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4.2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7篇。

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中,时常会需要资料作为参考。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资料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

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教学难点: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一、复习铺垫

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463-175-125362-(150+162)

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2、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有关知识,今天上课之前想在咱班来一次计算的竞赛,想参加吗?这样,我们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比赛。

280÷7÷5280÷(7×5)

7200÷(25×4)7200÷25÷4

师:我出题的时候可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其实第二组题也能像第一组一样简便,你们想知道方法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2):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2、怎样列式?

方法一:330÷5÷2方法二:330÷(5×2)

=66÷2=330÷10

=33(元)=33(元)

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30÷5÷2=330÷(5×2)

4、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

5、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80÷(7×5)7200÷25÷4

7、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

8、小结:应用规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既简便又有趣。

环节

三、实践应用

1、下列各组算式相等吗?

①680÷2÷5680÷(2×5)

②390÷39×5390÷2÷5

③360÷(36÷2)360÷36÷2

④810÷18810÷9÷2

②、④左右两个算式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怎么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80÷(5×48)2000÷125÷88100÷5÷81540÷45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册第16页,本写书第30页第1题。

第二节:

课题: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对比

授课时间:2017年3月21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本质特征。

2.能灵活准确地运用这两种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乘法结合律的深入学习和讨论。

同学们,我们近期一直在学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在练习的过程中,乘法分配率与乘法结合律在一起运用时,同学们就出现了混淆,概念还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一起探讨一下。

我们知道:乘法结合律是(a×b)×c=a×(b×c),可见应用乘法结合律要在连乘的情况下,并且相乘的数据可以变成如1、10、100、1000等,这样就可以使计算简便了。所以,运用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连乘,二是相乘时可变成容易口算的数据。

例1:125x25x8例2:5x183x5x4

分析:连乘,125乘8可变成1000,可以简便。分析:连乘,5x5x4=100,可以简便。

125x25x85x183x5x4

=(125x8)x25=(5x5x4)x1.83

=1000x25=100x183

=25000=18300

例3:125x25x32例4:125x88

分析:连乘,但直接不能简便,可以把32看成4x8分析:不是连乘,可把88写成8x11,便可简便了。

125x25x32125x88

=125x25x4x8=125x8x11

=(125x8)x(25x4)=(125x8)x11

=1000x100=1000x11

=100000=11000

二、乘法分配律的深入学习和讨论。

而乘法分配律是(a+b)c=a×c+b×c,可见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乘加乘(乘减乘)的情况下,并且有相同因数,二是相乘时的结果容易口算(或者,相加的结果容易口算,如72+28=100)。

例1:(125+25)×8例2:35×65+35×35

分析:是加乘,有相同因数8,分析:是乘加乘,有相同因数35,并且35+65=100,

=125×8+25×8

=(65+35)×35

=1000+100=100×35

=1100=3500

三、讨论辨析:

704×2556×9820×5525×32×12512×15

88×12524×205178×101-178123×18-123×3+85×123

每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1.独立观察,思考。

2.同桌讨论,代表汇报,集体讨论。

3.教师小结。

四、作业:册第17页,本第30页2、3、5、7

第三节:

课题:单元整理和复习

授课时间:2017年3月22日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过的5条运算定律。

1.请生说说是哪五条定律?

2.试着默写字母表达式。请二生上黑板默写。

3.集体点评并说说每条定律的含义。

二、书第30页第4题。

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1.独立完成、思考。

2.指名汇报,集体点评。

三、书第31页第6题。

下面的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生独立完成。

2.学生的理解出错的主要集中在前两个小题上。针对问题讲解。

3.后3个小题请生逐一说说对于错的理由。

4.小结:不能简便的时候不能随意改变题目的运算顺序,不能随意加括号。

乘法分配律要注意每一个数的分配。

四、书第31页第8题。

1.独立思考,解读已给信息。

2.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你有几种方法计算?哪种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3.教师小结每种方法,并指出最简便的方法为什么简便的原因。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能运用简算思路的要运用简算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五、思考:书31页的思考题。

1.独立思考。

2.根据时间确定能否讲解。

3.请有思路的学生引领。教师小结方法。

六、作业。

册第18页,本上默写5条进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

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1、对口令游戏

2、叙述:同学们喜欢整十、整百数之类的吗?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会用凑整的方法使得计算更简便,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来解决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初学交流

(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自己尝试解答。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3)体验多种计算方法

a.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三种不同算式) 234-66-34=234-(66+34) 234-66-34=234-34-66

b.你是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为什么?

c.那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2.合作引领

(1)举例: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100-20-80=100-(20+80)

160-32-60=160-60-32

…………

(2)总结规律

讨论总结:

①交流讨论: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组在计算连减时你们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出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板书:用字母表示 a-b-c=a-(b+c)=a-c-b ★-▲-■=★-(▲+■)

