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编辑部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6.15

编辑部工作总结集锦。

笔者经过精心筛选,在众多资料中选出了这篇备受欢迎的“编辑部工作总结”。处理文档是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当写作遇到困难时,可以参考类似的范文模板。虽然范文可以提供一定帮助,但千万不要直接抄袭,你曾写过多少次类似于范文的稿件呢?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编辑部工作总结【篇1】

20xx年杂志改版,在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得以将过去“白纸黑字”的旧式杂志转变为铜版纸、全彩印、图文并茂的符合现代杂志发展方向的全新形式,页面也从48页增加到80页。这是《化石》杂志办刊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突破。

对于编辑部来说,这样的改革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因此,20xx年是我们创新的一年,也是我们不断探索路子、纠正偏差、汲取教训、积累经验的一年。一年来的艰辛工作使杂志质量有了大幅的提升,同时,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及时总结,以利于杂志将来的发展。

20xx年《化石》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主要是围绕着4期杂志的改版编辑进行的。现就一年来的工作工程进行一下回顾。

新年伊始,我们就推出了第一期——“纪念杨钟健院士逝世30周年专辑”。专辑的出版是在这一年,而工作早在上一年10月份就开始了。郭建崴几次与杨老的儿媳任褒薏女士坦诚相谈,才得以从她那里收集到大量珍贵的杨老照片(从青年时代直到逝世前),这些照片不仅保证了专辑的基本框架,而且为古脊椎所保存了一份珍贵的档案资料(正是因为原来古脊椎所缺乏如此丰富全面的图片资料,郭建崴才去与任褒薏女士联系的);同时,郭建崴在所内退休老科研工作者广泛联系沟通,组织到了一批纪念性文章,这才保证了本期纪念专辑的稿源。在此基础上,徐晓平对大多数图片进行了精心的修版,并对整期刊物进行了艺术设计,最终得以将此纪念专辑奉献于杨老逝世3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

紧接着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第2期的编辑工作中。当时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可用稿源稀缺的问题,尤其是图片资源极度匮乏。我们与所内许多科研人员、课题组联系,希望得到支持以解燃眉之急。最终我们得到了董枝明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一方面主动写了文章、提供图片,介绍云南禄丰恐龙谷;同时还联系好了《化石》编辑部赴云南禄丰进行采访的事宜。春节刚过,郭建崴即赴禄丰进行采访。这使得我们有了第2期的主打内容和刊物基干。

在与基金会确定合作事宜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意识到杂志改编后编辑部的工作量会激增,必须“招兵买马”。在编辑第2期的同时,我们通过研究所开始了招聘工作,最终招聘到曹红艳,增强了编辑部的力量。

编辑部马上就给曹红艳安排了一项“急活”——为了推动与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的合作而办理《化石》杂志的广告经营许可证。在郭建崴的帮助和参与下,经过一番努力,许可证办下来了,而且办的是整个古脊椎所的广告经营许可证。

同时我们又开始了第3期的组稿编辑工作。因基金会方面的需求变化——从准备出“诸城专刊”到出“辽西专刊”,编辑部迎接了最为严峻的挑战。我们最初专门去了诸城进行采访,有针对性地组织好了稿件,而且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编辑工作,但是不得不推倒重来,又转赴辽西采访、组稿。“加班加点”已经无法形容我们当时的工作状态,也许只能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好在,最终我们终于把第3期搞出来了。

最后的'第4期也不轻松。我们既要作出新主题、新内容,还要照顾到因上一期改变内容而引起的稿件选用问题。好在,编辑部的“三个代表”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最终把这改版后第一年的4期杂志奉献到了读者面前。

一个年头过去了,《化石》编辑部付出了心血、智慧和汗水,取得的成绩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调整、改进,《化石》杂志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面临的问题和考虑到的对策做一番“抛砖引玉”:

一、刊物质量:

改版后的杂志在整体内容风格和图文表现力方面的焕然一新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和提高:

1、栏目:

由于改版之初我们以美国《国家地理》为参照模版做尝试,取消了过去刊物中的栏目设置。根据这几期的出版效果来看,部分编委和古脊椎所主管所领导认为栏目设置和精心安排还是必要的,因此我们打算从20xx年第一期开始重新精心设计栏目编排。

2、文章:

