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12.29

[荐]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00字通用。

在阅读完一本书后,尝试写下一篇读后感,这对我们帮助是很大的。读了作品后,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趁热打铁,趁着我们刚刚读完作品,我们可以把自己最真实的感觉写下来。您觉得作品的读后感不该怎么写?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哲学的慰藉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篇1】

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因此,如果把哲学的作用归结为慰藉,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歪曲哲学的内涵。

全书中,我读得最有兴味的是写塞内加的一章。部分的原因可能是,这一章比较切题,斯多噶派哲学家本身就重视哲学的慰藉作用,塞内加自己就有以《慰藉》为题的着作。作为罗马宫廷的重臣,此人以弄权和奢华着称,颇招时人及后世訾议。不过,他到底是一个智者,身在大富大贵之中,仍能清醒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用他的话来说便是: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它们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不止于此,对于家庭、儿女、朋友乃至自己的身体都应作如是观。塞内加的看法是: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作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

坏事为什么未必那么坏呢?请不要在这里拽坏事变好事之类的通俗辩证法,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

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塞内加是说到做到的。他官场一度失意,被流放到荒凉的科西嘉,始终泰然自若。最后,暴君尼禄上台,命他自刹,同伴们一片哭声,他从容问道: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

在当今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关于伊壁鸠鲁的一章也颇值得一读。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把快乐视为人生最高价值,他的哲学因此被冠以享乐主义的名称,他本人则俨然成了一切酒色之徒的祖师爷,这真是天大的误会。其实,他的哲学的核心思想恰恰是主张,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奢侈对于快乐并无实质的贡献,往往还导致痛苦。

事实上,无论是伊壁鸠鲁,还是继承了他的基本思想的后世哲学家,比如英国功利主义者,全都主张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这个道理一点也不深奥,任何一个品尝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沉湎于物质快乐而不知精神快乐为何物的人也可以凭自己的空虚予以证明。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篇2】

说到哲学,可能很多人一听到就开始脑壳疼,觉得玄乎、读不懂、高大上、虚无。不管人间值不值得,生活凶猛,面对人世的无常和虚幻,还有死亡的威胁,亲人的离散,爱人的背叛和分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支撑自己的生活哲学,甚至常常自己发出“灵魂三问”。

遇到阿兰·德波顿这本书的时候,失败的人生30岁:被分手,生病被误诊,是我人生中的艰难时刻。我太想知道那些爱智慧、有智慧的人在遇到困境时的反应,读完了这本书。它确实治愈了我,让我获得了宁静和力量。尤其是“超人”尼采,更是让我获得了持久的能量。

让我们跟随德波顿,走进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六位哲学家,看看哲学是如何照料的我们灵魂,拨开人生迷雾,强大我们的心灵.因为在这本书里,哲学它不仅有趣,还有大智慧,无用之用,方为大用。WWw.gZ85.com

苏格拉底认为“你的哲学跟你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斯多葛学派的重要代言人爱比克泰特在古罗马时期的公元前55年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看法所困扰”。有没有很熟悉,这是公认的后来认知心理疗法的来源。我学文艺学,对西方古典哲学和现当代思想史也算浅尝辄止,最深刻的感受是:如果没有哲学,你将撑不过很多人生的艰难时刻。人的一生,要遭遇很多痛苦和意外、还有死亡的威胁,用哲学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可以让自己找到一条让自己心灵更加强大的途径,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必修课。

在这本书中,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导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尼采、叔本华6位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在他看来,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这痛苦有主观自找的,例如名缰利锁,欲壑难填;有外界强加的,例如天灾人祸,作文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在哲学家那里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苏格拉底以通过理性思辨掌握真理的自信直面压倒优势的世俗偏见,虽百死而不悔。塞内加参透人世无常,对命运做最坏的设想,因而对任何飞来横祸都能处变不惊。伊壁鸠鲁认为人生以追求快乐为目的,但是他对快乐有自己的理解:摒弃世俗的奢华,远离发号施令的上级,布衣简食,良朋为伴,林下泉边,优哉游哉!蒙田,自己大半生在藏书楼中度过,却贬低书本知识,因厌恶上流社会的矫揉造作,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让饮食男女的原始本能登大雅之堂;他痛恨当时言必称希腊的引经据典之风,提倡百姓用自己的话代替“亚里士多德如是说”,这样,因能力、知识不足而自卑者可以从中得到慰藉。天下伤心人,尤其是失恋的人,可以从叔本华的极端悲观主义、放弃对此生的一切期待中得到慰藉;另一个极端,尼采对超人意志和力量的绝对自信又可帮助人在一切艰难险阻面前永不放弃。

