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错误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6.17

错误课件(合集6篇)。

欢迎阅读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所提供的“错误课件”有关资料。在教学工作中,教案和课件是老师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老师在撰写教案和课件时必须严谨认真,以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教案和课件也成为展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窗口。请继续阅读以下内容。

错误课件(篇1)

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说明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认识错误,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重要意义,字里行间,意蕴悠长,很容易使读者一进入课文就产生一种角色置换,仿佛不是在朗读诗歌,却更像是在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地反复吟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去感知,体味,欣赏,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

2.要抓能唤起学生相似感受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丰富对课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的理解。如学习击鼓总有漏拍的时候,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等

3.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掌握生字畏,能正确的书写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老师是个经常犯错的人。如生性比较懒惰,有时答应同学们的事也没坚持做好,爱吸烟等,现在同学们来说一说学习上的你有什么错误,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你有什么不足?

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敢找自己的不足)

二揭题

1.我们有这么多的不足,应该怎样去面对,大家来想一想办法?

2.小组讨论

3.各小组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三、学习新知

1、师:大家都能很好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很好,我们来看看沙班.罗伯特是如何对待错误的?

2、生自由朗读

3、同桌读

4、教师范读

5、让学生评价谁读出作者的感情,谁读得好?

6、学生再读

思考:课文告诉我们要如何对待错误

7、生交流

8、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让你留下深印象?

生交流,并说明理由

9、全班朗读

四、拓展

今后,我们要怎样对待自己的错误码,怎样对待别人的错误?

学生交流

五、作业

1.写片断

假如我错了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错误课件(篇2)

我们的错误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林海音和蒙古开国君主成吉思汗,书中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犯了错误,都能知错就改。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长在今天的我们又应怎样对待自己的错误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沙班。罗伯特的一首儿童诗我们的错误。(板题、生书空)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读题两遍。

二、初读小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说说:你从诗中了解到了什么?

2、反馈:指名说,评议。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涵

1、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意蕴悠长,要把它读好、读懂可不容易,甚至还会犯不少错误,没关系,先听老师读一遍。

2、范读:请你认真体会老师是怎么读的。

3、生评师读。谢谢你们,当你自己用心读了,你会更明白老师读得怎样。来,大家用心读读。注意在读的时候把你感触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写上自己的体会;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分小节读,自评、生评(注意指导读好反问句)。正确地评价自己很重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样重要。

5、学习1

是啊,学习击鼓总有漏拍的时候,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谁又能不犯错误呢?同学们,你在学习、生活中的犯过什么错误?(生说,师总结仿诗句)

6、学习2、3

犯了错误,你是怎样对待的?读读2、3小节,一定会唤起你的回忆。用你喜欢的符号把你感触最深的语句画下来。(出示课件)(生自由读)

反馈犯了错误,你是怎样对待的?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错误可能是再一次错误的开始,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1)预设:学生说:错误可能是再一次错误的开始,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师自述让学生把第二小节的错误可能是再一次错误的开始,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送给自己,再引导学生坦白自己一错再错的事例,或失败中吸取教训走向成功的事例。)

(2)预设:学生说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说说你有这样的经历吗?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伟大诗人李白小时候逃学。天才伟人也犯错误,只是,(引读)错误,不会使他们畏缩不前,跌倒了爬起来,重新上路!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板:畏缩不前适时指导畏)

列宁勇于承认错误,李白勇于改正缺点,不是旁人的逼迫,而是他们深深地知道(引读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让这句话也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可怕的(生齐读。)

总结: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错误如影随行,请不要害怕,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规律,我们要正确面对错误,最后有勇气改正错误,正如沙班。罗伯特所感叹:(出示第4小节)

7、学习4

(1)(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2)这必修的一课指的是什么?

总结:指(板书)的是正确认识错误、正确对待错误、坚决改正错误!这必修的一课我们每个人都要细细地研读它,这样,你的人生将永远(不会糊涂)!(板书省略号)

(3)同学们,你们明白吗?请把这个道理告诉自己读:告诉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读;告诉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读!

8、出示练笔

师读:错误是必修的一课啊,每个人都要细细地研读。错误还可能是什么?

