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政治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4.25

政治观后感(集锦八篇)。

作品名的观后感如何写才算全面呢?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具体感受是观后感中打动人心的方式之一,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政治观后感”,为了方便使用还请您在浏览器中收藏该网页地址!

政治观后感 篇1

平衡的政治艺术

赵光勇[摘要]《联邦党人文集》所体现出来的美国制宪者的思想,是一种平衡的政治艺术。

他们所追求的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民主与人民统治、权力与人民自由、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平衡。

在这样的制度下,既有秩序又有自由;既有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又有人民的权利,实现了最佳的政治平衡。

[正文]当政治统治的资格不再**于道德和宗教后,又从**寻找它的合法性?或者说,**权威的**是什么?当君主制开始压制自由时,什么样的**才能捍卫我们的权利?

如果有一个既能带来秩序又能保护自由的**,这样的**应该如何组织?有没有这样一种**力量不仅掌握在人民手中,而且不受人性阴暗面的影响?**的权力如何行使?

谁来控制**?如何制约权力?民主与自由能不能和平共处?

在一个大国里,能否实现民主?

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者借鉴前人的政治制慧,从实践层面回答了这些问题。

珍贵的是,这张答卷在200年后并没有过时。

这份答卷,就是1787年美国的宪法。

如果说,美国宪法是制宪者们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卷的话,那《联邦党人文集》就是一次系统的答案解析。

通过耐心细致的评论,联邦党人是美国人相信,答案是美国的新宪法。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结束后,人们强烈反对新宪法。

十二个州罗德岛除外必须有九个州批准,宪法才能生效。

支持宪法的人和反对宪法的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

这场大辩论是通过小册子、报纸和演讲进行的。

在辩论中,出现了一系列文章,这便是后来的《联邦党人文集》,是制宪会议的主要人物汉密尔顿、麦迪逊和约翰·杰伊以普布利乌斯的名义呼吁纽约州的投票人接受新宪而写的。

从行文和学理角度来看,《联邦党人文集》也许是政治思想史名著里面最通俗易懂的一本书了。

然而,时至今日,它仍然被视为对美国宪法权威的一种诠释。

《联邦党人文集》之所以成为名著,还再于它和美国宪法一起,将前人的政治智慧,变成了活生生的政治现实,让自由、民主的政治理想,在一个大国里生根发芽。

对《联邦党人文集》的评**章,已经有太多人精耕细作了。

笔者仅就自己的阅读理解,谈一点点的读书心得。

笔者认为,《联邦党人文集》所体现出来的美国制宪者的思想,是一种平衡的政治艺术。

对于当时的美国立宪派来说,被大多数代表所接受的共同哲学是平衡哲学。

[1]14有人说,政治就是选择。

《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还有背后的美国制宪者,正是在各种政治变量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从而通过制约达到平衡。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平衡

**的合法性来自**?《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们对洛克的理论非常熟悉。

洛克认为**是人于人之间契约的产物。人们为了摆脱自然状态的不便而组织**。设立**是基于人民的同意。

**的目的只是为了建立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公共秩序,结束无**状态,从而保障个人的权利。

因此**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将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委托给**。

**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信托关系。

在这方面,他们毫不怀疑权力来自人民。他们要求所有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官的行政长官的任命都应该来自同一个权力**——人民。

这就是民主。

因此,民主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民主权。

那么,如何体现人民主权呢?早期的观点是,真正的民主只能是直接民主,即通过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直接管理国家。

古希腊、雅典和卢梭的民主实践使人们相信,只有小国才能实现这种民主。

大国和民主是难以拉到一块的。

然而,美国的立宪派接受了代议制的理念,通过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方式,将民主带入列强。

在联邦党人看来,即将成立的联邦自然是民主的,因为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力,它的管理人员,是直接、间接地由人民任命,[2]193这一切,都是民主最基本的要素。

因此,美国宪法通过多层次的直接和间接选举,确保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

同时,通过共和政体的扩大[2]66,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两大区别是第一,后者的**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第二,后者所能管辖的公民人数较多,国土范围也较大。

[2]49美国制度的设计者们,通过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平衡,在大国实现了民主。

