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政治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7.12

政治观后感集合。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政治观后感集合”,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政治观后感【篇1】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本关于国际贸易、金融和政治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着许多深刻的思考和见解。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受益匪浅,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察。

首先,作为一本属于政治科学范畴的书籍,它所揭示的是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对政治的反哺。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贸易互通频繁,跨国企业层出不穷。而在这个关乎整个世界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传输与共享也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我们的生活环境、工作模式,乃至日常用品的采购方式都可能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响。国际贸易逐渐成为一种最基础的国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因素显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政治对经济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经济的兴衰对政治的影响是明显的,尤其是在国家层面之间的竞争中,胜利者往往取得了经济方面的优势,这也为其在政治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国际间的政治纷争也会直接影响到了经济进程,例如贸易纠纷、关税争端、政治制裁等,这些都会对经济进程进行干扰,甚至造成恶劣的后果。

其次,书中对于金融的讨论也是深入浅出、逻辑严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个国家、地区在金融领域的联系也日益紧密,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对全球经济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像2008年金融危机这样的大事件中,全球各地的金融市场均受到了影响,也被证明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世界经济中的金融因素,并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最后,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多样的,而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历程、文化习惯和国情特征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国际关系时要考虑到的因素。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异,才能够真正建立起一种稳定、持久的国际关系。

综上所述,本次阅读《国际政治经济学》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有效启示,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国际经济联系背后的政治纷争与博弈。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需要重视政治与经济两者的相互作用,认真思考各个国家的贸易和金融联系,深入解读当时的背景和行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稳定、坚实的世界经济格局。

政治观后感【篇2】

花三天时间看完《柏拉图与政治现实》中收集的第一篇葛恭先生的研究论文。虽然翻译的僵硬令我头大,但是葛恭先生的文章内容确实精妙绝伦,能从中体会到他分析触觉之精深、文献视野之广博,确实令人大开眼界。

第一篇是有关柏拉图与政治现实的,以柏拉图对“城邦共同体”的态度为核心,分析了柏拉图“哲人王”思想中存有的政治现实性。

我先通读一遍,接着划分层次,再逐层摘抄、小结,最后将小结加工汇总为一个summary。因为作者在这篇论文的最后一段,恰好有一个对全文进行总结的部分,于是我将自己的总结与作者的总结进行了对比。

对比之后,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几个问题:

①在每一个层次的内部,考虑到了各个小点的关联,因此成功缩句,成功地凝练了观点;但是忽略了层与层之间的互相联结,比如第二大层“柏拉图没有忽视城邦共同体作为政治实体的固有特质”中的“民众德性的匮乏”与第三大层“将民众塑造为有德之人的两种方式”的联系,又比如第三大层中“教育”这一道路与第四大层“人为之人的自由”的联系。而后三点其实又可以统摄到第一层“柏拉图的城邦建构不是空中楼阁”中。

②没有很好地分清文章的中心观点(或者说对作者最想传达的信息没有很好地把握)。主要表现在第二大层中——城邦作为政治实体的特性有两个,一是不可避免战争,二是民众德性素质问题,一外一内;作者虽然在笔墨上偏重于前者(还花大篇幅讲述“卫士”),但实际上却在思想上更强调后者,因为后者不仅与后面两层内容直接挂钩,还直接涉及形上的层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有时候不能仅凭“详略”判断主次,而应该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判断作者每一部分阐述的主观目的,即作者究竟想传达什么。

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这一次练习还蛮有意义的,至少让我看到了自己(从高中英语概要作文起)一以贯之的一些毛病。在以后的阅读中应随时注意对关联性与整体性的考量。但从学术内容的角度看,葛恭的这篇论文作为对柏拉图《王制》等篇的解读,经过国人难以描述的翻译,再经过我作为初学者的理解——进入我脑子里的含义,与《王制》想传达的原意,必然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只能将之当作一种“叙述”,一种解读。重在方法学习。

政治观后感【篇3】

这篇实际是我11.9课上的发言稿。

关于施米特,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政治是关于生存的。

政治的基础是敌友划分,敌对关系是国家间的常态,很多人将这种看似“冷酷”的观点理解为政治本质的邪恶或不讲人情,但施米特使我认识到,要从生存而非道德的角度评判“人性本恶”的观点,国家间敌对的原因不是参与政治必然导致人们道德沦丧,而是现实的生存需要必然导致普遍的敌对状态。在我看来,施米特眼中的政治更多是霍布斯视角下必然的生存需要而非卢梭视角下被建构的契约。也就是说,政治高于人,而非人高于政治。

