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8.12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回想起来,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某些时候有些深刻的故事,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对于总结范文你有什么心得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项目技术总结报告”,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总结报告

项 目 技 术 总 结 报 告

项目名称:

部门:

起止年月:

项目经理: 大功率LED智能控制恒流电源 桑达百利电源研发部 年2月10日起---2011年12月30止 吴云波

桑达百利研发部 制 2010

篇二: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科技园建设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2014年3月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由江苏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管理中心承担建设的,项目建设期为3年,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实施,依据《江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部署、安排。

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计划的8.5万亩,扩展至现在的10万亩。园区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建设以杨扶公路为主轴,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等8个功能园为支撑,园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与一体化的模式,先后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初步形成设施蔬菜、良种苗木、小麦良种繁育、畜牧养殖等八类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带动区内外相关产

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成为示范带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园区按照“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的总体思路,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示范推广,使产业经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

二、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的主要模式

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0多个省区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建立示范点和试验基地1200多个。通过这种模式,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每年实现科技推广效益高达60多亿元,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科技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这些都为江

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吸引人才和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1.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和产业发展创办各类示范基地,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样板,为示范户、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新型季节性培训,引导农民学习、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推动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

2.开展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向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等;技术咨询,就是组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涉农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同时通过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合理选择科研方向和重点,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

3.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和入股。对现有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市场分析,向企业进行转让。以教育、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4.组建科技型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依靠自身科技人才优势,组建自己的科技型企业,形成研究、开发、推广和转化的良性循环。先后吸引包括中国农科院、上海孙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创新园建立基地;同时,通过农高会这一平台,与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还与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引进种植加

拿大燕麦新品种、优质牧草新品种;与台湾美庭公司合作建设工厂化育苗馆,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台湾果蔬新品种。积极组织“亚太农产品加工国际论坛”,研讨话题包括亚太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诸如环境优化、小规模加工企业融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整合小农户纳入农业食品供应链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通过与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等企业合作,引进蔬菜新品种300多个。到目前为止,共有3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园发展,集聚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17类12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5.开展科技培训。

在项目建设期,为了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和力度,项目组专门成立了培训小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园艺的专家教授为基地的农户进行培训,项目培训以合作社为单位,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项目建设期共计举办培训班32场次、培训农户2200人次。项目建成后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5200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000余万元。参加培训的合作社见附表1。

模式的组织框架如图所示:

篇三:科研开发计划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模板)

附件7

科研开发计划项目

技术研究总结报告

计划编号:

项目名称: 编制: 项目负责人: 技 术 部: 批 准: xxxxxxx年月

一、概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来源

3.主要用途、应用行业

4.主要研制目标(目前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项目完成后要达到的水平)

二、研制情况 1.主要研究内容 2.关键技术及解决情况 3.设备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4.整体评价

三、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市场需求量、产品经济寿命期、国内外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及成本比较、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预测等)

2.社会效益分析

四、工业试验情况(是否投产或有用户意向,本企业经济效益,工业运行情况即用户使用情况、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证明等)

五、对以后工作的建议

注:文件编制、打印要求:

报技术部打印件一份及计算机文件COpY 文件所用纸张:A4 正文字体、字号:4号宋体

篇四:项目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广西木薯良种繁育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广西XX酒精有限公司

2011年03月

目 录

一、前言

二、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三、技术基础

四、技术方案

1、技术方法

2、生产工艺路线

五、项目完成情况

(一)项目预定目标

1、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2、项目预期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水平

(二)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1、木薯种苗快繁研发中心建设

2、木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3、木薯苗木生产

六、项目实施进度及完成情况比较

七、项目实施技术管理与工作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2、成立技术领导小组

3、落实专人负责专项技术工作,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和顺利完成

4、组织培训

5、积极做好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和普及工作

6、紧密结合环境条件开展工作

7、做好示范和宣传工作,加速品种及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推广

速度

8、做好基地扩建工作

八、项目实施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建设木薯快繁中心

(二)积极引进和培训项目所需人力资源

(三)开展了各种各样室内外快繁技术的研究

1、组织培养繁育技术试验

2、单芽快繁技术研究

3、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四)繁育各种木薯种苗(袋苗)和种茎,满足生产的需要

(五)建立木薯良种繁育和示范基地

(六)举办各式各样的技术宣传与培训活动

(七)积极探索企业 + 农户 + 科研的产业化运行模式

九、课题的产业化情况及前景

十、课题组织实施及其管理工作的经验

十一、项目实施成效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十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前言

木薯及其亲缘种都是低地的热带灌木,起源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大戟科木薯属。木薯属有5000多个种,木薯为唯一用于经济栽培的种。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木薯、甘薯、马铃薯)之一,由于其块根产量高而且富含淀粉而有“淀粉之王”、“地下粮仓”的美称。

