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项目部工作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8.16

2015年项目部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大部分人都会被上司或者老师要求写一篇总结,总结是对过去的事情的简单概括,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2015年项目部技术工作总结报告,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本人自xx年8月1日来安哥拉m-c项目,参加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到现在为止也已经2年时间了。先前一段时间主要是参加项目部的营地建设和监理营地建设任务,并附带了配件和生活物资的管理工作。从xx年11月份开始,我正式了我的基本工作,配件物资的计划与管理、大宗材料的管理和机械设备的管理相关工作至xx年12月份。在相关的管理中我做了以下及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利用时间与周围的资源,通过向在修理厂的各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修理师傅学习,尽快达到自己工作的转型,投身于自己的相关工作中来。除此之外,利用在公司设备种类较多的资源,不断地到修理车间、施工机械现场及配件仓库学习。

二、根据机械设备配件的消耗情况,不断及时造配件计划,补充设备配件的数量,以达到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保养与运转。

三、经常到故障机械处,了解各类设备的结构及原理,通过观察设备的故障点,分析设备发生故障原因以及寻找故障的合理解决方案,并总结故障发生的各种因素,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四、报送材料消耗(包括配件、附属油料与燃油等)到财务部,通过核算以达到各施工部门消耗的透明度,根据各分部施工量与材料量化消耗作对比,形成有效的竞争措施,更能提高个人乃至分部的工作积极性。

五、了解当地行情,切实保证监理组公务车和项目部公务车的正常运转、保养与维护。具体主要是了解三滤与易损件的采购地点,熟悉采购方式以及相关事故车辆的维修等。

六、进行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动态考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强制进行维护与维修。我们所做到的设备维护的宗旨就是保证机械“以养代修”。

每一种机械都有其使用方式与最长使用寿命,只有使用方式加上正确的管理才能达到这种机械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这个与我们国内不同的环境里我们一直在努力摸索这种结合点,通过提高机械的使用率以实现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利益的化。

在相关管理工作中也体现了我的许多不足和需要提高之处

首先是工作考虑不完善,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有些“事后诸葛”。

其次是自己的业务技能不精,但凡任何一种熟练的工作技能都需要积累,我正缺少这种积累。

再次在了解当地行情采购相关配件的过程中由于语言障碍,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需要更加努力学习葡语,能够独立在外工作,以求在程度上为公司服务。

最后是关于到港物资和设备的清关工作不熟。这方面是我现在的薄弱环节以及今后需要不断提高之处,并达要不断达到能够独立工作。因为公司要将海外品牌做大做强,这就需要培养一批解决物资进出关问题的人员,以达到物流的畅通无阻。

着眼与下一个项目乃至公司的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目前此项目也是处于积极摸索阶段,所以我也有自己的见解、最近及将来的计划与打算。

1、安哥拉属于南亚热带地区,干旱少雨,气候特点十分突出:一年中7-9个月为旱季,且中间无雨,3-5个月为雨季。对于施工机械如何良好地适应这种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因为旱季时间长,干旱无雨,施工现场灰尘比较大,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寿命;而且施工便道车流量多,便道通行能力差易,对于轮式机械(如自卸车)轮胎和机械的各类悬挂部件的寿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所以我们要选择能适应这种环境的轮胎,并选配质量较好的元部件。2、由于工程变更,工程量缩减,造成了施工机械的超额采购,部分机械处于闲置状态,比如:路拌机、自卸车、发电机及破碎器等,在种类和数量上超出了工程所用量。这不仅不能给工程产生收益,而且会成为资金的闲置部分,并且由于机械长时间放置会形成机械折旧损失。另外随着路基土方工程的即将结束,路基施工机械也将闲置下来。并且据我了解当前安哥拉正值大兴水利土木之际,机械租赁业十分兴旺,所以我建议公司对闲置机械在当地进行租赁或出售,这是将是挽回损失、增加产值的一个良机。闲置机械与建议出租机械见附表1。

