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班组创新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考。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我们在某些事情中会有很多的收获,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大家知道总结范文要怎样写吗?或许你需要"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考"这样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考》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创新的思考

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考

[摘要] 社区警务是全面提高社区防控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社区警务工作过程中,也凸现出诸多问题。本文试就当前社区警务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剖析,提出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 社区警务 公安工作 创新

前言

实施是一场巨大而深刻的警务变革,是公安工作路线传统的回归,也是全面提高社区防控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在有限的警力、财力和社会资源条件下,着力提高社区警务的工作效能,真正做到减少发案数,提高破案率,增强安全感,提升满意度,是各级公安机关普遍关注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试就当前社区警务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剖析,提出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考。

一、当前社区警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区警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社区警务建设过程中,虽然各地公安局在社区警务建设的硬件设施上不断完善,可是社区的思想观念却没随着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而更新转变,或多或少还存在认识和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从而制约着社区警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二、社区警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当前社区民警在思想观念以及工作方法上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没有正确理解社区警务的内涵

许多民警认为社区警务就是体现在社区警务室的建设上,这是对社区警务的内涵还未真正理解的体现。社区警务工作强调民警和群众的互动,社区警务的主体除了警察部门各警种外,还包括社区基层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社区民警的职责包括搜集掌握信息、加强人口管理、组织群防群治、严密治安管理、热情为民服务等,核心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把有限的警力和无限的民力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社区防控网络,减少和控制社区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平安保障。因此,社区民警的职责范围远远超过责任区民警的职责范围。

(二)社区民警没有真正认清自身的职责

由于没有真正理解社区警务的内涵,因此部分社区民警对自身的职责不甚清楚,从而造成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分不清轻重缓急的局面,致使工作安排不科学,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取得预期的成效。此外,由于警力紧张等因素的制约,社区民警无法保证社区民警下辖区时间,社区警务工作水平难以提高,特别是社区民警必须熟悉辖区多少人,对常住人口“四知”程度要达到多少等的要求客观上是达不到的。

(三)没有真正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水平

社区警务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但是,相当一部分社区民警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将热情为民服务作为开展群众工的出发点,不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式简单、僵化,多流于表面和形式,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从而造成群众工作开展难得局面。

三、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考

不断完善的社区警务建设将为公安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搭建有效的工作平台,社区警务工作的前移,为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开展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供了有利的

条件。针对目前的治安形势以及公安机关在社区警务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要使社区警务工作真正成为实现治安进步新目标的重要切入点和立足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社区民警工作角色,构建新型社区警民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转 载于: 工作总结之家),社区作为集管理、服务、公益、福利等多种社会行为于一身的综合体,成为新的居民集群单位,其管理体制更为健全,涉猎内容更为广泛,综合功能日趋完善。社区民警必须面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社区公众,完成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换,由“管人者”转变为“服务者”,把社区居民当作服务的对象,以人为本,与社区的方方面面进行交往、沟通,最大限度地取得理解和支持、协商和合作,构建起符合社区警务战略发展的新型社区警民关系。

(二)创新社区警务运行机制,明确社区警务工作重点

首先,要进一步改革警务运行机制,优化警力配置。要按照“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权利下放、管理前移”的思路,把警力最大限度地放在基层,优先满足派出所社区民警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因警力少而沉不下去的顽症。要敢于打破社区民警“一刀切”的配置原则,科学划分警务区,因地制宜地按实际需要配置警力,对民警管辖户数和人数不要统得过死,可根据治安复杂程度适当调高或调低,杜绝空白责任区。其次,改革警务活动方式,进一步完善多警种联勤制度,改进和完善巡逻防控机制,提高勤务运作效率。积极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实行灵活的巡逻、巡查、走访等勤务方式,确保群众在需要时尽可能在社区内找到民警。再次,优化考评标准,突出考评重点,落实考评结果,从而最大限度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民警为群众服务的热情。

此外,社区民警还应用好社区内部可以依靠的力量,加强对治安信息收集、重点人口和帮教对象的情况掌握和管控工作,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管控,预防和减少犯罪;对辖区重点部位,社区民警要明确辖区有多少出租房屋、暂住人口以及暂住人口中的重点对象,党政首脑机关及要害部位的地理位置及安全防范情况等;对辖区内高发案的时段和重点路段,社区民警要真正履行起治安责任人的职责,找准辖区内易发案的时间、路段及其规律,创造性地组织群众开展预防案件工作。

