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6.26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我们该如何撰写有深度的读后感呢?在阅读作者的作品后,我们通常非常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撰写一篇出色的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根据您的需求,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内容丰富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阅读并受益于此!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1)

不要陷入“原因论”的陷阱,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

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原因决定论”和“心理创伤”应该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当下不幸的罪魁祸首,我们的现在的状态是过去已经决定的,听起来很有说服力对不?

然而,阿德勒否认“原因论”,否认“心灵创伤”的存在,他的哲学重视“当下”的意义,他认为没有所谓的过去,就只有此时此刻,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不是由过去决定的,是由无数个此时此刻形成的。

逃避社交的人说他是因为不安的原因才不想出去,书中却说正是因为有了不想出去这个目的,他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出去社交就意味着可能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于是他不想出门,就制造出了“不安”的情绪,给自己一个不出门的“原因”来宽慰自己。

这是一个反常识的理论,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质疑的态度,但后面动摇了我的想法。身边经常有这样的说法:因为我很笨,所以我不管怎么努力也超越不了别人,那还不如“佛系”。

如果按照阿德勒的理论,是先有“不想努力想犯懒”这个目的,才制造出“我很笨”这样的理由从而作为抵御别人批评自己的借口。

很多人谈论“原生家庭论”“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就生在罗马”,这些思想也一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曾认为自己的性格是环境塑造的,性格又决定人生,于是我就没办法喜欢现在的自己,也有认为性格不可改变从而人生也很难改变的想法。

这是陷入了“原因论”的陷阱,我的悲观、难堪、摇摆不定大致源自于此。阿德勒说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这样“不幸”的状态,最开始并不是我们有意的选择,可最终还是我自己选择成为了这样的自己,我之所以没有改变,是因为我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这样活会更轻松,更舒服。

牛顿运动定律告诉我们“在不施加外力情况,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我们做下了不改变的决定后,就像是石头滚下山去一样,依靠重力加速度,外界对“石块”做功,非常轻松,但长此以往,石头动量越来越大,再想控制它停下,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走,要施加的外力就大了。

想要事情有改变,就要有勇气去做“改变”的决定。为什么改变这么困难?因为不再是重力对石块做功,是我们用勇气、毅力来对石块做功。

人的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阿德勒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马克思也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只要地球有一天不毁灭,人就不会成为一座孤岛,那就必然产生烦恼。如何减少烦恼?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就是很有实践意义的指导,他认为人生中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课题分离就是:既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他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自由,自由的证据就是“被别人讨厌”。而想要获得自由,就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人际关系中实现课题分离的具体做法是将纵向关系变成横向关系。

书中说得很好,别人渴了,正确做法是“把人带到河边”,这是良性的横向关系,把人的相处放在“我们不同但平等”的正确位置。干涉就像“把人带到河边并让他喝水”,是一种上下级式的纵向关系,即使在我们自己的角度认为渴了喝水就是正确的,但这不是我们干涉别人选择的借口,也许他真正想喝的是井水而不是河水呢?这在对方的角度你的举动是恶非善,是妄自干涉他人课题的行为。换个位置想,我们自己就更不想成为被他人按着喝河水的人。

父母孩子,老师学生,朋友之间……都需要课题分离。莫陷入“自卑情结”,我的身高曾多次被人嘲笑,哪怕有时只是开玩笑,也会引起我的不适,现在被人说得多了,好像也产生了“抗体”一样,但心里还是有这根刺过不去,就是始终自卑,默认了矮就是差劲,是基因上就低人一等的表现。

这本书让我畅快了许多,哲人说自己身高矮,就不会给被人太大压力,回想自己,也有同学说过我亲和力强。书中提到:不过分关注被给予了什么,作文去关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人东西,过分在意自己矮小的身材,我就容易转牛角尖。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因为太矮了很自卑,想要长高变匀称,所以我去学了篮球、乒乓、羽毛球,虽然没给长高带来什么帮助,却也因此认识了一些朋友,这一定程度的“身高自卑”,所带来的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利用得当也可以成为改变的勇气。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身上多少有一些拼命想掩饰的缺点,而过分关注缺点本身,不如多思考思考:这个“缺点”,是否能转换为自己独特的优势?这个自卑感,是否也给自己带来过一些向上的改变呢?

