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绿皮书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5.10

绿皮书观后感模板。

以下是栏目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绿皮书观后感”内容,您是否正在为书写品名观后感而感到困难?通常,人们难以忘怀的不是书籍,而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观影后我们经常会有许多话要说。利用空闲时间写一篇观后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帮助我们整合所获取的相关影视知识,或许您可以找到您需要的内容!

绿皮书观后感 篇1

《绿皮书》这部影片从xx年上映广受好评,我近期有幸终于观看了这部电影,影片叙事平缓,又带给我很多惊喜和思考。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白人司机和一个黑人钢琴家一起外出两个月巡回演出发生的事。影片开始,一个粗俗暴力的白人托尼,混迹于社会底层,但由于工作的地方装修,不得不找一份差事来养活家庭,在朋友推荐下最终受雇为世界上优秀的爵士钢琴家唐开车。

托尼一开始完全不能接受黑人,家里召工人时,还特地叫来几个亲戚到家里看着,黑人工人用完自家的被子喝水,托尼将两只被子扔进了垃圾桶。直到去唐博士的办公室面试,也是对黑人老板讨价还价:我可以给你开车,但绝不会伺候你给你擦皮鞋。

而一路的旅途不仅消除了托尼对黑人的偏见,更是对他们二人造成了很多改变,最终成了相互理解的朋友。

相信大多数人对黑人白人的理解都是:白人都自认高贵,地位很高,而黑人当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而这部影片两个人则恰恰相反,黑人音乐家唐像个王一样坐在自己华丽的办公室里,喝着红酒,而白人托尼则混迹社会底层,在夜店跑腿打杂,跟身边的狐朋狗友不务正业。

两人最大的交织应该是对彼此身份的认知。唐告诉托尼不要跪在地上跟那些黑人赌钱,他们没有出路,而你有。托尼将所谓社会底层人民流行的黑人音乐推荐给唐,并告诉他,嘿这是你们的音乐,你怎么能不知道?两人滑稽的身份地位让人不禁思考:这个白人活得更像个黑人,而这个黑人活得像个白人。

当他们在路边修车,唐驻足农田边,周围的黑人农民驻足遥望:看,这个白人在给黑人打工,这个黑人竟然衣着华丽高高在上。

音乐厅的管理人员看钢琴家是黑人,便故意刁难,弄一家破钢琴,而没想到黑人钢琴家的司机是个社会人,三拳两脚制的他服服帖帖。

此外,两人在思想上也互相改变,唐博士指导托尼写信,将家书写成了情书,托尼对黑人的偏见也因为接触唐之后逐渐改变甚至消散,托尼带博士进黑人酒吧,路过买一份全家桶肯德基,教给博士徒手吃炸鸡,听黑人音乐。

直到片尾,圣诞夜里,唐博士开着车带着后座疲惫睡着的托尼,将他送回家之后,提一瓶红酒造访托尼家,和托尼一家人一起过圣诞节,唐博士改变了托尼的固执,带给他思想上的提升,而托尼将博士从孤独中拯救出来。二人的友谊跨越了当时年代下肤色种族的隔阂,比普通的友谊更加真挚。

影片虽然主要讲述的黑人白人跨越肤色的友谊,但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不要以身份地位来区分人,也许和你截然不同的一个人,实际上可以带给你最珍贵的东西,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绿皮书观后感 篇2

《绿皮书》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部好电影。不像很多诺贝尔文学奖让人看不懂,《绿皮书》获奖在我看来名至实归。电影的故事情节逼真写实,节奏松弛有度,戏剧冲突自然又精彩,人物对话言之有物又妙趣横生,人物个性鲜明又合情合理,演员表演更是功力深厚,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具有无可争议的进步性。

先要讲讲什么是绿皮书才能了解六十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是何种样子,这有助于很好地理解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性。绿皮书是一本旅行指南,不过这个旅行指南是专门针对黑人的,因为那个时候的黑人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不享有迁徙自由,住店自由,只有很少的酒店和饭馆接纳黑人顾客。这本绿皮书就是专为去南方旅行的黑人准备的可以接待黑人顾客的旅馆和饭馆的名录。其实,仅仅这本绿皮书的存在就足以说明美国六十年代时的种族歧视有多严重。

