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农业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10.30

农业办上半年增长转变工作总结。

工作中时间是过得飞快的,我们马上将迎接新的任务,现在是写工作的总结的时间,总结就是回顾了过去做了什么、是如何做的以及是如何做的。那么写总结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农业办上半年增长转变工作总结”,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今年以来,我乡农业工作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瞄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的发展。现就上半年农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1--6月份)

1、农村人均纯收入计划增幅10.5%,上半年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4123元,占目标8002元的51.5%,实现增幅5.8%。

2、食品安全工作达到区级要求。

3、四旁植树计划3万株,实际完成4.2万株,占目标的140%;人工造林计划200亩,实际完成260亩,占目标的130%;农村家园村湾绿化3个,占目标的100%;村湾绿化植树3.9万株,占目标的100%。

二、主要措施

(一)统筹安排,超前准备,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开好头,起好步,元月份以来,乡政府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农业部门制定09年农业工作意见,印发相关资料,积极准备春耕备耕工作。

1、农资供应比较充足。

一是区乡联动。依托民营个体农资经营大户,在区供销联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组织各类农药30吨、肥料600吨、架材5000捆、薄膜80吨,保证了农资市场供应。二是帮强扶优。积极开展放心农资店工作,继“大海农资加盟店”之后,我乡又新增“崇阳村农资加盟店”。这些农资店就像超市一样,统一进货渠道,统质,统一价格,统一售后服务,统一管理模式。09年农资市场价格比20xx年明显回落,接近正常年份平均价格。下步我乡将在农科中心再办1个放心农资加盟店,逐步规范农资市场。

2、春播进度顺利完成

从2月初开始,我乡早春播作物陆续定植,由于遭遇2月下旬连续2周的低温寡照天气和3月2日雨雪灾害侵袭,今年部分春播作物推迟。但广大农民通过多层覆盖,相互调剂种苗,保证了春播速度。截止目前,全乡完成早春播16590亩,占计划的114%;完成大春播面积14600亩,占计划的103%。

(二)乡村联动,科学规划,积极开展水利**

去冬今春以来,全乡完成大小水利**73处,土石约8万立方,硬化渠道2.7公里。

一是水利**与家园**项目结合起来。建洲村、新村村、五星村家园**水利项目收尾工作按计划已完成;

二是水利**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群利村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由基层垫资,完成预制沟渠700余米;

三是水利**与80万吨乙烯重点项目结合起来。四新村抓住项目**机遇,依靠农科中心技术力量,完成了十一支渠、十二支渠、十公里灌溉(四新段)等主干渠清理和村湾排水工程6000余米;

四是水利**与标准化蔬菜基地**结合起来。乡政府、乡农科中心积极与市、区发改委、市区水务局联系,争取XX亩蔬菜基地**项目。该工程总投入230万元,由**金牛水利水电公司承接,目前已完成进度35%。

与此同时,乡农科中心战高温,组织人力对八支渠进行了预制改造,目前已完成400米,占计划的55%。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发展弱筋麦产业 促进农业增收增效


发展弱筋麦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增效
仪征市弱筋麦协会朴席分会
我镇地处仪征沿江圩区,有1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6万多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万多亩,是农业部和省农林厅规划的弱筋小麦产业区之一。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尤其在省农科院粮食所及市农林局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丰中南粮油贸易公司的密切配合下,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因地制宜地搞好专用麦生产。去年秋播全镇宁麦9号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约占小麦面积的60%,有效地提升了小麦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我镇订单小麦的实施过程

1、选准弱筋麦品种,逐年扩大种植规模

自2000年以来,我镇积极开展试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品种比较试验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以宁麦9号为发展弱筋麦主体品种,通过4年来的实践,该品种不仅丰产性好,湿面筋含量稳定,已是生产企业认可的糕点粉加工专用麦。

20xx年,我镇种植宁麦9号2000亩,当年实际收购50万公斤,销售价达到1.12元/公斤,比普通小麦高0.1元/公斤。

20xx年,种植6000亩,收购155万公斤,价格0.99元/公斤,比普通小麦高0.13元/公斤。

20xx年,种植8000亩,占小麦总面积的40%。去年夏收后,与农民的收购价为1.06元/公斤,普通小麦为1.00元/公斤,收购价比普通小麦高0.06元/公斤。

20xx年,种植面积近1万亩,实际收购近200万公斤,在收购价格较高的情况下,仍比普通麦高0.06元/公斤,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2、积极调研市场,多方寻找合作企业

