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少先队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年度第一学期《自动控制原理》考卷A卷。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度第一学期《自动控制原理》考卷A卷,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05第一剧场】安徽大学2005电气工程07-08年度第一学期《自动控制原理》考卷A卷》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工作总结之家。

安徽大学2005电气工程07-08年度第一学期《自动控制原理》考卷A卷

安徽大学学年第 《 自动控制理论 》考试试卷(A卷)

(时间120分钟)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共15分)已知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系统的闭环C(s)/R(s)。

二、(共10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若系统在输入r(t)=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ss?0.1,试确定K1的取值范围。误差定义为E(s)=R(s)-C(s)。

三(共15分)

已知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

G(s)?

s(0.01s?1)(0.02s?1)要求:(1)绘制系统根轨迹图。

(2)确定系统的临界稳定开环增益Kc。

四、(共15分)

某最小相位控制系统其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对数 幅频曲线如下图所示:

5t?30)时系统的稳态输出C(t)。

试求:当系统的输入为r(t)?2sin(

o

五、(共15分)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奈氏图,并根据奈氏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K(S?3)

G(s)H(s)?

S(S?1)

K?0

下页 余下全文

安徽大学2005电气工程07-08年度第一学期《自动控制原理》考卷A卷

六、(共15分) 200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o(s)?,s(0.1s?1)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度??450,截止频率不低于55 rad/s。

七、(每小题5分,共15分)

某含有零阶保持器的采样系统结构如图所示,试求:

(1) 当采样周期T?1s时系统的临界开环增益Kc;

(2) 求T?1s,K?1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C(kT);

(3) 求系统在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Gz85.com

上页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主要描述系统、传递、函数、已知、单位、输入、确定、反馈,希望对大家有用。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本次五年级期末调研测试,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教师的阅卷情况所反馈的信息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的量上不足,许多知识知道却写不准确;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习作的总体水平不高。下面作具体剖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五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全乡参加考试人数为人,实考人数为人,及格率为%,均分为,最高分是分,最低分是分。

二、试卷特点

这次的语文试卷分五大块:能拼会写、遣词造句、文海拾贝、阅读理解和妙笔生花。试题突出了第三学段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试卷题型灵活多样,富有新意,处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又加强了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态度与情感,使考试本身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1、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试题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基础知识主要从字词句段、成语、古诗、名言警句、名篇等方面命题,基本技能则是从写字、字词理解,文章感悟等方面考查,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很好地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点,因此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

2、强调了语言的积累

学生充分积累语言,能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打好语言基础。在第二大题“我能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按要求写句子”这些考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阅读重态度与情感考查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强的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以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收获,本次检测在阅读命题上就突现了这一点。阅读材料考题课内外有机结合,主要检阅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关于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4、习作重生活性与开放性

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学习最终服务与生活,本次习作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水平,体现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三、试卷逐题存在情况

4、第四题“阅读理解”,第一个课内阅读题大部分学生做得好,只有少数考生不认真读题目要求,没有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写哪里的美丽景色。第二个阅读题错的原因是回答欠完整,表达不清楚,还有的学生审题欠仔细。如:(1)给第一自然段分层次,大部分学生只能分对第一层;(1)云的名称能找到,云的特点概括得不对;(1)要求写出文中使用最突出的说明方法,80%的同学做不对。许多学生分不清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把“打比方”写成了“比喻”。还有就是根本不知道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四、今后努力方向

1、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而且能引起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养成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阅卷中发现,学生用圆珠笔书写涂改现象,卷面不够整洁。这说明学生具有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将写字训练落到实处。

2、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深入语言材料,理解作品内涵。阅卷中发现,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有个性、有创意地答题,但仍有不少学生显得知识匮乏,缺乏理解,生搬硬套,肤浅搪塞,反映出他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仅限于课本,仅限于教师,缺乏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获取语文知识的心态与欲望。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出自:工作总结之家
链接地址:http://fan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

一、基本情况

本班参考人数49人,总分4350.4分,均分88.78分,及格人数48人,及格率98%,优秀人数40人,优秀率82%。

二、试题特点

本试卷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和创新性。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三、具体分析

