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经济运行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7.27

经济运行报告经典11篇。

相信大家都知道,实践是打开理论宝库的钥匙,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工作结束后,我们需要做好写报告的准备。报告怎么写的又快又好?希望这份"经济运行报告"能够带给您更深入的了解,请把这个链接放入收藏夹以便您查看!

经济运行报告 篇1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老工业区振兴的关键之年,更是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为实现经济新起点和新跨越,全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发展思路和要求,以工作项目为总抓手,紧抓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季度全区经济进一步延续回升向好的势头,实现了良好的开局。

(一)农业生产情况平稳,农村经济预期良好。

今年我区加大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今年以来,我区气候、地墒条件良好,小麦生长总体向好,夏粮有望获得好收成。畜牧业生产略有增长,一季度,全区猪、羊、家禽存栏量分别为3.8万头、3万只、72.4万只。肉类产量3835吨,同比增长9.6%;禽蛋产量2643吨,同比增长9.7%;奶类产量974.4吨,同比增长8.8%。

(二)工业生产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回升。

(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四)假日经济效应明显,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五)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实现了开门红。

(六)财税状况有所好转,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水平持续走高。

虽然全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当前我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一)工业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作为区经济支柱的工业,增长的基础仍然不稳,企业增效的形势仍较严峻,提升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的压力依然较重。

二是工业企业能源供应严重不足。我区的企业(陶瓷、耐火材料等)均以清洁燃料——天然气为主,但目前,企业普遍存在天然气供应压力不足的情况,达不到窑炉供热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此外,企业的生产经营还受到限电措施的'影响,电价的上涨使企业的用电成本增长了2.3%。

(二)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外需市场总体仍较为低迷,我区外贸出口仍未摆脱下行局面。去年以来,全区外贸出口一直呈负增长,而且这种趋势年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西方国家经济是真正企稳复苏还是短暂回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危机对我国外贸的负面影响还在延续,随着竞争的加剧,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也日趋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财政收支压力较大。

受部分重点企业税收下滑、结构性减税免费、新增税源相对较少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保增长、扩内需、重民生等政策的出台,刚性支出大幅增加,财力缺口进一步加大。

(四)城乡居民增收压力大。

金融危机使我区经济受到较大冲击,目前,全区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初期,在逐步恢复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城乡居民以及单位职工的收入缺少有力的增长因素,增收的压力依然很大。

(一)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确保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一是认真研究国家、省、市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围绕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方面搞好项目的策划;

二是做好项目的融资工作,深化银企合作,最大限度地增加信贷规模,放宽市场准入,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保障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三是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积极落实土地、资金、能评、环评及基础配套,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实施工业调整提升工程,巩固工业生产回升基础。

一是推进工业布局调整,大力实施我区的“一核二区三片”城乡产业布局规划,加快工业企业向“两区”搬迁步伐;

二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抓住国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立足我区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同时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装备提升我区传统产业的改造;

三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以多种形式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合,建立技术联盟,联合攻关,人才共用,成果共享。深入实施技术标准和品牌化战略,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三)积极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以围绕我区文化特色产业为中心,以打造“鲁中休闲文化名城”为指导,大力调活发展服务业。培植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商贸物流企业、文化创意企业、信息咨询企业,抓好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

(四)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改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促进居民就业。加强对困难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长效工资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经济运行报告 篇2

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区坚决贯彻“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发展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有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多,总体运行平稳。

一、经济在稳定中运行

(一)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增长

主要指标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长10.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7元,比上年增长1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20××年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4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5%、4.8%、2.9%和4.9%。粮食产量达到20.5万吨,已连续9年保持在20万吨以上,产粮大县地位稳固。江南片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江北片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初见成效,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3个,蔬菜、高梁、水果三大特色产业基地拓展到48万亩,20××年蔬菜、高粱、水果累计实现产值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蔬菜实现产值11.30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37.0%,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贡献率为49.2%,拉动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2.0个百分点,产业优势明显。

工业经济稳健回升。20××年区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0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9%,比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其中1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8、2.5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区中列第5位。白酒龙头老窖集团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成立电商销售公司,与酒仙网等白酒专业电商开展营销合作,推出老窖婚庆定制酒、“三人炫”等网络专销产品;区属白酒加快发展,泸窖酒业2条白酒包装生产线建成投用,新建窖池198口,新增白酒酿造产能500吨、白酒包装产能1800吨,白酒产业增速趋稳。长液全面投产,华宇钻采设备产业园和瑞奥机械完成技改扩能,城坤实业完成重组,中恒建材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全年白酒、机械、建材三大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个百分点。酒类、机械、建材行业分别较上年增长12.6%、9.6%、22.6%,机械和建材行业稳中有升,对工业稳定增长的支撑贡献逐步扩大。百草堂、天植药业等现代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0.59亿元,比上年增长46.5%。

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20××年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商贸物流业持续繁荣,1-12月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总量、贡献率在全市各县区中均位居第1位。其中106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9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拉动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个百分点。华润购物中心(全球500强第143位)正式入驻;轻工业园区万诚国际中心引进的红星美凯龙企业完成平场,一期项目启动建设;融豪翡翠城健身中心试营业;诚通物流成功申报3A级物流企业,中远物流泸酒发展区包材Jit配送中心、诚通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顺利通过市上验收。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佳乐世纪城中国金融中心揭牌成立,引进乐山商业银行和9家投资公司、小贷公司入驻城西金融街。目前我区列入统计的银行增加到13家,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9%,高出服务业增加值增幅18.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服务业增长4.4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业提质升级,酒城乐园建成投用,成功举办油纸伞文化节,年接待人数超过2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0万元,华阳西岸田园party开园迎客,首日接待人数近万人。全区累计接待旅游人数357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4.27亿元。

(三)保障要素激发增长活力

投资要素保障有力。20××年,区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实施枇杷沟、前进上路等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改造棚户区4074户。实施农村征地拆迁项目15个,征收土地9520.92亩。蓝田旧城改造项目完成二组团二期主体工程和东升路杆管线迁改。通滩温泉和风情古镇项目完成招商引资、温泉探矿权申报和项目规划设计。25个市属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27.61亿元。忠山隧道141户全部完成征收,城西、城南、黄舣高速路连接线完成扩建征地和建设,隆纳高速西二期建成通车,产城大道完成建设范围征地拆迁扫尾工作,分水岭高速互通完成跨线桥建设。20××年全年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8%。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31、78.32、199.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9%、0%和44.1%,一、三产业投资力度加大。20××年区累计入库新开工投资项目12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个,累计完成投资109.24亿元,比上年增长8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9%,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9.6%,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2.9个百分点。新入库项目个数的增加,投资规模的扩大为我区投资平稳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目前我区亿元投资项目共计114个,实现投资额227.1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0.8%,大项目拉动经济提速效果明显。

招商成果继续扩大。围绕以园招商、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以链招商,积极参加“酒博会”“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行”等大型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大项目、大企业。世界500强华润集团、红星美凯龙等4家国内500强企业成功落户我区。引进领秀滨江城市综合体、妙典酒业等亿元以上项目42个,邓氏桂圆、丹林梨花源农业观光等500万元以上项目83个。全年引进市外国内到位资金136.53亿元,增长16.5%;引进省外国内到位资金68.67亿元,增长16.5%;到位外资1300万美元,增长5.0%。

资金供给较为充裕。20××年区银行存贷款实现双增,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56.81、392.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29.0%。我区始终把企业作为稳增长核心,设立工业发展资金,召开重点企业家座谈会,组织政银企对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争取并兑现企业扶持资金3800万元,推荐酒类企业担保贷款1.3亿元,帮助企业融资130亿元。

就业保持平稳增长。20××年,区大力促进业工作,继续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3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54万元,扶持创业人数1322人,实现带动就业3391人,成功创建省、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2个,市级信用社区11个。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3.2%,从居民消费价格构成看,八大类指数呈“四升四降”格局。其中烟酒、家电、交通通讯和文化娱乐类价格分别同比下降0.8%、1.0%、0.6%和1.3%,食品、衣着、医疗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5.4%、2.7%、5.2%和0.2%。