这种观念使他的思想更实际、更现实。在他看来,自由主义的道德观念和浪漫主义的价值判断是对政治本质毫无用处的掩盖,他撕开这些外表的掩饰,探究不同的政治制度或宪政条例究竟会通向何方,探究在现实中政治的出路在哪里。举例来说,他分析魏玛民国时,关心的不是魏玛宪法的设计是否完美符合议会制的理想,而是议会制本身是否还有正当性、这部宪法在现实实践中究竟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在施米特的思想中,民主或专制只是政治的不同形式,关键在于政治的现实与本质。就像议会制沦为政党政治那样,如果这种政治的形式脱离了本质,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正当性。

在这种对纯粹政治现实的探究中,施米特始终保持的一点是,在政治领域排除道德判断。将道德与政治结合的第一个危害是,不能正确认识政治现实。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使很多中国人习惯于将政治评价与道德判断视为一体,在这种思想下,国家领导人时而是奉献社会的“父母官”,时而是不近人情只讲利益的纯粹“理性人”,时而是将国家作为牟利工具的坏人。在“道德政治”的评判体系中,国家实行政策的原因要么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异化”,要么是统治阶级维护精英团体利益的考虑,要么是某种不为人知的“黑幕”。

这种道德评价体系所欠缺的是,它从未在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从生存的角度考虑国家存在的正当性。在施米特的思想中,国际政治是绝对的无政府状态,每个国家都时刻处于和所有国家的战争中,国家间的敌对与竞争不只意味着精英集团的利益角逐,更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人最根本的生存。将政治原因化约为简单的“好”“坏”判断看似能解释一切,实则无法真正认识政治现实。而坚持这种观点的人,甚至会消除自己作为个体的政治性:如果一切政治行为的背后都是统治者个人的主观性因素,国家不合理行为的源头是官员个人的道德败坏,那么政治现实就是无法改变的,我们也就根本无法对政治做出任何改良,每个普通人都会沦落为完全的被压迫者。在网络上或现实中,我也确实见到过很多人抱有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客观存在的法律或政治制度只是掌权者的工具,认为所谓的“社会黑暗”源于掌权者的道德败坏,进而感到绝望甚至愤世嫉俗。在我看来,这种对政治主观性的价值判断是错误且十分危险的。

将道德与政治结合的第二个危害是,加剧了政治的残酷性。我个人的理解是,当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不掺杂道德因素时,每个人都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不同的个体存在,无论外在的竞争多么残酷,都不会危及个体本身的存在与性质;而当道德因素进入政治领域时,因为道德具有主观性,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就会延伸到每个个体的本质,从而威胁到个体的存在本身。这时,因为“道德”本身作为一种客体参与到了竞争的敌对状态中,道德就可以作为一种否定敌人的武器,又因为道德不是外在的因素而是组成个体独特性的内在的主观性因素,这种否定也就变成了对敌人作为个体存在的根本性的否定。

不仅如此,出于自我生存与敌对竞争的需要,这种思想会将自己的道德观念视作“唯一真正的道德观”,从而将道德作为寻求盟友、排除异己的工具。在这种情形下,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从外在的竞争变成了内在的竞争,作文而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的敌对关系,就像施米特所说,也从相对敌人变成了绝对敌人。

总的来说,对于政治,应该从现实的、本质的角度考察其作用,不能以某种“崇高的”价值观为指导而抛弃现实实践的考量。是每个人出于维护自身权利的需要建构了国家,还是国家是每个人生存必然的需要而具有正当性?对于施米特来说,答案显然是后者。

政治观后感【篇4】

政治复习是一个需要老师、同学共同配合的过程。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各位同学需要经常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并且独立分析、共同讨论。政治的考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时政知识的了解,理论概念的识记辨析以及对于事件现象的分析论述。

对于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事件,我认为首先需要经常阅读和收看新闻。高三时间宝贵,同学们往往没有很多的时间浏览报纸,我建议可以利用晚饭或者餐后时间收看新闻节目。上海同学建议以上视新闻综合频道的6:30――7:00新闻报道为好,精炼而不失严谨。而对于学有余力,想增加“政治敏感”的同学,7:00――7:30的央视新闻联播也是了解国家变化、体会官方语言表达方式的良好机会,能为今后答题提供许多的参考。

当然,在考前我们还应该积极做好时政整理背默。在一些优秀学校中,总有一些同学每过一段时间会整理时政新闻,建议能够通过政治老师的“把关”之后向全年级政治班同学印发,省去大家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备考效率。时政往往会成为分析说明、论述题的背景材料。同学们不妨组织起一个“时政分析小组”,定期使用专题形式分析事件的起因、相关方的对策、与书上知识点的联系等。老师也可以针对性地做出专题指导,为同学们指点迷津。

