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县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大部份人会以此为契机写一份总结提升自我。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县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工作总结之家。

县2017年发展工作总结

2017年,**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和“3+N”特色走廊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茶叶产业资源,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茶叶产业发展,促进全县茶叶提质增效。现将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按照“打破界限、连片发展、统防统治、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基地标准化、运作产业化、产品化、服务社会化、利益风险一体化”为基本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天凤乡、宝峰彝族乡、民建彝族乡、烈士乡等乡镇的高山有机茶产业环线上,采用

“补天窗”方式新种植茶叶1000亩。深入 “绿色植保”理念,推行“防治时间、统一药剂药量、统一防治人员、统一植保机械、统一安全间隔期”工作模式,采用“统一茶园管理标准、统一配送农业投入品、统一防控措施、统一原料采摘标准”的“四统一”管理措施,推动产业环线及全县茶叶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促进全县茶叶产业上档升级。全县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0亩,应用杀虫灯、黄板等绿色防控措施开展绿色防控60000亩(投产茶园的92%),开展茶园机剪、机修面积20000余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11000亩,申报有机茶园3000亩。全县茶叶总产量达0.39万吨,比上年增长3%,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茶叶产业管理水平。将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与技术扶贫、农业项目实施培训等有机结合,着重在全县茶叶发展乡镇,重点是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贫困村开展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等相关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40余场次,培训人员2800余人次,发放各项技术资料6000余份。

(二)强化战略实施,增强茶叶产业发展动力。一是实施机制创新战略。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落实五个规范为要求,以协会(合作社)为扶持政策的承接主体,集中力量打造产业带和示范基地。今年“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三条特色环线,建成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启动了茶叶产业环线打造工作。

二是实施大品牌战略。构建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合力打造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结构、企业自主品牌进行有效填充的产业品牌综合体系。2017年,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展会,大力提升特色区域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第六届国际茶博会·**杯斗茶大赛上**荥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瑞吉隆兴”牌“芽细藏茶”和“古道红”茶喜获金奖;**县塔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塔山”牌观音仙茶入选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样库”。

三是实施基地辐射示范带动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与茶农共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规模化经营的现代茶业发展模式和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目前,已在全县茶叶重点乡镇民建、荥河、宝峰、天凤建立了有机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五宪建立了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四是实施农特产电商战略。整合资源,以电商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建立企业、协会大产业链运作模式,实现产品到商品由行业协会把关运作,建成**茶叶、天麻等优质商品畅销的知名窗口。目前,四川**塔山茶叶有限公司、**县五宪猕猴桃合作社等企业均在网上建立了农产品销售平台,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同步拓展的产业销售链条。

三、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管理滞后

**茶园分布海拔较高、较分散,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加之部分种植户或观念转变不及时,或技术欠缺、管理不到位,或对“生态”概念认知有误、粗放管理,茶树长势弱,产出量低。

(二)品牌建设薄弱

一是处于原料供应商地位。**茶长期扮演“原料供应商”角色。名优茶品牌销售比例低下,绝大多数鲜叶初制加工后运至名山、乐山、浙江等地贴牌销售,处于茶产业价值链低端,没有自己的主导品牌。二是茶叶销售议价能力低。大部分茶农、茶企观念滞后,各自为阵,个体式经营,家族式管理,不能够抱团发展,联合营销,开拓市场,导致品牌集聚效应低,品牌销售渠道栓塞。

(三)茶企竞争力低

一是全县茶叶加工企业绝大多数是以初制加工为主的个体茶厂和家庭作坊。由于初制加工企业的经营理念传统、生产管理粗放、设施设备落后、恶性低价竞销,干扰市场正常秩序,大量茶企在低水平上重复竞争,严重制约品牌宣传、市场拓展、资源集约化利用等。二是企业实力普遍较弱。茶企单个规模小,实力弱,难以突破茶叶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市场渠道建设等固有的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门槛,进一步降低**茶产业竞争力。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按照一年探索,两年成型,五年成业总体目标,以抓实五个统一规范(规范种植管理、规范采摘加工、规范质量标准、规范品牌包装、规范等级体系),实施机制创新、大品牌、基地辐射示范带动、农特产电商、文化、生态旅游“六大战略”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县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主要描述茶叶、产业、品牌、统一、全县、企业、管理、销售,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上半年茶叶产业工作总结