民主与民治的平衡

新成立的联邦是人民的**。

虽然联邦党人认为他们的**不是民主政体,但它是共和政体。

然而,人民通过选举和议会成员宣布他们对政权的所有权,本身就是一种真正的民主。

然而,权力属于人民,但不一定要由人民直接行使。

当然,在美国这样的大国,人们直接行使权力是不现实的。

为此,就要区分开来民主与民治。

美国宪政主义者不赞成建立一个直接参与的人民共和国,也不赞成建立一个代表人民或对人民负责的人民共和国。

[1]36《联邦党人文集》中写道,新成立的共和国是这样一个**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力,并由某些自愿任职的人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其忠实履行职责期间进行管理。

在共和制下,人民通过代表和人民来组织和管理**。

权力下放给少数由其他公民选举产生的公民。

同时,由于选举每一个代表的公民人数,大共和国要比小共和国多,所以不足取的候选人就更难于成功地采用在选举中常常采用的不道德手腕;同时由于人民的选举比较自由,选票也就更能集中于德高望重的人的身上。

[2]50美国宪法通过间接选举、两院制和法官的终身任职,使得普通民众与权力之间的距离拉大,从而保证权力掌握在精英手中,避免受到民众盲动情绪的影响。

因此,在民主与民治之间划出了一条线,这稍微降低了民治的色彩,使美国的民主不至于退化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写的极端平民**。

力量和美德的平衡

完整的表现应该是君主制权力与共和国固有优势的平衡。

汉密尔顿说,孟德斯鸠明确把联邦共和国作为扩大人民权利范围、调和君主制和共和国利益的手段。

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

我说的政体就是联邦共和国。

联邦共和国的定义,看来就是‘一些社会的集合体’或者是两者或更多的邦联合为一个国家。

[2]42这里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主要指的是自由。

《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是反对纯粹的民主政体的,正如麦迪逊说,一种纯粹的民主政体——这里我指的是由少数公民亲自组织和管理**的社会——不能制止派别斗争的危害。

这种民主政体就成了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是不相容的,往往由于暴亡而夭折。

[2]所以,他们创造了一种共和政体,用麦迪逊的话说,共和政体就是代议制政体。

首先,共和政体具有君主政体的力量,共和政体能够抵抗外来力量;其次,共和政体能够享有各共和国的内部幸福;再次,共和政体有利于控制更大的国土面积和更多的人口;最后,共和政体能够控制党争。

虽然少数代表可能私下支持有限的君主制,但他们都支持共和国,共和国是唯一一种经过认真考虑的**形式。

的确,这也是能为全国接受的唯一**形式。

[1]批4

通过对共和政体的选择,新成立的**是一个混和**,既有君主制的力量,又有共和制的自由。

**权威与人民自由的平衡

对于联邦党人或美国立宪者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一个能够带来秩序的强大民主。

在这种情况下,弱小的联邦无法给人民带来秩序和保护他们的自由。

所以说,《联邦党人文集》在开篇首先讨论的问题就是联邦对政治繁荣的裨益。

作者论证道,强有力的**能够给人民提供安全,赢得外国的尊重,排除与外国发生战争的危险。

美国的繁荣取决于我们的联合。

一个团结、强大和有效的**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不受危机的影响。

如果不联合的话,不仅会有外部战争的危险,也存在内战的危险。

因此,邻国自然而然地彼此为战。

各州敌对的结果是威胁到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相反,在新宪法下各州联合起来,能够维护自由和财产。

《联邦党人文集》花了很多篇幅告诉人们现存邦联**的种种弊端。

邦联的失职会导向无**状态,而无**状态会招来战争,不管是外部侵略还是内部战争。

因此,一个有力的、有权威的**是人们所迫切需要的。

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时,最大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管理自身。

[2]264**要能管理被统治者,就得有力量。

这样一个有力的**,能够维护国内外的安全,带来秩序;能够管理州际**和国际**还有处理外交事务。

没有统一、安定和有秩序的社会,就没有自由。

但如果**权力过大,过于强调秩序,就会不可避免地干涉到个人的自由。

协调这二者的矛盾?美国的制宪者们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们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实现两种价值的恰当平衡的立宪制度。