种植弱筋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实行产业化开发,就不可能增效,而且弱筋麦不实行产业化开发,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变成劣质小麦。为了真正实现产加销产业链,我们闯市场跑销路。与面粉加工企业谈判,最终在省农科院粮食所的媒介下,选定与中南公司合作。每年秋播前由企业提出购销数量,提供一定的定金并签定种植协议,确定种植规模,按优质标准化生产,收购时由企业出资,乡镇农技服务人员负责收购,再由中南公司通过海轮销往深圳、海南的面粉加工企业。

3、采用订单种植,逐步定准产销模式

为确保产业化开发成功,选择订单种植、收购形式,我镇的具体做法是由农服中心在农民购种时向每一种植户发放一张宁麦9号种植卡,卡上注明种植的品种数量和栽培技术要求,明确收购的质量标准,加价标准(加价5%左右),农户凭此卡售粮,其经营模式是:企业+公司+农服中心+农户。同时由农服中心牵头,村干部配合,以一定的补贴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通过这种紧密有效的订单形式有力地促进农技服务工作的开展。

4、采取优惠政策,激励农民种植。

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民种植,向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除深入村、组举办专题技术培训班外,还向农户发放一张明白纸,使之了解而且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确保了种植优质高产的专用麦;另一方面,向其优先供应农用物资,在价格上本着让利保本销售的原则,以调动其种植弱筋麦的积极性。

5、建立弱筋种植示范基地。

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在梁湾、三联等村建立稳定的宁麦9号示范基地。因我镇在外从事三产人员较多,部分农民因种种原因不愿种麦。为确保基地100%面积种植宁麦9号,我们农技部门采取租赁土地的办法,将不种麦的土地全部租赁种植宁麦9号,并付给农民每亩50元的租金。

6、成立弱筋麦协会,推进弱筋麦产业化进程。

20xx年10月份,我们和市农林部门一道共同成立了仪征市弱筋麦协会,为推进全镇及全市弱筋麦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几点体会

经过4年的实践,我镇的宁麦9号种植由起先的示范种植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由订单种植已发展为弱筋麦产业,协会的的作用已初步凸现,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具体体会是:

1、种植弱筋麦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举措。我镇地处沿江圩区,要想发展经济作物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没有区位优势,只有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来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通过几年的宁麦9号种植,不仅提升了我镇小麦生产水平,小麦的产量明显提高。经调查,宁麦9号要比其它品种亩增产35公斤以上,连同收购加价,农民每种1亩宁麦9号,要比种植其它品种亩增效益60—70元左右,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2、种植弱筋麦可有效实现“三赢”。首先,获得最大好处的是农民,既不增加种植成本且产量又高,每亩可实现产值400—600元,净增加效益60—70元;其次是减轻了村干部资金收缴的压力,有利于税费收缴任务的完成,有效地减轻了村里负担,对村级债务化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些村干部认为,我们情愿在秋播时花精力抓种植面积落实,弱筋麦越种得多,就等于我们明年资金收缴完成得既快又多;再者就是既增加了农技部门的经济收入,又提高了在农民中的信誉。通过对弱筋麦产前、产中、产后的链条式服务,增加了农技干部的责任心,提升了服务水平,除农户得到实惠外,农服中心也可得到少量的收益,拓宽了创收渠道,靠自己的双手,有效地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

3、实现弱筋麦产业化经营需要各方配合和自身努力,把弱筋麦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是单纯的推广种植某个弱筋麦品种,要想提高种植效益,其大量的工作在于能否把所产的弱筋麦能够单收、单放、单销。首先,我们要搞好与企业之间的协调,要以最大的诚信换取企业的诚意。几年来,我们与中南公司的合作双方一直都很满意。今年麦收,山东个别面粉加工企业和本地一私人粮商多次上门,以高于我们合同销售价给一部分宁麦9号给他们,但我们为了信守合同,都给予了拒绝。中南公司在弱筋麦生产收购、调运、资金结算等方面也信守合约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我们仓容、保管条件、资金等方面原因,特别是近年粮食市场放开后,个体粮商无序、无规地争抢粮源,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矛盾,而随时出现的问题,都必须随机应变地给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精力和劳力,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回顾我镇弱筋麦种植过程,我们为弱筋麦产业化经营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新时期对我们农业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规模不大,发展的步伐不快,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仓储不足,粮食机械跟不上需要,必须随收随销,影响经营效益,降低竞争能力;三是面对粮食市场放开,个体粮商抢粮源,影响粮食收购质量,这些问题还没有积极的解决措施。

三、下一步设想

经过4的来的实践,无论企业还是农民,都已认准宁麦9号为优质弱筋麦,我们将在农业部和省发展弱筋麦规划的大好时机下,进一步发挥协会的作用,做强、做大以宁麦9号为主的优质弱筋麦产业。