以上就是《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考》的范文全部内容,主要描述社区、警务、工作、民警、群众、警力、问题、创新,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2008年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总结:解放思想,创新实干


2008年初,经过深思熟虑,我们确立了本全年的工作目标,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对照目标,踏实前进,同时紧密结合XXX区“大力改进作风,奋力争先进位”主题活动要求,从中心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创新实干,一手抓社区服务工作,一手抓学习、查摆、整改,使中心全体人员的思想觉悟有了明显的提高,创新意识与服务意

识得到增强,履职尽责的行为进一步落实,使社区服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取得的工作成绩
首先,我们主动出击,深入基层,真抓实干,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出一条适应当前形势的社区服务工作新思路,以推动社区服务工作跨越式发展。一方面,我们印制了6000份服务指南和宣传小卡片,工作人员轮班下到各社区,与居民群众做面对面的宣传,使“8311118助万家”热线的认知度得到有效扩大。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中心管理机构的优势,积极采集供需信息资源,促使社区服务业不断满足居民实际生活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社区服务企业向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其次,我们强化内部管理,通过再次修订中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换置指纹考勤机、调整热线排班等措施,促使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营造讲服务、比奉献,讲执行、比效率,讲清正、比形象的良好风气,使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都得到了领导、基层、服务对象的满意。
半年多来,中心的全体人员以高昂的学习、工作热情完成了预定目标的各项任务。迄今为止,事务受理中心接待来人来访、办事4万余人次,办理业务近3万件,平均每天的人流量超过200人次。 “8311118助万家”热线为居民解决求助事项6852件,通过100%的电话回访,居民群众对求助结果的满意率达到99.1%。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实现大跨越的新形势下,我们仔细查找社区服务工作与新形势、新要求的差距,剖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半年多来,我们在内部进行了两次集中讨论,并分别召开窗口单位负责人会议、社区服务对象座谈会,就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目标方向等虚心向与会人员征求意见。共计查找出存在主要问题
1、“助万家”热线在居民群众中的知晓度仍然不高。
2、大厅部分服务窗口的业务量大,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要跟上。少数窗口工作人员的态度恶劣,甚至与办事群众发生吵闹纠纷。
3、 “生活110”的功能拓展不够。
4、中心对服务商的制约有限。目前服务商素质仍然是良莠不齐,提供的服务未能达到品牌标准的目标。甚至出现极少数宰客现象。
5、区、街、居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但是未能发挥出共享功能。
三、今后工作的方向
针对上诉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后几个月工作中的以下几个方面倍加努力:
1、严格服务商管理:理清中心现有客户群的主要构成,忠实客户群的比例及构成,临时客户群的比例和构成,在此基础上制订详细收费标准并强制执行。其次,长期对外招收工勤人员,比如钟点工、保姆、泥工、水电工等等,建立一支充足的后备服务队伍。
2、强化内部管理:
首先是加强热线工作考核管理,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具体事情落实到人,工作守则进一步细致化,工作出现差错严格执行扣分制。其次,进一步加大对大厅服务窗口的服务监督管理力度,坚决杜绝串岗、缺岗现象,严肃工作纪律,改进作风,使服务职能得到全


面落实,工作质量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工作效果让群众满意。
3、完善社区服务网络:
通过与网管中心合作,走入社区,详细了解社区服务网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大培训力度,设置防火墙,保障网络安全。并充分调动各街道、社区的积极性,网管中心尽快完成未连通网络社区的网络建设工作,保障网络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将社区政务系统有效整合。
四、明年工作思路
明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力争使社区服务中心家喻户晓,“助万家” 服务热线的品牌效应明显增强。
二.加强对加盟服务商的管理,严格执行服务商管理条例。通过市场调查,合理配置服务商资源,扶植优秀的服务商做大做强。
三.根据居民需要,调整服务项目,拓展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切实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使中心的服务朝多样化、全方位发展。
四.完善中心内部制度管理,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提升中心服务质量。
五.社区政务网络系统尽快投入使用,多方协作,全面完成建设工作,实现资源共享。