二、经济在调整中发展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年区在经济换挡减速的同时,不断深化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年的5.8:64.6:29.6调整为5.5:64.6:29.9。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1.6%、71.6%、26.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8.2、3.0个百分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跃

20××年,区实现非有公制经济增加值194.1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11.5%,高出gDp增速0.1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4%,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税收32.15亿元,比上年增长52.8%。随着经济领域的不断开放,民间资本活力得到不断释放,民间投资在陆续实施的多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激励下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10.31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量的74.8%,比上年增长5.9%,对全区投资的贡献率为95.9%,拉动全区投资增长27.5个百分点。

三、质量与发展同步

(一)三个收入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年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加2648元,增长10.4%。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实现平稳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6.9%、9.1%、122.3%和20.9%。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7元,比上年增加1239元,增长11.9%。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0.0%、3.2%、1.6%、11.2%,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与gDp同步增长。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年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6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11个镇街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3.3%,8个镇街全年财政收入超过1千万。

(二)民生优先促发展

立足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累计支出民生资金17.9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1%,全面完成民生工程76项目标任务。教育三年攻坚工程完成投资3.4亿元,新改建学校41所,职高、习之学校建成投用,城西教育组团加快推进。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探索建立工作推进新模式,八大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签约4000余户,全市最大的棚户区——枇杷沟改造签约达93%。保障性住房工程新开工10000余套,建成1550套,许多被征地拆迁群众得到有效安置。农村公交全覆盖工程新改建通村公路55公里,新增农村公交线路9条,农村公交覆盖面达63%,农村群众反映的出行难得到有效缓解。江北片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江北、方山4个镇8万余人用电“同网不同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敬老养老工程新增社会养老机构8家,五保集中供养率达67.4%。

四、经济发展前景预判

20××年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水平均高于全国、全省,但对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增幅低于全市水平,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外的其他指标对照市下达目标仍有差距,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主导产业遭遇困难,工业发展整体疲软,现代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明显滞后等问题。展望20××年,在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的宏观大形势下,经济发展也将有所放缓,高基数快增长的压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关键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发展年”主题,深度对接国家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把握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把握好明年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可能,突出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在做优存量中提升实力,在做大增量中调优结构。做优白酒产业,做强机械制造业。坚持把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围绕构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大力实施“双千”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掌握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促进全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才能更加有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运行报告 篇3

广州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6.9%)和全省(8.0%);比前三季度(8.3%)、上半年(8.1%)、一季度(7.5%)分别提高0.1个、0.3个和0.9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28.09亿元、5786.21亿元和12086.11亿元,分别增长2.5%、6.8%和9.5%。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26:31.97:66.7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同期(65.22%)提高1.5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达70.6%,首度超过七成。

农业生产持续平稳。20,广州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46.89亿元,增长2.8%。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市级以上示范社124家和6家。圆满完成6个名镇和86条名村建立任务,第三批47条美丽乡村试点中的市财政出资项目全面完工。

工业生产稳中提质。广州市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设立工业发展资金支持机器换人等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和工业技术改造。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712.3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年增速呈稳中有升态势。支柱产业带动发展,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9119.25亿元,增长8.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持续回暖,增长6.0%。汽车产、销分别增长12.0%、14.9%,分别高于全国汽车产、销增速8.7个和10.2个百分点;电子产品制造业持续较好增势,增速达20.6%。工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高于整体工业的增速,发挥了主导作用。2015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和19.4%,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个和12.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11.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国际交通枢纽功能增强。2015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520.94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三位;货邮行吞吐量200.17万吨。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达5.2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759.00万标箱。旅客周转量、客运量、货物周转量、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9.0%、8.3%、4.2%和3.9%。网购火爆带动快递业务快速发展,快递业务收入占全市邮政业务收入达九成,全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3.8%。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游客5657.95万人次,同比增长6.2%,旅游业总收入2872.18亿元,同比增长13.9%。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大。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4.2%,居各行业之首。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规模扩大,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42843.67亿元和27296.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4%。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23.6%,增势良好。金融新业态发展势头突显,新增持牌金融机构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0家,设立和引进互联网金融企业200多家。

投资较快增长。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和引进力度,着力扩大有效投资。2015年,广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5.95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市15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209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势强劲,民间投资活跃,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快。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51.7%,带动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工业投资754.78亿元,增长10.2%。民间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为2397.76亿元和2137.59亿元,分别增长35.8%和17.7%,增速分别高于全市投资25.2个和7.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3.1倍、19.9%、17.7%。

消费持续畅旺。广州市推进重点商圈升级改造,巩固提升批发市场、百货商场等传统业态,用心培育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消费集聚潜力不断提高。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2.96亿元,同比增长11.0%,增幅高于全国(10.7%)和全省(10.1%),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11.2%和9.8%。网购及与信息消费相关的商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62.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8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3.5%。

对外贸易取得突破。利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用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保税物流等新业态,外贸实现创新发展。2015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8306.41亿元,增长3.5%,增幅高于全国(-7.0%)和全省(-3.9%);其中出口总值5034.67亿元,增长12.7%,增幅高于全国(-1.8%)和全省(0.8%);进口总值3271.74亿元,下降8.0%,降幅低于全国(-13.2%)和全省(-10.8%)。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67.5亿元,增长3.7倍,位居全国试点城市第一。目前,广州跨境电商企业已达777家,其中电商企业630家、物流企业112家、支付企业35家;建成及在建11个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跨境电商园区。

三、从发展动力看,深化改革催生新动能,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创新驱动潜力提升

深化改革催生新动能。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一是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促进大众创业。新登记企业快速增加,2015年,广州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14.9%,其中信息服务业新登记内资市场主体增长9%。二是小微企业释放大能量。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作用,给予实体经济更多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持续活跃。规模以上小微型企业工业总产值4429.84亿元,增长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到达23.67%。三是自贸试验区政策显效。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挂牌运行,为金融、贸易等领域制度创新和开发开放带来新的机遇,政策效应初步释放,新增市场主体5790家,注册资本697.3亿元。

民营经济活力增强。2015年,民间投资增长35.8%,快于全社会投资25.2个百分点,比重到达44.4%,占比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增长8.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8个百分点,比重到达23.84%。

创新驱动潜力提升。实施财政投入和孵化器双倍增计划,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2015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8.2%)快于工业平均水平(6.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5.0%)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6个百分点,展示出高新技术产业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全市发明专利申请20087件,发明专利授权6626件,分别增长37.7%和44.4%。

四、从质量效益看: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迅速,工业企业扭亏为盈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2015年,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9.09亿元,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1055.99亿元,增长6.0%。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6.1%、6.2%、7.7%和1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8.15亿元,增长20.3%。

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迅速。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36.1%。其中商务服务业行业增长31.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利润扭亏为盈,以上三个行业合计实现营业利润占比超七成。

工业企业扭亏为盈、亏损面收窄。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56.34亿元,同比增长1.0%。企业亏损面为20.10%,比前三季度收窄2.8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超百亿。

五、从民生改善看,消费价格持续平稳,就业形势稳定,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居民收入稳定增加

消费价格持续平稳。2015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为以来最低;其中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涨0.5%和4.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和购进价格(IPI)分别下降3.2%和6.3%。

就业形势稳定。广州市实施促进就业措施,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4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4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控制在3.5%的目标以内。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财政支出有力保障民生支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分别支出289.41亿元、203.43亿元和133.87亿元,分别增长26.4%、36.1%和15.1%,合计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36.26%,较上年同期提高1.80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5年,广州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6735万元和193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9.4%,增速与GDP增长同步。

经济运行报告 篇4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积极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逆势上扬,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地区生产总值由一季度下降5.2%逐季回升至全年增长3.4%,高于全国(2.3%)、全省(2.3%)的增速,低于全市0.4个百分点。

(一)总体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根据清远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阳山县生产总值124.7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42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7.11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8.24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为39.6:13.7:46.7。在各行业中,较快增长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同比分别增长48.1%、32.1%、15%、8.3%。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蔬菜产量稳定增长

