署。会后,各乡镇、学校立即行动,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教育局先后印发了《*县教育系统XX年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全县教育系统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等多份文件,营造了强大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开展。

二抓深入学习,广泛讨论。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我县政治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师德教育,使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此外,还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xx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宿州市第二中学个别教师歧视、体罚学生事件的情况通报》、《老师:你无权这样对待“差生”》、陈贤忠厅长就宿州二中个别教师歧视、体罚学生事件所作的批示等相关文件,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与此同时,我县围绕如何改变教育方式、如何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如何看待“差生”、“我曾经是学生”、“怎样做一名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好教师”等10个方面开展讨论,并采取多种形式,确保活动效果;组织教师重温市教育局“十个严禁”和“六要六不准”,使广大教师真正明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坚守住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三抓典型示范,树立榜样。号召全县教师以一代师表霍懋征老师为楷模,播洒爱心,真诚育人。同时,用身边的人激励广大教师,教师节期间,县政府表彰了100名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教育局邀请市师德报告团举行师德报告会,城区1000余名中小学教师听取了报告;县电视台《*州方圆》栏目以及《*州》等新闻媒体专题宣传报道了优秀教师聂传余、张金霞等老师教书育人先进事迹;各乡镇党委、政府通过多种形式表彰当地优秀教师,要求广大教师了解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以典型带动全体,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抓对照标准,严格考评。考评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县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从局机关,到乡镇、学校均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考评细则,成立了领导组和评价小组,印发了测评表、调查表,除学校内部人员参与考评之外,还邀请了学生家长、乡村干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评议员等,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考评阶段,逐人写出自查材料,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职工师德师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汇总出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要成绩和主要问题,并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档案,将师德师风的表现作为个人年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坚决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不少学校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辅助措施,诸如学习制度、师德常规检查制度、师德奖惩制度等,做到师德建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常抓不懈。

在此基础上,教育局组织考评组深入乡镇,对教育系统的政风行风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评,评选出政风行风先进单位5个、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4个,并有3个单位被列为XX年度“政风行风重点管理单位”。

二、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强化师能训练 教师专业素质训练,既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继续教育工程。积极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及学时登记工作。全年集中培训1978人次,校本培训验证8660人次,组织4424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新世纪教师素养》统考,并为400余名新录用人员办理了继续教育证书。

二抓新课程师资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是关键。根据“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组织教研员和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参训率达到100%。

三抓课题实验研究。在切实抓好常规教研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课题研究。XX年,省市县三级课题立项30余个,重点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取得初步成效。

四抓信息技术培训。与人事局合作,结合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基本完成全体教师的初级培训。

五抓提高学历教育。大力支持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学历进修,XX年,有200余名小学教师取得了专科毕业证书,140余名初中教师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全县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97.9%,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29.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5.1%,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31.6%。

三、以提高效益为重点,强化队伍管理 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建成,既要抓建设,也要抓管理。

一抓《决定》落实,强化管理职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据此,县教育局理顺了管理体制,归口管理教师队伍。

二抓编制管理,严禁超编用人。扎实开展定编定岗工作,清理整顿在编不在岗人员,对财政供给人员名单进行逐人核对,对个人工资帐户全面核查,严禁为脱岗人员发放工资或列入XX年预算。为解决超编缺编共存问题,我县还扎实开展支教活动,XX年县属学校共选派70余名支教队员赴全县22个乡镇36所学校开展对口支教工作;各乡镇也积极响应,认真选派骨干教师赴缺编及边远学校逐级开展支教工作,并坚决兑现“评聘高级教师有一年以上农村教学工作经历”政策,反响较好。

三抓制度建设,实行依法管理。依照教育法律法规,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政[XX]2号),对教师的培训、流动作出明确规定,并坚决执行市局“六要六不准”、“十个禁止”规定,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