在理论概念方面,同学们能做的不仅是背诵、默写。很多题目对于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要求很高。我们不妨在假期空余时间做一张“知识关系图”,将几个重要知识,如国体、政体、政党制度等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归纳。整理出一张“知识网络图”,对于巧妙地联系、引申,以致对于知识之间的协同应用具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分析和论述,很多同学会感到非常头疼。有时候论述的不够到位,有时候甚至没有思路,跟不上出题老师的意图。对于这些情况,除了平时必要的对于往年考试类型的了解和操练,还要求同学们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分析说明题的共性在于运用课本知识结合材料。罗列型分析说明题往往需要很多的“点”,而图表型分析说明题则侧重对于数据和趋势的理解、预测。特别注意“预测”两字,在高考中经常会出现对于趋势的判断性(定性)预测,如“物价将被有效平抑”、“恩格尔系数将会下降”等,忘记做出判断将会被扣分。

大家在读过学霸的这篇关于政治复习的心得之后,是否有新的启发呢?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看一看自己还存在哪方面的不足,尽量完善自己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政治观后感【篇5】

今天拜读完钱穆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掩卷沉思,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书更正了我的历史观,我原以为民国以前的朝代都是封建社会,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秦汉以前夏商周战国春秋时代的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以来的完成统一的历朝历代都是中央集权政权。

以前我以为中央集权就是皇帝说了算,属于专制独裁,其实这观点也是错误的。钱穆大师分析了秦汉宋明清五代,我个人认为是相权和皇权相互博弈制衡,共同组成中央集权政治,天下不是只有皇帝一个在管理。历史上,往往是皇权去侵害相权,造成相权和皇权失衡,给未来留下了隐患。

学到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辩证看待。教育我看待历史某个事件或人事,不能只以时代意见去评价思考,要考虑历史意见,应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的局限性”。

历朝历代每一项制度的制订,制订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没有恶意,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事就会慢慢把一个原本好制度,变成一个坏制度。所以政策制订要随时代发展,不断修正发展,如果死守老制度,早晚老制度会阻碍社会发展,最终不可收拾,造成难以挽回的结局,只好推倒重来,好像掉进了循环,怎么都挣脱不了。

国家的财富,一定要藏富于民,或者说藏富与地方政府。如果一个国家的财富,都集中在中央政府的话,那地方政府就会慢慢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

政治观后感【篇6】

兼论我国古代制度建设的得失--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我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钱穆先生成长于社会动荡的清末民初,晚清以来,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带来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兴起西学东渐之风。19xx年前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浪潮的侵袭,我国各领域的学者掀起一股研究诸子百家的风潮,钱穆先生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开始专注于我国古代各种制度的研究,他最早的著作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事迹和思想进行考察的《先秦诸子系年》,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此后钱穆先生又先后发表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著作,对中国历史的制度和发展有自己深刻的理解。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合集中主要对古代中国从汉代到清代的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官员的职权构架、考试监察制度、经济赋税制度以及军队兵役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对比概述。按照历朝历代的发端、演化与变革的顺序,一一陈述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全面透彻的视角对中国的政治历史进行了最为扼要的陈述,见解独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对各种制度准确的把握和分析,还在于他拨云见雾,解开了近现代许多文化学者对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各种疑惑,修正了许多误读,让国人重新了解我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

在真正拜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前,其实我就已经对这本著作有了初步接触,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在各种试题和练习中,都可以见到钱穆先生此书的一些观点。钱穆先生的文字十分浅显易懂,而且充满妙言妙语,读起来非常有趣,我很快就读完了全书。中学时期学习历史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对许多制度只能不求甚解,无法构成体系。读完此书,终于感觉对从汉唐到清朝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

本书最独特之处在于,与一般学者所秉持的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就是皇帝凌驾于万人之上的观念不同,钱穆先生认为真正统治封建社会的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而是由士人阶级组成的政权组织,皇权和政权之间不是简单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也包含着许多制衡和合作关系,许多制度的发展和走向也是在历史条件的催化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本书中还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在书中,钱穆先生从中外历史条件的不同点出发,探究了我国古代民主制度出现的可能性。无论是古罗马帝国还是希腊城邦,人们都聚居在山地间的小块平地,所有的事项都由拥有投票权的公民在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民主制度发展得很快。与西方民主制度滥觞的欧洲地区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平原广布,人口众多,常年散居各处,基本上以小农经济为主,民心的分散使得民主制度难以形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始终被皇权所把持,实际上仍然是由政府在治理国家,代表皇权的皇帝只不过是发号施令。中国古代所谓的政府也就是以丞相或者宰相为首的统治集团,虽然国家主权名义上归皇帝所有,但皇家并不能把持行政权,尤其在明朝之前,统治集团才是国家行政的主体。直到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废除行省制度,设立三司,将地方大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废除丞相,以六部代替,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的统治,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以监察百官,并设置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从方方面面削弱行政集团的权力,将所有权力集中在皇帝本人手中,甚至设立私人内阁来代替行政集团辅助皇帝统治国家,这样才使得国家完全成为皇帝的国家。接下来的清朝,从关外而来的女真族接替明朝更加加强了专制集权统治,将贵族统治推上高潮,形成皇权独大的局面。所以,正如钱穆先生文中所述:清朝仅余法术而无制度。