虽然1962年距林肯总统发布《奴隶解放宣言》整整一百年了,可在美国南方和中部地区依然是种族隔离的地方。歧视黑人在美国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不仅在南方,即使在最为开明的纽约也一样随处可见。片中主人公托尼虽然并没和黑人有过什么交集,可因为社会的熏染,也极其轻蔑和歧视黑人,连黑人管道工喝过水的杯子都要扔掉。最可笑的是,不仅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存在鄙视链,白人内部也存在着鄙视链。意大利裔的托尼就被南方警察骂为半个黑人,而托尼对把他误认为警察的酒吧小姐说,我像爱尔兰人吗?让我们知道,那时的美国警察大部分出自爱尔兰裔美国人。电影中偶尔出现的几句针对犹太人的话,也让不熟悉那段历史的人知道,犹太人在那时也是受歧视的二等公民。电影里的这些生动情节和对话,惟妙惟俏地展现了六十年初美国社会的众生相和黑暗面。

革命的真正意义是观念的改变,当然这个观念是先进的观念。就像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言,真正的革命是心灵的革命,没有思想的进步的所谓革命不过是改朝换代和街头闹事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六十年代的人权运动可以称为真正的革命。美国的人权运动是与美国的思想文化革命同步进行的,如果没有思想文化上的革命,黑人即使一时获得了解放也是不长久的。虽然这个革命不以暴力为主要手段,而且也存在很多革命的滥觞,但因消除了种族隔离制度,破除了有色人种为劣等人的这个在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其进步意义显而易见。

歧视来自于无知和傲慢。不仅种族之间有歧视,各种人群之间都有歧视,这是差别心带给人类的共同智障。歧视就是鄙视链的极端化。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不仅有肤色的不同,胖瘦的不同,高矮的不同,还有智商的不同,家庭出身的不同,学识学历的不同,拥有财富的不同,社会身份的不同,所有这些不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也建构了各种各样的鄙视链。

对于歧视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雪利选择的是非暴力抗争方式。雪利的南方之旅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有意去对抗种族歧视,为的是改造南方人的种族歧视观念。所以,雪利的巡回演出,也是一次革命之旅。作为弱势群体的黑人,采取非暴力的抗争方式与种族歧视作斗争是非常理性的,比之暴力抗争更容易取得真正的胜利。非暴力抗争是攻心为上的策略,黑人只有争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白人的同情和支持才会取得真正的胜利。而黑人在自我解放的过程中也解放了白人,这一理想状态几乎是所有抗争者最初的诉求,可真实的历史是,人权运动中的黑人解放是非暴力和暴力抗争相结合的产物。

一部好的电影都是多主题的,高容纳性的,《绿皮书》也不例外。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不仅表现了反对种族歧视的第一主题,还表现了不同背景的两个人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改造的主题,这其中又包含了自我救赎,自我解放的主题,也隐含了对身份社会的批判主题。

一个本真的人是没有身份感的,因为身份感是外在的,是附加在我们身上的社会性。越是有身份感的人,越喜欢带着面具生活,而且最容易出现歧视心态。一个有平等心的人,对那些有着强烈身份感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反之,则会有一种亲近感。

绿皮书观后感 篇3

听朋友推荐新上映的美国电影《绿皮书》,就拖家带口的去影院看了一场,回来大人小孩都众口一词的说好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演员表现自然真实,感情表达细腻温暖,连路上的风景都秀美迷人,确实值得一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彼时的美国还处在白人至上、黑人备受歧视的时代,当时专门出版了一种小册子“绿皮书”,指明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电影名《绿皮书》就来源于此。男主一唐雪利是一位著名的黑人钢琴家,为了到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回演出,要雇佣一名白人当司机兼保镖。男主二托尼是一位来自底层社会的白人,脾气暴躁,举止粗鲁,为了挣50美元生活费,一口气吃掉了26个汉堡。一个是工作所需,一个被生活所迫,两人搭档开始了一段为期数月的南下之旅。