[1]5在这种制度下,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交给了**,人民保有权利和自由。

交给**的权力,相互制约,使之不能构成对人民自由权利的压制。

那么,**的权力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就是接下来这一对平衡。

权力和权力的平衡

美国的制宪者深谙人性的弱点。

人性厌恶、偏爱、竞争以及获取不义之物的愿望,人受愤怒、怨恨、嫉妒、贪婪和其他不正当的强烈倾向的驱使。

[2]26他们对人性怀着深深的不信任。

权力具有腐败的趋势,如何阻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麦迪逊承认,毫无疑问,依靠人民是控制**的主要方法,但经验告诉我们,需要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

这辅助性的预防措施就是分权。

《联邦党人文集》作者深受孟德斯鸠的影响。

麦迪逊写道,没有一种政治上的真知灼见比这具有更大的实际价值,或具有更明智的自由保卫者的权威性,……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置于同一人手中,不论是一个人、少数人或许多人,不论是世袭的、自己任命的或选举的,均可公正地断定是虐政。

[2]248麦迪逊引用孟德斯鸠的原话,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构之手,司法权如果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然后把各**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两种**将互相控制,同时各**又自己控制自己。

当然,这些部门的分立不应达到彼此没有符合宪法的监督程度。

这些部门都得接受宪法和人民的监督。

另外,仅有分权是不够的,还得有制衡。

仅只在书面上划分各部门的法定范围,不足以防止导致**所有权力残暴地集中在同一些人手中的那种侵犯。

麦迪逊写道,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在于使各部门领导获得必要的宪法手段和个人动机来抵制他人的侵害……野心必须以野心来对抗。

也这是允许各部门拖延或阻碍其他部门的行动。

他又说,用这种种方法来控制**的弊病,可能是对人性的一种耻辱。

但是**本身若不是对人性的最大耻辱,又是什么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联邦党人文集》所表现出来的美国宪法的主要精神就是平衡,是在不同的政治价值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

通过代议制,美国在大国实现了民主;通过多重的制度安排,美国制宪者在民主和民治之间划了一道线,从而将共和政体审慎的美德和平民政体的民主结合在了一起;通过混和政体的引进,将君主制的力量和共和制的自由结合在一起;通过权力分立和制衡,实现了**的自我控制。

在这样的制度下,既有秩序,又有自由;既有**的权威又有人民的权利。

总之,实现了一种最佳的政治平衡。

因此,《联邦党人文集》,就是一本讲政治的平衡艺术的书。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伯恩斯等著《民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政治观后感 篇2

是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专著。是一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全文共分为十章:导论、无政府与权力竞争、财富与权力、地面部队的首要地位、大国在生存战略行动中的地位、海上均衡器、均势与推卸责任、大国战争的原因,以及21世纪的大国政治。

全文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行文流水,可读性强。

这本书的鲜明特点就是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作者精心建构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对其中任何一个小论点的攻击看来都难以撼动整个大厦的根基。而且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该书的论点很合理。将人性的自私发挥到极致,是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发展的新高峰。只有当我们达到自由主义的顶峰时,我们才能忽略它

这本书自2001年10月在美国出版以来,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和新闻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冷战后理论界一片“历史终结论”、“大战过时论”和“民主和平论”的声音中,作者指出在一个没有国际权威统治他国的世界里,大国一律损人利己,追逐权力,并成为支配性国家,在此过程中大国间必然产生冲突,这就是国家的悲剧,作为本书的结论,作者约翰·米尔斯海默认为中国将是美国最大的威胁。

《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2001年出版后不仅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受到各国外交界的高度重视。虽然人们很难断定米尔斯海默理论对华盛顿的保守势力有多大影响,但由于该书出版恰逢“9·11”事件之后不久,其保守主义历史观以及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正好与当前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提供了完整的战略思考和理论基础。《大国政治的悲剧》以长时段的历史考证,认定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

大国的生存意志是追求自身权利的最大化和地区霸权,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但由于海洋的阻遏作用,使全球霸权不可能获得。因此,约翰·米尔斯海默主张,美国应效仿英国的作用,即不要指望成为全球霸权,而要在最后时刻发挥仲裁者的作用,以防止在欧亚大陆的潜在霸权。

