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冈仁波齐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7.09

冈仁波齐读后感推荐7篇。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冈仁波齐读后感推荐7篇”,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冈仁波齐读后感【篇1】

这件事,本身不问值不值得看《冈仁波齐》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惶恐的。朝圣是一件大事,每个听到它的人,都想要家族的人参与其中,为家人祈祷,为自己赎罪。然而,磕十万个长头,并非易事。况且,望众生安康是一种宏大的志愿,1200公里的路途走完,也不一定就能实现。那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几年前有人对我说过,人总要信点什么,怕点什么。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小康之家,未曾体会过生活艰辛的我,好像没有所谓的敬畏之心。我觉得这是一种可悲。人并不能永远无忧虑,否则痛觉神经会迅速的萎缩,变成麻木的行尸走肉。我们敬畏生,恐惧死,是对生命的尊重。去朝圣的路上,遇到生或死,都变得极为平常。这种满怀虔诚的日常,在几步一叩首中完成了对生命庄重的仪式感。真正的风雪无阻。9岁的小女孩扎扎尚不能完全了解生活,就开始随一行大人走上了朝圣之路。十八岁少年在理发店的悸动,不同于《卡洛》中成年人言语上的暗示,隐晦而自然,让漫长的朝圣之路之后的生活,多了一份期待。我喜欢他们叩首后停下来一起围着跳舞的画面,也喜欢他们在拉萨停留两个月打工赚钱的画面。朝圣是大事,但生活也是重要的事。朝圣之后,也会认真生活。就像永远不要指望去一次西藏或丽江,就能洗涤心灵一样。去过哪里并不重要,内心的仪式感并不会因为你去过地方,而突然出现。去过甘孜,感受过那里多变的天气。路途遥远,还有晕车和高反重叠在一起的难得体验。从成都去亚丁的路途中,痛苦不堪,已经拿出手机查最近的机场在哪里。可路程过半,最近的机场就在目的地亚丁,返程和前行,一样让人尴尬,遂咬牙坚持。脸色苍白时遇到天朗云舒,还有对我说扎西德勒的藏族老奶奶,那时觉得值得。磕十万长头,到达目的地,对他们而言亦值得。或许,这本身就不是一件问值不值得的事情,是我太过肤浅。我想起了当年对我说人总要信点什么,怕点什么的那个人。在那之后,再也没有人对我这样说过。

冈仁波齐读后感【篇2】

《冈仁波齐》是一个没有程式化剧本的概念,就是用一年的时间,跟着一组真实朝圣的队伍拍摄。用苦行僧的方式跟他们朝夕相处,从他们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人物,虽然这个电影没有剧本,但大概的故事走向和人物设定我已经想了很久:首先要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她)可能会死在路上;要有个孕妇,她的小孩会在路上出生;还要有个屠夫,因为杀生过多想通过朝圣赎罪;要有个七八岁的孩子,这样会增加很多趣味性和不确定性;有孩子就要有他(她)的父母;还要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他可能是个小流氓,也可能就是一个青春期敏感害羞的男孩,一路上他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还要有一个50来岁、成熟稳健、类似于掌舵者身份的一个人,他会是整个朝圣队伍的头领。”

神奇的是,这一切预设居然全部应验了——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的芒康县普拉村,11个普通的村民愿意跟剧组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朝拜之旅。

《冈仁波齐》像“朝圣”,平静至极,而《掌纹地·皮绳上的魂》则如“降魔”,兼具“西部公路”与“魔幻现实主义”气质,神秘、悬疑、时空交错,人物环环相扣,爱恨交织,相生相杀,如入天堂,如堕地狱。

冈仁波齐读后感【篇3】

有信仰的人总是善良和体贴的,就算是随行的拖拉机被一辆越野车给撞翻在路边,他们想到的也是越野车上的人需要快点送到医院救护,而他们自己能做的只能是迅速做出决定,拆掉撞坏的车头靠人拉车继续前行,这里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迟疑,如此朝圣之路,犹如佛经上讲到的故事,一切的磨难都是上天的考验,没有这些逆境、磨难,无始劫以来积下的债怎么还?所造的业如何消?当你经历、当你跨越,你也就得道证悟了!

翻越米拉山5000多米的高峰,终于一路下山看到了远处的布达拉宫,大家默默的集体站在那里遥望施礼,内心的激荡无以名述,我作为观众久久不能平静,一切的辛苦在那一刻是值得的,金光闪耀的布达拉宫是每一个西藏人心中的圣殿,他们在前行的路上,虽然冈仁波齐圣山还在远方,但是至少到达拉萨让他们坚信:每一天,无所畏惧,坚持心中的信念,善待每一个身边的人,珍视所有的生命,甚至那只马路上缓缓爬行而过的虫子,所有的善总会让灵魂到达彼岸。

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需要历时一年用脚行走、用身体丈量长达20xx多里的朝圣之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雪山脚下渐渐拉远的队伍,转山尚未开始,经过拉萨完成补给和休养,去往圣山的道路还在前方,这样的寓意似乎比拍完全程更有寓意,修行的道路不就是这样吗?