3、关于机械配件和附属油的说明。由于机械保养良好,机械完好率较高,所消耗的配件主要是三滤(见配件库存表)。附属油消耗量比较高,这其实也反映出了我们机械的保养情况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积极的一面。另外由于工作环境与国内有所不同,有部分车辆所出故障令人有些始料未及(例如常林平地机在国内施工过程中,从未遇到过液力变矩器配油法兰与变矩器导轮出现磨损故障,但由当地土质较硬,平地机可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变矩器与配油法兰磨损严重以至于被迫停机),所以这给我们做机械配件计划时带来了难度,如何细心观察机械工作环境特点,对机械易出故障处做出准确的预测是我们积极努力的方向。我们将会把我们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下一个国际工程施工中机械合理利用的经验与总结。4、机械的安全性方面。施工机械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的安全隐患就是交通便道的车辆通行,因为在雨季到来时,便道通行能力较差,给来往车辆带来的不仅仅是半路抛锚,而且可能在车辆会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在目前的几起事故中一般为公务车交通事故;其次是我们极个别操作手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机械保养不到位,对所产生不良的影响将是无可挽回的,所以我们会在今后的安全性方面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正确引导,防微杜渐,并且对所发生的事故将会严格处理。

5、对未来的构想。我们在本项目所积累的机械施工及管理工作

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将运用于下个项目,主要通过一系列工作做出体现如:配件物资如何地合理计划,如何正确地与国内沟通,不至于所到配件产生“多废、少缺”现象;机械如何通过优化管理在路基路面施工中达到利用率化;如何很好地掌握施工人员的心理、正确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合理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些不仅是我们在拓展国际建设市场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了解本国市场行情,根据需求,在此开展机械设备租赁公司和配件供应公司,为我们公司拓宽发展方向。

从xx年12月份至今,由于xx年的到港物资比较多,共有7批物资到港,其中有3批沥青、2批生活生产物资、2批轮胎、一批沥青拌合设备和路面设备及1批活动板房和水泥。领导安排我负责港口工作,具体

(1)前期是和清关公司以及港口打系,以便以后的办事方便,这时语言这关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下了不少努力。

(2)在接港清关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在xx吨90#沥青的清关任务过程中,由于我们缺少经验,没有提前申请在沥青出口国做商检,到安哥拉之后当地政府要求我们强制做落地商检,当时正赶上当地节假日较多,加上当地人办事效率极低,商检工作是由纳米贝到罗安达两地按照程序进行,由此耽误了很长时间,为了尽快把100个集装箱还掉,我们迫不得已在纳米贝近7公里处建立了掏箱基地,掏过后才及时把箱子归还港口。

(3)在沥青运输队伍从纳米贝往拌合站运输水泥之时,我趁施工计划不受影响、运输任务不紧张之时,顺便联系了当地运输任务、和闲置设备外租,帮助公司项目增加了外部收入,并尽力联系外界中国的兄弟单位和当地单位,与他们寻求合作机会,一方面为我们公司实力作宣传,一方面为我们公司在安哥拉建设市场的多面发展拓宽道路。

mc项目是我们公司在海外做的第一个工程,从公司高层领导到基层职工无不对我们的项目给予全部的厚望,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好此项目,这就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尽力发挥各部门的职能,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奋发、拼搏进取、总结经验、不断探索。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科技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科技项目技术总结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验收附件三——科技计划项目总结报告(样表)

城关区科技项目验收附件三

城关区科技计划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起止时间:

承担单位(盖章):

项目负责人:

填报日期: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1

1、项目提出的背景

2、项目基本情况概述

二、项目项目主要技术及基本原理

三、技术特点及技术路线

1、技术特点及创新点

2、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3、技术路线

四、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

五、项目的适用范围

六、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2

3

篇二: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2014年3月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由江苏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管理中心承担建设的,项目建设期为3年,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实施,依据《江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部署、安排。

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计划的8.5万亩,扩展至现在的10万亩。园区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建设以杨扶公路为主轴,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等8个功能园为支撑,园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与推广一体化的模式,先后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初步形成设施蔬菜、良种苗木、小麦良种繁育、畜牧养殖等八类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带动区内外相关产

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成为示范带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园区按照“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的总体思路,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示范推广,使产业经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

二、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的主要模式

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0多个省区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建立示范点和试验基地1200多个。通过这种模式,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每年实现科技推广效益高达60多亿元,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科技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这些都为江

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吸引人才和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1.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和产业发展创办各类示范基地,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样板,为示范户、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新型季节性培训,引导农民学习、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推动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

2.开展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向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等;技术咨询,就是组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涉农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同时通过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合理选择科研方向和重点,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

