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骨干教师培训研修总结

发布时间: 2020.10.28

2021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时光如电一般的飞驰,新一阶段的工作正在不远处等着我们。我们需要总结本阶段的工作情况,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要想在职场中不断提升自己,工作总结必不可少。一篇优秀的工作总结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2021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XX年6月28日至7月7日,我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了XX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活动。培训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识理论培训,第二阶段为分科学习。

在通识课程培训中,省教育厅副调研员黄忠作了《骨干教师培养的要求与建议》的报告。报告指出,此次骨干教师培训的目标是更新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科教育理论水平,提升科研的能力、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地区中起师范引领作用。黄忠副调研员殷切希望,骨干教师要有俯仰天地的境界,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要有透彻人生的智慧,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学以致用,敢于创新,率先垂范,发挥榜样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全体培训学员先后学习了华师大信息技术学院焦建利教授的《关于教师学习的十点思考》、深圳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蒋平老师的《阳光心态与幸福教师》、广东教育学院副教授许锡良的《人性、人权与教育》、华师大副研究员高广方的《生本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华师大副教授王清平的《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新路向》、华师大教授王红的《中美基础教育的观察与思考》、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及其写作:演讲与传播》,还听取了深圳市育才中学夏建平老师的成长经历报告和严凌君老师语文课改的做法。

焦建利教授《关于教师学习的十点思考》的报告,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点:一是时代发展了技术进步了,但学校教育发展还是很缓慢,70年前陶行知先生指出的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还很严重!二是教师教育技术的滞后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作为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满足现代教育需要是多么的迫切、多么的重要!

蒋平老师《阳光心态与幸福教师》的报告用大量的事例说明教师面临的压力,向我们提出了心理减压的方法和快乐人生、幸福教师获取的途径。他强调,拥有阳光心态就能改变世界。蒋平老师的报告使人受益匪浅。

许锡良副教授的《人性、人权与教育》的演讲,从生命之谜和生命的宝贵阐述敬畏生命的必要性,从生物的本能、人性的差异阐述尊重生命个体的重要性,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教育就不能搞大同教育,就不能唯分数论,中小学教师要有理性之心、宽容之心、仁爱之心、敬畏之心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对待每一个学生。许副教授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可惜的是,许副教授没有进一步阐述造成中国教育脱离人性的原因和环境,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方式和途径。其实,单纯靠教育工作者去改变中国教育人性、不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等状况是不可能的。

高广方研究员的《生本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从生本教育这个主题出发,阐明了生本教育相关的生命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课堂教学观,并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加以佐证,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

王清平副教授《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新路向》的报告,围绕中小学德育改革这个中心,阐述了德育改革的背景、方向和具体内容,强调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完美”为核心的立身之德作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内容,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王红教授的《中美基础教育的观察与思考》的报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基础教育的一些情况,结合中国基础教育的状况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和视野,启迪我们思考。归纳王教授报告的观点,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中美教育的基础不同。美国教育的基础在于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于会学,会学的重点在于培养思考能力,质疑、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教育的基础则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在于获取知识和信息,在于学会。第二,中美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美国的基础教育则重于能力导向的教学目标,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则重于知识导向的教学目标。认为对美国教育教学目标的理解是认识美国基础教育的根本所在。第三,美国基础教育比较强调对人格、尊严、情感、平等、自主、独立思考等意识的教育,重视教育的公平与民主。最后,王教授也指出美国基础教育也面临许多困惑和挑战,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正有互相借鉴、殊途同归的趋势。

通过王教授的报告,我们对美国基础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王教授的报告有些方面是值得思考的。首先是对“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质疑。这个观点曾经风行一时,并被很多专家、学者津津乐道,甚至拿出来哗众取宠!我们的教育真的是“输在终点”了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话,我们就无法解释我国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就无法解释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取得的辉煌、顶尖成果。其次,我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并不讳言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当人们痛陈中国教育存在问题的时候,很少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根源所在,更不用说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很多情况表明,如果不改变基础教育的评价体系、不改变高校招生制度、不改变教育资源不均、不改变学校的大班制,等等,那么,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状况和解决相关存在的问题将会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本来,新课程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和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新课程高考的模式化和定型化,新课程的有关要求和理念成为一纸空文!