错误是弯曲的小路啊,每个人都要踏实地走好。

错误是,每个人都要好好把舵。

错误是一本无字的书,。

错误是,。

总结:是啊!感谢错误,是它伴我们成长;正因为有了它,我们的人生才多姿多彩;只要我们细细地研读这必修的一课,踏实地走好人生这弯曲的小路,我们将永远不会糊涂!最终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四、作业:

1、天才伟人也会犯错误爱读书的你去读读伟人的故事,它会让你受益匪浅。

2、跌倒爬起来,重新上路!请你和同学说说你跌倒爬起来的故事。

3、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面对错误。请联系实际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错误课件(篇3)

混合运算初步教学阶段,教学由百以内加减法组成的两步式题、由表内乘除法组成的两步式题、很简单的乘加(减)与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在这一环节中,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口算为主;二是解题时只要求写出两步式题的最后结果;三是辅助相关知识的教学,如乘加(减)两步式题能帮助学生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各种运算顺序的教学,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四句话概括表述了常用的混合运算顺序;第二个特点是解题时要写出每步计算的结果,以表明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在学生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三步计算的式题。它也有两个特点:一是由易到难,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如164+63,然后教学稍难些的三步式题,如74+10053;二是式题中有乘、除数是两、三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比较复杂,容易出现错误。

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是先知道,再应用。

知道混合运算顺序的主要思维形式是归纳推理,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如第四册教学只有同级运算的两步式题时,出示四道题:24+8-6,47-10+5,369,2876。先让学生逐题算出结果,再带着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怎样?这两个问题去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应用混合运算顺序的主要思维形式是演绎推理,思维活动顺次分成三步:观察式题中有没有括号及各个运算符号回忆有关的运算顺序按运算顺序确定计算步骤。如100-(32+54018),看到算式中有括号,立即想到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确定应该先算32+54018;又看到括号里有加法和除法,立即想到运算顺序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确定应该先算54018。

学生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常见的错误与分析。

(1)运算顺序错误。如328-76+24=328-100=228,600254=600100=6,60-204=404=10等。发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运算顺序认识不清,他们不是从对算式中各种运算符号的分析中判断运算顺序,而是被算式中某些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干扰。针对这种错误,一要加强说题说运算顺序说先算什么的训练;二要让学生在第一步计算的部分下面画横线标记;三要把易混易错的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引起学生的注意,如180603与180-603,20(30-18)与2030-18等。

(2)把第一步算得的结果都写在算式前面的错误,如120-274=108-120=12。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的思维与动作处于简单同步状态,还不能真正协调。针对这种错误要指导学生分析混合运算式题的意义,如120-274是从120里减去27乘以4的积,求差是多少,27乘以4的积是减数。

(3)过失性错误。学生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抄错数或计算错误是极普遍的错误。原因在于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缺少兴趣,计算时情绪低沉,造成计算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分配不合理、转移不及时,再加上部分学生的口算、笔算不过关。为此,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一要继续重视口算、笔算基本功的训练,尽量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二要指导学生用好草稿;三要创造安静的作业环境;四要提高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热情与信心。

错误课件(篇4)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我们的错误》是坦桑尼亚小说家、语言学家沙班罗伯特的一首诗歌,入选教材时有改动。诗歌的作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警醒错误的存在,歌咏、赞叹我们的错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2、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3、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教学重点是:抓住能唤起学生心灵触动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执教《我们的错误》不能仅仅停留在诗歌的表面,而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领会作者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大胆拓展教材,构建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模式,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错误总象抛甩不掉的尾巴伴随人的终生,总是和人们如影随形。无论你是凡人还是伟人,也无论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错误就象一位不速之客,时不时的不期而至,和人们相遇相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外国诗歌,名字叫《我们的错误》。请大家翻开教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熟悉作者。同学们注意到本首诗歌的作者了吗?有没有相关的资料和大家交流?课件出示作者及其作品风格的简介。

3.导入新课:作者完全象一个温和的长者,象一个谦和可敬的导师,用平等的身份,可亲的态度,温和、朴素而简明的语言,和人们娓娓交谈。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没有声色俱厉的责备,他态度和蔼,委婉亲切,从各个角度讲述道理,告诫世人,给人深刻的警示。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我们的错误》一课,来进一步端正面对错误的态度。

[设计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功。导入新课部分的铺垫是非常必要的。学生接触的外国诗歌不多,对作者也很陌生。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渲染烘托,就为学习诗歌奠定了比较好的心理基础,也巧妙地渗透了诗歌所包含的精神实质。]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扫清读书障碍。熟读诗歌,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如:根除、畏缩不前、必修、研读。

2.自主、独立学习。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认真体会,可以在旁边做出批注;有不懂的问题要标记出来。