值得一说的是,这不是一部学术作品,是一本通俗哲学读物,作者并没有表明他对任何一种哲学的倾向性,对其中有一些也以调侃的笔法透露了一点质疑。他认为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个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的希腊文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一旦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就身体力行,以大无畏的精神捍卫、宣扬之。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哲学,在无用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最大的有用。它是解药、是诗篇、是强心剂、是梦中的灯盏,是悲观绝望后的星光满天。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篇3】

超越慰藉的智慧——《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00字:

文:夜辰读书;看到带“哲学”二字的书,我就会油然而生崇敬感。在我心里“哲学”代表着本源智慧,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里特斯、卢克莱修……犹如“哲学榜”上的众神,法力无边,各有神通,是他们奠定了人类智慧的基石。

也许是受应试教育引导,从小就把哲学与政治混同起来,认为政治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分唯物和唯心,而唯心主义那一套理论“非傻即疯”,根本不可理喻。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当时学起来艰深晦涩、枯燥乏味,自然也就对哲学敬而远之。直到高中时,读了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才开始走进哲学的世界,明白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外还有那么多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而且每一个都如此广博、如此绝妙、如此精深,令我大开眼界,沉迷其中,这也是我的一点“哲学情节”吧。

阿兰·德波顿,英伦才子型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他博览群书,靠图书馆和一家书店自学成才,父母在书店开了账户任其自由买书,后来为自己的慷慨而后悔。

本书书名“哲学的慰藉”,有意思的是我国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序的题目竟然是“哲学不只是慰藉”,再细读序的内容,字里行间可见周教授对这本书的评价也就是“一般般”,显然觉得阿兰同学有“杀鸡用牛刀”之嫌,生生的把哲学拉低了一个档次,另外还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硬是把苏格拉底、叔本华、尼采的哲学用来对“与世不合”“伤心”“困难”进行慰藉,尤其是把他一生研究和欣赏的尼采给曲解了,读后感.他认为“尼采哲学的基本精神恰恰是反对形形色色的慰藉,直面人生的悲剧性质,以此证明人的高贵和伟大”,阿兰同学居然用他的哲学来慰藉困难,实在是南辕北辙、驴头马嘴。当然,周教授最后也对本书作了肯定,说这书作为一本通俗哲学读物,无疑起到了吸引人们走进哲学之门的作用。言外之意,也就是哲学入门,仅此而已!

本书针对当前世人的迷茫、焦虑和困惑,选取了苏格拉底、塞内加、伊壁鸠鲁、蒙田、叔本华、尼采6位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以朴实无华、机智灵俏、优雅舒畅的文笔,相应介绍了应对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应有的智慧,帮助大家寻求解脱之道、慰藉心灵,走出迷茫、痛苦和焦虑的泥沼,唤发出生命的勃勃生机。

其实说白了,作者充当了“哲学引导员”和“心理辅导员”的角色,为人们引见了6位哲学家,以他们的哲学思想为药方,配出6剂良药,对症下药治疗世人的心理疾病。当然,书中只介绍了6位哲学家的极少部分思想,可就是这只言片语,也足以让我们窥视哲人的精妙智慧,有缘者或可得当头棒喝之功效。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篇4】

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里,按理说我们应当是没有匮乏感的。但商业社会和媒体每天都告诉你,你需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你需要变得更漂亮对自己更“好”,所以你得买大牌包包和口红、更时尚的衣服、更独特的香水。

而极简主义告诉你,看看你所拥有的那些物品吧!有多少物品是你曾经渴望拥有,真正得到后又将它们冷落甚至弃之敝履的呢?极简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并不具备正确选择的能力,我们在生活中处处被暗示,随时都可能掉进营销的陷阱。

有豆友说得好,极简不在于“极”,而在于“简”。极简不是让你做苦行僧,而是提倡你在花花世界里拥有选择的能力,选择留下那些你真正需要的东西,同时也能够物尽其用。在追求极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往往都是那些使用频率高的合适的物品。正因为合适,所以才喜欢。其实感情也一样,“适合但不喜欢”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真正合适的,无论是人还是物品,都是安全感和舒适感的物质存在形式,又怎会不喜欢呢?