我区XX年春茶产量2037.5吨,比XX年同期2145吨减107.5吨,减幅5.01%,产值10551.2万元,减1043.7万元,减幅9%,其中名优茶产量368吨,产值5954.5万元,名茶38.5吨,产值2203.2万元。上半年茶叶产业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适时指导茶叶生产,加强茶园田间管理

去冬今春,气温回升快茶芽萌发早,今年春茶开园比往年提早了15天左右,但雨水相对较少,茶芽萌发参差不齐,针对此,我区加强了茶叶生产的适时指导,结合茶叶市场行情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茶叶结构,加强新建茶园的护苗管理,指导茶农对幼龄茶园的管护,确保茶苗的成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XX年春、秋季新植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茶苗成活率高,长势良好。

二、制订茶叶生产地方标准,强抓茶产品质量管理

我区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天绿园、乾丰茶业、香炉园建成了三条名优茶清洁化生产线。今年,我区加强了清洁化生产线的适时督促,对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和茶产品成品品质进行了抽样品评,请市内茶叶专家对机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针对我区茶叶的生产情况,进一步规范茶叶的产、供、销,制订了《南川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南川大树茶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对《金佛玉翠 名绿茶》(db500384/t 3—XX)进行了修订(db500384/t 3—XX),正拟请重庆市卫生局归口发布为重庆市地方标准。促成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3月28日在我区艾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城市资本投资茶叶产业

在重庆市农委特色处的介绍和指导下,我区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成市资本投资我区茶叶产业,引进重庆巨宇实业集团注册成立了重庆谷运冠美农业开发公司,高标准打造里隐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其中包括里隐茶叶基地建设和里隐云雾茶叶品牌建设;引进重庆主城区地产商注册成立了重庆市绿航母现代农业开发公司,XX年拟新建XX亩茶叶基地,盘活原红山厂废弃厂房、办公楼、居住楼等资产,包装一批项目,做大做亮茶叶品牌。

四、加强茶叶品牌的宣传和打造

一是在渝湘高速路(大观至南川)香炉寺段筹建了一块大型茶叶广告t牌,呈显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县(区)”等内容。

二是组织区内茶叶企业参加第10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重庆市第3届“三峡杯”名优茶评比中,我区选送“金佛玉翠”参加此两项名优茶评比。在5月26日重庆市第三届“十大名茶”评选会上,金佛玉翠再次重庆市“十大”名茶称号,自XX年举办首届连续三届获评重庆市“十大”名茶。

五、积极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工作

一是认真完成茶树病虫南川测报点每月茶树病虫观察和数据上报工作;

二是结合相关培训工作开展茶叶产业技术培训。

三是认真完成春茶产、销情况调查和茶样抽检工作。

XX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㈠加强夏秋茶的管理、生产及茶园冬季管理,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确保全年产业化目标任务的完成;

㈡及早落实XX年全区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新植、茶园的更新扶壮工作。

㈢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生根服务工作。

㈣做好各茶园节水灌溉工程。

茶叶生产总结


《茶叶生产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2010年总结

XXX县XXX镇人民政府

2011年茶业工作总结

2010年,我镇的茶业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和县茶叶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茶业经济强县”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引导茶农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有力促进茶叶经济快速发展,现将一年来的茶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夯实责任,确保工作全面完成

在学习方面,坚持镇上每周星期一上午干部学习制度,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通过学习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发展的目的,促进干部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年初,根据镇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安排春茶生产工作,将各项工作任务指标细化分解,明确任务

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并协助各村茶场及茶农抓好茶叶生产工作,同时,加强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全镇茶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茶叶生产质量。一年来,在业务部门和技术人员的协助指导下,定期不定期深入茶场、深入村组开展春季茶叶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对茶园施肥、茶树修剪、鲜叶采摘、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茶叶经销等方面知识培训指导,培训人员达350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茶农对茶叶发展思路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掌握了 一定的实用技术。茶事季节,茶叶办人员分头到各茶场指导茶叶生产。截至年底,全镇完成茶叶产量212吨,其中名茶