3.合作探讨。小组交流初步的阅读的感受。交流的主要话题:

用自己的话的说出诗歌表述的主要观点;诗歌的层次结构;诗歌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形象的比喻,有什么好处;与生活现象结合,对诗歌进行质疑问难。

4.检查、反馈自主学习的情况,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下面的环节设计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首先体现在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来读书和质疑问难。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所以学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是要通过学习实践才能检验出来的,这样,教师才不至于闭门造车,课堂才不至于僵化。]

三、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抓住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研读、拓展、深化和迁移。当学生提出自己重点理解的句子的时候,教师随即用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内容出示在屏幕上,方便大家交流。

1.学习击鼓也有漏拍的时候,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

句子中的漏拍、舞蹈用来比喻什么?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待错误的什么观点?联系周围的事情,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讨论,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他们的所见所闻,使学生认清:错误常见,不可避免,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用不着大惊小怪,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规律,应该用正常的心态去面对。

2.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

这句话,很多学生都耳熟能详,但是未必真正做过深入的思考过,理解这个句子可以涉及到以下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失败是成功之母?什么情况下会一错再错?

补充从失败的教训中崛起的人和事情,深化认识。

3.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教育要点: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文过饰非,讳疾忌医。吃一堑,长一智。也就是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接受教训。在哪儿跌倒,在哪儿爬起。在日常生活中,对待错误,要做到,早知道,早改过,才能轻装上阵;错误使人发展,错误使人进步,虽然人们总是渴望不断成功,但是,客观现实总是挫伤着人们的意志,考验着人类的品德,给人们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正确面对,错误往往导引着人们的成功之路。

4.错误是必修的一课,每个人都要细细读。细细读啊,把它读通,读通它啊,你才会成熟。上好人生这一课啊,你将永远不会糊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语重心长的叮嘱,有感情的朗读体验。想一想作者说这些话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还担心年轻人什么?听了这些话,你有什么感受?

教育要点:在生活的常理中,错误不会像辉煌照人的成绩那样让人意气风发。错误总是令人讨厌,让人沮丧。但是,诗人却是为错误欢呼歌唱:应该豁达乐观的看待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竟技状态,才能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这样恰恰是成功的保证。

[设计意图:读书要进得去,出得来。引领学生在诗句中徜徉,与诗人共鸣,通过自身个性化的体验,产生个性化的解读。结合学生周围的现实的人和事情,不断端正学生面对错误的心态,成功完成课堂学习向生活实践的迁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四、回归整体,拓展课堂

1.接触原作,再行深入。给学生提供原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判断:喜欢教材上修改后的诗歌可以,阅读原作也可以,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悟放进诗歌,读出感情。

2.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小节,进行背诵积累。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可以有选择的背诵1至3个小节。

3.开展朗读比赛。各小组先在本组内演练一下,然后推荐代表参加比赛。

4.感受诗歌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如何面对错误和挫折为主要内容,创编一段诗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欣赏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错误课件(篇5)

《春到梅花山》一文是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的一篇意境很美的文章。课文图文并貌地描述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一开课我就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走进梅花,欣赏梅花的意境,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梅花图,并问孩子梅花美不美?让孩子说说看到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一朵梅花就这么美,那满山都开满了梅花这山真不知要美成什么样呢!让我们赶快乘上小火车去梅花山看看吧!意境的创设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课文。开头的导入很成功,可后面的两个小插曲却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预设。

【现象描述1】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我在和孩子们学习理解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时,我让一对同桌的小朋友上台做出挨的动作,想让学生从亲身实践中理解挨的意思。然而,出乎我的意料,有一个孩子看见两个小朋友紧紧挨在一起,叫了一声哦,他们结婚喽!于是课堂里一片哄笑声。教者连忙解释:这两朵是花,又不是人。可孩子们仍然处于兴奋期,对教者的解说不与理睬。

【教师反思】:

1.教师应学会倾听,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三十个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老师应该摈弃了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课后我问那个顽皮的孩子:你为什么在上课时要说他们结婚了?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我看见爸爸妈妈挂在墙上的结婚照也是这样紧紧地靠在一起,就说他们结婚了。我又好气又好笑地想:是啊,这个孩子确实破坏了课堂纪律,但是他的理解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如果当时的我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就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并做出决策有很大帮助。比如出现结婚一说后,教师应该及时发现自己请的同桌是男女生,并马上更换角色,不应一味责怪学生。