我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系列行动,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生产总体呈稳中向好态势。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1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39.1亿元,同比增长6%;林业产值6.26亿元,同比增长12.8%;牧业产值31.5亿元,同比下降0.2%;渔业产值0.7亿元,同比增长2.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95亿元,同比增长18.8%。

种植业发展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是粮食种植形势较好,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生产基地,早稻产量3.41万吨,同比增长10.9%,全年粮食产量达9.66万吨,同比增长4.9%;二是蔬菜、水果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分别实现产量65.41万吨、9.44万吨,分别增长6.8%、2.4%。

林业发展快速前行,优势充分显现。林木采伐进度快速推进,全年木材采运10.11万立方米,增长39.6%,林业产值达6.26亿元,同比增长12.8%。

(三)规模工业生产向好,绿色产业初显成效

2020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4.76亿元,同比下降2.1%;增加值7.37亿元,同比增长9.2%。分行业看,采矿业完成增加值0.82亿元,同比增长103.5%;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76亿元,同比下降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2.79亿元,同比增长11.8%。

近年来,我县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全域绿色产业,形成了“四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二矿”(大理石、碳酸钙)的生态工业体系,绿色能源产业逐渐成为我县工业支柱产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在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23.5%,增速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

工业投资迅猛增长。全县完成工业投资增长78.6%。工业投资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完成投资超亿的工业项目有3个,都是发电类项目,也为我县工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完成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主要由广连高速项目支撑,占比75.9%。

建筑业发展形势喜人,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1亿元,同比增长32.1%。建筑业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增了两家资质建筑业企业广东宏源建设工程公司和广东广阳建设工程公司,为我县建筑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五)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县消费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度呈两位数下降,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降幅逐季收窄。全年实现销售总额41.98亿元,同比下降6.2%;实现零售总额31.39亿元,同比下降8.7%,与前三季度相比降幅分别收窄2.5、2.6个百分点。

疫情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研究出台了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部分行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逐渐向好。回暖较快的行业主要有汽车类企业和石油及制品类企业,降幅分别比前三季度收窄3.2和19.7个百分点。

(六)财税金融平稳运行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7亿元,下降7.1%,税收收入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县税源结构单一以及减税降费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进一步放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12亿元,同比增长15.2%。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4.02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0.58亿元,增长9.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8.76亿元,同比增长16.3%。

经济运行报告 篇5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特别是6月份广西又遇到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等困难,全区上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五稳”,狠抓“41条”降成本政策措施落实,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的各项工作,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7.2%,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但工业增长仍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工业投资、民间投资持续低位增长,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上半年,广西生产总值7311.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增速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21位、西部第9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69.9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606.90亿元,增长7.6%,其中工业增加值3090.04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934.82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53.4%、42.4%,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4.8%。

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03.36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75.96亿元,增长6.1%;牧业304.26亿元,下降1.2%;林业67.46亿元,增长6.6%;渔业122.23亿元,增长4.0%。种植业、牧业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9和1.8个百分点,林业增速回落3.8个百分点,渔业持平。

上半年,全区春播粮食面积1398.71千公顷,同比增长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蔬菜、水果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其中,蔬菜产量1377.86万吨,同比增长4.7%;初步统计,园林水果245.11万吨,增长9.7%;热带水果喜获丰收,产量123.32万吨,增长12.8%,其中香蕉增长7.5%、荔枝增长10.1%、芒果增长17.5%。畜牧业生产总体降幅收窄,其中活禽出栏3.86亿羽,增长2.5%,较一季度提高了0.5个百分点;生猪出栏1661.90万头,下降4.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8个百分点;牛、羊出栏分别增长0.2%和0.5%,较一季度分别提高0.4和0.6个百分点;全区肉类总产量203.67万吨,下降1.5%,其中猪牛羊肉138.02万吨,下降3.3%,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149.76万吨,增长4.1%,其中海水产品79.87万吨,增长3.6%。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3位,西部第6位。

超八成主要行业实现增长。全区40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35个实现正增长,占行业面的87.5%,比1-5月提高5个百分点。17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区,占行业面的42.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7.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0.3%。

非公有工业贡献率上升。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长9.3%,高于全区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1.0%,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4.5%,比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小微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高于全区3.8个百分点,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7.7%。

企业利润平稳增长。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71.40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8.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4.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1%,汽车制造业增长4.0%。亏损面有所收窄,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0.5%,同比收窄2.3个百分点。

产销持续向好,资金周转加快。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4.7%,比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0.5个百分点。40个大类行业中有37个产销率超90%,占行业面的92.5%。上半年,全区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6.5%,比一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6.8天,同比减少1.1天。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8351.89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排全国第8位,西部第6位。

从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二产。上半年,全区第一产业投资435.51亿元,同比增长14.7%;第二产业投资3358.85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投资3267.74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投资4557.54亿元,增长19.5%。

从主要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11.84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46.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6%,教育投资增长26.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8.3%。全区房地产投资941.68亿元,增长17.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80.21亿元,增长16.0%。企业技术改造投资2721.46亿元,同比增长16.0%,比投资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占投资比重为32.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值1381.6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81.59亿元,下降8.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1.7个百分点。

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同比增长6.3%,比一季度回落6.9个百分点;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12.5%,降幅收窄15.7个百分点;一般贸易下降13.4%,降幅收窄4.4个百分点。

从贸易国别(地区)看,对东盟进出口同比下降3.2%,比一季度收窄9.1个百分点,其中对越南进出口增长0.3%,对柬埔寨进出口增长165.1%,对老挝进出口增长202.8%。

在高铁和动车拉动下,全区交通运输增速有所回升。上半年,全区客货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4.7%,比1-5月提高0.8个百分点。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21.3%,旅客周转量增长12.3%;公路货运量增长4.8%,货物周转量增长5.9%。

北部湾港吞吐量增速加快。上半年,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同比增长3.3%,比1-5月提高1.3个百分点。

在飞速发展的4G网络及网购带动下,全区邮电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同比增长51.7%,比上年同期提高28.5个百分点;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0.0%,同比提高14.8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598.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87.01万平方米,增长19.9%,回落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829.97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住宅销售额737.72亿元,增长28.4%。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广西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涨幅与全国持平。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4%。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七涨一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2%,医疗保健类上涨4.0%,衣着类上涨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8%,居住类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0%。6月份,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下降0.2%。

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2.81亿元,同比增长9.8%,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20位、西部第8位。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5.52亿元,同比增长9.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农村387.29亿元,增长10.7%,提高0.6个百分点。

分商品类别看,汽车类同比增长9.0%,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由上年同期下降5.3%转为增长2.1%;中西药品类增长17.6%,提高0.8个百分点;日用品类由上年同期下降1.7%转为1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小幅回升并趋稳。201X年上半年以来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回升并趋稳,增速分别为9.0%、9.2%、10.0%、9.9%和9.8%。

201X年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2.81亿元,比同期1541.79亿元翻一番。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外出务工收入继续增加。上半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0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4元,同比名义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2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63,比上年同期缩小0.05。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7806元,同比名义增长8.2%。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923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9万人,下降4.1%。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013元,同比增长5.5%。

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上半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3.4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6.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4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5.9%;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2.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76万人次,完成全年目标的77.7%。城镇登记失业率2.95%,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55个百分点,保持较低水平。

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截至6月25日,全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138.64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全年计划总投资242亿元的57.3%。新开工13.16万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9.9%;基本建成5.16万套,完成72.7%;新增分配入住3.98万套,完成52.6%。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完成137.8%,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完成47.7%,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完成48.2%,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完成16.9%。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区财政收入1306.32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7.51亿元,增长8.5%,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46.98亿元,增长8.1%,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3%;非税收入290.52亿元,增长9.4%,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9.90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民生支出总额1642.78亿元,增长13.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比重较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在民生支出中,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40.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34.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2%,教育支出增长8.3%。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040.95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448.28亿元,增长12.5%,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6月末,全区新增本外币银行贷款1328.89亿元,同比多增110.42亿元。

