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6.13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12篇。

写作之前你会先看看精彩的范文吗?撰写多种不同类型的文档是我们职责之一,进行文档编写时我们一般会看一些范文,小编费尽心思打造的“有关红色革命故事”一定会让您感到印象深刻。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1

百年前的中国,刚刚结束封建王朝,又落入了北洋政府。八国联军的践踏还历历在目,神州大地始终笼着一团凄凉惨淡,烙着一片屈辱不堪。当年的中国,乌烟瘴气,毫无生气,几乎看不到光,也看不到什么前途与未来。但,终究还是有人看到了。

1921年7月1日,嘉兴,南湖,红船漂在水面,一群有志之士在船中庄严宣誓,中国共产党就此成立。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将始终铭记这一天自己许下的诺言,他们将携带着信仰从这红色的起点出发,寻求救国之路,带领国家走向自由与光明。

这就是作家叶永烈所著《红色的起点》所记述的革命先驱的斗争,或许我们更愿称之为——百年前开启的,红色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像一颗红星冉冉升起,驱散了阴霾,照耀着整个中国。那颗红星被烙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里,成为最神圣最炽热的红色印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爆发的时候,参与斗争的不仅仅有一位位钢铁般的战士,还有与我年龄相仿的,一群群少年。

当年的他们,尚还稚气未脱,眉目间是浓得化不开的天真可爱。而这样的他们,却亲眼目睹了祖国的满目疮痍,国人和自身的苦难,一下下叩击着他们的心灵。稚嫩的少年接过了革命的接力棒,紧握着它,把天真换成了坚毅,稚嫩换成了成熟。他们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投身于解放中国的斗争中,以自己的鲜血与生命,献祭那份崇高的理想和信仰,为那个红色的烙印奋不顾身踏上征程。

或许,牺牲在革命中的他们藉藉无名,甚至没有人会想到去了解他们。但有人记住。他们的信仰——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际,肯定了他们的贡献,给了他们一个正式的名号——中国少年先锋队。

少年先锋,像一簇新生的火苗,燃烧了千千万万少年的心。2021,建党一百周年。我看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中国,非同往日。“东亚病夫”的名号终于被抹去,斑斑血痕,点点泪痕,却始终印在人们的心里,提醒着人们当年不堪的过往,激励着人们奋发前行。虽然中国已经撕去了“落后”的标签,日渐强盛,但在国际上,还只不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前人犯下的错误太重,百年时间也没能完全消除。接下来的路,要靠新生代的我们,要靠中国领导下的共青团与少先队扛起引领人民的那杆大旗,继续踏上这百年的征程。

成长在新中国的少先队员,我们或许不用再迈入战火硝烟,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曾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理应坚守初心,不忘本色,用另一种方式奉献祖国。坐进了窗明几净的教室,就要努力学习,用琅琅书声宣示我们奋斗的热忱;踏上了平坦优质的跑道,就要挥洒汗水,让强健身体成为我们拼搏的基础。今天的我们,是党一手栽培起来的,是奉献人民的预备队。当年集结在星星火炬的旗帜下,亲手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就意味着未来的我们,会作为真正的一支先锋队,奔跑在时代浪潮中,为家国,为人民而战斗在新时代。

一百年风雨,一百年砥砺。这是共产党员的坚持;七十年蜕变,七十年磨砺,这是少先队员的奔赴。我们要坚守赤子之心,紧跟党的脚步,高举时代大旗。让那个红色的印记,日日夜夜炽烈在心;让这个光辉的名字“少先队员”,时时刻刻引领我们前进;让神圣的共产党,永永远远高扬革命之旗。要以自己的努力报效祖国,不忘心中红色印记,不负百年风雨砥砺。坚信这百年征程的光芒,必恒久不灭,照耀九州大地,光明中华山河。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2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英雄,我喜欢的小英雄叫刘胡兰,她的家住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重温刘胡兰的故事。

1946年秋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山西省文水地区的地主武装也乘机猖狂反扑。革命形势日益恶化,但年仅14岁的中共候补党员、云周西村妇救会主任刘胡兰,坚决要求留下来继续斗争。