陷入自卑情结就更可怕,所幸我迷途知返。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自卑情结”“心灵创伤”都是自己捏造出来用以逃避现实的,是想要让自己活得更“轻松”的借口。不是“因为我长得丑,所以不想出门结交朋友”而是“不想出门面对被人轻视拒绝的结果,所以我捏造了我很丑这个自卑情结”。

走出自卑情结,让适当的自卑感成为成为自己前行的勇气之一。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2)

被讨厌的勇气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理论的入门解读版本。适合无法静心啃下大部头但又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来读。这本书结构很巧妙,通过青年和哲人对话辩论的方法,层层深入。青年就像是读者一样,充满疑问,一开始无法接受哲人的观点。但随着哲人深入浅出的讲解,一个个驳倒了青年的观点。青年最后成为了“喝上水的人”。

阿德勒看重目的,弗洛伊德看重原因。两者的区别是如果相信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过去的因造成的,那现在无法改变。无论做出什么努力都是白费力气,所以最终会放弃。而选择相信一切都是目的导向的,就会发现所有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赋予了它什么意义。听上去很绕口,但是作者列举了在餐厅发怒不是因为生气而是因为这是解决冲突最有效的手段这个例子。为了解决问题而发怒,而不是真的生气。所以理论上易怒的人是懒得用其他更好地方法解决冲突的人。愤怒等一些情绪,是可放可收的手段。

人的一切不幸都产生于社交。首先他人的出现会产生对比,进而产生被比过的焦虑和自卑。但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走在一个纵轴上,我们向前迈进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为了超越自我。

接着和别人产生羁绊会让人分不清那件事情是自己的哪件事情是别人的。想控制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人事没有做好课题分离的人。同样的,哪件事情是该自己负责的自己的事情而不应该是他人做决定也需要分辨清楚。这就是社交上的自立。如果做到了这点,就不会有自卑感。

打开这本书的人都想如介绍中说的那样,追求快乐,成为幸福的人。最终章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他者贡献。把整个世界当做一个共同体,把所有一切都当成伙伴,不求回报的相信,帮助他人。如果真的做到了,应该就成为别人眼中的傻子了吧。作者也说真的做到需要现在寿命的一半才可以。爱护家人,鼓励挚友,很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已经把他们看作一个共同体。他们的进步和快乐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但现代社会不可能只在这狭小的一个共同体里生活。作文如果可以把工作,可以把社区,把整个国家都当成自己的共同体,那心甘情愿为之牺牲就不需要解释了。我可以理解给家人带来开心我可以开心,但是目前的我还无法理解给同事带来快乐可以使我快乐。作者认为通过帮助别人,可以产生共享感,可以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进而产生价值感,带来幸福。

人生本没有明确的意义。如果真的有了目的性,那达到目的前的人生都是临时的,生活也是临时的生活。生活应该是想享受舞蹈过程的舞蹈演员那样,感受翩翩起舞的每一刻,而不是谢幕的掌声。

这本书上的观点之前我在其他书中都零零碎碎的接触过。阿德勒的观点是反常识的集大成者。初次接触时会觉得是在胡言乱语,但细品之后会发现,如果真的能够接受阿德勒的观点并践行在生活中,那样的自己应该是个强大且快乐的人吧。起码他明确的告诉了读者走向幸福的引导之星是什么。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3)

今年好像除了看社科类的书,莫名也看了一些偏哲学的书,虽然没有看一些大部头,但感觉也在慢慢接近。这一本是跟朋友聊天时偶然提起的,她觉得似乎里面的某一点,于是就找来看了看,没想到还真的是各种戳。