工业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下降2.6%,环比由上月的上涨0.4%转为下降0.4%。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0%,6月份同比下降2.9%,环比上涨0.3%。

上半年,全区14个市中,有7个市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分别是防城港市增长10.1%,高于全区2.9个百分点;钦州市增长10.1%,高于全区2.9个百分点;百色市增长9.0%,高于全区1.8个百分点;玉林市增长8.2%,高于全区1.0个百分点;梧州市和北海市增长8.0%,高于全区0.8个百分点;贵港市增长7.6%,高于全区0.4个百分点。

与上年同期相比,有5个市的GDP增速回升,8个市的GDP增速呈回落趋势,1个市增速持平。其中,增速提高的有:来宾市提高3.9个百分点,钦州市提高2.0个百分点,贺州市提高1.6个百分点,百色市提高1.3个百分点,柳州市提高0.4个百分点。增速回落的有:贵港市回落0.2个百分点,玉林市回落0.5个百分点,崇左市回落0.9个百分点,防城港市回落1.6个百分点,桂林市回落1.6个百分点,南宁市回落1.8个百分点,河池回落4.0个百分点,北海回落4.1个百分点。梧州市增长8.0%,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

从两区一带看,上半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GDP增长7.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西江经济带经济GDP增长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桂西资源富集区GDP增长7.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

去产能方面,钢铁行业作为去产能攻坚领域之一,上半年粗钢产量下降1.0%。去库存方面,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出现积极变化。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同比下降3.0%,产成品存货下降0.4%。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645.83万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57.09万平方米。去杠杆方面,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76%,比上年同期下降0.17个百分点。

在降成本方面,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涨幅回落,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6.0%,涨幅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5月份开始,国家全面实行营改增,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税金将会下降40%左右。

补短板方面,薄弱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7%、18.3%和46.7%,快于全部投资增速8.0、4.6和33.0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加速增长。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分别比1-3月、1-4月和1-5月提高1.3、1.9和1.3个百分点。

新增企业拉动力显现。在各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新增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2家,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4.2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全区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2%,分别比1-2月、1-3月、1-4月和1-5月降幅收窄1.7、0.3、0.2和0.1个百分点。

一是服务业投资比重提高。上半年全区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4.6%,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二是高耗能行业投资比重下降。上半年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1.7%,低于全部投资增速12.0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2.3%,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三是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区高技术产业投资388.03亿元,同比增长20.2%,快于投资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

当前,广西经济运行基本面保持稳定,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广西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三去一降一补”和供给侧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经济运行筑底企稳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6月份,受强降雨影响,广西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截至6月30日,已有马山、藤县、柳江、柳城、鹿寨、融安等多县区出现灾情。仅24日的强降雨就造成柳州市5个县区24个乡镇192个村屯受灾。主要受灾作物是水稻、甘蔗、蔬菜、玉米、花生等;另有果园等经济园地受灾,全区种植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上半年,全区种植业增加值275.96亿元,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

201X年全区甘蔗播种面积923.01千公顷,同比下降2.4%,为连续第三年下降。除崇左市和北、防、钦四市外,其余10个市的甘蔗播种面积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百色下降16.2%,来宾下降2.9%,两市种植面积的比重占全区20%。虽然201X-201X榨季糖料蔗收购价格有所提高(约450元/吨),但未能调动蔗农积极性,新一轮甘蔗种植面积仍呈下降的势头。

尽管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加快,但加速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新动力发展仍处于相对弱势。全区高技术产业增速和比重仍在低位徘徊,且出现减速和乏力的苗头。上半年,全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低于全区1.0个百分点;占全区比重为7.9%,分别比1-2月、1-3月和1-4月下降0.4、0.2和0.3个百分点。

旧动力仍处于主导地位。在全国“去产能、去库存”的大背景下,全区高耗能行业不降反增。上半年,全区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高于全区3.0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52.9%,依然处于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

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及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2.9%的规上工业企业认为二季度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原因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相对突出,三个行业调查企业中认为所在行业本季度产能过剩情况处于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情况的比重分别为63.6%、52.9%和50.8%。

主要工业产品出厂价格走势仍然低迷。因全球经济持续处于疲软状态,主要工业产品出厂价格走势仍然低迷。上半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已连续53个月下降。6月底,成品糖5500元/吨和电解铝12620元/吨,仍处于较低价位,铁合金价格同比下降11.7%,电解金属锰下降8.3%,锡下降2.9%。

停产企业数量仍居高不下。在当前仍未明朗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生产意愿仍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停产工业企业达443家,仅比上年同期减少8家,停产企业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为8.2%。

工业用电量增速仍未转正。受企业生产意愿普遍不高、停产企业数量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全区工业用电量仍未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全区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2%,已连续16个月呈下降态势。

各市工业发展差距悬殊。上半年,全区14个市中仅有防城港、钦州和贺州3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余11市均为个位数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贺州市(13.6%)与最低的河池市(0.6%)相差13.0个百分点。

-,广西投资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X年以来逐步放缓至20%以下,今年上半年全区投资增长13.7%,比上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是工业投资大幅回落。-201X年上半年,广西工业投资增速从35.9%的高位逐步回落到15.3%,今年以来回落至个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区工业投资增长6.3%,低于去年同期7.4个百分点,低于一季度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4%,同比回落10.0个百分点。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19个行业投资增速同比回落,回落幅度较大的行业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木材加工等。

二是民间投资持续低迷。2011-201X年上半年,广西民间投资增速从45.1%的高位回落到17.4%,今年3月份以来回落到个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区民间投资增长7.4%,同比回落10.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投资比重为62.7%,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三是大项目支撑乏力。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开工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3814万元,同比下降5.3%。新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仅占2.3%。全区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877.38亿元,仅占全部投资的22.5%。

客运量增速持续回落。上半年,全区客运量同比下降0.2%,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客运量增速从上年同期的58.3%高位回落至21.3%,回落幅度达37.0个百分点;公路客运量下降4.0%,降幅同比扩大1.1个百分点;水路客运量下降3.3%,同比回落17.5个百分点。

内河港口吞吐量增速持续下跌。内河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速由1-4月的4.7%、1-5月的3.7%跌至上半年的2.9%,增速持续回落。

当前广西经济下行的形势依然严峻,企稳回升趋势尚不明朗,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五稳”和“41条”降成本政策措施,突出重点,定向发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要紧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落实“41条”降成本政策措施,各级部门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赋负担和行政事业性项目收费,切实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和财务融资等经营性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针对广西电价较高的情况,切实落实降低工商业销售电价,改进企业减产停产期间电费计算方式,继续实施丰枯水季节性电价,开展峰谷分时电价政策试点等措施,提高广西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推动供给侧改革,从提高广西产品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通过创新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矫正供需错位。

各级各部门切实做好服务工作,改善全区工业发展环境。相关管理部门和产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资源优势,为工业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市场购销、产品发展趋势等信息服务。积极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发挥产业基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培育新型产业。将更多扶持给予民营中小企业、新增企业和新兴产业。切实为企业降低用电、物流、融资和人工成本。更好地为企业松绑、解扣,激发企业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要在继续抓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促进高新技术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壮大,改善旧动力,扶植新动力。推动糖业、铝业的二次创业,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有机结合,推进全区工业转型升级稳步发展。加快补齐沿海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布局修造船业,助推“三大定位”目标实现。

一是加大工业投资力度。要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围绕重点企业和产品,明确目标和路径,推动传统产业实施以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流程绿色化、制造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工艺设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服务流程,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使其向精加工延伸、向中高端迈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二是突出抓好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要加强项目的争取和立项,做好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的储备。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避免重大项目的衔接出现断档。对已开工的重大项目,要早日完善统计入库材料,争取早日入库、入统,并大力推进工程施工进度,力争施工项目早日完工。三是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活力。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服务,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民间资本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潜力。