据形态学的证据表明,木薯是从巴西东北部至墨西哥的广泛地区被驯化为栽培种的,美洲被发现以后,木薯才被传播到其它国家。据广东高州县县志记载,木薯是在1820年前后首先引入我国广东省栽培的。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人类栽培和利用木薯已有5000年历史。据文献记载,十六世纪初,南美洲及印度就开始用木薯粉制面包;十六世纪初期,葡萄牙人又将木薯传入非洲几内亚及刚果,以后又传到非洲的东部及亚洲。如今木薯已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共90多个国家,全球产地水平分布于南北纬30度之间,垂直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

木薯属热带作物,喜阳光,不耐荫蔽,宜在年均温度18℃以上,无霜期8个月以上的地区种植。在优良的栽培条件下,木薯产量可达90吨/公顷。但因为通常是在比较恶劣的条件下种植,因此产量普遍很低,全世界2008年总产鲜木薯2.4亿吨,平均产量为约为14吨/公顷,其中非洲约11吨/公顷,拉丁美洲约15吨/公顷,亚洲约18吨/公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8年的木薯总面积45万公顷,总产量为900万吨,单产量约为20吨/公顷。2008年广西木薯总面积约为27万公顷,总产量510多万吨,单产19吨/公顷左右。

木薯块根中含30-40%的干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124卡/百克,高于马铃薯的76卡/百克),富含维生素C和钙,含较高的维生素B及其他矿物质,但蛋白质含量低(1%的鲜重),因此鲜薯是很好的碳水化合物资源。相比之下木薯叶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达8-10%的鲜重,可作畜牧业饲料的蛋白质补充剂。鲜叶含有较为丰富的氨基酸,经青贮处理后可作为生产瘦肉型畜禽的理想饲料。在许多热带地区的国家,木薯块根和叶子被用来制成种类繁多的美味佳肴。

木薯具有广泛的用途,其块根除了用于食用和饲用外,还是生产淀粉、变性淀粉、酒精、葡萄糖、果糖、山梨醇、赖氨酸、柠檬酸、染料、涂料、化妆品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木薯在农业以及食品、造纸、纺织、医药、建材、包装材料、精细化工、制造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尤其是在石油资源不断匮乏的今天,木薯作为能源替代产品 – 酒精的重要原料来源,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是不可多得的、经济利用价值极高的可再生资源。此外,木薯的茎杆还可作为补充剂用于胶合板的制作。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稳定而强有力的能源支撑为前提条件,而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长期低效率应用让我们感觉到了能源紧张的强大压力。为此,我国政府从2001年开始着手研究开发和利用资源广大,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以期将来可以部分取代进口依赖度越来越大的石油资源。经过验证,木薯成为我国南方首选的生物能源作物,加之我国南方广大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有用木薯作牲畜饲料的习惯,木薯及其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项目、技术、推广、示范、农业、发展、企业、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项目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项目技术工作总结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篇一:工作总结报告

目 录

二、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三、技术基础

四、技术方案

1、技术方法

2、生产工艺路线

五、项目完成

(一)项目预定目标

1、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2、项目预期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水平

(二)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1、木薯种苗快繁研发中心建设

2、木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3、木薯苗木生产

六、项目实施进度及完成情况比较

七、项目实施技术管理与工作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2、成立技术领导小组

3、落实专人负责专项技术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和顺利完成

4、组织培训

5、积极做好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和普及工作

6、紧密结合环境条件开展工作

7、做好示范和宣传工作,加速品种及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推广速度

8、做好基地扩建工作

八、项目实施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建设木薯快繁中心

(二)积极引进和培训项目所需人力资源

(三)开展了各种各样室内外快繁技术的研究

1、组织培养繁育技术试验

2、单芽快繁技术研究

3、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四)繁育各种木薯种苗(袋苗)和种茎,满足生产的需要

(五)建立木薯良种繁育和示范基地

(六)举办各式各样的技术宣传与培训活动

(七)积极探索企业 + 农户 + 科研的产业化运行模式

九、课题的产业化情况及前景

十、课题组织实施及其管理工作的经验

十一、项目实施成效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十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木薯快繁是指利用木薯植株体的有效部位,通过一定的物理方法(不改变木薯的种性),快速有效地(相对于传统的繁殖方式)繁殖培育木薯种植材料的一种过程,一般包括组织培养,嫩枝扦插和种茎的袋苗繁殖。通常木薯快繁手段(技术)是在如下几种情况下使用:第一、种质资源的保存(室内)和增加(室外);第二、有目的的优良(特殊)品种的繁殖;第三、特殊因素造成种植材料的短缺甚至匮乏;第四、急切需要大量的种植材料(种植农场的建设);第五、生物技术育种。通常情况下(指无特别灾害引起木薯受伤害而造成种植材料短缺),木薯是以当年的成熟种茎作为第二年的种植材料(无性繁殖),原因是操作简单,容易搬运和贮藏,无成本,材料又充足,没有什么风险。因此,实际上快繁手段(技术)在生产上很少被采用(成本实际上也不低),只是作为一种技术储备。