三、反馈提升

(一)相机测评

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2.选择题。看看哪种方法好。

3.数学小医生。

(二)拓展提升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导学案

学校--------老师-------

班级--------姓名-------

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计算单位及进率

一、我会预习(自学教材,初步感知)

自学内容:自学教材32页例1

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边学边记,记下你的困惑和疑问。

二、我会探究(探究展示,归纳整理)

1、自学例1,思考探索

你测量的课桌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把1米平均100份,每份是(),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4、把1米平均1000份,每份是(),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5、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记数单位是多少分别写作多少

6、一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1/10或(0..1),两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或(),三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或()。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7、我发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分别写作0.1、()、()

三、我会运用(训练评估,,反思颖悟)

1、填空。

(1)3.50元表示元角

(2)4.9中的4在什么位,表示个,9在位上,表示个。

(3)6的计数单位是,0.9的计数单位是,0.012的计数单位是

(4)、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

===

3、把下列小数写成分数

0.4=0.29=0.235=

3、填一填。

整数:2厘米5角500克

分数:()分米()元()千克

小数:()分米()元()千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连除计算题中的简便算法。

2.能让学生灵活的计算试题,养成灵活的解题技巧。

3.培养学生对数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连除式题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对于加法、减法、乘法计算的题目,找到了一些简便算法,对于除法式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有,是怎样的?想知道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学例3。

(1)出示植树画面。

师:植树需要买什么?

生:买树苗。

师: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你会算出每棵树苗多少钱吗?

(2)生小组里交流。生汇报。

生甲:1250÷25÷5生乙:1250÷25÷5

=50÷5=1250÷(25×5)

=10(元)=1250÷125

=10(元)

(3)师:说说,你们先算什么?

生甲:我先算每个小组种的树苗花多少钱。

生乙:我先算25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

师:你们说得很好,也算得对。从这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小组里交流。

(4)生汇报。

生丙:我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5)师:你说得真棒!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有几道题你想做吗?

2.试做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1,2题。

出示:2000÷125÷8 1280÷16÷8

生汇报。

生甲:2000÷125÷8生乙:1280÷16÷8

=2000-(125×8)=1280÷(16×8)

=2000-1000 =1280÷128

=2=10

师:你们同意这样做吗?你是这样做的吗?

大家都很聪明,老师非常高兴。

三、巩固运用,深化提高。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①1280÷16÷8 25×(4+8) 5×99+5

2.小明用3个星期把一本习字本写字,一共写了420个毛笔字。他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吗?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吗?老师祝贺你.你学会了什么?谁的表现最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概括等,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2、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学习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导。

1、我们学过的简便运算的规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2、算一算,比一比。下面的算式能用等号连接吗(24+28)5=245+285366+365=36(6+5)74+720=7(4+20)8(125+79)=8125+8793、自学课本26页例7题,试着解决下面问题(3+2)5=35+25(13+12)4=134+124335+235=35(3+2)(a+b)c=ac+bc4、通过自学你未能解决的问题有:

《乘法分配律》问题生成揭示规律

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各题.1、连线比较算式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4+28)58125+879638+6329(20+25)259+209245+2858(125+79)6(38+32)通过计算和比较,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1)一共有多少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2)比较这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3、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么表示4、怎样简便怎样算。(40+8)253634+3666(75+25)23《乘法分配律》问题训练亲爱的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现在就来接受自己的挑战吧!1.判断正误9965=9965+165.()1619+8419=(16+84)19()(57+140)4=57+1404()42(28+19)=4228+1942()2.在□里填入适当的数,并在括号中填入所应用的乘法运算定律:(1)25674=25□67乘法()律.(2)(□29)8=(125□)29乘法()律.(3)125(400+□)=125400+1258乘法()律.3、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①(7+8+9)10=710+810+9()②129+39=12+39()③(25+50)200=25200+50()④10163=10063+63()⑤9815=10015+215()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80+8)2532(200+3)3839+38

3528+701257912581-12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6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小时,所以=.

3.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3)

[分析]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母不能为零;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1)m=0(2)m=2(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2.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3)

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7

一、导学:

(1)生成情境

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80厘米=80÷100=0.80米=0.8米

或者:80厘米=80/100米=0.80米=0.8米

(板书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

2、出示教学目标

(1)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2)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3)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二、自主探究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2、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3、从左至右是低级化高级,那么从右至左呢?90厘米=0.9米,0.9米=90厘米.

4、0.9米=90厘米是怎样换算出来的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

5、学习例2.

(1)学生独立阅读.

(2)0.95米=()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6、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二、学生自学

学生按自主探究中的问题要求看书、自学例题。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好的方法及时表扬、奖励星章一枚,同进注意多关注后进生。

三、小组内互学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合作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讨论积极的小组及时表扬、全组奖励星章一枚,多关注出现困难的小组。

四、展示

1、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并提出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其它小组作补充、质疑。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教学,归纳总结。

五、测评。

第50页“做一做”

"人教版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