4.48吨,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茶叶质量总体水平也有明显提高。精心筹划,认真做好茶业发展工作,镇政府于2011年不定期召开了镇村领导干部茶业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在2011年无性系茶园建设发展工作中的发展思路,要求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领导到位。经过镇领导和XX村、组干部的积极引导,使XX村一组X余户村民认识到发展茶园的长远思路,并主动与村组干部一同前往XX镇参观、学习,与XX茶农相互交流、学习。8月份,镇上相关领导和茶叶办人员一同到各村再次落实和确定无性系茶园的预留地块工作和低产茶园改造的实施工作的检查,确保完成年初下达责任书上的各项责任落实。

三、精心组织、积极完成赛茶节各项工作任务

赛茶节之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早计划、早安排,茶办全体

人员及早动手分头到各茶场做宣传动员,并在业务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做好了样茶的生产和收样工作。共征集样茶13只,其中仙毫4只,炒青绿茶9只,在茶叶质量评比中共获得9个奖项。其中获省XX仙毫铜奖的有XX茶场和XX茶场,获省XX炒青铜奖的有XXX茶场,获市仙毫银奖的有XX茶场和XXX茶场,获市炒青银奖的有XX茶场,XX茶场获得县仙毫银奖和炒青银奖,镇政府获得县优秀组织奖一个。这些奖项的获得大大提高了我镇茶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拓宽了销售渠道,有力推进了我镇茶产业发展。

四、加强茶园管理、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作

年初,茶办制定了茶园管理实施方案,利用镇村两级茶叶协会组织,引导茶农采用科学的实用技术,种好茶、管好园,同时,加强督促对老茶园的改造工作,分别在全镇X个村和镇属两个茶场实施低改茶园1500亩,截止目前,已全面结束。在示范茶园、科技示范户带动下,茶办全体人员广泛联系茶场、茶农,抓标准、抓典型,加大了对茶场、茶农的业务指导和帮扶力度,一年来,共培育科技示范户10户,培育茶叶示范茶园1个。茶叶加工厂建设方面,镇茶叶办、镇扶贫办积极向县XX办争取茶叶机械支持XX村茶叶发展。于2010年3月建成茶叶加工厂并安装茶叶机械9台(套),扩建加工厂在XX和XX村加紧筹建中。

五、加强茶叶协会工作的领导

依托镇茶叶协会组织,积极开展茶叶生产各类培训,以及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和茶叶专业协会改建工作,通过会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进一

步完善茶叶协会组织制度,和茶叶协会管理细则,引导茶叶协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发挥职能作用,促使协会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六、加强无性系茶园建设

年初,镇党委、政府在经济工作会上向各村下达了无性系茶园建设任务,通过各村报回的面积和地块,镇茶叶办通过实地勘察后,请县茶叶局技术人员,最后确定在XX一组XX、XX村一组XX湾、XX村六组XXX实施无性系茶园建设工作,从10月中旬开始规划、整地到栽植,截止11月7日,全面完成无性系茶园建园面积510亩,共调运茶苗246万株。同时发放无性系茶园栽植技术要点资料80余份,在科技活动月活动中,发放茶叶宣传资料170余份,目前已实施完毕。

一年来,我镇在茶叶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镇茶叶发展也存在茶园面积规模小、生产技术提高不快、茶叶品牌知名度不高等不足。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新茶园建设,努力提高茶叶生产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创新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大力推进镇域茶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西乡县古城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篇二:茶厂生产总结

在下关沱茶上班四个月以来,自己终于有幸到车间实践了一个多月,了解茶的工艺与流程,现对我这一个多月来的学习,做下简单的总结。

首先了解了沱茶的含义: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下关沱茶产地位于终年积雪的苍山之麓,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这里常年清风吹拂,泉水甘洌,有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是加工精制茶叶的理想环境。下关沱茶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其加工演变过程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己对沱茶的历史与来历大体做了下学习。

