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3.19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处理文档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工作,参考范文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熟练地掌握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加容易地处理各种文书,提高工作效率,优秀的范文的构成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篇1】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4、原理:表达式:磷(P)+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

点燃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5、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红磷量不足;

B装置气密性差;

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七、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

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见教材P32。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篇2】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SO2+2KOH==K2SO3+H2OH2SO3+2KOH==K2SO3+2H2OSO3+2NaOH==Na2SO4+H2OH2SO4+2NaOH==Na2SO4+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H20==H2CO3SO2+H2O==H2SO3

SO3+H2O==H2SO4N205+H2O==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Cl==CuCl2+H2O

Cu(OH)2+2HCl==CuCl2+2H2OCaO+2HCl==CaCl2+H2O

Ca(OH)2+2HCl==CaCl2+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H2O==2KOHNa2O+H2O==2NaOHBaO+H2O==Ba(OH)2CaO+H2O==Ca(OH)2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MgO+H2OCu(OH)2==CuO+H2O2Fe(OH)3==Fe2O3+3H2O2Al(OH)3==Al2O3+3H2O

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②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NaHCO3冲洗;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内壁有小水证明蜡烛个干燥洁净的烧杯珠生成有氢元素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变浑证明蜡烛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浊有碳元素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图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证明CO2具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阶梯下层的有不支持在烧杯里(如图),点蜡烛先灭,上燃烧和密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层的后灭。度比空气倒CO2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某元素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0%

溶液质量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100%

元素质量

化合物质量混合物质量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混合物质量

某元素质量分数=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④列出比例式,求解⑤答。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篇3】

1.化学(Chemistry)

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如:冰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木刻成舟;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如:燃烧、食物腐败。

3.前20号元素:

1H氢2He氦3Li锂4Be铍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氖11Na钠Mg镁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19K钾20Ca钙

4.空气的组成

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空气,它的组分也是我们化学研究的对象。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5.基础化学实验

1)药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剩余药品的处理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用药匙或纸槽。

操作方法是:

一、先使试管倾斜。

二、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如没有注明用量应取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块状或颗粒大的药品用镊子取。

操作方法:

一、先把容器横放。

二、把药品放入容器口。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少量液体用滴管。

②细口瓶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向手心,否则残留的液体会腐蚀标签。如果没有注明用量应取1-2ml。

③准确取液体用量筒和滴管,俯视读数比实际偏大,仰视读数比实际偏小。

4)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5)可直加热的仪器有(四种)试管、燃烧匙、石棉网、坩埚。必须垫上石棉网才可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有量筒。加热前必须预热,操作方法是把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或把酒精灯火焰在药品下方来回移动。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倾角为45°。

6)玻璃仪器洗刷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试管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

8)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可能会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试管外壁有水珠或没有预热试管、灼热的试管用冷水冲洗等。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篇4】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篇5】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O2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KClO3SO2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A+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篇6】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Cu+H2O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2Fe2O3+3H2 =====2Fe+3H2O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现象:不明显

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高温====2CO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 △====CaCO3↓+CO2↑+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也可为KOH)现象:不明显

CaCO3高温====CaO+CO2↑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Fe3O4+4CO====3Fe+4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O+CO===Fe+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2O3+3CO====2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O+COO====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读者只需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OH)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NaCl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NH4)2SO4)+NaOH(KOH)==NH3↑+H2O+NaCl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MgSO4)+NaOH(KOH)==Mg(OH)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是一样的

2NaOH+CO2==Na2CO3+H2O现象: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OH)2+CO2==CaCO3↓+H2O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O现象:无明显现象

2NaOH+SO2==Na2SO3+H2O现象:无明显现象

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2Na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2+Ca(OH)2==2Ca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铜:

CuSO45H2O△====CuSO4+5H2O↑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CuO+CO====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H2+CuO====Cu+H2O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Cu+2AgNO3==Cu (NO3)2+2Ag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CuCl2+2NaOH==Cu (OH) 2↓+2NaCl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篇7】