钱穆先生在书中非常推崇汉唐的政治,对于后世几个朝代则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明清时期之所以政治制度上较之前几代发展走向了畸形,本来皇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的情形被打破,皇权空前加强,尤其是清朝,入关以后的女真族将本族的统治凌驾于士子统治之上。这些问题原先我在学习高中历史时觉得十分不能理解,但经过钱穆先生的解读,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顺着历史潮流而作出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以满族血统为主的女真部落从关外莽莽荒原进入几乎一直被汉族士子统治着的中原地区,势必要采取重用本族、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政策来稳固自身统治。历史的发展历程都是大体相同的,一个统治集团能够兴起,发展壮大,甚至不断扩张,都是大势所趋,而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状况,如无应对措施,就很难逃脱走向衰败的命运。所有的制度与政策在制订的最初都是结合现实条件,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当权者会随着朝代不断更迭,但政治体制的实质仍然没有改变,这种稳定就是因为在没有外力侵袭的几千年间,政治体制都是遵循着中国的国情而建立的,无论其外壳是怎样的,内核不发生变化,即使皇帝的位置换了人来坐,统治集团的人员和方针发生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仍然不会被动摇。

在本书中钱穆先生对汉代的制度论述最为详细,他认为,汉代可以被称为是中华文明奠基的朝代,汉族、汉字、汉人,这些概念都源自于汉代。首先他提到,汉代兴起的儒学文化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代著名丞相董仲舒在复兴儒学时提出了以礼入法的观念,他提倡将礼与法相结合。以法学的视角来看,经过了秦代的严刑峻法时期,汉代统治者吸取教训,注重休养生息,将儒学思想融人法制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将传统的宗法观念内化其中,比如影响后世至今的亲亲得相首匿观念。亲亲得相首匿规定配偶和三代以内直系血亲,除了谋反、谋大逆等重罪外,都可以相互包庇犯罪行为。礼法结合的思想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历朝历代,甚至到今天。接着,他还探讨了政治层面汉代走向强盛的因素,认为郡县制的落实使得汉代真正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国家。虽然史书中都认为郡县制是从秦朝开始实施的,秦丞相李斯力争废分封,置郡县,在郡设长官郡守,在县设长官县令,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但其实郡县制真正实施是在汉朝,汉朝在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又对它进行改革,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杜绝了分封制之下政治发展被宗法血缘把持的缺点,划定了明确的行政区划,便于管理,使得地方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当时是迎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除了对政治和法制的讲解,我也非常关注钱穆先生对古代体制建设的看法。钱穆先生在书中写到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和分权思想,他认为三权分立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我国很早就有了这种思想的滥觞。正如上文所述,在古代中国,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皇权独大,一个朝代必然有一个或者好几个统治集团,虽然看起来听命于皇帝,为皇权所压制,实际上也能够压制皇权。就像隋唐兴起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统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分别掌管决策权、审议权和执行权,避免了皇权独揽一切的局面。

作为一个法学生,在读完此书后,通过钱穆先生的书了解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全盛到衰败的历程和原因,结合本专业的热点问题,我深有感触。

首先,统治集团均重视地方政权的建设。从汉唐到明清的几代之间,国家政权的发展是越来越有中央集权的趋势,一方面国家政体进步,为了政令行之有效当然是需要集权的,不管是哪个国家,没有权力的政府不要说维持政局稳定,甚至维持国家不走向分裂都很困难。不过,权力集中的程度太高也会问题重重。因为权力是有限的,如果中央掌握的权力过大,把地方的权力都攫取了,那么地方政权就会日渐衰弱。从汉唐到明清,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就是一个中央逐步侵夺地方政治权力的过程,孙中山先生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过看法,他认为我们的行政区划制度以及地方行政权的内容都应该重新划分。但是可惜的是,到了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被从根本上解决。从本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从汉唐等朝代吸取经验,加强地方各方面的建设。国家统一首要应该坚持的政治正确,但地方经济、文化的进步也将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国家建设要多多关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制度的完善,从地方行政区划的划分到地方财权、赋税权力等各方面制度的设计要从促进地方体制发展出发,放权于地方,以地方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