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出卖,刘胡兰被阎锡山的部队抓捕。他的父亲刘景谦、母亲胡文秀和二姐刘爱兰都在现场。残忍的敌人在刘胡兰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企图以此让刘胡兰屈服。敌人凶狠地说:你看见了吗?现在轮到你了!你要死还是要活?只要你说一句话,就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当共产党!就这一句,我立马放你回去!面对威逼利诱,刘胡兰毫不畏惧!从容地说道:我叫刘胡兰,死有什么可怕?怕死就不当共产党。要杀要剐由你们,要我自白,妄想!

寒风中,她慢慢把头转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地望了一眼,然后从容走向铡刀…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刘胡兰牺牲的那个冬天特别冷,不久后的春节,云周西村家家户户都没有贴春联,也没有放鞭炮,乡亲们用无声的悲愤来祭奠牺牲的英雄。

1947年3月,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听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深受感动,挥笔写下8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少年强则中国强。同学们,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他的一生,短暂而光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小立志、好好学习,争做祖国未来的合格接班人!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3

黄继光(193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山村,他从小家庭非常贫穷,67岁时父亲被地主压迫,因病恨交加而死亡。黄继光从小给地主担任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天,家乡解放,村里组织农会,黄继光不仅成为农会的第一个会员,还成为了斗主、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首次报名。体检时,他身材矮小,没有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合格。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逆袭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的敌人。攻击部队受到阻碍,伤亡大的情况下,已经成为营地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积极战斗,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受伤牺牲、自带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道,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构追赶,被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个特级英雄是杨根思)的部队党委追认为他是正式党员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

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终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4

6.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7、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8、魏大光

1939年5月,魏大光主动请示贺龙师长回家乡招兵扩大部队。师党委接受了魏大光的请求,并派出三十多名干部随同前往。

这支精干的武装工作队,昼夜兼程,回到霸县堂二里,活动范围扩大到武清、安次、永清一带,重点是对那些小股抗日武装进行说服教育工作。

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将上述一带十几股一千多人的武装收拢起来,进行了整编,发了军装,给他们戴上了“八路军”的臂章,准备开往独二旅驻地。

令人遗憾的是,在行前几天时,魏旅长坐船去一处辞行,行至霸县大宁口村北时,与日军汽艇相遇,日军汽艇架有两挺机枪,而我军小船上只有短枪,魏大光被日军击中头部牺牲,同时牺牲的有随员十二人。

8、马本斋

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回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随后一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他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10、刘传文

原名刘坚,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他屡建战功,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

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5

雷锋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知道做了多少好事。

有一次雷锋去安东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

从抚顺一上火车,他就忙个不停。一会儿帮助列车员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一会儿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

刚闲下来,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读报,宣传党的政策……

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中年妇女没有车票,却要上车。

人越聚越多,场面越来越乱。雷锋走过去,关心的问:“大嫂,你没买车票吗?”

大嫂委屈的说:“同志,我买票了,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把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看出大嫂急切的心情,知道她不是说谎,就说:“大嫂,别着急,跟我来吧。”

他领着大嫂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补了一张车票,塞到她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快开了。”

大嫂感激地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回去好把钱给你寄过去。”

雷锋笑着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说完转身就走。那位大嫂感动得眼泪汪汪地向他挥手。

训练结束,雷锋返回抚顺,又在沈阳转车。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背着包袱的老大娘,很吃力地走着。

雷峰急忙走上前去,热情的问:“大娘,您这是要去哪里呀?”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要到抚顺去看儿子。”

雷锋一听大娘跟自己同路,便笑着说:“大

娘,正好我也回抚顺,我们一起走吧。”说着就把大娘背的包袱接过来。

老人高兴的连连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进了车厢,雷锋帮大娘找到座位,又拿出刚买来的面包说:“大娘吃块面包吧。”

“不行!不行!孩子,俺不饿。”老大娘急忙推辞。

雷锋把面包塞到大娘手里说:“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充充饥。”

等大娘接过面包,雷锋就站在大娘座位边上和大娘聊起天来,“大娘,您去过儿子家吗?”