四抓案件查处,纯洁教师队伍。XX年,我们对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如违规收费、有偿补课等35人进行了政纪处理,对13名长期脱岗教师实行了除名,有效遏制了不良风气。

我县的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人民对新时期教师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各地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开展的不平衡,个别单位认识不高、措施不力、活动不多、行动不快、效果不大,所以,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对此,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

一是继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活动,教育和引导教师强化责任意识,教书育人,做学生尊敬、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教师;坚决查处违反师德的人和事,解剖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局机关和县直学校党员干部教师要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为全县教师树好榜样,当好示范。

二是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继续将乱收费、乱办班作为整治重点,继续开展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社会评学校“三评”活动,评出“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政风行风建设重点管理单位”,列为重点管理单位的,单位和个人当年一律不评先、不评优,连续两年评为重点管理单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

三是大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在“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中,要求各级教育干部带头学习,带头接受教育;切实提高校长队伍特别是“一把手”科学治校、民主治校和依法治校的能力;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制度,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考评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常抓常新。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大力进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我区共有中小学校6所,教职工x人,在校生x人。其中,初中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小学x所,在校生x人,教职工x人(其中本科学历x人、专科学历x人)。总体来看,我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都日趋合理,教师高学历化、年轻化趋势也越发明显,他们理念新、干劲足、潜力大,对促进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我区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并采取了多项重要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了教职工的工资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积极推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设立中小学教师“工资资金专户”,由区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将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通过银行直接拨入教师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从而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比较混乱。XX年,区人事部门在对全区中小学进行编制调研和核编的基础上,全面规范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格控制中小学领导数量、内设机构数量、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清理整顿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认真进行核编定岗,目前我区已经没有代课教师。

(三)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几年来,我区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了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是通过校本培训、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等方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选派了一些优秀教师到面上小学任教,从而对于提高我区教师素质,增强校本教研、校际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深化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全国、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结合全省工资制度改革,按照“定编、定员、定岗,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全区教育系统全部实行了教师聘用制,对教师的聘用和解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忧患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健全完善了教师资格准入制度。XX年以来,我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不断健全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全区所有教师必须具有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资格,采取办法如下:一是从省内外招聘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师范本科毕业生,并采取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政策;二是对具有教师资格的部分代课教师给予正式聘用,对不具有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坚决辞退;三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凡是没有教师资格证者一律不得参加历年教师招聘,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六)狠抓了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为适应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我区狠抓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工作。近几年来,我区拿出大笔资金,鼓励本区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主要项目有: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班主任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远程教育、自考等。通过培训和进修,进一步提升了我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

(七)建立了全区学校资源共享制度。由于我区重点扶持,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发展快速,办学经验丰富。因此,为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均衡,我区利用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先发优势,对其它面上学校进行了扶持。一是管理扶持,从这两所学校中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和领导到薄弱学校任职,交流经验,把这两所学校的管理经验移植到薄弱学校。二是师资扶持,主要措施是选派中心小学教师到面上学校任教、上示范课,观摩课,传授他们的宝贵经验。

(八)加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为持续推进我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我区制定下发了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系列文件,认真组织开展了每年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了教师综合考评指标,建立师德记录档案,完善师德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教师行为习惯养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遏制了我区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九)完善了校长选拔、考核办法。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区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演讲、答辩、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党委研究聘任等八项程序,先后为我区各校聘任了校长,整个过程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社会反响良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对受聘人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在受聘人述职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分为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十)完善了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为了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我区学校与周边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区中学每学期都会与周边的里湖中学、竹林中学、石牌中学、大池中学举行校长联谊座谈、教师学习交流等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我区我多次选派校长、骨干教师到xx中学、xx小学学习考察,学习取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区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主要是:

(一)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当前,全区中小学师资学科机构不尽合理,有些学科教师严重富余,有些学科缺少专业教师,影响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由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再加上我区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外地招聘至此,存在种种现实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比较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很难吸引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在我区任教。

