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我们在某些事情中会有很多的收获,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大家晓得总结范文怎么写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区早点夜市专项整治工作小结",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2008年6月15至8月12日,黄冈市卫生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湖北省食品用产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城区早点夜市专项整治行动,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共出动卫生监督员1358人次,监督车辆272台次,下达整改意见书917份,张贴食品安全警示牌1400份;督促配备垃圾桶(箱)1309个;收缴不合格一次性用纸碗、塑料碗12652个及大量不合格一性用塑料袋;责令改正917户;依法实施警告等行政处罚603家。
通过卫生监督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专项整治工作目标,城区早点夜市经营行为逐步得到了规范,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一、主要成果
一是摸清了本底资料,为规范餐饮业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经统计,城区现有各级各类早点夜市店(点)共1017家,其中早点店(点)726家(无固定场所占260家);夜市店(点)291家(无固定场所占105家);食品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不健全656家;防蝇、防尘、防鼠、防潮等四防设施配置不全593家;使用不合格一次性餐饮具和包装袋612家;垃圾存放设施配备不足635家;食品原料和食品包装容器采购索证不规范548家;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上岗482名。
二是进一步规范了早点夜市店(点)的经营行为。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通过卫生监督员的督促指导,大部分早点夜市店(点)业主食品卫生安全责任意识逐步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健全了卫生管理组织与制度;自觉配备、增加了必备的卫生设施设备,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充分体现了专项整治成效。广大市民对专项整治极为关注,并积极参与、配合,认为是政府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
至目前为止,除没有固定门面的早点夜市店(点)外,其余早点夜市经营户基本符合《小型饮食店(点)基本卫生要求(征求意见稿)》(鄂卫办函31号),取得了临时许可;绝大部分早点夜市经营店(点)均配备了符合存放要求的垃圾存放设施;集中式消毒餐具使用率达80%以上;基本上禁用了不合格的一次性用纸碗、塑料碗和包装袋;食品垃圾乱扔乱放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扼制,餐饮消费环节的卫生状况逐渐好转。
二、主要做法
城区早点夜市店(点)数量多、分布广,实现预期的整治目标是对卫生监督部门的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后,市、区卫生监督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在这场关系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特殊战役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为了确保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市卫生局制订了《黄冈市区早点夜市专项整治方案》,成立了以局长王万福同志为组长,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长张志国、黄州区卫生局局长徐方国同志为副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确定了专项整治工作对象和重点整治内容,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与行动保障。
(二)落实责任,措施得力
按照《专项整治方案》要求,整治工作分南北两片共四个行动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采取滚地毯方式逐一上门,除做好耐心细致解释工作外,切实做好指导、规范工作。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市卫生局统一制作了《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了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监督意见,并以监督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形式督促落实到实处。整治行动期间,领导小组适时对责任监督员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巡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三)教育为主,惩治结合
我市整体经济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下岗职工再就业还占有一定比例,加之公共卫生设施投入不足,导致早点、夜市普遍存在问题。我们坚持扶持一批、取缔一批、处罚一批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在07年全国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对拒不接受整改意见的个别钉子户实施了行政处罚,取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对部分卫生意识较为薄弱的经营业主,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做到以理服人,达到食品安全,预防为先的目的。同时以点促面,通过树典型、立榜样等方式方法巩固整治效果。
(四)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专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使专项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得到广大餐饮业主及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先后在黄冈电视台、鄂东晚报等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广泛宣传相关卫生知识,以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二是张贴《食品安全警示牌》,使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三、问题与建议
(一)无证经营问题
按照《湖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要求:从事餐饮活动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场所必须设在室内,且具备餐用具消毒保洁、垃圾存放容器等基本卫生设施,其周边25米内无开放式垃圾箱等污染源方可进行许可。城区早点夜市店(点)尚有一部分无固定经营场所,制售食品完全是在露天环境下,因而不具备许可条件处于无证经营状态,加之一次性碗筷等垃圾清运不及时,严重影响市容、市貌。时下正值高温季节,一旦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建议城建、工商等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依法取缔无证无照、占道经营的违规经营户。
(二)采购索证问题
为规范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帐记录行为,保障餐饮消费安全,2007年我省出台了《湖北省餐饮业食品索证实施办法》,正式实行米、面、油、肉、蔬菜等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制度。检查发现部分经营业主为了牟利而私自采购货源不明食品、一次性餐具,无任何采购记录,更谈不上建立《进货台账》,无法做到追根溯源,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管理新课题。