新建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工作总结


新建社区创建平安社区

2013年新建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街道综治办指导下,认真落实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群防群治,努力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行之有效的综治机制,全面落实各项综治责任。建立完善创建平安社区领导组织,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组长,分管综治工作副主任为副组长,吸收社区居民、党员、共建单位共同参加,统一领导协调平安创建工作的开展。设立了警务室,社区的治保,调解机构健全,并在楼群、里弄、企业中成立群防群治队伍,组建社区巡逻队,开展日常治安巡逻工作,使综治工作的组织体系比较健全,居民参与意识较强,各项综治工作措施得到极好落实。

二、加强重点对象监控和矛盾调处工作,维护社区政治安定。加强对社区FLG等邪教组织活动的监控,协助街道综治办对重点对象进行跟踪了解,切实掌握其动向。加强社区民间纠纷的调处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对社区居民之间因相邻关系、家庭纠纷和小额合同买卖而产生纠纷进行调解疏导,按照公道、依法的原则,为双方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力争把纠纷化解在社区内,全年共受理民间纠纷32起,平息30起,调解成功率达94%。

三、加强社区群防群治工作,促进社区治安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关系居民安居乐业,我们新建社区,居民数量多、区域广,且是老城区,暂住人口多,成分复杂管理难。我们居委会首先做好常住、暂住人口管理工作。在楼群、里弄中落实兼职治0安员,对社区治安复杂地段和夜间阴暗角落,要求警方加强巡逻和增设路灯。大力推进电子对控防盗门的安装。开展五毒社区创建、宣传毒品危害,严防毒品传播。加强对归正人员的帮教工作。一年来,社区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居民安全感有所提高。

四、做好社区公共安全工作,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一年来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社区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完成较好,计生自治工作开展良好。我们为生活困难居民落实最低生活保障13户,开展扶老活动4次,申领慈善助医卡3户。做到老有所养,营造了社区和谐氛围。

社区创新管理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社区创新管理总结》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

为大力推进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社区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根据《昆仑路街道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全面提升社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针对社会管理中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互联网管理等工作,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三项工程”、四大格局和四支队伍建设、理顺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用两年时间率先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对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和矛盾排查、化解的一体化、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群众信访案件明显下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我社区成立由社区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辖区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四、主要内容

(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进“三项工程”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管理网络

1、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化”工作

(1)科学划分网络管理框架。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要及时建立社区级社会服务管理机构,科学的划分网络(此项工作各社区3月30日前完成)。要配齐配强专门工作力量,指定各网络负责人,将辖区以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大型商(市)场等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实施对所有组织的服务管理。(个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2)推进网格化管理规范运行。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把辖区人、地、物、事,组织全部以网格为单位,进行登记造册,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积极协助建立“五大系统”(即:基础建设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组织指挥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维稳防控系统)规范网络化运行,实现社会服务管理“责任化、综合化、精细化、信息化、实效化”。(各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2、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一体化”工程

(1)规范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对各类社会组织进行统一登记,分类管理,及时掌握其活动情况。(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2)规范对新经济组织的管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等新经济组织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方法手段,落实新经济组织内部安全稳定法人责任制及社会责任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覆盖。(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健全和完善社区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联系重点活动

场所工作制度。探索管理机制,逐人逐户建立档案信息库,实现网上查阅和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非法设立活动点,非法举办宗教培训班,未成年人入教等问题,确保实现合法活动场所规范有序。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四大格局”,切实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

1、创新和加强科学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构建“大综治”工作

(1)推进“大综治”组织建设。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矛盾化解、维护稳定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实行集中办公。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按照“一个中心,四个功能区”的模式设置,下设信息综合,综合服务,诉求调解,隐患整治四个功能区。(各社区2011年5月30日前完成)

(2)规范“大综治”工作运行。依托网络化管理模式,在综治维稳工作站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其职责范围,负责相关工作开展。(各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3)推进“大综治”规范化建设。首先要统一硬件设施。各级综治维稳工作站要统一使用中央综治委制定的全国综治徽章作为标识(此项工作3月1日前完成)。中心总使用面积要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配备工作必须的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及工作车辆,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的硬件设施,由各社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统一标准(此项工作3月1日前完成)。其次要统一台账薄册,各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要统一使用市综治办制定的“1书2本3单4报5表7册”基本台账薄册,档案记录要做到“简便易行、首尾连贯、有据可查、详要分明、一目了然”,实行一案一档制度。办理的来信来访及受理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案件,要做到日清,周报,月结,有案可查,科学归档。(各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2、创新和加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大综治”工作