这是一部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实电影,生活中最真实的故事被用一年的随拍搬上了屏幕,每一个人都是真名真人真角色,虽然我从小生长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却并没有那样近距离的了解过藏民的朝圣之路,这一次,跟随电影的镜头用一种全然浸入的视角看完了电影,内心升起对电影摄制组由衷的尊敬和感恩。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如此的好电影实在是太难得了,我们从电影里只是看到没有尽头的大山、雨雪、米拉山顶上飘扬的经幡美丽而神圣,可是我却很清楚走到那里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反应之痛苦,五千多米的海拔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而摄制组却在如此身体巨大的挑战下完成了这部具有非常意义的电影的拍摄,如此对信仰的尊重、对藏民一路朝圣的真实再现难能可贵,如果你想要看这部电影,一定要去影院支持!

冈仁波齐读后感【篇4】

看这部电影真的需要一颗平静的心灵……惭愧地说,我中间有一次睡着了一小会。

我旁边的两个人从头到尾一直在讲话……说实话看这种安静的电影的时候还是很毁气氛的……

关于电影,没有剧本,一切都发生得很平静,包括生与死。

导演不断让意外和障碍降临,朝圣者只是平静,甚至笨拙地闷头排除万难,有惊无险之后以为他们会歇一歇,然而次次出乎意料,各种灾难和麻烦之后是不变的长头,不变的上路。这些人总是突然就开始投入地磕头。刚生完孩子的次仁曲珍没怎么休息,把襁褓中的丁孜登达放在物料车里,自己则继续磕头朝拜;车子被撞坏了,几个男人在前面拉车,其他人继续进行朝圣,拉过一段距离,这些拉车者又返回原点补齐那段没有磕头的路。

面对至高无上的神,自认渺小的教徒们往往通过苦行来表达虔诚。对于他们,朝圣不仅是仪式,更是肉体和灵魂的升华。藏民身上神圣的气质得天独厚,与生俱来。远离尘嚣、祖传的教义、艰难的生存环境淬炼出信仰坚定,不怕吃苦,与自然和宗教融为一体的民族性格。

我在结尾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是结尾......全片都弥漫着平淡的感动,特别是在看到老爷爷说朝圣是为了祈求众生幸福的时候。

但更多的感觉还是,以前对于藏族的朝圣觉得非常崇高到无法触及,现在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出人意料的朴实和平静,这反而更加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冈仁波齐读后感【篇5】

形式无法填补内容上的空洞中国电影观众群似乎已经开始出现一种盲目审美的现象,只要是非低级趣味的慢叙事弱情节的电影都一概给予好评。尤其是将无病呻吟,厚古薄今,抑富扬贫误认为是返璞归真的文艺复兴。冈仁齐波在口碑上的成功就基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下。导演张扬跟风转型,在艺术道路上骑了匹麋鹿,看呆了路边一群赶驴的。不过到底还是爱情麻辣烫和落叶归根才是他的风格。从外部结构上来看,本片的特写镜头可能比聂隐娘还要少,颇有小津的懒得拉线风格。(个人还是更喜欢有如达伦阿罗诺夫斯基那样频繁地使用特写)无数的中景全景使它看起来像一部纪录片,场景调度涉及精力问题,镜头调度涉及资本问题。低成本似乎是在外部结构上从简的一个合适理由,但若企图将其风格标榜为新现实主义什么的,不说特吕弗之流的意大利学院派,估计连意面神教都看不下去。而内部结构上的问题在于它似乎把宗教拔到一个过高的地位了。引得一部分声音自卑地高喊中国人没有信仰!首先,宗教不等同于信仰,宗教成为一种文化主要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不仅仅是社会学问题。其次,信仰有多种存在方式,宗教恰恰是其中初衷最为不纯净的一种。本片把宗教的形式看得过于重要,甚至超越了它的意义。它围绕着的朝圣话题以及大量篇幅去描写的转山行为也许在存在主义者眼中这是一种浪漫的本质,但在结构主义者眼中却屡见不鲜。关于主角们执着的动机勾勒得过于表面,将文化背景展现的太过浅层,人物关系也过于轻描淡写。太过于注重还原现实物的形式以至于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本末倒置,不知所云。

冈仁波齐读后感【篇6】

像我这样所谓的修行人,对于磕长头朝拜拉萨,连观想一下的勇气也没有;有时候去藏地碰到在路边匍匐的行人,连眼神都不敢在他们身上停留太久。

《冈仁波齐》在我的内心狠狠的扎了一下;对于一个灵魂就是信仰本身的民族,除了深深的敬仰,我没有资格评论;但对于修行人而言,他们所表达出来的菩萨的勇气,对于苦难一点点都无所畏惧,对于众生苦乐的承担也无所畏惧,这才是所谓的勇气吧!虽然理论上知道很多,但真正的勇气表现出来,确实让人震撼!

然后是对于众生的惦念,不论是杨培叔叔还是路上碰到的老人家,都一再的说“要想到为所有的众生,所有的苦难众生去朝拜”这种惦念更加让他们慈悲,坚韧吧!

