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管理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6.18

2023管理培训总结。

您有关于好的范文创作的想法吗?范文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范文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我们极力推荐“管理培训总结”,这是一篇绝佳的文章,本文仅供参考。

管理培训总结 篇1

华为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瞩目的企业,尤其是其在技术领域上的创新引领了整个行业的风向标。然而,成功的华为并非仅仅是依靠技术实力所取得的,其对于管理创新的重视和落实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素。因此,华为一直将管理创新作为其核心经营策略之一,并逐步成为业内闻名的企业文化,这也成为华为能够不断成长的关键。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这一经营策略,并不断拓展华为员工的管理创新思维,在华为内部建立了管理创新培训制度。这套培训机制不仅使华为员工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公司的经营理念,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内外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创造了更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团队成员更明白了产生团结和凝聚力的原因。

在管理创新培训中,华为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方式来帮助员工获取创新思维:

一、 提高思维导图制作技巧。思维导图是一种既能够进行信息收集,又能够进行思维整理和表达的工具。在培训中,华为专门教授了员工如何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员工们能够更快、更准确的掌握新知识和新想法。

二、 创新思维训练。在培训中,华为注重激发员工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尝试让员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和创造。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固步自封,墨守成规。通过创新思维的训练,员工们能够更好的掌握新思维,并能够在以后工作中对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更有效的改进。

三、 示范案例培训。示范案例的培训方式对员工的启发和激励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培训中,华为将多个成功创新案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员工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不同的管理创新思路和实现路径。这也让员工更有想象力和管理能力,能够更好的读懂企业的管理思路。

四、 工作实践深化。管理创新不是单纯的培训和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来收获体验。因此,在培训中,华为会安排员工去实践一些创新的管理思路,来验证其可行性,并进一步深化员工对管理创新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华为的管理创新培训远不仅仅是传授理论和知识,更是建立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使员工们在创新管理思路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为公司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这套以员工为主体,以企业为目标的培训模式成为了华为能够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保障,也为华为走向更好的未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培训总结 篇2

一、信用风险的界定

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经济、政治、技术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信用风险正以指数形式增长着。从居民个人来看,消费信贷的发展使得居民个人作为一个重要的信用提供者出现。万事达卡的一份报告这样写道:“1995年,万事达信用卡的发行增长率(以美元为记价单位)为:欧洲25%,亚洲22%,拉美36%,中东和非洲22%。”从公司企业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公司帐户上都有应收、应付款项,还有很多企业发行大量的公司债券。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各国的债务都在不断的上升。这一切都说明了信用的巨大发展。

毋庸质疑,信用的可获得性以及人们从观念上对信用的接纳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信用使得一个人即使收入菲薄也能买得起房子、汽车和其他消费品。这样反过来又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信用能促使企业快速地增长,如果没有信用的存在,企业仅凭自有资金的积累很难发展成国际性的大企业。信用还使得国家和地方政府能够满足公众对一些公共产品的需求。

但另一方面,随着信用的迅速发展,各种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从借款人个人不能按时还钱,到银行呆帐、坏帐的增多,一直到债务国不能偿还债务本息。这一切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

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这种无力履行交收责任的原因往往是破产或其他严重的财务问题。信用风险可进一步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风险。如当一方不足额交收时,另一方有可能收不到或不能全部收到应得证券或价款,造成以交付的价款或证券的损失,这就是本金风险;违约方违约造成交易不能实现,未违约方为购得股票或变现需再次交易,因此可能遭受因市场价格变化不利而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重置风险。

信用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出现了问题。贷款的偿还一般通过取得经营收入、出售某项资产,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借入资金而实现。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生产经营,由其经营所得来偿还。因此,衡量借款人的履约能力最主要还要看其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获利情况如何。这一点无论是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而言都是如此。第二类是借款人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这主要是借款人的品格决定的。借款人品格是指借款人不仅要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而且具备在负债期间能够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借款人(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必须是诚实可信的,并且能够努力经营。对于国家而言,一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不过,借款人品格是难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计量的,一般只能根据过去的记录和经验对借款人进行评价。如果存在完备的信用档案,那么借款人在过去时间里违约的次数基本上可以反应出借款人的品格。