目前世界上真正在木薯快繁方面全面开展技术研究的国家或机构不是很多,比如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泰国的罗勇大田作物研究中心等。而真正规模化投入生产的还是寥寥无几,而且还不是经常性的行为,目前也就只有泰国的罗勇大田作物研究中心在做。但是就植物组织培养一般实际可行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技术而言,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生化试验室都能够掌握,不是什么特别高端的技术。相

对来说实践经验还显得更重要一些,换言之不同的环境所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只有多做常做才能熟悉其习性,积累经验,保证成功率。尤其是幼苗阶段的室外培养(炼苗),与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环境(人为小环境)、季节、采用的材料(土壤等基质)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的木薯快繁技术研究是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的,当时的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一起实施木薯选育种的研究项目(还有华南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广东农业科学院),由国际热带农业中心从每年的经费中抽出一部分对项目进行资助。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以及种质资源匮乏的原因,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只能委托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哥伦比亚卡利市)及其亚洲部(泰国曼谷市)在育种材料方面提供帮助,一方面提供有性杂交种子,另一方面从其所拥有的资源库中通过试管苗的形式提供优良品种。而试管苗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颠簸运输,等到达广西的时候常常已是奄奄一息,需要马上重新在瓶子里转接,以待恢复生长。这样为了保证木薯育种项目的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多出并且快出成果,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于1990年建立起植物组培研究室,并从学校引进这方面的技术人才,通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克服了木薯瓶苗转至大棚而后大田时因为环境条件改变而不能很快适应,从而容易造成苗弱、移栽成活率低甚至死苗等问题的技术难点,在1995年成功进行木薯组培苗的批量生产。此后,华南植物研究所和华南热带农业科学院也相继开始木薯组培快繁的研究工作。

除了组织培养,还可以用嫩枝扦插和单芽繁殖等方式进行快速增殖。这方面的工作已在很多地方取得成功,在泰国使用得比较普遍,因为泰国的木薯育种及其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新品种一般在两年之内就能普及到全国各地的木薯种植区,用的就是这些技术和方法。

2、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在木薯快繁方面的研究都没有专门的部门,也没有专门的项目和计划,工作一般是由植物组培实验室或者其他部门单位来完成,未来也将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作决定。比如在泰国,每当培育出一个新的木薯品种,如果有加工企业要求,推广部门一般就会委托有关研究所(中心)将这个品种进行快繁,然后免费把这些种植材料发放给农户。而在国内,由于木薯被列为我国南方地区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作物,现在对木薯从育种到栽培技术研发直至种植材料快繁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少单位在开展研究。但是,木薯快繁技术很多也只限于实验室阶段,真正大规模和大田生产的仍然不多。目前木薯快繁的难点仍然是从室内移向室外时的一级(可控温室)和二级炼苗(遮荫大棚),温度、湿度、光照、苗床的基质等等的适合与否,都会影响到幼苗的成活率,稍有不慎就容易死苗。目前在种苗快繁这一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通过温、光等培养环境条件的调控以及移栽基质的配制来减少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的同时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

三、技术基础

项目实施的技术依托单位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研究木薯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科研单位,早在上

篇二: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特殊工业用竹新品种选育及快繁育苗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

工作总结报告

承担单位:陈其兵

合作单位: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

二0一三年十二月

一、项目来源及概况

“特殊工业用竹新品种选育及快繁育苗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是宜宾市2010年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项目编号2010YG03。该项目由四川农业大学陈其兵教授为主要承担者,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为项目合作单位。2011年3月开始,2013年12月完成,已通过宜宾市科技局、市人才办、市财政局组织的验收专家组的验收。

二、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情况

1、成立项目工作组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教授为项目第一责任人,项目组主要参与人员有四川农业大学、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长宁县林业局、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等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等13人。

2、项目目标任务

开展特殊工业用竹竹资源的调查取样,建立竹类种质资源圃100亩;对资源圃20余竹种进行材质比较研究;开发出纤维用、竹炭用的竹种新品种1-2个;开发出新品种竹种快速育苗关键技术体系;在宜宾地区产业化示范推广10万亩。

3、项目计划目标任务

开展特殊工业用竹竹资源的调查取样,建立工业用竹类种质资源圃;竹种纤维特性、碳性能开发研究;进行适合纤维用、竹炭用的竹种新品种开发;工业用竹种新品种快速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工业用竹竹林高效造林技术、集约经营研究及产业化推广示范。

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在工业用竹品种群中,开发出适合纤维用、竹炭用、浆用的竹类新品种2—3个;实现竹苗栽培成活率90%以上,(来自:。

截止2013年底,在宜宾累计推广造林10万亩,目前已成林投产约6.6万亩,其中长宁县示范推广4万亩(其中川牡竹1号3万亩、硬头黄竹2万亩);宜宾县示范推广2万亩(其中牡竹1号1万亩、硬头黄竹1万亩);江安县示范推广1.5万亩(其中牡竹1号0.5万亩、硬头黄竹1万亩);兴文县示范推广1.5万亩(其中牡竹1号1万亩、硬头黄竹0.5万亩);筠连县0.5万亩主要为牡竹1号0.5万亩;翠屏区0.5万亩主要为硬头黄竹。