(三)硬件设施配备问题
由于很多早点夜市店(点)以家庭小作坊为经营模式,投入小、成本低、利润薄,从而忽视了基本卫生设施的配置。如防蝇、防尘、防鼠、防潮等四防设施;冷藏、保鲜设施;餐具消毒、保洁设施等配置不足,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流动摊点,无基本的上、下水设施,污水排放不畅,因而无法保证餐饮消费安全。
建议对于确有特色的地方小吃,由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具有基本卫生设施的经营场所,划行归市、规范经营。
(四)从业人员卫生意识问题
很多从业人员卫生意识薄弱,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知识缺乏,未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明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工作时不按相关规定穿戴洁净工作衣帽,甚至赤膊上岗,当卫生监督员对其说服教育时,抵触情绪大,甚至恶语相加。
(五)部门职责范围问题
根据中编办《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编办发35号)文件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终端消费环节监管,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市食品卫生安全状况,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必须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定期召开联合成员单位信息互通会,以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
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
1、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令第370号)规定,工商部门应加大查处力度,依法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工商营业执照》从事早点和夜市经营店(点)。
2、借签先进地区城市管理经验,合理配置街头垃圾存放设施。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早点夜市专项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规范餐饮消费环节经营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点夜市店(点)长期积累的问题还客观存在,优化食品卫生安全环境,还面临十分繁重的任务和挑战。保证餐饮消费安全是法律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是维护群众利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长期任务,我们下阶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巩固成果,防止反弹
前阶段整治取得的成果,仅仅是个开头,我们将认真总结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从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入手,抓反复、反复抓,严防可能出现的反弹问题。
(二)创新思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继续推行和完善餐饮业食品索证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卫生监督员公示制度,拓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三)加大监管力度,促进行业自律
继续加大对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法规宣传及培训,增强依法生产经营、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自觉性,通过大力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不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四)完善部门联动、系统整合和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和大案要案,提高违法成本。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市场专项整治有利于共创文明社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一】
为了严厉打击农村食品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和消除当前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着力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夯实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提高镇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饮食安全,按照x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xx食安办发〔20XX〕xx号文件精神,我所立即开展工作,着手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市场和各村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责任,精心安排部署
在收到县食安办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后,按照镇领导的重要批示,我所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ѧϰ领会文件精神。一是制定了《xx镇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扎实深入地组织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治理行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二是成立了永宁镇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副镇长xx任组长,食药监所副所长xxx任副组长,食药监所专干xxx、xxx、xxx和各村食药安全联络员、协管员、信息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二、宣传发动,营造整治氛围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告为全面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严厉打击农村市场假劣食品,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安全的高压态势。积极组织各村驻村干部和各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信息员、食品安全联络员对辖区群众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最大程度地杜绝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在农村市场流通、倾销。
三、突出重点,深入市场整治
我所执法人员深入对镇区的农贸市场、超市、食品流通单位、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生产小作坊等进行集中检查。一是全面清理农村食品批发、零售者的经营主体资格,重点对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的五无食品违法行为和无证无照、无合法来源、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了仔细检查,二是严格落实食品经营主体责任。监督食品批发商、零售商严把进货关,督促其切实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全面规范农村食品市场。三是对工作人员健康证、环境卫生、各种记录、购销票据等进行检查。
四、专项整治,监管卓有成效