“没有,我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儿子住在什么地方,只有儿子信上告诉我的地址。”老人叹着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

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看到老人着急的样子,急忙安慰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您找到儿子。”

到了抚顺,雷锋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下了车,开始帮着老人找儿子。

东打听西打听,经过两个多小时,雷锋终于把大娘送到她儿子的家里。

后来,这些事被战友们知道了。大家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6

你知道鲜艳的五星红旗为什么红如鲜血吗?你知道我们祖国的山河为什么如此壮丽吗?那是那些视死如归的红军抛头颅、洒热血而换来的,让我给你讲讲我在牛劲斋传承红色文化,听乡革命讲座听到的那些关于的一些革命和革命的故事吧。

在我们汕头的小里,有一座大埔会馆,它建于1927年4月,你可别以为这只是一座普通的会馆,它可是南昌起义纪念馆,约莫算来,它可有93岁了,是个高龄的古老骑楼建筑,现在里面陈列着昔日红军参加革命战争时留下的枪弹、草帽、草鞋和军装跟一些老等沧桑物品,看了这些,我才深深地感受到那时的红军们是多么艰苦困难啊!而他们却还不,是他们,在我们汕头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无论如何沧桑巨变,可红军们在汕头留下的英雄踪迹是永远无法抹去的。

潮汕七日红,这个名字我经常听起们谈过,到底是什么呢?是一个地名、人名,还是一朵花呢?不,并不是我们猜测的那样。潮汕七日红是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红军们进驻汕头建立的政权。他们第一天进占潮汕,在大埔会馆设立指挥部;第二天周恩来等人进驻大埔会馆,汕头市革命委员会成立了;在第三天,我党召开会议,与国民党反目成仇,抛弃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最后敌舰进占,对战就此展开,可惜敌强我弱,红军只好撤离,虽说只是短短七天,红军就撤离了,但红军们在潮汕战斗留下了踪迹,让红军精神也在这生根发芽,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下面让我带你去认识一个革命女英雄,我们潮汕人亲切的叫她潮汕阿姆,革命队伍中大家尊称她是革命,她是我们潮汕大地的,她叫李梨英。李梨英只是个普通农村妇女,她却在革命最困难时刻,投身战火纷飞的革命战场,同时自己的儿女也投身战场,不幸的是她的儿女们相继牺牲,她化高一随笔悲愤为动力,不管刮风下,替红军探敌情、送情报、看护伤员。她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母亲,她那不屈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场讲座中,让年少的我对我的家乡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我的家乡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色精神之花在家乡曾怒然开放,但很多人没有发现她,我庆幸我一览了它的风采。我认识到我们的祖国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祖国,将红军精神传承下去,让红军精神之花越来越灿烂!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7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的中华人民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x年的光辉历程。在她x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着对她的感慨和感激之情。

对于我,一个12岁的初中生也是如此。听着党的歌曲,看着鲜红的党旗,读着党的故事

我想起了我们共产党党员中最年幼的一位女烈士刘胡兰,她从小在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了党给老百姓带来的根本利益。不幸的是在那一天,敌人得到了情报,刘胡兰被敌人逮捕了,当时敌人问刘胡兰是不是共产党员,她答:是!敌人又问为什么要当共产党,她答:共产党对老百姓好!以后还为共产党做事吗?做!敌人当场杀死了老人杨柱子等人。最后问:现在你对你所做的决定有所改变吗?如果现在后悔还可以放你一马!再有15岁,我的决定也一样!刘胡兰在1947年1月12日光荣地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不久,毛泽东爷爷便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得光荣。随后邓小平爷爷为她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不御的学习榜样。

是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像这样的人又何止一位呢?