(2)新品种选育

2011年开始到2012年末,分别在宜宾市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成都市高新区三环路竹博园、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将各地引种的牡竹和硬头黄竹优良无性系进行栽植。

从生物学、生态学和生产等方面进行多个指标综合评价,以土壤有机质含量、胸径、壁厚、株高、杆重、新竹数、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灰分含量、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指标做为评价标准,2

对引种竹种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业用竹新品种选育。

优质制浆材的要求是得浆率高,纤维形态及柔韧性好,纤维素高,木质素、灰份小,同时对竹材的速生丰产情况及原材料生产成本应充分考虑。选育出的纤维用竹—川牡竹1号(Dendrocalamus strictus(Roxb.),良种编号为川R-SC-DS-005-2011,其纤维形态测定结果表明(见表1):川牡竹1号纤维长度在1.61~3.26 mm之间,平均长度为2.95 mm;纤维宽度在7.52~19.21um之间,平均宽度为15.26um;长宽比在106~247之间,平均长宽比为171,属于细长型的纤维原料;川牡竹1号纤维细胞腔径为15.14um,纤维细胞壁厚为4.9um,壁腔比为0.32,属于腔大、壁薄且柔韧性好的细胞类型,属于优质纤维用竹,纤维达到《竹材粘胶短纤维检测标准FZ/T51006-2006》一等品标准。

表1 川牡竹1号竹材制浆性能指标统计表

竹种

川牡竹1号 纤维素含量 (%) 66.23 木质素含量 (%) 22.15 灰分含量 (%) 1.92 纤维长度 (mm) 2.95 纤维长宽比 171

优质竹炭材料的要求是密度高、含水率低、pH 值高、灰分低、挥发分低,固定碳含量高,项目组对不同竹种进行材质检测,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微观结构,选育出质量好、出产碳量高的竹炭用竹新品种—竹海硬头黄(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 f.),良种编号为“川R-SC-br-019-2012”,其制碳形态测定结果表明(见表2):竹海硬头黄成碳水分含量8.1%,pH 值8.1、灰分为2.6%、

篇三: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广东省财政科技支出项目

审计材料

项目名称: 螺旋锥齿轮扩产增效技术改造 项目类型: 2008年度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年限: 2008-5~2010-12备案编号:08140237252000791

承担单位:广东柳菱宏通实业有限

(原梅州市梅工齿轮有限公司)

2011年9月6日

提供的文件资料目录

一、柳菱公司与梅工公司关系的说明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分析表、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分析表

三、项目进展情况说明

1、项目完成情况总结报告

2、项目完成未组织验收的说明

3、财政资金下达文件(粤经贸技改[2008]799号)

四、有关资金使用方面的资料

1、财政资金到账凭证

2、项目支出账页(明细分类账)及凭证

3、项目设备购置明细表(完成固定资产登记)及设备购置发票 4、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及纳税证明

五、有关项目进展情况的资料

1、格里森铣齿机床购买合同

2、易普森可控气氛箱式多用炉生产线购买合同

项目完成情况总结报告

《螺旋锥齿轮扩产增效技术改造》项目自立项以来,本公司前身“梅州市梅工齿轮有限公司”认真组织了项目的实施,按计划要求履行项目义务,在2010年12月完成项目各项建设,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指标均达到项目设计目标。现将本项目实施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本公司(原广东梅州齿轮厂、梅州市梅工齿轮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汽车、工程机械锥齿轮和变速器齿轮等为主的现代企业。厂区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员工62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39人。

本公司(含前身)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加工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理事单位、梅州市机电行业协会理事会会长单位、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二级计量单位。公司1998年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通过ISO/TS16949国际汽车行业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本公司主要产品:各类汽车、工程机械(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叉车等驱动桥螺旋锥齿轮及变速器齿轮,其中螺旋锥齿轮(注册商标:“梅工”牌)是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一直是国内知名汽车、工程机械企业的配套产品,并畅销海内外。主要为东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厦门工程机械、台湾(含山东)台励福、沈阳金杯、江西江铃等主机厂配套,并批量

出口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及中东、西亚、东南亚等地。

本公司连续多年保持生产任务饱满,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良好。2010年,公司生产销售螺旋锥齿轮53万套(五菱系列商用车螺旋锥齿轮50万套),实现销售总额9176万元,比去年增长25%以上,利润301万元,上缴税金781万元。