再美的高跟鞋,若是穿上太难受,何不果断舍弃?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篇5】

《哲学的慰藉》第一章读后感800字:

第一篇讲的是苏格拉底之死的故事,主题是“与世不合”。作者先以数量繁多的绘画主题来引出“苏格拉底之死”事件的意义重大,进而提出我们需要苏格拉底的原因——为了克服自己的怯懦,然后重点描写苏格拉底之死一事的具体事件。在深入浅出的描述中,我一口气看完了第一章。苏格拉底是个其貌不扬的怪人,显然历史上的众多绘画作品中的“苏格拉底”是艺术过后的苏格拉底。在雅典最鼎盛时期,借助良好气候和雅典城市布局,他一刻不停地在做他的哲学事业:发问路人,询问他们为什么相信某些常识或者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苏格拉底教会我们的,是要我们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很简单,我们需要锻炼的是一种对任何事——哪怕是常识——也应该保持的好奇心,用辩证思维来判断那些是否是真理。

在读其故事时,我脑子里时常会出现自己6岁儿子与我的对话场景,因为他大部分时间表现的和苏格拉底的“常识发问”行为非常相似,他会问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而且是刨根问底,很多时候我被问得差点发疯,就好像被苏格拉底询问的人一样。其实我是被问地回答不上来:可能我的脑子和思维已经被“常识”给固化,极少思考。

其实我们现在所知的所有事情,都是人类一步步探索出来的。大部分时候我们会有错觉,觉得这些本来如此。“地心说”的时代持续了差不多1300年,难道我们能保证我们现在认为的一些“常识”不是“地心说”理论吗?还真不见得。比如对电的依赖程度,现在很多小孩可能没有一次经历过停电,在他们的观念里,可能根本无法想象没有电的世界,其实仔细回想,电的发现是18世纪才有相关理论,而电走进我们寻常百姓家也才不过几十年!读后感·因此对于身边的一些所谓“常识”,我们如果一味地“听他说”,或者“这个本来就是如此”,这样的态度可能是一个浑噩人生的态度,而不是哲学的态度。

苏格拉底用其毕生精力,来启发人们对事情进行思考,教会我们运用辨证思维对事件进行真伪检验。我认为哲学其实就是一个思维过程,是人生态度。哲学是“苏菲”,而“苏菲”,是我们的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寻找,去用像孩童一样的好奇心探索发现、提问思考。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篇6】

《哲学的慰藉》内容概要: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顿的哲学心灵良方,六个哲学家的智能解决六种人生问题!英伦才子德波顿了解现实人生的苦难,深深体会到这些苦难引起的伤痛;他认为哲学不应只是躲在象牙塔中的文字游戏,而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灵伤痛的良方……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来自亚马逊卓越网的网友:看了近三个月,终于把《哲学的慰藉》给看完了。断断续续。近来看过比较不错的文学作品,做到了深入浅出,和读者慢慢讲故事的状态。这是作者在书里解释自己的定位方式和自己的写作态度。阿拉德波顿,这个据说近似于才子型的作者,写书犹如自己的手记,然后把手记整理整理,就出了这套书。看德波顿的经历,写他在剑桥上学的时候,不爱上课,对课程毫无兴趣,索性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关于各种门类学说的想法,最终将这些想法写了出来。看,才子型的人物,大抵是不是都不喜欢正规传统的教育。而正规传统的教育,的确也无法造就天才,只是给社会输送了力量。扯远了,又关系了教育。应该说作为哲学的入门级别参考书,《哲学的慰藉》很不错。这也是我在读之前看到的评论所描述的那样。其实,之前接触哲学也大抵不过是思政课的一些哲学大纲和一些哲学家的名字。哲学,诚如现在很多人觉得那样高深莫测,毫无脚踏实地的感觉。在我告诉朋友们我在读哲学的时候,朋友中就有劝我离开这些不切实际,让人空想的东西。哲学之于很多人的感觉,有些类似于想不通很多问题,诉诸于此却反而越来越复杂。所以,才有人会说出类似劝诫的话。但是,单从《哲学的慰藉》来看,我感到的却是相反的。就像序作里写的那样,作者认为很多困难与问题,如果不假思索凭本能做出反应,与通过思考,理性地对待,结果是大不同的。所以这本书的名字会叫做慰藉,因为这是一种通过哲学对于人生思考的解释,并不复杂,不把你的思想套用的过于禅,过于拗口,而是用一种大家都也许明白的想法告诉你。突然想到,作者自序中,他所引用的关于普鲁斯特的话“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只不过,好书对我们各种情……