1960年6月,麻求生出生于凤凰县禾库镇雀儿寨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由于这个年代,师资紧缺,在麻求生的故乡没有老师教学生知识,孩子们要起早走偏僻山路到禾库去上学。路上也很危险,晚上还要赶回家。麻求生18岁刚刚毕业于高中,苦于对家乡现状的担忧,就主动和学区申请到家乡雀儿寨任教,从此走上了乡村教育之路。当时的乡村老师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在教室里教书,二是出了教室,就一个纯粹的农民。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生产劳动使得麻老师未老先衰坐骨神经,食炎等多种疾病缠身,但他没有倒下,强忍着疼痛,坚持每天拄着一根拐棍给学生们上课。又一次,他的了胃穿孔,倒在了讲台上,乡亲们把他抬到山下治疗,手术后,医生让他休息四个月,可为了学生不掉课,他手术后17天就拄着拐棍,步行几华里山路到学校上课,路途中几次掉进坎下,倒在路旁,刮伤刀口,甚至两次险些丢了命

作为教师,麻求生默默燃烧自己,奉献他人;作为党员,麻求生无私工作,把一生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刘胡兰,一个正处在花季的少女,为了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发扬革命精神,为党,为人民,为整个社会,奉献自己微弱的力量,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8

前辈们留下的那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自从看了《红色革命经典故事》之后,我感觉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红色教育观后感。电影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与鼓励,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付出自己的心血与力量。我们必须珍惜眼前的一切,向那些革命家努力!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

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9

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

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

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10

到朋友家玩,聊天时说起前些日子她在收拾旧物品的时候,翻到几本儿时的课本和教材,我童心大起,让她拿过来,饶有兴致地翻开课本看起来。不经意看到课本里一些关于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怀旧情怀上头,思绪跟着回到孩童时代的记忆。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这是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故事,虽然那时我还不太懂得共产党员这个身份的意义,但是她为了保守党的秘密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不多一句废话,这个姐姐面对敌人威逼时的大无畏精神让我一直深受震撼。这些描述的文字,现在读来,还是觉得现场感很强的。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替八路军放哨。有一天,日寇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也许是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文字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的原因吧,王二小的故事实在太短了。对于王二小的故事,还是成年之后阅读了多方的资料,才理清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鸡毛信海娃,儿时接受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储存在大脑中记忆的少年英雄人物形象,突然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哗啦啦地往外跑了出来。这些少年英雄,是我们幼时的榜样。他们忠诚,勇敢,机智,在艰难险阻面前有着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危难时刻有着慷慨赴义的英雄气概。对于这些精神的理解,当时还是懵懵懂懂,直到成年以后,才更加强烈感受到他们的伟大。这些英雄少年,信念该有多么的坚定,意志该有多么的强大,才能在那种残酷的斗争形势中,在那些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克服面对敌人的恐惧,做出这些牺牲自己保护他人的壮举。

有些人曾经对这些故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很多少年英雄故事都是杜撰出来的,不具有真实性,不应该被传颂。如果我们去认真了解抗战历史,就会知道,还有更多可歌可泣的少年英雄是不为人所知的。比如王二小的原型,一直有平山阎富华、保定涞源王二小等版本,经过考证会发现,他们的事迹都和故事里的人物接近。所以说,生活中的王二小何止千百个,作品中的王二小只不过是千百个小英雄的一个剪影、化身而已。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儿童团纷纷建立,他们同军民一道,广泛参加各种抗日活动,站岗放哨,帮助维护社会治安,侦察敌情,送信,为部队做向导,宣传打日本,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打击侵略者,保卫解放区。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到处都活跃着儿童军团团员们的身影。例如刘胡兰就是自小参加儿童团,担任过妇女工作方面的职务,在14岁时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千千万万的王二小们、雨来们、张嘎们、海娃们,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和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抗战的重任。他们的勇敢机智,他们为党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吃水不忘掘井人,这些故事,我们一定要继续传颂下去,要给现在的孩子们继续讲好英雄的故事,讲好革命的故事,讲好党的故事,加强青少年的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让红色基因一代代得以传承下去。作为成年人,我们也要加强党史学习,从英雄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和力量,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