近来,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80年代初因受债务危机影响,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其结果是《巴塞尔协议》的诞生。该协议通过对不同类型资产规定不同权数来量化风险,是对银行风险比较笼统的一种分析方法。

6月3日,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发布关于修改1988年《巴寒尔协议》的征求意见稿,该协议对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更为现实的选择。一方面,对现有方法进行修改,将其作为大多数银行计算资本的标准方法,并且对于某些高风险的资产,允许采用高于100%的权重。另一方面,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目前摩根等国际大银行使用的计量信用风险模型。但是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模型的有效性,信用风险模型目前还不能在最低资本限额的制定中发挥明显作用。委员会希望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后,使用信用风险模型将成为可能。

2.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大银行认识到信用风险仍然是关键的金融风险,并开始关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的问题,试图建立测量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与模型。其中以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最为引人注目。

4月初,美国J.P摩根财团与其他几个国际银行――德意志摩根建富、美国银行、瑞士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BZW共同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评估银行信贷风险的证券组合模型Credit  Metrics。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信贷产品,包括传统的商业贷款;信用证和承付书;固定收入证券;商业合同如贸易信贷和应收账款;以及由市场驱动的信贷产品如掉期合同、期货合同和其他衍生产品等。

3.19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金融业风险出现了新特点,即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所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联合造成。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由此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再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金融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在新的监管措施得到落实后,这类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会更广泛地得到应用。

继摩根银行推出Credit  Metrics之后,许多大银行和风险管理咨询及软件公司已开始尝试建立新一代的风险测量模型,即一体化的测量模型,其中有些公司已经推出自己的完整模型和软件(如AXIOM软件公司建立的风险监测模型),并开始在市场上向金融机构出售。全面风险管理的优点是可以大大改进风险――收益分析的质量。银行需要测量整体风险,但只有在具有全面风险承受的管理体系以后,才有可能真正从事这一测量。

4.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产品逐渐成为金融界人们关注的对象。简单地说,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使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被从标的金融工具中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分离开来。虽然最早的信用衍生产品早在1993年就已产生,当时日本的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为了防止其向日本金融界的贷款遭受损失,开始出售一种兑付金额取决于特定违约事件的债券。投资者可以从债券中获得收益,但是当贷款不能按时清偿时,投资者就必须向信孚银行赔款。但只有最近几年,信用衍生产品才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底,全球信用衍生产品未平仓合约金额只有1700亿美元,底的这一数字为3500亿美元。而到了底,这一数字更是增加到了7400亿美元。

信用风险的原理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收取一种类似于贷款者资产看跌期权的出售者可以得到的报酬。这是因为,银行发放贷款时,其风险等价于出售该贷款企业资产看跌期权的风险。这样,银行就会寻求买入该企业资产的看跌期权来对冲这一风险。

对这种信用风险对冲方式的最早运用是美国中西部的农业贷款。为保证偿还贷款,小麦农场主被要求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购买看跌期权,以这一期权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如果小麦价格下降,那么小麦农场主偿还全部贷款的可能性下降,从而贷款的市场价值下降;与此同时,小麦看跌期权的市场价格上升,从而抵消贷款市场价值的下降。图1显示了小麦看跌期权具有的抵消性效应。

如图所示,当小麦价格为时,农场主的资产(小麦)价值恰好保证能偿还银行贷款,同时小麦看跌期权的价值为零;当小麦价格从下降时,银行贷款的报酬下降,但是同时小麦看跌期权的价值上升;当小麦价格从上升时,银行贷款的报酬保持不变,同时小麦看跌期权的价值进一步下降。但是,小麦看跌期权是由农场主购买的,作为贷款的抵押,因此银行贷款的报酬并不发生变化。此时,农场主的最大借贷成本是购买小麦看跌期权的价格。

这种信用风险的对冲方法看上去很完美,但是存在着下列两个问题:

(1)农场主可能由于个人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小麦价格的下降而违约。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只保证了贷款者的还款能力,但是对于贷款者的还款意愿却没有任何的保证。可是从前面我们知道,信用风险的产生是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农场主要想获得贷款必须购买看跌期权,从而必须支付一定的期权费,使得农场主贷款的成本上升。从农场主的角度来看,他肯定不愿意这样做。如果银行强迫农场主购买期权就有可能会损害银行和农场主的关系,农场主也可以不选择这家银行贷款。

