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道德经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8.19

道德经读后感范本。

在多次筛选之后,笔者为您整理出了这份最适合的“道德经读后感”,读完这篇作品,不禁让人感慨万千。这时,许多人会拿起笔,用文字记录这种读书的心得体会,本文可供您参考,希望您能保存下来!

道德经读后感 篇1

一、市场经济与无为而治

但我还是喜欢读《道德经》,因为里面有丰富的智慧。例如,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国家会崩溃或变得贫穷?这一定有某种内在的原因。

主要因为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就是**有为,妄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都一手包揽。而这些行为恰恰是在缺乏准确可靠信息的情况下盲目进行的(实际是计划者无法及时准确收集如天文般庞大数据的信息指导决策)。

没有市场**和市场**的引导,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违反经济规律,不穷才怪。

在市场经济中,**主要是维护市场环境的监督员,基本上什么也不做。当然,必要时也要进行宏观调控,平抑经济的峰谷。或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方式平衡分配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过度的经济干预会导致经济危机。无为反而能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效率,人民富裕。此外,固定汇率机制的实施也会影响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经济效率。

这些有为无疑都是有害的,不合规律的。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二、治国之道与无为而治

治国和市场经济是同一个道理。“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不主张统治者人为地强调和鼓吹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口号,甚至连仁义道德这样观念,都不必去提倡,当然更不要说去反对它。国家的统治阶级只须要精简军事工作和管理,最大限度地给予人民自治的自由,社会自然就可以正常运转。如今,老子的治国理念其实非常先进。

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许多人不能很好地读懂老子的思想,而把“鼓吹***策的鼻祖”这样的一顶大帽子,安在老子的头上,真是何其冤也!

三、天人合一与环境保护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热爱自然的优良传统。歌咏自然的优秀诗篇代代传颂,中国的园林取法自然,中医取材于自然,甚至汉字也取象于天地万物,号称象形文字。中华民族与环境和谐友好地相处了数千年,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自然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对,也有人称为农业文明,但我认为采用自然文明的称呼更为恰当)……如今,面对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和频度和烈度日益增加的环境灾难,人类不得不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而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十分崇尚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

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所谓“天人和谐”,实际上就是“天人一体”(或“天人合一” ),即要求人与天地(自然界)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人与天地(自然界)相分离,甚至于相对立。

道德经读后感 篇2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我一直认为古人的著作是智慧的结晶,老子在我感觉一直是很神秘的人,他讲究道法自然,自然二字是最吸引我的,一致认为人要回归本真。以史为鉴也是我一直喜欢研究古人历史的原因。最近在书市被老子的《道德经》吸引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让我如获至宝。

随着一页一页的翻看阅读,《道德经》那智慧的灵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闪现。

想起林语堂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是大多数人第一次读《老子》时的反应,我就是这样。

”的确如此,当我掩卷沉思,《道德经》给于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从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藏中汲取了治国理民、修身养性、立身立业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

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消除贪念,宽以待人,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

我一直认为生活应该少些浮躁和喧嚣,多一些笔墨。《道德经》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了真善美的最高标准,是文化史上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用心品读《道德经》是很美的,而恰恰是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处给人以抚慰。

读书学习是我生命的自觉,阐释圣典《道德经》,让我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领域内尽心尽职,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二、读《道德经》后,让我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了解别人能战胜别人,更应该了解自己有勇气战胜自己。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它将有助于拯救自己,并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积累才能繁荣。

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所以老子提出的“无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

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则的事情时,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无所不为,所以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上善若水”就是这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极致。

除了“无为”、“虚静”,《道德经》里还有一个朴素的辩证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规律。在老子的眼里,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控制的,他提出的唯“知足”,方可长久;唯“寡欲”,方能无咎,也具有现实意义。他认为过分追求“声色货利”必定会带来祸害,只有充分地尊重规律,坚持按“自然、无为、朴素”的和谐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够利用规律来缓解、协调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

在第三十九章里,他有一个很鲜明的阐述,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以此类推,天下万物若违背了它的规律,必将受到惩罚。这种辩证法虽然不完善,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当前,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用功利主义的过度膨胀,人们往往强调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质利益的满足,认为个体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逻辑,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后的变质生活,长远利益受到忽视,结果被自然一次次地还之以颜色,就是一个佐证。

3、 爱护地球家园,践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刚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就能对宇宙之中的规律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有无的论述,可说把世间万物的从生到死,从出现到毁灭剖析得精辟明了。

道家自然观刻意说是让我们现代人脸红。几千年前,人们认识到,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而不是故意破坏自然。而我们现在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疮百后才猛地发现提出环保的概念,要去保护补救了,其实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补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为许多是去的东西是无法弥补的,灭绝的物种将永远消失!