3.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和入股。对现有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市场分析,向企业进行转让。以教育、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4.组建科技型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依靠自身科技人才优势,组建自己的科技型企业,形成、开发、推广和转化的良性循环。先后吸引包括中国农科院、上海孙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创新园建立基地;同时,通过农高会这一平台,与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还与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引进种植加

拿大燕麦新品种、优质牧草新品种;与台湾美庭公司合作建设工厂化育苗馆,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台湾果蔬新品种。积极组织“亚太农产品加工国际论坛”,研讨话题包括亚太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诸如环境优化、小规模加工企业融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整合小农户纳入农业食品供应链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通过与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等企业合作,引进蔬菜新品种300多个。到目前为止,共有3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园发展,集聚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17类12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5.开展科技培训。

在项目建设期,为了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和力度,项目组专门成立了培训小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园艺的专家教授为基地的农户进行培训,项目培训以合作社为单位,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项目建设期共计举办培训班32场次、培训农户2200人次。项目建成后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5200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000余万元。参加培训的合作社见附表1。

模式的组织框架如图所示:

篇三:科技发展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受资助人:

起止时间:

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研究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 方 慧 2005年10月~2008年11月

国土资源部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 录

一、研究领域及资助研究项目概况............................................................................3

1、研究领域..............................................................................................................3

2、资助研究项目概况..............................................................................................3

二、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4

1、探地雷达技术应用现状......................................................................................4

2、测量物质含水率的主要方法及存在问题..........................................................5

3、探地雷达探测物质含水率研究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6

三、研究工作总结........................................................................................................9

1、研究项目实施情况..............................................................................................9

2、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10

四、经费使用情况......................................................................................................26

五、所在单位审核意见..............................................................................................26

1、单位对受资助者给予的支持............................................................................26

2、单位学术委员会对受资助者研究成果的评价................................................26

3、对受资助者资助期间总体工作情况的评价....................................................27

主要参考文献..............................................................................................................29

一、研究领域及资助研究项目概况

1、研究领域

⑴ 专业领域:勘探地球物理

⑵ 主要研究方向:探地雷达在土壤、建筑材料含水率监测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

2、资助研究项目概况

⑴ 项目名称: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研究

⑵ 起止时间:2005年12月—2008年11月

⑶ 目标任务: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和物理实验技术开展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研究,建立探地雷达测量信号与介质含水率之间准确合理的数学关系模型,推动探地雷达方法技术进步。

⑷ 主要研究内容:探地雷达三维正演技术研究;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物理实验研究;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数值模拟研究。

⑸ 工作成果:两年来,针对上述研究内容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基本实现了设计的任务目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

① 利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方法实现了探地雷达三维正演计算,编制三维正演软件。解决了目前探地雷达常见软件无法模拟介质孔隙度及含水率变化的问题,为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介质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关系问题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② 首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介质孔隙度及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对雷达信号传播特征的影响规律。并与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③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当介质的孔隙度或含水率发生改变时,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及雷达波幅值、传播速度等参数随孔隙度及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些参数相对介质孔隙度或含水率变化的灵敏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④ 在介质含水率数值模拟中,不仅考虑了介质电导率的影响,也考虑了高频电磁场条件下,由于极化滞后效应造成的介电损耗,并利用物理模型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这种思路的合理性。

⑤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了石英砂、沥青等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雷达波频谱及传播速度等参数随介质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介质含水率与等效介电常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式。这些数学关系模型,经进一步实验验证后,可作为探地雷达检测公路材料含水性的基础。

二、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

1、探地雷达技术应用现状

探地雷达是一种高频电磁法。与探空雷达相似,探地雷达利用发射天线以宽频短脉冲形式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在介质电磁性质不同的界面处会产生反射,并被接收天线所接收,通过分析电磁波在时间、空间的传播特性实现探测地下目标体的空间位置、规模和物理性质等目的。探地雷达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无损、高效等特点。