在上半年全区进出口降幅收窄的情况下,进一步抓好自治区促进外贸回稳向好33条措施的落地生效,力争进出口形势继续好转。一是推进边境小额贸易增长。加快对边境小额贸易支持政策的兑现,加大通关协调力度,稳定企业信心,调整扩大货源,优化商品结构。二是继续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紧紧抓住国家最近出台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机遇,立足实际,主动对接,邀请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投资落户广西。三是加快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组建广西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物流、通关、结汇、退税等一条龙的供应链服务,实现外贸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融合。

经济运行报告 篇6

一、20XX年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工业总产值月份47.5亿元,同比增长1.3%;国内招商月份10.66亿元,同比增长126.6%;合同外资1178万美元,同比增长79.0%;外资实际到资-月份4893万美元,同比增长64.0%;财政总收入月份3.45亿元,同比增长29.7%,街级财政收入月份3743.81万元,同比增长30.4%。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产值平稳增长。

(1)规上企业仍是我辖区工业发展的主动力。月,街道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3%;125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46.0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6.8%,同比增长1.3%;35家去年产值上亿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8.8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81.8%,同比增长-0.96%;宝宸、世纪宝姿、际诺思等15家上亿企业同比实现增长。宏发电声、TDK、虹鹭、EPCOS等20家企业出现了负增长。月工业产值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市场需求疲软、订单减少,招工难、用工难,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减薄,春节长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中骏电气由于公司内部调整减产。

(2)产销率保持高位,出口增长较为缓慢。月,街道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7.71亿元,累计产销率100.3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4个百分点,产销率保持较高位;工业预计实现出口交货值24.0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33%。主要受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等外部环境影响,市场将需求下降,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产品出口缓慢增长。

(二)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X月,街道实现国内招商10.66亿元人民币,合同利用外资1178万美元,实际到资4893万美元。月,街道招商呈报项目内外资共计58个,其中制造业17个,服务业41个。新注册项目18个,迁址项目13个,增资项目27个,累计注册资本17081万元。月国内招商引资内资项目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含)企业分别是:新落户项目有门远达雷克萨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门億大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迁址项目有门添广工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00万元),省东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街道上半年将全面跟踪源香冷储的招商引资工作,跟踪台湾音乐城堡项目落户工作,跟踪台湾观光美食等投资项目。

(三)财政收入增幅明显。

月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29.73%,其中地税总收入9490万元,国税总收入25047万元,同比增长45%;实现街级财政收入3743.81万元,同比增长30.39%,其中地税总收入1839.41万元,同比增长11%,国税总收入1904.4万元,同比增长54%。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占总收入的81.8%,主体税种均有大幅增长,创税水平仍占主导地位。企业所得税创税11855万元,增长80.58%,增长幅度最大;营业税创税2520万元,同比增长24.24%,主要是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增加,如保利地产“海上五月花”及招商地产“海德公园”累计增加287万元;增值税创税13892万元,同比增长18.72%。利郎、宝姿、住重重工三家企业仍是辖区收入的主要贡献者,宝姿企业从今年1月起进入24%的全税期,为此该公司的增值税、所得税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宝宸企业所得税第一季度也有大幅增长。

(四)强化重点项目工程的征迁和建设跟踪力度

街道按照“任务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核化”的工作原则要求,辖区涉及征地、拆迁、固定投资建设任务分为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三个平台,各平台设组长、副组长、工作组信息员及项目联系人,并成立综合组、协调组、财务组和保障组等4个跟踪服务工作组。从街道各部门以及相关社区抽调精兵强将,专门负责征地拆迁安置的协调工作,同时将区里下派的5名干部充实到征地拆迁队伍中。将项目的目标、任务、时限、责任列表分解细化,具体领导、具体工作人员承担具体项目,明确由主官负总责,分管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拆迁工作小组长和社区书记、主任是本社区范围内征地拆迁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做到权责分明,真正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全力保障征地拆迁工作快速推进。

(1)征地拆迁进度加快。今年以来,街道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实施征迁工作一企一案,发挥村级组织服务作用,打好征迁工作“组合拳”等创新征迁工作思路,征地拆迁具体进度如下:

1、门市第三看守所扩建项目征地补偿协议已签,待送审,机砖厂拆迁已基本完成清点;

2、11420项目征地补偿主协议和地上附属物协议已签完,3月28日完成交地;

3、天马种猪场征地拆迁项目已签约155户,通过审核131户,房屋交付拆除62户,领安置房122户,已装修(含入住)110户。

4、武警水电第八支队征地拆迁项目3月5日完成交地,提前20天完成交地;

5、兑山祖厝后整村迁移项目剩余1户未签约外,其余已完成;

6、田集连接线拓宽改造工程除1户民宅已纳入华大拆迁项目,目前正在核查被拆迁人是否符合拆迁政策,核查后将予以公布,两家被拆迁企业已经签约,一家已交地,另外一家办理交地中;

7(一期)建设项目,指挥部已全部完成协调工作,14家企业预计4月底提交拆除;

8、东侧系列项目涉及兑山两个自然村宅内、社的房屋拆迁,准备建成华文教育中心和游泳馆,10户达成签约意向;

9、路A、B段建设用地和纵五路-滨海大道之横二路、路、路北段、纵四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用地:已完成签约2户,面积1120平方米,其余14户正在进行商谈;11、纵五路市政道路项目:剩余1户尚未签约,进入相关法律程序。

(2)重点项目涉及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平稳有序。今年以来街道紧紧围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区政府下达我街道的民生工程战役、重点项目建设战役、城市建设战役等“五大战役”。20XX年区级下达我街道重点项目涉及固定资产投资任务40亿元,20XX年月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完成进度的14.75%。

(一)工业企业项目20XX年月累计完成投资7300万元,其中嘉康饲料厂房扩建项目完成投资340万元,完成率29.6%,设备安装及仓库结构施工中;虹鹭公司高性能粉末冶金厂房项目完成投资522万元,完成率29%;宝宸光学设备购置项目投资1140万元;中烟技术中心(一期)项目完成投资3950万元,完成率26%,科研用房(1#地块)以及专家楼(4#地块)工程施工顺利。

(二)服务业项目服务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125万元,完成率121.53%。

1、物流服务业项目中,源香冷储物流有限公司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499万元,完成率18.7%,今年计划冷储量6万吨冷库、储量2万吨干库约36万个冷库将投入使用,投产后年交易额将达45亿元。一地块1、4、7、8完成桩基础,其余进入室外工程施工;二地块进入室外工程施工,正在协调解决水源接口问题。

2、房地产服务业中海上五月花、海德公园、莲花尚院、古龙御景、泉水湾、水晶湖郡等项目,月累计完成投资28626万元,其中水晶湖郡项目今年完成投资12283万元,华侨大学部分及自营商品房部分进展顺利,二期近期开盘。;海上五月花项目今年完成投资6900万元,施工进展顺利,销售态势较好;海德公园项目完成投资3000万元,多层部分封顶,高层部分最高至7层;尚院销售情况较好,各幢主体全部封顶;丰融尚城完成投资633万元,主体封顶;古龙御景二期、泉水湾、祥和雅筑等项目进展顺利。

(三)社会事业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160万元。其中华侨大学门校区(二期)项目完成投资1406万元,完成率23.5%,主要形象进度:

1、土木学科实验大楼完成5层钢筋绑扎,反力墙地下室底板已浇筑完成。

2、学生宿舍紫荆苑1#、2#楼:1#楼已完成地梁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3、建筑学科实验大楼:已组织施工图技术交底会议,已进场搭建临时设施。

4、音乐舞蹈学院大楼:桩基施工招标已完成。消防设计报审中。

5、二期学生餐厅:规划许可证办理中,工程量预算清单及招标准备。

6、华文培训中心楼群:方案深化已报业主待定。

7、游泳馆及龙舟训练馆:施工图设计中因拆迁原因地勘报告无法提供,结构无法确定。

8、莲苑1#、2#楼:设计调整方案业主已基本确定。今年街道继续从人力、时间上加大华侨拆迁项目的拆迁力度;天马山殡仪馆项目完成投资634万元;中华墓园入园道路改建工程(磁窑路)完成投资160万元,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和部分路段路面水稳施工;武警水电八支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项目完成投资2960万元,进展顺利。