下车间的第一站是物流仓库:1、物流部是负责毛茶原料、包装物流等物资的质量检验和管理。2、规范和强化原物料,成品等仓储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确保各仓库安全卫生,规范有序,标识清晰,账物卡准确相符合物流通畅。3、规范运输管理,提升服务水平。4、根据企业发展计划,制度公司仓储需求和物流发展规划。以上四点是物流部主要职能。

到物流部由段经理带我参观仓库及系统的讲解物流部的主要职能:自己学到了⑴不断建立健全严格的仓库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严格考察,及时发现、排查、

汇报各种安全隐患。⑵始终确保各仓库的消防、防潮、防霉、防嗮、防污染、防盗、防鼠等的各项安全卫生硬件设施齐全、完整,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加强仓库内外安全卫生环境管理,确保无隐患。⑶确保仓库规范清洁、井热有序、标识清楚、物流通畅。⑷始终确保账物卡相符、数据准确、真实、规范,适时清仓,出入库数据准确无误。⑸加强各出入库产品、物资装卸管理,做到按标准司磅,搬运、入库堆码,不违规作业,以最大限度减少货损。⑹根据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加强外租仓库合同管理,明细安全卫生相关规定。⑺根据公司生产、采购、市场计划,合理规划和及时调配公司仓储需求,及时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努力做到服务优、成本低、效率高。

仓库车间房屋结构:仓库如何规避防污染、防盗、防鼠等的各项安全卫生硬件设施,银桥仓库区高差大,如何提高装卸货物的效率。第二站生产二车间筛分车间:筛制流程拼堆均匀、下茶流量适中、筛路清晰、号口分清(盖、底)分清。自己跟组长参观了筛分车间如何筛分茶叶的流程,认识了⑴拼堆按要求进行,拼堆茶叶的数量及大堆形状应符合规定,在拼堆和下茶时发现大杂质应拣除。⑵开机下茶时,必须控制茶叶流量,严禁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⑶风机接口人员,必须按照定制线的规范堆码茶叶,不准出现号口不分,正、子口不分乱堆乱码现象,更换品种时,应及时更换麻袋。⑷勤刮筛网,使筛面不出现堵塞,保证各品种筛路清晰。⑸经常保持生产场地的清洁,勤打扫机器,口袋要扎紧,不出现茶叶泼洒现象。

筛分车间机械设备的管理:开机前必须例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

机器旁是否有物遮挡等安全隐患,确认动力电源是否正常,在控制室首先观察三相电流是否平衡,然后给予警示铃,按筛制流程的逆序逐台启动抖筛,园筛,每启动一台都要观察机器启动状态是否运转正常,确认各机械设备正常后,给予警示铃下料,启动振动下料机。关机顺序按开机的逆操作一样进行,确保茶叶完全进过机器后,方能停机。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年限。

筛分车间房屋结构:筛分车间毛茶原料灰尘大,新厂区的除尘如何设置,下料满足生产要求,机械设备效率与生产进度,存在差异,灰房布置内外是否密闭。第三站生产一车间沱茶组:原料选用、拣剔、拼堆、揉制成形、干燥、包装、检验入库,这一流程。原料选用:甲沱类,原料是春茶一至二级,生产部下达拼配计划进行投料。乙沱类,原料选用夏、秋茶二至三级。普洱沱茶,选用普洱散茶,按比例投料。筛制过程按车间制定的批量计划分批进行筛制,一级毛茶原料通过筛分、风选和复制后,白毫显的三号、四号底、五号底、六号底正口作甲沱盖茶头盖,二级毛茶原料通过筛分,风选和复制后三号、四号底、五号底、六号底作为甲沱盖茶二盖。筛制时应做到流量均匀。

拣剔过程:经筛分、复制后的半制品,必须分级,分号口下交拣剔,拣剔工序必须对上工序的半制品进行严格抽查,凡口次不清的茶叶一律返工。盖茶:必须拣除黄梗、老梗、白梗、红梗及其他非茶类杂物,