1、基础知识。

读拼音,写词语。学生做的比较好,但还有个别同学不会写“簇拥”一词。比一比,再组词。6%学生出错,把“澜”误写成了斓,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修改病句出错最多,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没找出错误的地方。

2、阅读积累

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按原文填空、古诗和名言警句。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乱答一起。按原文填空15%学生实际会背课文,但填到试卷上不完整,乱加字或漏字,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是以后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快乐阅读,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外阅读实际很简单,答案基本上都在文中,只要认真阅读。但学生会做的满意。

3、作文。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能按顺序介绍,有创新意识;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三是个别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学生都能大胆书写,格式规范,但仍存在几个问题:语言太普通,名言运用较少,四字词语也没写几个,以后在作文方面要加强。

四、具体措施

1、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写字教学,力争使每个学生字迹整洁、工整、美观。尤其注重间架结构的指导。

2、多读书,多摘抄,适当做读书笔记和批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加大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重视习惯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要进一步重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那将是学生独立学习必备的条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多方面:读书、思考、写字……就本次的检测来看,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是比较扎实的,书写也比较认真。思维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

5、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6、教学中从严、从细、从实、精细化运作,抓好过程管理、继续抓好学困生转化。下功夫摸清学生底子,对症下药,做好抓差补缺工作。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力争在以后的学习中让后进生能稳步提高。平时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鼓足他们的信心,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7、加强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速度,严格要求,改掉潦草、马虎的毛病,尽量减少学生的笔下错误。

8、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学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

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二)

一、试题类型

本试卷题型涉及计算、填空、判断、选择、连线、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七大类;其每一种类型的题目又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编排。这样编排既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同时又关注了学生答题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二、试题特点

本套试卷检测范围广,从内容上看,不仅关注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而且重视对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内容的考查;从形式上看,增加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题目,注重把“双基”放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考查。总体上来说试题的特点是: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开放渗透、题量适当、难度适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很快答完,并且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符合我市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了照顾全体同学。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1)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八道大题,46道小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85%,稍难题占15%。

(2)把减轻负担,不出偏题、难题体现在试卷中。

2、试题活而不偏,巧而不繁。

试题的“难”并不是繁,“易”也不是死。题目出得活不活,不在于难度大小,而在于是否富有启发性,能否开阔思路。有些题目出得很好,比如说填空题的2、3、5小题,难度虽然不大,却很灵活巧妙,综合性强,往往一看就懂,稍不留心就错,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题型新颖,灵活多变。

从题型来看,多数题型新颖,灵活多变,改变了以往传统考试的命题模式。如:试卷图形结合的题比较多,图文并茂,容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缓解学生考场压力。

4、结构合理,重视双基。

从各试题的结构布局看,一般都是由易到难,难点分散,形成多个阶梯,克服了过去全卷难题都是最后几道应用题的考查偏向。

5、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命题的一大原则,从试卷分析可以看出,许多试题都在不同程度上注意了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但有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成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思想教育。

具体来说,试题中分别编制了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操作题,应用题等各种形式的题目。

(2)填空题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题目占70%左右,分析、综合型题目占30%左右。

(3)判断、选择题,是以一些小巧,灵活的题目为主,大多属于综合型题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能力。

(4)连线题,考查了学生对三个正方体摆成不同图形的观察与分析,一题多连综合性强。

(5)看图回答问题,测查了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学生能统计出数据,正确描述可能性。

(6)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可以说是数学测试的传统项目,在本次应用题编制过程中,试题突出的特点是:

a、形式新颖,卷面图文并茂。在试题叙述方式上增添了人文性和激励性,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兴趣和激情。在表述上与教师平时在课堂上激励、表扬学生时语言接近,加之卷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正是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的体现。

b、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c、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d、题目灵活,开放有度,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三、对策及建议

教师方面

1、改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等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改进做起,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操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2、注重教材的钻研,合理充实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合理的利用教材,如增加生活化习题,对封闭式的课本例题、习题进行开放式改编,布置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以增强教材的适应性。教师要紧扣教材,钻研课标,做到“心中有书”;还要还原数学的应用情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践行“做数学”理念,实现“目中有人”。