米尔斯海默特别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美之间的冲突将不可避免。他预计中国会和当年的美国一样,提出亚洲版的“门罗主义”,将美国赶出亚洲,因而他主张及时限制中国的发展,反对接触而主张遏止中国。

如果说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是为大国的兴衰寻找历史规律,得出了美国必然衰落的悲观结论,那么《大国政治的悲剧》则在探讨大国关系悲剧性的历史根源基础上开出了以“离岸平衡手”角色永葆美国强权的乐观药方。为美国度身定做的“离岸平衡手”战略与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棋局”战略有异曲同工之趣,分别代表了海洋与陆地两种版本的霸权均势战略。

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米尔斯海默教授提出了重要而难以回答的问题,并给出了发人深思的回答。在书中,他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分析,如何和为什么大国这样做。此书堪称“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权威之作。

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并以缜密的逻辑阐述了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书可与现实主义理论大师汉斯摩根索、肯尼思华尔兹关于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相媲美,在许多方面甚至还有所超越。任何对国际事务感兴趣的学者都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观点。

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确实是一个悲剧,因为他所采用的论证逻辑结构是非常脆弱的,不仅没有说服别人,而且他自己在言谈话语之间也是不确定的,所采用的推理逻辑都是建立在“可能”基础之上的。他的逻辑推理问题在于忽视了市场经济的巨大作用,市场经济具有扩张性。要不断促进生产的发展,必须从全世界汲取资源,特别是在战略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当一个国家的利益遍及世界时,大国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争夺国家生存所需的战略资源时,可能会发生冲突。

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全球化是意个地球村,而是资源枯竭的时代已经到来,每个国家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所需得自源。如果说21世纪将爆发所谓的霸权战争,那就不是政治战争,二十经济战争和资源战争。所以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不是故意转移视线,就是其逻辑结构存在缺陷。

米阿舍默强调,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变化影响最大。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基本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策和行为。例如,在1945-1990年间,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深受美苏竞争的影响?

米尔斯海默认为“大国主要由军事实力来衡量,一国要具有大国资格,它比须拥有充足的军事资源,以承受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一场全面的常规战”,这一大国的定义与马丁.怀特的大国定义有相似之处,怀特认为“大国是能够自信地对另一个大国开战的国家”,但怀特同时强调“大国是具有普遍利益的国家,即拥有同国家体系本身一样广泛的利益”。用军事实力这个变量来衡量“大国”,在怀特时代还有情可原,因为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军事力量作用很大,但在60年后的21世纪,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软权力的作用变的更加重要。

经济的相互依存,国际舆论道德的增强,国际机制的作用,使得军事力量的作用相对减弱,战争代价沉重。由此可见,米尔斯海默对大国的定义是一种有偏见的倒退或倒退。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其理论是对以往传统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的裁剪式运用,其论证的逻辑结构是非常脆弱的,是带着悲观主义的有色眼镜去审视国际政治的必然结果。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为美国现有霸权的合法性寻找逻辑基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这大大降低了美国霸权理论的说服力。与其说是国际政治的悲剧研究,不如说是米尔斯海默的个人悲剧、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悲剧、美国学者的悲剧。

《大国政治的悲剧》把现实主义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严谨而精致的层次。米尔斯海默教授以其清晰易懂的文字解释了为什么安全竞争与国际体系密切相关,并区分了大国之间不同的权力竞争模式。他的观点发人深省,令人信服,并得到许多历史证据的支持。

有些读者可能不同意他的结论,但很少有人能轻易忽略这一点。这本书不仅是学者和学生必读的书。任何想知道国际关系如何运作的人都会感兴趣。

政治观后感 篇3

二、条分缕析的研究结构

在研究结构上,本书运用纵向研究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农村社会政治秩序的变迁。笔者将农村社会划分为四个时期,主要从国家、农村社会与农民个体的互动关系来阐述各个时期的政治特征。我将这四个时期的特点用以下图表表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村社会的治理总是由国家权力主导的。在一定时期内,为了满足国家利益,可以通过城市政治社会的渗透来控制农村社会。也就是说,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制度变迁模式主要是一种强制性制度供给,民族主义的权威性是农村社会制度安排的最根本因素。也就是说,农民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农村社会发展的自主权。

三、未完待续的“岳村政治”

于老师的研究和调查所处的时代背景恰恰是税改前期,此时农民身上的负担是非常沉重的,这些从其调查笔记中就能看出。从于老师的调查笔记可以看出,当时农民的税负相当重。而这之后经历了税改,国家在2001年开始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和各种摊派以减轻农民负担,一直到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后农业税时代已经到来。

新形势下,岳村和农村社会政治秩序发生了哪些变化?