2、项目立项情况及主要改造内容

作为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的螺旋锥齿轮,技术含量高,是各种车辆机械不可缺少的重要传动件,市场需求量很大。螺旋锥齿轮制造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制造,具有设备、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一般厂家难于进入等特点。公司生产螺旋锥齿轮已有40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专业技术,是目前广东省生产螺旋锥齿轮能力最强、产量最大的企业。2007年公司螺旋锥齿轮产量20.1万套,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产品为上汽通用五菱股份公司微型商用车后桥螺旋锥齿轮(2007年供货量18万套),市场占有率约34%。2007年,上汽五菱微型商用车销量达55万辆,同比增长19.5%,在国内微型商用车市场的份额约43%,按市场份额计居第一位。2008年,上汽通用五菱计划全年销售62万辆。因此,对方对本公司的要货量剧增,多次催促本公司扩充产能,要求2008年本公司供货20万套,2~3年内提升到年供货30万套以上。

本公司一直把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主导产品螺旋锥齿轮产能摆在生产经营的首位。多年来,虽经通过自我滚动投入资金进行扩大产能工作,公司产能有相当提高,但在新的规模水平上仍显产能不足,无

法满足客户的要货要求。公司螺旋锥齿轮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的矛盾非常突出。同时,新开发螺旋锥齿轮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等,促使本公司必须再上台阶。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提升企业整体制造能力势在必行,十分紧迫。

本项目计划购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著名品牌螺旋锥齿轮铣齿机、拉齿机、热处理多用炉等设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节能降耗,扩充产能,缩短开发制造周期,达到优质、均衡、快速满足主要客户需求,提升企业整体制造能力的目的。

本项目重点提升本公司的螺旋锥齿轮制造能力,具有技术含量高、节能降耗、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及改造内容完成情况

项目实施按进度计划和时间安排执行,项目建设进展较为顺利。项目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达到预期目标效果。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国际金融危机大气候因素影响,企业产品出口量下降,企业利润减小;而进口制齿机床市场价格却大幅度上涨,同时上级财政拔款数额远小于申请计划金额,诸多因素带来项目资金不足。为切实解决在有限的项目经费上实施项目建设,公司项目领导小组经过对项目设备购置重新评估、分析调整,重新制定了新的设备购置计划,具体内容包括:

①、在可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购买二手美国格里森制齿机床和国产加工机床。

②、重新评估现有设备改造能力,加大现有设备技术改造,减少购买电液锤、齿轮测量中心等生产、检测新设备。

以上是《项目技术工作总结报告》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主要描述技术、项目、齿轮、公司、纤维、情况、螺旋、万亩,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格式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格式》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总结报告格式

附件7科研开发项目

技术研究总结报告计划编号:项目名称: 编制: 项目负责人: 技 术 部: 批 准: xxxxxxx年月 司

日 公

一、概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来源

3.主要用途、应用行业

4.主要研制目标(目前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项目完成后要达到的水平)

二、研制1.主要研究内容 2.关键技术及解决情况 3.设备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4.整

体评价

三、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市场需求量、产品经济寿命期、国内外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及成本

比较、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预测等)

2.社会效益分析

四、工业试验情况(是否投产或有用户意向,本企业经济效益,工业运行情况即用户使

用情况、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证明等)

五、对以后工作的建议 注:编制、打印要求:报技术部打印件一份及计算机文件copy 文件所用纸张:a4 正文字体、字号:4号宋体

篇二:项目总结报告文档模板项目总结报告 版本管理 目录

1

言..............................................................................

..................................................4 1.1 1.2 2

2.1 2.2 2.3 2.4 3 4项目背

景..............................................................................

.............................4 参考文

档..............................................................................

.............................4 项目产

品..............................................................................

.............................4 主要功能和性

能.............................................................................

...................4 项目进度状

况..............................................................................

......................5 遗留问

题..............................................................................

.............................5

项目完成情

况..............................................................................

....................................4 开发工作评

价..............................................................................

....................................5 经验和教

训.............................................................................

........................................5 4.1 4.2 4.3 4.4 经

验..............................................................................

....................................5 教

训..............................................................................

....................................5 对于今后项目开发工作的建

议...........................................................................5

其他建

议..............................................................................

.............................6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

说明以下内容:

1)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和主要功能;2)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和目标用户;

3)本软件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2 参考文档

编号列出本文档编写过程中所有主要参考文献。2 项目完成情况

2.1 项目产品

本条说明最终制成的产品,包括:???