通过本次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镇食品监督执法管理机制,促进了食品流通单位、餐饮服务单位和食品生产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从业主体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食品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周边食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二】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它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公共安全问题。为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和信心,促进全县食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的工作要求,围绕保障食品安全这个中心,认真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餐饮服务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一、宣传创新,营造全民共同参与良好氛围
加强与本地电视台的沟通联系,开设食品安全专栏,以情景短剧、知识讲座等为题材滚动播放,面向全社会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让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家喻户晓,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公众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携手共治,全社会共筑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共建和谐家园,实现全县人民舌尖上的中国梦。
二、创新监管,切实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一)防患未然,监管于服务中
监管保安全,服务促发展。本着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积极消除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发动监管人员时刻留意市面门面装修,告知有意经营餐饮服务的业主合理规划布局,如坛同初级中学学校食堂、合流中学学校食堂、梓园大酒店、泽达大酒店建设规划初期,我局工作人员提前介入,对厨房、就餐场所的合理规划布局提出建议,与学校及餐饮服务单位交换意见,采取现场指导的方式,对不规范的布局提出整改要求,并采取回访的方式,督促整改到位,防患于未然。目前,我局抓住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的契机,以梓园大酒店、泽达大酒店为依托,在全县范围内打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梓园大酒店已被评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泽达大酒店已通过**市初步验收,创建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以人为本,约谈配合监管
在对已建成使用的餐饮服务单位监管中,发现食品加工处理区存在安全隐患的,我局采取约谈方式同该餐饮服务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约谈,并提出整改意见,杜绝隐患。如我局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川东休闲风味大酒店的食品加工处理区设备、设施老旧,凉菜间面积小不符合规定、无预进间、消毒设备不齐等问题,通知川东休闲风味大酒店的负责人到我局约谈,指出在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并与该负责人交换意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我局执法人员到现场指导装修设计,整改完成后,执法人员再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以求达到基本符合规定。这样既为餐饮服务单位业主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长期食用含铝离子超标的食品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过去我县油条、油饼加工过程普遍存在依经验随意添加明矾、铵矾导致铝含量超标的现象,针对去年抽检油条、油饼中的铝含量超标的严重问题,我局执法人员根据国家标准关于油条、油饼中铝的最大允许残留量xxxmg/kg的规定计算出在不添加其他含铝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下,经折算,油条、油饼中添加的明矾不得超过xxg/kg,添加的铵矾不得超过xxxg/kg。并将折算的结果以文件的形式通知给每个油条、油饼加工生产店,督促他们按要求添加明矾。在今年对油条、油饼的抽检检查中,油条、油饼的铝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抽检合格率xxx%,远远高于全省抽检合格率仅xx%的标准。
当前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正处于应有所为、必有所为、大有所为的改革发展机遇期。食品药监部门将坚定信心,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创新监管机制,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争取更大作为。
区农业局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XX年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区农业执法大队开展种子、农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作物种子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及欺诈坑农的违法行为,保证种子质量,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我局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办发[XX]201号)及市农业局《重庆市XX年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渝农发[XX]77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了确保我区广大农民购买上优质的放心种,我区在种子市场专项整治中,以经营未经审(认)定的“两杂”种子为重点,以档案不健全、标签不规范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种子市场的专项整治的全面工作。在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局成立了由局长华大万同志任组长,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局长谢美见同志任副组长,政策法规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种子管理站、植保站等科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政策法规科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具体负责对种子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做到了明确责任,分工负责。
二、制定措施,突出重点
为了使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局根据全区种子市场的特点,对辖区内的30个街道、镇、乡种子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在具体工作上,重点整治以下几种违法违规行为:一是经营未经审定(认定)品种;二是种子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未按规定备案;三是种子标签不规范;四是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经营档案,不给农民出具售种凭证;五是经营假劣种子。在工作措施上:一是进行追根溯源,端窝点,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二是进一步规范种子管理人员的行为,清理和纠正我局机关及其下属种子管理站、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有无从事和参与种子生产经营的行为;三是加强对市农业局确定的主推品种的宣传推荐,引导农民正确购买和使用良种;四是加强对《种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农民群众识别假劣种子能力和依法自我保护意识。