其次,我们还应当从历朝历代汲取限制特权、追求平等的观念。一般的观点都认为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皇权当道,但在钱穆先生看来,中国古代许多方面的平等程度是十分高的,首先一点就体现在人才选拔方面。两汉开始实行察举制,它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制度,是由地方行政长官在其辖下选举孝廉,推举给上级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就能够进入官场。察举制是我国古代比较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由于将考试结果视为重要的考核标准,有统一的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保证能够贯彻人才选拔的标准,保证竞争相对公平,社会底层的人才能够流动到上层。而到了隋唐,科举制取代了察举制,连入门考核都省去了,只需要通过读书考试就能走上仕途,不仅降低了平民出人头地的门槛,还促进了教育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平等对于社会稳定和文教事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追求社会平等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锄强扶弱,只有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整个国家才能走向强盛。在促进社会平等方面,可以吸取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经验,改革公务员任用考核制度,提升公务员综合素质,加强基层政治人才的培养和教化。

钱穆先生对于皇权和相权的看法也有许多值得深思之处。他之所以推崇汉唐政治而对宋元明清颇有微词,就是因为当时相权与皇权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汉朝取代秦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安邦定国时极为倚赖丞相制度,相权与皇权共同发展、制衡,作为统治集团的代表,丞相的数量也从一开始的一个人发展为左右丞相两个人,相权极大,甚至皇帝都不得不忌惮。到了唐朝,丞相制度演变出三省六部制,这可以说是相权与皇权平衡最为优越的制度设计。它标志着相权制度不再单纯只是丞相的权力的象征,而成为超越皇权的一种初级的民主决策机制。在三省六部制的框架下,国家大事都要由中书、门下两省集体商议决定,皇帝在象征性行使完审批权之后,具体的执行权又交给了六部。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资质好坏对于朝政的影响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到了宋朝,不仅三省六部制形同虚设,宋太祖还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集中军权、财权于皇帝手中,而且宋朝皇帝还通过不断更换宰相来架空相权,同时为了处理政务,设置许多临时性职位,造成冗官的现象,整个国家的政治效率十分低下。而发展到明清,明太祖朱元璋甚至直接废除丞相制度,妄想将所有政事紧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却使自己陷入日夜操劳,使得政务处理的效率降低。在明清时期,固然出现了诸如康乾盛世这样看似全盛的时期,但这不过是因为皇帝足够有才能,足够勤勉。一旦不能培养出明君,皇帝的个人视野不够宏大,决策有失英明,就会使得王朝走向衰败。这就是为什么清朝末年再多仁人志士都无法挽回大清灭亡的趋势。从汉至清的权力制衡之路,我们不难看出,宋朝开始,实际上已经奠定了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基调,其原因就在于皇权对相权的分割。须知,一个政权的长久稳定绝对不是靠掌权者个人的政治才华,好的制度永远比好的领导者更加有利于政权发展。在当代,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减少执政者思路缺陷带来的局限,努力实现国家建设不受到政权更替的影响,政府保证高效运转。

翻阅史书,我们能找到许多成功的范例,也有太多前车之鉴。国家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极容易误人歧途的过程,诸如前文提及的使唐朝走向全盛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清,由于考试形式僵化,考核内容陈旧,已由最早选拔优秀人才的好制度变成禁锢人才发展的枷锁。从本书考察中国政治得失,从皇权与相权相争,权力为士人阶层掌控在手,到皇权逐渐排斥相权,一直到最后完全沦为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中国古代的传统政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最终许多制度出现了冗余而没有进步的流弊,清朝末年,列强入侵更是给本来发展就在走向末路的封建政治一记重击,探究其原因,无非是国家发展走向了歧途,没有及时扭转局势。其实,不管是发展地方建设、追求社会平等,还是加强制度设计,以上几点归根究底来说,政治体制建设无论如何都不能任意而为,要遵循历史发展的潮流。

政治观后感【篇7】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500字:

不知道大家听到“西南联大”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但至少是会肃然起敬的。毕竟,那里群贤毕至,绝代风华,那里握着一个时代的斯文正脉。我总觉得,西南联大的钱穆之于史学界,正如西南联大之于中国。

钱穆这个名字早就听过多遍了。历史老师开的书单里总会出现它的身影。几位复旦学长也极力推荐,说高中将这本书看五六遍也不为过。

终于,在极其仔细地读完第三遍之后,才敢提笔。钱先生的形象是在读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议》后逐渐清晰起来的,长衫、眼镜,有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从容与旷达。钱先生对中国历史是怀着深深的温情的,而这种温情在这本书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看这本书前,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解:

一、国家的安宁或动荡,基本由皇帝的“好坏”决定。

二、几乎没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三、“封建”、“专制”、“中央集权”之类的词,等于黑暗,落后,退步;

“共和”、“民主”、之类的词就是先进的,好的。而钱先生看待中国历史的立场,在《国史大纲》的引言四义中可见一斑,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办学,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势必经受社会、舆论的考验,这考验可能是批评、质疑、辱骂,也可能是赞扬、追捧、盲从。文人相轻,钱先生却从不轻视他人,鼓励后学怀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种批评,我想这才是学者的样子。那些张扬的,锋芒毕露的人,真的博大吗?静水深流……

顾颉刚说:“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刚敬之重之。”

张自铭说:“先生治学,戛戛独造,一无依傍,遂成极诣,而融贯中外,直凑单微,又迥非抱残守缺者可比。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以哗世取宠,毕秋帆所谓“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唯先生足以当之。”

愚暗谓:“吾辈学当如此。”

同时,也提出两点问题:

1.钱先生谈清朝与元朝制度时几乎全篇都在言其黑暗与“私人化”,我总觉得有些民族主义的色彩在里边。

2.后来我将钱先生的史观运用于生活,又有了这样的疑惑:如果所有人都包容一切,温和平静,所有人事物都“存在合理”,那么哪怕真有一天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这岂不是成了宿命?读后感·为何鲁迅说出:“翻开封建社会五千年的历史,处处都写着‘吃人’”这句及不符合史实的话,却仍然成了激励中国社会觉醒的不朽名言呢?

最后,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读书方法吧。

1.勾画,批注。不要害怕这会让书变“丑”。一定要及时写下你的“灵光乍现”。

2.回顾,梳理。特别是再看这种理论性的书籍的时候,先要把书读厚,也就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大量拓展;然后把书读薄,也就是简单地用一段话,或者话思维导图来梳理一篇文章的逻辑。

3.切问,输出。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倾尽毕生所学,去论证它,再绞尽脑汁去推翻它。特别是和师友一起进行这头脑风暴的过程,会收获颇丰。另外,最好可以找一个人讨论这本书,或者你讲给他听一遍。讲清楚了,就真的掌握了。而有些自以为明白的东西,不运用出来,久而久之就只能成为“茶壶里装汤圆”了。

政治观后感【篇8】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当下社会在不断发展,与之相应地,各方面的变化也愈发显著。而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政治秩序的维持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通过对政治秩序的定义、形成、维护及其在变化社会中的作用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读完本书之后,我对政治秩序的认知与理解进一步加深,也对如何维护政治秩序有了更具体的思考。

首先,政治秩序是一个包含多重要素的概念。政治秩序并不仅仅指单一的权力结构,而是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基于规则、法律、制度等因素建立的相互约束关系。本书通过对“秩序”与“政治秩序”等概念的界定,构建了一个整体、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政治秩序的含义与内在规律。

其次,政治秩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发展与壮大。图书对不同阶段政治秩序建立的历程进行了梳理。从传统社会中的氏族国家到西方代议制国家的建立,每一次的政治秩序建立都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织,包括政治领袖、思想文化、权力结构等等。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国政治秩序建立的历史回顾,提出了宏观上政治秩序发展的趋势及其相信机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面的启示。

最后,本书也对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我们处于一个日新月异,变化不断的时代,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都在为政治秩序的维护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者特别关注了非西方国家的政治秩序变革,这是因为非西方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政治秩序的深层次变革是他们必须经历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通过对改革与现代化国家的模式进行比较,认为政治秩序变革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各方面的因素相互协调,不断进行试错。书中举了一些亚洲国家的例子,在他们尝试变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

综上所述,本书深入剖析了政治秩序的概念、形成及变革、维护及其作用与对策等诸多方面。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政治秩序是需要长期发展和完善的。而在当今世界上,政治秩序变革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社会问题。读完本书之后,我对政治秩序变革这一话题有了更具体的思考,对于如何在变化社会中维护和建立新的政治秩序更加有了头绪。

政治观后感【篇9】

《政治秩序的起源》读后感400字!