刘良华教授的报告《教师行动研究及其写作:演讲与传播》,教给我们教育研究和选题的方法,对于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有很大的裨益。

在第二阶段的分科培训学习中,我们再次领略了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专家、教授的专业风采和敬业精神。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至诚至善的人文关怀,使我们感觉到,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是我们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知识更新的殿堂、教学成长的精神家园。从7月2日到7日,专家学者先后给我们上的课程有《中国古代史前沿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前沿问题研究》、《世界史前沿问题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研究》、《历史研究论文写作方法概论》、《中学历史教育前沿问题研究》、《高师历史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研究》、《历史教师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学案教学的原理与方法》、《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方法示例:合作学习》、《广东省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现状》等。

左双文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前沿问题研究》告诉我们,随着新史料的公布,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史料包括台湾地区公布的蒋介石、陈诚、朱家骅、阎锡山等人的日记、往来电文,俄罗斯公布的前苏联档案。这些新史料有利于专家、学者研究中华民国史、中苏关系史、国民党史、中共党史、国共关系史。左教授指出,实际上在上述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如杨天石、杨奎松、陈红民等人对国民党、蒋介石历史的研究,唐宝林、郭德宏等人对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中苏关系、中共党史及陈独秀的研究,都取得了十分可可喜的成就。该课程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研究最新动态、最新成果以及知识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陈文海教授的《高师历史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课,向我们说明了高师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基本目标、预期成果和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我十分赞同陈教授主持编写这么一套高师历史学课程。因为,我曾经受学校指派,参加了XX年、XX年河源市政府组织的赴华师招聘教师工作,在面试环节我深感高师历史课程与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相当部分应聘大学生除了实习期间接触过中学历史课程外,在大学里基本没有看过现在的中学历史课程,历史课程标准更不用说了。我认为,这套高师历史课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高师生目标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在职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的更新和视野的开拓。我期待着这套教材的面世。

张向阳教授的《中学历史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从历史教育功能研究、历史学科能力研究、历史教学设计研究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的成果。黄牧航教授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一课,向我们阐述了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他的另一课《学案教学的原理与方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学案教学法相关问题。这三门课程既提高我们历史教育的理论水平,又增强了我们历史教学设计的能力。

宋德华教授的《历史研究论文写作方法概论》和黄牧航教授的《历史教师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这两门课程,着重于历史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历史教学研究的能力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总之,十天的培训学习收获是挺大的。归纳起来,可以这样总结:思维视野得以扩展,学科知识得以丰富,思想观念得到更新,教学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在这里,我对为骨干教师培训付出辛勤劳动的华师专家、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他们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后,我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续完成好以后三个阶段的培训学习任务,自觉地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但愿这些收获,能够化作理性的春风,去驱散教育空间的阴霾;但愿这些收获,能够变成理性的阳光,去普照教育这方净土!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20xx年6月28日至7月7日,我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了20xx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活动。培训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识理论培训,第二阶段为分科学习。

在通识课程培训中,省教育厅副调研员黄忠作了《骨干教师培养的要求与建议》的报告。报告指出,此次骨干教师培训的目标是更新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科教育理论水平,提升科研的能力、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地区中起师范引领作用。黄忠副调研员殷切希望,骨干教师要有俯仰天地的境界,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要有透彻人生的智慧,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学以致用,敢于创新,率先垂范,发挥榜样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全体培训学员先后学习了华师大信息技术学院焦建利教授的《关于教师学习的十点思考》、深圳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蒋平老师的《阳光心态与幸福教师》、广东教育学院副教授许锡良的《人性、人权与教育》、华师大副研究员高广方的《生本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华师大副教授王清平的《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新路向》、华师大教授王红的《中美基础教育的观察与思考》、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及其写作:演讲与传播》,还听取了深圳市育才中学夏建平老师的成长经历报告和严凌君老师语文课改的做法。

焦建利教授《关于教师学习的十点思考》的报告,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点:一是时代发展了技术进步了,但学校教育发展还是很缓慢,70年前陶行知先生指出的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还很严重!二是教师教育技术的滞后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作为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满足现代教育需要是多么的迫切、多么的重要!

