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洲大洋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5.06

大洲大洋课件系列。

关于“大洲大洋课件”您想要了解什么这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到您,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教案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规范化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大洲大洋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大洲与大洋》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知识。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

1、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

2、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运河、海峡)3。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对比。

【设计理念】:

当今的新课程改革,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为主的学习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学会运用地理图表资料说明和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

②能力目标: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 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

难点: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世界地图、竞赛图表

【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电脑直观演示法和知识竞赛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直接导入新课,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基本概念;

3、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能准确、规范地填图。

二、【学习新课】:

[师生活动]:——掌握世界上首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教师展示课件内容,让学生阅读并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并讨论得出世界首次、我过首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地球卫星图片显示蓝色的是(海洋),绿色的和这部分白色的是(陆地)。那么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是否一样的?接下来我们首先学习第一部分,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活动探究]:——了解全球海陆的分布、比例

学生分阅读课本P26的内容以及P28的图2.4,结合地图册P14、15页,分小组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

2、陆地和海洋各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3、北极和南极周围分布的是陆地还是海洋?

4、世界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教师指导]:——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展示着名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水、陆半球图、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协助学生得出结论。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师生活动]:——阅读材料获取知识,为何不叫水球,而叫做地球。

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了解着名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

[学生小结]:——培养归纳知识能力

因为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活动探究]:——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和海洋的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半岛、岛屿、大陆、大洲。

[师生互动活动]:——培养学生读图、思考能力

教师展示海陆不同位置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看”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素描图,世界地形图图巩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讨论、总结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巩固知识

完成《学习辅导》P13,做1、2题,P14,第16题。

[教师指导]:——承上启下引入新知识点

大洲是指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的合称,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

[学生活动]:——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培养读图技能

读课本的P29图2.6、投影,P30图2.7。

1、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3、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

4、通过对比掌握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的特殊意义。

[活动探究]:——掌握七大洲四大洋位置、提高绘图知识技能

利用投影、现场板书,教会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学生活动]:——加深七大洲四大洋特殊位置的记忆

通过抢答的形式,加深七大洲四大洋的特殊位置的记忆。

1、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哪一个?

2、与亚洲相连的大洲有哪些?

3、请指出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4、地球上只有六块大陆,为什么会有七个大洲?

……

[巩固练习]——巩固知识

完成课堂检查第4-7题。

三、【归纳总结】

[归纳小结]:——回顾知识、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1、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书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出来,巩固本节知识。

2、布置作业:课堂检查1-3题。

四、【课外拓展】——增长知识,扩大视野

课外动手制作有关的小制作,写一篇读后感,出一期手抄报(三选一)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和陆地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各大洲的分界线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洲大洋课件 篇2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过程与方法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全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特点。难点: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引导等方法。

学法:分组讨论法,学生讲解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电脑 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演示

教学效果

1.师:同学们,喜不喜欢海探观察地理事物图险呢?今天就为大家提供这

(一)片,直观地感受其样一个机会,我们一起去海上创设情景导入本探险。我为大家准备好了船、含义。

各种装备、航海图以及食物,在出发之前,还需要做两件事

情。先说第一件事。我们已经

明确了世界海陆的分布情况,可以阅读一些世界地图,在读

图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

到这样的词语: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洋、海、海峡等。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一起 认识一下他们,请看图(展示

以上地理事物图片)。

2.侧重讲解大陆、半岛、岛屿

的区别,引出大洲的定义。

3.测试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掌握学生抢答 程度,通过老师点击图片完

成。

1.再看第二件事,航海活动是1.学生认真读需要团结合作的,所以我把全班同学分成4个航海小队,并为每一个小队准备了一支船 队,分别是太平洋号、大西洋 号、印度洋号和北冰洋号。各 航海小队的活动范围和你们

《大洋和大洲分布图》

1.大陆、半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岛、岛屿和发了学生的兴趣,学海峡的图片 生的注意力集中在2.地球上六大大陆图片

3.全球图

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船队的名称是一致的,分别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 冰洋。你们要完成的第一个任 务,就是确定船队的活动范 围,请大家参照书中的地图,在大屏幕显示的地图上(flash:世界海陆分布)找到 自己所在的大洋以及它周围 的大洲(包括相互方向介绍)。

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屏幕上指出自己航队所在位置及说出周边有哪些大洲?且在他们的什么方位?