读的第一本福山,感受了政治科学的治学方法,首先提出一个理论,然后选择历史材料来支持这个理论,在这里更深入地我才明白了政治现实主义之争中对历史和哲学之间关系进行批判的义涵。

说回这本书,福山提出了政治发展的三大组件:国家发展、民主、负责制。其中让我觉得有新意的就是亲戚关系是促使政治衰败的因素,这个角度很厉害,但这是否就意味着非人格的制度构建就是可欲的呢?很多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理论就不会赞同这点吧。

此外,关于福山在文末提出的两个问题。中国缺失了民主和负责制,能够走多远的问题。个人觉得可以就民主和负责制进行概念分析,论证“良好统治”是否能替代民主负责制,或者说民主负责制是否是某种形式的“良好统治”我想福山应该没有深入研究过当代中国,尤其是网络舆论机制。

最后,关于个体追求承认的生物本能,老实说我还没看过历史的终结,不敢做评论,但最近读中哲颇多,并没有在中国文化中发现承认的倾向,个体似乎追求的是在家族结构中的恰当位置。

政治观后感【篇1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400字心得感想范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很可爱的一本书,让人读来不枯燥、不乏味……

第一点,在简单的文字中,虽然政权、专制纷繁复杂,但读来确是那么简单,让人能一口气消化下去,对中国的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二点,从流水的篇章中,对古代经典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新的理解。比如说一个人,我们知道其人其事,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但是我们只有把其人其事的所作所为放在历史的大环境里面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一颗种子长出漂亮的花,土壤是很重要的。这本书就是大环境,就是土壤。

第三点,开始思考我们现今的中国政府组织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国家是哪里说了算,最高权力机关发布的命令有谁来执行?我们的人才录用制度是什么?哪些人能当官?哪些人能当大官?我们现今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我们现今的国防制度是什么?我们现今的赋税制度是什么?你考虑过吗?

建议你来读读这本书,你会略有所得,略有所思……

政治观后感【篇11】

今天我看了时事新闻课,主要内容讲的是分餐的重要性,和生活小常识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你我都有可能是病毒宿主,在每一次人类与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战斗过后,病毒并不会彻底消失,也许有朝一日它们又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要注意卫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荤素搭配和营养均衡,是我们健康身体的保障,一个人的良好饮食习惯为我们的健康多增加了保护伞。最近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都在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分餐又叫份餐,就像大学食堂里的餐食,每人一份自主选择,独立用餐。那么分餐制度有哪些好处哪?避免经口传播疾病定量取餐,按需进食,保证营养均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

那么分餐制具体怎么做?在家庭中,首先要定碗筷,用不同颜色、形状来进行辨识,其次要提供公筷公勺,用其夹取菜食,最后确定分餐的掌勺人,在分餐时最好有监督员。专家提示:有儿童的家庭,特别提倡分餐制,因为儿童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一些细菌病毒。

通过分餐可以降低经口传播疾病的风险,让分餐成为保护自己的健康,也保护别人健康的一种好习惯。

有一些保护自己健康和他人健康的生活小常识,也需要大家知道。比如咳嗽打喷嚏时,面向空气咳嗽或打喷嚏会使病菌在空气中扩散并且会传染疾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打喷嚏和咳嗽哪?当打喷嚏时用纸巾挡住口鼻,防止飞沫在空气中停留,将用过的纸巾丢弃垃圾桶内,如没带纸巾,我们可以用袖口或手挡住,接触到细菌的手,要在第一时间洗干净。因为大部分病毒都是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的,所以保持手卫生被称为最经济的“疫苗”。在洗手时需要持续30秒,揉搓不少于15秒,还要用洗手液和流动的水清洗,只要不洗手就不可以吃东西和碰自己的脸,这点很重要。

我们要时刻注意卫生,保护自己的健康,同时也要保护他人的健康。

政治观后感【篇12】

本书为作者2004年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用作者自己的说法是(博士论文完成后)“还对此议题有持续的资料收集和跟进阅读,但这些阅读并没有动摇笔者对本书辨析之合理性的信心“。作者将这一信心寄托在论证卢梭政治思想之一贯性上。

在谋篇布局上,作者循序渐进,从古典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想开始,经历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最后达至卢梭所生活时代的”舆论气候“,试图以知识社会学的笔法,为卢梭思想的诞生勾画一个坚实的基础。继而在作者看来,卢梭承继古希腊哲学传统,并对反映在18世纪”舆论气候“的现代公民问题做出了回应。

在卢梭著作的选择上,作者不仅将卢梭的”二论“和《社会契约论》纳入考察的范围,同时将其小说《爱弥儿》和《新爱洛伊斯》融入其公民政治的理想。而《忏悔录》则被作者认为是忠实再现了法国当时社会风尚的真实可靠的自传。

作者关于卢梭思想的统一观点大致有如下几点:

1、卢梭并非真的反对科学与艺术,其在《论科学与艺术》中的批判,是基于法国巴黎当时的奢靡风气,道德和风尚的败坏提出的;

2、自然状态中的自爱(自我保存)和怜悯心,是构成社会契约的情感性基础;自我完善的能力是人类的理性基础;

3、《社会契约论》并非是一本宣扬革命的小册子,其公意并非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观念和意志。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被人们视为矛盾的地方可被看成是卢梭对理想理想与现实的调试。