蒋平老师《阳光心态与幸福教师》的报告用大量的事例说明教师面临的压力,向我们提出了心理减压的方法和快乐人生、幸福教师获取的途径。他强调,拥有阳光心态就能改变世界。蒋平老师的报告使人受益匪浅。

许锡良副教授的《人性、人权与教育》的演讲,从生命之谜和生命的宝贵阐述敬畏生命的必要性,从生物的本能、人性的差异阐述尊重生命个体的重要性,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教育就不能搞大同教育,就不能唯分数论,中小学教师要有理性之心、宽容之心、仁爱之心、敬畏之心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对待每一个学生。许副教授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可惜的是,许副教授没有进一步阐述造成中国教育脱离人性的原因和环境,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方式和途径。其实,单纯靠教育工作者去改变中国教育人性、不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等状况是不可能的。

高广方研究员的《生本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从生本教育这个主题出发,阐明了生本教育相关的生命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课堂教学观,并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加以佐证,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

王清平副教授《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新路向》的报告,围绕中小学德育改革这个中心,阐述了德育改革的背景、方向和具体内容,强调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完美”为核心的立身之德作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内容,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王红教授的《中美基础教育的观察与思考》的报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基础教育的一些情况,结合中国基础教育的状况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和视野,启迪我们思考。归纳王教授报告的观点,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中美教育的基础不同。美国教育的基础在于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于会学,会学的重点在于培养思考能力,质疑、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教育的基础则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在于获取知识和信息,在于学会。第二,中美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美国的基础教育则重于能力导向的教学目标,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则重于知识导向的教学目标。认为对美国教育教学目标的理解是认识美国基础教育的根本所在。第三,美国基础教育比较强调对人格、尊严、情感、平等、自主、独立思考等意识的教育,重视教育的公平与民主。最后,王教授也指出美国基础教育也面临许多困惑和挑战,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正有互相借鉴、殊途同归的趋势。

通过王教授的报告,我们对美国基础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王教授的报告有些方面是值得思考的。首先是对“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质疑。这个观点曾经风行一时,并被很多专家、学者津津乐道,甚至拿出来哗众取宠!我们的教育真的是“输在终点”了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话,我们就无法解释我国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就无法解释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取得的辉煌、顶尖成果。其次,我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并不讳言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当人们痛陈中国教育存在问题的时候,很少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根源所在,更不用说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 解决。很多情况表明,如果不改变基础教育的评价体系、不改变高校招生制度、不改变教育资源不均、不改变学校的大班制,等等,那么,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状况和解决相关存在的问题将会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本来,新课程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和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新课程高考的模式化和定型化,新课程的有关要求和理念成为一纸空文!

刘良华教授的报告《教师行动研究及其写作:演讲与传播》,教给我们教育研究和选题的方法,对于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有很大的裨益。

在第二阶段的分科培训学习中,我们再次领略了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专家、教授的专业风采和敬业精神。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至诚至善的人文关怀,使我们感觉到,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是我们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知识更新的殿堂、教学成长的精神家园。从7月2日到7日,专家学者先后给我们上的课程有《中国古代史前沿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前沿问题研究》、《世界史前沿问题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研究》、《历史研究论文写作方法概论》、《中学历史教育前沿问题研究》、《高师历史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研究》、《历史教师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学案教学的原理与方法》、《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方法示例:合作学习》、《广东省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现状》等。