严禁有恶性杂质。底茶:拣除老梗、白梗、黄叶及其他非茶类杂物,严禁有恶性杂质。各号口茶叶经过小组内检后,报质量部沱茶检验员检验,符合拣剔要求才能拼堆。

拼堆过程:各批茶叶分别按号口比例拼堆,拼堆小样必须报质量部对样审核同意后,方能拼大堆,拼配均匀后,报质量部对大堆进行检验,合格后放行,拼配好的茶叶定量包装后,付下工序分头盖、二盖、底茶等分别堆码,并做出相应的标识。揉制工序:普洱沱茶先对原料进行潮水,软化处理,水份控制在规范要求下,揉制组根据质量部对水份检测通知单,计算出相应称量后,制作校称码,下发各机组,称茶工在称茶前用校称码校正,随时检查衡器是否失灵,发现问题及时向计量室报告或更换,过程中底盖茶按比例执行,要求洒面均匀不漏,并按顺序倒入蒸茶桶,沱茶压制袋必须保持清洁、无破漏,倒茶必须轻快匀整。辅助工必须保证成型后的制品经过充分冷却定型后,再进行整理到凉茶盘内,对压制不端正的,松散的,漏底的半制品剔除,对进入干燥间的半制品按组名、品名等进行标识。干燥工序:对产品的加温及停汽时间填写通知单,送锅炉房,进过一定的加温干燥后,通知质量部对水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质量部下水分通知单,通知车间是否合格。包装工序:包装工必须对包装制品外形严格把关,对歪扭、松泡、有明显杂质的制品进行剔除。包装制品必须端正、紧结,外袋封口整齐,外箱封口胶带必须对齐无炸口。

最后检验入库。

沱茶车间机械设备管理:开机前对压茶机进行卫生清洁,先试运转,各机器是否运转正常,根据沱茶压制机速度进行压制,压制时严禁带手套,停机,清理干净。

车间房屋结构:银桥新厂区的建筑面积满足车间机械设备构造,(加温管以后是内设,还是挂壁),车间内消防设备已经老化,新厂区的消防布置满足现行规范,干燥室内如何布置防鼠器材,室内是否密闭,电梯设备是否还沿用老厂区的人机行走,更衣室是否区分。

沱茶工艺:毛茶——归堆——筛分——拣剔——拼配——压制——干燥——包装——入库——出厂 第四站边茶组:边茶组有饼茶和砖茶,原理大致相同,我取其中一组说明。七子饼茶加工工艺原料选用、拣剔、拼堆、揉制成形、干燥、包装、检验入库,七子饼茶有青茶与普洱茶系列,大体就是生茶与熟茶,青茶原料选用甲、乙沱原料半制品。

原料处理:直接选用筛制、拣剔、拼堆的半制品。

成型过程:普洱茶进行潮水软化处理,翻拌均匀后20小时后使用,压制组根据质量部的水份通知单,由专人负责制作校称码,称茶工,在操作前必须检查衡器是否失灵,并根据校称码校定衡器,底盖茶按比例进行执行,要求洒面均匀,不漏底,压工必须保证机器模具清洁,操作时掌握蒸汽的大小,不出现生茶,托茶工对不端正、漏底、松泡的茶剔除。干燥、包装、入库过程如沱茶过程一样。

边茶车间机械设备管理:开机前底机器进行卫生清洁,先试运转,

篇三:2013年南川区茶叶产业工作总结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2013年度南川区茶叶产业工作总结

我区2013年茶产量3258.5吨,比2012年同期3216.8吨增41.7吨,增幅1.3%,产值15360.45万元,增110.13万元,增幅0.7%,其中名优茶产量566.8吨,产值8156.8万元,名茶53吨,产值2770.8万元。2013年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3000亩(其中金佛山大树茶500亩),低产茶园改造7000亩,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7.57万亩。茶叶产业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具体开展的工作