3、进一步改革习题训练方式,努力摒弃题海战术,注重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倡导反思性训练,以达到练习数量少、质量高的目的;同时,要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缺陷进行专题分析,制定相应对策,逐步实施。

4、注重教具、学具的充分利用,结合本校实际,使有限的现有课程资源发挥最大效益。鼓励师生自制教具、学具,充实教学资源。

5、积极提高教学实效性,努力避免有活动无体验、有合作无实质、有探究无思考、有激励无指正等浅层次的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一步探索“以‘双基’为载体,三维目标兼顾”的教学方式。

6、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对学优生要拔高要求,鼓励冒尖;对学困生应宽容以待,不轻言放弃;注重学生间的互促互助,注重家校之间的沟通共建,形成教育合力。

7、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学生方面

1、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自己能读懂题意,分析题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很多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词语,读懂题意,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过失失分。

2、强化学生估算能力。《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因此,估算能力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估算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新课程非常重视考核空间图形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从本套试卷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

4、加强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从学生失分情况来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正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注重,才能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5、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重视对书面语言的指导。

(2)教给学生基本的做题方法。如一些概念的填空、判断、选择等,必要时要让学生通过举例、验证或画一画等方法来完成。

6、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举一反三。数学离不开练习,要变换形式强化训练,使学生正说反说,换一种说法会,甚至会从不同的角度讲。练习的形式要开放、丰富、灵活,练习过程不能走马看花,基础知识要练透、练深,同时更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7、加强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核心是以问题为中心,向学生提供问题引入、探究、解决和应用的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这样长此以往,就可以培养学生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理解数学问题,多让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8、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加强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克服粗心大意毛病,养成仔细认真答题的习惯。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美中总有不足,对本套测试卷,以下两点值得斟酌:

1、选择题第4题数长方形的个数是“图形中的学问”中的一节内容,学生还没有学到,错误率高。

2、试卷看似简单,但许多知识点揉到了一起,综合性很强,如选择题3题,学生先要求出宽,再算周长,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分析要求太高,三年级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列带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答问题,错误率很高。

3、试卷字迹小,感觉是在见缝插针,尤其是列竖式计算和填空、选择题,三年级学生看起来很费事。

4、试题缺少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本册的重点,测查也不够,动手操作的题少,如根据周长或边长画长、正方形等。

总之,这份试卷充分发挥了试题的诊断性、激励性、导向性这三大功能,力图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考查数学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简单应用,努力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同时在试题创新上有所作为,既有意使用各种传统的题型,又适当采用新颖的题型。因此,命题反映了“立足教材基础,体现数学本质,注重思维品质,关注学生差异”的基本特点。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三)

一、命题思路及试卷特点

本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等形式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总之,整个命题力求起到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导向性作用,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发展与拓宽学生的思维。这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卷。

二、试题结构分析:

1.形式:这套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上没有明显变化,由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组成。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数比大致为8:1:1,整体来说难度不在。

3.考查知识及能力:试卷命题综合性很强,基本概括了全册教材的所学内容。但比较侧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

4.试卷特点:试卷要求细致,基本上是基础题。

三、试卷答题分析

第一题:填空。

该题内容的涉及面广,失分的原因不是由于知识不掌握而是由于题目理解不充分。

第二题:判断。

出错集中在第4题,纯属于读题不细心出错。

第三题:选择题:

该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其中第3小题,出错的同学较多。主要原因学生答题技巧差。

第四题:计算。

口算正确率很高;列竖式计算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横式的答案忘记了写,或是答案抄错了,二是题目抄错了。这都属于做题不认真,没有检查的好习惯。

第五题:解决问题。

第1小题的正确率99%,可以看出学生对余数除法含义的理解比较透彻,学生掌握比较好。

第2小题的正确率差些,个别学生解题步骤不完整。

第3小题完成较理想。看出学生对分数掌握较好。

第4小题有个别学生只求出了只数,审题不仔细。

第5小题动手操作。完成很好,存在问题是因为题中所给的方格太不清晰。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今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留分层次作业,让每个学生知识有衔接,能力有提高!