左双文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前沿问题研究》告诉我们,随着新史料的公布,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史料包括台湾地区公布的蒋介石、陈诚、朱家骅、阎锡山等人的日记、往来电文,俄罗斯公布的前苏联档案。这些新史料有利于专家、学者研究中华民国史、中苏关系史、国民党史、中共党史、国共关系史。左教授指出,实际上在上述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如杨天石、杨奎松、陈红民等人对国民党、蒋介石历史的研究,唐宝林、郭德宏等人对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中苏关系、中共党史及陈独秀的研究,都取得了十分可可喜的成就。该课程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研究最新动态、最新成果以及知识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陈文海教授的《高师历史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课,向我们说明了高师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基本目标、预期成果和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我十分赞同陈教授主持编写这么一套高师历史学课程。因为,我曾经受学校指派,参加了20xx年、20xx年河源市政府组织的赴华师招聘教师工作,在面试环节我深感高师历史课程与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相当部分应聘大学生除了实习期间接触过中学历史课程外,在大学里基本没有看过现在的中学历史课程,历史课程标准更不用说了。我认为,这套高师历史课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高师生目标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在职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的更新和视野的开拓。我期待着这套教材的面世。

张向阳教授的《中学历史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从历史教育功能研究、历史学科能力研究、历史教学设计研究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的成果。黄牧航教授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一课,向我们阐述了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他的另一课《学案教学的原理与方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学案教学法相关问题。这三门课程既提高我们历史教育的理论水平,又增强了我们历史教学设计的能力。

宋德华教授的《历史研究论文写作方法概论》和黄牧航教授的《历史教师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这两门课程,着重于历史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历史教学研究的能力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总之,十天的培训学习收获是挺大的。归纳起来,可以这样总结:思维视野得以扩展,学科知识得以丰富,思想观念得到更新,教学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在这里,我对为骨干教师培训付出辛勤劳动的华师专家、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他们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后,我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续完成好以后三个阶段的培训学习任务,自觉地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但愿这些收获,能够化作理性的春风,去驱散教育空间的阴霾;但愿这些收获,能够变成理性的阳光,去普照教育这方净土!-中国编辑整理。


2021年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在XX年的7月20日至8月3日期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安庆市XX年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班的学习。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专家的报告,又有特级教师的核心理念,还有视频观摩研讨。为期十三天的培训,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我还是有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是受益匪浅。在千万教师中,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我想我是幸运的、是幸福的,在这里,我很乐意让各位同行来共同分享此次培训。

首先,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本次培训的内容。7月20日,学员报到,领取培训资料。共有600多名学员,分别来自安庆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开发区以及八县的小学骨干教师。下午,举行开班仪式。7月21日,开始分班授课,有小语班、小数班、英语班、美术班、班主任班、信息技术班和学前教育班7个班,我参加的是小语班的课程。

我们每天两门课,每半天一门课。第一天上午是一位具有古典美的老师给我们上《教学简笔画》,让我们知道课文中动植物以及人物等原来可以那样只选取一个面来画。紧接着下午,一位风风火火还忙着招生任务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按课表她应该给我们上《新课标》,但她说因为课件没做好,所以先给我们讲《教师专业成长讲座》,这才让我们知道她是我们培训期间的主要培训教师之一。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我们跟她学了几个专题:为什么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于漪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新课标的内容。后面的那么多天,我们陆续接触了其他几位培训教师,有年轻的女计算机教师,有斑白头发满腹经纶的小语教老师,还有两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桐城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

在这里,我着重就小语教老师的课程给大家做个汇报。

一、语文到底教什么?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学生系统地学习汉语,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语言活动能力。

1、语言训练的概念、内涵

语文是语言和言语,语文课既要进行语言训练——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又要进行言语训练——发展学生的言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语言体系不是学习语言的目的,而是为了进而自觉地不断提高言语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的根本就是言语。也可以说就是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训练。

2、语言训练的依据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如果说西洋语言的特点是“法治”,那么汉语言的特点则是“人治”。从心理学角度说语言是一种技能(即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这是由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3、语言训练的内容、重点、根本

语言训练的内容不仅是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感的训练,还应包括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语言学习习惯的养成。根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应着重进行几种语言品格的训练,即语言完整性的训练,语言条理性、系统性的训练,语言具体性、生动性的训练,语言明朗性的训练,语言准确性的训练,语言构造的训练和语言速度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可见,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言训练的重要任务,也是语言训练应达到的境界要求。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和正确理解力。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多,动之以情的形象感染少,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变成了干巴巴的几条筋。重视语感培养有助于扭转这种现状,既能充分体现语言训练的“个性”,又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语感训练可以从4个方面抓起:培养语言的准确领悟感,培养语言的流畅舒适感,培养语言的情味品用感和培养语言的形象再现感。

4、怎样进行语言训练?