现在,我们可以考虑一种更直接的对冲信用风险的方法――违约期权。这种期权在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期权购买者,从而对银行予以一定补偿的期权。如图2所示,银行可以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购买一个违约期权,与该笔贷款的面值相对应。当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期权出售者向银行支付违约贷款的面值;如果贷款按照贷款协议得以清偿,那么违约期权就自动终止。因此,银行的最大损失就是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违约期权所支付的价格。这类期权还可以出现一些变体,比如,可以把某种关卡性的特点写入该期权合约中。如果交易对手的信用质量有所改善,比如说从B级上升到A级,那么该违约期权就自动中止。作为回报,这种期权的出售价格应该更低。

另外,类似于与利率相联系的期权,债券的发行者可以利用期权对平均信用风险贴水进行套期保值。例如,A公司信用评级为BBB+1,它计划在两个月后发行总价值为100万元的1年期债券。如果在这两个月内该公司的信用等级下降,那么它付给投资者的信用风险贴水就会上浮,则公司势必要以更高的利率发行债券,融资成本必将升高。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A公司可以购入一个买入期权,双方约定在信用风险贴水上浮到一定限度后,由期权的出售方弥补相应多出的费用。具体的说,若A公司买入一个在两个月后发行100万元债券的风险贴水的买入期权,期权价格为1万元,双方约定的信用风险贴水为1%。如果风险贴水升至2%,就会使A公司多付出1万元的融资费用,这些多付出的费用由期权的出售者负责偿付。同样,如果信用风险贴水降至0.5%,则买入期权无任何收益,但A公司可以以较低利率借款而较预定的借款费用节省5000元。因而,买入期权在信用贴水上升时可以使其购买者以固定利率借款而避免损失,利率下降时则可以享有相应的好处。当然,享有这样权利的代价是要付出相应的期权费。

信用互换是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信用互换主要有两类:总收益互换和违约互换。在总收益互换中,投资者接受原先属于银行的贷款或证券(一般是债券)的全部风险和现金流(包括利息和手续费等),同时支付给银行一个确定的收益(比如图3中所示的LIBOR),一般情况下会在LIBOR基础上加减一定的息差。与一般互换不同的是,银行和投资者除了交换在互换期间的现金流之外,在贷款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还要结算贷款或债券的价差,计算公式事先在签约时确定。如果到期时,贷款或债券的市场价格出现升值,银行将向投资者支付价差;反之,如果出现减值,则由投资者向银行支付价差。

举例来说,假设一定银行以固定的利率15%给予某一企业1亿美元的贷款。在贷款的生命周期内,如果该企业的信用风险增加,那么贷款的市场价值就会下降。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发生而造成的损失,银行可以同其他金融机构达成一笔交易。在该交易中,银行以年利率r向作为交易对手的金融机构支付,该年利率r等于贷款承诺的利率。作为回报,银行每年从该金融机构收到按可变的市场利率支付的利息(比如反映其资金成本的1年期的LIBOR)。在贷款到期的时候,银行还要同其交易对手结算价差。

很显然,总收益互换可以对冲信用风险暴露,但是这种互换又使银行面对着利率风险。如图3所示,即使基础贷款的信用风险没有发生变化,只要LIBOR发生变化,那么整个总收益互换的现金流也要发生变化。

为了剥离出总收益互换中的利率敏感性因素,需要开发另外一种信用互换合约。这就是违约互换,或者可以叫做“纯粹的”信用互换。

如图4所示,银行在每一互换时期向作为交易对手的某一金融机构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类似于违约期权价格)。如果银行的贷款并未违约,那么他从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那里就什么都得不到;如果该笔贷款发生违约的情况,那么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就要向其支付违约损失,支付的数额等于贷款的初始面值减去违约贷款在二级市场上的现值。在这里,一项纯粹的信用互换就如同购入了一份信用保险,或者是一种多期的违约期权。