探地雷达技术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初。早在1910年,德国的G.Leimback和L?wyc曾以专利形式阐明了这一现象。第一次正式应用是在1929年用以确定冰河的深度(Stern,1929,1930),之后这种技术几乎消失。直到1950年因有飞机失事掉进格陵兰岛的冰缝中,才再次采用探地雷达技术。受仪器性能和理论研究等因素的限制,探地雷达初期的应用仅限于波吸收很弱的冰层、盐岩矿等介质中(Cook,1964;Barringer,1965;Lundien,1966)。随着仪器信噪比的大大提高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七十年代以后,探地雷达的实际应用范围迅速扩大。1972年更被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带上了月球(Simmons et al.,1972)。目前,探地雷达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考古、环境、军事等领域。在仪器制造方面,国际几大著名厂商相继推出适于不同应用的多种仪器系统。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

信号处理和正反演研究等方面(Olhoeft,2000)。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探地雷达会议基本反映出探地雷达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我国探地雷达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初期,原地质矿产部物探研究所、煤炭部煤炭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过探地雷达仪器研制和野外实验工作。目前,我国已有几百家单位拥有探地雷达设备和有关技术人员,行业覆盖地质、冶金、煤炭、水利、交通、建筑、考古、环境及军事等。主要使用进口仪器,也有少量国产仪器在销售和使用。在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信号处理技术,少数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了正反演方法研究。

2、测量物质含水率的主要方法及存在问题

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研究或了解天然物质和人工材料的孔隙度和含水率等参数随空间或时间的变化,如了解土壤、岩石的孔隙度及含水率的大小在地质灾害预防,海侵程度监测,冻土层调查,赋水层位的确定,公路、机场跑道危险隐患调查,建筑地基状况的评估及种植业管理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了解建筑材料孔隙度及含水率情况同样是评价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沥青是一种广泛用于铺设公路路面的材料,影响沥青公路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沥青材料的孔隙度大小。其原因是由于孔隙中可能充满空气、水、冰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它们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沥青材料的整体物理性质,进而造成材料质量发生变化。目前,检测物质含水量的常见方法主要有烘干法、电阻法、中子仪法、γ射线(透射) 法、时域反射仪法( TDR) 法等。这些方法原理不同、各具特色,有些方法简便、经济,有些方法测量精度很高。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只能采用定点测量方式,无法实现空间上的连续测量,若开展大面积测量,成本较高;二是测量结果受采集样品或测量探头附近物质的含水状态影响较大,其测量结果有时不能准确代表物质整体含水情况;三是有些方法要求测量探头埋设在测量物质中,因此只能适用于土壤等非固结物质,无法对沥青、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含水情况进行检测;四是需要采样测试的方法会对检测物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研究精确、高效、无损的探测技术正在成为上述领域的需要。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含水、地雷、技术、介质、项目、研究、方法、推广等方面,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2015年项目部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自xx年8月1日来安哥拉m-c项目,参加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到现在为止也已经2年时间了。先前一段时间主要是参加项目部的营地建设和监理营地建设任务,并附带了配件和生活物资的管理工作。从xx年11月份开始,我正式了我的基本工作,配件物资的计划与管理、大宗材料的管理和机械设备的管理相关工作至xx年12月份。在相关的管理中我做了以下及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利用时间与周围的资源,通过向在修理厂的各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修理师傅学习,尽快达到自己工作的转型,投身于自己的相关工作中来。除此之外,利用在公司设备种类较多的资源,不断地到修理车间、施工机械现场及配件仓库学习。

二、根据机械设备配件的消耗情况,不断及时造配件计划,补充设备配件的数量,以达到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保养与运转。

三、经常到故障机械处,了解各类设备的结构及原理,通过观察设备的故障点,分析设备发生故障原因以及寻找故障的合理解决方案,并总结故障发生的各种因素,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四、报送材料消耗(包括配件、附属油料与燃油等)到财务部,通过核算以达到各施工部门消耗的透明度,根据各分部施工量与材料量化消耗作对比,形成有效的竞争措施,更能提高个人乃至分部的工作积极性。

五、了解当地行情,切实保证监理组公务车和项目部公务车的正常运转、保养与维护。具体主要是了解三滤与易损件的采购地点,熟悉采购方式以及相关事故车辆的维修等。

六、进行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动态考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强制进行维护与维修。我们所做到的设备维护的宗旨就是保证机械“以养代修”。

每一种机械都有其使用方式与最长使用寿命,只有使用方式加上正确的管理才能达到这种机械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这个与我们国内不同的环境里我们一直在努力摸索这种结合点,通过提高机械的使用率以实现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利益的化。