三、20XX年街道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思路:

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6亿,同比增长15%;预计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国内招商任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预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18%,街级财政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8%。

(一)进一步推动工业产业壮大升级。继续推动电子、钨钼、机械、服装“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壮大产业规模。依托原有产业资源,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优势企业聚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并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度,构建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新产业集群。力促集顺半导体为主力的晶圆产业集群早日投产,力促粉末冶金制造有限公司早日投产,预计6月份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将带来年产值7亿元的增长点,积极整合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资源,扶持企业向研发工业转型,打造环保型研发总部基地,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提高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投入运营,加快北部新城区建设步伐,促使辖区21个主要服务业项目,总建筑面积197.09万平方米的商贸、物流及房产项目投入运营,力促源香冷储(该项目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预计9月开工,将引进300多家批零兼营物流商入驻)、旺墩冻品及建发仓储为龙头的配送企业全面投入营运,依托华大西商业街、喜盈门国际家居广场、新华都、人人乐、宝姿购物中心的运营,力促国贸商城城市综合体早日开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可动工,项目总投资约为17亿元,其中商城总投资10亿元,商业住宅7亿元),力促辖区“招宝万郡”等13个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249.19万平方米全面投入市场,门远达雷克萨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已入驻南辉艺品,促进雷克萨斯4S店9月开业。

二是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房地产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为主要新增税源。首先是全力跟踪商业街、湖郡、住宅院项目、海上花、公园、水湾、中央公园城、御景、国贸商城、祥和雅筑二期、三期、尚城等13个房产项目的进度跟踪工作,做好辖区综合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断提效提速、协调联动部门合力解决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促进已统计辖区房地产商业配套面积20.30万平方米,超市配套面积6300平方米,促进辖区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辖区房地产档次和品质,进一步推动全面辖区经济繁荣发展。其次是提高新能源、规模企业等新增项目的履约率。跟踪门西子原卉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新设立项目、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海西区域总部项目、门顶斌实业有限公司(中建集团地产)写字楼建成招商项目,省东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注册资本4000万元,已迁址入驻我辖区,该公司凤竹集团总部有望落户我辖区。

三是着手推进三个“旧厂改造”项目,首先是中铁创业园改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座落于同集路的北面,占地面积占地1.2万平方米,有两栋活动板房作实验室,可与东安小企业经济总部成片规划;其次是联合食品公司(占地面积1.2万多平方米,座落与孙坂路右侧)与摩特公司(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项目,可与国贸商城综合体连片开发;由利安茶业公司收购的泰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改造项目坐落于同集路南侧,与天马路交接(利安广场安置房北侧),该项目用地面积为6471.499平方米,长宽分别为133米和50米;企业申请该建设用地为小型经济总部用地,设计规划为酒店与写字楼用途。目前北部工业区工业项目已经形成规模且密集,辖区有各类工商业1500多家,但北部新城区星级酒店空白,加上集北新城区建设日趋完善,若该“三旧”项目方案改造成功后,将辐射“海上五月花”、“海德公园”及“利安广场安置房”等房地产项目约90万平方米居民的生活需要,加上“喜盈门家具广场”、“国际宝姿”项目已经落户集北新城区,将为之到来更大的商务支持。

经济运行报告 篇7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低迷,金融市场震荡,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因素增多,国内长期积累的问题凸显,结构性、阶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应对困难和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国上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稳增长、调结构的力度,坚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需两端发力,抓好政策落实,用心释放政策红利,部分指标出现用心变化,国民经济继续持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从就业看,劳动力市场持续稳定。尽管部分地区、行业受市场影响就业压力有所加大,但在用心就业政策作用下,以及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影响下,就业总体上持续基本稳定。1—2月份,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稳定在5.1%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左右,总体持续基本稳定。

从需求看,虽外需下降但内需平稳。今年以来,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贸形势不容乐观。1—2月份,全国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1%。尽管外需偏弱,但内需增长持续稳定。在一系列适度扩大国内需求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内市场销售持续稳定,投资增长出现回升。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0%,加快2.0个百分点。

从物价看,虽涨幅有所扩大但总体稳定。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比今年全年3.0%的预期目标低1个百分点。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主要受春节和强寒潮天气影响,部分食品价格上涨较多。2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4个百分点。从除去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来看,消费价格形势并未发生明显变化。2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略有回落。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着力推动改革创新、稳增长、调结构,国民经济继续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服务业发展继续快于工业。近期金融和房地产业持续较快增长,有力支撑服务业发展。今年以来,作为第一大产业的服务业继续持续良好发展势头。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初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传统行业比重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影响,工业生产稳中略缓。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年12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在市场对产品质量、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政府的用心推动下,工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1—2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0%和7.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6和1.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1.7%,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3和1.6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发展享受型商品消费增长较快。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0.1%、16.0%、14.9%,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旅游文化等服务性消费热度不减。春节期间全国实现旅游收入1448亿元,增长14.6%。2月份,全国电影市场票房近70亿元,超越北美市场,跃居全球第一。

投资结构持续改善。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投资持续较快增长。1-2月份,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全部投资快0.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1.0%,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8%,比全部投资快8.6个百分点,占比为6.3%,提高0.4个百分点。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作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新产品、新服务等新动能不断积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态势向好。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培育创业创新公共平台,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激发,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日均新登记企业1.2万户,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增加了6220万人,创业对带动就业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1月份,国内发明专利受理量同比增长35.7%,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57%。

“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方兴未艾。1—2月份,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7.2%。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5.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5.2个百分点。网络购物带动快递业务迅猛增长。1—2月份,全国预计完成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5.8%。信息消费成倍增长,1月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20.9%。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快速增长。1—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5.9%,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60.4%,智能电视增长28.5%,城市轨道车辆增长28.0%,光电子器件增长22.6%,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增长21.8%,智能手机增长18.6%,工业机器人增长17.7%,太阳能电池增长16.5%。

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加速渗透,不断催生新的服务模式。各地区透过建立企业孵化器、创业园区、服务中心等方式,向企业带给个性化、定制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了各种资源高效集成。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型服务模式极大地释放消费潜力。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发展很快,家庭服务中心方兴未艾,为居民生活带给便捷化服务,成为现代都市商业发展和家政服务新时尚。

今年以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扩内需等措施作用发挥,供需两侧出现用心变化,市场形势有所改善。

扩内需、调结构效应逐步显现。应对国际市场低迷,国内市场需求不振的困难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搞强刺激和“大水漫灌”,而是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适度扩大国内需求,大力促进消费升级,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有力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今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继续持续较快增长。投资关键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政府连续多次投放专项建设资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大批新经济、新动能项目开工建设,促使投资增速回升。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2%,增速自去年以来首次回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大幅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显现。针对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过高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深化改革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过剩产能退出、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调整个人购房税收和贷款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取得用心进展。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下降。今年1—2月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8.2%,粗钢下降5.7%,十种有色金属下降4.3%。相关产品价格降幅收窄。2月份,钢铁、有色、化工行业出厂价格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2.8、1.4、0.4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快速回升。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2%、43.6%,增速分别比上年全年加快21.7、29.2个百分点。

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在适度扩大内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必须的用心变化。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9%,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降幅收窄。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尽管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影响,但也反映出市场总体供求状况有所改善。

总之,1—2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持续,尽管部分指标出现用心变化,但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市场需求依然不振,经济运行中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分化现象明显,实体经济困难、市场预期不稳问题突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后期走势仍需要进一步观察。下阶段,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供需两端发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组合拳”,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等重点任务,利用好就业物价消费总体稳定的有利条件和部分指标改善的良好势头,巩固提升经济运行中的用心变化,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有效内需,抓好政策落实,释放政策红利,增强发展信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经济运行报告 篇8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11月份,全乡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416万元,完成任务(3770万元)的90。6%,其中国税完成1409万元,完成任务(1600万元)的88%,地税完成1607万元,完成任务(1770万元)的90。8%,非税收入完成400万元,完成任务(400万元)的100%。工业总产值完成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4。5亿元)的100%;引进县外资金12。3亿元;争取无偿资金1。28亿元。