改版之初我们面临可用稿源稀缺的困境。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约稿等手段),目前在稿源量上已经有所缓解。但是目前主要问题是:(1)高质量稿件不多;(2)涉猎面偏窄;(3)文章总体篇幅过长;(4)缺乏生动活泼的题材。针对这样的状况编辑部已经着手进行如下改进:(1)一方面加大约稿力度,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开发更广泛的作者资源,以增加高质量稿件的来源;另一方面对现有稿源精心筛选,对质量略差的稿件尽可能地与作者沟通修改,以提高整体稿源质量;(2)在栏目设计和稿件采编时要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和覆盖面;(3)选用文章时除主打文章外要尽可能地选用短小精悍的文章。这方面我们会尽可能地与作者进行沟通以使其了解我们的需求;在古脊椎所内部,我们已经与所领导沟通并达成共识,研究所将在科普文章奖励政策方面作出调整(取消过去科普文章3000字以上才给予奖励的政策);(4)结合栏目设计,创作并采编在题材上尽可能多样化的内容。我们已经与古动物馆约定,每期在“走进博物馆”栏目中用通俗活泼的语言配以精致的图片介绍一件馆藏珍品,而且我们将逐步把这个内容扩展到全国甚至国外的其他博物馆;我们还将开辟“读者知音(过去的编读往来)”、“小词典”、“启蒙之窗”、“会员活动”等栏目(还有什么好的想法?我们想从基金会、编委会及一切关心《化石》发展的人士中集思广益)。

3、图片:

改版后图片方面的总体提升也是毋庸置疑的,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1)部分图片质量不高;(2)文图搭配存在一定的不协调。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将一方面在图片选用时提高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不断提高自身图片采集处理水平的前提下为一些文章做补足工作;针对第二个问题,首先在编辑部内部文编与美编之间将加强交流、沟通和配合,同时也要求美编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和交流。

二、发行

20xx年《化石》杂志发行量每期只有20xx余本[印制数量3000至3500本,各期因需求不同(如纪念杨老专辑和辽西专辑有会议散发等)而有差异],比改版之前还有所下降。这种状况是非常严峻的。纠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1、20xx年杂志的定价是20xx年确定上报有关部门的,当时我们还没有与基金会签约,原只打算在很拮据的研究所资金支持力度下做一点“小打小闹”的改变,同时把价格提到6.8元(原来是4.8元)。一部分老读者可能因为无法预知到我们20xx年的杂志改得这么好,以为多付这两块钱不值,因此邮发渠道订阅数就有所下降。

2、由于按照有关规定我们前一年上报的本年定价是不能更改的,因此改版后的杂志只能以6.8元/本的价格出售,而这样是大大亏本的,所以这一年来编辑部也就没有积极性去增加发行量,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办好刊物、提高质量上。

针对如此状况,我们已经制定了计划从现在开始为下一年度以至于将来扩大刊物发行量作积极的努力。

1、传统的邮发方面,因为今年改版后的刊物已经与读者见面,根据我们的一些信息反馈我们的改版还是很受读者认可的,因此可以预计明年邮发量不会继续下降反而会比今年有所提升。

2、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扩大改版后《化石》杂志的宣传力度,同时把自办发行渠道开辟出来,这样一定会极大地提高发行量。为此我们以有如下打算:

(1)争取赢得研究所同意在古动物馆开辟一个诸如“科普书屋”之类的销售窗口,把古动物馆每年十几万观众中的一部分吸引为我们的读者(这项努力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和古动物馆的小卖部合作,请他们代销);

(2)利用好基金会和研究所的网站,办好《化石》网页,尝试网上销售;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与其他的网站(例如中科院网络中心的“科学博览”网站)进行这方面的合作;

(3)恢复“《化石》会员”组织,定期举办会员活动,这是扩大杂志影响,开发潜在读者群的一个良好平台;

(4)增进和相关领域其他单位(如科协、科普期刊研究会、博物馆、学校等等)的社会联系,积极参与各种有关的会议及活动,最大限度地扩展《化石》杂志与社会的接口,这必将对扩大杂志影响力、增加发行量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编辑部工作总结【篇2】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转眼,我作为教育编辑部正式干事已一学期有余。在这一学期里,我不断熟悉自身业务,工作态度认真严谨,考验中注重自己团队意识的养成,并在团体需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更学习到不少学校课程以外的宝贵经验。总而言之,教育这个小集体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幸福与光荣感,但更多的让我亲历了个人责任感的成长。