4、理想现代公民的达成条件在于其两部小说《爱弥儿》和《新爱洛伊斯》,在作者看来,这两部小说向人们昭示了,如何从培养一个合格的民主国家公民开始,构成卢梭理想的契约社会。

5、卢梭从两个方向,既反对18世纪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过度自信,也反对教会组织当时对人民自由的迫害。卢梭在反思现代的性的同时,同时上是推动了现代性朝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以上大概是作者在本书中要表达的一些观点。本书的布局,以及在卢梭部分对卢梭著作的熟稔来看,作者似乎是抱有很大的雄心,想一举扭转当下国内对卢梭研究的一些肤浅的偏见。在文字的使用上,作者锋芒毕露,剑指咽喉,颇有年轻人傲视天下的初生魄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身作则,告诉我们当今应该如何去阅读。在书中,可以看到密布的脚注,作者以坚韧的意志,将著作的原文与自己的语言相互贯融,在其文字中的表述中,充满了书中有”我“,”我“中有书的境界,与当下流行的”书为我所用“以及”书中“只有我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进一步说,这种读书的方式说说远一点,就是人与社会,人与物之间应有的一种关系。且不论书中的观点完善与否,这种读书写字的方式,值得这个时代的多数人学习。

当然,这也不是说这本著作没有缺点可以说。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作品总有不可忽视的缺陷。

首先,关于(之前在笔记说过)《爱弥儿》倒地是要教育一个人还是一个公民的问题,我认为本书的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缺少明确的辨析。甚至在作者的引用中多次出现”人和公民“同时出现的字眼,作者也没有详细的论述。至少在我看来,《爱弥儿》中的人和公民是之间是存在着张力的,这种张力尤其是在爱弥儿与苏菲决裂后流浪天涯的时候,爱弥儿作为一孤独的人的漂泊的意义才凸显出来。”我要把整个世界当作我的国家;只有不再做公民,我才能够成为一个世界的人。(《爱弥儿》778)“而本书的作者尤其在《爱弥儿》附录的结局上,相信了一个不是本人亲自说法的完美结局。也许这是作者为了他理论目的而故意这样处理的。

其次,自1763年,卢梭对日内瓦失望后,放弃了自己的公民身份,在其之后十余年的飘荡生活,很难认为在卢梭心中,公民所具有的位置是高于一个真正的人了。因此,即便是在《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之前,卢梭的荣誉让他重新燃起做公民的神圣感,很难认为在漂泊中的卢梭,尤其是在《忏悔录》《对话录》《一个孤独散步者的梦》中,卢梭对公民的给予的价值高于一个人应该给予的价值。

第三,作者在书中多次将爱弥儿和圣普乐比作卢梭,则更能体现卢梭一生坎坷的命运,实际上也可以认为卢梭(假如他承继了古希腊的思想)在古今之争的前提下,从人是城邦的生活的动物到人是非社会性(或者说是若社会性)动物这假设的转变中,卢梭笔下的人和公民之间的张力则比古典时期更为剧烈。

第四,由此引发出,人作为不得不社会的动物,自然法和自然状态的意义则始终会在他的心灵中发挥作用。依我看来,并非是在政治行为中发生作用,因为已有了社会契约这一神圣的目的,而是在孤独中,在除去其社会存在的时刻中发挥作用。(《爱弥儿》的P11也和778页之间实际上是卢梭对自己设置的问题的一个解答)

第五,如笔记(请参见页面的读书笔记)中所说,本书作者没有引用《山中来信》中的内容,在其中,卢梭在教导日内瓦的有产者和公民反抗小议会的武器是法律,而非是自然法,可知,如本书作者所说,公意如果是一个意志的话,那么进入社会的自然人,所放弃的是一切的权利,而非是部分的权利。其部分的权利是神圣契约的授予,而非是自然权利的残留。

以上都是作者文字中没有考虑和有意忽视的地方(先写到这,如果还想到)。

在我还在念书的时候,给作者发过一封邮件,作者很有礼貌的回复和表扬了我,我非常感激。遗憾的是我与作者再无交集。本书做了我曾经幻想曲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只有三个人有标识的情况下我可以发现它。回到本书,除了作者表现出作为一个读书的人认真之外,书中的知识社会学方法,对历史著作的采用,对人类学等相关著作的引用,无不表现出作者广博而深刻的阅读。

遗憾的是,通篇的文字中不难发现作者对卢梭的敬佩和认同,在”毕其功于一役“的这本著作之后,似乎作者追随了卢梭的原则,不再汲汲于晋升和名气,十余年来只是立志做一个想认真读书的人。

"政治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