源代码。列出提交的源代码版本和每个版本的功能。文档。此处列出文档清单。所建

立的每个数据库。

2.2 主要功能和性能

简要说明本软件产品所实际具有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对照项目开发计划、功能需求说明

书的有关内容,说明原定的开发目标是达到了、未完全达到、或超过了。

2.3 项目进度状况进度与计划偏差的原因分析:

2.4 遗留问题

列出在项目开发计划的要求范围内,但尚未解决的问题。;3 开发工作评价

同计划相比较,给出本项目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技术方法的综合评价。4 经验和教训

4.1 经验

项目管理方面: 项目技术方面:

4.2 教训

项目管理方面: 项目技术方面::

4.3 对于今后项目开发工作的建议 根据本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后项目开发工作提出改进的建议。篇三:项目总结报

告范文 沿庆县慈母川村2009年果园改造工程 项目名称: 实施单位: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2009年果园改造工程建设项目 庆县慈母川村2009年12月 目录

一、慈母川村概况................................3

二、项目实施情况................................3

(一)项目实施内容..............................3

(二)资金筹措及使用情况........................5

(三)组织管理情况..............................5

(四)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情况....................6

(五)项目亮点..................................6

三、附件........................................6

(一)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情况报告表................6

(二)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复印件..........7

(三)相关票据复印件............................7

(四)经济合作社及组织机构复印件................7

(五)经济效益证明材料..........................7

一、慈母川村概况

慈母川村隶属于延庆县东南山区的大庄科乡,位于乡政府西部4公里处,南距首都北京

65公里,北距延庆县城45公里。村域面积6765亩,耕地面积307亩,果园面积1472亩。

全村总人口为363人,农业人口337人,其中满族人口为182人,占全村人口的50%。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下,慈母川村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道路。通过实施果林改

造项目,慈母川村果树种植己初步形成规模化管理,盛产板栗、核桃、仁果等干鲜果品,平

均年产各类干鲜果品180吨,果品收入占村民们农业收入的82%。

二、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实施内容

2009年,慈母川村对原有果园进行改造、扩展,发展适应本地特征的优良品种,不断完

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并制定了“树上树下园内园外”的立体发展思路,2009年1月

至11月圆满完成以下各项工作。

(1)“树上”继续进行优良品种嫁接改造,实行品种化 栽培技术;在本村东北角沿公路边建立品种化板栗示范园50亩,按照品种化栽培要求,

实施分片按品种改接,选用品种包括燕红、燕平、燕昌,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

研究所提供的,是在延庆县首先采用品种化栽培技术。同时针对我村林果资源丰富、但品种

较杂的特点,今年开始进行品种换优,为下一步开发有机生态型果品打基础。今年完成的换

优工作包括:改接野山杏2万棵、梨树改良5000棵、红果改良2000棵、核桃改良2000棵、

枣树(野酸枣)改良1万棵。

(2)“树下”探索立体经济模式,利用板栗示范园中林下空间,种植紫薯20亩,虽然干

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紫薯生长,但也取得初、步成效,亩产约1500公斤,每亩产值达6000

元。通过一年的尝试,村民认识到了发展林下立体种植可以获得更好效益,发展林下经济的

热情大大提高,我村明年将充分利用林地空间,生产紫薯、黑皮花生,并尝试林下栗蘑种植。

(3)“园内”加强果园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果园灌溉工作奠定基础。利用今年专项

资金,对本村果园中的一条小路进行加宽改造,长2公里,宽由1.5m加宽到3m,用土746方。

改造后,机动车可以直接开到山上果园,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果树生产管理,同时也为我村下

一步开发乡村旅游 奠定基础。

(4)“园外”指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进一步美化村内环境,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

对仙树、“回头梁”、“气母沟”等景点进行建设,将我村悠远留长的“八仙之一”汉钟离传奇

故事和满族文化,同丰富的林果资源相结合,发展有满族风格特色的民俗产业,形成集采摘、

观光旅游一体的民俗旅游。

(二)资金筹措及使用情况2009年,市民委扶持我村果园改造项目50万元,于2009年11月30拨付我村,县政府

投资10万元,乡政府2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1万元,村民自筹资金4万元。我村对所拨专

项资金建立账本,专款专用。使用资金需召开支委会,经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后方

可使用,使我村果园改造工程项目资金从拨付、使用、管理到报账等一系列具体操作环节都

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有力推动了果园改造项目顺利

实施。

(三)组织管理情况

果园改造项目负责人为村党支书高自起和村主任高稳明,由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

决策、共同监督。为了形篇四:创新项目总结报告格式 创新项目总结报告格式

1.项目立项的背景

包括项目实施的原因(来源)、项目技术(管理)发展形势分析、立项的意义及重要性等。

2.项目实施情况概述

包括项目总体目标;项目实施思路;项目实施目标完成情况;项目组成员完成工作情况

逐一介绍。

3.项目成果及阶段成果提炼完成情况 包括项目实施总成果及阶段成果;阶段成果的分别描述总结。成果运用情况介绍。技术

(管理)成果的最终固化结论。

4.项目实施效益及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情况

5.项目资金筹措与经费管理情况(涉及项目经费的必须清晰描述)

6.存在问题与建议

7.其他有关附件

项目查新报告;

产品检测报告;

项目实施效果判定文件;技术(管理)水平判定文件;项目重要性及pdca认定文件。篇五:项目总结报告基本格式 项目总结报告基本格式 i 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阅读范围。

1.2背景

说明:

a.本项目的名称和所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的名称;b.此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i.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a.本项目的已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c.本文件中各处所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