唐雪利很有修养,待人做事优雅有礼,希望通过音乐改变人们对黑人的不公正看法。托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习惯于靠拳头解决问题,并且对黑人也存在歧视心理。两个不同肤色、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同乘一辆车旅行,闹出了许多时而让人心酸、时而让人捧腹的桥段。

两人经过路边小店,托尼去买东西,顺手牵羊拿走了一块摆在门外、供游客自行付钱购买的精美石头。唐非常生气,严词要求托尼返回归还。托尼虽然理亏,却嫌唐小题大做,一边答应一边悄悄地把石头藏了起来。

两人经过炸鸡店,托尼兴奋地买了很多炸鸡,边开车边大快朵颐,还热情地邀请唐一起享用。习惯于在餐桌前规规矩矩就餐的唐,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直接用手抓着油乎乎的炸鸡吃。但托尼执意相劝,一只手握着方向盘,一只手举着炸鸡递到唐的面前。唐扭扭捏捏翘着手指吃起了炸鸡,惊喜的发现味道还不错。

两人南下到达一所豪华的庄园。庄园主人热情地接待了唐的乐队,宾客们也都很有礼貌地欣赏了音乐家们的精彩表演。表演结束后,唐想用洗手间,庄园主人却拒绝他使用客用洗手间,只让他用院子里一个简易棚子搭建的茅坑。为了维护尊严,唐宁愿长途折返回宾馆如厕。

巡演的最后一站是伯明翰。演出规格很高,宾馆富丽堂皇。然而,作为演出主角的唐,却被安排在一间狭小的储藏室休息,并且因为是黑人不能进入餐厅用餐。读后感·唐忍不住想中断演出拂袖而去。但是,完不成巡演任务,按照合同,他们将拿不到尾款,托尼也会遭受损失。唐对托尼说,“我听你的,你让我留下我就留下。”几个月的朝夕相处,托尼已经被唐的高尚品格和勇气所折服,此时的托尼,不再计较拿不拿得到钱,他带唐愤然离去。

圣诞夜,两人风雪兼程赶回纽约。唐遣散了管家,独自呆在家里,看着托尼“捡”回的石头若有所思。托尼和家人欢聚一堂,想起孤单一人的唐,怅然若失。影片的最后,唐鼓起勇气来到了托尼家,受到了托尼一家的热烈欢迎,托尼的妻子悄悄地在唐的耳边感谢他替托尼润色代笔家书。这一刻,白人、黑人,穷人、富人,精英、草根,彼此达成了和解,同时,他们每个人也和自己达成了和解,和这个世界达成了和解。

绿皮书观后感 篇4

在今年的奥斯卡,《绿皮书》荣获了最佳影片。那么这是怎样的一部影片呢?故事发生在肯尼迪当总统的时代,一个出生在纽约Bronx区的意大利裔壮汉Tony,因为在工作的酒吧临时关门,给黑人顶级钢琴演奏家Dr. Shirley当司机,陪他去美国南部巡演了两个月。

在两位主角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同层面的对比。在人种上,Tony是白人,Dr. Shirley是黑人。在教育和文化修养上,Tony连Dear都拼不对,满口粗话,Dr. Shirley却是心理、音乐以及礼仪艺术学的博士,谈吐优雅,是音乐天才。在家庭上,Tony和父母妻子以及孩子一起其乐融融地生活着,走到哪都有朋友,Dr. Shirley却孤身一人,和亲兄弟多年不曾联络,曾经的同性爱侣也因为他音乐事业太忙碌而离开了他。性格上,Tony放荡不羁,鬼主意多,爱占小便宜,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Dr. Shirley挑剔固执,敏感孤僻,对身边人的道德品性要求严格。这种种,让两个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不同带来了许多摩擦,比如两人一路拌嘴,让这个本来以为会很严肃的电影基调变得轻松诙谐。我特别喜欢在肯塔基州,Tony让Dr. Shirley吃炸鸡的片段。本来很嫌弃这种油腻腻的快餐的Dr. Shirley,在Tony的“威胁”下(Tony说如果他不吃,就要把炸鸡丢在他的毛毯上),无奈地翘着兰花指接下来,还嘟嘟囔囔地抱怨没有餐具怎么吃。可当他咬下第一口,被美味的炸鸡征服了味蕾,开心地接下了Tony递来的第二块炸鸡。那眉目间孩子似的喜悦,看得我跟着笑了起来。