五、今后的工作方向

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针对学习弱势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如:一帮一),低进高出,用数学的美丽吸引他们。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度。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3、加强基础,强化习惯。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估算、验算、认真审题、检验方法等。

4、“双基”引路,探究创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卷分析


**高考刚刚结束,拿到试题后,我们马上组织教师对试卷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对我们后来高考的同学迎接未来的高考有所帮助。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年高考的特点:

总体特点:突出能力考查的同时照顾主干知识覆盖面

从总体上看,**年高考物理中各知识模块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以力学和电学内容为主,光学与近代物理只占少部分,而实验题命题形式依然保持稳定。这也是天津物理试题的一贯特点:在突出能力考查的同时依然照顾知识覆盖面。

在对能力的考查上,今年依然是以理解和推理能力为主,同时夹杂着对分析能力、数学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察。难度上,**年高考物理试题的难度整体上较前几年要稍难,而且近三年的高考物理平均分是逐年递减,也就是说难度在逐年递增。

进一步分析,我们能发现**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更多的细微变化:

一、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主干知识的应用考查,减少了多概念“穿插”题

近几年天津高考的考查都侧重于基础知识,虽然内容涵盖了从力学、电磁学到光学、近代物理等多个领域,其余各知识模块均涵盖到了。**年在知识模块上的覆盖面上基本也保持了这一规律,但与往年非常明显的差异是:今年的试题不是通过简单的情景把多个相关概念“穿插”起来考查学生分辨概念的能力,而是更倾向于对主干知识(动量,能量,电磁力等)的应用能力考查,学生答题时推理的强度加大了。好在今年也没有出现太复杂的模型,知识点考查的非常纯粹。不怕难,就怕繁,**年的高考依然没在试题的复杂度上为难学生。

二、难度上难题增多,中等题缩水

往前看**年和**年的高考物理题的难度分布,我们发现,基本上都是简单题最多,将近一半左右。剩下的三分之一左右是中等题,其余是难题。而**年天津的物理高考容易题变少了,而中等题目增多,整张试卷上有大约一半的中等题目,而难题也较往年多了一些。但是我们看**年的高考物理,对比于去年的高考题,难题增多,中等题减少。虽然难题增多,但是考查的也不是太复杂的模型。这也要求学生们没必要过多钻研偏难怪的题目,把常规题目都能做好,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对高考是很有帮助的。

三、加强了实验能力的考查,重视实验对学习效果的提升

实验题是高考每年必考的一类题目,而且一定是一道大题,还是头一道大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一道题是考查实验能力的。在很多的选择题中,其实都有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如第2题选择题,第12题计算题等,里面都包含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

四、突出命题与实际生活、与现代科技发展的紧密结合,突出天津特色

纵观最近的几年天津卷,一定有大量考题,其情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或者来源于前沿科技,比如2013年的超导体,以及今年的同步加速器。这些试题很好的迎合了新课标高考改革的导向,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中体会到更好的成就感,感受物理学科之美从而提升学科素养。可以肯定,在未来的高考命题这个大趋势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这对我们中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指导。

整体上,**年的天津物理高考难度上有了一些调整,但基本上也是在学生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难度提高也没有到大家都不会做的程度。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也是能够看出来每年命题特点的蛛丝马迹,帮助我们去准备迎接下一年的高考。

高考试卷分析(二)

学生对试题的反映取决于个人的准备情况

高考之后不同的学生对试题反应不一样,理科学生反映比较大的是理综、文科学生反映比较大的是文综。学生对于生物的考题反应不一样,有的学生感觉这次高考题特别适应自己。有的学生反映这个题太别扭了。所以不同的学生感受是不一样的,原因取决于他的准备,他对于整个高考的准备和高考试题的准备。

今天我们谈的是试题,不好说试题本身是什么问题,而应该说考生是怎么准备的,因为高考肯定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命题的。