(三)部分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短缺。近年来,虽然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基本上都是集中于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其它面上学校经费投入较少。由于经费紧张,其它面上学校为教师提供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

2020年人才队伍建设总结


提高人才“含金量” 壮大产业“牛鼻子”

—吉安市强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一凡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人才兴则产业旺”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富农”、“人才强村”战略,坚持把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推动吉安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积极完善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为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创业创造良好氛围。今年6月以来,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围绕“配强一个班子,造就一批人才,兴起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我们组织实施了“富民产业对接链接工程”。以培养造就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依托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培育产业培养能人,培养能人培育产业,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含金量”,壮大富民产业“牛鼻子”。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市在实施“富民产业对接链接工程”的同时树立品牌意识,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关键就是把培育产业和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选特色产业、建示范基地、育科技实用人才,走“品牌+规模”的发展路子,以打造品牌培养人才来实现规模经营。按照“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理念,市委组织部从实际出发,遴选有规模、能辐射、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的永丰蔬菜、峡江鮰鱼、吉水白鹅、青原花卉与草菇、泰和黄牛、遂川金桔、吉安葡萄、新干药材等十大产业为全市实施“富民产业对接链接工程”品牌支柱产业。在这批支柱产业中,确定了渼陂草菇、吉水白鹅、泰和黄牛、峡江鮰鱼、横江葡萄、遂川金桔、永丰蔬菜、新干黄姜等8个基地为全市首批“富民产业对接链接工程”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命名、授牌。充分发挥基地在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整合培训力量,完善培训设施,不拘一格网络人才并纳入培训计划,积极为周边乡镇及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在推广农村实用技术过程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品牌。一手抓创品牌,另一手还要抓上规模,以品牌参与竞争、开拓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创业兴业的积极性,把基地上的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壮大产业“牛鼻子”的推动器。

为最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我市依托基地丰富培训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外引“活水”,内壮“筋骨”。借用他山之石,邀请专家教授举办讲座,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如泰和螺溪镇聘请加拿大农科所教授哈克博士到基地举办讲座,对畜牧养殖和饲料调配进行技术指导。吉水文峰镇白鹅养殖基地聘请江西农大和江西畜医总站的专家、教授做技术顾问,全年举办培训班,已培训实用人才上千人,发展白鹅10万羽。二是挖掘资源,念好本地“和尚经”。利用当地致富能手“土专家”“田教授”现场示范,手把手传授致富“土方”“妙药”,通过“能量”传递,增强人才“造血”功能,形成“出门是基地,进门是课堂”的培训模式,现学现用。青原区渼陂村党支部书记利用山宝菌业公司培训师资力量,每月举办一期培训班,免费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理论技术培训,并定期组织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种植户座谈交流,分析解决技术难题,激发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热情。三是组建协会,共享实惠。农村实用人才遍布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为了加强对他们的规范化管理,我市依托基地成立了各类行业协会,建立了行业人才档案和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目前,我市在基地创建协会的基础上,又以不同方式相继建立了花卉苗木、肉牛、葡萄、黄姜等各类协会79个,促进了人才的互相交流,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组织化程度,使协会和农村实用人才相互结合、良性互动。横江葡萄协会在支部的领导下,搞好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技术困难,了解市场信息,为群众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凝聚了人才,拉长了产业链,实现了强村富民。全村共种植葡萄2000亩,直接受益群众500余人。同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专业组织的合作和国内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地区技术、市场的对接,加速实用技术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广先进的,适合本地发展的实用技术、项目、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用先进观念“换脑”,用实用技能“健身”,涌现出了一大批“筋强骨壮”的农村实用人才。