对话的形式里,去讲述和解答一些问题和道理。

一、关于目的论和原因论,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创伤,阿德勒否定原因论,“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这大概是我去年大部分时间的感受,觉得生命没什么意义,生活也没什么意思。

而“自己想改变,还说想要马上改变,却还是没能改变,这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而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而大部分人都在为自己不做改变找借口。不做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面对没做到没做成的现实。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自己有这种才能”的可能性中。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应该去做,这一课题,就摆在面前,却不断扯出不能做的理由。

二、关于人际关系。

害怕被他人否定,避免在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才能够去体会,关于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即追求卓越感。是指自己不断超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对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产生自卑感。

三、关于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

工作课题里,即使不投缘也可以合作,下班或者转行之后,就变成他人关系。爱的课题,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四、关于自由。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很多人是苦恼于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课题分离”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作文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走着就不会迷路,但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会面对“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争取自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不畏惧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五、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行为标准,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

共同体,不光是家庭,学校,还包括社会,地球,宇宙……

六、自我接纳。不是自我认可,而是自我接纳。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人生不是一条线,而是点的连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他者贡献”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点点滴滴连续的刹那里,就走完了这一生,至于能去哪,就看这点点滴滴的刹那。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4)

改变自己需要勇气——《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500字:

昨天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还没看完就匆匆写了一些心得。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有些小激动——阿德勒的观点太颠覆我们传统认识,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今天心情平静下来,回复常态再去想这本书,我的几个软肋被戳中了。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说的再准确不过。“改变”这个词应该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想着“改变”。我们想变得“多才多艺”,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找不到我想要的工作。我们想变得更“能说会道”,不管是谈客户、人际交往还是找对象,都是用得上吧。

我们想变得“自律”,想做什么的时候,马上就可以进入状态,而且百分百的投入,效率高,收获多......翻一下我们想“改变”的清单还真不少。然而,第二天还是跟往常一样,照吃照玩,依然的失落、焦虑、无奈、受挫……所以,我们必须得承认“改变”需要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5)

读前面赞誉和推荐序部分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觉得这是一本很厉害的书,阿德勒这个人本身也应该具有很大的能量。

当读到第一夜的故事,说实话,前几篇让我没有什么读下去的兴致。我也有点不认可前面推荐篇所说的,这不是一本浓厚的心灵鸡汤。我总觉得这个哲人说话的鸡汤味道很重,自己的理论太深了,反而有一种像邪教的执念的感觉。

对于哲人说的很多话,我的情绪变动其实和青年是很相似的,青年在每一篇故事结尾的反应和内心活动在我的身上也都有发生。

前两夜的讨论一直都局限于文字学术层面,学者只是一直在呼唤要有勇气去做真实的自己,而没有给出具体的对策,所以让我读起来味同嚼蜡,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真正帮助。

从第三夜的讨论开始,我有一点摸到了阿德勒思想的雏形,大致了解了这种学说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其实对于我自身来说,这是很难付诸行动和实践的,或者说其实在我的心里,以及自己已经形成不易改变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前提下,是很难接受的。

直至第五夜,也就是这本书讨论的最后一个篇章,我才能够弄懂学者所说的这一种思想大至60%的理念。但事实来说,我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和认同学者所提到的很多想法以及表达出来的概念,在我的思维中还是有反驳的余地。直至快要结尾的部分,学者提到的一句话,很多人在笔记中写道,有一种让他们醍醐灌顶的感觉。作文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以我的粗鄙之见来看,我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到这一种思想的高尚性,或者说在这一本书中,我并没有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只是我会明白到,要有勇气去做自己,多关注自身,不要太关注身边的他人,和自己认为这个世界对自己的看法,还有就是要懂得为身边的人做贡献。我想今后有时间,我还会再将这本书拿来读一读,想看一看能否得到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在后记中,岸见一郎先生写道:“如果有人认为难以接纳阿德勒思想,那是因为这种思想是反常识观点的集大成者,而且要想理解它也需要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即使没有语言方面的难度,或许也会有像在严冬里想象酷暑一样的困难。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解开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