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2 实际开发结果

2.1产品

说明最终制成的产品,包括:a.程序系统中各个程序的名字,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千字节为单位的各个程序的程

序量、存储媒体的形式和数量;b.程序系统共有哪几个版本,各自的版本号及它们之间的区别;c.每个文件的名称;d.所建立的每个数据库。如果开发中制订过配置管理计划,要同这个计划相比较。

2.2主要功能和性能逐项列出本软件产品所实际具有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

划、功能需 .求说明书的有关内容,说明原定的开发目标是达到了、未完全达到、或超过了。

2.3基本流程

用图给出本程序系统的实际的基本的处理流程。

2.4进度

列出原定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对比,明确说明,实际进度是提前了、还是延迟了,分

析主要原因。

2.5费用

列出原定计划费用与实际支出费用的对比,包括: a.工时,以人月为单位,并按不同级别统计;b.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区别cpu时间及其他设备时间;c.物料消耗、出差费等其他支出。明确说明,经费是超出了、还是节余了,分析其主要原因。3 开发工作评价

3.1对生产效率的评价给出实际生产效率,包括:a.程序的平均生产效率,即每人月生产的行数;b.文件的平均生产效率,即每人月生产的千字数;并列出原订计划数作为对比。

3.2对产品质量的评价说明在测试中检查出来的程序编制中的错误发生率,即每干条指令(或语句)中的错误

指令数(或语句数)。如果开发中制订过质量保证计划或配置管理计划,要同这些计划相比较。

3.3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给出对在开发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工具、手段的评价。

3.4出错原因的分析

给出对于开发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分析。4 经验与教训

列出从这项开发工作中所得到的最主要的经验与教训及对今后的项目开发工作的建议。嗯,这个是正规的,由于咱们还是菜鸟,有些条目就跳过吧,嘿嘿。。。

篇二:科研开发计划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模板)

附件7

科研开发计划项目

技术研究总结报告

计划编号:

项目名称: 编制: 项目负责人: 技 术 部: 批 准: xxxxxxx年月

一、概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来源

3.主要用途、应用行业

4.主要研制目标(目前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项目完成后要达到的水平)

二、研制情况 1.主要研究内容 2.关键技术及解决情况 3.设备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4.整体评价

三、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市场需求量、产品经济寿命期、国内外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及成本比较、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预测等)

2.社会效益分析

四、工业试验情况(是否投产或有用户意向,本企业经济效益,工业运行情况即用户使用情况、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证明等)

五、对以后工作的建议

注:文件编制、打印要求:

报技术部打印件一份及计算机文件COpY 文件所用纸张:A4 正文字体、字号:4号宋体

篇三:项目总结报告模板

文件编号: 版本号:1.0

项目名称项目总结报告

部 门: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YYYY.MM.DD

公司

文件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2 1.1 1.2 1.3 2

2.1 2.2 2.3 3

3.1 3.2 3.3 3.4 3.5 4

4.1 4.2 5

5.1 5.2 6

6.1 6.2 6.3

目的.......................................................................................................................................2 项目背景...............................................................................................................................2 参考资料...............................................................................................................................2 项目基本信息........................................................................................................................2 项目特征...............................................................................................................................2 项目目标...............................................................................................................................3 交付产品...............................................................................................................................3 主要功能和性能....................................................................................................................3 项目遗留问题........................................................................................................................4 项目性能数据........................................................................................................................4 可推行复用的软件技术成果................................................................................................6 产品质量评价........................................................................................................................6 技术方法评价........................................................................................................................6 需求管理...............................................................................................................................7 计划管理...............................................................................................................................8 项目成功经验........................................................................................................................8 项目失败教训........................................................................................................................8 项目组建议...........................................................................................................................8

项目基本情况...................................................................................................................................2

项目执行结果...................................................................................................................................3

项目开发工作评价............................................................................................................................6

项目管理工作评价............................................................................................................................7

经验教训...........................................................................................................................................8

1 引言

1.1 目的

[阐明编写本总结报告的目的,指出读者对象。]

1.2 项目背景

[可包括本项目的来源、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等。]

1.3 参考资料

2 项目基本情况

2.1 项目基本信息

2.2 项目特征

2.3 项目目标

3 项目执行结果

3.1 交付产品

〔项目的主要交付产品列表〕:

3.2 主要功能和性能

〔研发项目专用。〕

以上是《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格式》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项目、计划、情况、技术、文件、说明、主要、包括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农业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农业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2014年3月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由江苏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管理中心承担建设的,项目建设期为3年,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实施,依据《江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部署、安排。

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计划的8.5万亩,扩展至现在的10万亩。园区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建设以杨扶公路为主轴,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等8个功能园为支撑,园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与一体化的模式,先后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初步形成蔬菜、良种苗木、小麦良种繁育、畜牧养殖等八类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带动区内外相关产

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成为示范带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园区按照“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的总体思路,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示范推广,使产业经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