(1)加强技防设施建。协助相关部门按照“大集中,大整合”的思路,制定辖区技防建设总体规划。(各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2)制定治安重点地区整体发展规划。社区要把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纳入辖区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具体规划方案。(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治安突出问题滚动排查整治机制。建立治安混乱地区和图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以城乡结合部、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地区,定期开展治安隐患大排查,摸清底数,分析梳理治安突出问题,制定整治方案(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加强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青海省维护藏区稳定预防和应急管理办法(实行)》精神,建立完善应急处置队伍,防范处置预案和指挥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5)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完善安全制度、措施和监管机制,抓好辖区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创新和加强规范化的重点人员管理体系,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

(1)规范建立各级人口管理体系,依托“大综治”平台,实现服务管理工作资源共享。按照500:1的比例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社区并设立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配备专职管理

人员。(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2)积极探索推进“一证通”服务管理机制。协助相关部门大力推行外来人员居住证管理,探索建立房租凭、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教育、社保、医疗保险、交通管理等内容为一体的“一证通”,不断完善居住证在外来人口参与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建立健全房屋出租服务管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协助有关部门对辖区出租房屋实行分类管理。做好登记备案工作,做到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落实以业管人的具体措施。督促辖区用工单位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严把录用关、使用关、管理关。按照规定做好登记造册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建立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建立联系会议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讨论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解决问题。(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5)重点青少年群服务管理工作。建立相关部门参与就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机制,完善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犯罪预防工作。建立在校生的法制辅导员制定,建立对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留守儿童联点帮扶关爱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6)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安置帮教工作格局。积极推进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一体化,建立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的衔接机制,建立“三无”(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人员安置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7)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工作。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建立接受、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制定。(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8)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深入开展排查登记和管控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9)其他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对重点人员的排查登记,坚持定期排查、专人稳控、严防漏管、失控。(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创新矛盾化解体系,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1)完善信访工作协调处置工作,利用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建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2)深化“大调解”联动联调工作机制。以推进调解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制度,实行工作站平台与相关部门派出机构调解矛盾纠纷的无缝对接(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在教育、医疗、交通事故、环境保护等领域全面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调解组织。督促辖区单位建立专门的行政调解工作办公室,配备专兼职调解人员。(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5)建立完善依法管理社会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6)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保障工作。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财、物保障措施。(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三)配备社会管理辅助剂力量,建好“四支队伍”,建立全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1、建好社会志愿者队伍

(1)各社区要全面掌握辖区社会工作者专业特长、服务领域等情况,实施分层分类管理,规范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管理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人民封群众在维稳信息、治安巡逻、人口管理、纠纷调处、法制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2、建好维稳信息员队伍

(1)按照“公秘结合”原则,依托社会管理网络化工程建设,组建维稳信息员队伍。以公开的信息员队伍由基层五员、五老组成(治安巡逻员、综治工作人员、纠纷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息联络员,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老战士、老模范)为主体,以各部门各单位内部信息员为补充。(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建好治安巡逻员队伍

(1)以社区为基础,以网格为划分,按照每社区不少于10人的标准,建立单位、小区治安巡逻队伍;建立小区看楼护院队、治安“红袖标”、单元楼栋长、治安中心户长,开展义务治安联防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建好基层党组织队伍

(1)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的培养计划,把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11月1日--2011年1月31日)

主要任务:成立街道社区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机构及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综合试点工作方向,落实工作任务,逐级分解量化工作目标,层层动员部署,全面推进综合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整体推进阶段(2011年2月1日--12月31日)

主要任务:将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纳入“十二五”整体规划建设任务,全方位、大范围、集中力量,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三项工程、四大格局和四支队伍建设的整体落实工作,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按照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确定一批基层社区和单位开展综合试点建设工程,以点带面确保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月1日--3月31日)

主要任务:对社会管理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未落实的项目进行集中攻坚,确保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对取得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形成具体做法上报有关部门,使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整体发展。

(四)考评验收阶段(2012年4月1日--5月31日)