至12月底,预计全乡财政收入完成3777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602万元,地税完成1775万元,非税收入完成400万元。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2亿元,固定资产预计完成14。5亿元,规上企业产值预计完成11。38亿元,引进县外资金预计完成12。3亿元,争取无偿资金1。28万元,保证时间任务同步。

二、规上企业发展情况

全乡共有规上企业10家(**明华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天龙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东众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海联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望海食品有限公司、**钛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德胜膨化制品有限公司、**群博研磨材料有限公司、**恒昌钢管制造有限公司),1—11月份总产值上报完成1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1。38亿元)的88%。

20-年培育的规上企业为**恒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座落在达子店村,主要生产和销售塑料颗粒,今年第三季度累计产值为4600万元,已达到规上产值上报条件并已组织相关材料上报。

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今年建设超5000万元项目共15个,其中续建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6个

(一)续建项目建设情况:

全乡共有续建项目9个[**恒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一期竣工)、**博兴生态观光园、**力顺机械有限公司、**鸿瑞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竣工)、**金鑫玻纤制品有限公司(竣工)、**钛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竣工)、**恒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竣工)、**凯利塑料制品厂(竣工),博兴农业合作社(竣工)]。截止到11月份,已有7个项目竣工投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个:

1、**博兴生态观光园项目(法人王建芳),总投资2。5亿元,规划占地5000亩,项目已建成种植大棚11个总面积9900平方米(每个长75米*宽12米)、养殖大棚20个总面积9000平方米(每个长45米*宽10米)。今年以来新挖沟渠4万多延米;修建道路10000平米(长1000米*宽4米、长1500米*3米、长750米*2米);种植白蜡1200亩、木槿200亩、垂柳200亩;修建鱼塘一个,新建仓库1000平米,建成500亩野生养殖基地,已引进野兔、鸵鸟、孔雀、野猪等进行试养殖。计划年底完成2条4米宽2000米长水泥道路的建设,野鸭养殖数目达到10000只。观光园现与北京一家投资公司正在洽谈水上乐园项目,该项目占地500亩,投资2000万元。明年计划新建占地50亩的全民健身中心。在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项目需要建设一些设施而用地性质是农业用地,存在冲突,现正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

2、**力顺机械有限公司,投资1。25亿元的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及发动机零部件生产项目,占地40亩,目前两处两连跨车间(东西各一个36米*90米,共12960平米)均已完成地面的处理和框架的建设,现正在铺设彩钢板等待完工验收,厂区内两条6米宽100米长水泥路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3、**恒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法人马的建峰),投资5。1亿元的重型机械配件制造项目,占地365亩,建设面积18万平方米,该项目一期已完工,建成12000平米车间一个,厂区内水泥道路两条(宽8米*长400米;宽5米*宽300米)。该项目在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道路问题,由于村内不能过大型车辆,村外又正在修建东绕环,项目建设只能暂停,明年东绕环修好后可与厂区道路相连,届时就能解决进出和建设等问题。

(二)新开工项目建设情况:

1、**竣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废旧塑料再生颗粒项目,项目总投资5100万元,新增机械设备72台(套)。现已完成围墙建设,厂房正进行地基处理。

2、**宇赫型煤有限公司年产洁净型煤12万吨项目,项目总投资5100万元,建设厂房、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现正在进行厂房改建及新建厂房的规划设计工作。

3、**昊兴五金制造有限公司不锈钢铸件项目,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截止到目前已完成4000平米生产车间;1200平米三层办公楼;400平米食堂及宿舍的建设,购入中频炉、腊片机、数控车床等生产设备12台(套)。

4、**君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不锈钢铸造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已改建厂房、办公用房、仓库等5000平方米,购进中频炉、抛丸机、蜡片机等生产设备10余台(套)。

5、**林松贸易有限公司年回收加工3万吨钢材项目,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已建成2700平米车间及600平米办公用房,厂区路面硬化也已完成。新购进行车3台,大型油压机、大型打包机各一台,大型剪切机2台,200吨地磅一台。

6、**宏旺达塑料制品厂年产30吨包装用塑料盒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已建成生产车间、仓库、办公用房、原料仓库、成品库等2664平方米。项目新增生产设备10余台(套)。

经济运行报告 篇9

1—8月份全市经济运行质量不容乐观必须加大协调力度扭转当前不利因素——乌啤乌苏分公司等十五家骨干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调查报告

1—8月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8480.5万元,增长14.8,离地区下达的工业增加值增长21的调控目标,尚有6.2个百分点的差距。地区重点指导的九家工业企业,1—8月工业总产值现价和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6、11.3。利润同比增长2,离地区下达的增长15.9,相差13.9个百分点。乌啤乌苏分公司、四棵树煤炭有限公司、屯河乌苏番茄制品分公司、永达乌苏分公司、西域乌苏市水泥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值、产量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要扭转当前经济运行同比下滑的局面,必须下大力气采取有力措施,挖掘潜力,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全力抓好后三个月的经济运行质量,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为明年的经济工作打好基础。针对当前我市经济运行的形势,我委分三个工作组,由委领导带队分别深入到规模较大的乌苏啤酒有限公司乌苏分公司、四棵树煤炭有限公司、屯河乌苏番茄制品分公司、永达乌苏分公司、西域乌苏市水泥有限公司、宏光玻璃有限公司、麦科特纺织乌苏有限公司、供排水有限公司、电力有限公司、万康油脂有限公司、星光棉麻有限公司、北方新科有限公司、金山陶粒制品厂、银兴棉蛋白加工有限公司和机械厂等十五家企业,进行调研,查找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一、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乌啤乌苏分公司1—8月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7679万元,同比下降13.5,销售收入7887万元,同比下降6,生产啤酒37858吨,同比下降7。预计全年可生产520xx吨啤酒,比上年少1000吨,比年初50000吨的计划多生产20xx吨。目前生产、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竞争对手低价倾销,造成市场价格混乱。今年新疆啤酒在我市辖区内实行买一赠一,合1.00元/瓶,并且每回收一个瓶盖付0.10元,实际销售价已低于1.00元/瓶。而生产成本为1.30—1.35元/瓶。

二是啤酒运输困难。主要是阿勒泰地区,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交警、运管部门对超载车辆进行检查,按目前运价,不超载就无利可图。

三是乌苏至塔城,乌苏至博乐都在修路,道路状况不好,司机不愿跑长途。

四是电价提高(20xx年11月提价),生产成本上升。1—9月,公司共耗电836万度,平均每度0.48元,上年为0.44元,今年比上年增加支出33.5万元,预计全年多支出50万元。

五是其它原因。由于春季受“非典”影响和春季气温低(比去年同期低1.5℃),夏季降雨多气温波动大等因素影响啤酒销售。

上述原因造成公司生产产量下降,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市场竞争力下降。由于产量下降,影响全市工业总产值下降3.7个百分点。

2、麦科特纺织乌苏有限公司1—8月生产棉纱3310吨,同比下降10,完成年计划的60,完成工业总产值4723万元,同比增长22,完成年计划的69。主要问题:

一是原材料棉花价格从去年的1000元—1100元/吨提高到现在的1300元/吨,增长了25左右,同期40、32、21支棉纱从去年的16500元/吨、16000元/吨和14000元/吨,提高到目前的18900元/吨、17400元/吨、16300元/吨,分别增长了14.5、8.7、16.4,平均增长15,棉花增幅比棉纱增幅大10个百分点。到8月底,公司已亏损219万元,平均每生产1吨棉纱亏损662元。

二是生产原料供应不足。公司要完成全年计划需要棉花8000吨,现有1000吨缺口,目前棉花价格居高不下,企业在市场风险大,利润空间缩小的情况下继续生产,则亏损会继续加大。