我热爱这份“事业”,同时也见证了我教育编辑部这半年来的发展。教育编辑部是我中文系分团委的一个下属分支,目前也是我学院唯一的“公立”报纸发行单位。自打我校升本搬迁校区以来,教育编辑部随着第一台打印机的到来,工作内容进一步丰富,方便报纸工作的同时,也给我们这些新教育人带来了很多挑战与困扰。我作为兼管“技术”部门的.干事,对打印机操作以及维护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虽然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报纸的采编,日常工作是文印工作的承办与经营,主次有别,但缘由我们工作的基础很依赖于电脑、打印机这些硬件,所以每每遇到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常会让工作陷入步履维艰的僵局。事实上,我们曾有很多客观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想办法克服,比如在电脑病毒防护中,由于缺少学校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杀毒软件长期得不到有效升级,一些传染性很高的木马病毒往往是重复感染,令人头疼不堪。另外,编辑部内很多成员电脑基础知识及技能差,使得电脑的硬件与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备受考验,给我们的维护工作带来困难,而我个人这方面“非专业的专业”,也使得在面临一些硬件大问题的困难时,只能做到保守而尴尬的“暂停业务”……综合这方面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加大平时对电脑、打印机的维护工作,并在同事之间互助学习,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业务素质,制定一些维护制度,并努力收集一些我部内的常规故障,对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行编辑等。在临放假前,学校网络设施的部分健全,更让我们有信心去实施这方面的工作计划。

“报纸是我们的主要阵地”,曾经的学长这样跟我们讲。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的努力让我们报纸的发展在平稳中过渡,但凭心而论,我们的工作失误也屡见不止。在我看来,问题主要出现在校对这一环节。其实,我们作为中文系中被选拔出来的干事自当是具备一定的文字素养,但是一年的考核期外加这半年的聘任期中,我们终究还是紧张学习和工作不能很好平衡的弱者。我们的失误中文字和标点比重极小,问题主要出现在数字及章句重复等问题上,然而不论失误是大是小,这对于一批从事报纸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应当引以为戒的耻辱。说到这里,虽然问题并不出现在我们负责的版面上,但我们教育编辑部是一个工作团体,我们没有更有效的去让我们的团结之花在工作成绩中得到体现,我想这应是我们这批教育人都该反思的一个问题。做为报纸工作的另一个方面——报纸的发放,其间我们默默奉献,吃苦耐劳,往返新旧校区的公交车上常常能见到我们“进城”的兴奋以及返校时的疲惫,这一部分工作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干得最好的,也是潜意识里最自觉的。归根结底,我们还是那批讲吃苦,懂奉献的学生们!

提到此处,不由得说起我们带领的教育新手,以及带领他们的这部分工作。在寒假前不久我们开始相识,自我介绍、认识、确认组员关系,短暂的熟悉过后忙碌的考试紧随其后将其微微冲淡。我想,新学期开学之际,我应当从情感的角度着手开展此项工作。我常在心里琢磨,对于身后的“90后”学弟学妹们,我应当尊重他们对个性的选择,重点从给以他们我个人人格中优秀一面的影响来加以实现,认真选拨,不徇私,力争确保有志的可用之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教育的“事业”。

总结末,在展望未来这一学期教育的发展之余,我不由得想到肩头的这一件大事—教育五周年联谊会。作为联谊会期间活动组的一个负责人之一,初次涉事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这既是一个锻炼机会,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将在我既定的任何位置上做好本职工作,合理发挥个人才干,站好这聘任期后半部分的班岗!

愿青春流年与教育同在!

编辑部工作总结【篇3】

本学期,编辑部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成长。在成长中,编辑部的工作更加的成熟,工作活动更加完善,也更加丰富。现就我们编辑部大概的工作内容予以总结。

一、注重部门成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这在我们每次的活动中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因为我们部门本学期的活动比较多,而且又是处于部门部长、副部长的新上任阶段,学多工作都需要我们从头开始做起,虽然任务多难度大,但是部门的成员没有人叫苦,没有人临阵脱逃,都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另外,承继着我系第二次团代会暨第三次学代会的东风,广大成员热情高涨。

二、注重人才的利用,部门内部团结,分工合作,注重团队精神。

我们的日常工作非常到位。编辑部主要是以编辑系报为主要工作的学生会工作部门。本学期我们共计有四期系报出版,各期系报均有自己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由于换届的缘故,我们系报从第二期开始改版。通过各个班级反馈出来的信息看,系报的改版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新版的报纸更加符合广大同学的口味,而且文章更有可读性和耐看性。比如,在第四版增加的娱乐天地,体育快报、影视天地、漫画笑话等都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

三、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编辑部的活动有“首届一字千金”、“首届感动应化的策划”、“摄影大赛”以及院里组织的各种比赛如征文大赛、手抄报比赛、团刊征文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系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使得我系编辑部在全系的活动中提升了一定的形象和影响,许多活动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另外,我编辑部在一些活动中也得到了其他各系同学的大力支持和肯定,比如,在“应化系首届一字千‘金’”的活动中,就有一半的参赛选手来自其他系部。