“一个班子一盘棋,一位人才三分力。”在全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同时,不忘给他们创造实用舞台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作用。一是发挥帮带作用,要求每个农村实用人才帮扶3—5名农民,在物质、技术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能人劲有可使之处,农民学有可仿之样,实现共同富的目标。目前,全市3125名农村实用人才共与10000多名农民结成帮扶对子。二是发挥辐射作用,立足我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市情,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利用当地资源创办了渼陂山宝菌业和横江葡萄等品牌产业,形成了引力强大的“辐射磁场”,带动7000多名群众投身到这些产业,开拓了强村富民之路。三是发挥领路作用,大力将农村实用人才充实到村委两班子,把辐射能力强、能惠及千家万户的产业带头人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青原区流坊村不失时机地通过“两推一选”把本村群众公认的三位致富能人选进班子,强化了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村班子为民办事能力也明显提高,党支部依托产业基地,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推进了生态小康示范村的建设,领着流坊走进“花的世界,绿的海洋,鸟的天堂”。

通过建立“富民产业对接链接工程”人才培训基地,促进了农村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大批党员致富骨干分子被选拔到乡村干部岗位,进一步优化了基层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结构。在富民品牌产业的带动下一批“土特”产业象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不仅聚集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保证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而且壮大了产业规模,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吉安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20年学校教师队伍年终工作总结


XX年转眼即逝,一年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始终致力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扎扎实实地抓好了教育教学工作,在环境育人、制度育人、创新育人、活动育人、以德育人上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形成了“科学、规范、人本”的办学特色,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现把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师能、塑师德,骨干队伍逐渐形成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学校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学年来,学校积极为广大教师搭建各种活动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提升创造条件。一是结合高效课堂的研究,积极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二是倾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骨干教师。先后组织教研组长及各科骨干教师赴外地(长沙、吉首、衡阳、张家界、郴州)及兄弟学校参观学习16人次、共计70多天,我们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上好一节示范课,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向教师们介绍先进的经验、理念,然后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和讨论。由于学校不遗余力的支持,我校涌现出了徐厚安、李英、汤柳青等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教学水平精湛的教师,为我校的教学质量的不但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抓好业务能力的同时,学校还不断强化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作风建设,既培师能,更铸师德。校长坚持每周推门听课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学校行政带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办公室和工会充分利用平时例会、师德活动月等机会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每学年评选 “学生最满意的教师”,在年度绩效考核中给予适当的奖励,使评选出的模范在教师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使广大教师形成爱岗敬业、团结奉献、合作进取的良好师风。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李斐、周卉、方辉是他们中间的代表。

一年来,“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高超的育人艺术”成为我校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高品位教师团队初步形成。

二、抓常规、促教研,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一年来,我们牢固确立质量意识,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牢牢抓住教学常规管理、校本研训实施这两项工作不放松,使我校在办学行为不断规范的条件下,教学质量保持了稳步提升。

1、抓常规、夯基础,坚决杜绝教学工作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

教学常规简而言之,就是备、教、批、辅、考。抓的不到位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在常规管理中我们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1)明确常规的每一个环节该怎样准备、怎样实施,达到什么要求。我们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楼区教育局教学常规制定出了中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让教师们对教学常规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它也是我们进行常规监控评价的依据。

(2)常规检查一抓到底,毫不动摇,绝不时冷时热,有始无终。我们要求学校值日行政每日巡查,教导处的随时检查与定期抽查都要长期坚持,毫不懈怠。遇到问题要当面指出,当场解决,真正做到常规日日有人管、天天有实效。

(3)常规监控反馈、调控快。抓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目的是有效地实施教和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监控的结果必须迅速的反馈到教师那里,使教师能及时的改进,逐步的完善。

在常规监控上的模式上,我们由过去那种定期检查转变成了随机抽查与多元评议。一是建立领导班子随机推门听课、随机检查制度,让学校领导检查课堂教学在平时,发现问题在平时,矫正反馈在平时;二是评议的内容不在单看定期检查的备课本、作业本、学习笔记等文字材料,而是把文字材料与随机抽查、推门听课的情况结合起来从多方面评议。

"学校信息队伍建设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