时间就像那无情的流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初二的“称号”离我们而去,我们已从一个初二生变成一个初三生了。回忆起初二的学习生活,真是有点舍不得,因为到了初三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会变得更紧张,就不会像初二这么自在了。

在初二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例如:压力与压强,浮力的实际运用......真是非常丰富。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终于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可是我不会骄傲,因为我的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直到满意为止!当然,有得必有失,而令我不高兴的事就是我对物理越来越陌生,在第一学期的时候还好,可是一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和物理就好像成为了两个陌生人一样,互不相识。不知道为什么,凡是一到上物理课的时候,我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当我集中精神的听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发起呆来。等我醒来时,老师要讲的内容都已经讲完了。就这样日复一日,我和物理怎么会不变得陌生呢?但是,我绝不会放弃物理,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会继续努力,力求做的更好!我要在初三的来临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初三的来临。

老师们都提过,初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转折点,能否升上好的高中就要看你在这个阶段中学得好不好,知识掌握得牢不牢。所以我决定在正在到来的初三里发奋学习!

初二这一年也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很多事,刚开学的时候,觉得身边的一切都边了,自己也和初一截然不同了,整整一个初二的一年似乎是由挫折、改变、无助和迷茫所构成,总之很累。明白了很多,发现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去努力只能自己去完成,别人谁也不能帮你。那天在计算成绩时,顿时感受到了一种危机,一种紧迫的感受,自己的成绩和中考的分数线差之千里。回忆整整初二这一年只能用虚度这二字形容,想象人的一生又怎能像这样虚度几次呢?这一切太过可怕。回想起初一那时的欢笑打闹与无所事事,可现在呢?我敢说我绝对的善良,也从未伤害别人,也总是为别人着想,至少在班里没几个人可以和我比这些,可这又怎样呢?成绩不好但拥有这些良好品质你还是无能为力的。或许自己是最能帮助自己的,但自己必须要有那个实力帮助自己。不过还好因为初二这一年我虽然有些晚的明白了这些,但总算懂得了,努力吧!初三会更累因为这一年丢的东西太多,从现在起要补回来这些会很麻烦。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未来也有可能改变,可要是再不努力,后果仿佛已经可想而之......

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明白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中学时代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代,而我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他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

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知识亦是最主要的,各何况是一个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三生!也只有我们努力,奋发,才能获得成功!我相信我的明天在我的努力下将会变得更美好!

化学初三上知识点总结【篇8】

一、走进化学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

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

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三、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四、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五、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六、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2)

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的单位是 1,省略不写。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0-27 kg.

三、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 si al fe

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4、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5、元素符号的书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金属元素

6、元素的分类非金属元素 液态 固态 气态 稀有气体元素

7、元素周期表

四、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步——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a、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

b、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

c、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

4、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5、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xn 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 ”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 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五、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例如:h2o的意义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六、化合价

1、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 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

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

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七、数字表示意义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n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2h2o

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mg2

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6、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 h2o

八、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如: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 16=18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 16?=44

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23 35.5=58.5 kclo3 的相对分子质量=39 35.5 16?=122.5

根据化学式,也可计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如:在 h2o 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2:16=1:8

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12:32=3:8

如: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先计算出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 1? 14 16?=80

2.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8篇)


学习借鉴范文应该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不管是在什么阶段,都会有需要写文章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尽快掌握范文的书写,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为您整理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资料“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篇1)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常温时,1L水中能溶解30mL氧气(水中生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

氧气的用途

潜水、登山供给呼吸,太空行走供氧呼吸,这是利用了氧气缓慢氧化的性质。

炼钢、气割气焊以及支持燃烧,这是利用了氧气剧烈氧化的性质。

催化剂:

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氯酸钾中,都用到了二氧化锰,其作用就是加快反应进行,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本身没发生任何变化,质量也不变。

化学中把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我们要学习的重中之重。这是中考实验题经常会考到的内容,在以后的更新中我们还会详细讲到。

工业制取:

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工业上常用的方法(利用空气中各气体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利用膜分离技术富集空气中的氧气,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方法。