1、进一步强化弱筋麦协会的作用,增加大会员,修改、完善章程,让更多的农民体验到入会的好处。积极做好弱筋产业的宣传、培训工作,使全镇农民进一步认清种植宁麦9号的好处,懂得种植技术,为发展弱筋麦产业打好基础。

2、积极争取农业项目扶持,争取把宁麦9号纳入优质弱筋良种补贴范畴,力争今年秋播宁麦9号种植2万亩,占小麦面积95%以上,使农民得到更大实惠,增加种植积极性。

3、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提高弱筋麦产业化经营水平,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而努力。

二00四年八月

转贴于

上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


上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


今年是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年,也是建设沿边工贸旅游城市的开局之年,按照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工作要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落实两补政策为切入点,围绕春耕生产、结构调整、农村稳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采取超常措施,狠抓推进落实,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克服了春汛成灾带来的消极影响,上半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迅速有序开展,为完成全年农村工作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两补一免”政策全面落实,促农增收工作圆满结束
“两补一免”工作是今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时间紧、任务重,领导重视,百姓关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继省、市两级动员会召开后,县委抽调县、镇两级干部300余人入镇包村,深入开展了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两补一免”扶持政策及百名干部下村促农增收活动。两个月来,全体工作队员和省、市督查组一道,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县委工作部署,以极大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投入到促农工作中,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到4月28日,粮食直补平稳发放完毕,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县共发放“两项补贴”款619.9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536万元全部发放到位。市下拨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已兑付66.4万元,占总数的97.6%;全县应补农户9093户,已补8845户,占应补农户的97%。第二批水稻良种补贴在水稻插秧结束后,在6月30日前完成。两项补贴合计619万元,加上免除农业税及附加855万元,共计1474万元。通过“两补一免”,使全县27188户农户,101000人农业人口,户均受益532元,人均受益146元。
在落实“两补”政策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落实政策不走样。重点突出了“一个统领、两个根本、三条主线”,即坚持以“两补一免”为统领,以保护农民利益和促农增收为根本,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为主线,使一号文件的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为扩大宣传,县印发了两个《公告》400余份,每个行政村、自然屯各两份;《致农民朋友一封公开信》3万份,每户一张;编发《政策材料汇编》三期3610本,达到每10户一本,做到了铺满盖严。县电视台设定了《抓政策落实,促农民增收》挂题栏目,每天播放一期,累计播发45期。各村屯利用板报、标语、广播早晚进行宣传。经过地毯式的密集宣传,90%以上的农民对中央一号文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二是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发放原则,采取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办法,集中人力确定3个县级试点村、6个镇级试点村作为试点先行推进。在试点过程中,组织了3次现场会进行认真总结、完善措施,使试点工作逐渐科学规范。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摸底核实、签字认定、张榜公示,4月14日,在大肚川镇的太阳升村、东宁镇的暖泉二村、三岔口镇的泡子沿村开始兑付首批粮食直补资金,比规定的期限提前1天。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确定全县粮食补贴标准。考虑到补贴资金全部到位,各种问题和矛盾较小,采取“两步并成一步走”的办法,按照先易后难的工作方式,逐渐扩大范围,将粮补资金一次发放到位。从4月15日至4月28日,基本完成了发放工作。同时针对外出打工人员,采取电话、电报招回,派人直接送去等方式,将“两补”资金及时发放到位,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农民心中。
三是坚持把农民增收做为第一要务。县委书记陈殿运亲自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县委一班人把树立执政为民作为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关键所在,省、市督导组李大昌、李高阳组长亲自和县贯彻一号文件领导小组一道深入全县6镇、23个村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切实可行的“两项补贴”《方案》打下了基础。各涉农部门利用一号文件下发契机,努力营造亲民便民的良好环境。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导产业优势凸显
今年袋栽木耳总量突破2.4亿袋,比去年翻了一番;落实烤烟面积3.72万亩,比去年增加5200亩;发展早甘兰2000亩,圆葱4000亩,比去年增2500亩;各镇新建家畜繁改站5个,新增5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6户,引进良种牛700多头,新增100只以上绒山羊8群1000多只,肉牛繁殖改良3000多头,占年初繁改计划的61%。全县报名养鹿17户390头,预计年内可完成肉牛改良5400头,新增鹿500头以上,貂1.5万只以上。
3、春耕生产积极主动、投入增加、标准提高。一是抢抓农时。通过落实“两补”政策,新发掘“黑地”31万亩,全县耕地面积达到73万亩,大田播种和经济作物移栽均比往年提前3-5天。二是投入加大。全县农业贷款从去年的950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1.39亿元,农业总投入2.22亿元,较去年同期1.2亿元增长50%。三是科技培训力度大。举办冬春培训班826期,培训10万多人次,发放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3万份,黑木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10万份,投入喷灌设施2000台套,新建堆积式烤房200座,使新式烤房达到650座,占全县烟炉总量的30%。四是示范园区建设标准高。##镇对俄出口元葱基地、##千亩烤烟基地、东宁镇特色养殖示范基地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成为主导产业的样板,带动了全县农业标准化工作整体推进。##镇投入30万元,架设6000延长米输电线路,新建两处400万袋黑木耳摆放基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标准实施,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洪无灾,成为全县黑木耳产业示范区一大亮点。