大洲分布图》

3.《大洲面积比较图》

4.四大洋面积比较结果图。5.知识竞赛习题。

路线题。

7.全球轮廓

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的目标。

2.通过学生的回馈,总结世界2.每组派代表在2.《大洋和3.比较各大洲的面积,且总结3.观察P35页。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 极欧大洋”。

4.比较各大洋的面积,且总结4.观察P34页。记忆口诀,“太大印北,四洋 贯通”。

5.通过知识竞赛习题让学生自5.观察P33图。学掌握大洲大洋位置分布内 容。

6.通过环球旅行的路线设计,6.边读题,边在世6.环球旅行让学生掌握大洲,大洋在世界界地图寻找路线地图中的确切位置。

经过的大洲和大洋。

7.通过全球图解析路线过程。7.读图记忆 给予学生2分钟时间记忆各大 洲轮廓。

表,四组比赛。8.展示轮廓卡片图,以分组比8.每组选一个代赛进行。刺激学生记忆。9.选一个同学将卡片上轮廓

贴在黑板上相应的空白轮廓9.任选一个学生图上,看学生对各大洲轮廓的拼图。掌握。

10.观察每一个大洲轮廓的形 状及思考分布有何特点?(三10观察轮廓图思角形且对称分布)

11.让学生体验三笔画世界。12.讲解各大洲分界线。伊士运河。14总结且布置作业

(三)小结本课布作业

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

1、学生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

考。

10.全球轮廓图 11.动画演12.分界线总结图

12.读世界地形图示画“世界”

13.对比讲解巴拿马运河和苏找

板书和作业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书面作业对所学知识加以巩

固,书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

2、记录作业内容出来,巩固本节知识。

2、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P12-13

并做作业

大洲大洋课件 篇3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章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地图出版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了解运用地理统计图表来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能找出各大洲、各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初步形成学生的全求意识

2、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陆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三)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学生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学情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有一定的'好奇心,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图表让学生感受海陆分布状况;大洲、大洋的名称可通过读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并记忆。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直观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地球。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呢?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讨论、交流、探究被称为地球的原因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

1、教学内容:称为地球的原因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我们通常叫地球习惯,但是就有人偏诊认为叫“水球”才合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卫星图片的颜色,思考并交流、讨论,小组发言。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海洋。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教学内容: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玩游戏

课前准备1个画有海陆轮廓的地球仪。学生任意抛出地球仪,接住是记录右手大拇指接触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抛接10次以上并统计接触到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多少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做游戏、统计、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海陆面积比是7﹕3。指导学生看海陆面积比较图(饼状图)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指导学生据图总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教学活动:教学设疑——任意划分地球仪这两个半球,海陆分布的情况如何?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讨论、总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无论怎样平分地球,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学内容:海陆相关知识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及海峡等概念。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地图上

设计意图:借助文、图,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5、教学内容:学习七大洲

教学活动:借助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在洲的轮廓、形状、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引导学生勾画大洲轮廓图。

学生活动:观察各大洲的面积、轮廓、、,讨论交流各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并试勾画大洲的轮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大洲有完整的认识

6、教学内容:学习四大洋

教学活动:指图了解世界四大洋,把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学生活动:读图,观察讨论,给四大洋排序。了解四大洋的分布。

三、板书设计:

1、地球、地球

2、海陆面积比: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海峡

4、七大洲:名称、面积大小、分布、轮廓

5、四大洋:名称、面积大小、分布

四、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较强的空间思维,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起较强的空间概念;

2、要指导学生多读图,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3、本课要按排学生一定的课堂练习,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

大洲大洋课件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地图内容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并记住“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还在适应期,因此,我们在讲课时要注意做到生动有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才能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步,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培养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观看加加林初等太空的电脑动画及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步特点。

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步。

大洲大洋课件 篇5

2015年《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利用地图能够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⑵运用地图准确判别大洲、大洋、半岛、岛屿、海和海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2.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3.七大洲的轮廓及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浮想联翩

新课导入:播放杨利伟在宇宙中看到的地球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到我们日常不能看到地球景观,把地球的神秘展现在眼前,学生激动兴奋,引发学生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欲望,想不动行动起来都很难。这样抓住学生心理的兴奋点,创设兴趣氛围,为进入第二环节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立足宇宙,观赏地球

(二)观赏地球,疑问探究

(三)拉近镜头,走近地球。

(四)拨开云雾,豁然开朗

1.七大洲周围分别环绕着几个大洋? 2.四大洋周围分布着几个大洲? 3.哪个大洲跨经度最广?大洋呢? 4.赤道穿越了几个大陆,穿过了几个大洲? 5.哪些大洲完全在北半球? 6.哪些大洲完全在西半球? 7.哪个大洲没有阳光直射? 8.哪个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9.北极地区以什么为主?南极地区呢?习题训练 1.判断对错。

⑴半岛三面临海,而岛屿四面临海,是面积较大的陆地。⑵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岛屿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水道称为海峡。⑶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称为大洲。