在相关管理工作中也体现了我的许多不足和需要提高之处

首先是工作考虑不完善,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有些“事后诸葛”。

其次是自己的业务技能不精,但凡任何一种熟练的工作技能都需要积累,我正缺少这种积累。

再次在了解当地行情采购相关配件的过程中由于语言障碍,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需要更加努力学习葡语,能够独立在外工作,以求在程度上为公司服务。

最后是关于到港物资和设备的清关工作不熟。这方面是我现在的薄弱环节以及今后需要不断提高之处,并达要不断达到能够独立工作。因为公司要将海外品牌做大做强,这就需要培养一批解决物资进出关问题的人员,以达到物流的畅通无阻。

着眼与下一个项目乃至公司的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目前此项目也是处于积极摸索阶段,所以我也有自己的见解、最近及将来的计划与打算。

1、安哥拉属于南亚热带地区,干旱少雨,气候特点十分突出:一年中7-9个月为旱季,且中间无雨,3-5个月为雨季。对于施工机械如何良好地适应这种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因为旱季时间长,干旱无雨,施工现场灰尘比较大,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寿命;而且施工便道车流量多,便道通行能力差易,对于轮式机械(如自卸车)轮胎和机械的各类悬挂部件的寿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所以我们要选择能适应这种环境的轮胎,并选配质量较好的元部件。2、由于工程变更,工程量缩减,造成了施工机械的超额采购,部分机械处于闲置状态,比如:路拌机、自卸车、发电机及破碎器等,在种类和数量上超出了工程所用量。这不仅不能给工程产生收益,而且会成为资金的闲置部分,并且由于机械长时间放置会形成机械折旧损失。另外随着路基土方工程的即将结束,路基施工机械也将闲置下来。并且据我了解当前安哥拉正值大兴水利土木之际,机械租赁业十分兴旺,所以我建议公司对闲置机械在当地进行租赁或出售,这是将是挽回损失、增加产值的一个良机。闲置机械与建议出租机械见附表1。

3、关于机械配件和附属油的说明。由于机械保养良好,机械完好率较高,所消耗的配件主要是三滤(见配件库存表)。附属油消耗量比较高,这其实也反映出了我们机械的保养情况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积极的一面。另外由于工作环境与国内有所不同,有部分车辆所出故障令人有些始料未及(例如常林平地机在国内施工过程中,从未遇到过液力变矩器配油法兰与变矩器导轮出现磨损故障,但由当地土质较硬,平地机可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变矩器与配油法兰磨损严重以至于被迫停机),所以这给我们做机械配件计划时带来了难度,如何细心观察机械工作环境特点,对机械易出故障处做出准确的预测是我们积极努力的方向。我们将会把我们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下一个国际工程施工中机械合理利用的经验与总结。

项目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项目技术工作总结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篇一:工作总结报告

目 录

二、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三、技术基础

四、技术方案

1、技术方法

2、生产工艺路线

五、项目完成

(一)项目预定目标

1、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2、项目预期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水平