二、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的主要模式

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0多个省区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建立示范点和试验基地1200多个。通过这种模式,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每年实现科技推广效益高达60多亿元,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科技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这些都为江

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吸引人才和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1.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和产业发展创办各类示范基地,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样板,为示范户、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新型季节性培训,引导农民学习、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推动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

2.开展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向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等;技术咨询,就是组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涉农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同时通过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合理选择科研方向和重点,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

3.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和入股。对现有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市场分析,向企业进行转让。以教育、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4.组建科技型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依靠自身科技人才优势,组建自己的科技型企业,形成研究、开发、推广和转化的良性循环。先后吸引包括中国农科院、上海孙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创新园建立基地;同时,通过农高会这一平台,与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还与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引进种植加

拿大燕麦新品种、优质牧草新品种;与台湾美庭公司合作建设工厂化育苗馆,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台湾果蔬新品种。积极组织“亚太农产品加工国际论坛”,研讨话题包括亚太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诸如环境优化、小规模加工企业融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整合小农户纳入农业食品供应链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通过与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等企业合作,引进蔬菜新品种300多个。到目前为止,共有3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园发展,集聚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17类12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5.开展科技培训。

在项目建设期,为了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和力度,项目组专门成立了培训小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园艺的专家教授为基地的农户进行培训,项目培训以合作社为单位,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项目建设期共计举办培训班32场次、培训农户2200人次。项目建成后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5200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000余万元。参加培训的合作社见附表1。

模式的组织框架如图所示:

篇二:高效农业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高效农业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涟水县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着手点。2012年我县共有五个单位申请实施了高效设施农业项目,总占地1800余亩,实际搭建钢架大棚面积近1600亩,经济效益明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组织。

农委领导对高效建设十分重视,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抓高效设施农业工作,制定目标、定立奖惩、责任到人。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的工作中。全力为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搞好服务。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措施扎实、强化服务。

1、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为高效农业建设打造平台。我县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今年,在县党委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在县农委和乡镇的积极努力下,顺利成功流转土地5000余亩,为高效设施现代农业项目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与社员共同投资兴建蔬菜大棚,项目资金对大棚建设进行扶持,专业合作社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种植规

程、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物资供应等生产规程组织生产。

2、加强项目设施配套,为高效农业建设夯实基础。为保证设施农业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县在人力财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土地平整工作,有力地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

3、加强项目技术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好服务。从项目建设开始,县农委根据项目的种植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800人次,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工人。同时抽调专人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在生产中实行了“六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种植规程、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规程生产,杜绝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少施化学肥料,普施有机肥。规范了生产操作流程,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质量。

4、加强市场引导,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后劲。

在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县农委加强市场引导,积极为项目服务,年初,农委主要负责人先后奔赴苏锡常、上海等地,与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上海洪济净菜配供中心等多家超市、农产品交易市场沟通联系,掌握市场信息、避免盲目生产,增加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项目建设、成效斐然。

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的组织实施,成效明显。项目的实施,一是进一步打破了我县“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胡子白”的种植格局,为我县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提供了新的模式,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二是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利用率。项目实施区涉及农户580户、耕地面积2000亩,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吸纳剩余劳动力260多人,实现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三是农民增收、真正得到实惠。项目投资后,每亩获纯利0.3万元。与常规稻麦生产1000元死效益相比,增收2000元左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篇三:2010年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总结

甲山村2010年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总结

通过实农产业技术的培训指导,我村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农民的农产业近一步增产增收,近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村民的劳动积极性.现将这一年以年的科技项目实施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一是积极推广水稻和小麦优质新品种;二是大力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二)加强农业技术服务,认真开展农业病虫草害调查,搞好“三抢”工作农技人员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农业生产情况,开展农业病虫草害调查,同时积极开展水稻秧苗病害的调查,为科学防治工作农作物病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动员老百姓加强田间管理,抗旱保苗。建立技术人员帮农户、农户带动农户的科技体系。

(三)加强无公害蔬菜建设

通过多渠道开展工作,储备充足的农用物资,供农户需求。加大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品的检查力度,特别是农药的检查,从销售源头上杜绝上市、上柜台。大力宣传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性。

(四)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与粮食部门合作,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规范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加强村社财务管理,加大审计力度

针对村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对村社资金的管理和监管力度,加强对村会计的业务培训,对村社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认真执行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的政策,落实一事一议,切实减轻农户负担。

(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新农村建设。

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增加农业投入,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做好沟渠的修淘,村社道路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提供优越条件。

(八)加大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在村社道路、河边进行绿化,加强林业法规宣传,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珍惜和爱惜绿化成果。

(九)防洪及动物保护工作

制定全镇防洪工作预案,做好防洪物资储备,在汛期及时巡查隐患,做到安全渡汛。做好防洪值班,及时通报汛情。

认真执行动物重大疫病防治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防控禽流感病,确保我镇畜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加大对农村家宴的监管。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涉及到农业、发展、项目、推广、设施、高效、加强、现代农业等方面,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项目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