曾经税费的征缴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国家凭借行政权力联系乡村社会的主要方式,该时期对于农民义务的要求显然超越了对农民权利的肯定,并且由于税费负担过于沉重一度激起严重的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民对于国家的认同。进入后后农业税时期,国家采取的是一种反哺农村的政策,强国家—弱社会这一模式中的强国家有些变弱,也可以说面对严峻的乡村治理困境以及三农问题的困扰,国家有所“让步”。国家失去了税费这一与乡村社会联系的媒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有些松动,但是基层政权组织与国家的联系却更加密切,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供给**发生的变化,由过去的自我供给变为上级财政供给,因此对上级依赖性更强,乡村关系、县乡关系更加的微妙。

农民个体则进一步原子化。

《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读书报告

该书作者在深入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学和政治人类学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是什么)和规范分析(应该是什么)的方法,以湖南衡山县三百多年及岳村一个世纪的政治关系、权力体系等方面的变迁为对象,对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实证研究。他认为,这一变迁的显著标志是城市政治社会对乡村社会的侵入即国家行政权力的下沉,但随着国家对乡村经济依赖性的减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行政权力将逐渐退出乡村的政治领域。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命题。

我重点读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衡山调查记事》,我的感觉是:窥一斑而见全豹。以下是我对本书后半部分的理解摘录:

在写之前,想先就我对在乡村进行实证调查的方法作一个说明:首先调查者必须做到客观公正,这是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带着感性的因素,这一点在《黄河边的中国》以及本书中都有所涉及,其间在面对向作者们申诉的农民和面对他们的那些基层工作人员时,作者不止一次的提到:我们只是来搞调查的。

笔者不止一次地在心里说:要摒弃情感因素,努力实现客观公正!在作者的陈述中,农民的反应是失望,而**人们的反应是谨慎和怀疑!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想说的是,基层社会两大主体对同一件事的反应并不难看出:一个农村调查学者要实现学术公正有多难!

我仔细阅读了调查和编年史,接触了自己掌握的实际生活,并深深赞同笔者的分析。他的理论思考和分析框架让我不知所措,这也是我非常缺乏的!对该文的总结如下:

农村社会是一个国家、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

在这篇调查中,我认为作者是紧紧围绕乡村社会关系主体的几对基本权利和关系展开的,比如:国家(****和地方**)与村委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村委会及村党支部与农民的关系;等等。笔者通过翔实的调查资料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我看来,全文都能体现出一个观点:国家,基层政权和社会处在一个动态的博弈循环当中,也就是书中所提出的一个假设“是否可以认为,在乡村社会,存在着国家与基层政权及基层干部个人的利益冲突”。各个乡村社会的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博弈生存”。

作者认为:国家为确立权威的合法性,以求社会稳定,就必须考虑到农村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国家在农村的各种制度形安排就是在各利益主体冲突和交换的过程中,确保以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利益实现而设立的均衡机制。基层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由于国家的制度安排倾斜,出于自己部门的利益考虑,只有向农民索要而不会有多少给予,直接导致了乡镇管理阶层的运作效率低而成本高,工作与农民的要求相脱离!

正如一位乡镇干部所言,钱从**来,人往**去?所以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乡镇干部脱离国家体制!

另外作为直接和农民接触的村委会和党支部,作者谈到一个让我们必须重视的现象就是由于农村的那些既得利益者,为了垄断政治资源,不注重在农村发展党员,从文章的数据可以看出,每年的党员发展数量明显下降,在很多农民眼里,党员是作为一种政治资源存在,是他们“成为村庄权力主流层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途径”。然而,这种政治资源被少数人占有。在个人利益被分割和鼓吹到一定程度的农村社会,这种资源的垄断可能成为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目标。在阅读中,我深切感受到农村党员的建设是迫切的,否则,农村政治结构的社会基础将是相当垄断的!