氧气这部分内容是我们中考重点考察的对象,选择题、填空题一般考察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实验题和计算题则主要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重点进行考察。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篇2)

知识点总结

本节包括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几个知识点。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一、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

1.实验原理——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三、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日报质量:空气日报质量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常见考法

空气的成分、主要污染物或污染源等问题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证明空气成分的实验;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时事材料题在简答题中出现。因此了解空气的成分,会用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能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

误区提醒

熟记空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的含量;掌握实验测定空气成分的具体操作和数据分析;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措施。

【典型例题】

例析: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统计,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车在逐年增加,所以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阅读以上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一例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一例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提出治理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得出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都是空气被污染的结果;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 减少汽车尾气;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都可以治理污染。

答案: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2) 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3)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等

(4)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篇3)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CaCO3BaCO3Ag2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篇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我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除杂方法

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

一、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二、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初中化学知识口诀

1、化合价实质之歌

化合价实质要记准, 金正非负单质零;

氢一氧二应记住, 正负总价和为零;

许多元素有变价, 条件不同价不同。

注:“金正”指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正价:“非负”指非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负价。

2、化合价之歌

氢氯钾钠一价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磷五价,

二四六硫都齐啦。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

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锰来占,铜汞二价最常见。

氟氯溴碘本负一,特殊情况为正七。

3、书写化学式之歌

先念后写再标价,约分之后相交叉。

4、书写化学方程式之歌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写对化学式,式子要配平;气体和沉淀,箭号标分明。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6、物质溶解性之歌

钾钠硝酸铵盐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铅、钡沉水中,碳酸、硫酸镁微溶;

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

7、关于元素周期表可以每五种元素为一句去记忆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8、化学、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

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

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

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

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9、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10、化学式

一排顺序二标价,价数交叉写右下;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篇5)

关于初中化学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皮塞 导气管

2、药品:氧化铁粉末 澄清石灰水 一氧化碳气体

3、装置图:见书图

4、步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并固定向玻璃管;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给氧化铁加热;停止加热;停止通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5、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这种黑色粉末是还原出来的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尾气燃烧生成蓝色火焰【说明为一氧化碳气体】。

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CO2+Ca(OH)2====CaCO3↓+H2O;2CO+O2点燃2CO2

【规律】

1、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排除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

2、尾气的`处理: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一氧化碳

气体要经过点燃处理或收集备用,防止污染空气。

3、实验前要检查一氧化碳的纯度,因为一氧化碳是可燃性

气体,如果其中混有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或与明

火接触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同理)

4、试验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

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后果是得到铁和氧化

铁的混合物);防止液体倒吸。

工业炼铁

石灰石、焦炭、空气

2、原理: 在高温下,利用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3、设备: 高炉

4、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1)在高温下,焦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O2 =高温=CO2

(2)二氧化碳被焦炭还原成一氧化碳.

CO2+C=高温=2CO

(3)一氧化碳再跟铁矿石中的氧化物反应,生成铁.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篇6)

1、定义:在定温下,物质在100g溶剂(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符号:S

单位:g/100g水

气体的溶解度:在标准大气压、一定温度下,溶解在一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数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溶质(剂)本身性质

外因

固体: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气体:压强、温度(大多数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气压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NaCl

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Ca(OH)2

夏日夜晚鱼、虾浮在水面换气

煮沸的水冷却后不可再养鱼

3、物质溶解能力大小分类(20摄氏度时每一百克水中)

00.01g:难溶

0.011g:微溶

110g:可(能)溶

10g以上:易溶

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CO2溶于水:制汽水时必须加压并保持低温

4、根据溶解度的计算

原则

温度一定

饱和状态

公式

s/100=m质/m剂

s/100+s=m质/m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篇7)

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

K2O+H2O=2KOH

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HNO3)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PO4

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3↓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2↓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

2↓

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Ca(OH)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CaCO3↓ +H2O

Na2 =CaCO3↓ +2NaOH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篇8)

初中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一: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初中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二: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5、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中的“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初三知识点"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