4、深入实施项目牵动战略,“龙型经济”初具规模
围绕做大做强黑木耳产业,继续扩建完善##黑木耳批发大市场。上半年投资480万元,新建40栋营业门市,续建1500平方米的仓储库。建设中门市就出现热卖,现在已抢购一空。工程完工后,市场年交易量可达2000万斤,日交易量突破6万斤,实现交易额4亿元,真正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围绕发展特色养殖业,引进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改造胶原鹿骨粉项目,前期已投入300万元,完成厂房和设备技术改造,达到生产标准,并已试生产300箱胶原鹿骨粉。5月份已签署《关于##县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扩大胶原鹿骨粉项目规模的协议书》。该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符合GMp认证的中型药厂,20xx年6月一期工程结束,项目投产后年产量达20万箱、利税1300元。抓住国家、省扶持畜牧业、特色产业和中药材发展的有利机遇,申报了《万头优质马鹿核心群基地建设项目》申请中省投资90万元,项目已批复。围绕出口果菜,正在建设对俄出口果菜综合批发大市场建设项目。20xx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1800平方米冷藏库,960平方米保鲜冷藏库,3000平方米封闭式交易大厅。今年农口各单位招商引资任务16400万元,各单位确定招商引资101项,合计金额26674.8万元,截止5月末已完成招商引资3821.5万元,其中向上争取资金15项、581.5万元。到年底预计完成招商引资24610万元,其中向上争取8274万元。
5、合力开展抗灾自救,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月20日—23日,我县遭受严重春汛,冲走1459.95万袋袋栽木耳,过水1049万袋,1646户农户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93万元。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号召全县各部门立即行动,迅速开展了“抗灾害、保生产、促增收”活动。目前,过水袋栽木耳摆放已全部结束,毁种面积4860亩,占过水地块面积的78%。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全力开展帮扶救助。包镇县领导首先做出了表率,县委书记陈殿运,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副县长##,县政府主管农业领导##等领导多次深入灾区、查看灾情,为受灾菌农谋划创收思路,解决修复水毁设施、道路、通讯等工程中的实际困难;组织部、民政、财政及水务、交通、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积极跑上为受灾菌农争取救济资金,累计筹措资金108.7万元。经过县委反复研究,以文件形式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发放意见,已于6月7日下拨各镇,用于支持受灾菌农尝试发展秋耳开辟增收渠道、对因灾致贫户和新发展户发放补助。“建争带”工作队、促农增收工作组、各镇干部职工积极捐款捐物4万多元,投入水泥、喷灌、水泵、电机等生产设施,价值165万元。农委组织农资部门购进早熟籽种33.2吨,化肥150吨,使灾民及时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树立了恢复重建的信心。
二是努力促进抗灾自救,抓好秋耳生产。组织受灾菌农学习道河镇和平村徐连堂、老黑山镇和光村黄凤莲秋耳种植经验,发挥受灾菌农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的优势,积极偿试秋耳生产。绥阳镇、道河镇由镇村免费出车,组织500多户受灾菌农到和平村参观学习徐连堂秋耳种植经验,全县已有364户开始筹备秋耳生产。迅速开展浸水菌袋病虫害防治。黑木耳办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时深入灾区,指导过水菌袋的生产、摆放,农委及时印制《浸水菌袋病虫害防治规程》等相关资料2000余份,发放到受灾菌农手中;电视台每天在挂题栏目“抗灾自救保增收”中反复播放,为灾民提供了科技保障。
三是合力推进灾农创收。信用联社积极向省、市联社申请,推迟受灾贷款户的还贷期,并筹措资金为灾民进行二次贷款发放,目前已为151户灾民发放贷款40万元。
6、抓好植树造林、能源建设、绿色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是植树造林、水利工程建设成果突出。 全县荒山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完成补植面积7.5万亩,完成年初计划的100%;投入资金18万元,维修加固春灌工程28项,完成渠道清淤2.7万米,完成52号界河护岸600米,爱国二电站围堰350米,临建房屋5座,桥梁2座。实施西南山小流域治理收尾工程,浆砌谷坊20座,编篱谷坊50座,荒山造林570亩,退耕还林154亩。
二是能源建设取得初步成果。通过电视播放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的宣传片等宣传手段,使广大农户全面了解了使用沼气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全县计划完成任务1200户,截止到5月末,有5个项目村建成沼气池26处,正在建56处。4月初,我县被省能源办列为“后续沼气建设项目县”。经审定,##镇二街村、##镇红旗村等4镇7个村为东宁县后续沼气建设项目村,已完成“##县沼气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并上报省能源办评审已通过。
三是国家、省级绿色、无公害基地县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20个省级绿色食品科技示范园区之一,命名为“##县外向型绿色食品果菜科技示范园区”。现已制定了《##县外向型绿色果菜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讨论稿),并报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修改。全国无公害黑木耳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工作也在扎实有序开展。##县有机食品优质马鹿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批复后,县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5名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东宁县有机食品优质马鹿良种繁育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基地有机生产计划,并着手开展有机食品基地的认定工作。
8、深入开展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加快
建立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政府助理调研员##为副组长的县直十八个委、局及六个镇主要领导组成的东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在农委设立了办公室,各镇成立了领导小组,各村设有联络员。全县上下形成了一个网络机制,并且输入计算机,实行微机化管理。对全县1.4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了档案。并已转移了8661人,约占总数的62%,其中国内转移7031人, 国外转移1630人。为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员的素质,聘请了各专业兼职教师17人,进行了对部分人员的培训,现已培训2846人,占已转移人数的33%。其中,由劳动局就业中心培训了434人,专业为黑木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农广校培训了460人,专业为食用菌、农技;职教中心培训453人,专业为劳动力就业前培训,;推广中心、果树总站培训425人,专业为果树栽培、蔬菜生产。