对于广大的农民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建立起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只能在体制外寻找表达的途径,于是地方权威(“好汉”“觉悟者”)产生,这一新出现的农民利益代言人,处于公利或是私利,正成为一种体制外的对抗性组织力量,如何加以运用,是我们的**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得好,他会成为一支民间与**谈判的机制,而这也是农民对“组织性力量”的需要,也是重建乡村社会秩序所必需的。

政治观后感 篇4

——民主进程中的政治人

我们都知道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产物。社会属性内涵丰富,外延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文领域的广泛研究,学者赋予了人类众多的特性,李普赛特在《政治人》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政治人”,他用一种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方法——政治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作为政治动物的人,为民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这就说明了政治并不是超然于社会生活之外的,相反,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对政治现象的研究必定要从社会中寻找答案。

李普赛特著作的主体之一是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探索影响人们政治参与的因素,为政治生活提供积极的参与者。这本书的特点是从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即表现了人的政治性和政治性的社会性。

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民主秩序的条件,西方民主国家的选举,美国社会的政治行为,以及民间机构的政治:案例研究和结论。

我主要选取了第一篇中的第三章“社会冲突、合法性和民主”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谈谈我的感想。

“任何一种特定民主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而且取决于它的政治系统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有效性即政治系统满足社会成员需要时的程度,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在人们心中的权威程度以及人们对政治系统的信仰坚定性。民主政治的发展取决于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其中有效性更侧重于党或**的能力,取决于人们的政治认知,而合法性则倾向于人们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

那么人们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呢?李普赛特认为组织是根据政治系统的价值标准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来判定它是否合法的。比如说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其统治的合法性主要是建立在封建内部成员利益一致、外部实行高压政策基础之上,当时并没有多元的价值观,所以人们无从选择,“政治人”概念仅仅指在朝中有权的政治家,老百姓只是作为臣民呆滞地接受**的输出并表示无条件认同。

这种合法性虽然可以维持中国共产挡的统治,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引进,制度变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其合法性危机最终出现在晚清史书中。李普赛特列举了两种合法性危机出现的条件:一是主要的保守组织机构的处境在结构变革时期受到威胁、二是社会上的主要团体在过渡时期获至少在它们一旦提出政治要求时不能进入政治系统。

在中国,合法性危机一直存在并困扰着**的行动,**们总是忙于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去试图缓和日益升级的社会冲突和**压力,但结果却不尽如意,关键还是在于**并没有意识到政治系统合法性危机的根源。

中国**的合法性危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一、 制度中的路径依赖

新制度主义在论述制度变迁中提出了“路径依赖”一词,路径依赖即指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且难以出去。1978年以来,我国政治体制呈现出高度的路径依赖。封建社会高压政策和单一价值观的延续,使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题仍然是掌握权力的官僚阶层和其背后的执政党,理论上的公民“政治人”也还是遵循以往沉默的风格充当**所希望见到的臣民。

二、合法性的基点

合法性的基础是什么?李普赛特明确表示,人们的身份和一贯的价值观是合法性的基石。虽然建国之初我国**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权力的日益膨胀,这一宗旨早就变质了。现在,中国共产党热衷于表现,把经济增长作为稳定其主导地位的唯一途径。但是,经济发展不稳定,波动性大,这给民主的稳定性打上了问号。

我国**忽视了人民真正的需要,忽视了与民众共同的价值观,因而其合法性的基点也就定位错了。

三、**的执政能力

**它的执政能力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体现了**的有效性。建国初期的**致力于经济建设,这条路子是对的,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后,人们逐渐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但市场经济的不正之风也逐渐深入官场,官僚体系的缺陷在现代**的执政能力中一览无余,效率低下、严重浪费资源、官僚气派十足、互相推诿等等。

**能力低下会逐渐使人失去信心,进而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政治人。当政治生活中只有统治者的声音时,离改革就不远了。

四、政治文化的同质性和多样性

“对合法性的主要检验,是看特定国家形成一种共同的长期政治文化的程度,主要是指全国性典礼和节日。”李普赛特看到了政治文化对于政治系统合法性、稳定性的重要意义,就像阿尔蒙德在五国公民文化比较研究中提出的政治文化可以影响政治结构和政治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来说,既要有同质性,又要有多样性。