哲学的慰藉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一直以来都对哲学有着很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自己不够勤奋,至今也未能啃下来一部原汁原味的哲学著作。哲学这个词在我心中,如大多数人一样,是高深莫测的同义词。对和哲学沾边的人或书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莫名的仰慕。准备考研的时候,读到的一些哲学家的理论特别是美学理论让我马上感觉那个学科提升了一个层次,当然遗憾的是,现在从美学(艺术哲学)等形而上角度研究那一学科的已经少之又少了,这是题外话。很早以前买过一本《苏菲的世界》,感觉有些浅显,而且我不太喜欢那种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因此就没有读完。现在的我感觉十分庆幸,是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成为了我的哲学启蒙书。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文笔简洁机智,而且视角独特。作者分别用六位哲学家的思想精髓(由于不了解再次姑且妄称“精髓”)对应解决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碰到的心理失衡感,加上对哲学家人生经历的娓娓叙述,让受挫的人们体会哲学带来的安慰。不但拉近了读者与哲学家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得哲学回归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这本书更加强化了之前我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得到的观点,正如作者引用蒙田的话,关于人文的书没有理由写的艰涩枯燥,通晓流畅的方式也许更适宜表达智慧。这本“随笔”,清楚明白,读时轻松愉快又兴味盎然,又处处展露出思想和智慧。记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读书的两种目的:获得资讯和增进理解力,当时我对增进理解力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所谓的理解力不过是阅读能力,也就是说当不借助外力条件下顺利搞清楚一本晦涩高深的书那么理解力就得到了进步,现在的我有了新的认识。看这本明快的书也增进了我的理解力,对生活、对挫折、对当前境遇的一种认识,不仅仅是换一个视角这样简单,而更是一种深刻感和厚度。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哲学家的智慧给我启迪,哲学家对智慧的追寻将我鞭策。这是一本可读性、实用性、思想性兼备的哲学入门书,精彩极了。正如周国平的评价:他教我们懂得享受。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篇7】

惯于闲处落笔的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总会给人轻松又深刻的阅读体验。如果领教过他的《爱上浪漫》,就会知道,就算写小说,也有那么多出人意料的形式和内容,所以,当看到《哲学的慰藉》,当发现书里除了文字,还有各种示意图、肖像画、地图时,应该并不意外,因为,这是德波顿的书。

《哲学的慰藉》是很好的哲学入门书。在书中,西方哲学史上的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轮番登场,似乎分别从人生的不同角度:钱财、挫折、缺陷等方面阐释着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

不过,诚如推荐序中周国平所说: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

可是,如果逐个检视这些早就具有这种智慧眼光的哲学家们,或许,有人,会刻薄地说一句:知道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那一生啊。

是啊,我们不能在苏格拉底与凶悍老婆的私人生活中看到幸福,就连苏格拉底自己都说:之所以娶她就是因为驯马人需要在最烈性的马身上练习。我们也不能在叔本华的孤独中找到圆满,爱情的失落,让他似乎给女性更多恨意的评价,他说:“只有男性的智慧为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以佳人来称呼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宽胯骨、短腿的性别。”我们更不用说伊壁鸠鲁的贫寒、塞内加的流放和尼采的精神病,唯一可以慰藉的是蒙田,不过他所认可的那种书斋生活似乎离俗世的快乐也很远。

是他们太高深,还是我们太肤浅呢,怎么样算是过好了这一生呢?