主要任务:由街道社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社区综合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验收,将社会管理创新合试点工作纳入2011年领导责任制考核内容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内容多,涉及领域广,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力争在2012年人实现各项既定工

作目标。

(二)落实责任,制定方案。各社区要认真对照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制,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切实将工作责任、任务指示细化到人。

(三)加强督导,强化考核。街道领导小组将及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定期通过工作进度。

(四)充实力量,强化保障。各社区要配齐专兼职的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干事。

篇二:寒亭街道社区2012年社会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寒亭街道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寒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强化对社会管理理念、制度体系、方式方法的创新,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各社区为核心,网格为单位,“网格化管理、心连心服务”,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和新进展。现将社区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新课题,我们通过召开各社区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八点要求,学习上级党委、政府、以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关于社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利用宣传栏、横幅、下发宣传资料等,广泛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主要措施。从而进一步统一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不断提高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认识。

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社区党支部围绕构建和谐泰祥这一工作目标,牢固树立“稳定就是发展”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靳素萍同志为组长,以社区工作人员以及辖区各网格内对关心社区事业,能够带动群众和对网格情况较熟悉的人员为成员的泰祥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健全了网格内的“五员”队伍,即协管员、调解员、信息员、信访代理员、巡逻员。各网格在社区综

治工作站和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和行使职责,全面推行创新社会管理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突出领导抓责任,社区网格工作人员抓落实,真正形成了各司其责、步调一致抓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预防,重抓治理,扎实开展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强化法制道德建设

认真实施“依法治社社区”、“民主法治社区”等创建活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社规民约,实行居务公开,落实居民民主选举、管理、监督权。我们共与司法、宣传等部门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

2、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建设,在社区网格楼院、学校周边及城乡结合等部位大力推进防范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城乡结合部、公共重点场所的安全防范,开展了各类“平安创建”活动,从源头上对各类问题进行了清查和预防。二是充分发挥社区综治工作站的作用,加强信息情报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关注别有用心者利用各种事件渗透到我社区,扰乱民心,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防止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来自: 工作总结之家:社区创新管理总结)三是巩固物防、加强人防、发展技防,建立健全治安防控网络体系。大力开展社区网格技防建设,全面提高居民群众安全防范水平。加强社区治安防范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职治安联防队的作用,继续推行治安承包责任制,组建好网格巡逻队和治安

巡逻志愿者队伍,大力开展自防自治活动。积极推行治安联防联治,形成联户联防、联片联包、联防联调、联打联治的治安防范格局。

3、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并在人、财、物上予以保障。一是依照“政府牵头,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措施。二是做好私房出租户的租赁管理。对符合消防、治安和计生管理规定的私房准予出租,并签订出租协议;三是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工作,对外来人口的身份证、从事的职业及子女教育情况及暂住地进行登记,办理暂住证等手续。四是把流动人员纳入行政管理和群众自治工作范围之内,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五是为流动人口提供用工信息、优质的计生服务和法制宣传服务,为他们的生活工作提供基本服务。六是为外出务工和返乡人员提供子女就学、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就业信息、安全警示等方面的服务,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守法创业,回乡带动致富。

4、积极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区

在矛盾排查调处上,我们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和“调防结合”的方针,对矛盾纠纷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排查梳理,做到深入细致,对能够当场化解的及时进行了化解,防范了事态扩大造成重大矛盾纠纷。对不能够及时化解的明确了包案人、包案对象,制定了相关的稳控措施。针对当前及今年的维稳工作形势,按照街道综治工作会议和街道党工委的要求,积极构建综治联调联防机制,排查调处工作形成了网网贯通、格格衔接、配合联

动的有机整体网络,形成整体治理格局。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做到小矛盾纠纷就地调处不出网格,大矛盾纠纷调处不出社区。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每年“五一”、“国庆”长假及社区多项重要工作中,我们组织全力,部署周密,措施到位,为避免发生信访事件,我们指派社区调委、巡逻、社区民警、居民小组长、社区协管员等组织人员,加强了值岗,增加值班班次,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5、关注民生,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

今年,我们积极配合区社保中心完成了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参保和报付工作,配合民政局共入户调查11户,纳入低保11户26人,在元旦期间把面粉、油、慰问金发放到困难党员、低保户、残疾人等人群。这些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为构建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在全网格内继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居民群众力量,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同心协力,创建“平安泰祥”;