同质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大多数人所信仰的一种主流政治文化、一套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种主流政治文化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文化多样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等于提倡亚文化,而是鼓励人们在追随主流文化的同时,一些创新的思想和理念。

五、政治人的多元化

这里的政治人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政治组织。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其政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政治人的多元化,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在博弈中保持相互平衡的张力,这使得民主政体能够在稳定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但是,我国的政治人员是单一的,**对非**政治组织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过去,以服务为宗旨的工会、妇联、慈善等组织都是准行政组织,半官方性质让人望而却步。

同样,我们也没有强大的利益集团,有的只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团。这样单一的政治环境,使人们受挫,群众的要求和政治参与得不到满足,只能被动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输出,这无疑是对民主的倒退和合法性的下降的政治民主的推波助澜。

民主的发展有赖于合法性与合法性的统一,两者都是民主发展的基本要素。然而,纵观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能力低下,其合法性问题也越来越多。经济发展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但政治的主体是政治人,是一个多元化的政治组织,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关注。

政治观后感 篇5

讲政治有信念读后感

“讲政治有信念”这本书在我读后给我的感触非常深刻。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事例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讲政治时应该具备的信念和态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政治不仅仅是权力斗争,更是价值理念的较量,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引擎。

政治的本质是服务人民。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许多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政治家应该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治家应该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办事,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能和修养,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政治是一场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伟大事业,唯有做到服务人民为宗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政治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政治家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激烈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政治家要有高风亮节,要有坚定的道义,要有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做出真正对人类有益的事情。政治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信念和责任。只有坚守初心,不忘使命,才能在政治舞台上披荆斩棘,取得成功。

政治要有智慧和勇气。在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政治家需要有高超的智慧和勇气,才能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取得胜利。政治家要有开阔的眼界,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形势中把握机遇,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同时,政治家要有勇气坚持真理,勇敢面对挑战,才能在危险中保持清醒,在逆境中披荆斩棘,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政治不仅仅是一种权力游戏,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政治家要有对人民的责任和担当,要有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才能在政治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希望每一个从政的人都能牢记这些要点,做一个有信念、有远见、有担当的政治家,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愿我们的政治不仅仅是权力斗争,更是为了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政治观后感 篇6

本周读了《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读后感》这本书,自己收获很多,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本书的中心是“中国政治如何向民主过渡”,重点不在于“民主”这个词,而是着眼于“过渡”这一具体的过程的复杂性与困难性。

中国二十世纪政治与西方政治学,作者主要介绍了如何结合中国二十世纪的政治经验与西方社会科学原理,如何在应用西方社会科学原理的时候,同时,突破这些原理,创造中国的政治学,发展世界性的政治学。

研究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革命与全能主义政治的共同历史与内在的联系,即:中国的全能主义政治与社会革命的共同渊源是二十世纪初期所面临的全面危机,社会革命是客服全面危机的方案,全能主义政治是应付全面危机的一种对策,并且,从事社会革命就必须用全能主义政治手段。

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与西方社会科学,作者认为,中国应当发展在世界政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学,让欧美的学者到中国来,使中国的社会科学成为他们的研究重点,面临两个基本的问题:第一:所有的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得出的结论,都有社会的、时代的局限性;第二:

中国要想发展自己的政治科学,就必须建立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

将社会革命、重建政治权威机构或者国家和**机构和社会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社会革命、国家或政治团体与社会的关系、政治机构或政治制度。

关于如何发展中国政治学,主要论述了发展中国政治学的方法和理论问题。要创建新中国的政治学,首先要采取两个措施:补课和介绍欧美政治学界的新的方法和理论,详细介绍欧美研究中国党史的两种趋势:

宏观政治分析与微观政治分析相结合;本文总结了政治学发展的两个条件:材料的开放和学术禁区的开放。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与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外来的冲击,中国社会发生了全面危机,这种危机在中国内部表现为统治阶级的解体和政治制度的崩溃,因为这种崩溃,在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有了新的文化。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与中国知识分子,针对于这一问题,作者从两方面谈起,一是重建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权威机构,一是解放个性、发展个人创造力的问题。认为知识分子组织与参加政党是二十世纪政治社会文化转变的最重要的力量,没有知识分子的领导,农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革命行动并阐释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等问题。