以上是我读《道德经》的点滴感悟,《道德经》已俨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清净处世,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读《道德经》吧,它会使你精神不再贫乏,生活不再无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聪慧,使人丰富,使人幸福,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道德经读后感 篇3

作者:张文兴

**:《读与写·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2-0075-01

一直很神往中国的道家学说,今年寒假期间,在家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尽管晦涩难懂,但还是坚持着读了下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阐述了“道”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连名字都可以变化),所以它产生的天、地、人、万物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人要适应这种变化,即主观要符合客观,因此人就有了主观与客观的问题,人的行为也因此分为两种∶有为与无为。

修道是求“道”来塑造人的成功秉性的过程。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修道就是用“道”的能量来刻画自己的内心世界,用道性换掉人性,从而使人的思维和言行与客观世界相符合。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面对著一个个鲜活的、纯洁的、朝气勃勃的学生,在工作中,如何去理解《道德经》,运用《道德经》呢?我认为:

1.甘愿付出,不求回报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万物生长并不争功,它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所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最后还落到人人都不愿去、受轻视的地方,这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质,我们总是强调人要无私奉献,人生要成功,那么我们就必须把“道”的特性(道性)变成自己内在的品质,永远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要多得多,这样人永远就不会离成功太远。

2.用行动决定人生

“希言自然”,意思是,多做事少说话才是符合自然的,所以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行动,大量的行动!大量的行动虽然预示你可能遭遇的挫折或拒绝会比别人多,但同时也预示着你成功的机会也会比别人多。“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也就是说,胜过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而胜过自己的人是有力量的人。所以在劳资看来,并不是比别人强的人就是强者,而是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而自己战胜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行动,“处其实,不居其其华。

”意思是,把它放在实实在在的地位上,而不在于说些好听的话。所以“道”的行为就是以行动来说话的,那么人要想成功,也应牢记行动才是成功的保障。

道德经读后感 篇4

道德经学***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道”可以泛指。例如:银河系的轨道、物质的自然混合以及固有的轨道和运动方式;人的方面可以指人性、道德和人的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宇宙的自然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决定的。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这个名字可以说是老子通过人类的思维活动对自然命名的认识。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则的事情时,你什么也不做。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

当然,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不会游泳。

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公务员之宇宙观。此外,它给出了宇宙存在的自然存在的终极观点,这是一个用大小来决定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顺序的句子。而不是给出“神造”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道德经读后感 篇5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鲜营养,但不能放弃对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

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平等的。

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们都是道安排给我们的朋友,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不能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其它万物的生死。

万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样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样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万物是平等的,它们各自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规律即有各自的“德”。谁也不属于谁,谁也不能命令别人该怎样生活。

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采取无为策略,让万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长、生活。

二、“无为”以加强个人修养和以身垂范为手段。“无为”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不妄为、不胡为。因此,要推广和实行“无为”就必须加强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采取对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好榜样。要秉持“道德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对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俭”就是不甚、不奢,不占有别人的资源和权益,天下人的资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权益天下人均分。

要做到少私寡欲,多予少取。少私寡欲是前提,只有做到少私寡欲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对什么,即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同时,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有了这样的修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和全面,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也会更加符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养了万物,但道并不占有万物,也没有从中获得一点私利,因为他不谋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间万物的母体,它的功劳和功用才永远不会失去。受此启发,创建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仅仅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必须要以有利于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成长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同理“圣人”治国也不是为了个人或为某个小团体获取私利,而只是为了保护万物的平等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为了民众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只有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才是符合广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无为”政策。

三、“无为”以达至和谐为最终目标。实行“无为”就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人和环境、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全面和谐。要实现这样的全面的和谐。

领导者除了前述加强个人修养外,在目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的条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点:一是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处于第一线的“百姓”对客观事物的接触最直接,认识也最清楚,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往往也最接近客观规律,他们也最清楚自己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对待,他们的心声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为心”就容易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行“无为”的捷径。二是要当好调和万物矛盾的“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间,人和物、物和物之间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阴阳),矛盾本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但因为(道向阴阳之间)冲填了“气”而实现了和谐,由此可见“气”是调和矛盾、实现和谐的关键。

道德经读后感 篇6

哲学的道理可以以水比喻,水这样透明澄彻之物是大道至简的最好体现,孔子从水想到时光流逝和不可回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水比喻”知者”不同于”仁者”的品性。孟子从水谈起博学博大的胸怀。(趣祝福 WwW.ZF133.com)