9、干部工作作风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提高农业系统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争创最佳形象,上半年农委党委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心系三农”服务创建活动。通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取得明显效果。农技服务部门按照活动的要求,由中心主任牵头,每人带项目选农户,定地块,一包到底,全面做好技术指导、示范、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强化了“农技110”农业咨询服务热线,在向广大农户公开电话和服务内容,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热情服务,帮您致富”的基础上,全体技术人员印制“三农技术服务联系卡”,实行佩带胸卡、挂牌服务。上半年通过“农技110”解答疑难问题100多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0000多元。县农机总站为不误农时,在农机培训上以人为本,上门服务。利用冬闲、挂锄期、晚间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对一些居住分散,人员难召集的自然村,采取入户宣传教育。目前全县培训完的村已达到62%。通过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满意在机户”和整治“黑车非驾”等专项治理活动,树立了文明执法,热心服务的农机人新形象。县畜牧局在扶持鹿、牛产业上采取了“三优先、二让利、一免费”的办法,即:优先技术指导、优先技术推广、优先购入种畜;兽医、疫苗均让利10%;免收往诊费。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共为养殖户减免费用4000元,受到了养殖户的欢迎。
总结上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实施“两补”政策后,农业、农村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如“一事一议”难实施,农村债务难化解,农田水利建设、公益事难发展等问题,特别是会引发深层次的土地矛盾,造成农村不稳定因素。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为农民增收带来阻力。三是农业投入低,发展鹿、牛等养殖业后劲不足。四是主导产业缺少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化链条不完善。
二、下步工作意见
1、切实抓好当前工作
一是抓好田间管理。据气象预报,6-8月降水稍多、气温偏高,易发生草荒。要加强大田管理,做好铲趟工作,促进作物早熟,确保苗强苗壮、增产增收,为全年的农业丰收奠定基础。
二是做好两补发放的收尾工作。继续搞好水稻面积核查,保证良种补贴按时完成。农村实行“两补一免”后,着力做好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的试点,在大肚川镇农村委托代理制现场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动农村审计,加强对村综合经济实力强弱的分析和专业协会的登记。
三是积极开展创收自救。引导灾民进山采集山野菜、药材和进城打工。各镇政府积极协调森工和地方林业部门,通过免费办理入山证、采集证,组织受灾户进山采集山野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灾民进城务工提供信息,创造条件,搞好服务。
2、强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继续推进绿色食品升级和无公害食品计划的实施。去年我县被已批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黑木耳生产示范基地县,明年国家将组织验收,下半年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做好迎检准备。积极引导企业申办标识,扩大东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推进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大宣传,加强引导,把沼气池建设同发展庭院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家园结合起来,强力推进,力争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三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率要达到转移人数的50%以上。通过政府组织、引导、规范,积极发育信息传递、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方面中介组织,逐步形成、规范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化运作。
四是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对“围河经济”开展一次全面规划,统筹架电、修路、河道治理等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基地化、标准化、安全化。协调保险公司介入黑木耳、烤烟、元葱等特色产业发展,力求切实降低农民发展主导产业的风险。
3、招商引资工作有重大突破
一是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查找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确定下半年推进措施。
二是加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对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投入较大精力,争取项目成功。下半年各单位一把手要每人外出招商引资2次以上,要千方百计筹措跑上经费,将有把握年底到位资金争取到手。
三是精心组织招商引资方式。要拓宽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视野,选好选准项目,带着项目参加冰雪节等洽谈会和省市组织的赴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
四是抓好跟踪问效工作。每月汇总统计一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能在本单位解决的就地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向上级领导汇报,确保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
4、进一步扶强做大主导产业
一是把目光放远,蛋糕做大。放眼全市一盘棋,按照全市肉牛、生猪、果菜、食用菌四大主导业,积极走出去,与各市县联系,取长补短,做到优势互补,把我们自身的发展纳入到全市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求同存异,内引外联,把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抓住三精药业落户东宁的机遇,全力推进肉牛、养鹿特色养殖发展。根据县里的优惠政策,召开鹿、牛产业现场会重点推进。在产业推进中,注意不搞一发切,要尊重群众的意愿;要搞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发展;要健全服务体系,重点搞好服务,特别是信用社在资金扶持方面要落实到位。
三是深入研究国家、省对农业、农村的扶持政策,结合各自特点,积极跑省进京,争取资金支持。