(一)加强茶园田间管理,确保茶叶经济稳定提高

今年茶产业充分响应政策,以及去冬今春,气温回升快茶芽萌发早,今年春茶开园比往年提早了15天左右,但雨水相对较少,茶芽萌发参差不齐。针对此,我区加强了茶叶生产的适时指导,结合茶叶市场行情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茶叶结构,加强新建茶园的技术指导,加强新植茶园的护苗管理,指导茶农对幼龄茶园的管护,确保茶苗的成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确保我区2013年度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建设和茶叶经济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制订茶叶生产地方标准,强抓茶产品质量管理

我区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天绿园、乾丰茶业、香炉园建成了三条名优茶清洁化生产线。今年,我区加强了清洁化生产线的适时督促,对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和茶产品成品品质进行了抽样品评,请市内茶叶专家对机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2013

年利用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在南城街道办事处松林居委余雪艳茶叶种植场新建茶叶生产线一条,包括工夫红茶设备设施的投入建设,预计12月底建成,2014年春茶即可投入使用。

针对我区茶叶的生产情况,进一步规范茶叶的产、供、销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编制了《南川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500119/T 6—2013)、《南川大树茶生产技术规程》(DB500119/T 3—2013)等地方标准,对《金佛玉翠 名绿茶》(DB500384/T 3—2008)进行了修订,正拟提请重庆市卫生局归口发布为重庆市地方标准。经各部门的充分协作,促成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3月28日在我区艾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城市资本投资茶叶产业

在重庆市农委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城市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投资我区茶叶产业,引进重庆巨宇实业集团注册成立了重庆谷运冠美农业开发公司,高标准打造里隐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其中包括里隐茶叶基地建设和里隐云雾茶叶品牌建设;引进重庆主城区地产商注册成立了重庆市绿航母现代农业开发公司,2013年已新建1000亩茶叶基地,盘活原红山厂废弃厂房、办公楼、居住楼等资产,包装一批项目,做大做亮茶叶品牌。

(四)加强茶叶品牌的宣传和打造

一是在渝湘高速路(大观至南川)香炉寺段筹建了一块大型茶叶广告T牌,呈显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县

(区)”等内容。

二是组织区内茶叶企业参加第10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重庆市第3届“三峡杯”名优茶评比中,我区选送“金佛玉翠”参加此两项名优茶评比。在5月26日重庆市第三届“十大名茶”评选会上,金佛玉翠再次重庆市“十大”名茶称号,自2008年举办首届连续三届获评重庆市“十大”名茶。

三是组织参加了“2013度全国重点产茶县”评选,并获通过,此次评选重庆市南川区、永川区获评。

四是在《重庆茶叶》杂志连续四期做南川茶叶专版,极大地宣传了南川茶叶,让金佛玉翠深入商家、消费者心中。

五是在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对外合作贸易经济委员会的组织重庆市6家红茶生产企业、4家食品(中药材)企业参加2013年8月13日—1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美食博览会暨第三届香港国际茶展,我区能健茶健茶业有限公司以霍熠牌洪福齐天(特级、一级)两款工夫红茶参展、参评。展品深得香港市民、国际茶叶展商、茶叶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外形似金俊眉,口感醇和。

六是在重庆市茶叶商会的组织下,在区政府、区农委领导的目的任务指导下,我区经作站、古荼茶叶专业合作社、能健茶业有限公司、茗满园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杨芳茶叶种植场共5人拟参加于2013年11月16日—18日在福建武夷山市京闽高尔夫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考察学习大红袍的经营理念和品牌营销模式。为下一步我区大树茶的开发以及

全区茶叶品牌建设积累经验。

(五)积极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工作

一是认真完成茶树病虫南川测报点每月茶树病虫观察和数据上报工作;

二是结合相关培训工作开展茶叶产业技术培训。

三是认真完成春茶产、销情况调查和茶样抽检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三、明年茶产业的工作重点及打算

㈠大力推进农业部“重庆市南川区茶树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

㈡美丽里隐茶园打造:结合美丽乡村及旅游产品开发,助推绿航母及谷运冠美标准化茶园建设2014年达到2000亩;