信用联系票据是(CLN)指同货币市场票据相联系的一种信用衍生品。信用联系票据的购买者提供信用保护。一旦信用联系票据的标的资产出现违约问题,信用联系票据的购买者就要承担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信用联系票据的发行者则相当于保护的购买者,他向信用联系票据的购买者支付一定的利率。如果违约情况未发生,他还有义务在信用联系票据到期的时候归还全部本金;如果违约情况发生,则只须支付信用资产的残留价值。图5展示了信用联系票据的整个现金流过程。

银行可以利用信用联系票据来对冲公司贷款的信用风险。同时,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因为它还为其发行银行带来的现金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联系票据是对银行资产的一种重组。但是,同其他信用

衍生产品一样,贷款本身还保留在银行的帐户上。

随着信用联系票据的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信用联系票据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通常以SPV(special-purpose  vehicles)的形式发行信用联系票据,发行SPV所得的收入用于购买安全性较高的资产,例如国库券或者货币市场资产。有信用风险对冲需求的机构可以同SPV的发行者签订一种“纯粹”的信用互换合约。当违约事件发生时,SPV的发行者负责向购买者赔偿违约资产的损失,这一支付过程由发行SPV所购买的安全性资产所保证。对于SPV的发行者而言,这一交易过程不存在什么风险,它实质上是位于信用保护的需求者(例如,有信用风险对冲需求的银行)和信用保护的提供者中间的中介机构。SPV的购买者是信用保护的提供者,其收入就是安全性资产的利息以及SPV发行者从信用风险对冲机构那里收取的一部分费用。具体交易过程参见图6。

(1)SPV的购买者向SPV的发行者购买SPV;

(2)SPV的发行者用发行SPV的收入购买安全性资产;

(3)SPV的发行者同有信用风险对冲需求的机构(银行)签订“纯粹”的信用互换合约;

(4)SPV的发行者向SPV的购买者支付安全性资产的利息以及一部分从银行收取的费用;

(5)SPV的购买者向银行间接提供信用保护。

与违约互换相比较,信用联系票据减少了交易对手风险,因此有着对冲信用风险需求的机构更乐于采取这种方式。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信用联系票据的一个具体的例子。某信用卡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债券。为降低公司业务的信用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一年期信用联系票据的形式。此票据承诺,当全国的信用卡平均欺诈率指标低于5%时,偿还投资者本金并给付8%的利息(高于一般同类债券利率);该指标超过5%时,则给付本金并给付4%的利息。这样,信用卡公司就利用信用联系票据减少了信用风险。若信用卡平均欺诈率低于5%,则公司业务收益就有保障,公司有能力给付8%的利息;而当信用卡平均欺诈率高于5%时,则公司业务收益很可能降低,公司则可付较少的利息,某种程度上等于是从投资者那里购买了信用保险。投资者购买这种信用联系票据是因为有可能获得高于一般同类债券的利率。在这个例子中,债券的购买者是保护的提供者,因为在购买债券的同时也就购买了债券附属的信用联系票据;债券的发行者即信用卡公司是保护的需求者;所要规避的信用风险是信用卡公司从事的信用卡业务。

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发放贷款并提供相关的其他配套服务来获取利润的'。这一点使其不可避免地处于信用风险持有者的地位。一家银行贷款组合的收益―风险特征可以由下面两个参数表示:(1)预期收益,根据利差和预期贷款损失计算;(2)意外损失,根据最大可能损失计算。

预期收益依赖于利差和信用损失,而信用损失则是根据违约概率和挽回率计算的。意外损失的计算要基于许多贷款同时损失的假设。意外损失还常常和贷款的违约相关性有关。预期收益和意外损失的比是一个类似于股票基金夏普比率的指标。这一比率的增加可以提高贷款组合的预期业绩。这可以通过下面的两种策略来实现:

(1)减少具有较高意外损失,较低预期收益的贷款;

(2)添加新的资产,这些资产能对贷款组合的“夏普比率”产生正的贡献。

在以前,银行只能通过购买或出售贷款资产才能实施这两种策略,而且这种贷款出售规模很小,缺乏流动性。然而,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这些策略就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分散信用风险,这是信用衍生产品最基本的一个作用。