(二)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1、木薯种苗快繁研发中心建设

2、木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3、木薯苗木生产

六、项目实施进度及完成情况比较

七、项目实施技术管理与工作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2、成立技术领导小组

3、落实专人负责专项技术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和顺利完成

4、组织培训

5、积极做好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和普及工作

6、紧密结合环境条件开展工作

7、做好示范和宣传工作,加速品种及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推广速度

8、做好基地扩建工作

八、项目实施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建设木薯快繁中心

(二)积极引进和培训项目所需人力资源

(三)开展了各种各样室内外快繁技术的研究

1、组织培养繁育技术试验

2、单芽快繁技术研究

3、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四)繁育各种木薯种苗(袋苗)和种茎,满足生产的需要

(五)建立木薯良种繁育和示范基地

(六)举办各式各样的技术宣传与培训活动

(七)积极探索企业 + 农户 + 科研的产业化运行模式

九、课题的产业化情况及前景

十、课题组织实施及其管理工作的经验

十一、项目实施成效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十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木薯快繁是指利用木薯植株体的有效部位,通过一定的物理方法(不改变木薯的种性),快速有效地(相对于传统的繁殖方式)繁殖培育木薯种植材料的一种过程,一般包括组织培养,嫩枝扦插和种茎的袋苗繁殖。通常木薯快繁手段(技术)是在如下几种情况下使用:第一、种质资源的保存(室内)和增加(室外);第二、有目的的优良(特殊)品种的繁殖;第三、特殊因素造成种植材料的短缺甚至匮乏;第四、急切需要大量的种植材料(种植农场的建设);第五、生物技术育种。通常情况下(指无特别灾害引起木薯受伤害而造成种植材料短缺),木薯是以当年的成熟种茎作为第二年的种植材料(无性繁殖),原因是操作简单,容易搬运和贮藏,无成本,材料又充足,没有什么风险。因此,实际上快繁手段(技术)在生产上很少被采用(成本实际上也不低),只是作为一种技术储备。

目前世界上真正在木薯快繁方面全面开展技术研究的国家或机构不是很多,比如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泰国的罗勇大田作物研究中心等。而真正规模化投入生产的还是寥寥无几,而且还不是经常性的行为,目前也就只有泰国的罗勇大田作物研究中心在做。但是就植物组织培养一般实际可行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技术而言,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生化试验室都能够掌握,不是什么特别高端的技术。相

对来说实践经验还显得更重要一些,换言之不同的环境所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只有多做常做才能熟悉其习性,积累经验,保证成功率。尤其是幼苗阶段的室外培养(炼苗),与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环境(人为小环境)、季节、采用的材料(土壤等基质)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的木薯快繁技术研究是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的,当时的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一起实施木薯选育种的研究项目(还有华南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广东农业科学院),由国际热带农业中心从每年的经费中抽出一部分对项目进行资助。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以及种质资源匮乏的原因,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只能委托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哥伦比亚卡利市)及其亚洲部(泰国曼谷市)在育种材料方面提供帮助,一方面提供有性杂交种子,另一方面从其所拥有的资源库中通过试管苗的形式提供优良品种。而试管苗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颠簸运输,等到达广西的时候常常已是奄奄一息,需要马上重新在瓶子里转接,以待恢复生长。这样为了保证木薯育种项目的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多出并且快出成果,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于1990年建立起植物组培研究室,并从学校引进这方面的技术人才,通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克服了木薯瓶苗转至大棚而后大田时因为环境条件改变而不能很快适应,从而容易造成苗弱、移栽成活率低甚至死苗等问题的技术难点,在1995年成功进行木薯组培苗的批量生产。此后,华南植物研究所和华南热带农业科学院也相继开始木薯组培快繁的研究工作。

除了组织培养,还可以用嫩枝扦插和单芽繁殖等方式进行快速增殖。这方面的工作已在很多地方取得成功,在泰国使用得比较普遍,因为泰国的木薯育种及其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新品种一般在两年之内就能普及到全国各地的木薯种植区,用的就是这些技术和方法。

2、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在木薯快繁方面的研究都没有专门的部门,也没有专门的项目和计划,工作一般是由植物组培实验室或者其他部门单位来完成,未来也将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作决定。比如在泰国,每当培育出一个新的木薯品种,如果有加工企业要求,推广部门一般就会委托有关研究所(中心)将这个品种进行快繁,然后免费把这些种植材料发放给农户。而在国内,由于木薯被列为我国南方地区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作物,现在对木薯从育种到栽培技术研发直至种植材料快繁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少单位在开展研究。但是,木薯快繁技术很多也只限于实验室阶段,真正大规模和大田生产的仍然不多。目前木薯快繁的难点仍然是从室内移向室外时的一级(可控温室)和二级炼苗(遮荫大棚),温度、湿度、光照、苗床的基质等等的适合与否,都会影响到幼苗的成活率,稍有不慎就容易死苗。目前在种苗快繁这一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通过温、光等培养环境条件的调控以及移栽基质的配制来减少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的同时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

三、技术基础

项目实施的技术依托单位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研究木薯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科研单位,早在上

篇二: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特殊工业用竹新品种选育及快繁育苗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

工作总结报告

承担单位:陈其兵

合作单位: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

二0一三年十二月

一、项目来源及概况

“特殊工业用竹新品种选育及快繁育苗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是宜宾市2010年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项目编号2010YG03。该项目由四川农业大学陈其兵教授为主要承担者,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为项目合作单位。2011年3月开始,2013年12月完成,已通过宜宾市科技局、市人才办、市财政局组织的验收专家组的验收。