㈢万亩茶叶产业带建设:借助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扶优扶强现有天绿园、艾伦茶业、杨芳茶叶种植场等现有企业,充分吸纳城市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该区茶园建设,完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和茶树新品种展示园的建设;

㈣乾丰沼茶模式生态茶园建设:乾丰茶业2013年兴建了1000头规模的养猪场,建了沼气池,目前已进入饲养运行阶段,拟通过沼液循环利用,推行沼茶模式生态茶园建设。

附件:表1 2013年重庆市茶树种植预计表

表2 2013年重庆市茶叶产量、产值预计表

表3 2013年重庆市茶叶综合情况统计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六日

附表1

2013年重庆市茶树种植预计表

填报单位:重庆市南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填报人:李久焱 填报时间:20131106

填表说明:1、无性系面积涵盖所有无性系品种面积,有性系面积涵盖所有有性系品种面积。

2、其它品种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品种名称。

以上就是《茶叶生产总结》的范文全部内容,讲的是关于茶叶、茶园、进行、建设、加强、工作、生产、必须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2015年上半年茶叶产业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上半年茶叶产业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我区XX年春茶产量2037.5吨,比XX年同期2145吨减107.5吨,减幅5.01%,产值10551.2万元,减1043.7万元,减幅9%,其中名优茶产量368吨,产值5954.5万元,名茶38.5吨,产值2203.2万元。上半年茶叶产业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适时指导茶叶生产,加强茶园田间管理
去冬今春,气温回升快茶芽萌发早,今年春茶开园比往年提早了15天左右,但雨水相对较少,茶芽萌发参差不齐,针对此,我区加强了茶叶生产的适时指导,结合茶叶市场行情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茶叶结构,加强新建茶园的护苗管理,指导茶农对幼龄茶园的管护,确保茶苗的成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XX年春、秋季新植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茶苗成活率高,长势良好。
二、制订茶叶生产地方标准,强抓茶产品质量管理
我区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天绿园、乾丰茶业、香炉园建成了三条名优茶清洁化生产线。今年,我区加强了清洁化生产线的适时督促,对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和茶产品成品品质进行了抽样品评,请市内茶叶专家对机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针对我区茶叶的生产情况,进一步规范茶叶的产、供、销,制订了《南川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南川大树茶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对《金佛玉翠 名绿茶》(db500384/t 3—XX)进行了修订(db500384/t 3—XX),正拟请重庆市卫生局归口发布为重庆市地方标准。促成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3月28日在我区艾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城市资本投资茶叶产业
在重庆市农委特色处的介绍和指导下,我区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成市资本投资我区茶叶产业,引进重庆巨宇实业集团注册成立了重庆谷运冠美农业开发公司,高标准打造里隐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其中包括里隐茶叶基地建设和里隐云雾茶叶品牌建设;引进重庆主城区地产商注册成立了重庆市绿航母现代农业开发公司,XX年拟新建XX亩茶叶基地,盘活原红山厂废弃厂房、办公楼、居住楼等资产,包装一批项目,做大做亮茶叶品牌。
四、加强茶叶品牌的宣传和打造
一是在渝湘高速路(大观至南川)香炉寺段筹建了一块大型茶叶广告t牌,呈显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县(区)”等内容。
二是组织区内茶叶企业参加第10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重庆市第3届“三峡杯”名优茶评比中,我区选送“金佛玉翠”参加此两项名优茶评比。在5月26日重庆市第三届“十大名茶”评选会上,金佛玉翠再次重庆市“十大”名茶称号,自XX年举办首届连续三届获评重庆市“十大”名茶。
五、积极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工作
一是认真完成茶树病虫南川测报点每月茶树病虫观察和数据上报工作;
二是结合相关培训工作开展茶叶产业技术培训。
三是认真完成春茶产、销情况调查和茶样抽检工作。
XX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㈠加强夏秋茶的管理、生产及茶园冬季管理,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确保全年产业化目标任务的完成;
㈡及早落实XX年全区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新植、茶园的更新扶壮工作。
㈢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生根服务工作。
㈣做好各茶园节水灌溉工程。

"县残联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