再就是他们对于生死平和的态度,生对于他们来说是喜悦的,也是平常的,所以一个即将临盆的人去朝圣,那么平常;杨培叔叔死了,死就死了,像生一样自然,没有哭天抹泪,他们真正接受这种无常,接受这种生死的自然规律。

最后就是对于困难表现出来的谈定、随缘;车子坏了,坏了就坏了,拉着走,没有抱怨,没有诅咒老天爷,也没有自艾自怜;到拉萨没有钱了,没钱就去赚,那么平常,自然;还有在河边跳舞的一段,他们的喜悦,很容易。

从头到尾,没有很多的台词,没有大喜大悲,一切都如他们的灵魂一样安静、平和;就像他们的生活一样,一点都没有华丽的成分,但对于生命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华丽吧!

我想起米拉日巴尊者说的一句话“我的宗教,是生死无悔”!

冈仁波齐读后感【篇7】

第三种选择《冈仁波齐》观后感看完这部电影,有个美丽的姑娘问我:讲的啥啊。我想痛骂她图有其表,可这四个字和她的问题一样肤浅,于是决定写篇观后感。是为序。反正我是想不到有什么精神上的东西能支持我干一件这么疯狂的事,以承受肉体痛苦为代价。所以我不准备谈信仰,这个窠臼的话题,且鸡汤。喝了鸡汤能干活的青葱岁月也早已离我远去,但和冈仁波齐明艳的白雪一样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也遇到过不去的问题了,怎么办?毕竟,大部分怂人还是没有勇气去转山的。可大部分人,生命里都会出现卡壳的时候。当我们的智力不够用,内心不够强大,小宇宙又不爆发的时候,我们跨不过这道坎了,怎么办?按照文科生的思维,我在历史中找答案。历史给出了两种人:第一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屈原为代表,既然天不分好歹,地错勘贤愚,于是和自己死磕,他们为后世留下了香草美人的光焰,以及还等着建设的物质文明。第二种,和光同尘,与时舒卷。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处世哲学,尽人事,听天命,最现世的方法论,其实挺好,只是大部分人用着就用偏,认怂最后成了真怂,没尽了人事就先认了命,最终只成全了自己无为的宿命。那到底认不认怂?貌似是个二选一的问题。然而,这部电影给出了第三种选择:去转山吧,带着让你困扰的问题一边转,一边追寻答案一边做,一边想。暂时想不出答案,那就只管去做好了,做着做着,答案自己就呈现了。看完电影,闭上眼睛,我想到了另一部电影《Forrest Gump》,和那一句经典的Run Forrest!Run!阿甘是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甚至智力还达不到普通人的水平,如同电影里的汤姆汉克斯扮演的恰到好处的傻萌。小时候,他问妈妈,我是不是stupid?他妈妈告诉他,Stupid is as stupid does.这句话如同一个偈语,阿甘并不能懂,但当珍妮喊Forrest!Run!他懂了,并做了。我们看到,在阿甘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被跑这个动作所触发。从小时候逃避坏孩子欺侮,跑进了橄榄球赛场,跑出了越战烽火,跑到珍妮来了,终于可以不跑了,可随着女孩在一个清晨的悄然离去,又开始了无目的的环美长跑。。。一次又一次,每一次都拼尽全力,却又举重若轻,就这样,不卑不亢,不悲不喜之中,他跑掉了脊椎障碍,跑出了橄榄球赛全美冠军,在越战中救出了战友和上级,最后那次还跟随了无数粉丝,一起跑过了田野、海洋、山川、戈壁,跑遍了整个阿拉巴马。一切结果,随着他奔跑的步伐,都如约而至,虽然他从不问后果,也不曾期待。是啊,妈妈说过,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那怎么办呢,去吃啊,吃了就知道了。Run!Just run!也许这就是阿甘自己对stupid is as stupid does最好的诠释。可喜,可悲,we are not as stupid as阿甘,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欲望,而没有更高的驾驭欲望的心智水平,从而也就有了更多的烦恼。贪嗔痴迷,起心动念,如何破?佛家要我们消除欲望,破除我执,或许这可以做到;或许也可以正相反,如《冈仁波齐》和《Forrest Gump》教我们的,just runjust do想到了,就去做吧;有问题,就带着问题上路。像转山的藏民一样把它看作是一种生命的召唤也好,像阿甘一样只看得见脚下这一条道跑到黑也好,去转,去跑,重要的是脚已经在路上,心同时在寻找终点。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去做就是了,尽心尽力就是了。冈仁波齐的朝圣之旅,在漫长的远方;每一个念动合一的瞬间,在分分钟的当下。围绕神山的修行,也许是普通人难得一次的超凡脱俗的仪式感;扣问心门的修行,却存在于我们日复一日寻常生活的烟火气。据虔诚的佛教徒说,围绕冈仁波齐转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十圈,可在500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百圈,可以升天成佛。十年成佛,一辈子成人,孰难。遥望远方,我看见了那些长跪叩首的人,低头自顾,我也看到了脚下每一步的路。道之修远,行者自重。后记:到最后似乎又煲成鸡汤了呵呵呵~以此纪念x年前被阿甘热泪盈眶的那一刻,竟不知,修行已从那时开始。

"冈仁波齐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