有几道题学生反应比较大,如第4题遗传规律的题,遗传规律在高考当中考的是比较经典的内容,但是高考未必要考一个非常经典的常规性的,可能会考一个变形。比如说我们讲到了分离定律,这道题变换了一下,后来性状没有表现出来,其实就是考了一个变形,但是还是以前的知识。如果学生没有理解到一定的程度,他根本不知道这道题考的是什么。但是有一个同学出来以后就说那个题太简单了,他马上就跟我说出了答案。当时我没有看到题,但是如果学生在这方面有了准备,那么就很简单,如果没有准备就觉得很难,这样的题其实命题者的本意非常明确,如果只考的是3:1的问题,那么就很简单了。这样的题,对于学生来讲就属于争议比较大的题目了。

在非选择题的第30题同学也反应比较大,这也是北京卷的一个进步吧,学生更关注名词和术语,而今年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题目是给雌蛙注入雄蛙的垂体会有什么影响,高考命题有一个原则是不能超出考试大纲的,知识是绝不会超出他学的知识了,其实就是应该有促进作用,这里面涉及到了知识理解和你对高考知识的理解问题,如果你理解到位这道题就是一个很容易的题,但是如果理解得不到位,那么这道题目就是一个雷。考生未必想这么多,但是我们觉得高考的价值是导向,这个导向的价值在于通过这样的一个导向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关注什么,复习的时候关注什么,如果发挥得好高考就是正面的,如果发挥得不好那么就不行了。如果每年的高考题都一成不变,我想我们的学生和教学进步情况也会受一些影响。类似于这样的题还有,但是不多。总体来讲常规的题比较多。

生物纳入理综比单科考试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增大

三门课一起考与单科考试改变高考的惯性思维,我个人认为这个区别特别大。如果老师在备考的时候研究一下,有些省市的生物按照单科考试的,生物是100分,以前的江苏、广东是单科考试的,生物单科的试卷和理综里面的生物试卷对比,你会发现题目特点有很大的不同,海南生物的试卷是100分,但是北京的理综生物4道选择题,每道6分,这就意味着这一个题如果你要做错了就不行了,非选择题三个空才是6分。因为总共考7道题,知识点又少了,对于考生来讲就涉及到了一个情况,我们经常说高中生物讲一个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有两种方法,有一种是“鸟枪法”也就是说不知道打中哪个,但是最后肯定有打中的。所以复习的难度明显加大了,答题的难度也加大了。以前一个选择题考一个知识点、一个角度,但是理综的选择题一个选项可能考4个知识点,如果考一个点的话那么就会有4种角度。

命题者煞费苦心为考生着想 落脚点在考纲

全国一卷、二卷关注得不多。北京卷因为今年在高考之前,官方提供了很多的信息,今年我们要稳定,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不应该有特别大的变动,北京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了,旧课程的试题总体是维持稳定的,在维持稳定的过程中,命题者还会把自己的想法放到命题中去。同时,还要知道命题者的命题技术,他是想这样做,但是必须要有技术支撑,能否做到如他想的那样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从学生和老师的感觉看,北京卷和以前比还是有一些变化的。比如说,这次把今年的理综卷的生物题所有文字包括图加起来,比以往少了很多。这个变化其实对于考生讲价值是不一样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信息更少了,学生要从题目中选择问什么,答什么,他获取信息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包括阅读时间可能也会减少,对于这个问题就不会受一些无关信息的干扰,我们就可以关注到这点肯定是和命题者有益的指导思想吻合的,这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也是我经常说的:命题者是煞费苦心的为考生着想,如何让大家更节省时间。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对于整个题目来讲,如果你仔细看的话,把这些难题抛开,学生就会发现很多的题,题的情景是不一样的,但是答案太熟悉不过了,答案的落脚点确实是落到了考纲上。以前的考生经常说:李老师,今年咱们白忙活了。今年我的学生没有说这句话,我很高兴。如果题目非常难,学生就会觉得白忙活了。今年的学生说的是我感觉得挺好的,说明他对主干知识是越来越稳定了,这个变化也是挺好的。