上善若水也。老子讲强弱的辩证关系,说明弱者能胜强者。以柔克刚。

而孙子用水势和水形来阐明取胜之道。他们都以水为比喻,使抽象的真理具体而生动。水载万道,耐人深思,人之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简单之物,才能绵延万世,不可缺少,试想没有水会有生物人类的存在吗?而它在地球上又是很多化学反应物的必然需要物,水又是循环往复川流不息的,可见我们有简单生活与心境才能包罗世间万物,永远处于平衡之中。

说到平衡,《道德经》有写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里的内容讲的是:天下的人如果都知道美好的东西之所以是美好的,这丑陋的就会停止住。如果都知道善良的之所以为善良的,这不善良的就会停止住。

因此有和无互相促生,艰难和容易相互成立,长与短相互比形,高与下是相互依倚着的,音和声是相互和谐的,前和后是相互随从着的,这就是故有之法。

简而言之就是,社会要恒久发展,就要保持一种平衡,诸如有无、多少、长短、难易,等等,要既有此又有彼!就我知道,以前我国一味搞建设,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搞到现在生态环境都严重失衡了,不过现在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对环境保护的措施都加强了。不管现在的物质多么丰富,我们都离不开以前的努力。

但我觉得材料太丰富了,有时候不太好。有很多事情真的不利于做出选择。也就像老子《道德经》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真是欲望越多越令人痛苦呀。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又道出了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只满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纵欲望。欲望来自欲望。欲望来自对感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

在这里,老子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贪图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体的严重后果。老子还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

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可以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不断抑制自己的贪欲。

看来像我这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一代,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物质**、利益分成,如何保持操守,将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嗯,要时时刻刻保持冷静,心不要太乱吧。也许这样能更好看清这个世界。

《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

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

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我认为二者的辩证关系就好比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因此,只有当我们的心境达到虚无、宁静的境界,才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而不是傲慢、浮躁的作风。

我想,真正立志高远、有所作为的人应该是低调、内敛,不事张扬,为人谦逊的。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所谓“只有厚积才会勃发”。

说了这么多的原因,我现在想来就是学电脑,有时候真的控制了心理上的不安。我们要知道,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技术已经成为我们不变的追求。当我读完课本知识时,我总觉得还不够。我经常想去图书馆。

好学是没有错,但是看了太杂了,老是怕那种技术过时了,要学什么的,真是搞到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哎!真的很难呀!

现在班上墙上挂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是想告诫我们这些学子吧。

其实,《道德经》里提及的道理很多,这里我只是提到了要尊重规律,注重和谐,净心养性,短短的几千字蕴含那么多内容,真的不好表述呀,很多内容虽然有的写的有点玄,不是很好的去理解,写的好像太理想什么的,但并非是可望不可及,我们每个人的本来面目本来就是这样,我们的人生本来就应该是最和谐的人生,社会本来应该是最和谐的社会。《道德经》只是不过把我们忘记了的本来面目告诉我们,并教我们怎么样去回复他。烦恼的生活不属于我们。和谐的生活是我的基本状态。

道德经读后感 篇7

多年以前,手头就有了《道德经》一书,但一直没有静下心来研读。虽有读,可心境与人生阅历达不到,对其认识也止于肤浅。假期里,再次捧起,受益匪浅。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应当像水那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抗争。它停留在人们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它离道最近。

善良的人善于选择地方,保持沉默,真诚待人。正因为上善的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老子是我国先秦道家学说的创立者,他十分推崇“上善若水”。老子以水为喻,深刻地反映了老子的处世哲学。老子从水的品德出发,阐述圣人的高贵品质和处世原则,最后总结归纳为“夫唯不争,故无忧”。

这句话是老子论述“上善若水”的根本主旨,他认为,唯有做到不争名、不争功、不争利,才不会有任何过失和过错,也不会有任何忧患。水的特性近于道的特性,而圣人的特性就是水的特性,圣人与世无争不主观妄为,其结果是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东西,这是不争的好处。要做到不争,就要顺应自然法则,只有效法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不会有过适和忧患。

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有道德的人,就应当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无私奉献。所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园丁,我认为它应该是。