最后,我想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的是——在还记得它的内容的日子里,保持勇气做真实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6)

读心理学的动机首先其实都是替自己疗伤。这本书是关于勇者的哲学,你需要对生活心怀希望,你需要攒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伤害,失望。但保持你的热忱,因为你想要的是幸福,而幸福一定来自于和人的联结。

心理学这个东西其实和哲学一样,无所谓对错,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各不一样,是他们性格的展现,不同的人的看法不仅不一样,甚至是对立的。但你要做的,其实是选择一个你认同的,并且认为会带给你幸福感的价值观,坚持下去。相见恨晚,余生我决定抱着这本书的生活哲学,好好生活下去了。

过去是沉疴,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勇气的哲学,所以它完全否定过去带给你的影响。你不能因为过去的创伤找借口,来逃避你应该过好当下的生活的责任。不论这个说法正确与否,其实只要你相信,它就会给你带来正面的影响,提升对生活的掌控力。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7)

【原因论与目的论】首先跟现主流观点不一致的是阿德勒看待问题的视角,尤其是看待过去经历的视角,比如一些心理学所提到的童年阴影和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造成的影响,过去经历决定个人行为的思想。阿德勒明确否定这样的原因论,他认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eg:平时可以用目的论思维来分析自己的行为。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在我看来挺有道理。就像工作,很多时候工作本身并不难也不累,难得是平衡和处理官场职场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书里提到了自卑情结和自卑感,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人生的三大课题与课题分离】

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需要注意避免的是:

1.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2.寻求他人的认可: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3.干涉他人的课题: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首先思考“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冷静地划清界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4.害怕被人讨厌:有人不喜欢你,那不是你的课题。抱有“应该喜欢我”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1、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2、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

3、关于评定一个人的价值:不用“行为”标准而用“存在”标准去评估他人与自我,eg:“行为”标准: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存在”标准:从零起点出发,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做加分。

4、“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真诚地接受“这个我”,同时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5、人生是连续的刹那,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人生到达了哪里,而是去关注如何度过人生的每一个刹那。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8)

本书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讲述,通过哲人与青年的辩论,丝丝入扣地将阿德勒的思想铺展开来。从刚开始发誓要驳倒哲人的观点,到最后“被带到水边饮水”,是青年的心灵成长之旅,亦是我的。

青年会遇到的情况,会有的想法,比如自卑感、人生没有价值、对未来感到迷茫,都是当下大多数人的常态,而哲人的回答好像一把利刃直戳心灵最深处,叫你呼吸不畅,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你眼前颠倒,同时又变得如此简单易懂。

从小到大,一直背负着父母期望的我,浑浑噩噩地念书,考了父母期望的大学,学了以后会有稳定工作的专业。而这些在我眼里,都是自己没有目标造成的:如果我有强烈的愿望,就可以放手一搏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哲人的回答,将抱有这种想法的我狠狠摔在地上。“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多么犀利。

在当今世界,一个人“没有目标”,就足够被自认为阅历丰富的长辈和自以为是的同龄人好好鄙视一番了,阿德勒却轻描淡写地对我说,“没有目标也无妨”。为迷茫未知的将来整日痛苦的我,在看到这段文字时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我过度执着于未来,导致看不清脚下,这让我每一天都过得很煎熬。

所幸与本书相遇,让我反思了很多事,也试着重新接纳自己,整本书读下来收获颇丰,说是心灵净化一点也不为过。当然,对于阿德勒的思想,我仅略知皮毛,正如书里所述,想要真正地理解,还需要在生活中慢慢体会。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能够解决人生中会遇见的所有烦恼(大概会有人对这句话感到反感),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认真读完它。

不过,读与不读是你的课题。我的课题到此结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