第三个变化就是北京卷和全国一卷、二卷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核心概念知识的考察是比较特殊的。我让我的学生把非选择题的答案读一遍,你就发现基本是核心概念。理科综合的全称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这个综合能力是概念性的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分为事实性、概念性、方法性的概念,方法性的知识是练的,所以高考的时候应该主要考概念性的知识。

高考当中考一个实验探究能力,北京近几年也在考,今年争议比较大的是有一道题,给你一个图,说图中5实验组在每个培养品当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什么?为了完善实验技术方案应该增添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什么?这个“做法”实际上就是学生如何把这个事儿做出来,我们就叫做操作性知识,如何动手。北京的高考探究能力考这个。我自己还认为操作性的东西是动手的东西,考有难度的,但是北京卷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个尝试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考操作,但是这种操作学生之前没有做过,见到了这个东西是很犯怵的。

但是大家可以看一下20**年之后的全国卷,04年开始全国卷的实验题里面会加一个括号,注:操作性的东西不做要求。我觉得操作性的东西阅卷是非常难阅的,其次就是如果严格把握标准这道题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北京去年考了一个“称干重”的题,烘干一分钟称一次重量,最后称到两次重量一样的时候考恒重。最后要称滤纸的质量。我们中学里面多数学校用的是托盘天平,左边放砝码,右边放东西,如果右边的东西放的是滤纸,那么左边也是要放一个滤纸,我们的滤纸是平衡掉的。但是如果用分析天平就不一样了,所以这种操作性的东西对于考生来讲,难度会比较大。但是08年的题也是考操作,就比去年的考试容易很多了,所以北京卷会有这么一个比较明显的几个特点。

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一直是标杆性的东西,他是由全国考试院命题的。我第一感觉就是如我们所预测的那样,难度都在下降。这个和最初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所关注到的,每年要稳定,要稳中难度略微下降是有关联的。全国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知识的落点更多的落向概念性的知识,这和北京卷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如果大家翻看一下全国卷,大家会发现那两道非选择题难度特别大,难在思路和表达上,比如说一个题整个一面就是题,下面留白都让大家写,学生比较发怵。但是到了08年的时候,全国卷一都开始有这种北京卷的倾向性了,就是有问答的题,但是问答的会比较简单,一两句话就可以把这件事儿说清楚,表述上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全国卷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东西,比如说遗传,这些年一直在考这个考点,大家都觉得到了第二学期生物学特别有意思,因为遗传现象本身就有意思,其次就是学遗传的时候可以涉及到很多思维性的东西,所以高考重点大体可能会有遗传。

我有一个观念,全国卷一和卷二相比,大家会觉得卷二相对比较容易的。但是就大题来讲,全国卷二的后面的题反而可能难一些,脑子想明白了,但是写不明白。我不知道我这种判断是否正确,我也不知道实际情况会怎么样,可能会有这种情况。但是全国卷一有一个题很有意思,选择题第一题就是一个实验,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给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是什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可能会出现学生见到第一道题就晕的情况。

我们知道命题有一个基本的说法,题目应该是由易到难排列的,学生的心理会比较稳定,这道题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也不好预测,命题者可能对于考生对什么东西是熟悉的、什么是怕的,可能也不能完全匹配,因为这个难度也太高了。总体来说,我看到了一个稳、还有一个就是稳中有变,其次就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没有出边。

不同的题对于学生来讲不意味不公平

北京的学生面对同一份试卷,这些考点的知识点设计总体讲是公平的。全国卷一和卷二的差别就大一些了,这个也不会带来不公平,这是和我们招生政策有关的,比如今年招生几千人,他会把几千人的指标分配给各个省市,比如说,这意味着北京的考生是争这270名,辽宁的考生争90名,就算题目不一样也没有关系。

考生不要紧张,因为第一是选拔性考试,你见到了难题别害怕,因为你认为是难的,大家也认为是难的,你见到了容易的也别放松,我一直对大家说“分不在高,够用就行”,这就意味着你在考试当中把你正常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所以完全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