首先,树立科学的语言训练观;其次,确立“时时”“处处”皆语言训练思想;最后,科学地进行语言训练。

二、语文该怎样教?

1、小学语文教学规律

(1)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两者的关系是“鱼到水里”、“鸟到林里”(陶行知语),只要我们植根现实,面向生活,语文学习就有广阔的天地。

(2)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民族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

(3)语言与思维训练同步。学与教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类相互作用的活动,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和智慧的活动,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和性格的活动,换句话说,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两类心理活动过程中转来换去,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才能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才好。

(4)语言积累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的时候,除了要丰富他们的语言形式的积累、言语内容的积累外,还需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5)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听、说、读、写是言语实践的基本方式,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

2、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由六个方面构成: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师生作用;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分为愉快教学模式和语感教学模式。

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在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教法研究,朗读法、背诵法、自学法、练习法、讲读法、谈话法等是常用的基本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林林总总,数量可观。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整合是必要的,它可以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艺体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当然,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更需要创新和发展。

4、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策略一词,意谓计策谋略,最早见于军事领域,后应用于教育。教学策略是现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至今没有统一的概念定义。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指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计策、谋略。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纵向(结构)成分来看,它包含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策略、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过程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横向(内容)来说,它包含了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写话与习作教学策略、口语交际指导策略、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等。依据教学目标和有效教学活动进程,我们相应地将有效教学策略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即小学语文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在培训中,我发现,每一位专家,每一个讲课的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而这些心态正是我们一般教师没有做到的。我们很少谈论教书的乐趣,而是经常在一起抱怨,说明我们这样的教师是存在职业倦怠的,是需要培养良好心态的。所以,我想,平时工作虽然平平常常,但也要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接下来我想从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结合本次培训的心得,谈谈我个人的感想。受专家的启示,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发展,走向教师的专业化:

一、在教学中追求和学生一起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一个班的学生就是拥有一笔财富、拥有一块实验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片天地和学生共同成长。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 “世界”。教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并熟悉这些“世界”,培养并发展这些“世界”。所以教师不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必须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位置上,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情境的基础上,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心理与现实相适应,保持心理平衡,以便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以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对话,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所以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过分信赖教参。那么在课堂中就要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因为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情感反应。这些都是文本所期待的,但是又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为学生的理解有时是片面的、错误的或者存在不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进行提示、启发、讲解、引导,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还要有提升。我觉得我们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这种对话,就会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得到自我发展。而教师这种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专业化素质也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二、从教学反思中获得发展

教学反思在《走进新课程》一书中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人曾说:“教30年书不一定成为名师,但是,认认真真写3年教学反思,不是名师也有名啊!”可见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我觉得写教学反思也是一种“对话”,是我们与“走过的日子”对话,与收获和困惑对话。在写反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自我、获得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善于反思,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从反思中获得发展。

三、以书为伴,在读书中发展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想发展就更离不开书。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支玉恒老师四十多岁才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的时间就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支老师就是一个藏书多、好读书的人。多读书,多研究,这样不但能融会他人的理论,而且还能产生自己的新观点,推出自己的新理论。一位老师要成为一个有品味、有文学修养的人,要想发展,就要时刻与书为伴,不但读书,还要思考,与书中人物、与智慧进行对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生必修课。在当今国际化和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学会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做一名合格甚至优秀教师,我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感谢校领导的认可和重视,感谢教育局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校教育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2020年中小学安全工作总结


XX年9月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中小学安全主题教育月”,活动开展以来,我校本着对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迅速行动起来,营造活动氛围,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学生安全工作万无一失,现将前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成立领导机构

学校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对此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通报了当前一系列的交通、校园伤害等安全事故,明确了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全体教师提高认识,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深刻认识到做实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安全教育月活动中来。制定安全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阶段和工作重点。成立以马青波校长为组长,张松林、伍建泽为副组长,张转伟、杨彬锋、石晓艳、杨晓辉、王慧娟、杨宏斌、杨建波为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