以前,银行主要通过贷款出售来管理信用风险,但这往往是银行客户所不愿看到的事情。这种方法会对银行和客户的关系造成损害,银行可能会因此丧失以后对该客户的贷款机会以及其他一些业务,如获利颇丰的咨询业务等。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则可以避免这种不利影响。通过与信用保护者签订信用衍生合同,银行可以在客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将信用风险转移。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一家银行的总资本不能低于风险资产总额的8%。银行持有的低违约风险资产,如经合组织国家银行之间的贷款,其风险权重为20%;银行持有的高风险资产,如对企业的贷款,其风险权重为100%。这样,一家持有商业贷款的银行可以通过向另一家银行购买信用保护的方法来达到降低信用风险的目的,同时还能提高资本回报率。

假设有A、B两家银行,A银行的信用等级较B银行高。A银行的资金成本是LIBOR-0.20%,B银行的资金成本是LIBOR+0.25%。现在,A银行向企业发放利率为LIBOR+0.375%的1000万美元的贷款,它必须为该笔贷款保持800000美元的资本来满足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假设LIBOR为5.625%,则:

A银行净收益:10000000×6%-(10000000-800000)×5.425%=100900美元

如果A银行不愿意承担该笔贷款的风险,则与B银行签订一个信用互换协议,B银行每年从A银行收取37.5个基点的费用,同时在合同违约后承担向A银行赔偿损失的义务。这样,贷款违约的风险全部转移给B银行,A银行只承担B银行违约的风险。A银行1000万美元贷款的风险权重变为20%,即A银行只要为该笔贷款维持160000美元的资本就能达到资本充足的要求,此时:

A银行净收益:10000000×(6-0.375)%-(10000000-160000)×5.425%=28680美元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A银行通过签订信用互换协议不仅避免了该笔贷款的违约风险,同时还使其资本回报率增加了(17.9%-12.6%)/12.6%=42%。

信用衍生产品一方面减少了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也给其使用者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正如其它柜台交易产品一样,信用衍生产品是法人之间所签订的金融合约。这些合约将使其使用者面临着操作风险(Operating  risk)、交易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和法律风险(legal  risk)。

信用衍生产品最大风险的是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投资者不是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而是用来进行过度的投机。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因为其交易员进行了不当的衍生产品交易。一方面,操作风险造成的后果可能

极为严重;另一方面,操作风险也是较容易控制的一种风险。只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并且坚决执行,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操作风险。

交易对手风险指交易对手不履约的风险。因为交易对手风险的存在,使得信用衍生产品并不能完全消除信用风险。但是同一般的信用风险相比,信用衍生产品本身的交易对手风险是微不足道的。这是因为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对手或为一流的商业银行,或为信用等级为AAA级的投资银行。这两类机构必定是资本充足并且违约概率较小。

流动性风险指对冲原有头寸的不确定性。对于信用衍生产品的购买者而言,其目的是规避信用风险,而不是投机获利,从而流动性风险并不是特别重要。3但是,若是对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发行者(出售者)或是希望对冲其原有头寸的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者则而言,流动性风险则必须加以考虑。目前,信用衍生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很高,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活跃的二级市场,从而使得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者无法及时变现。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流动性风险将会降低。

信用衍生产品都是通柜台交易进行的,也就是说其合约多为非标准合约,因此合约的条款不合法或是不规范的问题,这就给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者带来了法律风险。

管理培训总结 篇3

近年来,护理管理逐渐成为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协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护理职业面对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护理管理培训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护理管理培训的必要性

1. 行业发展需要

护理管理的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密不可分。如今我国的医疗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护理管理需要更加规范、重视,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 护理人员角色的转变

以往护士更多的职责是执行医嘱和对患者进行护理,而现在的职责更为多样化,除上述职责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和管理能力,与医生、其他科室之间沟通和协调的能力等,此时针对这些新要求进行管理培训将非常必要。

3. 从单一到综合的能力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行业对护理人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业务管理、心理配合等综合能力,针对这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护理管理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4. 增强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护理用品不足、患者不配合等,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极其冷静、耐心的处理和解决,如果护理人员在这些方面缺乏足够的管理、协调和沟通能力,那就难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二、护理管理培训的内容

1. 护理知识培训

了解基本护理、专科护理、急救护理、心理护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2. 管理技能培训