考试之前必须把书看一遍,我8点在校门口的时候,我的学生说我生物还有两本书没有看呢,怎么办啊?我说没事儿你放心,这次是选拔性考试,你没有看,你的时间不够,别人的时间可能也不够啊,所以没有不公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考分。今年的理综学生会认为有几个考点比较难,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排除阅卷因素,这个难度应该是增加的,也就意味着分数可能会降一下,我说的是排除阅卷因素的。但是在阅卷的时候是可调控的,因为在阅卷的时候有不同的把握方式,我可以把握到严格的按照标准答案去判,但是也可以做到如果比标准答案表述不完全一样,但是意思对就给分,那么情况又不一样了。北京卷有标准答案,有两个是教材的原话。比如说有一道题讲的是2倍体的白菜甘蓝的问题,答案应该是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但是大家会答联会紊乱。如果把这些因素加进去的话,分数线的变化我还不好预测,但是无论怎么变,在命题的时候会把握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

比如大家在阅卷的时候,到了最后你的答案如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但是命题者或者老师就会判断这个不同的答案,有的觉得这个答案非常好,要给分,这就意味着判过的卷子要全部给分。因为高考是10天判卷,如果你的卷子在第6天的时候被发现了,即使答案很好,但是给分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样话会把之前判过的卷子全部改了。你必须要把答案写出来,表达本身就是高考要考的,你的想法可能会很独特,但是你的想法没有倾向于公众化能够接受的答案,所以对于他可能是不公正的,但是这种不公正是在大的公正下来保证的,也不是说我完全就要怎么怎么样。

如果他的答案我第二遍看懂了,我就给他划掉,但是讲卷子的时候我会和他们讲,你们可以读自己好的答案,我会说这个答案不错,但是当时我没有看懂。因为高考阅卷是一个很大的劳动,你的很长的表述让老师翻来复去看很多遍不现实,所以你的表述应该尽量能够让大家看得懂,有的人说高考就是应试,其实绝不仅仅是应试,如果你有足够见解,但是你的表达能力不够也是不行的,应该是综合的。

全国都是一个录取分数线会带来很多问题

我是88年考到北京的,比如说我最开始的时候在北师大读书,比如说我们宿舍只有一个辽宁籍的学生,但是北京市东城区的学生就有10个,我当时也觉得不理解。但是现在觉得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比例会比较接近,北京的招生数和考生比例会比较大,另外北京自己的学校也非常多。比如说北京海淀走读大学,现在叫做北京城市学院,如果在北京你想上学的话,10个人有7个人都可以上这个学校。现在大家可能认为高考压力最大的是河南,我也是道听途说,河南的考生可能会接近100万吧,河南除了外省的名额以外,河南省内的大学偏少一些,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如果进行排队的话,就意味着在北京你是第700名也可以考到大学,但是在河南的话你是第700名,那么你只能复读了。

我们要看最高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如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不低的,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的老师也在说,无论今年的题有多难,高端的学生太厉害了,我们觉得他们很厉害,高三第二学期的时候,有的孩子对知识的领悟程度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一些老师,他提出的问题我们老师有的真应付不了,如果老师心理素质不好,那就是很痛苦的事情。

教育资源的差异本身也会造成教育的差异,最后集中反映在了分数上,现在如果全国都是一个录取分数线的话,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北京中考是北京统一命题的,但是阅卷是各区县自己阅卷,就意味着不同的区县评分标准执行起来是不一样的,如果执行起来不一样,北京题是统一的,但是实验中学招生就不一样了,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很多人说全国一张卷,那么还得全国统一阅卷,统一分数线。还有一个问题,你可能只看到了北京的这种程度,你还没有对比海南、新疆、西藏的情况,所以我觉得目前的这种高考相对来讲是比较公正、公平的。

从理综生物的角度来看分数会降

我从理综生物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考虑评卷因素的话,分数会降,我希望分数相对比较稳定,对于以后的高考备考价值会很大。

全国的报考情况我也不好说,从学生反映角度讲估分也没有以前估得高了。很多的学生会说自己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写不出来,这样也会影响分数。我想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这样的情况,当然我会希望分数是稳定的。