或许,首先,你不要形单影只,你要有一位优秀的伴侣,然后,你们要有一个或更多健康、聪明、漂亮、知书达理的孩子,作文接着,你要有钱,要过着体面的生活,最后,你一定要长寿。这样,你就可以照一张全家福了:沉静的脸上流淌着隐隐的微笑,生活已经被你打败,留下的是乐观、自信和拼搏之后的满足。

你是人生的赢家了,而这都是平凡世界所能给你的最高奖赏。

相反,哲学家呢,他们是那样一种两栖动物:一栖俗世,一栖意识,不过,俗世的这一边总是发育得不健全。水木丁曾写过电影《时时刻刻》的评论,写到伍尔夫,她说:“因为她是弗尼吉亚·伍尔芙,这就注定了她终将为探求人生的真谛而活,终将不能成为一个安于享受阳光和青草味道的某个男人的女人。”这篇影评的名字叫《你所不能了解的人生》。

有些东西是注定的,比如,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完成。

或许,你所得到的,有一天,将成为你的羁绊。而哲学家似乎是那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们知道全部庸俗生活的奖赏不过如此,可生活的痛苦却很难穷尽,所以,塞内加才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对于他们——那些优秀的哲学家,应该是一定的:正因为知道那么多,所以,很难过好那一生。而我们,如果,还没有看过这些用俗世“遗憾”写成的智慧精华,将是多么大的缺失呵。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篇8】

如果选择拒绝苦难,如果只是早早地防患可能的痛苦于未然,如果只是把苦难与不快当作应该彻底消灭的邪恶与仇恨,当做人类内心深处的阴暗,那么,可能他心里只剩下安逸,而且是空虚的安逸,躲避在帷幕之后,放弃挣扎,全然不知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幸福是什么。要么一起毁灭,要么一同长大,这也是大自然用我们的时间告诉我们最沉重的一句话。

我们生存在时间空间之中,断然早知周围万物必有一死。同样,我生而知终有一死,谁都躲不开这个规律。自然,痛苦和挫折也不外乎在死亡之内,若早点接受如此,是不是,就能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世间万物均在考虑之内,世间万物又在预料之中呢。

哲学的目的不是艰深高远,而是教会我们在愿望遇到现实这一顽固墙壁之时以最柔软的方式着陆,不论是面对非议的坚定,面对物质的独立,面对苦难的豁达,面对缺陷的坦然,面对悲观的毅然,还是面对痛苦的正视。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篇9】

Epicurean在词典里的形容词释义是“好美食的,爱奢侈享受的”。

尽管词源的确是伊壁鸠鲁,但这恐怕是对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极大误解。伊壁鸠鲁追求快乐与宁静,但绝不是世人所理解的享乐主义。他所追求的是静态的快乐——当饥饿被满足,当身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就没有痛苦;所以我们应该要求平衡,要求安宁的快乐而不要求激烈的欢乐。

“一切之中最大的善就是审慎:它甚至于是比哲学还更要可贵的东西”。——伊壁鸠鲁

在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既然昂贵的东西不能带给我们特大的欢乐,为什么对我们还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呢?其原因同那个偏头痛患者在头的一侧钻洞一样,作文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我们需要的是重整自己的思想,却为新的货架所引诱。我们买一件开司米毛衣代替朋友的忠告。

这种思想混乱也不能全怪我们自己。我们周围那些伊壁鸠鲁称之为“无聊的意见”进一步削弱了我们的理解力,这些意见不反映我们自然需要的轻重缓急,一味强调奢华和财富,却很少提到朋友、自由和思想。无聊的意见占上风决非偶然,它符合商业界的利益——歪曲我们所需的轻重缓急以宣扬一种崇尚物质的观念,而贬低那些不能买卖的事物。”

在某种程度上,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和极简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拥有的物质财富到达一定水平后,物质的增长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而在审慎之下的生活里,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更多宁静的快乐。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