“上善若水”启迪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做一个清纯如水的人,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永远保持健康的肌体;启迪我们即使是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要安贫乐道,恪尽职守,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它启示我们不要盲目跟风,不要盲目斗争,不要争名夺利,把个人价值体现在默默奉献的三尺讲台上。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victor hugo)曾说过,地球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天空比海宽,人类的思想比天空宽。作为一名经历风雨洗礼过的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理应有比年轻人更为宽广的心胸与气度,更厚重的处世态度,理应有更为高尚的“水德”。

年轻时的叱咤风云不再,如何面对年轻人的超越,如何接受人到中年的从容,都是一个人必然面临的问题。这时候学会“上善若水”,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年龄增长是必然趋势,但也意味着丰富的经验和内涵的积累。

我们需要超越自我的樊篱,勇于并善于接纳和认可他人,并也得到众人的接纳和认可,就能够拥有一种清新、质朴、快乐的生活,以博大的胸襟对待党的教育事业,净化自己的道德心灵,不断在工作中取得新的业绩。

老子教诲我们不争,不是让我们消极避世,听天由命,他是在教导我们不要去争权夺利,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老子用“上善若水”讲述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无疑对我们立身处世具有重要的启迪。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

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欢笑也是人生,心情烦躁也是人生,我们为什么不以正确的态度工作和学习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无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完美、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平和的心态也有助于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事之变得和谐。**《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道德经读后感 篇8

《道德经》的智慧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传说为老子所作。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在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导致战乱不休,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朝不保夕。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子无奈的踏上了西出函谷关的道路,并在关令尹喜的要求下留下了《德经》与《道经》,后经后人编排成《道德经》。

短短五千言,包含的却是无穷的智慧。有人认为它是道教的起源,追求炼金术和修炼,而河公则把老子直接与道教的修炼和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也有人将其作为国家治理的宝典。

汉初时奉行黄老之学,与民休息,方有汉武帝时“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盛景;还有人将其作为军事思想。苏辙在评论《道德经》的某些章节时曾说:

“此几于用智也,与管仲、孙武何异?”由此可见,《道德经》中包含着极大的智慧。唐玄宗曾说“其要在乎理身、理国。

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即道德经的要义在于管理自身与管理国家两个方面,管理国家在于无为与少说;而管理自身则在于要减少私心,保持虚心与寡欲,并且充实自己的思想。

在这篇**中,我希望对天地、国家和个人的本质进行研究。

1、天地有其“道”

“道”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道德经》中说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老子将其定义为先天地而生的。道生万物。它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宇宙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无处不在,又无所不含。自然规律是道,但道又不全是自然规律。故曰: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于天地,就为其自然规律,即天地运作变化之理。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天地没有私人的感情,万物平等,不会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就体现了事物之间联系、发展、转化的辩证道理。是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自然之理最终还是要归于人身上,正如徐复观所说:“老学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有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因此,道教的宇宙学可以说是其人生哲学的副产品。

他不仅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立足点。”②

2、管理国家的智慧

讲到老子的治国思想,大家都知道“无为”。无为非无所作为,而是不胡作非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提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正是他对当时诸侯相互攻讦、巧取豪夺的作为的控诉。

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做事不应违反自然规律、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不逾自然之道而进退得当,如此已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句话鲜明生动地体现了治国的道理,以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极其复杂的治国谋略。如果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朝令夕改、朝三暮

四、忽左忽右,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乱不安。相反,如果国家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就会产生富国强军的效果。如此,则一切外在的力量,都不至发生祸难的作用。

反之,若统治者横征暴敛,老子提出“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用自然界狂风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实作比喻,告诫统治者少以强制性的法令横加干涉,更不要施行**,而要行“清静无为”之政,才符合于自然规律,才能使百姓安然畅适。如果人民被法律法规所迫,被苛捐杂税所压榨,那么人民就会用反抗的行动对待统治者,**不会持久。秦二世而亡不是这句话最好的体现吗?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政权如此,社会又何尝不是。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地球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现在我们正遭受着后果。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都显示出了老子《道德经》中违背自然之理的后果。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又怎能持久?

3、管理自身的智慧

在对自身的管理方面,《道德经》亦有其独到的智慧。《道德经》教导为人之道要内敛、虚心、戒骄戒躁。正如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做人不自见则不明;不自是则彰;不自伐则有功;不自矜则长。这样彰显其德,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德的人,对人有德而不自以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之人表露其德、自居其德,所以反而无德了。

因为上德的人,与道同体,道是无所为而为,所以他也是无所为而为。而下德的人,有心为道,反而有许多地方却做不到了。这也是老子“无为”而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4、有所得

虽然上面从三个方面来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但此三者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按自然规律办事。

人法地,即人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所有人类的行为也会根据地球的情况而改变。虽然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地球的运动规律也是按天(宇宙)排列的。