二、深入宣传发动 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安全教育月活动深入开展,学校积极宣传发动,营造活动浓厚氛围。通过出专题板报,悬挂校园横幅,校门口电子屏滚动播出安全活动宣传标语,周一升国旗仪式上的主题讲话,上好主题班会,印发关于安全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使安全工作入脑入心,人人知晓。发挥校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为活动开展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

三、加强安全教育 做好安全防范

对学生进行安全主题教育,一直是我校的工作特色,长期以来,坚持不懈。每周日晚住宿生晚集时间,由宿管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宿内容主要包括防火、防盗、防电、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教育。周一大课间时间由政教主任组织起来,分年级集中,对校园活动安全、上下楼梯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进行强调。周五学生离校时,由年级政教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往返校途中的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组织学生观看灵宝8.23交通事故警示片,衡阳11.3火灾,新学期消防安全第一课,通过触目惊心的场景,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无小事,安全就在我们身边,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教职员工人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各管理部门,从上到下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学生家长与学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

四、举行安全演练 提升防范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应急避险能力,学校政教处成功举行消防安全演练、防震疏散安全演练,在接近实战中提升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活动开始前给学生印发《消防安全手册》,人手一册,组织学习。消防安全演练中教给学生正确的使用灭火器,并进行现场操作,提升能力。教给学生逃生的方法,要求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快速通过安全通道撤离。防震疏散演练要求同学们掌握要领,提升能力。两项活动准备充分,有详实的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照片和总结,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借鉴。

五、狠抓工作落实 确保生命安全

安全工作重在落实,学校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工作制度,细化安全责任,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实行安全工作事故倒查制,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购置橡胶棒、照明灯、保安服,提高门卫防范能力,构筑第一道安全防火墙。增加摄像头,完善监控设施。达到人防、物防、技防全覆盖。

(一)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学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商店食堂从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与家有三轮车的学生家长,及往返校骑自行车的学生家长签订责任书,促使其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

(二)办理师生校园安全保险 为避免安全事故造成的重大损失,做到防范于未然。本学期学校为全体师生办理校园安全保险,为师生安全筑牢坚固堤防。

(三)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开学之初学校后勤处即组织人员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检查学校的灭火器,发现灭火器充装的药品过期,及时充装药品并且购置新的灭火器;发现教学楼个别部位的瓷片脱落,有可能砸伤学生,利用周日及时进行修砌;学校电路个别部位接触不良,有打火现象,第一时间进行整修。对教学楼的玻璃、栏杆进行加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四)落实“五到位”制度 一是坚持校门口值班到位,值班领导带领值班教师早上在校门口迎接学生,每晌次放学时在校门口值班,检查学生出门证,督促学生及时离校,要求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驱散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二是坚持晚上班主任、跟班教师宿舍查寝到位,检查学生人数,对未到宿舍学生及时联系或向宿管教师说明情况,询问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坚持大课间、两操、晚自习时教师楼梯口值班到位,值班教师注意疏散学生,维持秩序,防止学生拥挤及踩踏事件发生;四是坚持双休日领导值班到位,双休日领导和宿管教师各一人值班,负责不回家寄宿生的管理,处理突发事件;五是坚持食堂教师值班到位,在学生就餐时值班教师组织学生排好队,防止拥挤和烫伤,负责维持饭场秩序,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及时处理化解。值班教师强化责任心,值班领导跟踪检查,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五)加强食品卫生安全 学校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强化学校商店管理,定期检查,严防过期食品、三无食品上架,加强商店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制定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制度并张贴上墙,坚持原料采购索票索证制度。建立完善食品入库、出库档案,坚持食品留样制度。规范从业人员衣着卫生管理,坚持做到荤素分开,不出售凉菜,不出售四季豆。坚持餐具清洁消毒制度。强化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保证学生食品卫生安全。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无小事,事事关大局。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学校时时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时时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狠抓工作落实,严格责任追究。打造平安校园,为师生创造幸福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2021年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今年7月11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培院组织的XX-20xx年度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班。今年的培训和往年不一样,没有了专家的滔滔不绝、我们在底下狂记笔记的高端讲座形式。而是非常接地气的专家引领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式。所以说这次的培训我们是一路欢歌一路收获,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收获。前进的路很漫长,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无名教师,虽然不能走在教育的前沿,暂且记下这三天来的收获,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留下一点印迹。