把思绪从回忆和思考中抽回来,我的目光看回到王二小这篇课文中。在一旁玩耍的朋友家小孩看到书中的插画,十分感兴趣,托着腮帮子问我:“阿姨,这个画里面的哥哥在干嘛呀?”我把他抱在腿上,笑着回答他:“这个哥哥在放牛呢,阿姨给你讲讲这个放牛娃的故事吧。”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11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出生在四川宜宾。五四运动爆发后,她在大姐夫——共产党员郑佑之的鼓励和引导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文化思想。

学生时代的赵一曼,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成为学生领袖,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各项革命运动。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她考进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次年,参加了由叶挺指挥的北伐军讨伐反动军阀的战斗。

1927年9月,赵一曼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1928年,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她接到组织通知回国从事革命斗争。

“在苏联学习期间,赵一曼结识了人生伴侣陈达邦。接到回国通知时,正怀有身孕。”赵一曼纪念馆馆长陈怀忠介绍,强烈的报国之心让赵一曼毅然选择了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临行前,她到照相馆抱着年幼的“宁儿”,留下了与儿子的唯一合影。

在东北,赵一曼先在沈阳、哈尔滨领导群众地下抗日,后在珠河等地带领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她能文能武,机智过人,曾参与领导了震惊日伪统治集团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极大鼓舞了东北人民反“满”抗日的热忱。

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在一次与日伪军的战斗中,她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不幸被俘。

日军对赵一曼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6月28日,赵一曼在医院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但很快被追敌再度抓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

有关红色革命故事 篇12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默默的替我们负重前行。

——题记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回望中华革命历程,多少年光阴,波澜壮阔;又有多少英雄手握红旗,演绎那壮丽人生。

四月,春日芳菲之时,我满怀敬仰之心,踏入了烈士陵园,只见那一片鲜红的红领巾在烈士纪念碑下庄严地敬礼。我不禁深受触动——曾经,多少战士奔赴沙场,一去无归;多少英雄誓死卫国,许生家园。我们不得不驻足折腰,向着那些逝去的生命致以我们崇高的敬意。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也将手举至额旁,嘴里跟着宣誓:“我决心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劳动,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我的思绪飘向刚入队的那天——那日,我满怀自豪地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望着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用稚嫩的声音骄傲地做着宣誓。如今,我即将成为一名共青团员,但这份骄傲依旧埋在我的心中,燃起熊熊烈火,驱使我不断向前。

我握着手里洁白的菊花,默默地闭上双眸。脑海里,是那些奋不顾身的身影:有董存瑞的舍生炸碉堡,有刘胡兰的“怕死不当共产党”,有江姐的坚贞不屈……他们为了心中的信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子之心。想到这里,我不禁也满腔热血,凝视着手中的白菊——烈士们,你们就像这菊花,在祖国河山中静静地散发着清香,让各处生机勃勃。

我的脚步不禁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将手中的白菊放在碑前,让它在这壮丽的背景中展现出独有的魅力。那背景中,英雄无数,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长眠于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他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那一道抵御敌人的长城。

“少年当有英雄志”。我们真的很幸运,生活在如此和平幸福的时代。但是,我们不能沉溺在这种和平安稳的日子,相反,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我们要在这个幸福的时代使自己强大起来,崇尚英模、学习英模、争当英模,传承先辈的红色基因,树立勇于担当的精神。让我们登高望远,做一个视野开阔、抱负远大的少年!

英雄者,国之脊梁,是火种,是旗帜;舍生者,国之大义,为缅怀,为前行。踏着沉重的脚步走出烈士陵园,回想,那一道道鲜红的背影仍历历在目,唤醒我心底的烈火,将那颗捍卫祖国的种子深深埋在我心里。他们用身躯撑起了我们头顶上这一方蔚蓝的天空,为祖国江山撒下了新生的希望。他们的名字江与日月同辉,与祖国同在,印刻在每个人心中,永不磨灭……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然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铢河亿载漾东风。

上面的这些是好作文网小编专门整理的2022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征文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色故事"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