2020上半年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本文由小编收集整理,这是一篇关于20xx上半年农村农业的文章,欢迎浏览借鉴!

鸭塘铺乡辖19个村,344个村民小组,7834户,人口3.2万。全乡总面积76.5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0722亩(水田28888亩,旱土1834亩),林地面积10015亩。

20xx年是我乡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农村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稳定粮食生产,完善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保持了农业生产的健康稳步发展。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稳定粮食生产,积极探索新的粮食生产机制 

为切实保护我乡的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总量稳步增长,我乡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位,突出制止耕地抛荒和双改单现象,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为抓好粮食生产,今年我乡加强了对粮食生产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乡党委、政府把粮食生产纳入双文明考核的主要内容,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及时召开粮食生产工作会议,我乡于20xx年3月28日召开了由各村村支两委参加的粮食生产专题会议,对各阶段的粮食生产工作作出及时的安排部署;三是建立乡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个乡干部联系一个村,督促粮食生产的开展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

2、创新经营理念,探索粮食生产新机制

今年,围绕我乡粮食生产总体目标,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一是创建大型连片示范区,我乡选定奥林、杉园、牛头湖、西洋垅等四个村46个组共5000亩作为全乡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核心示范区,打造标准化大型样板。二是培育种粮大户,通过引导土地合法流转,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三是扶持佳丰、双丰、丰达等专业合作社进行四统一经营模式,即统一育秧、统一防治、统一管理、统一收割,实行生产管理一条龙。通过粮食合作社这种模式,一体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良种、良法的推广率,最大限度的提高产量和节约各类生产成本,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服务水平。

我们从抓优质服务入手,积极做好为农服务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各类扶农政策,印发政策资料,做好粮油种植大户的直补和良种补贴、农资增价补助等工作。二是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培育新型、高产农民。今年,已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460余人,主要培训内容有《早稻软盘抛荒技术》、《早稻制种技术》、《早稻专业化病虫防治》、《瓜果高产栽培技术》等,同时乡里面还组建了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确保粮食丰收。三是做好早稻杂交种子的推广、新农药供应,及时印发农技简报和粮食生产技术意见,对种粮大户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提供三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技术、植保技术,提高种粮大户的经营管理能力。

二、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及乡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切实做好山林权证换发工作,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以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为目标,到目前为止,外出勘界43758亩,完成比例达100%,政府聘请2名打字员专门从事微机输入工作。各类矛盾纠纷144起,调处率达95%,通过半年来的努力,我乡共换发山林权证1038本,山林权证换发工作已全面结束。

四、积极开展农业四防,确保农业大局稳定

防火、防汛、防疫、防病虫害是确保农业大局稳定的重要工作,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到了三个早,即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具体做了四项工作:

(一)、开展森林防火,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政府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及防火应急小分队,制定了森林防火预案和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方案,配备了灭火器、柴刀、铜锣、扑火衣等防火器材,书写了120条永久性防火标语,悬挂了9条防火横幅,发放了7800余份禁火令,各村也指定了包组到山头的护林防火巡视员,落实了防火责任,修建了防火隔离带,有效控制了境内火灾发生。

(二)、深入开展防汛工作,进行农业生产自救

政府今年调整了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并且编制了防汛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汛抗旱应急小分队,全乡8座小Ⅰ、Ⅱ型水库和93座骨干山塘,明确了乡村两级防汛抗旱责任人,对所有的山塘水库进行了病险排查并作出了相应处置。