天法道,宇宙虽浩瀚无垠,但宇宙的规律仍然遵循道,道是万物的普遍规律。道法自然,而道则是取法于自然,在自然中得以体现。由此可以看出,道是事物的本源和普遍规律,但它事物形的,实存在的。

这句话是对道的诠释,也揭示了老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人的一切行为都要顺应道,遵循道的本质,即不作为。

作为东方哲学的源头,《道德经》还包含着更多的智慧等待我们去挖掘,上述只不过是其中冰山一角。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在世界上的意义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索科学的奥秘、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古代智慧的精髓。

道德经读后感 篇9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系东周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在陕西写成,据《楼观先师传》和《楼观本记》载,周昭王二十五年,尹喜候西游入秦的老子至函谷关,在楼南高冈筑台(位于现陕西周至县终南山北麓楼观台),老子述《道德经》五千言以授之,故此处胜迹又称楼观台,在这里写出了这部凝结了华夏智慧的绝世之作。《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

记得初次知道《道德经》是在小学的时候,看到的电视里面的少年张三丰抄写《道德经》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到得大学时候,时间充裕,终于是将这本短小精湛的道教经典看完了,心里感触良多,写与同学老师共勉!

《道德经》是韵文哲理诗体,全文共八十一章,其中钱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道是体,德是用,构思严谨,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而文中阐述的观点和哲理也非常发人深思。汉末张陵长五斗米道,立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教典,创立道教,并做《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阐述了《道德经》,故成为道教经典。

当然,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章仅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对之处,敬请老师海涵教导。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可是我通读全篇,却感觉其实不是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是人们误解了老子的“无为”的真正意思,“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而为。“无为”的这个含义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其他经典中也有表述。

比如:老子提出“无为”不是叫人不作为,也不是自己不作为。至于该做什么,老子主张做。

所以所谓的“无为”,我觉得应该是内心平和的去处理事情,顺势而为,而不是人们理解的无所为的意思。

在前三十七章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三十三章。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在天地之间,不就是一个大风箱吗?当它静止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它移动,它就会继续工作,永不干涸。政令多反而会行不通,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

老子在这段话里面,阐述的思想,是一切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万物的枯荣,天地的运转,谁也没有办法将其破坏,最终还是要选择不加以干预的“无为”的态度。而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比如现在在网络**中,却是把这段话看作了激愤之语,而不再是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延伸和解释。

当然,老子的思想是好的,劝说人在天地眼里,一切都一样,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作用。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水善于帮助一切事物而不与它们搏斗。它停留在人们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它离道很近。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老子认为好人应该像水一样。水利万物,养万物,但不争万物,这是最谦虚的美德。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当然,体现在现代里面的,可能就是太极最为人熟知了,太极里面讲究的就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水的水滴石穿,教导我们的是我们要一往无前,坚持一个目标,去努力的做到。当一切东西我们都能做到善时,还有什么不能达成呢?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是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这是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盈”,这时,只有功成则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

与现代社会联系在一起,我们是一样的。只有认清自己的能力,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强者。知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不懈奋斗的人是雄心勃勃的。言行不离道之规律中的人能够活得长久。

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的。这句话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最喜欢的词之一。智慧就是自我之慧。明,是心灵之明。

“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胜人者,凭借的是自己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一章是老子对有道者的高度赞扬。指出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天地之志,与世界永远共存。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更需要有这些精神,认识人,认识自己,满足,被迫!

在最后的四十四章中,我喜欢第42、64和81章。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与《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一生二,乃至生万物的一种内涵,也是将万物存在以及运行的规律,都是顺着道的规律而运行的。老子认为道就是事物的运行过程,所以在老子的眼里,才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的说法,当然,我们知道,在太极里的两仪,就是阴阳的意思。所以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阴阳衍生万物的看重。

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高的平台,每堆土里都建有;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伟大的时也。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起来舒服的话不能相信,值得相信的话通常不那么顺耳。

“信言”就是信实可靠的引人入道之言,必以真为本。有道者言语质朴简约。它的文风既不像抒情的诗、歌、赋,也不像求名的八股文。

虚华美言,也能传世以扬名,邀宠以获利,但不能启人本性,救人真命。老子的文风质朴无华,绝无“美言”媚世之病。

文章里面还有很多的处世箴言,限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了,很希望同学嗯都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的确是很有好处的,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对人生,对社会的处事态度。愿同学们、老师们,能够在《道德经》的陪伴下,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道德经读后感"延伸阅读