四、注重上级和同级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合乎部门发展的良策,我们都给予很大程度上的采纳。比如,在每次的通讯员例会上,我们都主动要求每个人提出对编辑部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每次的稿件收集上,我们也都能收到些这样或那样的建议和意见,尽管有些意见不是那样的合乎情理,但是这些意见和建议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他对我们编辑部以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五、注重团体内部的合作与沟通。

总的来说,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合理利用每个人的能力,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使得我们的工作完成的有声有色。比如,在系报的编排过程当中,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胡斋是我们部门有名的才女,因此审稿的任务就交给了她;彭彬对电脑的使用和排版都相当的精通和熟悉,因此,排版交给了她;李怀明对娱乐信息、八卦新闻非常的热衷,因此,系报的第四版娱乐天地,体育快报、影视天地、漫画笑话这一块内容就给了她,由她全权负责;另外,我们部门郑兴辉、丁伟对外联相当了解,因此这些内容交给他们来做。因此,总的来说,我们利用了每个人的优势,才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六、问题和不足。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沟通还不是很充分。因此,这是我们下学期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下学期也要将重点集中在这一块,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毕竟,人多力量大,团结才是力量!

不难看出,我编辑部本学期成绩还是可喜的,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让大家满意。我们坚信:下学期的工作我们将会做的更加出色和圆满。

编辑部工作总结【篇4】

大学毕业至今已经有整一个月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并没有荒废,而是积极的参加到工作中来了。我比较幸运,在这个难找工作的20xx年,我一毕业就顺利的找到自己的工作,是在公司编辑部担任编辑。金融危机对公司的影响也是很大,公司以外都是招收很大新人,而今年却很少,我是其中较为幸运的。不过我还是要过试用期,试用期工作合格后我才会继续留在编辑部工作。

时间过得很真快,转眼就一个多月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的时候从心底里感到日子的匆匆。原先教师生活让我感到渐渐远去,现在的编辑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是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

一个多月的试用期下来,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这一阶段来看,发现自己渴求的知识正源源不断的向自己走来,到这个大溶炉里慢慢消化,这就是经验。一多月以来,我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岗位上练习,刚开始是做家长频道的粘贴工作,后来做资讯频道中的评论,现在做教师频道,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岗位让我去锻炼,在此十分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关照。

编辑部工作总结【篇5】

编辑部工作总结11年上半学年如白驹过隙般悄然度过,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工作后,我也收获了很多。在学生会编辑部的日子里,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这种凝聚力深深地感染了我。又是半学年过去了,我再次提起笔写下这学期的感悟与总结。因为我相信只有总结了过去,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以至开展以后的工作。下面,我就学习和生活、编辑工作、思想成长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感悟。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是一个喜欢忙碌的人,总喜欢充实的过好每一天,因为工作,学习的时间总是很挤。但作为一名学生会成员,就应该品学兼优,而不应该为了工作耽误学习,因此在学习上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每学期期末的时候我总是窝在自习教室,要背上很久的书,我害怕自己掉队,好在期末成绩还算满意!我希望以自身的优秀品质不断的影响我身边的每一人,让他们也能够收获成功。还是那句老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始终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肯努力。

在编辑工作上,这学年我做的还可以,活动大多都去看了,也及时的写好了通讯。偶尔有机会,我还写了写主持稿,我认为,这是对我很好的锻炼。运动会的时候,我没有因为自己是运动员,而耽误了部门工作,害怕来不及完成任务,我就提前动手,在运动会举行之前我及时的把任务完成并上交了。还有好几次活动,我们部没人空闲,我就主动要求让自己参加,并写好了通讯。部门参与举办一些活动时,我还积极行动,承担了计时员、记分员等工作。“编辑部的工作并不复杂,但很有意思;并不繁重,但需要细心。”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在思想成长方面,我喜欢每一次的例会,在例会中我能学到很多,可以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修正。通过例会,我还能够从我们编辑部的每一位优秀的同学身上看到他们的优点,每一个成员都是一本使我受益的大书。除此以外,通过工作,使我对“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次学生会的活动时,我便深深的感觉到我们是同学的公仆,不论工作在哪一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同学的利益。至此,我的责任感更强了,编辑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渐渐地我发现写东西的时候更加流畅了,有些话语好像就在我的脑海里,不加思考就可以写出来。我喜欢这样的'感受,我知道这是学生会给了我这样锻炼的机会。总的来说,在这个短短的学期里我们学生会的成员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各项活动都进展顺利,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工作当中,因为有追求,所以我们愿意尝试,这才有了后来的超越与创新;因为肯锻炼,所以我们努力工作,这才有了以后的了解与熟悉。经历了这些“所有”之后,我们更加成熟与自信,更加热爱生活与学习。

"编辑部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