【现象描述2】

师:梅花开得很多,梅花好看吗?梅花美丽吗?(美)

指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梅花美丽的句子。

生: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现在我们就站在这片梅花丛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教师引读,那一朵一朵的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读完教师问:现在谁来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时有位学生冷不丁地:呵欠。别的小朋友也跟着哈欠起来。教室开始混乱起来。

教师猝不及防,愣了一下,问那个打哈欠的同学:你为什么打哈欠呢?学生回答:因为梅花太香了,我的鼻子会过敏。教师:原来你的鼻子会过敏。有没有哪个小朋友的鼻子不过敏的?教室下面传来了一片哈欠声。教师茫然,不知道如何解决。

【教师反思】:

1、关注学情,准确把握生成

很显然,在本课例中,教师面对始料不及的变故,缺乏随机应变的处理机制,在学生的狂轰乱炸下不知所措,被动应招,课堂也由此陷入了散漫的局面。

课后,在教研室居教研员的指导下,教者明白了课堂教学中的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的特点的具体情况。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但由于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在课堂生成中应及时关注学情,注意把握方向,适时到作出反应和调整。

当学生说:梅花太香才会打哈欠时。教师应马上追问:梅花是很香的吗?请大家在课文里找一找,看谁有本领找到?学生读读书,马上说:不对,梅花不是很香。因为书上说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所以不会打哈欠。在学习下一段时也可以让学生们找找,梅花会让人的鼻子难受吗?学生在深入课文后也能找到: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说明看花的人很多。如果梅花的香味很刺鼻,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梅花了。正如新课标所说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引导学生深入地钻研课本。这样抓住生成点,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而即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之所以认为伟人伟大,是因为我们总是仰视着看他们;我们之所以认为学生幼稚,是因为我们总是俯视着看他们。有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有一句名言:蹲下来看孩子。在课堂中,教师如果能搬走讲台,蹲下来倾听自己的学生,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那么我们必定能看到学生眼中的五颜六色,能听到学生口中的五花八门,更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火花的五光十色。搬掉讲台,设置让学生自由表演、展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展台,让学生站起来和我们对话,让我们蹲下去与学生交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争论、去探讨,学生的伟大之处一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

课堂是什么?在新课程解读中这样写到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是师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课堂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让我们和每一位学生一起来享受学习,享受课堂生活,让错误也生成美丽的花朵!

错误课件(篇6)

《窗》是澳大利亚女作家泰格特的著名作品,全文仅1200余字,被苏教版语文教科书,选为课文,在八年级下。以小见大,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很值得一读。那么《窗》好的教案怎么写?以下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梳理小说的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对比描写和出人意料的结尾。

2.分析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解读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启迪同学们联系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

探究法、对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钱钟书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窗》,说人们最初建造房子的时候是没有窗户的,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再建造房子的时候便有了窗。透过窗,屋子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面的人在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时,外面的人也窥探到了屋子里面的秘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看看里面又会有怎样别致的故事……

二、学习目标:

1.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品析人物形象

2.梳理小说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尾

3.联系生活,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检查预习结果:

消遣(qiǎn)一泓清泉(hóng)

玫瑰(guī)栩栩如生(xǔ)

草坪(píng)争奇斗研(yán)

俯瞰(kàn)气喘吁吁(xū)

窄小(zhǎi)五彩斑斓(lán)

手肘(zhǒu)津津有味(jīn)

挪动(nuó)扣人心弦(xián)

四、体裁:小小说

小:篇幅短小

新:立意创新

巧:构思精巧

奇:结尾惊奇

五、情景再现,复述情节:

时间:“曾住过”表明这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地点:一家医院的病房

人物:两位病人

环境: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两个人,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

开端: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关系融洽

发展:远窗病人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远窗病人见死不救

结局:远窗病人看到的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六、互帮互助,共同探究:

为了帮助别的同学理解这篇小说,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文意?

同学们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重点明确问题:

一、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二、为什么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三、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探究结尾:

故事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感慨……

七、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人性的黯淡: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人性的光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

课堂总结:

一扇小小的窗户,不仅是一简单的“物”,还是心灵的窗户,映照了美与丑不同的灵魂,它是上帝的眼睛,让我们看清了人性的光辉与黯淡,一个利己,一个利他,一个热情,一个冷漠,一座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张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灵,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丽的风景,把这美丽的风景送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作业布置: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去帮他一把,余香就不仅仅留在手中,还会沁入你的心脾。

请结合上述内容,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错误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