三、严厉处罚,成效显著
去冬今春以来,我局农业行政执法人员会同区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等单位的执法人员,对全区的种子市场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共计出动执法车辆100辆次,执法人员280人次,检查乡镇市场30个,检查城区各种子批发经销商14家,检查各乡镇种子代销户250家,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培训种子经营人员200人次。
此次开展的种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共查处违法经营种子案件9件,没收入未经审定(认定)种子100公斤,处罚款28920元。其中立案查处案件6件,没收未经审定(认定)种子100公斤,处罚款28000元;实施当场处罚案件3件,处罚款920元。查获违法经营“两杂”种子品种10个,其中水稻品种有金优191、冈优827、金优527、金优995、福优80、ⅱ优58、金优58、金优63、川香稻5号等9个;玉米品种有蠡玉168。查获未经审定(认定)品种有金优191、冈优827、金优527、金优995、福优80等5个,其中冈优827、金优527水稻品种虽然通过了全国审定,但种植适宜区域不包括武陵山区。查获标签不规范的品种有ⅱ优58、金优58、金优63、川香稻5号、蠡玉168等5个,没有标明重庆市的品种认定编号、品种审定名称,有毒标志等。同时,我局还对2家种子批发经销商存在的标签不规范行为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改正。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为期4个月的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区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整体推进。通过种子市场的专项整治,我区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得到了较好的磨练,经销商的经营行为得到了较好的规范,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在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农民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导致执法检查中取证难度的加大;二是由于农业执法成本高,加之经费来源有限,导致执法工作不能完全到边到位;三是执法队员来自各技术部门,法律知识相对缺乏,因此执法的经验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开展此次种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我区种子市场经营秩序,有效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促进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下步的工作重点是:一是进一步宣传《种子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对各种子经营人员进行规范经营知识培训;三是加强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保证种子质量;四是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
区农业执法大队开展种子、农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区农业执法大队开展种子、农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总结
2018年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总结
按照省市局的统一部署,我局快速行动,打响成品油整治攻坚战,具体情况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部署
我局成立成品油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场科xx科长为副组长,各监管所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科,统一领导成品油整治工作并明确要求对成品油市场监管工作做到重点过问、深入研究、把握动态、狠抓落实。各单位要将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形成职责明确、协作配合、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我局迅速出台新市监字3号《关于开展全市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件,强化指导各监管所开展成品油市场整治工作,同时将成品油监管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年部署,紧抓不懈。
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回头看迎检工作,同时结合新近开展的全省成品油市场集中排查整治,我局召开成品油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局主要领导主持会议,并作出部署,会议传达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迎评及排查整治工作的最新指示和会议精神,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工作打好提前量,全力抓好成品油治理。
二、明确重点,强化监管
一是以柴油为重点,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督检查。今年以来,各监管所对辖区内加油站销售国Ⅵ标准车用汽柴油情况进行检查,禁止销售普通柴油,严禁在城市城区范围内及高速公路服务(停车)区销售普通柴油。同时对加油站是否按照油品升级要求销售符合标准的油品,是否及时更换油品标号、标识,是否有以普通柴油冒充车用柴油进行销售进行重点检查,核对进货发票、进货台账记录与销售的柴油标号、等级是否一致。
重新印制下发成品油经营单位现场检查记录表,明确要求各监管所在前期检查的基础上,对各自辖区内的加油站进行逐一排查。
各监管所对各加油站的监督检查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中,截至目前未发现问题。
二是强化质量抽检,切实提升车用柴柴油质量水平。我局针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线重点区域,将消费者投诉举报、媒体曝光、抽检不合格的加油站列为重点对象,开展柴油质量专项抽检。按照xx市《2018年成品油商品质量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自3月底开始,对全市加油站进行监督抽查,累计抽检在营加油站xx家,抽取汽柴油样品xx个,其中汽油样品xx个、柴油样品xx个,累计发现不合格样品xx个,其中柴油xx个,汽油xxx个。
另外,对前期抽检中出现不合格及存在问题的xx家加油站进行抽检回头看,实施二次抽检,经检验全部合格。
三是加强执法办案,做好成品油不合格后处理及其他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加大执法力度,严令停止销售低于国Ⅵ标准车用汽柴油和普通柴油,全力做好成品油不合格后处理及其他违法行为。对xx家不合格加油站下达处罚决定书,罚没款合计xx元。执法检查时,发现一家加油站存在以0#柴油冒充-10#柴油的违法行为,并对其立案处罚,罚没xx元。
三、突出抽检,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式管理。逐渐形成了项目齐全、指标科学的全市流通领域加油站监管台帐,台账包含详细的抽检情况和不合格处理情况等内容,每次抽检后,逐一填写,实现动态监管。
二是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及时制定成品油商品质量检测工作方案及《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强化成品油的市场监管。
三是加大成品油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实现辖区油品抽检100%全覆盖。集中人力物力实施无死角抽检,对不合格样品所在加油站,按照管理权限和法律程序进行立案处理,并对抽检流程和结果通过市政务公开网站面向社会进行公示。
四是充分利用12315、12365,12345投诉电话以及民意通网站,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油品质量存在问题的,及时抽检,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