二、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情况

1、成立项目工作组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教授为项目第一责任人,项目组主要参与人员有四川农业大学、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长宁县林业局、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等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等13人。

2、项目目标任务

开展特殊工业用竹竹资源的调查取样,建立竹类种质资源圃100亩;对资源圃20余竹种进行材质比较研究;开发出纤维用、竹炭用的竹种新品种1-2个;开发出新品种竹种快速育苗关键技术体系;在宜宾地区产业化示范推广10万亩。

3、项目计划目标任务

开展特殊工业用竹竹资源的调查取样,建立工业用竹类种质资源圃;竹种纤维特性、碳性能开发研究;进行适合纤维用、竹炭用的竹种新品种开发;工业用竹种新品种快速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工业用竹竹林高效造林技术、集约经营研究及产业化推广示范。

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在工业用竹品种群中,开发出适合纤维用、竹炭用、浆用的竹类新品种2—3个;实现竹苗栽培成活率90%以上,(来自:。

截止2013年底,在宜宾累计推广造林10万亩,目前已成林投产约6.6万亩,其中长宁县示范推广4万亩(其中川牡竹1号3万亩、硬头黄竹2万亩);宜宾县示范推广2万亩(其中牡竹1号1万亩、硬头黄竹1万亩);江安县示范推广1.5万亩(其中牡竹1号0.5万亩、硬头黄竹1万亩);兴文县示范推广1.5万亩(其中牡竹1号1万亩、硬头黄竹0.5万亩);筠连县0.5万亩主要为牡竹1号0.5万亩;翠屏区0.5万亩主要为硬头黄竹。

(2)新品种选育

2011年开始到2012年末,分别在宜宾市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成都市高新区三环路竹博园、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将各地引种的牡竹和硬头黄竹优良无性系进行栽植。

从生物学、生态学和生产等方面进行多个指标综合评价,以土壤有机质含量、胸径、壁厚、株高、杆重、新竹数、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灰分含量、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指标做为评价标准,2

对引种竹种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业用竹新品种选育。

优质制浆材的要求是得浆率高,纤维形态及柔韧性好,纤维素高,木质素、灰份小,同时对竹材的速生丰产情况及原材料生产成本应充分考虑。选育出的纤维用竹—川牡竹1号(Dendrocalamus strictus(Roxb.),良种编号为川R-SC-DS-005-2011,其纤维形态测定结果表明(见表1):川牡竹1号纤维长度在1.61~3.26 mm之间,平均长度为2.95 mm;纤维宽度在7.52~19.21um之间,平均宽度为15.26um;长宽比在106~247之间,平均长宽比为171,属于细长型的纤维原料;川牡竹1号纤维细胞腔径为15.14um,纤维细胞壁厚为4.9um,壁腔比为0.32,属于腔大、壁薄且柔韧性好的细胞类型,属于优质纤维用竹,纤维达到《竹材粘胶短纤维检测标准FZ/T51006-2006》一等品标准。

表1 川牡竹1号竹材制浆性能指标统计表

竹种

川牡竹1号 纤维素含量 (%) 66.23 木质素含量 (%) 22.15 灰分含量 (%) 1.92 纤维长度 (mm) 2.95 纤维长宽比 171

优质竹炭材料的要求是密度高、含水率低、pH 值高、灰分低、挥发分低,固定碳含量高,项目组对不同竹种进行材质检测,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微观结构,选育出质量好、出产碳量高的竹炭用竹新品种—竹海硬头黄(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 f.),良种编号为“川R-SC-br-019-2012”,其制碳形态测定结果表明(见表2):竹海硬头黄成碳水分含量8.1%,pH 值8.1、灰分为2.6%、

篇三: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广东省财政科技支出项目

审计材料

项目名称: 螺旋锥齿轮扩产增效技术改造 项目类型: 2008年度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年限: 2008-5~2010-12备案编号:08140237252000791

承担单位:广东柳菱宏通实业有限

(原梅州市梅工齿轮有限公司)

2011年9月6日

提供的文件资料目录

一、柳菱公司与梅工公司关系的说明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分析表、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分析表

三、项目进展情况说明

1、项目完成情况总结报告

2、项目完成未组织验收的说明

3、财政资金下达文件(粤经贸技改[2008]799号)