三是电价高,生产成本增加。据公司反映,从20xx年元月至今年5月支付动力附加费就达94.6万元,平均每月55647元。每月电费支出比邻近县市同规模企业多近20万元。这样仅电费每年就比邻近县市多支出306.7万元。因为电价和棉纱市场的原因,企业年初确定的新增1万锭技改项目被迫取消。

3、屯河乌苏番茄制品分公司截止8月底已生产番茄酱(折标)16567吨,预计全年可完成18060吨左右,比去年减少2600吨,下降12左右。今年公司与农户签订番茄种植合同4万多亩,按平均每亩产量4吨计算,可产番茄约为160000吨。今年计划生产番茄酱23500吨,需要原料139000吨,目前相差37000吨。下降的原因:

一是今年连续发生低温、果腐疫霉病、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番茄减产,总计减产约27400吨。

二是合同履约率低。主要是吉尔格勒特乡、四棵树镇的部分种植户不履行合同,将收获的番茄销售到高于乌苏0.03元/公斤的高泉酱厂,这部分流失的原料约15000吨。

三是西大沟镇至市区的道路因重修,便道路况新差,使西大沟乡的部分种植户将番茄销售到高泉酱厂。

4、四棵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1—8月,生产原煤52.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94.9,比去年减少6.3万吨,下降10.8,完成工业总产值3845万元,完成计划的73.9,同比下降4.7,实现销售收入3465万元,完成计划的66.6,同比下降15。企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运煤公路路况差。乌苏市至西大沟镇的公路从6月份开始修建,至今未能通车,修路过程中运输车辆只能走便道,而便道也经常不通,严重影响产品销售外运。

二是去年312国道整修,沙湾等地运到奎屯、独山子的煤炭减少,四棵树煤炭有限公司的煤矿产量增加。今年道路修通以后,这两个市场为东面洞开,从而造成四棵树煤炭有限公司较去年煤炭产量下降。

三是煤矿生产矿井7号井由于技术改造1—8月比去年减少产量3.7万吨。

5、乌苏电力有限责任公司1—8月累计完成发电量和外购电量9815万千瓦时,其中:自发电8505万千瓦时,占86.7,外购电量1310万千瓦时,占13.3,比计划减少41万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8万千瓦时,增长5.87。累计完成年度计划的64.4。1—8月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615万元,同比增长13.6。销售收入3565万元(其中:电力收入3234万元;热力收入331万元),比上年同期3153万元(其中:电力收入2888万元;热力收入265万元)增加412万元,同比增长13.07。

经济运行报告 篇10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开局平稳。1-3月份,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6亿元,增长10.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7.39亿元,增长10.6%。其中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6.81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18亿元,可比增长9.75%。全县工业累计用电量2264.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2.79%。

2、企业效益保持稳定。1-3月,全县工业累计上交税收5835.8万元,同比增长38.4%,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6户。全县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亿元,增长9.6%;实现利税总额26376万元,增长8.5%;规模工业上交税收5226.3万元,增长43%,占全县工业税收的89.6%

3、主导产业增长较快。1-3月,全县四大重点产业实现工业税收4008.5万元,占全县工业税收的68.7%,增长30.3%,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税收513.5万元,同比下降9.4%;新型纸业产业实现税收66.91万元,同比增长93.7%;绿色食品产业实现税收20.4万元,同比增长89.3%;金属加工产业实现税收3407.8万元,同比增长38.3%。

4、项目建设稳步推进。1-3月份,全县1000万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8个,比去年同期减少4个,累计完成工业投入5.51亿元,同比下降62.9%,列入市重点调度的5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入1.89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6.7%。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达不到序时进度。受省、市对规模工业主要指标限报影响,3月份我县规模工业总产值只上报3.33亿元,导致规模工业增加值可比增幅只有9.75个百分点,仅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7%,差欠序时进度13.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差欠序时进度12.7个百分点。

二是要素制约依然突出。首先是原材物料价格持续上涨,而企业产品价格涨幅明显落后,相当一部分企业产品价格没有上涨而且略有下降,但原材料涨幅增加,企业赢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其次,企业用工紧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县多数企业为传统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较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用工不足而不能满负荷生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提升服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我县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1、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增强工业发展信心。各部门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把经济运行趋势研判准,把困难摸清楚、把原因分析透、把政策谋划好,加大服务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给企业以温暖,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2、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抓好生产要素的组织保障。高度重视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变化的跟踪研究,高度关注三大需求变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关注重点产业的发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建立保障预案,加强预警,切实做好生产要素的协调保障工作,避免因要素制约而使工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现象。

3、加大企业培育帮扶。各帮扶单位要把帮扶企业作为重点工作,对停产半停产企业、亏损大户及增亏幅度大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一企一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帮扶解决。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困难,促企业正常生产。

4、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各级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责任项目明确目标,逐一分析,拿出时间表、路线图和完成措施办法,确保完成时序进度任务。二是加快各种审批手续办理。及时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是实行项目分类管理。对新投产项目要加强指导,加快各种行政许可办理,促使项目按期投产,达产达效。对在建项目要加快完善资料报件,加快督促推进;对新建项目要灵活简化审批程序,尽快落实开工条件,以开工促动工,力促上半年开工建设。

经济运行报告 篇11

1.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工业品产品价格下滑,市场低迷。1-8月全市工业品价格指数89.4%,比上年同期下降10.6%。从主导行业看,煤炭采选业下降18.6%、炼焦业下降14.6%、钢铁业下降5.9%。从产品市场价格看,煤焦铁钢价格仍然持续在低位徘徊,8月份原煤含税平均单价46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4元,比7月份减少10元左右;洗精煤含税平均单价76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8元,比7月份减少21元;焦炭含税平均单价98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4元,比7月份减少5元;粗钢含税平均单价298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0元,比7月份减少30元;成品钢材含税平均单价318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75元,比7月份减少20元;生铁含税平均单价2568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8元,比7月份略回升7元。

2.企业持续亏损运营艰难。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1亿元,虽比上年同期减亏4.7亿元,但仍未摆脱整体亏损的局面。分行业情况看,煤炭采选业由上年同期盈利4.76亿元,下降为盈利1.96亿元,同比下降58.8%;钢铁业净亏损5.5亿元,同比减亏5.1亿元;化工业净亏损0.8亿元,同比减亏1.9亿元;炼焦业净亏损10.35亿元,同比增亏2.88亿元。电力行业实现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3.8倍。企业持续亏损,导致运营更加艰难。如:沙坪煤业原煤价格仅售195元/吨,生产完全成本为310元/吨,上半年企业亏损1800万元,目前依靠集团公司借款资金发放职工工资,经营维艰。

3.部分县主导产业产能趋于饱和。如:XX县全年的原煤产能为510万吨,xx年完成545万吨,已超产能10%,达到行业标准上限;XX县两家煤矿年生产能力为180万吨,20xx年已完成201万吨,超过核定生产能力。XX县部分煤矿由于长期开采,有些矿井已经面临煤层枯竭,有些矿井仅有5-8年的开采时间,并且煤质差、回采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4.焦化行业持续低迷,产能发挥不足。目前全市焦化企业普遍大幅度限产,如XX县主要焦化企业限产幅度均在30%以上,其中:万鑫达限产幅度35%左右,光大、晋能限产幅度40%左右,腾达、宏源、顺泰、巨龙限产幅度在30%左右。

5.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由于国家不断提高高能耗企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必须不断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扩大,从而产生较大资金需求,而由于市场持续低迷,银行对钢铁、煤焦行业贷款又十分谨慎,企业普遍反映资金紧张。

6.接替产业支撑不足。目前我市主导产业仍是钢铁、焦化、电力,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没有形成有效的拉动力。如:XX县主导行业钢铁产能没有增加,也没有新增的规模以上工业;XX县的主导产业已起不到拉动作用。山西新临钢钢铁有限公司拆除3个转钢炉,一个炼铁炉,导致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生产钢材的原材料钢锭紧缺。1-7月份,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累计产值比同期减少18.1亿元,增加值减少3.6亿元。

"经济运行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