学习基本管理学、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基本知识,掌握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决策分析等技能。

3. 专业领域培训

如急救、心脏病、糖尿病、护士法律、医学计算和药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领域。

三、护理管理培训的方法

1. 培训班

通过培训班的方式,把相关的课程内容和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培养和发掘优秀的人才。对于一些公立医院、大型诊所、护理人员较多的企事业单位来说,可以选择自己组织培训班。

2. 在职培训

在工作时间中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实行在线学习、考试等方式,让护理人员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加强对护理管理的熟练度。这种方法成本低、效率高,适合中小型私立医疗机构或个体护理人员。

3. 学术交流

护理人员积极参加一些护理学术会议等活动,深入交流,获取前沿研究成果,并将经验分享给同事。这是一种相互促进的方式,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专业技能。

四、护理管理培训的注意事项

1. 突出培训的可操作性

护理管理培训要从职业生涯和工作能力提升的角度切入,突出实操环节的培训,让护理人员可以将培训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 考核要求可操作

培训结束后要立即进行考核,直接考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直接应用能力。

3. 培训要注重复盘巩固

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的管理培训,多次讲授、多次考核,加深印象,以便巩固知识。

4. 强调培训的多方面性

培训应该涵盖了人的各个方面,包括业务技能、情感态度、沟通协调、经验积累等方面。

五、护理管理培训的效益gz85.coM

1. 增强工作热情

护理人员在通过管理培训学习到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后,工作热情会得到大幅提高。

2. 提升工作效率

在掌握到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后,护理人员可以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3. 提高护理质量

管理培训使护理人员在了解专业技能同时,也可以学习到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4. 提升职业地位

管理培训有助于人才积累、业务经验的提升、专业技能的提高等方面,使护理人员在职业生涯上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培训是现在医疗卫生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实现职业生涯的追求与实现,必须进行全面、针对性的培训,让自己掌握最新的医疗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走在护理管理岗位上更加自信地为病人服务。

管理培训总结 篇4

医药管理培训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医药行业也在不断发展。随着市场上药品品种的不断增加和医疗体系的日益完备,医药管理也逐渐成为这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医药行业的管理水平,各大企业和组织频繁举办医药管理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医药管理培训通常包括多个方面,包括医疗市场分析、医药营销策略、团队管理、绩效管理等。在这些培训中,我深刻领悟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医疗市场分析。医药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市场分析成为医药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市场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形势,以便今后能够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医疗营销策略。在培训中,我学习到了如何选择市场研究的方法和需求,如何根据市场形势判断市场是否潜力,如何根据营销策略制定产品推广计划等。

其次,医药营销策略。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医药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以实现销售和利润的最大化。在医药管理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医药营销策略的多种形式,如增加品牌知名度、推出营销活动、扩张销售网点等等。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客户需求的细节,注重品牌的口碑和质量,通过决策网点,维护利益,从而推动企业发展。

然后是团队管理。医药企业通常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来协同工作,如销售、推广、实施等部门,如何管理这样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保持团队协作、提高效率、提高事业意识和牺牲精神。所有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都是为了从人的角度出发建立强大的团队,创造出协同发挥的能力,以为医药企业的发展和业务扩展提供支持。

最后是绩效管理。一般来说,医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制定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目标实施绩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通常包括沟通和目标设定、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估三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及时调整企业的运营方向,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最终使企业的发展更为平稳和高效。在医药管理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评估员工的能力和表现,如何设置可量化的工作目标,如何制定穿透管理和轮换比较管理等方法。

综合来看,医药管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管理人员,要多学习各种管理技能和技巧,以不断提高医药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医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不懈贡献。

管理培训总结 篇5

很多女生都爱吃水蜜桃,因为水蜜桃不仅是味道香甜可口,而且还有美容等食用功效。但是水蜜桃也是分季节上市的,如果想要经常吃到水蜜桃,就要了解一些水蜜桃的管理方法,让它可以长久保存,比如做成水蜜桃罐头就可以放很久,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以什么时候吃了,不用担心没有卖的问题。