其实每一次,看到Dr. Shirley在台上的光鲜背后,那孤单的身影,我都会觉得很心疼。他在雨里哭喊道:“我不是白人,也不被其他黑人认同,更不够男人,那我该如何自处?”可这样的他,用勇气获得了友谊,也用勇气获得了掌声和认可。尽管知道黑人在美国南部备受歧视,连住的酒店都只能是绿皮书上列出的,他毅然选择去南部巡演。他要通过自己的才情,来改变美国南部人民的成见,不管这条路有多苦多难。影片最开始,Tony连来家里的黑人维修工碰过的水杯都嫌脏,而答应当司机也只是为钱。可逐渐地,他开始佩服起这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看到他的演出后,在给妻子的信中连连称赞。当有人故意给Dr. Shirley准备肮脏廉价的琴时,他上去就是一个耳光,揍得那人赶紧去调来了合同里签署的Steinway钢琴。(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有一架白色的Steinway三角钢琴啊。)最后,还邀请了Dr. Shirley来家中一起欢度圣诞。Dr/ Shirley的勇气触动了Tony,也感化了他,让他放下了心中的成见。

绿皮书观后感 篇5

种族歧视是绿皮书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但这部电影绝不止只是想扯开这些遮羞布。更希望的是看到被歧视的人的抗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别人的看法,获得尊重,并不止是对自己个人的,而是对整个种族的!

生活在这个世界,或多或少由于肤色的原因,或者是由于个人能力的原因,也可能因为性格、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被别人歧视,这时候,不应该只是去痛恨,还是需要多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更要反思自己的性格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才可以获得他们的真正的尊重。

老师是一个容易产生歧视的职业,在不经意间,老师的语言或者动作就会对学生形成歧视,或许本人还没有注意到,但在潜意识中,是否真的会有这些因素存在呢!我也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我深层次的有色眼镜,也伤害到了一些学生,唯有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真正的热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正的爱与保护!

绿皮书观后感 篇6

这部片子给我带来了很矛盾的观感。

一方面,它符合一部好片子该有的形象:合理的起承转合、情感的铺垫与爆发、恰到好处的搞笑点,以及正确无可指摘的主题。

电影中处处有前后的呼应与铺垫,包括男主家人对黑人的态度,贯穿全文的炸鸡,以及种族歧视这一冲突点。音乐家对炸鸡「真香」的时候,把始终端着的架子放下的时候,以及搞基被抓等男主尴尬地来提人等等内容,都是那种观众们非常认可、非常喜欢的路子。

另一方面,我又始终感到一种难以真正深入电影的疏离。如果把这部电影类比成香水,那么可以说这种观感作为后调始终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其一,是两人的情感融合,并没有让我感同身受。其二,是电影过于套路化,匠气太重。其三,是用大量的刻板印象去反对少量的刻板印象。反感在黑人音乐家拉开车门行走在大雨中那一刻达到极致。其实这幕戏本可以让他打开车门,站在雨中,红了眼睛,缓缓说出台词。这要比爆发式的表演要更克制,也更令人心折。然而电影就是选择了一种小媳妇式的处理方式。

简单地评价,它确实是一部好片子。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角色塑造与时代刻画漂亮极了,又反映出深刻的主题,但是把它放在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地位去考量,我认为还不够格。它像是在故事的框架里安放一个主题,而非靠着感觉和灵魂的燃烧去配合框架制造故事。

接下来谈谈主题。

「种族歧视」确实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话题,但本片能够得奖,显然靠的并不是将它强加于电影之中(说实话「性取向」的点反倒有些强加)。

印象最深的点是种植园中的黑人与雪利博士的对视。雪利博士想要扭转黑人对白人的偏见,踏上了南方巡演之旅。他既要承受白人的歧视,又与黑人兄弟产生了矛盾。他是力图在夹缝之中扭转一切的孤胆英雄式人物。在对视的那一刻,不知道他会想些什么,会怜悯,会感到悲哀,会感同身受,还是会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那些黑人劳工又会想些什么,不解、羡慕、讥讽?