受5.19暴雨袭击,我乡境内19个村不同程度的受灾,接到防汛通知后乡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一是防汛抢险有计划,我们结合本乡实际情况并在吸取过去防汛经验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乡干部下乡到村指导防汛工作。二是防汛物资有准备,我们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配备了对讲机、喊话器、雨伞、电筒、方便面、矿泉水等救灾物资,形成了防汛物资有保障的工作格局。三是后勤应急有措施,确保信息及时、畅通,防汛抢险后勤保障工作到位。灾后,各村组织劳力对山塘、水渠等水毁设施进行修复,确保了农田灌溉畅通。我们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将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取得了此次防汛抢险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确保了全乡人民安全度汛。

(三)、开展春季防疫,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

精心组织了春季动物防疫。乡明确村支书为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乡兽医站工作人员包村负责,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今年上半年,共免疫猪口蹄疫牲猪9360万头,头羊1260头,家禽28050羽,猪蓝耳8986头,禽流感、猪瘟、口蹄疫、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了乡内清净无疫。

(四)、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农业高产丰收

今年我乡共编印《农技简报》5期4万余份及时、准备发放到全乡各农户,指导全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了全乡病虫情报测报准确,防治及时无误,保证了农业高产丰收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差,农业机械利用率低。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优。三是农民科技意识低,以及缺乏支农资金,农业投入不足。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口各局的精心指导下,鸭塘铺乡的农业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与兄弟乡镇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后段工作中我们将会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力争鸭塘铺乡的农业工作更上新的台阶。

我乡全县海拔最低,水利死角极为严重,特别是西干渠尾水的泥脚巷、黄双桥等几个村,灌溉用水常年紧张。为了减缓这种局面,今年,我乡把水利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基础投入。上半年通过多方筹资完善水利设施,新挖山塘18口,新建、维修了电排12处、防渗山塘34口,防渗清淤渠道1.2万米,清淤扩容山塘22口,从而保证了农田灌溉设施完好率100%。二是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到位。今年春灌工作始终坚持早部署、早落实、早到位,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方针,确保农田灌溉率100%。通过以上方案措施,今年基本保证了全乡的农业生产用水无后顾之忧,为农业生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深化林权改革,加速推进林权制度建设

农办调研上半年工作总结


农办调研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制定“三农”重大政策提供依据

认真调查研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是农办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我办着重在调查研究、摸清实情、出台政策上下功夫。一是密切关注“三农”发展动态,搞好农村形势分析,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二是认真调研和开展政策研究,为区委、区政府制订《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百村百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提供具体政策建议。同时,对我们新农村建设政策进行收集汇编,使大家系统地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受到普遍好评。三是从黄岩实际和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调研,着手编制《黄岩区XX—XX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

(二)大力推进“十百工程”,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按照确保完成今年新建5个示范村、42个环境整治村的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议、专题会议等明确目标、深入动员。现已拆除旧房0.6万平方米,建设新房1.72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4.2万平方米,新增通村公路里程6公里;新增河道建设长度1.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厕所4座;新安装路灯60盏;消除露天粪坑72只。

结合“十百工程”,加快实施“安迁工程”。全区有2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高山移民的有8个点219户,到目前已落实安迁建房即可入住的有80户89间。

(三)点面结合,加大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整村推进”实施力度

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下达了《关于开展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5月12日,区委副书记董服标对我区今年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任务作了重点部署。区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进度月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转移进度月报。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培训资金总投入126.02万,其中财政资金投入84.3万。加强对各乡、镇、街道之间的联系,做好相关业务的指导与服务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调查摸底工作。截止5月20日,全区共培训农村劳动力 1262 名,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206名,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目标任务分解已经到位,区人劳社保局和区经贸局正在抓紧实施当中,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1056人。完成年度计划7.36%。

(四)顺利启动“百村百企”共建新农村活动

今年是“百村百企”共建新农村活动的起步之年,这项工作要全面启动,村企结对数120个,启动合作项目120个,合作资金要达到3600万元,其中无偿捐助资金达到12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1200人。

我办在全面排摸当前村企结对现状,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层层分解任务,下达任务指标,落实责任,为使结对工作更加有效,由乡、镇、街道充分征求企业和结对村意见。并会同西部扶贫委,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内无企业又缺少外出企业家的村庄,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帮助寻找东部企业建立结对关系。现按照计划已初步分配数排出一批结对企业、共建村。