四、有关资金使用方面的资料

1、财政资金到账凭证

2、项目支出账页(明细分类账)及凭证

3、项目设备购置明细表(完成固定资产登记)及设备购置发票 4、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及纳税证明

五、有关项目进展情况的资料

1、格里森铣齿机床购买合同

2、易普森可控气氛箱式多用炉生产线购买合同

项目完成情况总结报告

《螺旋锥齿轮扩产增效技术改造》项目自立项以来,本公司前身“梅州市梅工齿轮有限公司”认真组织了项目的实施,按计划要求履行项目义务,在2010年12月完成项目各项建设,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指标均达到项目设计目标。现将本项目实施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本公司(原广东梅州齿轮厂、梅州市梅工齿轮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汽车、工程机械锥齿轮和变速器齿轮等为主的现代企业。厂区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员工62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39人。

本公司(含前身)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加工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理事单位、梅州市机电行业协会理事会会长单位、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二级计量单位。公司1998年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通过ISO/TS16949国际汽车行业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本公司主要产品:各类汽车、工程机械(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叉车等驱动桥螺旋锥齿轮及变速器齿轮,其中螺旋锥齿轮(注册商标:“梅工”牌)是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一直是国内知名汽车、工程机械企业的配套产品,并畅销海内外。主要为东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厦门工程机械、台湾(含山东)台励福、沈阳金杯、江西江铃等主机厂配套,并批量

出口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及中东、西亚、东南亚等地。

本公司连续多年保持生产任务饱满,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良好。2010年,公司生产销售螺旋锥齿轮53万套(五菱系列商用车螺旋锥齿轮50万套),实现销售总额9176万元,比去年增长25%以上,利润301万元,上缴税金781万元。

2、项目立项情况及主要改造内容

作为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的螺旋锥齿轮,技术含量高,是各种车辆机械不可缺少的重要传动件,市场需求量很大。螺旋锥齿轮制造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制造,具有设备、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一般厂家难于进入等特点。公司生产螺旋锥齿轮已有40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专业技术,是目前广东省生产螺旋锥齿轮能力最强、产量最大的企业。2007年公司螺旋锥齿轮产量20.1万套,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产品为上汽通用五菱股份公司微型商用车后桥螺旋锥齿轮(2007年供货量18万套),市场占有率约34%。2007年,上汽五菱微型商用车销量达55万辆,同比增长19.5%,在国内微型商用车市场的份额约43%,按市场份额计居第一位。2008年,上汽通用五菱计划全年销售62万辆。因此,对方对本公司的要货量剧增,多次催促本公司扩充产能,要求2008年本公司供货20万套,2~3年内提升到年供货30万套以上。

本公司一直把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主导产品螺旋锥齿轮产能摆在生产经营的首位。多年来,虽经通过自我滚动投入资金进行扩大产能工作,公司产能有相当提高,但在新的规模水平上仍显产能不足,无

法满足客户的要货要求。公司螺旋锥齿轮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的矛盾非常突出。同时,新开发螺旋锥齿轮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等,促使本公司必须再上台阶。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提升企业整体制造能力势在必行,十分紧迫。

本项目计划购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著名品牌螺旋锥齿轮铣齿机、拉齿机、热处理多用炉等设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节能降耗,扩充产能,缩短开发制造周期,达到优质、均衡、快速满足主要客户需求,提升企业整体制造能力的目的。

本项目重点提升本公司的螺旋锥齿轮制造能力,具有技术含量高、节能降耗、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及改造内容完成情况

项目实施按进度计划和时间安排执行,项目建设进展较为顺利。项目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达到预期目标效果。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国际金融危机大气候因素影响,企业产品出口量下降,企业利润减小;而进口制齿机床市场价格却大幅度上涨,同时上级财政拔款数额远小于申请计划金额,诸多因素带来项目资金不足。为切实解决在有限的项目经费上实施项目建设,公司项目领导小组经过对项目设备购置重新评估、分析调整,重新制定了新的设备购置计划,具体内容包括:

①、在可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购买二手美国格里森制齿机床和国产加工机床。

②、重新评估现有设备改造能力,加大现有设备技术改造,减少购买电液锤、齿轮测量中心等生产、检测新设备。

以上是《项目技术工作总结报告》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主要描述技术、项目、齿轮、公司、纤维、情况、螺旋、万亩,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项目部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