水蜜桃的管理勿碰水,水蜜桃是娇嫩的高单价水果,它不耐久藏,也不能随意碰撞,

大家都以为水果新鲜刚摘的好吃,水蜜桃是例外, 最好当天采摘之后隔天吃,为了预防旅途巅簸,应选购七、八分熟的程度为佳,水蜜桃上的绒毛有保护作用, 还没有吃以前不要把它洗掉,装箱时更要轻拿轻放才不会摔坏。

管理方式有诀窍,通常水蜜桃买回家后,不将萼拔出,

可以延长水蜜桃的保鲜期限。二到三天内不吃完的, 可以把外盒拿掉,将水蜜桃及保力龙一起放进冰箱冷藏, 大约可以保存一个星期。一旦碰到水, 水蜜桃的保存期限会缩短在一天以内,

所以千万不要先洗一洗之后再拿到冰箱冰起来。

水蜜桃营养丰富,肉甜汁多,含丰富的铁质,能增加人体血红蛋白数量,古人曰:常吃桃子能“益容颜”,原因可能在此。桃子的贡献,除了桃肉能养血美颜,当中的桃仁还有活血化瘀、平喘止咳的作用。中医有一条药方,名为五仁汤,能润肠通便、活血通络,成分正是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和杏仁,对于大便燥结,肝热血瘀和闭经之人特别有帮助。

水蜜桃虽然好吃而且很有营养,不过有一类人不适合吃水蜜桃,就是刚刚来月经的女性最好先忌一下口,等经期过了再吃水蜜桃。其他时候就可以多吃点了,女生一般比较贫血,水蜜桃是可以抗贫血的,所以学会了水蜜桃的管理方法,就可以多吃点了。

管理培训总结 篇6

一、提高了思想认识

在培训班开班的第一天,刘校长就给我们做了重要的动员报告,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当前高职院校办学必须加强内涵建设,而内涵建设的根本就是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就是教职员工素质的建设,刘院长反复强调教育教学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并将推动空间教学作为当前和今后教学改革内涵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刘XX副校长将一年来空间资源课程建设经验和如何进一步建设空间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随着空间建设在教学应用、师生交流互动以及对外宣传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优越性,空间教学已深入人心。XX副校长在培训班小结上的讲话则给我们注入了强心针,他的讲话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感觉到领导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关注与关心。

随后又听取了学院赖副书记关于廉政建设的报告和蒋书记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以及袁副院长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报告,进一步认识到高校廉政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了我院这些年来关于廉政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效果,增强了对院领导开展廉政建设的信心。学院谢希钢副校长有关信息化发展与趋势的报告,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学院这次推出空间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顺应高职教育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学院副校级督导袁XX关于加强资产管理提高预算资产管理意识的讲座使我们了解了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和做法,认识到学院加强预算管理的目的,作为一名基层财务人员,在为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应当配合学院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促进学院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此外,我们还听取了科研处李科处长关于项目建设的讲座,项目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为每一位行政人,都应该在这方面不断加强;刘X关于教务管理系统的讲座和正方公司代表的讲座正是与我们平时工作息息相关的,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受益匪浅。

二、增强危机意识

当前生源人数锐减而造成的高职院校生源紧张问题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僧多粥少的书面,在与其他高职院校的激烈竞争中,我们只有通过内涵发展,坚持特色办学,才能破解发展难题。作为一名基层行政工作人员,以前我们可以只会因做事而做事,不会更多的去想事,以致在日常工作中执行效果不佳。而现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让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能者上,庸者下,无能者无所为。我们要化被动做为主动做,更好地服务全系师生,这也是学院发展的需要。

三、明确了工作目标

1、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与功能,主要是起辅助、服务的作用,这就要求每个行政管理人员把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置于甘当无名英雄的前提之下,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做好领导的左右手,以辅助领导赢得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2、积极参与,勇挑重担。随着学院的发展,学院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每个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积极参与精神。在参与中要积极大胆,实事求是,敢抒己见。

3、勇于竞争,锐意进取。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当今,需要行政管理人员能尽快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预见性,在各项工作中一定要有新的突破,必须思想开放,锐意进取,在竞争中求创新,求发展。

4、加强学习,包括文化方面、专业技能方面、管理方面、学院各项规章制度方面的学习,以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去适应学院整个大环境的变革发展。

"管理培训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