生物学习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是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其实我们应该从这次高考中吸取一些东西,高考到了这个程度有一点就是我们要明确高考绝不单纯是考知识的,如果把这个定位定位到了考知识,你虽然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最终的问题。我们老师在备考的时候比较关注对知识的复习,关注对知识的复习我们会把考纲的知识点理解一次,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做的就是研究高考的要求是什么,特别是考题的要求是什么。

理综的这个题和生物的单科题的差距是什么呢?理综的一道选择题可能考4个点,或者一个点考4个角度。如果一个点考4个角度,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备考的时候,比如说有一种遗传叫做“可遗传变异”,遗传有一个叫做可遗传变异,有一个是不可遗传变异,同学到这里的时候一般会认为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就是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西瓜也会有染色体变异,二倍体在杂交的时候变成了三倍体,到这里是教材上的东西。我就问我的学生,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不属于可遗传变异呢?我们可以看到西瓜的物质已经发现了改变,它没有子了,但是它也属于可遗传变异。学生就说不属于,因为这个西瓜没有子,怎么可能遗传呢。所以我们就会讲到概念,定义、适用范围等等,如果你是生物单科考试肯定没有关系,但是理综题你如果漏点,就全部丢了。

我们在复习知识的时候对于概念性的东西不是把定义背下来就够了,还要关注一下我们教材上关于这个概念举了哪些例子,这种复习的深度就有了,这就叫做把握知识要点。我们说一个题考4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是无关联的东西,我们要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点要全面,我们要把这些点形成一个网络,这是备考复习要求的事情。希望09年的考生要非常清晰自己复习的任务,把点做到全面,然后形成网络,到了第二学期有的考生会有这种心态,理综300分,如果忙不过来,他们就会觉得应该放生物。到了第二学期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漏洞太多了,全都是漏洞这是没有办法补的,一定要重视生物,绝不能把这个东西留到第二轮。

现在高考对于能力的考察是越来越高了,08年已经有了这个倾向了。如果你的能力和知识理解到位了,就可以了。我们现在都讲“突破难点,成亮点”,这样才能拉开分数呢,如果大家都能做的题目,你在高考的时候其实没有任何价值,应该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想法。高三的学生做题量是非常大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备考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方法,比如说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思考,高考应该考探究。实验操作技能就是探究里面的一个环节。很多的学生不懂得探究是什么意思,高考的时候会考探究,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整个解决的思路就是一个探究的思路,如果你不觉得探究是怎么回事儿,你就不明白了。如果你的探究非常清晰的话,那么你不用想就可以领悟出意思。这样的东西,如果我们老师平时就没有给学生,学生不能从整体有一个把握的话,在高考当中见到了陌生的题肯定就晕了,这也是我们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应该掌握的。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比较完成概念性知识,其次就是适度、适当地进行能力训练,这点要是做不到的话会有比较大的问题。

高考无论怎么考,你应该想到是在整个的知识范围之内的,这道题肯定是有一定的学生能力做得到的。所以最后我跟大家讲,我们的高考前3、4天会给学生发一个小篇子让大家做一做,这叫做嘱考。我跟他们说第一你要知道这些题是考纲的知识是教材的知识,如果没有的话,题干里面肯定有答案。学生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自信,他应该有自己的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答题。

高考试卷分析(三)

一、20**年高考试卷分析

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卷Ⅰ)继承了2003年的改革方向。既保 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创新和发展;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 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1?考试内容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高考命题走向

数学科的高考旨在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些年高考数学试题更突出 了能力立意,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要求。

为了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命题思路。具体表现为重视教材内容的考查,减少运算量、加大思维量,降低试题的入口难度,突出对归纳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等。

通过对近几年数学科《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今后数学高考命题会:

1?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在命题设置上,坚持对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

2?知识立意进一步向能力立意转化,应用型试题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识记型的试题会减少。

3?应用试题的信息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

4?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评价标准趋于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5?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循序渐进,分层设问,利于考生更好地发挥。

6?基本知识和主干知识作为命题的基本载体的地位更加突出,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命题的情况有所减少。

7?试题以单学科知识和能力为主导,适当增加综合测试能力,向实用化、工具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小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