邓小平时代:历史性的转变及与过去的连续性,主要介绍邓小平对于毛泽东思想的重新解释和中间道路、对“两个估计”的否定和关于科学教育的政策观点、对于人民解放军的整顿以及现代化的论述、对于经济改革的支持以及决定作用。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中国的政治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通过阅读本书,升华了自己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认识,了解了一些政治学的知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更深的体会。

政治观后感 篇7

“红岩上红梅开,万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每次听到这首《红梅赞》,我就不禁会想起《红岩》这本“红色经典”名著。

?红岩》通过描写许云峰领导工人运动,江姐、双枪老太婆开展华蓥山武装斗争,成岗办《挺进报》等情节,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方兴未艾、此起彼伏的盛况;同时又以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两处国民党特务的秘密监狱为背景,讴歌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在被捕后,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

最令我难忘的一幕是江姐被捕后,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江姐指甲缝间进行逼供的情景:“……‘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钉!’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特务们残暴得令人发指,而江姐又是多么的坚贞顽强!面对敌人的拷打利诱,面对狱中生活的艰难困苦,江姐等可钦可佩的勇士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敌人抗争。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遇到一点小挫折,便泄气了;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儿,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还小着呢。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政治观后感 篇8

寒假期间读了孔老师推荐的一本管理类的书——《梁山政治》,虽然自己现在不是一位领导,但是觉得这本书中不仅仅是一部管理者的教材,还反应了中国的现实社会,作为一名即将进入竞争惨烈,关系复杂的社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的领导者无疑是立足的重要基础。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很值得细细品读,若只是粗略的浏览一遍不会有太大的用处,因为书中重要的是道理而不是情节。这个寒假我没读完,但也有收获。书里道理太多,下面我就谈两点自己的感想。

一、老子云:上善若水,水有五德。“水五德”是修道的人通过观察水的特性,而引申出来的五种人生态度。

“水五德”:

——总保持前进的态势

——推动自己也推动别人

——流动中清洁自己

——遇到困难激起百倍勇气

——胸中澄澈映照万物

一个人要向前走,必须推动自己和他人,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获得最大的利益。比如水中行舟,逆水而行比顺水而行要艰难很多,跟随大部队的脚步前进就比较容易,当然,这也需要我们置身于一个积极的集体,如果整个集体都在堕落,那顺应集体无疑也是堕落。所以我们需要在流动中清洁自己。即使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我们也需要成熟,但我们不能只迎合大众,否则我们很容易陷入暴民之众。

无论外界怎样,都要保持自己的本真和原则,这个精彩的世界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处于不同的位置要无悔于心,胸中澄澈。生活不会一帆风顺的。你前进的越快,遇到岩石时遇到的阻力就越大。如果你不够勇敢,你很可能会沉下去。

二、“如果要在一个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首先必须被这个团队所接纳。被一个团队接纳,需要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文化相容,文化是什么,这个太复杂,简单讲,其实就是谈恋爱中所说的“要有共同语言”。如果我和一群善于舞枪的人在一起,每天和他们谈论李白和杜甫的**、象棋、书法和绘画,我一定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

怎么办?只有用自己相似的经历,相似的经历,才能创造出共同的语言。与人相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练武。

”我想入乡随俗,投其所好应该也是这个道理。我曾经听一个同学说过她的哥哥跟一个老中医学中医,因为老中医脾气很怪,而且不太把自己所有交给徒弟,她的哥哥得知师傅极爱下象棋,便日夜钻研象棋,后来就和老中医下,老中医棋逢对手,在下棋过程中把自己的很多知识经验传授给了徒弟。

但是,当人们在安排自己的学习时,就象企业在规划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样,他们应该有一个战略眼光,把重点放在关键位置上。神机师的战略重点是发展自己的智慧。武术只是一种身份象征。手脚上的功夫平常,但是头脑中的功夫卓越。

这就是我的差异化竞争力。“入乡随俗”只是融入团体,要想真正的脱颖而出还要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政治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