在本次培训中,专家引领无疑给我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端正了我们的态度,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让我们最初接到培训通知的一点小郁闷一扫而光;各类专题学习拓展了我们的教育视野,让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教育真的是要与时俱进;培训期间的各种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让我们在同伴互助中成长,更增长了彼此的交情,彼此留下难忘的回忆。

一、专家引领

第一天,再次领略了陈素梅副院长的雷厉风格,作为xx教育甚至xx教育的领导者,她无疑深入人心。她满腔的教育热情和给予我们的厚望,让我那点小懈怠无处遁形。她说:“凭着教育经验能够取得一定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若我们仅仅满足于自己的经验,以为有了实践就有了真知,总以经验的眼光审视教学问题和教学行为,把自己的认识、实践局限于经验的范围,经验就会成为提高的樊篱,我们会因此止步不前,甚至出现倒退”。这是多么响亮的提醒,我工作十余年,不是常常在以经验自居,固步不前了。她的“没有教学思想,就没有教学的尊严”“种子的信仰”等教育主张很有震慑力,让我们不由扪心自问:我的教学思想是什么,我如何更好地成长。

张卫东院长的《致力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专业标准〉》专题报告,有醍醐灌顶之感,张院长高屋建瓴,我的收获如下:首先是师德为先。人们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张院长再次谆谆教诲我们: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次是学生为本。教师应关注林崇德、叶澜等心理学家的相关心理学研究,铭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再次是能力为重。个人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坚持写教学反思有助于个人思考及进步;最后还强调终身学习,制定好学习计划,努力克服职业倦怠。张院长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折服了我们,可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晚辈的我们对张院长心悦诚服,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专题学习

xx侨中汤xx老师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xx中学刘xx老师和实验中学徐xx老师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育信息》、教研院陈永凤老师的《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以及xx一中谭xx老师的《语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观察与诊断》等专题讲座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三个专题的内容对我们的专业成长颇有帮助。我认为基于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的教学设计是每位教师有效教学的立身之本;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提升的有力抓手;课堂观察与诊断则是课堂深入研究与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小汤老师的讲座很有个人魅力,她认为语文教学的性质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的;针对言语实践、思维磨砺、审美体验、知识积累、情感陶冶、技能训练等过程和效果意识的紧密结合,在动态中生成语文智慧和语文能力。她还给我们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和个人教学感悟,温声婉语中,感觉自我的教学智慧和情感都在增长。

刘老师的讲座给我们揭开了慕课的神秘面纱,他给我们介绍了慕课的来源以及制作微课的方法和技巧,并提出了自己对微课不足的思考;徐老师帮助我们理清了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区别,并展示了自己的微课作品;陈老师不失风趣的语言讲解非常到位,毕竟研究了十多年的课堂观察与诊断,他提出的问题让人反思,相信各学员和我一样面对这些问题都会抱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谭老师温文尔雅,颇具谦谦君子之风,也慷慨地把自己多年的思考与心得跟大家无私分享。

三、自主与合作

本次培训要求我们培训前要有最佳教学设计,课件以及微课作品。我自个琢磨,感觉完成效果太差,但毕竟走出了第一步,给自己加油、鼓励相信会更好;还要求我们培训中每天要完成两份专题作业,我都认真写下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尤其是自己设计填写的课堂观察表格,感觉自己又多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教学技能。本次培训让我的自主学习能力上了一个台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有了切身体会,我相信这些学习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作用。

本次培训还少不了小组的同伴相助。前面提到的刘xx老师和徐xx老师就是我们小组的成员,身在本组,倍感荣耀。组长伍xx老师在最后一天还跟我们分享了“有效提问”的思考,她身为xx侨中国际部教学的主任,对中美教育关于这方面的对比,让我们深受启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段美好的旅程结束了,虽然不能至“高山”,但我仰视了,心向往之,教育是我一生美好的追求!

"小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