2、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摸排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特别要处理好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各种社会矛盾。

3、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及措施的落实,认真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各项措施,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4、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便民服务工作。以为民、惠民、便民为宗旨,按照 “联系群众、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决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思路,整合资源、社网并举、务求实效,强化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搭建 “网格化”管理平台。

篇三:立足社区服务 创新社区管理

立足社区服务 创新社区管理 近年来社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关注民生、服务居民出发,以“三听三看三融入”为核心,以“万千百工程”为目标。通过创立社区服务一体化,实现社区管理有序、社区服务完善、社区环境优美、社区治安良好的新格局。

一、工作目标

(一)深化服务理念

1、认真贯彻规范化服务型社区建设文件精神,规范社区工作人员治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投入建设规范化服务型社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坚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服务宗旨,进一步实现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二)完善推进机制

1、完善规范化服务型社区建设相关机制,建立健全制度落实的考评机制,确保制度刚性执行,强化制度落实。

2、进一步优化流程服务和标准化服务,并邀请服务对象参与监督。

3、继续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4、强化社区综合协调职能,继续扩大前后协同和上下协同办理事项的范围和数量。

5、做好政务公开内容。

(三)提高服务质量

1、推行规范化服务,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2、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网站。

3、按照环境美丽、秩序井然、统一规范的要求,对办公室门牌标示、工作人员座牌、挂牌、外出告知、政务公开栏等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治理。

二、工作方法

(一)、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管理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和技术支撑。沿河社区通过深入调研论证,明确了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注重应用、强化服务”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打造社区服务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以人口、户况信息为基础,做到“地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实现社区信息完善。同时建立沿河社区服务群,充分利用网络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目前沿河社区共有2个社区QQ群,一个物业小区群,一个老旧小区群。社区干

部在工作时必须有一人在线解答问题,休息时利用手机或自家电脑轮流上网,保证24小时均有人在线,随时方便百姓咨询各种问题。针对年老者和患病人员,可以在群中提出问题和要求社区干部了解后提供上门服务。使居民做到了不出家门即可解决问题。实现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管理。

(二)、三听三看三融入,打造一站式社区

目前,我们的“三听三看三融入”工作制已于2011年3月起在社区全面实施,以服务方式更亲民,服务内容更全面,服务范围更广泛,服务手段更多样的指导思想,把听群众呼声、听群众诉求、听群众反馈,看居民生活水平、看社区整体建设、看政府工作落实,社区干部融入基层、党员融入群众、百姓融入社区工作方法落到实处。打造一站式社区。走到群众中去了解百姓问题,社区服务到百姓中解决百姓问题。做到煤、水、电问题,社区反映、社区解决;医疗保险、失业证办理、社区随来随办,上门办理;低保户申请,入户走访上门办理,做到应保尽保。

(三)、统一认识,明确错时工作制

错时工作制是社区在推进社区服务中,注重倾听群众呼声,把“24小时服务好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工作者转变工作作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行以“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为基本目标,以实施社区朝八晚五错时工作制、24小时民情热

线和值班制为主要内容,面向全体居民开展预约、常规、应急、自助、互助、组团等品牌错时工作制工作方式。这一工作方式是沿河社区建设打造“小社区、大服务”的品牌活动。

(四)、精心指导,建立健全自愿者服务机制

2011年以来,社区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目前,组建“健康成长”关心下一代志愿者、“铿锵玫瑰”巾帼志愿者、“爱党为民”党员志愿者、“白衣天使”医疗保健志愿者、“和谐社区”民生志愿者、“畅通诉求”维权志愿者、“夕阳红”老年志愿者、“爱心大使”法律援助志愿者、“青春给力”青年志愿者、“绿色之友”环保志愿者等十只队伍,采取集中式、结合式、定点式等形式,为社区老年人、残障人、困难家庭等有需要的居民和家庭开展便民式服务。自推行自愿者服务工作以来,在社区居民心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2012年我们将继续以“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为宗旨,以“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求实求新求进的工作态度,继续围绕创建和谐社区这一目标,不断推进沿河社区各方面工作更上一层楼!

以上就是《社区创新管理总结》的范文全部内容,讲的是关于社区、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管理、建立、服务、完成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社区创文创卫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