同类与同类之间的交流,比敌对者之间的刻板印象更为复杂,也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一概念更加彻底地表现在本片的白人大混子男主身上。比起他自身从唾弃黑人到把领班摁在墙上的转变,他的家庭中对老黑态度不一以及他对白人警官的重重一拳反而更体现了他对黑人相关问题的敏感。

面对时代,他们都是无力的。他们是族群中少有的异类,他们的个人努力在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面前不值一提。雪利在贵族们眼中的最大价值实际上是被消费,而南方酒店的领班也在尊敬「音乐家」这一身份的同时,毫不客气地厌恶「黑人」。这种孤独和无力感,反而最打动影院里坐着的我、凝视的我。

提到观看者,我想继续探讨它为什么能得奖。我想,大概主要原因并非是它完整地刻画了那个1962,而是它所反映的问题在如今仍然存在。当那群美帝国群众们坐在电影院的那一刻,关注更多的并非电影中的人物,而是电影所起到的功能,人们通过电影情节中的表征,潜移默化地受到其中渗透着的整体态度的影响。黑人、亚裔仍然在生活中被歧视,好在人们可以从荧幕中互相理解的两位男主身上寻求一种认同,或者说一种理想化的美国梦,进而在电影末尾的大团圆结局中逃避现实。

实质上,《绿皮书》的作用和末尾升华的春晚小品没有区别。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它是在揭露现状的基础上反对现状,并非拒绝提及,而是巧妙地选取片段,详略得当地去生产意义,是一种更高级的粉饰太平。黑人与白人观众们在电影中寻找到自己对应的角色和身份,产生认同、消弭敌意。天下大同。

从那个叫爱德华朗恩的种植园主为了黑奴贸易开始宣传黑人劣等论起,美国的赎罪之路至今仍未结束。

绿皮书观后感 篇7

绿皮书,还好我是看了影评才去看的——哇是一个不怕不怕被剧透的观众。因为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如果没看影评,可能很多细节会看不太懂。

故事发生在一个“端着”的雇主和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能处理麻烦问题的员工四周的旅行,里边很多小故事小插曲,都非常准确地说明了当时严重的种族歧视,另外我也看到一个家族家庭的融洽和谐的关系,雇主的体面和周到、细心,隐忍。员工的世故和他因折段旅行的改变。

让我很感动的细节是,黑人雇主在雇佣墨西哥裔白人之前,亲自打电话到他的家里,请他的老婆接电话,与她说明自己希望能借用他老公二个星期,请求她的同意。这让我感觉美国的家庭观念很强,家庭排位是第一的,而且每个阶层都深谙其意义。另外从“得到”里听吴军老师说,美国人一旦结婚组成家庭,下班后基本不应酬,都是回家和家人在一起,组织聚会也是家庭聚会——我很喜欢那样的状态,欣赏那样的家庭观念。

他老婆同意了他这份雇佣,并交代她老公要常常给她写信。一开始她老公写的信就是流水账,而且他一边吃东西一边写信,饼屑和饮料时常掉在信纸上,人物的大辣辣不拘小节的性格呈现出来。然后黑人雇主提出可以指导他写信,于是他写的信开始诗情画意,押韵有情调,使得白人老婆收到信后可以大声阅读炫耀与人分享。旅途的最后一两封信,黑人问到:“还需要我帮忙吗?”白人雇员答道:“no,Igetit。”白人雇员回到家后,他家族里的男性亲戚大叫:“哦!我们的莎士比亚回来了!”最后让我泪崩的是,黑人雇主拿着一瓶酒到他的雇员家过圣诞节,他老婆上前拥抱他,感谢他:“感谢你帮他写信。”——是的,女人什么都懂。

我很喜欢这类型就是通过具体事件去表达人和人之间关系和塑造人物性格的电影。

"绿皮书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