(五)以“两清两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有特色有亮点

今年区财政安排了7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垃圾一体化的建设和运行经费进行补助。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街道的投入力度也明显增强,今年各地计划投入“两清两改”专项资金共2687.05万元,现已投入479万元,为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实施长效管理。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督查指导制度,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督导组,其中“两清两改”专项督导组专门就各乡、镇、街道的“两清两改”进展情况,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督查指导,并将督导结果和建议意见及时予以通报。督导制度的建立,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现全区已建垃圾收集点1460个,到位保洁人员461人,疏浚农村河道71.8公里,清淤55.33万立方,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

(六)实施好“连心工程”,继续认真做好农村指导员工作

会同组织部门切实做好了第二批指导员的考核和第三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选派、培训和交接工作,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农村工作指导员会议,对第二批农村工作指导员进行了总结表彰,对第三批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进行了部署。并着重抓好新任指导员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培训工作。现在129名省、市、区派第三批农村指导员已全部进驻入村。调整农指办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指导员工作制度,促使指导员工作的规范化。

(七)农村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新组建的农村工作办公室,是“三农”工作的综合牵头部门,承担全区“三农”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检查监督、综合协调、指导服务职能。区农办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迅速转入正常运转。我们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自身工作定位,充分发挥调研、协调、督查、指导等职能,积极开展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打开了新的工作局面,树立了新的形象。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会等组织;加强信息工作,创办了《农村工作》简报,及时反映农村工作动态,指导面上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注和肯定。

二、存在问题

虽然今年上半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农办与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工作职责和工作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上面热,基层冷”的现象,一些乡、镇、街道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力量没有到位,工作分工和职责不明;“十百工程”、“劳动力素质培训”整村推进工作滞后等。从农办自身工作来看,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区农办刚刚组建,角色转换还有一定差距,思路、知识和工作方法等还不适应,调查研究比较薄弱,工作亮点不多等等。这些,我们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认真研究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下半年,在各项重点工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已明确,且面上工作已顺利铺开的情况下,要抓住时机,乘势而为,狠抓落实,开拓进取,力争在重点工作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形成工作的新亮点,具体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政策调研和综合协调,提出解决制约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措施

一是关注“三农”发展趋势,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二是认真开展统筹城乡发展和“三农”工作重大课题、重要政策的调查研究,提高农办机构的谋事能力和政策水平。当前要着重研究: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规划和落实村庄规划;如何整合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等问题。三是切实履行好党委政府赋予我们农办的综合协调、检查督促职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的协调解决。四是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并牵头组织好考核工作。

(二)提高产业化水平,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作为主攻方向,构筑产品精品化、农民组织化、经营品牌化、产业外向化、发展持续化。一是要加大基地建设的力度,做大做优我区已形成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二是要继续实施“强龙工程”,充分发挥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作用,使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五是继续实施品牌战略、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效益;六是开展生态休闲农业建设,打造生态村镇,做好“农家乐”项目的调查摸底工作,积极引导项目所在乡、镇和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农家乐”,培育好几个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农家乐”。

(三)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下半年必须继续把“十百”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切实抓出成效,具体工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紧制订《新农村建设“xx”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抓好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协调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尽力做到“二图合一”。起草出台《推进村庄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以建设用地复垦获取“启动指标”的方式解决村庄建设土地指标紧缺难题,并在每个乡、镇、街道确定一到两个村进行试点工作。二是点线面结合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在落实已建成示范村、整治村长效管理机制的同时,确保完成今年新建5个示范村、42个环境整治村的建设任务。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康庄工程”、“千里清水河道工程”、生态村建设、基层文化俱乐部等配套工程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文化建设与村庄整治结合起来。

(四)以“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为载体,加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按照既保数量,更要保质量的要求,重点抓好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年计划完成1.73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0.2万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0.6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0.93万人,后备劳动力培训0.07万人。下半年要加强培训转移的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各培训学校的作用,加强就业推介,鼓励民营企业接收农村劳动力,争取财政部门加大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培训督查和考核力度。

(五)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农村指导员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农村指导员工作要以创新机制为特点,着重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完善教育管理新机制,加强走访督查,对不能胜任工作的指导员实行召回重派。二是完善工作指导新机制,创新问题交办机制,构建交流平台,建立工作组长列席有关会议制度。三是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专职指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推广乡、镇、街道驻村指导员工作新机制。四是完善服务“三农”工作新机制,强化部门结对帮扶。五是完善激励导向机制,开展评优工作,完善考核体系。

(六) 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好职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内涵,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们农办是新成立的单位,工作人员又大多是农村工作的新兵,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全面加大自身建设力度,提高农办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成为善于谋事、真抓实干的参谋部门和综合工作部门。并且要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交流和借鉴先进经验,增进感情,促进工作;要加强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干净干事、敬业爱岗的工作氛围

"乡镇党政办上半年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