⑷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陆地分布不均。2.选择题

⑴下列地理事物不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A乌拉尔山

B 大高加索山脉

C土尔其海峡

D地中海 ⑵从北冰洋进入太平洋的最近的通道是()

A白令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土尔其海峡

D德雷克海峡 ⑶下列大洲中有赤道穿过的是

⑷下列大洲呈南北对称分布的是()A南、北美洲

B欧洲和大洋洲

C亚洲和欧洲

D南极洲和非洲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和海洋分别主要分布

半球。⑵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和海洋分别主要分布

半球。⑶北极地区是(),南极地区是()。

⑷无论哪个半球,都是()面积大于()面积。

4.资料表明,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每年以大约增高1.27厘米在升高,东非大裂谷在扩大,太平洋在缩小……这是真的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梯度明显,层次分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有的放矢,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同时又对重点内容作以补充,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与拓展,并留下悬念,为过度到下节的海陆变迁打下伏笔。四.板书设计

大洲和大洋

【设计意图】使本节内容简单明了,容易构思出本节课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又让学生明确,地理学习以图为本,地图是辅助地理学习的必要手段,充分利用好地图是简化知识,记忆知识的简捷途径,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

大洲大洋课件 篇6

教材分析

在地理环境的学习中,一个基础性的目标就是认识地球的海陆分布。从内涵上来看,海陆分布包括两方面,一是纯自然的状况,即海陆分布的特点;二是认为的划分,即七大洲和四大洋。

学情分析

1、知识经验分析。指学生对学习新内容之前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2、学习能力分析。主要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3、学习态度分析。泛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也直接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潜能激发、知识建构、态度形成、价值认同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地图学习大洲大洋在地图上的分布、培养阅读地图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图上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各大洲的分布特点及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作出合理解释的成对分布状况,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七大洲的分布及其分界线。

2、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大洲大洋课件 篇7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舨)《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经了解的,加上在此之前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从读图的意义上,培养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①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

②能力目标: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要求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电脑直观演示法和气氛高涨的知识竞赛法,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料,包括图片,文字等,让他们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分析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于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六个环节: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1,随机地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抖,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让学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

1,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2,师:看完海洋,找们一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地吧。(引导学生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让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大洲大洋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别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通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通过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教学建议

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因为有了地球知识的和图知识,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直接读取 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出现的 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知识。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 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2。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运河、海峡)3。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对比。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

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部分,以读图为主:

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第三步: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第四步:读“东、西半球图” 。读图讲解: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读图比较: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列表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材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以下两个内容:1、海陆面积的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或陆地占29%,海洋占71%);2、海陆分布的大势,即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这里应补充说明一点,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配有14张分布图、示意图、比较图。在 教学中,应尽量使用地图、图表,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由于图较多,设计问题不但要具体、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到深,也要注意系统性、层次性。

对于世界海陆分布:设计了三个环节,1.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 2。组织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3.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关于选学部分内容的教材分析

第三部分为选学主要介绍了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一内容安排在这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紧接上面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说明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一海陆轮廊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为第三节讲述地形变化、海陆变迁、地震和火山等知识打下基础。有关板块运动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是 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此课文首先介绍了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为讲述板块运动作了铺垫。

教材安排了一段的阅读材料,介绍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魏格纳原先德国的一为位年轻的气象学家。传说他从世界地图上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转向对大陆漂移的研究,并且坚持不懈,直至为此而献出生命。这段阅读材料蕴涵丰富的非智力因素,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还可使学生受到地壳“活动论”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 教育。

关于选学部分的教法建议

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的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读故事,谈读后感,找证据,用魏格纳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来学习他的学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读图训练方面,可引导学生读三幅不同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图,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 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读书:为什么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从板块学说的角度做出解释: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关于“大洲和大洋”的 教学设计示例

〈 教学重点〉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洋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特征。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4.通过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形式进行科学史的 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 教学过程〉:

(引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先不要早下定论,还是看看地球的基本面貌以及海陆的分布。

( 板书) 第三章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 海陆分布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总结 板书)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组织讨论: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两种说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的地球更象水球。而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

(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总结: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即是一块陆地,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就会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陆地呢?和海洋一样也是连续的吗?

不是。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有的是大陆、有的是岛屿、半岛。

你能把他们区分出来吗?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并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学生活动)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

看看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牢记七大洲的名称。并回答: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学生活动)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总结 板书)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我们总结了陆地有七大洲,各洲的大小、轮廓都是不同的。那么浩瀚的海洋呢?

它被大陆分割了四大洋,下面通过读图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东、西半球图” 读图比较“四大洋面积比较图”

看看地球上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哪几个彼此相通的大洋,

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3)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洋,海洋的中心部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总结 板书)四大洋:大洋、海、海峡

我们已了解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即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和大小。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

"大洲课件"延伸阅读

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